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200篇关于爱

日期:2021-08-1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音乐教案大全200篇关于爱,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200篇关于爱

第1篇、中班音乐活动恭喜恭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2.体验互相祝福所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和一位幼儿相互拱手祝贺,请大家说出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恭喜恭喜》。  
 
  二、学唱歌曲   
  1.完整倾听一遍歌曲。   
  2.说说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3.再次倾听歌曲,听清歌词。   
  4.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什么地方最特别?   
  5.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恭喜恭喜你呀”,感受歌词反复的特点。   
  6.学唱歌曲2-3遍。   

  三、游戏:恭喜恭喜   
  1.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边唱边表演3-4遍,每次游戏结束时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祝福声中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朋友说的这些?   
  2)幼儿根据提问理解并学说诗歌内容。   
  老师:诗歌中的天空、小猫、蛋糕、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会变成绿色的?   
  教师:戴上绿色的眼镜我们看到这是绿的、那也是绿的。   
  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绿色,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这一片绿、那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老师:可是诗歌里面还说,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为什么?   
  3) 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老师:我们一起看着这个图谱一起说一说这首好听的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4)我们一起加点动作试一试好吗?   
  3、幼儿自己尝试创编儿歌。   
  教师: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各色眼镜)现在给每个小朋友一副眼镜,请你戴上眼镜看看,跟你的同伴小声讨论一下,你看见了什么?用我们诗歌里的话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创编儿歌)   
  结束部分:好了,我们去室外再看看好不好?跟客人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恭喜恭喜》这首歌曲,要求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并随着歌曲节奏做动作,同时体验到过新年互相祝福所带来的快乐。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音乐,在开始部分没有弹唱给孩子们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大街小巷听到过了。孩子对事物的观察比较直观,并且对声音和节奏似乎有着天生的喜好。这一活动,幼儿的探索可以很自然地通过环境和传统的庆典音乐相结合。《恭喜恭喜》这首锣鼓节奏鲜明、舞狮韵律生动的歌曲,让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体会年、节祝福的喜悦,去感受春节欢庆的节日气氛。

第2篇、中班音乐活动苹果丰收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指出: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苹果丰收》这首歌曲表现了朝鲜人民在苹果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为了让幼儿了解朝鲜族风土人情以及朝鲜族的舞蹈律动,本次活动以观看视频导入,在幼儿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动作,体验劳动及丰收的愉快心情。
  整个律动过程以踵趾小跑步进入果园----摘果子----庆丰收的程序进行创编,利用生活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创编的乐趣。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的动作得到更自然更有效地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小跑步,并合拍地随音乐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动作。
  2、感受朝鲜舞蹈的优美,愉快的欣赏和学跳丰收舞。
  3、体验劳动和丰收的愉快心情。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难点:
  初步学习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踵趾小跑步练习。幼儿能随音乐完整律动,并结合情节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蹈视频导入:
  孩子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一群朝鲜姑娘们也来到果园去摘果子了,她们摘着果子跳起了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给她们拍手打节奏。(播放舞蹈视频)
  小结:金色的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朝鲜的姑娘们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二、随音乐做律动。
  (听音乐,简述律动动作。)让我们也哼着歌跳舞吧!你最喜欢朝鲜姑娘的哪些动作?这个动作猜猜她们在干什么?(幼儿示范动作)手部动作----摘果子、左看看右看看----庆丰收
  老师特别喜欢姑娘们去果园的舞步,(脚跟脚尖跑跑跑)这个叫踵趾小跑步。(师幼学习踵趾小跑步)刚刚我们做的是脚的动作,身体要怎样才会跑得更好看呢?试试把身体与脚打开(教师示范哼唱音乐,幼儿练习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们跑得真好看,来!让我们一起小手叉腰,踵趾小跑步到果园里去摘果子好吗?(师幼踵趾小跑步,跑到圆上)
  (利用舞蹈情节帮助幼儿记忆律动动作)果园到了,摘苹果喽!可以怎么摘?(让幼儿示范,摘一个放进去)除了上面可以摘,还有哪里可以摘呢?  (引导幼儿从四个方位进行摘果子)苹果摘好了,给你的好朋友看一看,你看看,他看看,转个圈儿庆丰收。
  (幼儿坐下,回忆情节动作)刚刚我们也跟着朝鲜姑娘跳起来了丰收舞,一起说说都做了哪些动作?踵趾小跑步---摘苹果-----庆丰收。
  (完整表演)让我们也用优美的舞姿来庆祝苹果丰收吧!小手叉腰准备(师幼跟音乐做律动,摘果子时先伸出戴笑脸的手)完整表演2-3次。
 
  三、结束活动
  今天摘苹果心里感觉怎样?我们把摘到的苹果送给客人老师尝一尝好吗?(踵趾小跑步退场)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在对乐句和乐曲结构的认识、动作的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听辩、语言的表达和交流以及自主学习方面都能获得较多的经验。

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王老先生有块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饲养场(地)背景图一张,王老先生和小鸡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向王老先生问好。   
  (2)教师为小朋友讲述王老先生养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只自编故事)。   
  (3)练声:(用歌曲的主旋律以问答的形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如:师:鸭子鸭子怎么叫?   
  幼:嘎嘎嘎嘎嘎。   
  2、欣赏歌曲,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   
  欣赏歌曲旋律(2遍)。   
  --"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学习歌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歌曲里唱了什么?"   
  --"王老先生是怎么唱歌的?小鸡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师小结,师幼一起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   
  (2)鼓励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有针对地练习)。   
  (3)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师扮演王老先生,幼儿扮演小鸡。"   
  --"个别幼儿扮演王老先生,其余幼儿扮演小鸡。"   
  --"师幼一起既扮演王老先生,又扮演小鸡进行演唱。"   
  4、尝试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说王老先生的地里还养着什么小动物。   
  (2)引导幼儿把歌词替换。   
  (3)师幼清唱改编后的歌曲。
  (4)完整地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活动反思:    
  本节音乐活动主要目标是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活动中我运用律动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其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如幼儿对节奏的掌握不是很顺畅。音乐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演唱,并尝试简单的创编,课堂氛围好!

第4篇、中班音乐活动《幸福拍手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弱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反映并歌唱。   
  2、发现 “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根据歌词拍打自己身体部位的过程中感受韵律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儿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摸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   
  (2)改变音乐的速度,幼儿用缓慢、正常、快速三种速度,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   
  2、幼儿学唱歌曲《快来拍拍》。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3)教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4)教师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教师尝试用与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随钢琴弹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唱歌一遍。   
  (2)教师引导幼儿解决“跟不上”的困难。   
  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曲出来,还要跟着钢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教师动作的暗示)  
  4、教师与幼儿将歌词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游戏。   
  (1)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歌唱游戏。   
  教师:这个歌曲还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来代替。   
  (2)教师与幼儿尝试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跟得上呢?   
  5、音乐表演《幸福拍手歌》。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次活动,上的是一节音乐活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节奏活动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非常乐于参与,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配合的非常好,但是也有少数部分孩子不参与,表现出了对节奏的不敏感,这是正常的,因为,节奏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孩子们动作发展参差不一,尤其是男孩子的动作不太和谐,这并不代表孩子不喜欢参与,虽有一点困难,但是我还是能耐心的告诉他,并且把速度放慢到适于接收的速度上,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慢慢跟上来,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快乐的成长的。

第5篇、中班音乐活动小木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工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地创编“小木匠”的律动。
  2.熟悉每一乐句,初步学会按乐句做动作。
  3.做动作时注意调整与同伴间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木匠的基本工作。
  2.木匠工具若干、图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我们坐的椅子是哪里来的?谁做的?
  是怎么做出来的?要用到哪些工具?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工具,分解练习单个动作(师清唱旋律)。动作要领:
  锯木头:怎样锯才会显得更有力?
  刨木板:幅度达、夸张
  钉钉子:能否钉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怎么钉?
  刷油漆:来回刷、眼睛看着刷子
  师:木匠师傅真了不起,做工辛苦吗?一起练习擦汗的动作。
  △木匠要把木材作成椅子,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师一次性出示图片小结:扛→锯→刨→钉→刷
  2.师:今天我们来学木匠师傅做椅子。
  ⑴师幼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⑵师:做了一张漂亮的椅子心里是什么感觉?我最后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把高兴的表情、动作做出来。(师幼第二次完整表演)
  ⑶师:现在大木匠不做了,请小木匠们来试试看,能否作出一把椅子来。(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表演,两遍)教师给完成椅子的小木匠戴帽子以示鼓励。
  ⑷问:你做的椅子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送给谁?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送给别的好朋友。(师幼第五次完整做)
  △师: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张椅子,真辛苦,收工啦,我们扛起椅子去休息吧!
  附音乐:
  噢,苏珊娜
  1=C 2|4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 | 4 4 |
  6 6 . | 55 3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

  活动反思: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音乐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一层。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6篇、中班音乐活动蜜蜂做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顺序记忆歌词,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
  3、通过演唱歌曲,懂得爱护小蜜蜂,学习小蜜蜂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借助图谱顺序记忆歌词。
  活动难点: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认识小蜜蜂。
  2、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歌曲《春天歌》,引入主题。
  1、教师模仿蜜蜂的叫声,创设情境。
  师:嗡嗡嗡,嗡嗡嗡,你们猜猜我是谁?
  2、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  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教师将相应图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如果幼儿没有听出全部歌词,教师再次范唱歌曲)
  2、幼儿看图谱,学说歌词。
  3、根据音乐学说歌词一遍。
  4、根据音乐哼唱歌词。
  5、幼儿跟音乐初步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师: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怎样表现出小蜜蜂劳动时心情呢?我们要用愉悦的心情去歌唱赞美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  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
  师:现在呀,你们就是一群小蜜蜂,想和我一起去花园里采蜜吗?小蜜蜂会怎么到花园里去呢?又是怎么采蜜的呢?我们一起去花园采蜜吧!来舞起来吧!看谁的舞蹈跳的最好。
  1、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2、边唱边表演。

  四、  结束部分。
  1、你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教育幼儿要爱护小蜜蜂,要像小蜜蜂一样不懒惰,爱学习,爱劳动,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第7篇、中班音乐活动迷路的小花鸭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1、离园时旭旭常去厕所借故到门口张望,被保育老师领回来。
  2、我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能够通过音乐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此活动会让象旭旭这样的幼儿通过音乐感受离开亲人的悲伤,从而自觉遵守规则,懂得不随意离开成人,并获得有益的音乐经验。

  活动目标:
  1、  能感受、表现歌曲的断顿与连贯。感受、表现强与弱。学会运用“男声”“女声”、“齐唱”等演唱处理方式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感情。
  2、  能运用有关声音表情的知识、技能来表现同情与关怀、勇敢与热情两种不同的情绪。
  3、  学会使自己的心情、歌声与大家相一致,共同体验和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4、  懂得不随意离开成人。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关于小花鸭图片两副。小兔、乌龟一只;圆、三角形各一个。
  2、  活动前:续编故事,学习歌词。
  (1)  出示池塘边柳树下小花鸭离开妈妈伤心的图片,引导幼儿编出第一段歌词。
  (2)  出示鸭妈妈与孩子拥抱的图片:是谁帮助了它?假如你帮助了小鸭子,当你看到小鸭子和妈妈亲切拥抱在一起时,你心理的感受怎么样?引导幼儿续编出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统一一种歌词。
  (3)  以节奏歌的形式把歌词念熟。 

  活动过程:
  1、  出示小花鸭离开妈妈的图片。
  引导幼儿想象讨论,假如自己是小花鸭,离开妈妈以后心情会怎么样?出示图片2、假如又见到妈妈你会怎样的心情。
  2、  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重点在一、三段中要求幼儿朗诵时尽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
  提示:
  (1)“离开妈妈时用什么语气朗诵?声调应该怎样?朗诵速度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你的表情会怎样?”
  (2)小朋友勇敢的救小鸭子你会用什么声音来说?表情什么样子?
  (3)“鸭妈妈突然见到自己心爱的宝贝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诵?声调怎样?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说?表情怎么样?”
  3、  用两种不同的情绪弹奏歌曲的曲调各一编,请幼儿指出每一遍各适合哪段歌词内容的,并鼓励幼儿说清楚选择的理由。不告诉幼儿对否。
  4、  请幼儿集体先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5、  处理歌曲:
  (1)教师用慢的、连贯的和快的、断顿的唱法分别示范第一段的第一句,请幼儿讨论那种唱法更适合表现第一段歌词的感情?边出示小兔、乌龟表示快慢,出示圆、三角形表示连贯断顿,请幼儿用图片选择唱法,理解第一段歌曲。第二、三段的作法类推。指导幼儿练习使用两种唱法演唱各段。鼓励幼儿边唱边体验小花鸭的心情,力求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
  6、  请个别幼儿轮流唱一、三段并说出处理的理由、老师接第二段。依次请男孩子和女孩子轮唱,或一个孩子更轻、更柔的唱第一段 ,集体勇敢、坚定、响亮、欢快的唱,感受 第二、三段。不停的变换分组的方式轮流对唱表演使幼儿充分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快乐。

  活动建议:
  活动在幼儿有一定的歌曲节奏、速度、音乐表现经验基础上进行,选择短小有特点的小歌曲分别感受软软的连连的、慢慢的、快快的、跳跳的节奏及感受音乐的感情用动作、表情、及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以丰富幼儿的经验。

  活动延伸:
  1、  玩编一编画一画的续编游戏,感受更多的互助与关爱。
  2、  请幼儿按照自己创编的歌词,给幼儿演唱,鼓励幼儿互相学习新歌词、一起合作轮唱,感受合作及轮唱歌曲的魅力。

  活动反思:
  1、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故事情景和自己的亲身经验充分的表现出了歌曲的鲜活形象。
  2、  活动前续编可以更充分,玩编一编、画一画的活动感受伤心、互助和关爱。通过图片、CD等感受离开成人是危险的。
  3、  通过续编过程和活动中充分的理解歌词使幼儿很容易的过渡到歌曲的表现。活动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4、  不同轮唱形式使每个幼儿充分表现和感受歌曲的不同形象

第8篇、中班音乐活动《让爱住我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享受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
  2.发展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感受力。
  3.初步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mp3、视频课件、“全家福”照片、图片。
  2.知识准备:知道自己家里有几口人,有幸福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
  难点: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互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几位爸爸妈妈来参加我们的音乐活动,我们一起向他们问好:‘爸爸妈妈好!’”
  2.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自由欣赏“全家福的照片”摄影展,激发幼儿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
  (1)教师:“小朋友,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家,今天我们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全家福照片展,想不想看?好,我们一起欣赏,看看照片上有谁?他们的表情怎样的”?
  (2)出示一张大照片:你们看这是谁的全家福?咱们请他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一家好不好?
  教师总结:这些照片都是幸福的家庭,瞧!他们的脸上笑咪咪的,充满了喜悦,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你们生活的幸福吗?(教师演示动作)爱就像一个大大的房子,包围着我们,来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个表达爱的动作:让爱住我家!

