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40篇

日期:2021-09-1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40篇

第1篇、大班美术好玩的面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 制作各种面具。
  2、 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 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4、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___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活动反思: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创造性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操作的平台、一个创造的契机。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孩子们也极富创意,比如一个孩子用化妆品瓶子做小猪拱起的鼻子,既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创造和表现快乐。
本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都想亲手制作动物面具,只是个别孩子的操作能力较差,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方才制作好面具。

第2篇、大班美术美丽的花手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准备: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二、播放扎染PPT,欣赏并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三、指导幼儿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四、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夏季的背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千画纸做的背心人手一份(活动前,师生穿上纸背心);水粉颜料,水粉笔,废纸团,抹布等。
2、前期活动经验:找凉快。
3、幼儿经验:有关夏天的了解(找凉快等),绘画操作技能。
内容与要求:
1、大胆交流夏天的服装,知道在夏天穿上背心会很凉快。
2、大胆运用水粉颜料装饰背心,体验自主合作装扮的乐趣。
3、在说说、做做、秀秀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水粉颜料装饰背心。
难点: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流程:
交流导入--操作体验--展示表现
1、交流导入: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
师:"你们说说,夏天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呢?"(裙子,背心等)
师:"为什么?"(穿上会很凉快。)
(2)过渡:师:对啊,到了夏天,穿上短袖、短裤、裙子就会觉得很凉快。今天我们就穿了件背心,感觉凉快吗?那喜欢这件背心吗?(引导幼儿讨论背心)你们以前穿的背心什么样的?
2、操作体验:
(1)出示另一背心(师事先装饰好的),师:"你们喜欢这件背心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这件背心和你们身上穿的背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讨论装饰好的背心。)
(2)师:"这件背心很漂亮,可我们的背心不漂亮,怎么办呢?(也来打扮一下)
(3)师示范操作(背心前面),引导背心后面请朋友帮忙操作。
(4)师请个别幼儿介绍:"你准备怎么打扮这件背心。"
(5)引导背后的装饰请朋友帮忙,体现合作性。
(6)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操作(提供材料:水粉,水粉颜料,废纸团等)。
3、展示表现:
师:"你们的背心真漂亮,想不想给客人老师看看?让我们来表演给客人老师看,来个服装表演吧。"
播放音乐,幼儿自主走秀。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印染活动;其次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在刚开始老师出示自己的范例漂亮的花手帕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也都很激动,都想创作一块自己漂亮的花手帕。在之后小朋友亲自独立操作印染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还是需要老师一步步的帮助与辅导,有些幼儿的个人卫生也非常的不注意,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与注意。
在最后呈现出漂亮的花手帕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小朋友们在操作活动中不仅体会了操作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

第3篇、大班美术有趣的表情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画纸、笔、小勺、镜子人手一份;范画三张。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1、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种味道的水,现在我来尝其中的一种,请你们根据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
  2、教师尝辣水后,提问:你们知道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你们看到我的眉毛怎么样了?眼睛呢?嘴巴里什么伸出来了?
  3、你们有没有吃过辣椒?吃辣东西时,你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做给老师看看,好吗?
  二、 示范作画1、老师真想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可是我怎样才能看见自己呢?
  2、教师取出小镜子边讲解,边画尝辣味时的表情。
  3、出示范画。我这儿还有一张画呢!你们看得出我尝的是什么味道吗?(酸味。)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请幼儿想象吃酸葡萄时的感受,并把尝酸味时的表情做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你们都吃过甜甜的糖,吃甜东西时,你是怎样的表情?请你把尝甜味时的表情做给大家看看。
  三、 幼儿作画1、你们的桌上也有甜的、酸的、辣的三种味道的水。下面请你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小勺子去舀其中一种味道的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然后照着镜子,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四、 评析作品1、请幼儿互相观看同伴的作品。
  2、教师选取三张画有不同表情的作品,请幼儿猜猜这三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并请作者予以证实。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画的是什么表情。
  4、请幼儿以黑板上的三张范画为分类标准,按不同的表情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相应的范画下面。
【活动反思】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活动,我发现大班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有趣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

第4篇、大班美术花束制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贴、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劳动,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
  学习用各种方法制作花束活动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拓印的蔬果横切面,各色颜料,擦手毛巾2、水彩笔、彩色手工纸、皱纹纸、剪刀、吸管等3、花束包装袋若干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1、教师出示自制的花束,询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花束吗?在哪里看见过。什么情况下会收到花"?请幼儿回答。
  2、如果这束花是你的,你准备送给谁?引导幼儿回忆祖辈、父母、老师等其他社会职业人员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怀。
  3、"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小朋友,这束花到底送给谁好呢,我有些为难了,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泛说。"有了,我们每个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给为小朋友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吧" !
  二、演示与制作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笔在手工纸上画出花朵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颜料,然后印在画纸上。将拓印的花朵图案剪下来,用吸管当花茎,再添加上手工纸制作的叶子。
  (3)皱纹纸折叠:将手工纸折叠后,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缠绕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制作方式,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提供的辅助材料粘贴、撕剪成花径和叶子。
  三、活动评价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给谁。
  鼓励幼儿将花束送出去。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第5篇、大班美术公开课美丽的刮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色彩冷暖明暗的对比。
  2、幼儿尝试创作刮画。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重点幼儿尝试创作刮画。
  难点幼儿了解色彩冷暖明暗的对比。
  活动准备
  图画纸,蜡笔,水粉,水粉笔,牙签,方格纸,冷暖对比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变色鸟》,并随故事情节的变化展示对应的颜色纸。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启发幼儿说出对颜色的感觉。
  --天气很热的时候,是红色还是蓝色让你感觉比较清凉?
  --天气很冷的时候,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灯光?是白色的灯光还是黄色的灯光?
  引导幼儿认识暖色、冷色、中间色和对比色。
  将故事颜色分成冷色、暖色、中间色三组。
  --说说对三组颜色的感觉有何不同。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请幼儿选出亮色和暗色的蜡笔,尝试制作刮画,并为自己的创作画命名。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刮蜡画,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刮蜡画所带来的意外效果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刻刀或小木棒等工具进行涂抹、刮画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效果。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幼儿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技巧方法。了解刮蜡画的基本方法和材料,激发幼儿对其兴趣,并培养幼儿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第6篇、大班美术好看的花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 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3. 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 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 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创作1. 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②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2. 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①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②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③示范用水果网扎成"菊花"印画花瓶上的图案。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1. 鼓励幼儿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
  2. 印花时要求幼儿注意优质画面的整洁。
  游戏:售货员幼儿当售货员,想买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
  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第7篇、大班美术活动五官宝宝找春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1.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2.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第8篇、大班美术瓶子变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瓶子上作画,并用勾线笔、颜料等工具作画。
  2、知道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作品若干
  2、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
  3、勾线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怎么不一样了?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物品,现在我请你们看看这些物品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教师作品,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3、这样在物品上画了一些线条和图案好看吗?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4、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原来是这样
  1、你们的方法真好,现在老师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请你们看仔细。
  2、教师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画一棵大树:只要我们用勾线笔或者颜料在瓶子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瓶子就会变得很漂亮。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找出难点,共同解决:你觉得在瓶子上画画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变身。
  1、作画要求:一人选择一个瓶子画画,画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占到颜料。
  2、幼儿操作材料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览。
  1、你在瓶子上画了什么?
  2、你觉得谁画得最好看,为什么?
  3、在画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活动反思:
写生画在学前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对于还只是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这次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写生画,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教室里常见的饮料瓶,并在写生的基础上添画,使整个活动不枯燥,快乐的瓶子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基本掌握了写生画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步骤,在遮挡关系的表现方面也是较好的,因此整个活动的效果也是较成功的。(.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活动的开始探索阶段,花的时间较多,选取的图片不够精炼,下次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还是相当成功的。

第9篇、大班美术塔和亭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用对比、联想等方法欣赏、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
  2、乐意在欣赏的过程中大胆地想象,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塔和亭子图片2、相关的电视、DVD等3、幼儿用书:《塔和亭子》
  活动过程:
  1、播放DVD片段,让幼儿欣赏有塔和亭子的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对比欣赏,继续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建筑风格。
  教师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教师:如果你来到这座塔的面前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往上爬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到了塔顶又是什么感觉?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教师出示各种亭子的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亭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你觉得亭子最好看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亭子一般建在什么地方?你到了亭子会做些什么?
  3、再次一道幼儿比较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
  教师:看了这些塔和亭子,你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
  幼儿再次欣赏DVD或图片,并做不同的动作表现塔和亭子的风格。
 

