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相交线教学过程

日期:2022-02-14

这是相交线教学过程,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相交线教学过程

相交线教学过程第 1 篇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册学习过线、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对顶角是几何求解、证明中的一个基本图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学习是平行线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但又非常重要。

  《相交线》,学生平生第一次遇到几何推理,而且要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出逻辑推理的过程,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我采用“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经过这一周的攻坚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畏难情绪正在渐渐消失,他们从迷茫中慢慢理顺着思路,我看到课堂上一双双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学生们从几何学习的“悟”中品味到了一点点数学的简洁美。

  逻辑推理成功的愉悦感;经历了从认识到害怕、到再认识、到小的成功的过程,学生对几何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作业质量日渐提高。这一良性变化证明了教学中几点收获:

  1、 适时多给学生唱赞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得轻松一些。

  2、 在几何入门教学中,可递进式的逐步提高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缓冲地带,不可一步到位。

  3、 精心备好几何入门课的同时,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优化;使之最贴近学生;练习题作业题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体现从单一到运用再到综合的循环上升。

  4、 多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辨析,多对学情分析反馈;

  5、 强化困难学生个别辅导,让他们一题一得,落到实处;分层作业,共同提升;

  我想突破求新,希望引入设计能比较自然的引出概念并揭示内涵。一开始有个问题纠缠着我,那就是对顶角的大小关系是由位置关系决定的,但是我刚上课就让大家画大小相同的角,合不合乎逻辑。经过反复揣摩,我终于下定决心仍然如此设计。原因是我想首先学生是47中重点班的学生,加上该学校在搞自学模式,所以不会不预习,所以他们会自然想到作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得到所求角,另外作反向延长线的过程就是位置决定大小关系的过程,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存在了。再者我想作为区级观摩课,大家都想听听新鲜的东西,哪怕它不一定好,但至少给各位老师一个讨论的话题和空间,这样就算是课上失败了,也是有所值。于是开头就定下来了。

  对于学生上黑板作出的等角,我立即强调相等是观察想象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对顶角的概念出来后,立即找到生活原型,以加强认识,联系生活。在辨别给出图形是否为对顶角的一组题目中,果然如课前所料,学生的几何语言运用不够熟练、严谨,我耐心地纠正,原因是几何开始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几何语言的表述,养成好习惯。在这个题目中我始终让学生对照定义辨别,加强认识。在第二个问题中,对于如何有条理地不重不漏地找对应角这个问题涉及分类策略问题,为防止跑题,所以简单提及,并未在课堂上解决。

  探究对顶角相等这个性质是本课的重难点,所以我的设计是先画图量角,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度量是有误差的,所以叫学生记下角的读数,提出可不可以根据一个角的度数,计算出其对顶角的度数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设计是承上启下的,因为证明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具体的度数计算以作铺垫。结果证明这个设计是利于学生的.思考的,因为在证明时我听到他们说出“和刚才计算一样”的话。

  练习题的设置一来是巩固,二来是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圆锥顶角的测量设计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它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在预设中,学生会有不同的设计,结果也是如此,他们想了很多和本节课知识联系不大的设计,比如测母线长和底面圆的直径并还原画出横截面等腰三角形,然后测顶角等等,反应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鼓励求异思维和创新思想,我对此表示认可和鼓励。

  由于课前我精心准备,因此本节课堂预设是充分的,课堂生成是自然的。通过这节课让我体会到越是看起来简单的课,越是要精心钻研教材,挖掘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蕴含的数学思想。

  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辩证的,对于这样“反传统”的引入设计到底弊利几何,在圆锥顶角测量中要不要引导学生想到利用对顶角知识?给定直尺这样的工具到底是引导还是暗示都需要反复考虑,合理取舍。希望自己能通过公开课公开暴露问题,以求更多的同行给我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相交线教学过程第 2 篇

  一、背景分析:

  (1)知识的储备:在小学,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初步接触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重点研究了线段和角,知道了互余、互补的角,等角的补角(余角)相等,能画出图形思考问题,初步掌握思考几何问题的方法,学会说点儿理。由于学生的来源复杂,掌握知识的程度各不相同,70%的学生能准确的画出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但应用性质则只有30%的学生能有意识的用。

  (2)能力的储备:学生初步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学习迁移能力,但对于几何知识的准确表达还存在着困难,尤其是由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还不能做到准确;

