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

日期:2021-11-01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第1篇

教学重点:

  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解决办法:

  1、学生自学质疑、讨论答疑

  2、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3、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答疑

  教师诱导讲析用时10分钟学生思考活动练习用时30分钟

  教师诱导讲析学生思考活动练习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词语的意思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师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2、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词语的意思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师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3、请同学们理解“兵”的意思: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师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第2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中重点句子的意义。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体会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理解、分析、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2、领悟我国政治文明的渊源流长,

  3、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体会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2、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材料一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问题:这是孟子讲给梁惠文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蕴含什么道理?孟子为什么要为梁惠王讲这则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让我们借助文字穿越时空,聆听两千年前这位大思想家经世济民的梦想。

  (二)研读文本

  1、结合材料二,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材料二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齐声朗读课文,订正读错的句子

  3、结合注释、材料三理解文章大意,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及词语

  4、教师点拨难于理解的句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请以战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6、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本文记述了孟子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梁惠王认为自己采用“移民移粟”的救灾措施在为政方面是已经尽心了,而自己的国家却“民不加多”,感到非常疑惑。孟子为他讲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解答了他的疑惑,并且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策,宣讲了“民本、仁政”思想。

  (三)问题探究

  1、孟子为什么要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惑?结合材料四思考该问题

  明确: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想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3、他“仁政”思想的实施需要经历“王道之始”“王道之成”两个阶段,孟子认为“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明确: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

  (四)总结全文,拓展探究

  1、本文彰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了他的治国梦想,它使你联想起孟子的哪些名言?

  2、孟子的治国梦想在当时能实现吗?在后世的治国者中有所传承吗?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五)布置作业

  1、将本文的文言常识按实词、虚词、通假字、句式特点分类整理好。

  2、课后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论证结构,赏析排比、设喻的艺术效果;

3、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论证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探讨孟子的王道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引导法、知识迁移法

【学法指导】诵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归纳法

【媒体辅助】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争霸,连年战争,百姓苦不堪言。有一个人却奔走诸侯之间,呼吁统治者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后人称他为亚圣,这个人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自学检测,强化积累

活动1:将全班学生分为5组,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找出本课相关知识点,小组合作,命制测试题,做成幻灯片,课堂检测其他组同学。学生PPT试题,录叙如下: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句。)

第一组:文化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

3、孟子所说的仁政也叫做“不忍人之政”,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4、名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第二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第三组:古今异义词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 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第四组:一词多义

(一)王:

1、然而不王者(称王wàng;名作动)

2、梁惠王曰(君王wáng;名词)

(二)食:

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三)时:

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四)以:

1、请以战喻 (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 (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 (按照;介词)

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五)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

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六)之:

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

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第五组:翻译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有了自然灾害,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

(凶: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的荒年。其:指代那里。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②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材木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对养生者送死者没有什么不满了。

(是:指代译为“这”。养生丧死:“生死”应为活用,活着的,死了的。供养活着的人发送死了的。)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将孝悌之道理讲给老百姓听。

(谨:谨慎,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应会来来归顺了。

(罪:归咎、归罪。斯:则,就。至:到,归。)

三、精读品悟,体会思想

活动2:学生扮演孟子和梁惠王,分角色朗读1-4段,再现对话情景;全班齐读5-7段,体会思想。

(目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置身当年的对话情景中,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思维引导:

1:梁惠王向孟子问政,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预设:民不加多。(称霸)

2:孟子是怎样分析这个问题的?

预设:

“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比喻论证,“五十步”与“百步”数量不同,本质相同;梁惠王与邻君形式不同,本质不同。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好战,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

3:孟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预设:

理想——王道之始: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成:衣帛食肉,庠序之教

现实——凶年、罪岁—— 不节俭,残暴无道

(四)梳理结构,赏析论辩

活动3:学生小结,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

(目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赏析孟子的论辩艺术,学习手法。)

思维引导:

1、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预设:

质疑——“尽心”、“民不加多”

释疑——“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论证:形式不同,本质相同)

解疑——实行仁政,检讨反思

2、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预设:

1、善用比喻说理: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2、多用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

(五)探究拓展,启发思考

活动4:学生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最后展示讨论结果。

(目的:引导学生“走出文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探究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当代有什么启发?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

1、合理利用自然,关注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雾霾)

2、发展经济,振兴教育;——素质教育(义务教育)

3、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民富才能国强;——住房问题

4、提倡节俭,倡导平等、公平;——节俭问题(光盘行动)

课堂小结:

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以民为本,就可以使天下归心。其观点虽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也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一直还在熠熠发光。

(六)、作业设计

1、以《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启示》为题,写一篇周记。

2、推荐阅读:《孟子译注》

板书设计:

质疑——“尽心”、“民不加多”

释疑——“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论证:形式不同,本质相同)

解疑——实行仁政,检讨反思

【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给学生分组,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找出本课相关知识点,小组合作,命制测试题,做成幻灯片,课堂检测其他组同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分角色朗读,定向思考,以问题驱动思维,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教学过程中采用“活动”推进课堂进度,综合运用了诵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归纳法,让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进入情景,理解内容;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发展思维;通过课后的周记和阅读,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案第4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随堂练习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