第10篇、大班美术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服装的各种衣领、衣摆造型,尝试自制花边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体验表演的乐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1、各种制作材料,PPT课件,材料筐若干。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一、欣赏PPT,引入课题指导语:今天陈老师请你们来看时装表演,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
  欣赏PPT课件指导语:呀,这件衣服真漂亮,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衣服的哪个部分?(衣领、衣摆)二、示范讲解指导语:这些衣服都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瞧!陈老师已经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领子上有什么?(花边) 衣服上还有什么? 其实花边和花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做的。
  (先在领子四周都贴上双面胶,拿一张皱纹纸,正面折,反面折,像折纸扇一样,边折边黏在双面胶上,这样领子就做成了;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小花,先把双面胶贴成一个圆,然后同样的用折扇子的方法将皱纹纸对着双面胶粘成一个圈,多余的撕掉,小花就做成了。)提问:这件衣服上还有什么(流苏、腰带)指导语:我太喜欢这件衣服了,请你们来设计一件比陈老师的更漂亮的衣服吧,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待会我要请五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制作完成以后选一个模特穿上衣服,领着设计师表演。
  提问:五个人设计一件衣服,应该怎么分工合作呢?(有的负责衣领,有的负责衣摆,还有的负责装饰)但是每组的小朋友只能有一个小模特,怎么选择?(猜拳等)指导语:想好的小朋友请你轻轻地找一个桌子5个人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别忘了把垃圾放到筐子里三、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四、时装表演1、教师发现各组幼儿已经做完了开始放音乐教师带领先完成的设计团队和模特一起走上T台摆好看的亮相动作。
  指导语:我们的小模特已经准备好了,请设计师来排队吧2、指导幼儿按秩序进行表演和退场。
  指导语:音乐响起来了,请模特带领你的设计师把我们的设计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现在请你们往教室走让更多的小朋友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反思:
  “小小设计师”的数学内容是按规律排序,这是一节数学游戏课。活动前幼儿已认识第一组,并且有接一个规律排序的经验,此次活动的难点是利用学具按2—3个规律排序,重点是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规律的特点。
  在活动中,幼儿能按教师的指令及要求制作完服装花纹和规律后,他们自主的两或三名小朋友结伴倾听他人的介绍,并及时补充发言,及时的掌声相互鼓励,并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介绍有规律花边的几个步骤。幼儿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是与教师平时的培养分不开的,由于平时教师给予幼儿的宽松的精神环境与充足的材料,让幼儿经常有机会相互倾听同伴的发言,在经过教师的点拨后,逐渐形成了相互之间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及氛围。为大班数学活动时小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活动投放了大量的学具,很容易出现操作混乱的现象。但从活动现场看到,幼儿在活动中操作有序,具体表现在:拿取学具时,操作完多余的学具放回原位;制作完服装花边,把服装放回原位,再取制作项链的学具等等,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力保障,这一点是我今后在教学中继续发扬与保持的。
  此次活动的难点是按2—3个规律排序,活动中幼儿普遍出现按2个材料排序,没有出现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幼儿在观察学具时只发现图片中颜色、形状、方向、长度不同,没有发现还有大小不同,我当时也没有及时引导和强调,造成在后面的操作结果中没有出现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
  在讨论环节时,我发现幼儿没有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时,应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按2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变成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通过讨论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问题,又使幼儿通过这种形式掌握了2个规律演变成3个规律的演变过程,为幼儿灵活、多变的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可忽视,前面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只有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环节中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今后我要继续提高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第11篇、大班美术米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米的特性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米画的作画步骤。
   2、幼儿能大胆发挥想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景。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米
2、大盘子、米,范画图片若干
3、幼儿有在沙子上画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兴趣。
提问:在平时,我们用米来烧饭,今天老师带小朋友用米做些有趣的事情好吗?
(二)老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
提问:你们看看让幼儿看看画上有什么,一起寻找这张画的“特别”之处,说说它与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三)老师操作演示。 重点演示作米画的步骤:
    将米倒在盘子里铺平,并用手指在米中自由作画。
(四)幼儿创作。 
1、引导幼儿发挥想像
2、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五)引导讲评。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说说制作时的体会,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
活动反思:
米和沙有着相似处但是在做画时也有着区别,湿沙子的凝固性较强,而米却没有,因此在做米画时需要很大的面积,这样一来幼儿也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间。同时创作米画是幼儿手指的直接接触能够锻炼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也有别于用笔做画,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如果有什么不足就是时时提醒幼儿不要把米撒到外面。
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的一个延伸活动,我利用“米”字的对称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掌握的技能——绘画,发动幼儿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对称绘画,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活动开始时,我以捉迷藏的游戏形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幼儿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然后我又让幼儿亲自动手,通过简单的折纸勾勒出“米”字格,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设计过程中,我把重难点放在了装饰的“对称性”上,虽然课前就丰富了幼儿对对称的认识,但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仍有部分幼儿未能将对称的意思完全理解,以导致在对称装饰时出现错误,导致作品的不完整。在活动的结尾,我让幼儿布置展示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幼儿通过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得到发展,同时对于幼儿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活动中幼儿的积极非常高的,兴趣也很浓厚,我自己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通过活动,让我知道自己在设计活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对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有所考虑却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等等,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思考与反思。
 

第12篇、大班美术彩色的拖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探索学习用对称的手法装饰制作拖鞋。
  2、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会用连续的花纹装饰鞋面,用独立纹样制作鞋底。
  3、感受劳动成果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引出主题。
  1.幼儿一起念〈〈蜘蛛买鞋〉〉。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见到过什么鞋子?”
  (2)“你们喜欢什么鞋子?为什么?”
  二、出示拖鞋,请幼儿欣赏并讨论,引出活动设计主题——拖鞋。
  1、教师:这是什么?拖鞋的鞋面上有什么?鞋底上有什么?你想做一双[漂亮的纸拖鞋吗?
  2、通过欣赏,使幼儿初步了解装饰鞋面和鞋底的基本方法。
  三、引导幼儿欣赏图案,学习用连续花纹装饰长条形。
  1、教师:长条纸上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你想怎样装饰。
  2、师生共同讨论装饰拖鞋鞋面的方法。可让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观察鞋底图案,了解独立纹样的装饰方法。
  知道装饰鞋底可以在鞋跟和边缘等地方进行装饰。
  五、师生共同讨论制作拖鞋的方法。
  使每一位幼儿都清楚地了解到制作纸拖鞋的步骤:用彩色笔装饰鞋面——用彩色笔装饰鞋底——用胶水将鞋面固定在鞋底上。
  六、讲解重点和难点:在粘贴鞋面和鞋底时,把胶水抹在鞋面里面两边,鞋面粘贴在鞋底下面。
  七、交代要求,幼儿装饰做纸拖鞋,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设计与别人不一样的花边和图案来装饰鞋面,鞋面可以平行粘贴,也可以交叉粘贴;鞋底可以用中心花纹装饰也可以由简单的小图形四散地装饰。提醒幼儿在粘贴时。一定要将胶水抹在没有图案的鞋面的两边。在制作第二只时要注意鞋子的左右要对称。
  八、幼儿欣赏作品、游乐分享。
  1.教师:“你最喜欢哪双鞋,为什么?”
  2.幼儿交换制作的拖鞋穿、玩耍。(放音乐:《找朋友》)活动反思:
  1.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拖鞋,有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在同伴的积极帮助下也完成了作品,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
  2.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拖鞋样式制作出了样式各异的拖鞋,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3.让幼儿找朋友交换拖鞋穿着玩是幼儿最高兴的时候,不仅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高兴地玩耍,幼儿还欣赏到了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在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善于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工艺装饰品,帮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马上即将进入夏天,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样式精美的凉拖鞋,我想小朋友一定很感兴趣。于是这次的美术公开教学活动,我设计了手工创作活动。
  为防止束缚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我没有过多的示范,而是在欣赏这个环节下足了功夫: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各种具有代表性拖鞋图片的选择到课件的制作,还提前设计了两双自己能穿且款式独特的拖鞋。通过大量的欣赏、观察和比较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拖鞋的认知,拓展了想象空间,激发孩子们制作拖鞋的兴趣。为帮助小朋友化解制作拖鞋的难点——鞋面如何合理地粘贴到鞋底上?我帮助小朋友学会利用区分前后脚掌和脚后跟的方法,将鞋面合理地粘贴在鞋底上。
  这次活动从教学到制作,孩子们一直兴趣满满,创作欲望强烈。活动中,孩子们大胆采用绘画、剪贴等多种方式,设计、装饰出了各自与众不同的拖鞋。充分体验了自己制作拖鞋的乐趣,并在制作和展示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然本次教学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来听课的姐妹们建议我:在指导孩子们画鞋底时,可以将鞋子脱下,用脚而不是用鞋子做模型,这样鞋底会更干净美观;剪鞋底时,可以采用孩子们已经学过的对称的方法来剪,这样既快捷,又不会出现鞋底一顺的情况发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为了可爱的孩子们,我将奋力前行。