  (二)展开
  1.完整欣赏歌曲旋律。
  (1)过渡语:幸福的家庭里每天都会发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让我们轻轻的坐下,静静的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想象着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情。(放音乐)
  (2)提问:伴随着这么优美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对,小朋友想到了爱就是爸爸的拥抱、妈妈的吻….. 那么爱到底是什么?今天老师还邀请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带来的一首好听的歌曲《让爱住我家》。
  2.利用图片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含义。
  提问:他们的家里有谁?谁先唱的?(依次出示姐姐、妈妈、爸爸弟弟图片)
  3.分句欣赏。
  过度语: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他们各自认为爱是什么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小姐姐唱了些什么?
  (1)欣赏第一句(教师范唱):“姐姐认为爱是什么呢?(出示图片)爱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那你爸爸妈妈陪你一起玩吗?玩什么?是呀!一家人相亲相爱不吵架,还有妈妈爸爸陪我玩,真是太幸福了!”
   (2)欣赏第二句(邀请一个妈妈范唱):“那妈妈认为爱是什么呢?咱们邀请一个妈妈告诉我们吧!你听出来了吗?妈妈认为爱是什么?(出示图片)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家里的事情特别多,妈妈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你看家务活这么多,这就是繁杂,可是妈妈从来不嫌烦,总是耐心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这就是妈妈的爱,让我们觉得更舒服。”
  (3)欣赏第三句(邀请一个爸爸范唱):“那爸爸的爱是什么呢?咱再请一个爸爸唱给我们听!你听出来了吗?爸爸认为爱是什么?(出示图片)爸爸的爱就是付出让家里什么都不缺。你的爸爸每天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呢?
  爸爸虽然陪伴我们的少,但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在外面拼命工作,也很辛苦,爸爸就是我们的依靠,有了爸爸的保护,我们全家人都会生活的平平安安的。”
  (4)欣赏第四句。(出示图片)“你看,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爱,享受着别人的爱;爱就在你的家,爱就在我的家,爱就在我们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动作表演第四句歌词。
  4.完整欣赏,幼儿表演。
  (1)对爸爸妈妈表示感谢。“爸爸妈妈真辛苦,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爱是什么呢?爱就是感谢,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爸爸妈妈的代表,请他们上台来,让我们一起用最大的声音喊出来:‘谢谢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2)一组家庭演唱歌曲,全体幼儿拿手铃伴奏表演。“哪位家庭想全家人一起唱一唱这首歌?好,咱们小朋友每人拿一个小手铃给他们伴奏好不好?”

  (三)延伸:
  集体表演舞蹈:《幸福拍手歌》出活动室。“我们幼儿园也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朋友们在这个家庭里快乐的成长,那想不想把这份快乐、幸福的感觉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呢?快去邀请在座的老师、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跳一个幸福快乐的舞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采用了反复倾听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为听是欣赏、感受的基础,从听觉得来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最真的,让幼儿最有感触的。另外,我还用语言、动作等手段辅助幼儿理解了温馨、幸福的感觉。

第9篇、中班音乐活动理发师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理发师》是一首欢快的民歌,歌曲描绘了理发师认真、愉快、忙碌的工作形象,反映了他们劳动时的快乐,和劳动后的喜悦。活动中我利用练声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部分内容。在与孩子的不断对话中,学习歌词,并借助ppt向幼儿呈现完整的歌曲内容,有效辅助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其中我还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发现“大小剪刀”“渐强记号”启发幼儿尝试歌曲的情感处理,以求达到提高幼儿的歌唱表现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尝试看图谱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强弱、渐强渐弱。
  3.体验理发师理发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图谱PPT、音乐、钢琴
  经验准备:有理发的经验,了解理发店。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生活经验。    
  “小朋友,你们去理发店理过发没?”    
  “那理发师用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让我们一起听听理发师的剪刀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理理发吧!”    
  小结: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漂亮,真漂亮!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说说歌词       
  (1) 学习第一句歌词    
  “我们一起去理发店看看吧!理发店里有谁?”(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让我们再加快速度说一说。”“他们在干嘛?”   
  (2)学习第二句歌词    
  “头发还没有剪好,还要继续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学习第三、四句歌词    
  “头发剪好了,我的发型怎么样?”(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好看,真好看。)    
  “你们的头发剪好了吗?也来夸夸自己。”    
  (4)完整说歌词    
  理发师的工作真有趣,还有更多的客人要理发,我们也来做理发师,完整说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老师还能把理发师有趣的工作唱出来呢,请小朋友仔细听。”(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A)初次演唱    
  “你们想做理发师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B)难点练习    
  “你觉得哪里还不太会唱?需要再唱一唱?”    
  (C)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轻轻剪。”    
  “这边还有一个什么符号,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D)完整演唱。
  “让我们有感情的一起再来唱一唱吧!”  
 
  三、师生互动,体验快乐   
  “ 小朋友终于学会当理发师了,那你想给谁理发呢?”    
  “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给客人老师也理个发吧。

  活动反思:
  让孩子学唱歌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唱歌的速度放慢,从而让孩子听清楚歌词内容。而我却几遍示范唱的速度都差不多,并没有明显的快慢之分。在最后歌表演的活动中,我未限定孩子们的想象力,完全靠孩子自我发挥,因此我认为这个环节还是不错的。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都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继续加油吧!

第10篇、中班音乐活动滑稽的脚先生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滑稽的脚先生”是融认知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歌曲。本次活动意在通过创设去脚先生家做客——学唱寻宝歌——寻宝活动一系列连贯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充分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尝试跟着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2.感受歌曲滑稽风趣的风格,享受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知道脚的各个部位的名称。
  2.脚先生的道具、寻宝图(图谱)、宝盒、袜子、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脚先生邀请做客 小朋友好,你们看我是谁?我是怎样的脚先生?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家里去做客。不过有个要求:请小朋友用小脚走出各种滑稽的动作去我家。
  2.跟随音乐用各种滑稽的走法到脚先生的家做客。
  (此环节教师以脚先生的角色出现,与幼儿互动,自然的情景创设,增加了师幼间的情感联系,通过搭建平等和谐的表演平台,创设宽松自由的表演氛围,教师以情育情,激发幼儿自由表现的欲望,敢于大胆尝试各种滑稽的走法,从而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此过程中,还蕴含着幼儿对歌曲的旋律的初步感受,为下一环节的学唱奠定基础。)

  (二)学习歌曲
  1.讨论各种滑稽的走法 刚才你是用怎样滑稽走法来我家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提炼歌词(用脚尖踮着走;用脚跟翘着走;用脚边走、走得歪歪扭扭;两脚并拢还能跳跳跳)。
  2.学唱寻宝歌
  (1)师:这些有趣滑稽的走法我还能唱出来。(教师清唱歌曲两遍)
  (2)幼儿集体学唱数遍。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中哪句最难唱?(重点练习第三句)
  (3)师:我家还有一个大院子,我们一起唱着歌去玩玩逛逛吧。
  (学唱歌曲环节改变以往教师手把手教授,幼儿跟唱的传统教学,给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体验感受,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提问你是用怎样滑稽走法来我家的?让幼儿在充分运用动作进行表现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对歌曲内容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动作运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教师的作用则是将幼儿提供的信息经过简单的梳理,形成歌曲内容,这样自然呈现歌词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幼儿对歌词记忆的问题,而且整个过程给予了幼儿的充分的尊重与自主。在歌唱难点部分的解决中,教师则以“你觉得歌曲中的哪句最难唱?”的提问,推动幼儿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寻找问题,并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得以解决,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男女合作、游戏情境演唱的方式避免了简单枯燥重复练习的模式,增强了学唱歌曲的趣味性,提升幼儿演唱的兴趣。)

  (三)游戏:寻宝
  1.认识寻宝图 师:刚才你们都逛了哪些地方?其实,我在院子给你们藏了礼物,要请你们去找一找。不过为了你们能快快找到礼物,我给你们画了一张寻宝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你能看懂寻宝图吗?
  2.我们要开始寻宝啦!先派几个小朋友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宝盒。寻宝时要边唱边走,如果你走法和歌曲配合起来,宝盒就会出现了。 部分幼儿游戏,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观察。(师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决定出不出示宝盒)
  3.拆宝盒,出示神秘礼物——袜子 猜猜宝盒里装了什么?我送给你们每人一双袜子,请你们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是幼儿表达自我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对艺术作品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情绪态度,符合《指南》所倡导的艺术教育的理念。活动中创设了寻宝这一游戏情景,其游戏情景和歌曲内容有效的融合,让幼儿在唱唱、玩玩中自由创造表现,释放情感,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能看出孩子们在活动前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关注,这就为孩子在活动的交流表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活动也可以看出高低结构活动融合的重要性。活动中师幼互动有较好的成效,活动中我运用了较多鼓励性的、启发性的语言,不断的肯定幼儿的表现,激发幼儿大胆的表达。
  不足:
  由于本身的音乐演唱功底不足,在整节课中演唱环节做得不好,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第11篇、中班音乐活动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不同速度唱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形象。
  2.通过演唱歌曲进一步树立向勤快人学习的愿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妈妈在厨房里辛勤地劳动
  (1)T:你们的妈妈或者阿婆每天在厨房里做些什么事?(炒菜、煮饭、蒸馒头)
  (2)T:他们是怎么炒菜 (煮饭、蒸馒头) 的?我们一起学学看。
  (3)T:你们觉得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T:那我们一起来学着勤快的妈妈在厨房劳动吧。(跟随音乐)

  二.学唱歌曲(通过听、说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段
  (1)看图片,理解歌词
  T: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厨房劳动,仔细看一看,他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T: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
  T: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请个别幼儿连贯的说勤快人所作的事情)
  T:原来勤快人在厨房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想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来。听一听,勤快人做的事情,我唱了几次?(两次)
  (2)幼儿有节奏说歌词(拍手) T:你们想不想来试着唱一唱呢?先跟着老师把歌词说一说吧!
  A.跟着老师一起来说
  B.老师说孩子接 T:这次我要增加难度了,孙老师说前面的你们接后面的,好嘛?
  (3)幼儿尝试着跟着钢琴唱(音乐)
  T:歌词我们都会说了,那我们跟着钢琴来试着唱一唱吧!(可以加上拍手动作)
  (4)幼儿尝试稍微加快速度演唱(音乐)
  T:想想看,勤快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是这样做的?(教师拍手慢或学慢动作)还是这样做的?(拍手快)那我们用快一点的速度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来好吗?
  2. 学唱歌曲第二段
  (1)游戏,学习第二段歌词
  T:唱的有些累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说相反,是这样玩的:孙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和我说的相反。比如:孙老师说他在拖地,你们就说他不拖地。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师:他在炒菜;
  幼:他不炒菜......
  师:他还在蒸馒头
  幼:他也不蒸馒头。
  (2)T:你们觉得刚刚我们说的这个不炒菜,不煮饭,也不蒸馒头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啊?(懒惰人)
  T:原来厨房里还有个懒惰人,看看他在干什么?(出示睡觉图片)他炒菜吗?(继续出示图片)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说歌词
  T:有个懒惰人呀,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拍手)
  (4)钢琴伴学唱(慢)(音乐) T:我们一起把懒惰人也唱出来吧。
  3. 完整演唱歌曲
  (1)师完整示范歌曲。(音乐)
  T:孙老师要把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歌连起来唱,歌曲的名字就叫勤快人和懒惰人,仔细听听孙老师在唱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时侯有什么区别?(速度一样吗?)为什么勤快人唱的快懒惰人唱的慢?
  (2)幼儿尝试演唱(音乐)
  (3)用媒介退出的方法练唱歌曲。
  T:如果拿走一张图片,你们还会演唱歌曲吗?而且要保证歌词不会唱错。

  三.知道自己要做个勤快人
  T:刚刚我们表演了勤快人也表演了懒惰人,那我们小朋友想做勤快人还是懒惰人呀?我们小朋友都想做勤快人,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本身是十分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没有多久孩子们都学会了而且特别喜欢唱,在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歌曲并创编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用厨房的各种工作代入到歌词中去,编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在唱这首歌,也会经常加入新的歌词。

第12篇、中班音乐活动太阳小鸟夸奖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能用欢快的声音表现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   
  2.尝试用“咪咪笑”“小鸟飞”“伸腿”等动作表现歌曲中小朋友做早操的快乐心情。   
  3.懂得上幼儿园应不迟到,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教学挂图、《太阳小鸟夸奖我》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   
  2.教师抓拍的幼儿在园愉快生活和做游戏的照片。   
  3.幼儿学习资源1第2~3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小朋友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照片,带领幼儿回忆自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引出活动内容。   
  2.引导幼儿看幼儿学习资源1第2~3页。   
  提问:画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幼儿园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幼儿说一说这首歌曲听起来感觉怎样?小朋友到幼儿园做了什么事情?幼儿边看图片便跟随老师轻声演唱。   
  (2)幼儿相互交流:小朋友在幼儿园锻炼身体,心情怎样?可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教师带领幼儿用高兴的表情与欢快的声音表达,唱准歌曲中连音。 
  4.师幼共同讨论,创编“踢脚”“伸腿”“咪咪笑”“唱歌谣”等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怎样?如小鸟飞的动作可上臂张开,上下摆动,也可以在一侧上下摆动等。   
  5.幼儿自由结伴,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完整表现。   
  6.结合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幼儿懂得应该坚持上幼儿园,才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画一画“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感受教师和幼儿在一起生活、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几名新朋友,我们互相认识了一下,感觉很棒,学唱了歌曲《太阳小鸟夸奖我》一开始听这首歌的时候感觉心情很好,边看图片边回答问题,书上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唱歌跳舞、玩玩具等等,可丰富了。我们班的孩子们可聪明了,声音很好听,并且面带微笑,有欢快的声音。完全学会歌曲之后孩子们自己加了动作表演,如小鸟飞的动作上臂张开,上下摆动,都做得很不错,可棒了!