  (3)心理特点:初一年级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它们积极、热情,喜欢探究活动,有一定的合作探究意识,学习的方式由偏重机械记忆向偏重理解记忆过渡,但他们热衷于口头表达,在笔头表达上70%的学生存在书写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观察、推断、交流、归纳小结等数学活动,初步感受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体会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

  3.通过探索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分析,我认为教学重点是对顶角性质与应用,教学难点是对顶角性质应用几何语言的表达.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

  在初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认识、体会和内化;教学手段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以相交线的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的原则,突出多媒体这一教学技术手段在辅助知识产生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基于这种理念,我把教学过程设成如下几个环节:

  1. 回顾知识,感受必要;

  2. 逐步探究,形成新知;

  3. 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4. 实际应用,体会必要;

  5. 小结回顾,习惯反思;

  6. 分层作业,获得进步。

  下面就突出难点、突破难点作具体的说明:

  5.1回顾知识,感受必要

  用几何画板演示学习几何知识简单的过程:点——直线、射线、线段——角,画出角的两边的延长线,引发新的知识——相交线。意图是:回顾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重温角的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构想新概念,寻求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5.2逐步探究,形成新知:

  学生画出图形后,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描述一下∠AOB与∠1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给这对角起个新名字吗?

  问题2:回忆刚才的作图,∠2是怎样形成的?∠2和∠4在位置上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你能给∠4和∠2这对角起名吗?这两个角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呢?

  ∠1与∠4互补,∠1与∠2互补

  ∴∠4=∠2(同角的补角相等)

  即: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形,抓住两个角的特点,尝试给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进一步观察,得到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训练学生由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再到符号语言的三种语言的转换,培养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5.3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1)通过3个识图题,巩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1.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为什么?

  2.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

  ∠1和∠2是 角;

  ∠1和∠4互为 角;

  ∠2和∠3互为 角;

  ∠1和∠3互为 角;

  ∠2和∠4互为 角.

  (2)通过两个例题的学习,体会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应用。

  例1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变式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变式2:若∠2比∠1大40度,求∠4的度数。

  例2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A平分∠EOC,并且∠EOC=70°,求∠BOD的度数.

  例1的设置是要学生观察图形,应用知识,要求学生会表达,即:由什么,根据什么,得到什么。变式练习渗透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例2的设置是结合前面的角平分线的知识与新知识组合,再次体会新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

5.4实际应用,体会必要:

  做一做,试一试

  1.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AOB的度数,

  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说明道理

2.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

  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

  圆心角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角是多少度

  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会学习对顶角和邻补角的价值,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

  5.5小结回顾,习惯反思:

  为了让学生学完知识后形成反思与小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知识上、学习的方法上和后续知识的设想上进行了小结。内容如下:

  1.对比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它们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1.都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

  2.都有一个公共顶点;

  3.都是成对出现的;

  不同点:1.邻补角要有公共边,而对顶角没有公共边;

  2.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只有两对,邻补角有四对

  2.今天主要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的知识,我们从哪几方面研究的?

  (1)从两个角位置和两个角数量关系,两方面进行了探究;

  (2)从图形、文字、符号语言的转换;

  (3)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我们的研究由一个角到两个角,由一条直线到两条直线,图形由简单逐渐变复杂,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哪些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期待学生能回答:

  (1) 垂直(两条相交直线的特殊位置);

  (2) 添加一条直线,研究三线八角;

  两直线平行……

相交线教学过程第 3 篇

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学科的特点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平行和异面,异面的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平面几何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最基本图形之一——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角。相交线、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同时它们也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了解了它们的性质,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在后续的学习中,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相似形、圆的知识中,都和相交线的知识息息相关,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主要是传递角相等。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是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学习逻辑推理的顺序按照“说点儿理”“说理” “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

2.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提出,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发展空间观念中提出: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出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我讲的相交线这节课恰好是构成复杂图形的一个基本图形,是一个起始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补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我觉得有些低,在后续的学习知识中不断的会遇到对顶角的图形,所以我把它定位于“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材处理

教材从剪刀剪开布片过程中角的变化来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引出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对于“对顶角相等”,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讨论”栏目,让学生度量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探究发现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然后再对这个结论进行了说理,这样就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相结合。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我在知识的引入上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方法,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采用画一画,画出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即构成两条相交的直线,来探索4个角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对于例1的处理,则增加了两个变式练习,主要向学生渗透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然后增加了理解概念的识图题,和实际应用此知识的题目,感受学习相交线知识的必要性。