第13篇、大班美术我家的新房子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活动准备:两张优秀的儿童画 范画一张 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三、活动过程:
  1、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每天被爸爸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导小朋友们说"回家")家在小朋友们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导小朋友们说"是一幢大房子")那小朋友们的家的房子都长什么样子啊?(举手发言讲述)老师现在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朋友们把自己脑海中家里房子的样子简单的画出来,五分钟后老师看看谁画的最好哦2、欣赏优秀儿童画师: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问:这是一幢长的什么样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颜色啊?里面都住了谁呀?房子周围都有什么啊?
  (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 用蘑菇造的 有一扇木门 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 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问:图画中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什么季节啊?房顶上覆盖着什么啊?房子旁边的小树、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啊?
  (注:房子是红色的 有烟囱 屋顶上覆盖了雪 是冬季的房子 小树枯了 小草黄了 屋子前边有石子路)3、图画创作:
  (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4、展示交流:
  幼儿分组进行互相欣赏,互相提意见看法。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第14篇、大班美术神奇的传话筒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后能通过线传递声音,学会制作传话筒的方法。
  2.能用各种线和纸杯制作传话筒,并能对传话筒进行添画装饰。
  3.通过动手制作传话筒,感受进行科学小创作的乐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线、纸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画笔,传话筒1个,电话铃声,小兔子头饰,门铃声,歌曲《六一儿童节》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呀?是不是还可以传送声音?"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电话铃响"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时小兔子打来电话)我请一个小朋友去帮老师接一下电话"听完电话请那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门铃响起,签收小兔研究所寄来的快递,并和幼儿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教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小兔研究所制作吧。"(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传话筒,介绍制作材料。
  2.讲解神奇传话筒的制作方法:先取两个纸杯,用剪刀将纸杯的底部中心戳一个洞。将线的两端从两个纸杯底部的小洞穿过,并且各打一个结加以固定。两人一组,完后试着用神奇话筒对话。
  3.交代要求,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材料:纸杯、剪刀、线等,幼儿可以自由调配材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并调适绳子的长度。
  4.给传话筒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请小兔研究所的所长进行检验评价。
  结束活动,和小兔子一起庆祝六一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传话筒,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做传话筒,看看效果有什么区别。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第15篇、大班美术小猪的婚礼教案反思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本教材的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利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波哥和卷尾妞的婚礼”这样一个故事,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活动中服饰设计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学习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的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陶冶美的情操。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参加婚礼的穿着礼仪,掌握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方法。
  2、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并能搭配相应的饰品。
  3、感受装饰的美感,体验婚礼的喜庆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积极大胆的进行绘画。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动画片:“小猪的婚礼” ,动画截图PPT 音乐:杜鹃圆舞曲。
  2、幼儿创作材料:各种小猪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染料。
  3、活动前欣赏各种服饰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喜糖,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参加婚礼时的情景,知道受邀参加聚会要打扮,这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吃喜糖?
  (2)你参加过婚礼吗?参加过谁的婚礼?婚礼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3)新娘子穿什么衣服?新郎呢?客人是怎么打扮的?那你是怎么打扮的?为什么参加婚礼要打扮?
  (教师要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小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2、出示动画截图PPT,讨论服装打扮的要素。
  (1)出示主人公波哥和卷尾妞,提问:他们是谁?要干什么?谁会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会忙些什么?
  (2)出示PPT动画截图,提问:他们是怎么打扮的?边看边与幼儿一同讨论小猪们服装的款式、花纹、色彩和饰品,并与幼儿一同尝试命名。
  (3)出示一群光溜溜的猪,讨论打扮他们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你想怎样打扮小猪?” 引导幼儿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
  ②提问“搭配什么样的饰品会更漂亮?”引导幼儿为猪宝宝搭配相应的饰品,如: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等。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介绍材料,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给小猪装扮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2)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作画。
  ①花纹的数量、布局、色彩搭配。
  ②装饰小猪的性别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
  ③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欣赏幼儿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重点讲述:“你是怎样装扮小猪的?”“你最喜欢谁装扮的小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的装饰方法及饰品搭配上来进行评价交流。
  (2)结合动画与幼儿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欣赏更多的装饰方法,拓展经验。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绘画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感受小猪结婚的快乐。七、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       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第16篇、大班美术铁皮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的纸盒做铁皮人。
  2、通过合作完成难度较大的制作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大小不一的纸盒、纸筒、皮筋、锡纸等。
  2、木偶进行曲或其他欢快的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谈论、模仿有趣的铁皮人。
  1、讨论铁皮人的特别之处。
  --教师:故事里的铁皮人是怎么走路的?和我们走路时的姿势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你觉得铁皮人有趣吗?他有趣在哪里?
  2、模仿铁皮人。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铁皮人有趣的样子。(鼓励幼儿大胆模仿铁皮人有趣的动作和造型,引导幼儿观察铁皮人的姿态和神情。)二、讨论制作方法。
  1、讨论制作的材料。
  --教师:如果请你来做一个铁皮人,你想做一个怎样的铁皮人?(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教师:你觉得制作铁皮人要用哪些材料?用什么材料做比较方便?(引导幼儿选用现有的合适的材料。)--教师:你做的铁皮人能动吗?怎样能让铁皮人动起来?(引导幼儿用橡皮筋等有弹性的材料让铁皮人的关节动起来。)2、讨论制作的步骤。
  --教师: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幼儿从铁皮人的头到脚按顺序考虑。)三、制作铁皮人。
  1、幼儿寻找合作伙伴,制作铁皮人。
  --教师:请你和朋友一起来制作铁皮人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和好朋友帮忙。
  2、幼儿自选材料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不同姿态的铁皮人。引导幼儿互相做模特,协作完成制作任务。)四、交流制作经验。
  --教师:你的铁皮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在干什么?他叫什么名字?(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教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我们一起请铁皮人来跳个舞吧!(在背景音乐中幼儿操作铁皮人,表现铁皮人的简单动作。)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17篇、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事事都是父母包办,动手能了较差,而且浪费的习惯很严重,从小就不知道节约,为此我设计了《变废为宝》这一活动。我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为中心,通过不同的废旧物品,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教材本身内容来源于生活,激发幼儿多留意、关注并观察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本活动由一次性纸杯、鸡蛋壳、牙膏盒,铅笔削等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良,使孩子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组合创新能力相互渗透和培养。同时让孩子养成节约、不浪费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孩子们在玩中做,在做中思,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思维想象力。
  我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孩子们常见的几种物品,比如:鸡蛋壳、铅笔削;在孩子制作的程序上我也选择了简单的剪、贴、画的方法,这样孩子容易掌握,易于完成作品。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改造废旧物品。
  3.使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尝试创造新奇的艺术品。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 提前让幼儿收集家中的废旧物品: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纸盒(大小不一)、一次性纸杯(用过的)、鸡蛋壳、铅笔削。
  2 .   剪刀、胶水、双面胶、水彩笔、水粉颜料。
  3.  一些废旧物品做的玩具、装饰画:娃娃(一次性纸杯做的)彩虹图(鸡蛋壳做的)跳舞的姑娘图(铅笔削做的),各种汽车(各种纸盒做的),高跷(易拉罐做的)、飞盘(毛线和硬纸板做的)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作品,请幼儿细心观察,注意作品的做法和材料。
  2.讨论作品
  师:(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作品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3)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么做的?
  3.  讲解制作方法
  (1)一一出示作品,将步骤演示一遍,让幼儿边看边说。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一样的作品。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我们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4.  幼儿操作
  请幼儿做一次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比比谁的作品最别致。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发现有不同做法的孩子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以便孩子完成作品。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选择简单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的认真,学的开心。
  5.作品展示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交流、分享心得。
  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的精神,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让幼儿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平凡的废旧物变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成为一个勤学善思、心灵巧手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引起幼儿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布置了一个展览会,展出了有很多幼儿和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和用具,幼儿在参观的时候,可以拿来看一看,玩一玩。幼儿兴趣非常高,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对废旧材料能做这么多的东西,非常的惊奇,有了自己想制作的欲望。所以孩子们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参观当中。
反思二: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孩子们纷纷说:“我平时喝过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留下。”:“我把爸爸的烟盒保存下了。” “我喝的乳娃娃的瓶子也可以留下。”¨¨¨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反思三:指导制作活动,及时发现幼儿创造的闪光点。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比如有个小朋友用矿泉水的瓶子制作了一个沙漏,并且让全组的幼儿用来灌沙子。在评价中就特别提出给予肯定,起到的很好的榜样作用。
存在的问题:
活动中,我发现,提供给幼儿活动材料的种类有点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浪费。活动时,有不少幼儿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只给幼儿提供一种材料。而在展示的范例中把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玩具去掉。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一种材料,进行多种制作的方法就会多一些。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第18篇、大班美术公开课有趣的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课前已认识有各种圆形组成的动物。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3、由圆变成的动物范例。
  4、勾线笔、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圆形)它的名字叫做圆圆。圆圆可神奇了,它可会变魔术喔!
  小朋友想不想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啊?
  幼:想。
  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学习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1、师:那请小朋友小眼睛看好咯!圆圆将变成什么呢?
  幼:认真看。
  师:出示一个圆,进行添画,添画鱼的头、眼睛、尾巴以及泡泡,变成一条小鱼。
  咦,圆圆变成了什么呀?
  幼:圆圆变成了小小鱼。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圆圆真神奇!看!圆圆还变成了小瓢虫呢!
  2、师:小朋友们想想看,圆圆还可以变成哪些小动物?
  幼:发挥想象,自由讲述。如:乌龟、章鱼、小兔等等。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如果我们要将圆圆变成小乌龟,应该怎么办呢?谁愿意上来变一变?
  幼:一位幼儿上来尝试在圆上进行添画,添画小乌龟的头、四肢、尾巴,以及背上的花纹。其余幼儿认真看好。
  师:适当引导幼儿正确添画出小乌龟。及时表扬幼儿。
  这位小朋友真棒,他很快的就把圆圆变成了小乌龟!
  3、师:圆圆除了可以变成这些小动物呀,它还可以变成两个圆、三个圆、……、许多圆,然后变成更多的小动物。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看!圆圆变出了两个圆!那两个圆圆在一起可以变成什么小动物呢?
  幼:大胆想象,发表意见。如:可以变成小鸡、熊猫、小鸟等。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如果要把圆圆变成小鸡,我们应该怎么变?
  幼:大胆讲述。
  师:小结并示范,我们将小圆做成小鸡的头贴在白纸上,大圆做成小鸡的身体与小圆接起来贴在白纸上,然后在小圆上添画小鸡的眼睛和尖嘴巴,在大圆上添画小鸡的翅膀和脚。一只可爱的小鸡就变出来啦!
  幼:认真看教师示范。
  4、师:圆圆本领真大,已经变出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那小朋友,你想将圆圆变成什么小动物呢?请你与身边的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讨论幼:自由讨论,初步确定主题。
  师:请幼儿讲一讲,你准备用几个圆,变成什么小动物?
  幼:大胆起来讲述。
  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真多!可以用一个圆变成螃蟹、蜗牛、狮子、小鱼、乌龟、小兔等等;将两个圆变成熊猫、小鸟、蜻蜓等等;将四个圆变成蝴蝶、蜜蜂等等,将许多个圆变成毛毛虫等等。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那接下来请小朋友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吧!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动物,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一个圆、两个圆,或者许多个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贴在纸上,再将它进行添画。
  幼:认真操作。
  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将废纸扔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展示幼儿作品师:请小朋友大胆地告诉大家,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小动物?
  幼:介绍自己作品,欣赏他人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第19篇、大班美术春如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作品《春如线》,感受线条的柔美与点的跳跃,并展开大胆想象。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进行水墨画线条与点的练习
  2、大胆运用线条与点进行美术创作。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 水墨颜料、宣纸、毛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术作品:春如线。(展现幻灯一:作品)
  1、用视觉直观欣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特别的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吧!”
  “这幅画与我们以前看到的画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中国水墨画。
  “从这幅画上,你一下子就能看见什么?”“画中是怎样的线和点呢?看看这些线和点象什么?
  2、听音乐作画:
  仔细听听这两段音乐都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认为哪段音乐在画线?哪段音乐在画点?
  ——用手势书空,老师示范作画
  ——交待要求,幼儿用毛笔试一试。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转眼间一幅点和线的画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就象老师带来的这副画那样,真奇妙!更奇妙的是,这副画里还藏着好听的故事呢?猜一猜,是什么季节的故事?那还是让画家来告诉我们吧!
  二、简单介绍画家吴冠中。(展现幻灯二:画家画像)
  1、介绍作家的人文背景。
  他是中国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家乡就在江苏,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他的名字叫吴冠中。“他对大自然特别喜欢——小鸟的鸣叫、小花的摇曳、小雨的缠绵都能激发他的灵感。他常喜欢用流动的线条和点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记录大自然的美妙,这副画就是他对春天的特别感受,被命名为《春如线》
  三、再次欣赏作品,畅谈、分享不同的感受。(回放幻灯一)
  “刚才听了吴冠中画家的介绍,我们再来看这幅画,你觉得这幅画为什么会叫做春如线?这幅画讲述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讨论)
  “你发现这些线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粗的线条表示什么?细的又像什么?这些彩色的点又像是谁留下来的呢?”
  小结:“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了出来,细细的。柳树发芽了,被春风一吹,摇啊摇,像姑娘的长发飘啊飘,树木都乘着春天在使劲的往上窜。桃花开了、迎春花开了,白色的梨花开了。春风在轻盈舞蹈、春雨滴答滴答的下着,落在池塘里,像顽皮的跳跳虫。小蝌蚪也在水里嬉戏呢。小动物们也出门玩了,看,小兔,小松鼠一蹦一跳,在山坡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春天会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春天在我们眼中,春天在优美的音乐里,春天在画家神奇的笔下。”
  瞧,画家多厉害,用简单的线条、点就把春天那么动听的故事表现了出来, 你们喜欢这样的画吗?
  三、创作活动:我来学大师
  “你们想不想学大师,用点和线来画一副特别的画呢?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请小朋友也来创作一幅画,让你的线条和点告诉我们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第20篇、大班美术冬天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2、尝试用水粉作画。
  3、增强对冬季周围事物关注。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重点:
  用水粉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三、活动难点:
  能画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
四、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范画、水粉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讨论,教师简单小结。
2、提出绘画主题,引导幼儿思考。
“今天我们要来画一幅‘冬天’”,你会画一些什么呢?”幼儿个别说一说,互相说一说。
3、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主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请小朋友画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样子,但是要求小朋友用白色油画棒作画,整幅作品完成以后,在纸上图上水粉颜料,一幅非常漂亮的画面就成现在眼前。尽量不要和别人一样。”
  4、幼儿作画,教师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进一步表现冬天特征。
  5、活动结束: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原因。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就教学和幼儿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维果斯基的有关理论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造就了发展,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教学与发展过程既不是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也不是同一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只有指向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是一个十分诱人但又很难在教学中解决的理论假设。中班美术活动《冬娃娃》是一个很传统的教学活动。可是,从这一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维果斯基理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尝试。
  1 、努力寻找幼儿的大纲。维果斯基曾经指出:“3岁以后的儿童是按照成人的大纲同时也是自己的大纲的程度学习的……,因此,教师的大纲同时也应该是儿童自己的大纲。”
  《冬娃娃》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幼儿画出冬季人物服装的主要特征。这是教师从幼儿原有水平出发提出的教学自标, 是一个教的大纲。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引导讨论范例人物小弟弟时,将该目标变得非常具体又非常有弹性:小弟弟要出门怎样才能保暖呢?你们戴过什么样的帽子呢?在分辨人物服饰颜色的时候,老师还请幼儿从桌上的蜡笔中任选两枝,比较哪一枝颜色深,哪一枝颜包浅呢。这里,范例并没有成为统一的图像标准,而是从这一具体图像中引发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因此,当教师的大纲变成幼儿的大纲时,就成了穿得暖烘烘,别冻着就好,穿戴什么、穿什么式样、花纹、颜色都行。这个有统一答案的问题,给了幼儿创造自己图式最大的安全感。教师的大纲变成幼儿自己的大纲以后,幼儿就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表现他们自己对冬季的感受中去了。
  2. 将技能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
  幼儿对任何一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与他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当一种技能技巧脱离了幼儿的经验时,他们的学习就会因不理解,没兴趣而变得被动,有时他们还会拒绝学习。
  《冬娃娃》中,教师示范蜡笔涂色,其实是提高控制手部肌肉动作的能力和协调性的技能演示。但教师没有把这个涂色技能抽象地告诉幼儿.说:“要用力地涂得均匀,涂得浓”,而是把它与穿上厚厚的衣服,衣服上不要有小孔,别让北风吹进来等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当幼儿涂色时,他们想到的不是涂满、均匀,而是给冬娃娃穿上暖暖的衣服,把涂色练习变成了幼儿关心冬娃娃的行为,提高了幼儿练习涂色的积极性。
  3.在激发创造中指向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出,好的教学不仅能训练或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制,而且能激发和形成目前尚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这就是指向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怎样才能找到最近发展区呢?那就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上,必须鼓励幼儿的创活性表现。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两次对幼儿直接提出表扬。一次是当一名幼儿说出蓝色和米色配合时,教师立刻表示惊讶地说:“啊!你连米色都知道,这可是许多大人也说不出的呀!” 又一次是教师为手套划分色块时少划了一块,她没有立刻补上,而把表现的机会留给了幼儿。她用一种犹豫的口吻说 :“呀!少了一块,两块米色要连在一起了!”一位幼儿立刻说:“中间再挤过去—块!”老师说:“真的,你可救了我了!”这两个并不明显的细节,都被教师不失时机地抓住,变成了鼓励幼儿努力超越的契机。教师还向幼儿提出为冬娃娃找一个动物朋友一起上学的极具挑战性的建议。在整个作画过程中,教师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幼儿创造的那些她从未演示过的图像,并把这些图像及时介绍给大家,如狐狸、野牛、松鼠……,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又进一步观察思考:冬娃娃穿得暖和不暖和,我们找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过冬的,能不能跟着冬娃娃一起上学。从而引出了更多的话题。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第21篇、大班美术小小名片设计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体验与众不同的创新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和创造能力
  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计装饰自己的名片,初步设计制作不同风格的名片,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的多种名片。(包括风景、信纸、花边、仿真等名片)2、彩笔或油画棒。
  3、歌曲《找朋友》、电子琴、视频仪、彩色电视机。
  4、各色毛线、海绵纸、胶水、碎彩纸、小米粒、树叶等。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对名片很感兴趣,还经常拿在手中玩,甚至还问我名片是怎样做的,但是我班幼儿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我想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借这个机会我组织了这个活动,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班幼儿已理解《乐乐的名片》这个故事,知道故事的内容。
  活动过程实录: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随着《找朋友》歌曲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活动评析:幼儿随欢快的音乐进入活动室,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还能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参加活动。
  (2)教师出示已讲过的故事中乐乐的头饰和名片(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师幼一起回忆故事内容。
  师:乐乐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
  幼:名片师:乐乐用它自己设计制作的名片,去发给小动物们。她首先遇到了谁?
  幼:它遇到了小鹿,掏出一张名片说:"小鹿,你好!这是我的名片,我很愿意和你做朋友。"师:然后又遇到谁?
  幼:碰到了小兔,又拿出一张名片又送给小兔师:就这样,乐乐通过名片认识了许多朋友,乐乐可高兴了。
  (3)教师小结:有了名片真好,可以交到许多的新朋友,还可以用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那咱们自己也要设计一张名片,来送给我们的新朋友。
  活动评析:师生共同回忆故事内容,不仅加强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幼儿对名片产生了好奇,从而使幼儿有了做名片的欲望。
  二、欣赏名片(1)欣赏师幼共同搜集来的各种名片(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起来,有的还相互比较起来)蒙蒙:看我的多漂亮,有好多花!
  越越:那我的还有大汽车呢!
  浩浩:我的这个上边还有好多字呢,看,前边后边都有。
  ……(2)利用视频仪播放教师准备好的名片(风景、卡通、信纸、花边等名片),供幼儿欣赏,让幼儿说出名片上的内容。
  (3)幼儿小结:
  小雨:名片上要写名字乐乐:要画上漂亮的花越越:还要画上大汽车浩浩:还要写上电话号码……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制作名片时,不仅要把画面画的漂亮,最重要的是写上名字和电话,现在小朋友自己制作一张自己的名片吧。
  活动评析:这个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这样便于幼儿很好的观察,还能激发他们制作名片的欲望。
  三、1、制作名片(一)在最短的时间内(5分钟),看谁的名片制作得最清楚,最漂亮。
  (1)教师提醒:名字、电话号码要写清楚,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漂亮的名片。
  (2)老师到幼儿中间观察幼儿设计的名片。
  活动评析:在这个环节当中,我没有进行指导,只是对个别特殊孩子给予帮助,这样能够让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出最美的名片。
  2、制作名片(二)在最短的时间内(5分钟),看谁制作的名片最合理,最漂亮。
  (1)教师提要求(基本的美术技能):线条要清晰,色彩搭配要合理 ,造型大小要适度,选材要合理等。
  (2)教师到幼儿中间指导幼儿设计的名片。
  活动评析:我设计这个环节的主要意图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四、介绍名片(1)自评名片。
  安安:我画了大汽车,把名字和电话也写上了蒙蒙:我的最漂亮,我画了好多花……(2)互评名片。
  越越:蒙蒙画的漂亮,我画的汽车不像……活动评析:在幼儿自评与互评中,我没有参与意见,我觉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时我说的任何话都可能影响到孩子,我不说话,孩子就会更大胆的说出心中所想,这有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最后让孩子自己评出最清楚最合理最漂亮的名片。
  (3)互送名片你想把名片送给谁?(教师、幼儿之间)为什么?
  活动评析:在互送名片这个活动中,给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了名片的作用。
  五、结束(1)教师小结:叙述名片上的内容。
  (2)幼儿随着音乐和朋友再见,结束愉快活动。
  自我评析:
  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在名片的牵引下积极投入,积极配合,兴趣很高,达到了认知、动手操作、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培养之目的,这说明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没有分散使之能够集中在了活动中;另外,在这次活动中,能够巧妙渗透美术基本技能,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制作出自己最满意的名片。但是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我准备的材料还不够丰富、合理,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的进行使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废旧物品还有利用的价值,在这次活动中锻炼了幼儿敢于探索研究,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与同伴积极合作的能力,小朋友通过此活动知道了废物利用,不乱仍垃圾污染环境,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第22篇、大班美术彩点彩线跳个舞教案反思