第13篇、中班音乐活动小海军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幼儿对自己熟悉的音乐材料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变化,尤其喜爱与敏感。《小再军》以其雄壮有力的旋律、生动易懂的歌词与动作提示性极强等特点,深受中班幼儿的喜爱。为此,我们尝试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保持《小海军》原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改变其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感受其音乐性质的变化,并结合海军生活录像、教师诗化的语言及幼儿自身的节奏动作、体态表现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体验音乐的美妙,进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及感悟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
  2.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
  3.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军》;海军生活VCD;海军帽、彩旗等。

  活动过程:
  一、演唱《小海军》,进一步感受与表现原曲雄壮有力的性质
  1.幼儿随进行曲入场。
  2.师幼共同表演《小海军》
  3.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原曲雄壮有力性质的体验。
  提出问题: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音乐中的小海军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纷纷用“雄壮、有力量、神气、有精神”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且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现和描述音乐中的小海军正在开炮艇、格斗、射击、瞄准、操练……由此可见幼儿对原曲音乐性质的理解比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观看表现海军生活的VCD,同时欣赏《小海军》变速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变速后轻柔、优美的性质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提出问题: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和原来有什么不同?音乐中操练归来的小海军们在做什么? (幼儿能运用“优美、安静、很慢、很轻、轻柔"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听完小海军的变速曲后的感觉。
  刚开始他们只感受到和原来相比音乐速度变慢了,并没有发现音乐强弱的改变。教师将原曲和变速曲再次对比,并通过手势变化引导幼儿感受两曲之间力度的不同。幼儿感受到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音乐的强弱、快慢改变了,听起来的也就感觉不一样了 由于幼儿对海军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较陌生,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海军身上,认为操练归来后海军会做吃饭、洗衣服、睡觉等事情。)
  2.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节奏等方式表现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
  (头、肩、手、腿、膝、脚等身体部位都成了幼儿表现的道具,他们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身体节奏较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快慢、强弱,不难看出他们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了)
  3.观看海军生活VCD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变速曲中小海军的生活情景。
  (1)师幼共同表现。
  (表现海军生活的VCD是帮助幼儿了解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观看VCD,幼儿能用动作表现弹吉他、拉小提琴、写信、看书、打电脑等小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现中,幼儿的动作比较单一,如有的幼儿一直做看书的动作,没有变化。)
  (2)教师伴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和表现变速曲所表达的情景。
  (在散文诗的启发下,有些幼儿能边听音乐边根据诗的内容相应地变化动作。)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海军》原曲与变速曲的区别。并表现小海军操练与生活的情节
  1。幼儿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现小海军操练的情景。
  2。幼儿登上“军舰”;完整地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
  (活动至此,幼儿能较自主地、完整地运用体态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尤其对原曲的表现从动作与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儿运用体态表现变速曲时动作的美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尝试,因此我们选择幼儿们熟悉、喜欢的歌曲《小海军》作为活动的载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动中我们运用听听、看看、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逐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并表达原曲与变速曲之间的不同感觉。同时,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环境创设,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策略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一步进行解决: (1)在幼儿听完第一遍变速曲后就请他们说出原曲与变速曲之间不同的原因还早了些,放在身体节奏之后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2)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的美感还不够,在下阶段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14篇、中班音乐活动如果我是一片云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如果我是一片云》这首歌曲是由我们熟悉的《粉刷匠》改编的,因而歌曲旋律明快,且歌词内容富有童趣,每句歌词内容的后半部分有一定重复性,比较适合中班上学期幼儿学唱。整个活动中,模仿许卓娅提出的“傻瓜流程”,从简单的故事导入到倾听歌曲,在倾听过程中有层次的提问,然后添加味精,通过游戏巩固学唱;然后在游戏中通过图片的支架进行歌曲仿编,进一步熟悉和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歌曲。
  2.      体验小云找朋友的快乐。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      歌曲匹配的图谱。
  2.      小河、森林、池塘、各动物形象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我是天上的一片云,我喜欢出去找朋友,我走走走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又走走走,又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我还和他们一起玩了好玩的游戏,那我找到了哪些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倾听感受歌曲
  1.      第一遍倾听 师:小云找到了谁?(出示图谱) 找到小鱼、小虾,做了什么事情呢?
  2.      第二遍倾听 你还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图谱)
  3.      第三遍倾听 老师来唱,你们来听,还缺了哪张图?
  4.      第四遍倾听 现在我们看看找到的图谱摆的顺序对不对,我们一起检验好吗?

  三、学唱歌曲
  1.      看着图谱一起学唱。
  2.      撤掉图片后面部分进行学唱歌曲。

  四、游戏中学唱歌曲
  1.      第一次“抢椅子游戏”:听听我在哪个字上坐下?
  2.      边唱边玩“抢椅子”的游戏:找找图中哪里错了?

  五、游戏中仿编歌曲 仿编小云来到森林里、池塘里……

  活动延伸:
  小云还会去哪里呢?引导幼儿创编

  附歌曲内容: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5  —  |
  如 果 我 是    一 片   云 , 我 是  一 片    云。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1  —  |
  我 要  漂 到   小 河   里, 漂  到  小 河    里,
  2  2   4  4  |  3  1    5  |  2  4   3  2   |  5  —  |
  看 见  小 鱼   和 小   虾, 小  鱼  和 小    虾   ,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1  —  |
  我 们  一 起   做 游   戏, 一  起  做 游    戏 。

  活动反思:
  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第15篇、中班音乐活动五只猴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知八拍节奏,通过停止的游戏来感受节奏的长短。   
  2. 理解童谣,根据童谣自由摆出肢体动作,自主创立空间造型。   
  3. 在音乐律动、表演游戏中感受快乐轻松的气氛,体验合作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猴子摔跤的教具卡片一张、猴子没有摔跤的教具卡片4张。   
  2.《五只猴子》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八拍节奏,自由进行肢体创立   
  师:你们看过猴子吗?猴子喜欢干什么?   
  (挠痒痒、吃桃子、吃香蕉、抓跳蚤、爬树、荡秋千、倒挂、荡来荡去等)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猴,他们喜欢玩一种游戏。   
  (八拍跳跃后停止并做出有趣的造型,延伸至两人、多人合作摆出造型,大胆运用身体前、后、左、右、上、下空间自由进行肢体创立)
   
  二、感知说白节奏,自主创立空间造型   
  1.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分段讲解童谣,帮助理解)   
  2.分组扮演,感知说白节奏(围半圆,练习说白,感知节奏)   
  3.扮演游戏,创设空间造型   
  幼儿围成一个半圆(说白节奏中的床)五个幼儿站在半圆中并扮演猴子,当说白节奏念起时,其中一只“猴子”停止跳跃,并做一个有趣的造型,游戏反复进行至说白节奏结束。
  
  三、声音节奏游戏:感知声音变化,进行节奏视奏   
  将猴子教具卡依次排放,没有摔跤的猴子教具卡片用拍手或其他身体小乐器表示,慢慢加入摔跤猴子的教具卡片,(摔跤的教具卡片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观察卡片中画有受伤猴子的教具卡,要发出与其他猴子教具卡不同的声音,进行节奏视奏。   

  四、《再见歌》,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五只猴子》是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中班孩子的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情景中学习。因此,此活动设计了小猴爬树摘香蕉和从树上掉下来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旋律。感知活动的节奏是本活动的重点,此活动始终让孩子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获发展。首先我用故事导入,吸引幼儿兴趣,中间用了手指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在最后我让孩子模仿猴子游戏,有可能孩子的经验不多,所以一些动作还是模仿老师的。但是爱模仿的孩子很快配合音乐的节拍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16篇、中班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唱唱中,熟悉歌曲并有学唱兴趣。
  2、喜欢角色扮演,在与同伴共同表演中体会游戏的乐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有打电话的经验,知道电话的用途
  材料准备:ppt、音乐 重点难点:初步学唱

  活动过程:
  一、 《邮递员叔叔好》
  ——邮递员叔叔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每天都要为人们送去千万封信,真辛苦,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歌声来赞扬邮递员叔叔们吧。

  二、《小老鼠打电话》
  1、生活经验迁移
  ——邮递员叔叔给小老鼠送来了一封小鸭寄的信,老鼠收到信可开心了。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听一听)
  小结:原来小老鼠接到了小鸭的邀请信,那么,除了写信,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和朋友联系、联络?(幼儿说说)
  ——打电话是这么多办法中既方便又快捷的一种。我们最近正巧在玩打电话的游戏,小朋友可喜欢了对吧?
  ——你和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常常会说些什么?(幼儿范谈。可以邀请、慰问、聊天、求助)
  幼儿作品
  2、欣赏歌曲的前半段
  ——我们刚才是在表演打电话,所以和平是有点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在打电话。(幼儿说说)小老鼠觉得这样打电话真有趣,它也想用这个方法给朋友打电话,邀请它们来家里玩。好,让我们一起听音乐,(欣赏歌曲的前半段)
  ——你们听到了什么?
  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电话接通后他们说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到音乐里去找答案,一定要仔细听哦!(再次欣赏)
  提问:1)老鼠请朋友来做什么?(过家家,过家家就是娃娃家的意思。)
  2)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它的手里拿着什么?(电话本,电话本有什么用?记录电话号码的543 2 678 9)(看PPT,玩游戏)
  3)电话接通后,她们说了些什么?
  ——幼儿学唱歌曲
  3、欣赏歌曲后半段
  ——朋友来了!会是谁呢?让我们继续听音乐。(音乐后半段欣赏)
  提问:1)听到了什么?
  2)听到了这么多声音,猫叫、开门、关门,你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3)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验证,再次欣赏音乐后半段)
  ——粗心的老鼠呀,把猫请来了,那可怎么办啊?你们来帮老鼠想想办法吧。(打给更强大的动物)
  小结:事情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也不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为这个故事添上一个结局,就是结果,看看谁想的结局最有趣、最出乎意料……

  三、活动延伸
  创编歌曲,完成故事结局。
  了解生活中一些特殊的号码以及功能。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第17篇、中班音乐活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这首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有故事情节,主角又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能快速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根据《指南》的要求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强弱弱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和轻巧的动作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学唱三拍子歌曲,初步感受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2、能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歌词图谱,蜗牛图片
  2、大鼓一面
  3、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我们来进行歌唱前的哼鸣联系《两只小象》
  2、情景导入:今天有一位小客人要来中一班做客,让我们一起来把它请出来吧,哦,小客人有些害羞,需要我们来把它喊出来,听老师是怎么喊的,小蜗牛(用大鼓配合强弱弱的声音来喊出小蜗牛),请孩子们学习一起喊出小蜗牛   
  3、出示实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   
  4、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5、出示歌词图谱,教师完整教唱,(注意在教唱时叫夸张的表现三拍的特点)   
  边教唱逐句和幼儿讨论每句如何用动作表现,随幼儿变现教唱三四次   
  6、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蜗牛,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特征及习性。

  活动反思:
  我认为我设计的这次活动,比较适合我班幼儿的特点,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各方面考虑欠妥,活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也没能和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失误,例如孩子们对歌曲的熟悉度不够,身体没有很好的动起来,有的小朋友在动起来就没有唱歌的声音了,我认为还是我自己引导的不够,有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有走神的情况没有很好及时的个别教育,对《指南》的实际拓展不够,没有尊重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幸好,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的选取幼儿很感兴趣,尤其在后面让他们一起变成小蜗牛动起来,他们跳的非常开心,感觉自己的努力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报,但是,总结本次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准备,预设到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只要用心,很多问题都可以考虑到并及时采取措施,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会做的更好。

第18篇、中班音乐活动火车呜呜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锻炼幼儿有节奏的律动表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   
  2、随着音乐有节奏做游戏,大胆创造律动表演。   
  3、能遵守规则,让幼儿体验火车启动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子琴、音乐、头饰火车头。   

  活动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音乐,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律动表演。
  2、活动难点:能够伴随音乐表现动作,体验火车启动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进场律动开火车(利用火车音乐进场,激发幼儿的兴趣)(3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开着火车进入我们中二班,看看我们班有什么事情发生?(手握方向随这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进入活动室)
 
  (二)、授课知识 学习新课(1分钟)  
  1、经验回忆,导语引入:板书课题《火车呜呜叫》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是怎么来到中二班的?
  小朋友刚刚开的火车是怎样叫的?
  火车开到哪里去了?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音乐游戏《火车呜呜叫》,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三)、完整欣赏音乐。(5分钟)
  (1)、完整听音乐,初步熟悉歌曲。(播放2遍)(3分钟)
  第一遍:安静聆听音乐《火车呜呜叫》。
  第二遍:带问题有目的的聆听音乐。
  师:你们听到音乐里讲了什么事情?
  师:那请你们来随着音乐把你们所听到的事情表现出来呢?
  (2)理解歌词,感应乐曲节奏。(2分钟)
  第三遍:分段播放,引导幼儿探索音乐歌词内容。
  第一句:师:火车启动时身体是怎样的,谁来模仿?火车启动了声音怎么叫(咔  嚓、呜呜)
  第二句:师:我们出发的心情怎样呢?(啦啦)我们出发了。
  第三句:师:谁问开车到哪里去呢?(我)
  第四句:师:把好朋友送去什么地方呢?(上北京)

