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

日期:2022-02-05

这是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第 1 篇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化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课设计都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分析

  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情分析

  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和声速。

  2、借助探究活动增强体验,培养能力、学会思维与合作。

  3、通过过程感受激发想象能力和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

  1、播放音乐(千差万别的声音)

  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

  (生):听音乐、描述感受

  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

  (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3)生活、物理、社会

  五、阶段小结

  (师):引导归纳

  (生):自主回顾,感受成功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

  4、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六、想一想,议一议

  (师):问题设置

  (生):练习、交流、矫正

  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

  2、“震耳欲聋”是指很大,“声音刺耳”是指很高。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他们的声音有哪些要素不同?有什么不同?

  4、听起来感觉不同的两个声音,可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七、活动4: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

  (师):问题设置:

  1、光的传播有多快?

  2、声音的传播比光更快还是更慢?你有什么事实依据?

  3、要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需要用哪个公式?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4、给你一把发令枪和一个秒表,怎样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生):思考、表述、讨论、阅读

  (师):问题设置、引导想象

  1、假如你是一名铁道检修工人,如何判断火车离你的远近程度?

  2、假如你驾驶着一架超音速飞机,且能听到外面声音,这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异样的情景?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米/秒,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生):自由想象,合理陈述,获得深层心理慰藉

  想象、思考、讨论、表述、

  八、课堂回顾

  (生):整理归纳、形成结构、自主表述

  (师):播放结束曲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第 2 篇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应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探究活动紧绕“响度和音调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展开。活动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我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强调实验需要观察的现象。活动中,学生分小组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如瓶子、尺子,梳子等进行实验。然后,让小组派学生代表对所设计的实验进行演示。最后,引导学生对“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和“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这两个活动进行大量对比,从对比中明确响度、音调的概念及声音的“大小”和“高低”的区别,共同得出“振幅决定响度,频率决定音调”的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定向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实践应用”这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自主建立响度、音调概念。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共同得出“振幅决定响度,频率决定音调”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不够多,物理联系生活的能力较弱。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存在“一人做其他人看”的情况。部分同学并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是看其他同学做。

  3.让小组派学生代表对所设计的实验进行演示,只有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不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4.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有时候表现的还是不够沉着。

  三、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明确组内分工,使分工更细致,强调各角色间的相互配合,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应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对所设计的实验进行演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应给其足够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且适时的进行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第 3 篇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响度、音品。

  3、了解声音的特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练习

  学习过程:

  (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

  一、引入:

  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板书课题:三、声音的特性)

  大家知道春晚的小沈阳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时由于调过高拔不上去,欧了,还有俗话讲得好“要想唱歌得先对调”这里的“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声音特性之一音调

  (板书:一、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是从音乐学中讲的音阶的高低,比如1234567i(用唱或是演奏让学生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用画眉哨演示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通常男女生相比男生音调低而女生的音调高,那么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来探究一下:

  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长度拨一下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上去)

  再拿钢锯条做实验: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锯条拨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锯条振动的快慢上去)

  学生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2、3小题并归纳

  教师总结:

  2、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音调就越低。

  物理学中为了表达物体振动的快慢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

  3、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介绍频率的概念)

  赫兹Hz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交流也好歌唱也好,发声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比如调高了唱不上去,过低了说不出来),实质上我们的听觉也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0页,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小组交流分享并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4小题。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超声波、可闻波、次声波等知识点。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频率音叉(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声音的第二个特性,好不好?

  学生回答

  教师要求大声点

  再大点声回答

  问这三次回答有什么不同?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三次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不同,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声音的又一特性响度

  板书并定义(二、响度)

  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有些词语“震耳欲聋”、“窃窃私语”)

  那么响度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探究一下:

  几次敲响音叉且使这几次响度不同,观察叉股弹开乒乓球或钥匙幅度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2、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响度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完成教学案(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填空部分并思考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两个小游戏:

  大家都闭上眼我拍到谁谁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家仅凭听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都闭上眼睛猜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演奏学生来猜

  同学们之所以能分辨出来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声音的第三特性音色

  板书:

  三、音色

  可以区别不同的人或乐器

  小结一下

  大家完成第四部分:基础训练(比比谁最快)

  填空一人回答另一人回答选择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第 4 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实际中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2、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1)

  (1)“赛马”欣赏2分钟视频展示:让学生认真欣赏,谈谈感受。

  (2)教师指出:像刚才的音乐一样,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3)教师提问:那么我们通过哪些方面来描述乐音呢?

  2、引入(2)

  介绍:俄罗斯最著名的男高音Vitas的魔鬼高音,征服了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声音的奥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引入新课:声音的特性(板书)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声音的音调

  (1)教师演示:

  ①用电子琴弹奏高低不同的音符,让学生感受有什么不同;

  ②用音频播放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让学生感受不同。(展示课件:声音的音调)

  (2)得出:声音的高低不同,高音尖细、高亢;低音沉闷。

  物理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板书)

  (3)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①分组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②分组实验:用硬纸片快慢不同的拨动梳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③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4)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频率的概念

  ①我们把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Hz(板书)。

  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板书)。flash课件展示:音调与振动的快慢、

  (5)学生看书,了解人和一些动物的听力和发声范围图。

  (6)教师提问:人的听觉范围是多少?那么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我们能听见吗?学生回答,找出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

  次声波:发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超声波:发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板书)

  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2、声音的响度

  (1)教师演示:用不同的力击鼓,学生感受声音的不同;改变录音机的音量控制开关,让学生声音大小或强弱的不同。

  物理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声音的响度。

  (2)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①教师演示: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②学生思考、讨论: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③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③教师提问:响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吗?(学生思考、猜测。)

  ④师生小游戏:教师小声说一段话,后排学生不知所云,而前排学生能准确说出。

  ⑤学生得出: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⑥师生归纳总结: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板书)

  3、探究什么是音色

  (1)“猜乐器”:播放用不同乐器演奏的歌曲,让学生指出不同的乐器。

  (2)学生小游戏:让后排的几个学生说同样的话,前排学生不回头指出说话学生的姓名。

  (3)教师提问:你凭什么区分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同学?得出: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特色叫音色。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

  知识: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能力和技能:

  了解示波器在展现乐音特征中的特殊优势。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