 主题名称:玩中发现
  活动名称: 彩点彩线跳个舞
  授课教师:白城市明仁幼儿园 李玲玲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探讨美术大师的作品,体会大师的童心童趣。
  2.尝试利用点、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画纸、卡纸、油画棒;米罗作品《星空》、展板上布置好小画框若干;录音机、音乐;袖套
  活动过程:
  一、画彩点和彩线
  引导语:"老师准备了这么大的纸,猜猜看,我们要玩什么?"(老师在纸上画出一个点子。)
  1、幼儿画彩点。(轻音乐)
  (幼:我画了三角形的点点;我画了红色的大点点;我画了个长点点;我画了绿色的圆点点;我画了个小点点;我画了紫色的小点点……)
  2、画彩线(轻音乐)
  师:"彩点找到这么多的朋友,真开心,它们手拉着手儿跳起舞蹈" -----画彩线
  (幼儿自由地画着不同颜色的各种线条,波浪线--是线条在快乐在游戏;圆弧线--是线条在跳圆圈舞;短线--是在跳交谊舞……)
  师:"彩点连彩线,彩线连彩点,彩点彩线跳舞的游戏可真有趣"
  二、幼儿从"点、颜色、线"三个方面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这个游戏,大人也很喜欢玩呢!有一位叫米罗的画家,他用彩点和彩线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看!"(出示《星空》)
  1、引导幼儿从"点"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米罗的画美吗?美在哪儿?"
  (幼:"我看到米罗的画中有很多很多点点。""我觉得这是很多音符在手拉着手跳舞";"我觉得这是一个妙想世界";"我感觉这很象一个音乐世界,音符们在快乐地唱歌。"……)
  幼:"我觉得这个大大的蓝点点象月亮,弯弯的,很美。"
  幼:"我看到这块大点点,像是一只海豚,这是它的身体,这是它的尾巴。"
  幼:"不是海豚,我觉得是一艘轮船。"
  幼:"我感觉是一艘宇宙飞船,它要飞到外太空去,前面的点点是探照灯。"
  幼:"我看到这里好多点点象动物,可是又不太像。"
  幼:"好象很热闹的感觉。"
  师:"你们发现很多美的点点,那作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点点又是什么意思呢?"
  幼:"有的小点点旁边还有短线,象星星在发光。"
  师指向月亮,"你们看,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幼:"是晚上"
  幼:原来是满天闪闪发亮的星星呀!""这些星星真好看"
  2、引导幼儿从"颜色"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这些星星都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和红色)
  "奇怪了,大师为什么把星星画成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红的呢?"
  "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黑暗的感觉)(很酷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很重的感觉)
  "晚上,周围一片漆黑,光线很暗,画家是用黑色来表现黑夜。"
  "那红色呢?红色是什么感觉?"(幼:很热的感觉)(红色代表白天喽)
  师:"是的,画家用黑色代表地球上有黑夜,红色代表地球上的白天。米罗在用色上非常大胆,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很有想象力。"
  3、引导幼儿从"线"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作品中还有各种线条又是什么意思呢?"(幼:直线、弧线、螺旋线、曲线……)
  (幼:"我觉得是星星们在手牵着手快乐的唱歌。""我觉得是星星们在跳舞。""它们在跳芭蕾舞。""它们在面对面地跳舞。""我感觉它们在跳着拉丁舞。""这里有一段螺旋线,好象是在旋转的感觉。")
  师:"是的,你们说得真好,这些小线条看起来真象是星星们在跳舞。你们再看看,这里有条很长很长的弧线,它在带着星星们跳什么舞?"
  (幼:老师,我觉得这看起来象一条变形的鱼。""老师,我觉得这是一个头,因为这里有一只眼睛,旁边的是他的两只手。""不是,上面的那条线连起来是头,刚才那个是他的身体,手是举起来的,还有两只脚…""我发现这里的线条象是表现一头牛,它有两只角,一个大一个小,还有胖胖的身体,不过有点变形的感觉。""我感觉是一个人,他有一只大眼睛,一只小眼睛,他举起两只手,在看星星。他说,'快来看呀,这里有很多美丽的星星'。""他高兴得两只脚都翘起来,象是要跳舞的感觉。"
  4、通过为作品起名字,提升幼儿的整体欣赏能力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对于这样的一幅抽象画,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很。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画中找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记忆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看到了眼睛,于是我马上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欣赏。接着巧妙的问猜猜这个人在干嘛,孩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这个人好像在看天空,因为晚上的星空是很神秘的,他也许在找哪一颗星星吧!”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孩子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他们敢说、想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点线舞会,让孩子们通过添画的形式,将点线连接出的各种图像变成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孩子们变出了兔子、狮子、刺猬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还有轮船、房子、灯、桌子等物品,这让点线舞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想这样“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创作”的美术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感悟。