  (四)、学习歌曲,探索音乐游戏动作。(3分钟)
  (1)、教师弹唱《火车呜呜叫》,让幼儿根据歌曲的音乐特点,进行动作练习,更进一步感知、体验节奏感受力。
  A、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有节奏的打拍子。(教师演唱1遍、幼儿倾听)
  师:请小朋友听着老师的演唱用你们的对音乐的理解动起来吧!
  B、幼儿随着电子琴演唱,并有节奏的表演。(演练1遍)    
  师:请你们用最优美、动听的声音与电子琴一起来开启火车吧!
  (2)、播放音乐,边唱边表演律动。(播放1遍)
  师:请你们在你的好朋友手搭肩膀一起来开火车。

  (五)、音乐游戏表演:开火车(带上头饰)(8分钟)
  游戏第一次: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播放音乐)教师说明游戏规则,组织全体幼儿排成一纵队,按鸣笛、启动、上山、下山、转弯等指令,在《火车呜呜叫》的音乐伴随下做开火车的游戏。
  游戏第二次:
  2、分组演练。
  师:请小组来表演。
  游戏第三次
  3、请客人一起做游戏,加深游戏环节的难度。(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将会抓住等的形式出现)  

  活动延伸:   
  通过此次游戏,进一步启发幼儿对音乐其它方面的探知,如:火车进站和出站时,声音和动作可以表现有节奏音乐。

  活动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音乐,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第19篇、中班音乐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学跳圆圈舞。
  2、在和哥哥姐姐及同伴的共同舞蹈中体验集体舞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熊和洋娃娃的装扮物品
  2、大班幼儿排演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发兴趣
  主要提问:还记得这时什么歌吗?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跟着节奏演唱歌曲。

  二、欣赏舞蹈、学习动作
  1、欣赏哥哥姐姐的圆圈舞
  主要提问:你能看出谁是小熊谁是洋娃娃吗?
  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跳舞的?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从动作上分辨出洋娃娃和小熊;幼儿对洋娃娃和小熊的动作以及何时转身拍手能否关注。
  2、两人一组学习动作
  交代任务:两人一组,商量一下谁做小熊谁做洋娃娃,然后用你的动作来告诉大家。
  两个朋友交换一下角色,我们再来跳跳舞。
  重点关注:幼儿间是否能够协商共同舞蹈。
  幼儿是否有分角色舞蹈的意识。
  3、感受队形、装扮表演
  主要提问:看看洋娃娃和小熊谁站在圈上,谁站在圈外?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关注到在准备过程中洋娃娃和小熊的站位,是否能有次序的去装扮自己的角色。
  幼儿是否对装扮跳圆圈舞感兴趣。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能总体上达到,但我在教学的动作上还需要夸张一些,同时在幼儿与幼儿之间舞蹈的互动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让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穿插在一起跳舞等。在幼儿道具的分发时,我是让孩子们一起上来自己选择想要当的角色,但这样较为混乱,改成想当洋娃娃的小朋友先出来选择,再请小熊出来装扮自己,这样可能会较为有次序一些,同时在幼儿的表情上我还需要提醒幼儿要欢快的、愉悦的。

第20篇、中班音乐活动对不起,没关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2.感知歌曲的AB结构,学习合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歌曲内容的图谱。

  活动过程:
  ㈠教师哼唱噜啦啦的那段歌词,引起幼儿的兴趣
  ⒈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想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⒉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⒊师:你听了这首歌曲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用清唱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噜啦啦”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
  ㈡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
  ⒈师:我现在挺高兴的,但如果有人不小心把水泼在我的皮鞋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⒉倾听故事,了解歌词内容
  师:有一天,明明路过亮亮的家,亮亮正巧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皮鞋上,路上的行人都笑了,亮亮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眯着眼睛望着亮亮,说“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地生气”,明明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有一首歌讲的就是泼水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⒊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⒋出示图谱,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歌词顺序出示歌曲的图谱)。
  ⒌教师合着音乐节奏念白,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诙谐、幽默、快乐的情绪。
  ⒍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看图谱,理解歌曲的内容。
  ⒎幼儿跟随节奏念白

  ㈢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AB结构,学唱歌曲的B部分
  ⒈学唱歌曲B部分。
  ⑴明明不小心把水泼在了亮亮的皮鞋上,明明是怎么做的?(道歉,说声对不起,请求亮亮的原谅)
  ⑵亮亮是怎么回答的?(笑嘻嘻地说“没关系”)
  ⑶以师幼对唱的方式,学唱明明和亮亮的对话部分。
  ⑷分别扮演幼儿亮亮和明明,分角色演唱,体验有礼貌交往的过程。
  ⑸谁会做明明敬礼的动作和亮亮回礼的动作?(眼看对方,深深鞠躬)
  ⑹再次跟着音带分角色演唱,要求演唱时眼睛看着对方,深深地鞠一个躬。
  ⒉感知歌曲的AB结构。
  ⑴师:我们再来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听听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A段念白,B段演唱)
  ⑵教师念白歌曲的前面部分,幼儿接唱后面部分,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⑶幼儿跟着音带完整学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
  ⑷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完整演唱歌曲,其中第一段按节奏念白,后面两段唱歌。
  ⒊师:有时你会不小心做错事,让别人很生气,但你只要勇敢承认并道歉,就会得到别人的原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像明明和亮亮一样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学会说“对不起,没关系。”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讲述的是“我”和一个叫小刚的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在本节课中我侧重让幼儿做好礼貌待人的礼仪,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如下三个步骤: 导入部分,采取听音乐讲故事的形式,先播放音乐让小朋友们认真听歌曲里唱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告诫孩子们要礼貌待人,相互谦让。新课教学部分,对于歌曲的学唱并未直接学唱,而是先请了几组小朋友和着音乐照着歌曲里的故事情节,表演的歌曲里的故事,其于小朋友跟着音乐学唱歌词,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激励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快就学会了歌曲。
  但是在表演环节课堂纪律总是保持不好,以后要加强保持课堂纪律。

第21篇、中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认真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风格。
  2、 在说说、做做、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 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出示小猴子图片
  1、 师:"你们瞧,这是谁?小猴子来到了床上可能会干什么呢?"教师播放歌曲音乐,请幼儿倾听。
  "歌曲里面,出现了几只小猴子啊?"(三只?两只?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吧!)师:"请问,你听到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儿每回答出一部分,教师就出示那相应的图片,随之哼唱那一句歌词。再次倾听,把没出现的图片补充完整。
  2.看图念歌词师:现在,我们把图片上的歌词连起来念一遍吧。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边念边指着相应的图片。
  "请你找找看,这三段歌词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1、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猴子做的淘气的事情,我们连起来听一听吧。"教师边唱边用手指和手心表现小猴子在床上跳后受伤的情景。    师:"有趣吧?我这有三只小猴子,你们有没有?那我们一起把小猴子变出来边唱边表演吧!"教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用手来表现歌曲内容。
  2、"小朋友们想想,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来表演三只小猴?"(用头和两只手、两只脚和一只手。。。。。。。)
  3、现在我们请小朋友来当妈妈,你们能把妈妈要说的话唱出来吗?教师唱前半部分,幼儿填上最后妈妈说的那句话。
  4、师幼互换角色。

  三、完整演唱歌曲
  1、"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现在(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去哪儿了呢?"(幼儿猜测)
  2、出示医院图片。(原来都去了医院)根据幼儿回答,贴出相应的歌词图片,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齐唱一遍歌曲。

  四、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师:"请小朋友来到中间,找一个舒服的位置,我们一起来想想看,三只顽皮的小猴子可以怎么样跳?"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动作。(教师做几组动作后,请个别幼儿上去示范。)"啊。。现在猴子受伤了,它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呢?"教师清唱,请孩子们边唱边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动作。
  2、师:"咦?歌曲里面,妈妈一共生了几次气?每次的动作和表情一样吗?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气)。。。。""那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而且要把妈妈一次比一次更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好么?"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现,期间,教师用语言提示"妈妈一次比一次更生气!
  3、教师扮演小猴子,幼儿扮演妈妈,进行边唱边表演。
  4、教师扮演妈妈,幼儿表现猴子,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五、安全教育"你们觉得三只小猴在床上跳安全吗?"教师总结:三只顽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结果都受伤住院了。看来,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一起对小猴子说:"小猴子,以后不要再那么高的地方乱跳啦!"没错,我们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活动反思:
  《三只猴子》是一个比较有趣、易于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音乐活动,旋律也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在这个活动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很容易兴奋,但因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游戏也进行得热烈而有序。在活动中穿插钢琴伴奏,这在平时的一些活动中并不常用,但效果却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提供孩子钢琴伴奏,以便更准确、更有效的学习。

第22篇、中班音乐活动瓶瓶罐罐会唱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不同瓶罐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选择合适的瓶罐为歌曲《大雨和小雨》伴奏。
  2.尝试用xx和xx的节奏进行打击乐活动,体验节奏美。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2~3个不同质地、大小的瓶罐;事先了解音乐《大雨和小雨》;录制好瓶罐的敲击声;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瓶瓶罐罐会唱歌。
  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瓶罐敲击声。
  咦,哪来的声音,想想看,这是谁发出的声音,谁会这样唱歌?
  2.那是什么样的瓶子和罐子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3.我们也来试一试,让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唱起来。大家仔细听,不同的瓶罐唱出来的声音一样吗?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原来不同的瓶瓶罐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那我们一起用瓶瓶罐罐来伴奏好吗?

  二、跟着音乐一起唱。
  1.教师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这首歌大家听过吗?叫什么名字?歌曲里面大雨的声音怎么样?小雨的声音怎么样?
  2.那让我们的瓶瓶罐罐也来唱这首歌,你想让哪些瓶瓶罐罐来唱大雨的声音?哪些来唱小雨的声音?为什么?
  3.尝试探索敲击效果。
  请你拿一对瓶子或者罐子,让瓶瓶罐罐来唱歌,注意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跟着节奏一起唱。
  1.认识节奏卡。
  瓶瓶罐罐唱的声音不错,可是啊,好像没有节奏感呀,那怎么样才能敲的有节奏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叫节奏卡,是专门用来表示节奏的。这个X就表示一拍,我们用拍手的话就拍一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X下面有一横就表示半拍,用拍手的话速度要加快的拍一下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尝试连贯地看着节奏卡打节奏。
  (1)我们一起看着节奏卡完整地拍一拍。
  (2)我们再来一次听着音乐、看着节奏卡一起来拍一拍。
  3.幼儿跟着歌曲,尝试敲击不同的瓶罐,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形象。 我们跟着音乐让瓶瓶罐罐们也来有节奏地唱歌吧,罐子们唱大雨的声音,瓶子们唱小雨的声音,我们一起合作来演奏,好吗?

  四、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角投放瓶罐,让幼儿继续探索,体验用瓶罐演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废旧的罐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变成了神奇的乐器,幼儿手拿自制罐罐在美妙的音乐中变身成了一个个小小演奏家,幼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23篇、中班音乐活动小乌鸦爱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旋律的抒情、缓慢的特点。
  2、学会用动作表现音乐,增进关心妈妈、热爱妈妈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雪花片拼搭的“野菊花”,用积木搭的“乌鸦家”场景。
  2、《小乌鸦爱妈妈》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磁带,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幼儿说说听后的感受及想到的事情。
  2、要引导幼儿总结出音乐旋律抒情、缓慢的特点,知道歌曲表现的是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二)幼儿跟唱歌曲,并试着用动作展现歌曲的内容。
  1、倾听教师在乐曲的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小乌鸦爱妈妈”,感受乐曲旋律与歌曲情感之间的和谐。
  提问:小乌鸦为什么要急急忙忙赶回家?为什么要去为妈妈?
  2、分段欣赏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3、完整地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简单情节。
  4、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5、随音乐练习创编的各种关心妈妈的动作。

  (三)利用布置好的场地,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先由教师扮演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鸦,听歌曲进行表演,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2、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分角色进行表演。

  (四)讲评,激发幼儿产生爱妈妈的情感。
  我们应该怎样向小乌鸦学习?你想帮妈妈做些什么?

  (五)活动延伸:
  将幼儿在家关心、体贴妈妈的资料贴在主题墙上,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爱的甜蜜。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正是抓住幼儿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幼儿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教材给了幼儿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幼儿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活动气氛,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活动,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活动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幼儿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歌曲中所表达的爱,懂得喝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这就足够了。音乐的魅力是无限大的,而我们老师们只要利用好了这个“工具”,那么我们的幼儿们就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更加快乐的成长!

第24篇、中班音乐活动瓜果蔬菜歌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开展“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孩子们在收集、参观、交流讨论中资源互享,认识的好吃的蔬菜、水果越来越多,同时在交流中我们注重运用孩子的各种感官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有关蔬菜、水果的经验。如:胡萝卜,孩子们知道了它的形状长长的像一只火箭,知道了它的颜色是橘黄色,知道了它的生活环境是长在泥土里的,知道了它最大的作用吃了能让我们的眼睛亮亮的,随着经验的丰富,孩子们现在很乐意与老师交流他们喜欢的瓜果蔬菜,也很喜欢到自然角去观察那里种植的蔬菜。   
  我们班开展的是民间文学的艺术活动,这段时间我让孩子们学习了解了问答歌,孩子们对这种一问一答的问答歌很感兴趣。一次孩子们在观察自然角里的萝卜时,聪明的芊芊突然尝试着在编萝卜的问答歌,但是由于孩子对如何创编缺乏认识,因此没能编出来。芊芊今天的表现给了我启示,孩子现在对蔬菜水果的特征有了认识,孩子又喜欢问答歌,我何不组织孩子来一次创编蔬菜水果的问答歌活动,帮助幼儿提炼积累创编问答歌的经验和能力,因此我设计组织了本次活动“蔬菜瓜果歌”。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幼儿介绍,经验巩固;第二环节:师生讨论,尝试创编;第三环节:相互问的,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瓜果蔬菜特征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问答歌的特点创编问答歌。   
  2、幼儿能大胆表达,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对问答歌的理解。   
  2、各种比较有明显特征的瓜果蔬菜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瓜果,经验回忆。   
  1、师: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说好吃的瓜果蔬菜。今天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瓜果蔬菜,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吧!   
  2、幼儿介绍自己的瓜果蔬菜。   
  3、提出问题,揭示主题。   
  师:客人老师听说我们中五班宝宝会编问答歌,那么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带来的瓜果蔬菜也编成问答歌呢?
   