4.学情分析

(1)知识的储备:在小学,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初步接触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重点研究了线段和角,知道了互余、互补的角,等角的补角(余角)相等,能画出图形思考问题,初步掌握思考几何问题的方法,学会说点儿理。由于学生的来源复杂,掌握知识的程度各不相同,70%的学生能准确的画出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但应用性质则只有30%的学生能有意识的用。

(2)能力的储备:学生初步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学习迁移能力,但对于几何知识的准确表达还存在着困难,尤其是由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还不能做到准确;

(3)心理特点:初一年级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它们积极、热情,喜欢探究活动,有一定的合作探究意识,学习的方式由偏重机械记忆向偏重理解记忆过渡,但他们热衷于口头表达,在笔头表达上70%的学生存在书写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观察、推断、交流、归纳小结等数学活动, 初步感受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体会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

3.通过探索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分析,我认为教学重点是对顶角性质与应用,教学难点是对顶角性质应用几何语言的表达.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

在初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认识、体会和内化;教学手段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以相交线的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的原则,突出多媒体这一教学技术手段在辅助知识产生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基于这种理念,我把教学过程设成如下几个环节:

1. 回顾知识,感受必要; 2. 逐步探究,形成新知; 3. 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4. 实际应用,体会必要; 5. 小结回顾,习惯反思; 6. 分层作业,获得进步。

下面就突出难点、突破难点作具体的说明:

5.1 回顾知识,感受必要用几何画板演示学习几何知识简单的过程:点——直线、射线、线段——角,画出角的两边的延长线,引发新的知识——相交线。

意图是:回顾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重温角的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构想新概念,寻求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5.2逐步探究,形成新知:

学生画出图形后,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描述一下∠AOB与∠1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给这对角起个新名字吗? 问题2:回忆刚才的作图,∠2是怎样形成的?∠2和∠4在位置上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你能给∠4和∠2这对角起名吗?这两个角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呢?

即: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形,抓住两个角的特点,尝试给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进一步观察,得到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训练学生由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再到符号语言的三种语言的转换,培养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5.3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1)通过3个识图题,巩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1.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为什么?

∠1和∠2是 角; ∠1和∠4互为 角; ∠2和∠3互为 角; ∠1和∠3互为 角; ∠2和∠4互为 角.

(2)通过两个例题的学习,体会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应用。 例1 如图,直线a、b相

交,∠1=40°,求 ∠2、∠3、 ∠ 4的度数. 变式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变式2:若∠2比∠1大40度,求∠4的度数。

例2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A平分∠EOC,并且∠EOC=70°,求∠BOD的

度数. 例1的设置是要学生观察图形,应用知识,要求学生会表达,即:由什么,根据什么,得到什么。变式练习渗透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例2的设置是结合前面的角平分线的知识与新知识组合,再次体会新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

5.4实际应用,体会必要; 做一做,试一试

1. 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 AOB的度数, 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说明道理

2. 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 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 圆心角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角是多少度 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会学习对顶角和邻补角的价值,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

5.5小结回顾,习惯反思

为了让学生学完知识后形成反思与小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知识上、学习的方法上和后续知识的设想上进行了小结。内容如下:

1.对比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它们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 ○2都有一个公共顶点; ○3都是成对出现的 ;

不同点:○

1邻补角要有公共边,而对顶角没有公共边; ○

2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只有两对, 邻补角有四对 2.今天主要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的知识,我们从哪几方面研究的? (1)从两个角位置和两个角数量关系,两方面进行了探究;

(2)从图形、文字、符号语言的转换; (3)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我们的研究由一个角到两个角,由一条直线到两条直线,图形由简单逐渐变复杂,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哪些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期待学生能回答:

(1) 垂直(两条相交直线的特殊位置); (2) 添加一条直线,研究三线八角; 两直线平行

5.6分层作业,获得进步。

必做题:第8页习题5.1第1题和第2题,第9页8题写书上;第9页第7题,写本上.

选作题:如图,直线AB、CD交EF

于点G、H,∠2=∠3,∠1=70 °,求∠4的度数. 必做题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目的是初步体会对顶角相等在后续知识中怎样应用。

相交线教学过程第 4 篇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上升到理*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质的理解,我适当增加些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对于趣味题和拓展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寻找规律,让他们进一步感觉“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