第23篇、大班美术活动蛙声十里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画名和画面的意境美。
  2、尝试使用毛笔、墨、宣纸等材料,根据画名进行想象,穿创作水墨画。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根据画面意境积极地联想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
  2、有青蛙叫声的磁带、录音机。
  3、毛笔、墨、宣纸等绘画工具换个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蛙声,感受作品名臣的意境美。
  教师:请你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青蛙在哪里唱歌?青蛙的声音怎么传得这么远?
  2、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教师:这里有一幅关于蛙声的画,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仔细欣赏画面,进一步感受画面的意境美。
  教师:仔细看看,画上有什么?小蝌蚪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学一学小蝌蚪的动作。小蝌蚪在水里有什么感觉?图中是什么样的山泉?
  4、引导幼儿大胆联想。
  教师:泉水是从哪里流下来的?会流到哪里去呢?这些小蝌蚪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会顺着泉水流下来呢?小蝌蚪会游到哪里去呢?
  简单介绍这幅画的作品及创作背景。
  5、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和创作。
  教师:听着青蛙的叫声,你也来画一幅水墨画吧!你觉得青蛙会在哪里唱歌呢?周围还有些什么?
 

第24篇、大班美术我爱我家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让幼儿感受家人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爸爸手偶头像两个、手工纸、记号笔、蜡笔、让爱住我家的背景音乐三、活动流程:讨论--绘画--分享(一)讨论1.引入--我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事情,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事情?教师操作手偶模拟情景。
  --他们在争论什么事情?(爸爸用哪个手指来代表)--那你的看法呢?用哪个手指来代表爸爸?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爸爸用大拇指代表,因为爸爸最能干。爸爸用中指来代表,因为爸爸最高。)--那妈妈呢,用哪个手指来代表?为什么?幼儿发言(用食指,因为要跟爸爸在一起……)--还有你自己呢,又用哪个手指来代表?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结:我们的看法各不相同,自己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吧!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二)绘画--看,我们这就有一只手,五个手指都是在一起的,每个手指代表一个家人。把自己和家里人分别画在手指上,好吗?记住要把家里人的特征画出来,比如说爸爸戴眼镜的,妈妈是长头发的。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幼儿画出家里亲人的特征。(音乐)(三)分享--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客人老师去说说你的画,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画。
  --现在所有小朋友都画好了,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画。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有很多人已经跟客人老师还有小朋友介绍过了,那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个你最爱的人。
  --幼儿介绍一个最爱的人,说说为什么?
  (最爱奶奶,因为奶奶和我一起的时间最长。妈妈。因为妈妈最关心我……)--老师听了我们小朋友的介绍,发现我们都很幸福是吗?有那么多的人关心你,爱你,那我们小朋友是怎么爱家人的呢?幼儿发言(给妈妈倒水、给爸爸打电话、自己很乖,不烦妈妈……)--那除了家里人,我们还爱谁?怎么爱他们?(爱老师、爱伙伴、爱小动物……)--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有那么多的人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是爱他们的。
  --你们看可以把我们的手变成什么?幼儿发言。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我们把手都连在一起,变成一棵树。就像树的树枝和叶子一样,生活在一起,都是一家人。(教师添画贴好的手成一棵树状。)--我们的树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他起个名字吧!(家庭树、爱心树……)--今天我们介绍了很多自己爱的人,我们回去告诉他们,用我们的行动来表示我们也是爱着他们的,好吗?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把握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和针对性。如:在欣赏作品中,教师问幼儿这是谁的家,让孩子自由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教案来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思路和独特表现,能对其他孩子的创造起到推动的作用,一个对全班幼儿的提示会紧紧抓住所有幼儿的心,我想如果我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就错过了其意义也变的很小,这也是我在学习二期课改中认识到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把从教师原来的传授者、评价者,到现在逐渐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第25篇、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动画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改变各方向的鼹鼠形象特点,学习鼹鼠的简单画法。
  2、学习用语言表现绘画内容,激发幼儿对创作动画片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已听过或看过《鼹鼠的故事》。自制鼹鼠(身体各部分可分开)。
  教师范画《鼹鼠和鸡的故事》、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鼹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它出来,好吗?(展示鼹鼠的背影)有谁认识它?
  2、教师说小儿歌:葫芦头上三根毛,身体胖胖短短脚,是个钻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脚呢?(原来老师忘贴了,贴上)它的身上还差什么?(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灯笼,嘴巴三角形,师分别贴上。还少了什么?(师出示肚子)问:这是什么?肚子是什么颜色?象什么?(师贴上)3、谁来说说鼹鼠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打招呼?
  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挠耳朵、想问题------)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哭、害羞-----)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它的手势)4、教师小结鼹鼠的心情。
  5、现在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6、我们再来看鼹鼠(变化成侧面)问:现在它在干什么?(走路、逃走------)7、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把许多不同的动作连在一起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二、欣赏动画片1、老师画了一个关于鼹鼠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
  2、展示第一幅图:小鼹鼠在干什么?(路上走)发现了什么?(石头、鸡蛋)展示第二幅图:它想对鸡蛋干什么?(拿回家)你怎么知道的?师模仿走路问:它留下了什么?
  展示第三幅图:发生什么事?(小鸡出来了)你怎么知道?(头、脚)鼹鼠怎么样?(高兴)想干什么?(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图:发生什么事了?(小鸡跑走了)还怎么了?(踢了它一脚)你怎么知道的?(头上有包)还也许怎么了?(摔交了)你怎么知道的?(躺在那里)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睡觉、打滚----- )3、老师设计动画片有意思吗?他的名字叫〈鼹鼠和鸡的故事〉你想设计一个鼹鼠的故事吗?你准备设计鼹鼠和谁的故事呢?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三、幼儿自主设计动画片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画片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讲述自己设计的动画片。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第26篇、大班美术小种子去旅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形、借色、借事进行联想和想像,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能较合理地设计自己的画面,画面丰富,突出主题。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色A4彩虹纸若干,水彩笔,油画棒,幼儿对种子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引出活动,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视频中出现各种种子)师:你都知道哪些种子?
  幼:黄豆的种子、蒲公英的种子、辣椒的种子……2.观看"小种子去旅行"视频,引出主题绘画内容。
  师:小种子要去旅行,它可以怎么去呢?
  幼1:借助风的力量,大风一吹就把它吹到别地。
  幼2:小动物把水果吃了,就可以把种子带走了。
  3.继续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对色彩的想像。(种子出现在蓝色画面中)师:小种子到了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幼1:到天空了,因为天空是蓝颜色的。
  幼2:到海里了,因为水是蓝的。
  师:小种子去了很多地方,它碰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幼1:它在天上碰到了许多小种子,它们在天上飞,碰到了云彩,然后就落到了草地上。
  幼2:它在大海边遇到了小贝壳,小种子把小贝壳当成了小船,它们俩浮在水面上一起玩……(种子出现在绿色画面中)师:这次小种子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幼l:它在草地上,被人捡起来种到了花盆里,它长大了,长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幼2:它遇到了毛毛虫,和毛毛虫一起聊天,又在草地上遇到小鸟,小鸟带着它一起飞走了……(种子出现在白色画面中)幼1:小种子飞到云上面,云带着它到了太阳那,它们一起唱歌、跳舞。
  幼2:小种子到了雪山上,它找到小海豹和它一起玩。
  幼3:它到了北极的一棵树上,后来它到了船上,在船上一弹,撞到了小鸟的身上,小鸟救了它……(种子出现在棕、黄、红、紫、桔、粉色画面中,引导幼儿对其他色彩进行联想。)师:这里有许多颜色,有这些颜色的地方,小种子都想去。你们猜猜它想去哪里?在这些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4.幼儿自选颜色纸张,绘画《小种子去旅行》的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你是一粒小种子,你想去哪里旅行?会遇到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选择你想用的的纸,把小种子去旅行的故事画下来。
  5.展评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上前来讲述自己的作品故事。
  幼1:这是一粒火龙果的种子,它飞过了大山,来到了沙漠。这里的太阳很大,很热,它一下子掉了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它长大了,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它不是火龙果了,它变成了仙人掌。
  幼2:小种子去旅行了,它在天上飞了很久,最后它来到了沙漠,掉到了金字塔上,风一吹,扎到了小种子的屁股,它吓了一跳,但它没有哭。
  幼3:小种子来到了土星,它看到土星人正在搬木头。土星船长和小种子一起玩。小种子看到土星上有一面灰色的旗子。后来,土星人把小种子放在了土里,小种子长呀长,最后长成了大树。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第27篇、大班美术手型创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重难点:
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
二、幼儿画手型。
1、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做手型,请幼儿试着在报纸上画出来。
2、请个别幼儿变出手型,其他幼儿照着画。
3、幼儿自己变手型并画下来。
4、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照着自己的手型轮廓描画下来。
5、请幼儿将自己画的手型图剪下来。
 
