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

日期:2021-08-08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第1篇

一、教学要求:《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品)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或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直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第2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⑵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 养生

  , 不可胜食也。 丧死──→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九、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 养生

  , 不可胜食也。 丧死──→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无憾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第3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第4篇

学习目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了解《孟子》

  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

  4、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掌握有关句式的特点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串讲法,朗读法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理解设喻方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在闽南方言中有两句俗话,叫“龟笑鳖没尾”,“卖乌贼的笑补雨伞的”,意思是两个半斤八两的人,其中一个却反过来笑话另一个。大家还能再举出一个类似的词语吗?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寡人之于国也》,“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出自这里。

  (二)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三)《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四)复习出自《孟子》的名句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bān通假字,同“斑”(8)悌

  (六)串讲分析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带读本段,学生朗读。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七)小结

  文章的前四段主要写孟子用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八)布置作业

  预习最后一部分,思考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1、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握,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效果良好。

  2、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多媒体课件无法使用,整个步骤被打破,虽继续完成教学但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文讲解主要以串讲为主,注重字词义的落实,及新旧知识的贯通。同时在处理文章时注重对文章的朗读,因为孟子的文章以气势见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朗读的指导,并且采用教师带读的方法,加强学生的领会和朗读。

  4、虽然有经过准备,但从上课中出现的问题仍可看出自己在备课过程当中存在疏漏,且对文章的挖掘不够深入。如“兵刃既接”中的“兵”,没有细致的分析,误将他归为古今异义,但是兵的古义“兵器”在现代汉语中也存在,所以将他归为一词多义会更合适。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对文章逻辑结构的分析方面没有过多的阐述,而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也不够透彻,这在第二课时时补充。另外对于开篇梁惠王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的语气分析有失偏颇,应当在有充足论据的情况下再下定论。

  5、由于该班学生较活跃,所以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双边交流,而忽视了一些提问的设计,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变通。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