  二、师生讨论,尝试创编。   
  1、师:什么是问答歌呢?(有问的有答的儿歌)   
  2、在编问答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句中不能出现名字)   
  3、为蔬菜瓜果编问答歌可以怎么编呢?   
  4、老师小结。   
  5、幼儿尝试创编问答歌,老师指导。   

  三、交流问答,体验快乐。   
  1、请个别幼儿交流(形式多样:幼儿问,老师答;幼儿问,其他幼儿答;请一对小朋友一问一答)   
  2、幼儿和客人老师互动(幼儿问,老师答)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较好,大多数孩子能遵循问答歌的特点为蔬菜瓜果创编了好听的问答歌,反思自己今天的活动我觉得孩子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的原因是:   
  1、教师在幼儿介绍蔬菜水果特征的时候,有意识的根据孩子的介绍,利用问答歌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提炼,如:雯雯在介绍茭白时说茭白长的长长的,像一根魔术棒,于是我就帮助幼儿进行提炼茭白长长的,像魔棒,这种隐性的语言提示,帮助幼儿顺利的进行创编。   
  2、提炼要点,有效创编,在幼儿创编前,我重点以问题引领,层层深入,帮助幼儿把握创编问的歌的经验和注意点,为幼儿的创编做好了准备。
  3、提供语言节奏表,为幼儿创编提供帮助,创编问答歌除了掌握蔬菜水果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语言的挑战,通过提供语言节奏表,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在创编时注意语言的简练,让孩子在边指边说中尝试简化语言,比较有韵律的创编问答歌。   
  当然这种创编活动靠一时的培养是不行的,尤其是语言的培养,今后我们还应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创编的经验和能力,把握简化语言的经验。

第25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猴真淘气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美的享受。《纲要》和《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以往的传统音乐活动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为了让幼儿在自然游戏下边玩耍边学会演唱,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小猴真淘气》,活动中借助点兵点将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游戏的正确玩法;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感受到音乐游戏中互动交往的快乐,真正的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有节奏地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应该养成不乱扔脏东西的好习惯。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猴手偶2个,音乐伴奏。  
  2、师幼围坐成圈。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理解歌词,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正确的玩游戏,有节奏的轻点同伴,能创编出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导入情境,激趣导入。
  师:森林里,有一只淘气的小猴,有一天,他吃完西瓜就把西瓜皮一扔,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词
  提问:这只小猴吃了什么? 吃完西瓜然后呢? 结果滑到了谁呀?(先滑到了……又滑到了……)
  2、倾听范唱,唱完时出示手偶。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教师跟钢琴范唱,唱完出示另一只手偶。
  (3)师幼游戏。     
  A:教师在圈中边唱边示范“找小猴”的游戏,并提问:我是怎么样找到他的?     
  B:教师示范唱最后一句,唱至最后一个字“呀”时,手偶停留在一位“小猴”头上。     
  C:教师第五次演唱歌曲,并完整示范游戏。
  3、学唱歌曲,幼幼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乱扔西瓜皮的小猴呀?(想)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唱歌边一下一下地做点数动作。
  (2)幼儿和同伴之间开展游戏,学唱歌曲。
  (3)玩游戏2—3遍。
  4、添加“小猴滑到情节”,继续学唱。
  师:原来是这2只“小猴”乱扔了西瓜皮,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又滑倒了鹿阿姨,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师再次示范,在“找小猴”的基础上,添加“小猴滑倒”的情节,听音乐旋律做旋转的动作,音乐一结束,便摆出痛苦的滑倒造型,口数“五、四、三、二、一”后方可起身。
  (2)请1名幼儿上来表演。
  师:我们在滑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保护自己千万别摔伤自己,滑倒是很痛苦的,我们一样要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3)请2名幼儿上来示范滑到的造型,并坚持至全体幼儿给倒数5个数方可起身。
  (4)教师邀请1名幼儿“找小猴”并让被找到的幼儿扮演“小猴滑倒”的造型,完整游戏1遍。
  5、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师:小朋友们模仿的都不错,你们知道小猴为什么会被滑倒吗?因为他乱扔了西瓜皮,小朋友们如果有垃圾了应该怎么办呢?

  三、反思评价
  师:这个游戏已经玩了很多遍了,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们思考,你们觉得会唱这首歌了吗?你们可以先想一想,觉得会唱的小朋友请举手,待会唱给大家听,不会唱的可以坐在位子上,倾听别人演唱。

  四、表演唱
  1、请四位幼儿在圈内表演唱。
  2、教师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演唱。
  3、全体幼儿演唱,活动结束。
  4、集体表演唱 结束语:猴儿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我的小猴们已经有点累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小猴真淘气
  1=C  4/4 1  1  2  3‐| 5  5  6  3  2|
  小 小    猴,真 呀 真 淘 气,
  3  3  5  5  1  1  2‐| 6  2  
  吃 完 西瓜  乱 扔 皮, 乱 呀
  1  6  5 –| 1  1  2  2  3  3 |
  乱 扔 皮。 滑 到 熊 大 伯 呀,
  5  5  6  3  2‐| 3  3  5  5  
  滑 到 鹿 阿 姨, 小  猴 到 底
  1  1  2丨6  2  1  6   1–‖
  是 谁 呀? 小 猴 是 谁  呀?

  活动反思
  《小猴真淘气》这是首曲调简单,情节有趣,又贴近幼儿的生活歌曲。讲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乱扔西瓜皮,结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节。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加以运用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孩子们不仅玩的尽兴,学的快乐,更能在游戏情景中亲身体验与感悟教育的真谛。我想教育就是要这样,要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第26篇、中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瑶族舞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 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
  2 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2 各种乐器放在椅子下边
  3 音乐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教师领着幼儿一起随《瑶族舞曲》的音乐空手打节奏的动作。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瑶族舞曲》(一)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 认识乐器及方法,引导幼儿迁移韵侓活动的有关线索,讨论乐器的配器方案。
  师:今天赵老师还请来了三位乐器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小朋友依次来认识并向乐器打招呼)
  师:刚刚我们在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想想看这3种乐器中那个乐器是摇着演奏的呢?
  小手点击的动作呢?手指眼睛 鼻子 嘴巴的动作呢?
  3 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空手练习。
  师:现在你们的小椅子下边都有一个正在睡觉的小乐器,现在请你轻轻地看看,不要吵醒她,看完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坐好。
  师:我现在来问一问这边的孩子你们是什么乐器,哦,那你们就是碰铃队(依次总结乐器队)
  师:现在让我们念着儿歌空手练习一遍。
  师: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空手练习一遍好吗?
  4 教师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并根据幼儿演奏的具体情况做出总结。
  师:刚刚你们表演的非常好,现在请你拿乐器来演奏,但是在拿乐器之前我来考考你,请看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准备动作)那我在做这个手势的时候请你们轻轻拿起乐器做准备动作好吗?(练习几次拿乐器)
  师:听音乐练习一遍。(结束乐器放在小腿上),那如果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听音乐做第二次演奏)
  5 亲子音乐游戏
  师:今天赵老师还带来了另一种乐器,如果你想见识一下的话,现在请把乐器轻轻地刚到前边的筐子里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我请他出来。
  师:(出示乐器)你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口琴,今天他也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师:刚刚我们在点点摇的时候除了用手摇,你觉得还可以用哪里摇呢?谁来试一试? 现在请你起立把椅子放两边我们一起跟着小提琴来玩一玩点点摇。
  师:除了点点摇可以怎么玩?哦,也可以转。
  师:现在请你找到自己的小伙伴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准备。
  师: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呢?请你去邀请你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第27篇、中班音乐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纲要》中强调:“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根据《纲要》精神设计了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通过节奏欢快、诙谐的音乐,挖掘幼儿对小老鼠已有的认识,大胆夸张的创编动作,使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另外,以泡泡糖“黏”特性设计生活迁移的形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学习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通过活动感受创编的快乐,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小老鼠手偶,图谱。
  (2)《小老鼠和泡泡糖》、《我爱洗澡》音乐。
  (3)松紧带。
  2.知识准备:
  知道泡泡糖的粘性及松紧带的弹性。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从中了解音乐的诙谐感。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师出示老鼠的手偶)
  《小老鼠和泡泡糖》故事:一只小老鼠,在妈 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小老鼠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上,什么呢?泡泡糖,它赶忙用手去拽,拽来拽去,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吓得飞快的跑回了家。(操作布偶,边表演边讲故事。)

  二、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师:这只小老鼠在妈 妈睡午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老鼠为什么要左看看、右看看?
  师:我们一起来听。(欣赏音乐)听完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三、出示图谱,理解音乐结构
  (一)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
  1.看图谱,欣赏A段音乐。
  师:欢快的音乐也表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师:听听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
  2.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
  师:我们自己做做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小老鼠嘴巴尖尖的,弓着身子)
  3.随A段音乐,合拍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边听音乐,边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师:小老鼠说到哪个字的时候要停下来准备看看了呢?
  师:你们走的可真不错,小老鼠越走越快,我们快跟上去。(站起来,做两遍)

  (二)看图谱,理解B段音乐。
  1.看图谱,欣赏B段音乐。
  师:到了草地,小老鼠的脚上粘到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师:听听音乐里的小老鼠怎么办?
  2.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
  师:谁用动作来学学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样子呢?
  师:小老鼠怎么拉的?为什么要用力啊?
  师:拉——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肚子上、脸上、手臂上、屁股上)
  3.随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玩泡泡糖。
  师:让我们把粘在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拉——弹到肚子上,拉——弹到脸上,拉——弹到手臂上屁股上。
  4.玩松紧带,体验泡泡糖的弹性和玩泡泡糖的乐趣。

  四、随音乐,快乐创编动作。
  (一)集体游戏。
  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游戏,掌握游戏玩法。
  1.第一遍表演:(坐在小椅子上)
  师:小朋友表现都很形象,在出来走的时候都知道停下来看看,拽泡泡糖的时候也很用力把泡泡糖拉的很长很长,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小朋友在小椅子上学学小老鼠,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机灵。
  2.第二遍表演:(引导幼儿夸张的表现拽的动作)
  师:想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么多的小老鼠,张老师来当一只大老鼠,老鼠宝贝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走的时候要注意停下来看看,别被猫发现啊!我们用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家吧!
  3、第三遍表演:(自由表现,教师语言引导)   
  师:有没有被猫捉住啊?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刚刚我发现有的小老鼠拽的力气可真大啊,谁还能用更大的力气来拽泡泡糖,你觉得使劲拽泡泡糖的时候表情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回我们要用最大的力气把泡泡糖拽下来好吗?    
  这次大老鼠带你们去洞里玩吧?到洞里玩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推不能挤,做一只文明的小老鼠好吗?(再次强调前奏:音乐会告诉我们老鼠妈妈什么时候睡着了)

  (二)创编游戏。
  师: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小老鼠形象?(警察、司机等)
  五、活动延伸:增强环保意识,知道泡泡糖不乱扔。
  师:小老鼠为什么会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
  师:吃完泡泡糖,应该怎么做?
  师:小老鼠玩了一天,身体粘乎乎,我们一起来洗洗澡吧。(播放《洗澡歌》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第28篇、中班音乐活动好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根据歌词创编动作,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会关心、体贴妈妈。   
  3.乐意参加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节奏卡、歌曲图谱。   
  2.音乐《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这是谁?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介绍歌曲名称。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表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1.欣赏乐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教师引导学唱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演唱歌曲,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理解歌词。   
  (2)教师唱歌曲附带表演,并请幼儿跟唱。   
  (3)教师哼唱旋律,幼儿学唱歌曲。   
  (4)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3.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随音乐旋律尝试自编动作。   
  (2)结合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动作整合。   
  (3)幼儿随音乐进行完整的表演。   
  4.引导幼儿仿编歌词,进行表演。   
  小结:妈妈工作辛苦,我们要关心她。在你的家里还有谁也在辛苦的工作?你的周围有辛苦工作的人吗?我们也来唱歌给他们听吧!
  