三、幼儿尝试手型组合。
1、刚才我们一起画了好多手型,还把它们剪下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选一些手型通过投影仪观看)
2、你觉得这些手型像什么?(引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观察)
3、如果把这些手型图组合起来,拼一拼、摆一摆又会变成什么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
4、教师小结:单个的手型图像好多东西,把它们放到一起,拼一拼、摆一摆,又会变出更多的东西,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5、幼儿用刚才剪好的手型图在黑色卡纸上尝试摆拼。(教师巡视,关注有创意的作品)
6、教师挑选几幅有创意的作品,通过投影仪让幼儿欣赏。
7、请这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粘贴手型组合图。
1、小朋友拼的手型图真有趣,可是这些手型图只能放在桌子上看,一拿起来就会散掉,怎样让它能够拿起来,让更多人一起欣赏呢?
2、请幼儿想办法,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确定用浆糊粘贴,教师讲解粘贴方法。
4、幼儿再次摆拼手型,最后将自己最喜欢的手型图用浆糊固定在黑卡纸上。
五、欣赏作品。
1、请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手型组合画。
2、同伴之间互相说说喜欢谁的手型画,为什么。
3、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第28篇、大班美术美丽的中国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中国结的色彩、构造。
  2.通过“中国结”感受中国人民的团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在室内布置大大小小的中国结活动过程:
  1.观察“中国结”感知其色彩、构造。
  (1)为什么叫“中国结”?
  小结:中国结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布绳结,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勤劳勇敢,人们把美好的愿望编织到中国结里。
  (2)认识中国结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红色)你看到红色有什么感觉?中国结下面的这些是什么呢?出示"流苏"的字卡。这些流苏还像什么?还有什么是相同的呢?(教师用手摸“结”来提醒幼儿)每个中国结都有结,有心形的、菱形的、圆形的,这是中国结的身体,叫“结体”(出示汉字),表示团结起来力量大。这是什么呢?它像中国结的耳朵,是“结耳”(汉字)。如果它能听到声音,他会听到哪些声音呢有结耳、结体、流苏就可以组成一个“中国结”(汉字)。中国结有很长时间了,每逢节日,人们就会编织中国结,把希望、心愿都编在了结里,希望能实现。
  2.看幻灯扩展幼儿的认识你喜欢哪一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说明。例如:鱼表示年年有余,簸箕表示丰收,酒桶表示长长久久……你在哪见过中国结?你看到中国结感到怎样?
  3.活动延伸:设计中国结请你来设计一个中国结,把你美好的祝福都编进去。
活动反思: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新《纲要》中提到,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

第29篇、大班美术大树下的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想象,描绘简单物品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小朋友把自己观察和想象的东西表现在纸上。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组织小朋友玩弄各种玩具模型。
  2:每人一套彩笔,一张白纸。
  3:范画:白纸上面一棵树干。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引导小朋友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变魔术吗?魔术师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神奇的大树,小朋友想让它长什么,它就长什么。
  2、引导小朋友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
  按小朋友的想象,教师教小朋友画物品的主要特征,并有侧重的示范,将部分物品画到树上。
  3、引导幼儿感受神奇的大树,激发小朋友创作欲望。
  教师:小朋友,这棵神奇的大树,把你们喜欢的东西都长出来了。有``````有``````还有``````,你们高兴吗?它还能长出更多的东西来吗?现在请每一个小朋友画一棵神奇的大树,在大树上长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4、小朋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小朋友大胆想象,画出日常生活中见到和想象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并提醒小朋友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5、总结评比,结束活动。
  (1)作品讲评以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为主。
  (2)教师表扬画得线条流畅,内容丰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安排布置“神奇的大树”,表扬小朋友个个是小设计师。了不起的画家。通过简单的评价,增强其自信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朋友自由想象大胆设计的创造能力,小朋友绘画积极性很高,有些东西尽管画不象,但讲述非常好。操作中幼儿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个别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拿到纸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动手。有的幼儿迟迟还不下手,嘴里嘟嘟“画什么,画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试着用合作,询问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决问题。有的幼儿画的太多,画着画着自己都看不清树上有那些物品了。有的幼儿对物品形象的的表现有困难。
  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很少涉及物品的临摹练习。对于构图,排列这些基本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练习,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孩子的实际经验,因为幼儿的已有经验才是设计活动的起点。

第30篇、大班美术花的一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绘画出花的一家,并添画出花的一家去哪里旅行。
  2、体验情景式绘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的绘画表现力。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仙子之歌》的磁带、轻音乐、作品展示背景、花的胸饰每人一个,彩色卡纸、记号笔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花仙子之歌》入活动室。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今天也让我们成为一朵美丽的花儿,好吗?"2、"来,花宝贝们,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二、出示花宝宝,谈话引出课题1、"我们都是美丽的花儿,瞧,这又是什么呢?"(原来是咱们家的花宝宝)2、"为什么说它是花宝宝而不是花爸爸或是花妈妈呢?"小结:原来不同年龄的人他的脸部特征是不一样的!今天我想讲关于咱们花的一家的故事。
  三、师生共同做画《花的一家》
  在几片大叶子上住着花宝宝的一家。一天早晨,天气特别好,花宝宝一家出来晒太阳了。花宝宝伸了个懒腰先出来了,瞧,他长得虎头虎脑,两只大眼睛好像会说话,再看他的嘴巴,真好玩,才长了两颗牙呢!接着出来的是我们的花爸爸,花爸爸可是咱们家里的当家人,瞧,他长得特别的高大,威猛。浓眉大眼,还留着两撇胡子。最后出来的是花妈妈,花妈妈是花的一家里面最爱漂亮的一个,你瞧她有着S形的身材,再看她的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真美,花妈妈还特别时髦,今天特意去烫了个现在很流行的发型:大波浪。真漂亮。
  四、提问,发散幼儿思维。
  1、花宝宝家里都有哪些人?
  2、还会有谁?他们都有什么特征,表情怎样?
  小结:花宝宝有着幸福的一家,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听,它们正在聊天呢,聊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下、、、、、、哦,原来他们是商量着陪爷爷奶奶去旅行,因为爷爷奶奶为了咱们花的一家累了大半辈子,该是让它们享享福的时候了!
  3、如果请你当导游,你会带它们去哪里旅行呢,在那里又可以看见什么呢?
  小结:花宝宝有着幸福的一家,有时他们会去在山坡上看风景,有时它们去大海边晒太阳,有时他们会去在田野里吹吹风,不过不管去哪里,他们都会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现在请宝贝们将花的一家画出来,用你的画笔告诉我们花的一家里都有谁?打算去哪里旅行?怎么去?还能看见什么?
  五、创造性绘画:花的一家1、提出画花的一家的要求,请幼儿将这花宝宝一家的故事画下来。
  2、分步想象作画:
  (1)、你的花宝宝一家都有谁?是谁先出来的?表情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画花宝宝家的各个成员,要求:画出不同年龄人物的特征,脸大一些,表情丰富。
  (2)、你的花宝宝一家会去哪里旅行呢?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背景。
  六、讲评、展示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带着花宝宝的一家去哪旅行了,他们都看见了什么?
  七、听《花仙子之歌》音乐出活动室。
  "在你们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花宝宝一家不管去哪里,他们都不分开,始终相亲相爱,不离不弃。让我们也像花宝宝的一家那样永远幸福,永远开心吧!来,花宝贝们,优美的音乐响起了,我们也跟着花的一家去外面旅行吧!
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爱我家”这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刚烦的意义。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幼儿对此永远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第31篇、大班美术好看的衣服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能用印章画印花纹,装饰物品。
  2、不乱抹颜色。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1、各种款式服装的纸质图样,如:上衣、裤子、裙子等,装入自制的"汽车",请一名教师扮演服装厂的阿姨,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适时介入。
  2、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印章,如藕块、土豆、胡萝卜塑料模具等。
  3、调好的水粉颜料。
  4、事先请一名大班幼儿穿上一件已制好的印章衣服,躲在隐蔽的地方,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适时介入。
  教学过程(一)阿姨送服装。
  1、"嘀--嘀--,嘀--嘀--",汽车响,谁来了?(来了一位阿姨,引导幼儿向阿姨问好。)"我是服装厂的阿姨,我的衣服卖不出去了,想请小朋友帮帮忙,让小朋友把衣服装饰的漂亮一点。"2、引导幼儿观察服装厂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我们的衣服有漂亮的颜色、漂亮的图案,服装厂的衣服什么都没有。
  (二)观赏小姐姐的衣服。
  1、我们怎样来装饰这些衣服呢?正在发愁时,"笃、笃、笃"有人敲门,来了一位小姐姐,她穿着印章花纹衣服,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她的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姐姐,你能告诉弟弟、妹妹们,你的衣服是怎样装饰的吗?(小姐姐示范,幼儿观赏。)3、教师小结:"哦,我看到小姐姐怎样装饰了,拿一块印章,蘸一点颜料,稍稍用力印在衣服上,再换一块印章,再蘸一点颜料,再印一个花纹。"教师边说边示范印两个花纹。
  (三)幼儿装饰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四)进行作品展示。
  根据幼儿的作品,评价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衣服装饰好了,让我们一起去告诉服装厂的阿姨,让她拿走吧!
  活动延伸幼儿可在区角活动中装饰其它物品,如:围巾、手帕等。
【活动反思】
  本次培训班的活动主题是写生画《漂亮的衣服》,因为是夏季,孩子们带来的衣服普遍都是单薄的,无论是女孩子的裙子还是男孩子的短袖还是衬衫,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观察衣服的特点以及衣服上的图案并用线描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个活动的过程是:
  一、出示衣服引出主题1.小朋友们这些衣服漂亮吗?2.这些衣服都是什么款式?谁来说一说?小结:原来这里的衣服有漂亮的礼服裙子、吊带裙子、有男孩子的套装短袖,还有长袖衬衫。
二、观察衣服外形特征1.你最喜欢哪一件衣服,为什么?2.衣服上都有哪些装饰图案呢?3.如果请你绘画这件衣服,你会怎么画呢?小结:这些衣服的图案都不一样,有的是衣服前面只有一个大图案;有的是有小碎花的,有玫瑰花,有蜘蛛侠,有的是有不同色块的。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作画。2.先画衣服的什么地方,后画什么?3.如果要让衣服更漂亮一些,需要怎样装饰?
四、作品展示并欣赏1.将幼儿作品展示在绳子上,幼儿相互欣赏。2.相互说说你最喜欢哪件衣服?为什么?
  当我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幼儿在观察的时候都是很认真的,基本都能说出衣服的特点。但是由于幼儿平时生活经验的铺垫不足,他们对“款式”一词不是很理解,而是在我引导之后才说出了衣服是裙子还是衬衫。在第三个环节引导幼儿进行写生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清楚的说出简单图形结构。在引导幼儿装饰漂亮的衣服时,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装饰方法来进行描述,在孩子们讲解完装饰的方法之后我又出示了图谱,这个环节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而是应该直接说出绘画要求,让幼儿观察衣服上的图案进行写生就好。另外我的语言表达不够精炼,提问时过于着急,没有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回答问题。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看看、画画,对衣服的特点认识又增进了一步,于我而言也是一种锻炼,希望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次比一次进步,加油!

第32篇、大班美术活动我会变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视美术活动为游戏。画笔、颜料和纸张就是他们的玩具,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或因其造型、色彩带来新的变化,或因这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也会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所以"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笔来画出童心世界!"是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身体轮廓的勾画、内部的装饰、背景的印画,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在创作中,我围绕"我会变"这一线索,通过观察、想象、讲述,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并通过分组操作给了他们协商、合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勾画不同的身体姿势,运用线描的方式进行装饰,并用拓印的方法为作品创作背景。
  2.尝试多种角度欣赏作品,产生不同感受,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3.会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作品。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已学习《行走和停止》的律动。2、已有线描画的基础。
  物质准备:音乐《行走和停止》;2、1K白纸5张,勾线笔;3、彩色颜料及各种印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和节奏、摆姿势,感受动作的多样。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行走与停止》的游戏吧!
  教师:你们的身体做出了哪些动作呢?(请幼儿将自己的动作用身体表现出来。)二、摆姿态、画线描,表现身体的形态。
  1.介绍不同画法,激发兴趣小朋友用身体变化出了很多动作,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大大的画纸,请一个小朋友躺在纸上摆出各种姿势,其他小朋友用笔沿着他的身体的轮廓勾画,画好轮廓后用线条装饰轮廓的内部。
  2.交代绘画要求,进行协商(1)个别示范讲解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看。(动作一)看一看,他现在的姿势像什么?(动作二)再看看又像什么了?讲解要求:摆好姿势后,不能移动,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画轮廓了。
  (2)讲解操作要求今天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一共分成五组,四个小朋友一组,大家协商一下,一个小朋友在纸上摆姿势,其他三个小朋友把他的身体动作画下来。
  (3)自由结对协商3.摆出各种姿势,描画轮廓。
  4.分块面画线描,装饰身体。
  "小朋友,轮廓画好了吗?我们要进行装饰了,一个小朋友先把头部轮廓勾出来,画上五官,其它小朋友把身体部分分成几个大块面,再用各种线条、花纹进行装饰。"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装饰。
  5.小结初步作品,交代要求评价两个方面:(1)线条和花纹;(2)人体的各种姿态变化。
  小结:"作为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我们看看还缺了些什么?"(背景)三、选材料,画背景,完成作品装饰。
  1.交代背景画法2.幼儿添画背景四、展作品,赏作品,评价本次活动。
  "小朋友,我们的作品完成了。谁来说说,现在画上的人又给你什么感觉呢?"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静交替,层层递进。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致比较高,较好的实现了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将自己动作一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

第33篇、大班美术多彩的秋天教案反思

 【环境创设】
  1、师幼共同收集秋天的农作物,布置主题墙;在活动室一角水平拉一些纵横交错的彩带,请幼儿将收集的落叶以及自己制作的叶子、花朵系在绳子上,让秋天走进活动室,为幼儿营造秋天的氛围。
  2、将主题墙换为“奇妙的树叶”主题墙,张贴幼儿制作的树叶拼图。
  3、在活动室张贴动物们自我保护方法,种子的传播方式以及动植物之间食物链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活动目标】
  1.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验丰收的喜悦。
  2.认识几种常见的农作物,水果和菊花,知道秋天是多彩的季节。
  3.能用优美的词句描述秋天的田野,果园丰收和菊花盛开的景象。
  4.体验明显的秋天特征。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生活活动】
  1、天气干燥,能主动饮用白开水,饮水要适量。
  2、利用散步的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动植物的变化,并及时交流和记录。
  3、提醒幼儿外出活动出汗较多时,不直接脱衣服,等到消汗后再脱衣服。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利用带孩子外出的时间,提示幼儿观察周边的树,判断常绿树和落叶树,并收集树叶制作成标本。
  2、提示幼儿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穿合适的鞋子。
  3、请家长提醒幼儿尊敬老人,对不住在一起的老人要经常看望、打电话问候。
【教学活动】
  主题一:“树真好”“秋天的树”“秋天多么美”“叶片上的毛毛虫”“我是天气预报员”,幼儿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关注天气。
  主题二:“秋叶飞舞”“幸福一家人”“苹果丰收”“梨子小提琴”“树叶分类”五个教学活动,幼儿能根据叶子的外形想象,进行粘贴,能够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了解长辈,能够尊重、孝敬老人。
  主题三:“快乐的小鼹鼠”“动物保护色”“种子的旅行”“秋游”“动物法庭”“有规律排序”,幼儿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与其传播方式的直接关系;简单了解食物链,知道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区域活动】
  美工区:“叶子拓印”“叶子标本”“毛线粘贴”“果壳大变身”“蔬菜水果大变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叶子,学习用树叶拓印的技能。
  益智区:“撒花片”“斗兽棋”,幼儿复习数的组成,理解部分数和整体数之间的关系。
  科学区:“天气预报员”“谁吃谁”“喂养小虫”,幼儿了解动、植物的食物链关系,能持续观察小虫的生活习性。
  阅读区:“阅读与树有关的书”“阅读与长辈有关的书”“动植物画册”,幼儿通过阅读书,懂得树木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的道理。
  表演区:“树叶装扮”“苹果丰收”,幼儿能用树叶组合装扮自己,体验树叶装扮的乐趣。
  角色区:“农产品展览会”“秋天的集市”,幼儿会给农产品分类,了解家乡特产的多样性,轮流扮演服务员和顾客,体验表演的乐趣。
  建构区:“小动物的家”,幼儿能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搭建舒适的家,提高立体建构的能力。
【活动反思】
  1.在幼儿园里,大班的孩子要比小班、中班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要强,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些方面只需要老师稍微的指点一下,他们就能很快的接受了。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主动积极的参与,甚至主动帮助老师完成活动。他们的讨论,判断能力,游戏活动能力使得这个活动能很好的开展下去。幼儿的语言表达,判决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热闹的掌声培训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得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4.如果让我重新来上这个活动,我会带着孩子们亲自去参观附近的田地和果园,并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第34篇、大班美术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欣赏生活中的二方连续图案。
  2、鼓励幼儿运用语言,绘画等手段表现对二方连续图案的美。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餐具展览  课件  一次性餐盘  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幼儿参观餐具展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一个餐具展览,在参观时你肯定会有许多发现。把自己的发现藏在心里,等一下告诉我。好吗?
  二、集中幼儿分享交流彼此的发现。
  餐具展览看完了,漂亮吗?你们喜欢嘛?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教师一一讲解漂亮的盘子,漂亮在哪里?初步引导幼儿说说颜色、图案的美。花纹为什么这么漂亮?
  总结:老师发现你们都很喜欢盘子外面的一圈图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秘密,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三、看老师操作,感受二方连续。
  这是什么?花,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变的,他除了可以朝左右两个方向变还可以朝哪里变?(上下,斜角)分别出示单个和小组图案,总结:同一个同一组图案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重复排列叫二方连续图案。盘子里的图案是头尾想接的成环状的二方连续图案。
  四、再次参观餐具展览。
  认识了这种漂亮的图案之后,我们再去看看餐具展览,找找二方连续在哪里?相互交流。
  回座位总结发现。讨论为什么设计师要把餐具设计的那么漂亮?
  五、生活经验拓展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有二方连续图案装饰的?幼儿讨论发言。
  先在老师身上找一找,我身上有吗?在哪里?在活动室找找,规则:音乐开始,去找。音乐停,拿着你找到的东西回到座位。老师自己也找一份。问:二方连续在哪里?
  总结:二方连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
  六、运用二方连续图案装饰盘子。
  有一家盘子加工厂做了许多的盘子。可是盘子上没有花纹。需要大家帮忙画上二方连续图案。
  七、盘子展览,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第35篇、大班美术公开课美丽的春天教案反思