  三、随音乐一起唱歌表演,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与建议   
  1.幼儿相互结伴,分角色进行歌表演活动。   
  2.在美劳区提供不同的作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活动“我的好妈妈”。

  活动反思:
  《好妈妈》这是一首幼儿较熟悉的曲子,有部分幼儿已经会唱这首歌了,于是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巩固歌词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用身体动作来进行创编表演,从而体验歌曲表演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在演唱歌曲时,由于部分幼儿已会唱歌曲,所以这一环节中主要引导幼儿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进行演唱。我采用钢琴伴奏,示范演唱和引导幼儿讨论妈妈工作的辛苦等,让幼儿有感而唱。这首歌曲歌词内容富有情景性,十分适合表演。所以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孩子回忆妈妈在家的场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些什么,累不累之类的,勾起孩子对妈妈的爱,从而引出“我们可以怎样来爱妈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是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个重点,幼儿的知识比较弱,但是从生活经验出发可以给予幼儿不一样的收获。

第29篇、中班音乐活动秋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2.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3. 知道秋游的时候应该带些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郊游》,知道ABA的结构类型。
  活动难点: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秋游》。

  活动过程:
  一、引入    
  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二、学唱歌曲《郊游》
  1.整体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时快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看见了什么?
  2.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并学唱。
  你们发现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3.教师播放歌词独白,让幼儿一句一句学念歌词。
  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光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4.整体播放歌曲欣赏,大家一起唱。
  你们发现中间部分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你们唱什么歌的时候也运用了这两种方式?
  5.分小组一句一句交替唱,教师可自编一些动作加到歌曲里,增加趣味性。

  三、讨论秋游中应该带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应该带一些适合户外活动东西,如:矿泉水、饼干、毛巾、背包等;而不应该带零食、玩具等。

  活动反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

第30篇、中班音乐活动快乐小猪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力度的强弱变换和韵律特点,并能看着图谱表现。
  2、在音乐中大胆使用动作,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一张白纸、记号笔、PPT

  活动过程  
  (一)互动——《快乐小猪》
  1、边做动作,边进教室,一起来《快乐小猪》
  2、请幼儿感受曲子的旋律,听《快乐小猪》的曲子做律动,将幼儿引入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二)倾听想像,初步感受音乐
  1、第一次尝试体验听
  师:今天苗苗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请欣赏。(闭上眼睛,仔细听)
  2、第二次尝试体验听
  师:请你来做指挥家,用线条的形式把这段好听的音乐表现出来。注意:伸出你的手,用心、用耳朵、仔细的听。
  3、请表现好的指挥家做示范。

  (三)教师讲解图谱
  1、提问:刚才在指挥中你们都用了哪些线条来表示音乐?(教师把幼儿说的图谱画在白纸上)
  2、全体幼儿一起来学习打单个的图谱。
  3、出示完整图谱,师幼一起听着音乐把整首曲子表现出来。
  注意:图谱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有的音长,有的音短......

  (四)用身体来感受音乐
  1、师幼一起来用身体动作表现。
  2、两人合作来完成身体的动作。

  (五)放松运动——《快乐歌》
  幼儿肩搭肩一起来放松一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能运用教具很好地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他们感知、理解,并在和谐的师幼关系中鼓励孩子大胆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验表演的快乐;通过表演,促进幼儿良好合作能力的养成。虽然在合作表演环节个别幼儿表现的不那么尽人意,但整体还是挺好的,能达到预期目标。

第31篇、中班音乐活动《我最喜欢》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喜欢参与歌曲游戏,体验创编的乐趣。
  2、通过语词、动作替换和乐器游戏,感应节奏。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教学准备:
  1、歌曲《我最喜欢》  
  2、各种乐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词、动作替换
  难点:感应节奏

  教学过程:
  一、感应节奏
  导语: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最喜欢》,你来和我一起听听吧。

  二、歌词动作:
  1、幼儿完整感受歌曲。
  1)第一遍音乐:根据歌曲内容,做四段歌词的律动,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第二遍音乐:歌词律动,再次完整感受歌曲。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吧!”
  3)第三遍音乐:一起跟着音乐唱歌。
  “我看到==小朋友唱得特别好我们和他一起来唱吧!”
  4)第四遍音乐双人律动

  三、语词替换游戏
  1、老师默剧表演,幼儿猜模仿,并进行语词替换唱。    
  “现在你们猜猜我最喜欢做什么?”(做弹琴、吃香蕉、吃鸡腿等动作让幼儿猜)
  2、个别幼儿默剧表演,大家猜“他最喜欢做什么?”
  3、语词、动作替换游戏:幼儿表演动作,大家模仿,并进行语词替换唱。

  四、乐器感受节奏
  1、教师出示节奏卡请幼儿来发现一个小红点代表着一个节奏。
  2、跟着音乐来拍节奏。
  3、乐器演奏节奏。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中班音乐活动,抓住这一阶段幼儿喜欢合作的特点,将一首歌曲在倾听与表现中让幼儿学会唱,在合作与创编中得到提升。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创编环节时将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乐器的加入大大吸引了幼儿对节奏练习的兴趣。
  活动中有几个幼儿不积极参与是因为:
  1、教师在一开始的倾听时进入太快,幼儿没有进入状态。
  2、在合作环节幼儿不积极是因为没有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进行合作,教师没有做好安抚与引导,应该在找朋友后给幼儿一个找到朋友后熟悉一下的环节

第32篇、中班音乐活动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还能编成一首歌曲呢!你们想听吗?   
  (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一次范唱)   
  2、师:好听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片)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还想再来唱一遍呢!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的?(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二次范唱)
  (教师边唱边手指图)    
  4、师:你们想来唱一唱吗?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师幼一起在座位上唱两遍)   
  5、小朋友们唱的真棒!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以及造型。   
  1、师: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请幼儿表演)谁来学一学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哎呀,谁来了?小兔看到狼后是什么样子的呀?小兔害怕极了,吓的躲了起来。   
  2、师:宝宝们,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完整的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小兔和狼》还能做成游戏,你们想玩吗?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在唱到“哎呀”的时候声音不能很响,不然被狼发现的。   
  2、配班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   
  3、一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首先,从选材上看,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儿比较熟悉、喜爱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种高兴的动作,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活动中以自身特有的可爱的动作和形态为集体做出示范,毫不胆怯,动作自然协调。具有节奏感。   
  整歌教学过程动静交替,幼儿在不断地动静交替中,丝毫未觉疲劳,一直兴趣盎然。教案设计中,通过提问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法,活动的每一步都让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经验,然后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及时地整理归纳,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幼儿在整歌活动中都使主动的,积极的,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整堂课中,我说的太多,示范的太多,没有留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创编。活动中有两三个孩子不是很积极,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可能是内容还不够完备,不够生动吸引孩子们,在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第33篇、中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摇篮曲轻柔、连贯的旋律特点。
  ⒉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⒊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⒋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⒌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㈠发音练习:《问好歌》、《小铃铛》

  ㈡学习新歌《大树妈妈》    
  ⒈ 谈话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知道小鸟的妈妈是谁吗?今天小鸟的妈妈出去找食物了,那谁来照顾小鸟呢?”
  ⒉ 结合动画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歌曲 “是谁在照顾小鸟呀?”“它是怎么照顾的呢?”
  ⒊ 引导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模仿大树妈妈晃动的样子。(一遍初步的尝试,另一遍引导幼儿合着拍子轻柔的摇)
  ⒋ 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动画。 “小鸟睡着了,可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⒌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⒍ 鼓励幼儿学唱歌曲。
  ⒎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轻柔的演唱歌曲,表现出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⒏ 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

  ㈢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幼儿扮演小鸟,根据歌曲内容表演相关的动作,当风来了,雨来了的时候,请小鸟蹲下不动,树妈妈保护好小鸟。
 
  活动反思:
  《大树妈妈》是一首较为经典的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的“摇篮曲”风格,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歌曲借助幼儿熟悉的大树形象,把幼儿带人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童话世界。中班幼儿已经能够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了,通过情感迁移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自然地表达歌曲所蕴含的美好情愫。

第34篇、中班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的强弱需要幼儿去感受,怎样让幼儿轻松有趣的去感受,而非教师的简单讲解示范呢?为此我设计了《大巨人和小矮人》这一活动,用故事情境展开,在情境中自然穿插渐强与渐弱,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了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激发了幼儿感受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2、大胆创编动作,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活动难点:根据音乐变化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个头递增递减的矮人与巨人;渐强与渐弱符号。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地生活着,瞧,他们唱着歌儿,准备到山上去打猎呢!”       啦…………叭(休止符)啦…………    
  教师边唱边出示渐强与渐弱符号(小矮人在符号上上山与下山)   
  “刚才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下山时唱的歌又有什么变化?”
  像这样音乐逐渐变强,我们就叫它“渐强”,音乐逐渐变弱,我们叫它“渐弱”。请小朋友试一试,唱一唱。
  [故事导入,幼儿兴趣浓厚,同时流畅的引入渐强与渐弱,出示课题。]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1、欣赏
  打猎完下了山,小矮人们高兴地往家走,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渐强)来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说,小矮人会不会害怕?小矮人没有害怕,他们会变魔法呢!只见他们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大巨人”(渐强 边出示小矮人渐变的图片)小矮人变得比那个大巨人还要高,那个大巨人一看,吓跑了。“咚…………”(渐弱)小矮人又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小矮人”(渐弱 边出示小矮人渐变的图片)
  小矮人用魔法与勇敢战胜了大巨人,你们想不想也学他们变一下魔法呢?
  2、感受
  幼儿学唱,提示幼儿将渐强与渐弱唱明显一些。
  [在故事情节中穿插渐强与渐弱的音乐,运用渐变的小矮人与大巨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渐强与渐弱。]

  三、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发展幼儿创造力与表现力。
  小矮人用动作怎样来表现?大巨人用动作怎样来表现? (小矮人可蹲下、匍匐于地、躺下等;大巨人可站起、脚后跟抬起、双手举起等。)
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游戏几次。
  [动作的加入,不仅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能让幼儿通过动作的表现加深对渐强与渐弱的感知,幼儿能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四、经验迁移,拓宽幼儿思路。
  小矮人可以变成大巨人,小动物也想变魔法,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哪些小动物会变成大动物呢?
  幼儿跟音乐自由创编歌词与动作,如“我变…………变成一只大老虎,我变…………变成一只小白兔。”
  [动物是幼儿最喜欢的,这一环节幼儿根据渐强与渐弱的音乐,创编动物的不同动作,拓宽了幼儿思路,迁移了幼儿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
  让我们一起到户外玩“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的艺术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活动选取幼儿喜欢的小矮人和大巨人,用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小矮人的兴趣,从而使活动顺利开展。在整节活动中,我以故事形式贯穿,环节流畅自然,如小矮人唱着歌上山、下山,自然地引出了渐强与渐弱的符号;大巨人的脚步声都用渐强与渐弱来唱,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中间的休止符,我用小矮人打枪的声音来表现,增强了幼儿的理解与兴趣; 在创编的环节,我用开放的提问,使幼儿有很大的创编空间,因而幼儿能大胆的创编出各种个性的动作。
  最后,经验迁移,拓宽了幼儿的思路,让幼儿感受大胆创编的乐趣。这一环节也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幼儿在这次活动中很快乐,也很好的感受了美,欣赏了美。活动内容幼儿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没有不参加的幼儿。

第35篇、中班音乐活动兔子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跟着音乐节奏跳舞。
  2.学会与同伴合作跳舞,体验与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兔子舞音乐;为幼儿贴好颜色标志,帮助幼儿区分左右;兔子队员头饰。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兔子啦啦队的队长,我们的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可是我还没有招到我的啦啦队队员,你们愿意来当我的队员吗?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 一只兔子来跳舞。
  1.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舞蹈一遍。
  2. 请幼儿说说自己看的的动作,并学一学。
  3. 听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学跳兔子舞。可一起念白:红 色| 绿 色| 跳 跳|向前 跳|,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和动作。

  三、 两只兔子来跳舞。
  1. 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一起来跳舞。将双手搭在被邀请者的肩膀上,做行进中跳舞的动作。
  2. 引导幼儿掌握两只兔子跳舞的难点。
  3. 幼儿两两合作,跟着音乐跳一跳。

  四、 长长的接龙舞。
  1.师:看来两只兔子跳难不倒你们,那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了,我要请更多的兔子合作一起跳,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2.请几位幼儿排队合作一起跳。
  3.全体幼儿一起跳兔子舞。

  五、结尾。
  教师给幼儿颁发拉拉队头饰。

  活动反思:
  《兔子舞》选材于中班教学主题《快乐每一天》是一首活泼、欢快、热情的音乐,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是一首时尚的、幼儿熟悉的流行音乐舞蹈。那么如何将流行的音乐元素有机地整合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呢?本次音乐活动从挖掘《兔子舞》这首乐曲本身的潜在因素——鲜明的节奏入手,力求使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对音乐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尽量利用音乐的表现因素和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表现力,主要培养幼儿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结伴舞蹈的乐趣。

第36篇、中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   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   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   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 《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   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   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   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第37篇、中班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学习运用分角色、接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和替换歌词。
  3、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理解什么是农场,对小动物的叫声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
  物质准备:图谱、小动物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农场。
  2、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呢?