 教材简解:
  大班的孩子已经知道了春天植物发芽、开花的基本特征。春天美丽又温暖,是小朋友最喜爱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如何来表现它的美呢?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就是"看",把春天的美景画下来,永远保存。然而,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绘画的时候,孩子们实际上是在用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绘画对孩子的启蒙作用是相当大的。它能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促进他们语言功能的发展。
目标预设:
  1、知道春天的美,理解写生的含义
  2、尝试写生,体验集体写生活动的快乐
  3、能够细致观察,选择美景进行大胆写生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的准备:了解春天植物发芽、开花的基本特征;对美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
  2、物质准备:画夹、铅笔、橡皮、油画棒等人手一份;课件《写生》
重点、难点:
  重点为:让幼儿理解写生的含义,将描写花、木、鸟、兽等生物的绘画称为写生。
  难点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支起画夹,选择美景进行大胆写生。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老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能摒弃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 在以往人们总认为只有画家才可以背着画板去郊外写生,其实不然。因为写生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美术表现方法,而创造力是幼儿美术的灵魂,也是衡量幼儿美术活动质量的主要标准,所以让幼儿学会学生,意义重大。
设计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先用课件来让幼儿理解写生的含义,在理解的过程中又让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然后带幼儿沐浴在大自然中,尽情写生,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写生作品,体验成就感。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出课件的播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师: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春天很美,春天是开花的,春天发芽的……师:春天里我们可以干些什么呢?
  幼:玩、春游、穿漂亮的衣服……师:哦,小朋友想了很多很多。春天里,还有些人在看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公园场景,有人在写生,写生的画面,作品与现实场景的比较)[析]:开放式的谈话,发散幼儿思维,帮幼儿轻松总结了春天的季节特征,初步建立了春天美的印象。
  2、根据课件提问,激发小朋友的写生兴趣师:课件里的人在干什么?
  幼:他们在画画师:他们在哪里画画?
  幼:公园里师:他们画了什么?
  幼儿:树和花(引导幼儿看看课件中画家画的画就是公园里的树。)师:真的吗?我们来仔细看看,哦,原来画家画的画就是公园里的树。他们画得真漂亮,那是因为春天非常美丽。你们像他们这样画过吗?
  幼:没有师:其实啊,他们的这种绘画方式叫写生。我们将描写花草树木、鸟、动物等能动的,有生命的东西的绘画称为写生。写生画的都是你看到的美丽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的而不是画面上的。
  [析]:教师利用课件、采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形象地理解了写生的含义,课件中让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写生方法,为幼儿起示范作用。
  3、幼儿尝试外出写生,教师指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找到美丽的景物画下来,并对其画的布局进行指导等。
  师:今天,外面的阳光真正好,我们也去找找外面的美景,把美丽的春天画下吧!请带好你的画夹,你的画夹里老师已经给你准备了你所需的画画材料。
  请听清楚要求:小朋友排队走到学校的小公园里,先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找到你认为美丽的景物画下来。
  [析]: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需要配班老师的帮忙,给予幼儿及时的帮助与指导,让幼儿沐浴在大自然中,尽情写生,教材又贴近幼儿生活,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写生的灵魂在于观察,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出好的写生作品。观察时要引导孩子用"心"进行观察。
  4、作品鉴赏:把孩子们的写生作品展示出来,一起欣赏。
  [析]: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写生作品,让幼儿体验自己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当了一会小画家,激发幼儿对画画的热爱。
编后语:
  幼儿写生能较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的。在美术写生活动中,老师要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运用语言和情感,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第36篇、大班美术有趣的翻翻书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图形进行大胆添画。
  2、能有兴趣地完成翻翻书的制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翻翻书一本、空白的翻翻书一本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记号笔活动过程:一、导入激趣,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出示画有长方形的一页翻翻书,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翻翻书,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什么形状?请你们猜猜老师会用这个长方形画什么"(幼儿大胆猜测)二、教师展示自制的翻翻书,幼儿欣赏,感受翻翻书"由局部变整体"的特点提问:看看里面到底画了什么?(幼儿逐页欣赏)你发现翻翻书有什么秘密?(了解翻翻书的特点:上面不变,下面变,)提醒幼儿:上面的图案是不能添画的。
  三、幼儿尝试添画,制作翻翻书1、出示画有三角形的翻翻书提问:老师用长方形变出了四种不同的图形,你们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图形,这是什么?你能用三角形变出什么来?(幼儿想象并请个别幼儿上来添画,幼儿添画时,教师注意及时提醒不能添画在共有的部分上)四、幼儿自制翻翻书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不一样的翻翻书,请你也来变一变,每一页都要变出不一样的东西,已有的图形上不能进行添画(可根据幼儿的能力添画2-4种)2、幼儿自主添画,制作翻翻书,教师巡回指导五、交流展示幼儿作品1、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翻翻书,教师及时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感2、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翻翻书
 

第37篇、大班美术活京剧脸谱教案反思

 说教材/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的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京剧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目标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3点目标、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3、认识并欣赏了京剧脸谱,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是色彩丰富、图案夸张、结构对称的。
  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设计出自己的京剧脸谱。
  我会将幼儿的活动材料有分成三个层次,分别相对应不同的难度系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材料。下面在活动准备的时候,会再提到。另外,我也会提供一些纹样图案以及已经做好了的脸谱供幼儿参考。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多媒体。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本节活动的难度,是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侯,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本活动中将采用感知欣赏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演示操作法。
  1.观察、比较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将直观的京剧脸谱实物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启发提问法:活动中我充当引导者,在启发性提问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演示操作法: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材料,让幼儿完整地了解脸谱制作的过程。
  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法、自主探索法、操作法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的夸张,体验设计和创作京剧脸谱的快乐。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第38篇、大班美术雪山风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油水分离的作画方法,感知油水分离画的奇妙效果。
  2、能画出冬天雪景的主要特征,体验冬天雪景的美。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幼儿学习"油水分离"的作画方法。
  【活动难点】
  幼儿在观察风景和自我经验的基础上表现冬天雪景的主要特征【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雪景图片、音乐、范画、油画棒、蓝色系、紫色系、灰色系的多种水粉颜料、纸、笔、调色盒、水桶【活动过程】
  1.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声中带幼儿入场。(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脑海中呈现一幅模糊的、虚构的在雪橇上滑雪的画面,初步引起幼儿对冬天的印象。)2.请幼儿一起欣赏动画《雪绒花》,说一下动画里是什么季节的场景,雪景漂亮吗?激发幼儿对雪的兴趣。(幼儿在冬天情景画面的观察和欣赏中逐步加深对冬天情景的印象,并慢慢的从抽象画面逐渐形象化,脑海里的冬天景色开始变得清晰。)3.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回忆下雪时的景象,引导幼儿说一说下雪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
  教师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小朋友想一想,冬天下了雪以后我们周围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你见过的雪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样的雪?(在幼儿回答问题和相互倾听发言的同时,幼儿脑海里冬天的画面又在不断地产生变化,随着幼儿的不同说法画面中的形象也在不断的增多或有选择的删除,也会对几种不同的雪花的画法有选择,比如六瓣雪花、鹅毛大雪及小雪等)4.出示动画里雪山情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下雪后山的变化。(在观察图片后,幼儿会简单了解雪都下在了山的什么地方,山顶变成了白色。)5.教师出示几幅不同主题油水分离的雪景图片,教师引导:看看画面上有什么?什么颜色?画面上都表现了哪些内容,你最喜欢哪幅画?(幼儿自我的知识经验总是有限的,教师提供多幅不同主题的油水分离雪景作品让幼儿欣赏,目的是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对部分景色、建筑及人物的不同侧重点有所了解,不断丰富自己原有的雪景经验,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作品设计。)6.游戏"变魔术",引发幼儿绘画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未涂色颜料的半成品,请幼儿观察。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老师还会变魔术呢,想看吗?吊足孩子的胃口后,将水粉在画纸上涂一遍,一幅雪山风景图出现。(幼儿会通过观察"魔术"的奇妙效果而对"油水分离"这种方法产生极大地兴趣,注意力会十分集中,此时教师示范画法幼儿会学的快、掌握的好,同时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7.引导幼儿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感知油水分离的作品美,体验用不同方式作画的乐趣。[小精灵儿童网站]
  8、教师演示作画步骤及方法:
  (1)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水彩来表现下雪天。
  先用白色油画棒在白纸的天空处轻轻得点上密密麻麻的点或画上六个瓣的雪花,表现雪下得不同程度;白色的油画棒画出山、田野、山峰和地面上的雪,用睡涂法或圈涂法;山脚、树干、土地可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画。
  (2)涂水彩色。因为雪花、山峰、田野均为白色的油画棒描绘,所以用蓝色或灰色水彩色一涂,雪景就马上出来了。也可用两种以上同色调的水彩(接色法)涂底色。教师分别演示一次。
  (3)教师提问:"为什么出现了雪景呢?与我们平时的作画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在交流中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效果,知道油水分离是油画棒与水彩混合作画的一种方式。
  (4)教师示1范用胶水洒银法增加作品的效果--将银色的亮晶晶搅拌在胶水中,幼儿用毛笔将亮晶晶点缀在自己的雪山风景画上9.幼儿作画。
  (1)幼儿4人或5人一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商量确定所画内容,分工负责画、涂不同的风景,最后合作涂底色(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在绘画过程中,安安静静的作画;尽量保持画面的整洁;如果不小心把颜料弄到身上或桌子上,应及时用抹布擦掉;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冬天的雪景画出来,提醒幼儿用白色画雪,最后用水彩粉刷。。
  (3)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0.作品展示与评价(1)以小组走秀的形式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团队合作的荣誉感,并将作品全部张贴在黑板上;(2)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表扬其他组的作品一个优点,且别人说过的不能说;欣赏不同底色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3)评选完成作品最好的一组11.结束:幼儿与自己作品或全班幼儿与所有作品的合影。
  【活动延伸】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创作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油水分离的其他作品后鼓励幼儿创作其他作品)
【活动反思】
  这节课重点是学习油水分离的作画方法,感知油水分离画的奇妙效果,在小组合作作画环节幼儿掌握起来相对有难度,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中的全部细节。"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第39篇、大班美术瓶画脸谱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瓶上作画的快乐,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
  2、通过观察脸谱的特点并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巩固复习线描画,学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PPT课件、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水粉颜料、排笔、音乐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师:"你们看,谁来了? 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小吴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2、出示范例瓶子。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师以大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咦?这上面是我吗?谢谢你们的礼物。不过我想知道小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我弄到瓶子上去的?"二、探讨方法。
  1、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2、用脸谱装饰花瓶。
  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2)、师边讲边演示:"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2、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4、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三、作品点评。
  1、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更大胆一些。
  2、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第40篇、大班美术下雪的时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场景;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同时,幼儿可根据需要,可单人进行作画,也可自由结对进行作画,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4、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事先在活动室布置下雪天的场景。
  (2)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绘画纸;2、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3、大的展示板一块;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地玩音乐游戏--《堆雪人》
  1、在创设的雪景氛围中导入课题。
  2、音乐游戏--《堆雪人》
  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雪人的情绪。同时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场景。
  二、教师示范画,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1、教师:"冬天来了,小雪花悄悄地飘落下来。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欢什么玩什么游戏?"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堆雪人,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这没有雪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师引导幼儿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画一种雪人的形象。
  师:"那我先来堆一个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样子的?"师:"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来和它做游戏,心情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表情。
  师根据幼儿口述的雪人形象,绘画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瞧,老师画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觉得有些寂寞,你们有什么好主意来帮帮它?"幼儿相互交流并回答。
  引导幼儿绘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样,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添画,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绘画的纸和笔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音乐游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来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绘画的作品内容。
活动反思:
1、幻灯片置前,然后欣赏范画。
幻灯和范画的结合可以给幼儿直观的冬日雪景的感受。首先,让幼儿欣赏雪花飘落在各种物体上形成的美景,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他们创作做准备。接着欣赏范画,了解如何将美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在画纸上。
2、活动重点要突出。
活动中,教师根据PPT重点讲解了雪景画面中事物的远近、大小关系,布局的内容讲解得比较多,但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得不多。这部分内容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比较难,不适合放在集体教学中。
3、幻灯片太多,欣赏重点不明确。
幻灯片太多,有重复的内容。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场景出示,重点让幼儿欣赏,教师可进行示范绘画,表现出雪景层叠的美感。

相关文章

《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5篇》: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5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活动课,让孩子知道6月份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工作辛苦,快来看看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吧。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教案社会大全10篇》:第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少数民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