  二、理解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跟大家打招呼。
  2、用音乐把小动物叫出来。

  (二)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1、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动物们唱歌吧。
  2、分角色演唱歌曲。
  3、用接唱的方式演绎歌曲。

  三、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1、农场里除了有这三种小动物,还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它们会怎么唱呢?或者会干嘛呢?
  3、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四、结束语    
  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在农场里”。农场主说玩了一天,农场里的小动物们要休息了,那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孩子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有创意,也是因为他们的创意擦出了我思想的火花,使活动变的更精彩。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为他们喝彩,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应该多多向孩子学习,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学会为他们喝彩。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依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内容,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切实落实教学活动的时效性。

第38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雨和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大胆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2. 乐意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随《郊游》音乐入座。   
  师:公园里的花开的真美呀!可是有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小花说:“我们好渴、好没有精神呀!我们难受得都快要睡着了!”这可怎么办呀?我们想个办法帮帮它们吧!(鼓励幼儿想办法)    
  过渡语: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我们除了可以给花浇水,还可以请小雨点来帮忙。  
 
  二、学习韵律活动《小雨和花》
  1. 出示图谱,教师讲述小雨和小花的故事。有一群小雨点来到了花园里,小雨从空中落下来,雨滴敲醒了睡梦中的小花,小花张开双臂喝足了水,高兴地啦啦啦唱起了歌,抖抖头长大了。
  2. 欣赏音乐,感受乐器旋律。
  3. 学习A段小雨动作    
  师:小雨是怎样从空中落下来的?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小雨点落下来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滴答滴答) 小雨滴敲在花瓣上,敲了几下?
  师:我们边听音乐边学小雨落下来的样子(听A段音乐)
  师:我们用身体做小花,看看小雨点会敲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呢?(再听A段音乐)     
  4. 学习B段花的动作    
  师:小雨点敲醒了睡梦中的小花,小花是怎么做的呢?(听B段音乐)    
  5. 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表演      
  6. 教师扮演小雨点,幼儿扮演小花,听音乐游戏。
  7. 与同伴合作表演。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小雨,一人扮小花表演。

  三、结束部分:今天的郊游活动结束了,小朋友请小雨来帮忙给小花浇水,小花很高兴,现在我们跟小花再见再到其它地方郊游好不好?边唱歌曲《郊游》边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小雨和花》是《多远智能下》书中的音乐。这是一首欢快的韵律音乐活动,幼儿非常喜欢,所有幼儿都积极参与了活动。以春雨为背景,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春雨活泼欢快的样子以及花朵在春雨浇灌后快乐的成长。体现了春雨对花朵的关爱和花朵对春雨的感激之情。
  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乐曲的内容,形象的区分音乐的AB段落,我首先以故事形式用图谱形象的让幼儿感受小雨和花的情境。在初步感受音乐后,我又把音乐分A、B段分别进行了学习。在分段学习中我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幼儿更仔细的去倾听。如小雨是怎样从空中落下来的?小雨点落下来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小雨点落下的时候每次在小花身上敲了几下?小花喝饱了水开心的动作等等。
  在动作表现中,引导幼儿用身体做小花,看看小雨点会敲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呢?让幼儿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同时教师做雨点在小花身上轻敲,激发了孩子表现欲和创造性,并感受到教师在轻触摸身体时的愉悦。 在与同伴游戏时,孩子俩俩合作,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跟着音乐表演,体验到了合作表演的乐趣。整个过程中,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聆听音乐,体验了与同伴表演的乐趣。
  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开始部分强调了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幼儿做出了不同的造型,但在后面俩人合作时确忽略了创编,没有提示幼儿做自己喜爱的造型表演,去创造性地表现,而是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做了一样的动作。忘记了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着,幼儿才是音乐的主人。抑制了幼儿探索创新的欲望。

第39篇、中班音乐活动劳动真快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并用动作和表情模仿劳动者工作的情景。
  2、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3、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              
  熟悉音乐《劳动真快乐》    
  物质准备:图谱、代表劳动者的工作卡及服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拍打节奏进入活动场地。
  师:我们拍着欢快的节奏来欢迎各位老师来我们班做客。那我要问了,刚才那首好听的音乐叫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劳动真快乐》

  二、倾听音乐 感受乐曲结构   
  1. 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分清乐段。
  师:我们这次看着图谱来拍打节奏,注意听乐曲有几段?
  幼儿:三个乐段。
  师:哪两个乐段是一样的?
  幼儿:一二乐段是一样的。

  三、用肢体动作表现劳动者的工作。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叫《劳动真快乐》,那老师告诉过你们劳动节是什么时候?
  幼儿:五月一日劳动节。
  师: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你们知道的劳动者有哪些?
  幼儿:医生、老师、工人、清洁工、警察、农民等
  3、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这些人的工作时的情景。
  师:我们学校的杜爷爷,为我们小朋友做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快快长高,想一想他是属于什么职业?厨师在厨房里是怎么工作的,用你们的动作来做一做。(切菜、炒菜、揉面、蒸馒头)
  小结:幼儿的动作,配合词语进行表现:
  我们可以按照刚才拍打的节奏来这样说 如:我是一名厨师,炒呀、炒呀.......

  四、学习律动,按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
  1.看图谱理解按乐句轮流做模仿动作   
  师:小朋友工作的可真认真,现在我们把好听的音乐和你们创编的动作融合在一起试一试吧。幼儿自由练习
  2.教师与个别幼儿演示
  3.教师与全体幼儿演示

  五、区域活动
  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教师指导
  师:刚才我们创编了厨师工作的动作,那劳动者有很多,在表演区里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工作卡,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来创编他们工作时的动作,听清要求,
  1、要按照节奏来创编。
  2、看清楚自己选择的职业,如果你们选择的职业一样的,可以在一起商量着来进行创编。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借助了角色表演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我本来想借助服装道具等创设活动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会喧宾夺主,重点难点是节奏型,因此我借助了工作卡来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创编环节孩子们表现很棒,只是将表演内容进行连接时难度有点大,需要多加练习。

第40篇、中班音乐活动瓶子音乐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利用废旧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乐器,发展创造力。
  2.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自制乐器表演节奏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备塑料瓶。
  2. 老师自制的瓶子乐器。
  3. 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塑料瓶,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乐器。
  2.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轮流示范怎样操作自制的乐器。
  3. 老师提议大家组成一个乐队,利用自制的乐器进行表演。请他们选一首最喜欢的歌或儿歌来排练。
  4. 老师帮助幼儿写下歌词,与幼儿商量在歌词哪一部分加入节奏乐。
  5. 确定加入节奏乐的位置后,老师先用自制的乐器敲打拍子,幼儿用心听,跟着拍子敲打自己的乐器。
  6. 待幼儿熟悉后,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数和速度。老师向幼儿提问:怎样才能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引导他们用符号表示。
  7. 经过几次探索和实践后,可请幼儿合作表演。

  活动评价
  能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乐器。
  能跟随节奏打拍子。

  活动反思
  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音乐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好的发展了幼儿的音乐能力。

第41篇、中班音乐活动水族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欣赏性质鲜明、结构简单的乐曲,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表现。
  2. 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对水族馆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质准备:音乐CD、图谱、水彩笔、CD机。

  活动过程:
  1.由故事《海草和鱼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讲故事《海草和鱼儿》。
  (2)提问:故事里的好朋友是谁?海草是怎样长高的?是慢慢地还是快快地?鱼儿在海草周围游戏,是轻快灵活地,还是缓慢地?
  2.欣赏全曲,感受乐曲的AB段。
  (1)与幼儿交谈,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曲子,这首曲子里也讲述着海草和鱼儿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什么时候海草在轻轻地、慢慢地生长?什么时候鱼儿在轻快灵活地游来游去?
  (2)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中曲式的不同。
  (3)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幼儿感受乐曲,区分AB段。
  乐曲由两段组成:A段海草生长,B段鱼儿嬉戏。
  (4)教师利用词语引导幼儿感受乐曲AB段的不同。
  A段:我是美丽海草,我是美丽海草,我在水里慢慢长高,要和鱼儿游戏;
  B段:鱼儿来了,鱼儿来了,鱼儿游来了。
  (5)教师利用词语和动作引导幼儿感受乐曲AB段的不同。
  3.欣赏A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现。
  4.欣赏B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现。
  5.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地表现。
  师:海草和鱼儿要一起听着音乐做游戏了。当听到海草在轻轻地、慢慢地生长的时候,请小朋友做海草生长的动作;当听到鱼儿在轻快地游来游去的时候,请你们做鱼儿游的动作。

  活动反思:
  在活动之前,我欣赏了好多次《水族馆》这首乐曲,在了解了乐曲的基本结构之后,我制作了简单的图谱,把水草的生长分别按小、中、大表现出来;把鱼儿按数量表现出来。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基本上能随着我的引导来完成动作。大家都知道,我们北方人对水族馆了解的不多,孩子们接触的很少,所以在活动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果直接提问幼儿水族馆里有些什么?那么就会造成压抑的活动开场,孩子们会对此话题展开讨论,那样就偏离了主题。所以一开始我就讲故事,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明确了我们学习的重点,而且不时地提问,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出来。此次活动的亮点是运用了图谱,幼儿一看到水草就举起胳膊从上到下摆起来,一看到鱼儿就把胳膊分别放在身子的前后摇摆起来,并且能随着音乐准确地分辨出水草和鱼儿。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制作的图谱中,水草的大小对幼儿来说表现地不够明显,为了省事鱼儿的数量也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活动场地有些局限,小部分幼儿没有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华。总之,本次活动比较成功,并且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感受并且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大胆地表现了自己的动作。

第42篇、中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情绪,掌握间奏。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吹泡泡工具一套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有没玩过吹泡泡啊?”
  “今天新老师带来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来看看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泡泡吹出来后是怎么样的?”
  “一样大吗?”
  “吹出来后泡泡怎么样啦?”——飞上天了。
  “刚才新老师吹的那么多泡泡都去哪里了?——破了,不见了。”
  2、改编儿歌 “吹泡泡好玩吗?那今天新老师把吹泡泡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小朋友跟着新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
  “今天,新老师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有歌词的地方不加动作)
  4、小朋友跟唱
  “现在小朋友跟着辛劳是一起唱,会唱的大声一点,不会唱的小声跟着唱。”
  “刚才新老师在唱的时候有两句是没有唱的,是哪两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这是音乐休息的地方,这叫着间奏。”
  “那刚才新老师在不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动作?”
  “那间奏的时候可以干什么啊?”
  “咦”泡泡不见了时小朋友觉得怎么样啊?“泡泡不见了是不是很奇怪啊?那怎么表示很奇怪啊?声音上也要表现出很奇怪。”
  5、边唱边和泡泡做游戏
  “你们来变成我们可爱的泡泡”
  6、全班一起唱3—4遍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第43篇、中班音乐活动表情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情歌”,并按歌词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2、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变脸娃娃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观看录像)
  录像里的宝宝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就像小朋友一样,心里高兴就会哈哈大笑,心里难过就会伤心流泪,所以小朋友有什么样的心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变脸”: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变脸”的游戏,小朋友要按照老师说的心情来做出脸上的表情。”
  如:我高兴,我难过,我生气,我快乐。
  2、利用变脸娃娃变魔术的形式来分段学习歌曲内容。
  变脸娃娃也想和小朋友玩变脸的游戏,只要我们一起说出:一二三,变变变,变脸娃娃就会变出各种不同的表情。
  (1)观看高兴的表情,提问:变脸娃娃变出了什么样的表情?小朋友猜猜他遇到什么事情了这么高兴?你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很高兴呢?当你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会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告诉我们大家呢?(交流)“变脸娃娃高兴地时候在干什么呢?他做了什么动作告诉我们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欣赏歌曲第一段)
  “变脸娃娃高兴时做了什么动作?”(拍手)
  “他是怎样拍手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幼儿自由拍手)
  “变脸娃娃是这样拍手的,跟老师来学学。” (幼儿边说歌词边打节奏)
  “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唱一唱吧”(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并做做动作)
  (2)观看难过的表情:变脸娃娃怎么了?他为什么哭呢?(学习歌曲第二段)
  我们一起来唱唱做做
  (3)观看生气的表情:咦,变脸娃娃怎么了?小朋友生气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做给好朋友看看。变脸娃娃生气的时候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学习歌曲第三段)
  “我们一起来唱唱做做。”
  (4)观看快乐的表情:变脸娃娃今天和小朋友做游戏,他心里感到非常的快乐,他快乐是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学习歌曲第四段)
  小朋友们快乐吗?我们一起把快乐的心情唱一唱吧。
  3、完整地练唱歌曲。
  变脸娃娃今天的表演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表情歌”。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边唱边表演,个别幼儿表演,集体表演。
  小结:“小朋友表演的真棒。小朋友知道人的表情时多种多样,只要看看表情,就知道一个人的心情了,不过坏心情会伤身体的噢,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每天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做个快乐的孩子。”

  三.结束部分
  “瞧,小火车都开来了,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出去玩一玩吧。”

  活动反思:
  本次讲课活动我组织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活动“表情歌”。为了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本次教学活动目标。首先,我用一段非常有趣的变脸视频,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知道了表情的概念,同时也激起了幼儿的兴趣。然后,我又利用“变脸娃娃”变魔术的游戏形式来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歌曲内容,在整个活动过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清晰明了。特别是我制作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它的灵活运用。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除了准备充分之外,主要还是我抓住幼儿最喜爱的游戏的年龄特点,巧妙利用“变脸娃娃”变魔术这一吸引幼儿的方式贯穿始终,活动中我告诉幼儿变脸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做“变脸”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其次,为了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我引导幼儿根据观察表情图和感知音乐节奏,由幼儿自由表演、尝试各种表情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在不同心情时做什么动作,使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运用的同时,幼儿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
  但我也体会到了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就是我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所欠缺,缺乏激情,没有激发出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导致在学唱歌曲环节中,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幼儿对音乐的大胆表现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意识。

第44篇、中班音乐活动小手拍拍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对动作的观察和模仿,理解并记忆歌词。
  2.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 体验边唱表演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磁带/CD、练习册.

  活动过程:
  1. 教师做动作导入歌曲。
  教师:仔细看看我表演的是什么呀? 教师按歌词做动作,第一段拍手两次,用食指指嘴巴,作微笑状。第二段坐在椅子上,踮脚尖两次,并拢抬起做跳跃状。
  2. 帮助幼儿提炼歌词,熟悉歌词。
  教师:刚才我做了什么动作? 教师在幼儿的回答中提炼歌词,用歌词描述动作。
  3. 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歌曲。
  ⑴ 教师第一遍范唱.
  教师:这些动作合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⑵ 以较慢的速度讲解动作.
  ① 教师:小手伸出来. 教师唱: 小手拍拍.
  ② 教师:小脚点起来. 教师唱:跳一跳呀.
  ③ 教师:小手伸出来. 教师唱:小手拍拍.
  ④ 教师:食指伸出来. 教师唱:笑一笑呀.
  ⑤ 教师:小脚踏起来. 教师唱: 小脚踏踏.
  ⑥ 教师:脚向左右方向旋转. 教师唱:转一转呀.
  ⑦ 教师:小脚踏起来. 教师唱: 小脚踏踏.
  ⑧ 教师:脚向左右方向旋转. 教师唱:转一转呀.
  (3) 教师第二遍范唱. 教师:这一次老师唱歌,小朋友和我一起学做动作.
  4. 幼儿学唱歌曲,创编歌词,进一步巩固歌曲。
  ⑴ 教师:我们的小手除了可以拍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小手可以做的动作. 鼓励有进步的、积极发言的幼儿.
  ⑵ 教师: 我们的小脚除了可以踏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引导幼儿大胆地尝试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小脚.
  5. 幼儿散点站,边唱歌边表演动作。
  随音乐快乐地表现歌曲.

  活动反思:
  在音乐快乐活跃的节奏中游戏,能够充分的抓住幼儿的眼球,边玩边学习更加容易被幼儿接纳。在一开始就表明呆会儿会请最棒的小朋友上台来给大家表演,那么在学的时候无疑又给了幼儿们一种心理动力,启发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培养努力向上、竞争的意识。而且从这一环节中还可以让老师去了解每个幼儿们的个性特征、学习特点。这堂课师生互动贯穿全堂,但是在课后感觉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游戏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拓展训练。

第45篇、中班音乐活动爷爷为我打月饼(打击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根据创编的节奏性,尝试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
  3.在交换乐器时,通过看教师的体态、倾听教师的声音,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多次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磁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幼儿座位下放置铃鼓、串铃、圆舞板等乐器。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幼儿倾听。
  幼儿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回忆歌曲基本内容。
  2.  幼儿尝试为歌曲创编节奏型。
  教师完整地范唱,同时鼓励幼儿有节奏地拍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教师:我来唱歌,你们用拍手的方法为音乐伴奏。(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学唱歌曲边有节奏地拍手。
  教师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化成“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们不光要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拍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遇到不同节奏型时匹配身体不同部位。
  教师反馈幼儿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动作做给大家看。(教师只哼歌曲的第一句,作为开头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跟着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带领集体模仿个别幼儿的动作,用同样模式的节奏型随乐练习,只练习四句)。
  3.引导幼儿先集体后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是指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注意最后一句要和指挥做的一样。(两种节奏型都要练习) 教师指挥幼儿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到哪一组哪组就做动作。
  4.引导幼儿演奏打击乐器。
  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教师:请你们先看看椅子下是什么乐器,然后看我的指挥,空手做演奏乐器的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拿打击乐器,集体演奏1—2遍。
  教师指导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放低音量):交换乐器之前,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上,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下。我数到3时,请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下的新乐器。
  5.教师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第46篇、中班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将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幼儿与小动物的距离。首先在创编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农场里还有那些动物朋友没有来,我们把他们也请到《在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本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指着图片分别领唱。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     
  此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虽然我纠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这也许是我班幼儿语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儿一起上课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个别辅导一下,那几个幼儿一定能改过来的。不过我觉得整个活动效果还好。

第47篇、中班音乐活动捉螃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2、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3、尝试创编螃蟹走路、吐泡泡、洗澡等动作并跟随音乐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螃蟹图片、音乐《捉螃蟹》  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可爱的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海边去玩咯,走,出发。
  (随音乐入场)海边到了,你们看这里是一个美丽的沙滩,有一群可爱的小螃蟹们会在这里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段音乐里,来,一起听听,猜猜会是哪些有趣事情呢?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
  1、幼儿倾听音乐第一遍感知乐曲的旋律
  提问:听完了,有谁来说说看,小螃蟹听了这段音乐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表达)。
  教师:哦!有的说螃蟹在洗澡,有的说螃蟹在游泳,说的好,那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要用自己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听第二遍音乐)

  三、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的节奏和不同乐段。         
  教师通过肢体动作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应不同乐段。例如:a段拍手、b段跺脚、c段拍肩、d段拍腿,注意强调聆听前的准备。          
  (1)播放音乐,放慢速度,肢体动作感应  
  (2)引导幼儿随音乐的不同乐段变换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结构  
       
  四、分段创编动作            
  (1)创编a段
  教师:小螃蟹走起路来可爱极了,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走路的? (引导幼儿模仿螃蟹横着走路的动作,集体模仿。除了可以这样走还可以哪样走,试试看)   
  (2)创编b段
  教师:螃蟹在沙滩上快乐的走着,它还做了什么事情?(引出吐泡泡,创编吐泡泡的动作)你看我的泡泡可以往上吹,你的呢?可以俩俩小朋友对着吐泡泡,可以跑着吐泡泡等。   
  (3)创编c段
  教师:真是一群可爱的螃蟹,哎呀呀?玩得一身脏兮兮的,去洗个澡吧。洗澡的动作,幼儿学习洗澡的动作,还有没有和老师不一样的。  
  (4)创编d段
  教师:螃蟹洗完澡真舒服呀?我要和小伙伴跳舞去咯,找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学学它是怎样跳舞的。创编跳舞的动作。  
  小结:刚才小螃蟹做了这么多动作,我们把这些动作串起来,一起来做游戏吧。准备开始咯!(播放音乐第四遍)
  (5)完整的跟随音乐来一遍
  教师:小螃蟹在沙滩上玩得可真高兴啦!忽然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个捉螃蟹的人来了,他来干什么的呢?他是来捉螃蟹的?小螃蟹们遇到了捉螃蟹的人该怎么办?怎样才不会被螃蟹人捉到。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躲避捉螃蟹人(,快快跑、躲开等)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当老师喊捉螃蟹了,小朋友要赶紧避开捉螃蟹人哦。

  五、游戏“捉螃蟹”
  请几个幼儿当螃蟹,老师扮演捉蟹人,游戏开始幼随音乐自己律动,当音乐结束,听到“捉螃蟹咯”幼儿四处散开躲避捉蟹人。想办法保护好自己,被抓住的幼儿当下一轮的捉蟹人,游戏人数由少增多,游戏3-4遍。 
        
  六、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你们可真厉害耶,都会随着音乐做游戏了,还想不想玩呀,跟着我走我们到别处去玩咯(随音乐退场)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的流程比较清晰,幼儿也很感兴趣,选材适合中班年龄特点。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达到。活动中孩子尝试创编螃蟹横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动作时,有点乱,没有考虑到幼儿动起来的参与度强,如果分组进行创编效果可能会好些,最后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的调整玩法。活动的内容太多,参杂的太多,如果以律动的形式贯穿整节活动会更好也更简单,孩子更容易学。

第48篇、中班音乐活动餐具交响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和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2、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3、启发幼儿运用生活中不同物品发出的声音进行打击乐演奏,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美。
  4、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2、与幼儿人数相符的蜗牛、黄鹂鸟头饰
  3、碗、盘子、塑料饭盒、筷子若干
  4、绿意画鼓、 沙锤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老师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做动作进入活动室坐好。
  2、(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听完以后,将你的感受告诉我们大家,让我们与你一起分享这首乐曲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进程部分
  1、放《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2、提问:A/谁能告诉我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开心快乐还是悲伤忧愁?小朋友回答(快乐)
  B/ 小朋友听着这首欢快的曲子你们想做什么呀?小朋友回答(唱歌、跳舞、拍手)
  3、那么我们就跟着曲子一起快乐的动作吧!全体小朋友一起拍手、拍肩、敲打盘子… …,用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这首曲子的欢快气氛。
  4、刚才我们用不同的动作表达了这首曲子的欢快,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小朋友们发现老师刚才是怎样做的吗?(幼答:敲盆子),哦,是的,我是用敲打盘子的方式表达这首曲子的,我感觉这样能表达我的快乐。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自己家里用的东西,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用这些东西来演奏这首曲子,请小朋友看看老师都带来那些东西,你们认识它们吗?
  5、出示餐具:碗、盘子、塑料餐盒及筷子。小朋友们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请幼儿回答餐具名称,幼儿答:筷子、盘子、饭盒、碗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餐具。
  6、现在请小朋友每人选一种餐具并能告诉大家它的名字,然后我们用这些餐具进行打击乐演奏好吗?(小朋友选餐具并说出餐具的名称),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每种餐具发出的声音,小朋友按教师要求,依次敲打筷子、盘子、饭盒、碗发出不同的声音,小朋友现在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敲一敲(幼儿随意敲打)看教师手势结束,刚才的声音好听吗?(幼答:不好听),这样的声音是噪音,不好听,现在让我们一起将这些噪音变成美妙的音乐,我们大家来试试吧!
  7、教师跟《蜗牛和黄鹂鸟》音乐节奏,依次示范敲打筷子、盘子、饭盒、碗不同的节奏后,让幼儿先分组后集体进行演奏练习,幼儿可交换餐具感受不同餐具打击出的快乐声音,最后幼儿分组分段进行完整演奏
  8、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来参加我们的开放活动,老师看爸爸妈妈们也被我们的演奏感染了,我想请爸爸妈妈们也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感受打击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把爸爸妈妈分成两队——画鼓队打绿意画鼓,沙锤队用自制沙锤,再次进行完整演奏。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生活中许多物品都能发出各自不同的声音,将这些声音进行编排就能变成美妙的音乐,能为大家带来快乐,引导幼儿探寻更多的可以演奏音乐的物品。

  活动反思
  每个音乐活动,都有不同的情绪特点,因此,教师创设的氛围应该符合音乐本身的情绪特点,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带动幼儿全身心的的投入,可以令音乐活动达到和谐状态。

第49篇、中班音乐活动办家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示中学习演唱歌曲,掌握XXX|XXX|XXXX|XXX的节奏。   
  2、运用接唱和分角色唱等多种独唱方式巩固歌曲,并替换式创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办家家》图谱,节奏图,其它菜肴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办家家游戏?你在办家家时有没有玩过炒菜吗?怎么炒?”(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引出炒菜——玩办家家)(出示图谱)

  二、倾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办家家、炒小菜吧!仔细听。   
  1、师清唱歌曲。唱到“炒小菜”时用动作表示(辅助)。   
  师: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儿尝试演唱,教师示范唱。(带领幼儿一起来学唱)(读歌词)。   
  2、出示XXX|XXX|XXXX|XXX|的节奏图,跟着节奏说一说。   
  师:这段歌词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说唱法,可以让歌曲更有节奏感。(幼儿有节奏地拍手和炒小菜一遍)   
  3、师:看图谱,把你学会的部分唱出来。   
  集体尝试演唱(教师指图谱)有哪句不会唱?   

  三、用不同的语速巩固练习歌曲。   
  1、师:今天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要炒很多的菜。菜刚下锅,我们用小火慢慢炒。慢慢唱出来。(慢速)   
  评价:幼儿边看图谱边唱。   
  菜还没有炒好的,我们用大火快快炒。快快唱出来。(快速)   
  评价: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图谱,集体演唱。   
  师及时纠正不对的音调,(仔细听,这句怎样唱的更好听?)  
 
  四、不同形式来演唱。   
  师:你们都是能干的小厨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1)接唱法。   
  (2)分角色对唱。(男女对唱,3-5名幼儿炒小菜) 活动延伸:自主选择,结伴表演唱。   
  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个圆圆的大锅子呢!还有很多菜需要我们一起来炒呢!请幼儿自己选择一部分人做小菜,一部分人做厨师,一起来炒小菜吧!

  活动反思
  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

第50篇、中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大雨、小雨。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下大雨、下小雨,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雨丝”人手一份,节奏图,钢琴。
  2.已学过歌曲《大雨小雨》

  活动过程:
  1.出示雨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诗歌小雨点,发现小雨点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你们觉得大雨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今天一起来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请你拿出来)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听,在下什么样的雨?(另一教师弹高音区音乐:轻快、跳跃)请你们觉得小雨是怎么下的?(轻轻的、有点跳的感觉)请你跟着琴声来下小雨。(师再次弹轻风,师生共同轻轻抖动雨丝。)你们觉得怎么样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表示小雨(幼儿讨论)教师采用一种合理的动作一起练习(比如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
  师:听,又下起了什么雨?(师弹低音区音乐:沉重、连贯。)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用你们的雨和动作来表示下大雨。(再次弹,师生动作)
  师:嘘!雨停啦,(师生停在原地)我们都知道雨是会变大变小的,让我们来跟着琴声来变化着下雨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雨丝。)
  3.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区别大雨、小雨的变化
  (1)师:雨停了,让我们休息一会,听一段音乐吧(弹奏《大雨小雨》)
  (2)引导幼儿尝试用高低不同的声音和语言节奏表现雨的变化。
  A)用语言节奏练习下小雨。
  师:我们都知道小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回答)下小雨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轻)谁会用轻轻的声音来下小雨?
  出示节奏图:╳╳  ╳   ╳╳  ╳    ╳╳  ╳┃
  师:老师这儿有与幅节奏图,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它的节奏。   
  谁会用小雨的声音配上这个节奏来下雨,注意了小雨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幼儿练习---个别:还有谁有不一样的下小雨声音、集体)
  B)用语言节奏练习下大雨。
  师:那大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回答)下大雨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响)谁会用响亮的声音来下大雨?
  出示节奏图:╳  ╳   ╳  ╳    ╳  ╳┃
  师:老师这儿有与幅节奏图,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它的节奏。
  谁会用大雨的声音配上这个节奏来下雨,注意了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幼儿练习---个别:还有谁有不一样的下大雨声音、集体)
  (3)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大雨、小雨。
  师:你们听,大雨、小雨是谁在唱?(配班老师弹《大雨小雨》的音乐老师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么部分?小雨唱了什么部分?
  我们再来听一听,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再次倾听)小雨唱的歌是怎样的?是跳跳的,还是连连的,细细的还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细细的)大雨呢?(连连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图谱:表示两种不同的声音)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小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是细细的),大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粗粗的),(师生一起清唱)
  分组唱:谁愿意唱大雨的声音呢?谁愿意唱小雨的声音?(教师帮助幼儿分组)!(幼儿分组交换唱2遍)
  4.游戏:大雨小雨
  师:我们玩个大雨小雨的游戏吧。我们小朋友做雨点。当听到下大雨的声音就表示雨点很多,我们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当下小雨的时候雨点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随意的走小碎步。
  5.结束部分。
  师:雨停了外面的阳光出来了,我们到外面去晒一会太阳、吹一会风。(教师带领孩子去室外活动一会儿)

  活动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
  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整堂活动中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较高,使得活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没有较好的达到。

第51篇、中班音乐活动猪八戒吃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情趣。
  2、掌握歌曲的前奏、间奏,并用各种相应动作与歌词区别。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掌握歌曲的前奏、间奏
 
  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图谱,磁带,录音机,粉扑若干,小辫若干条
  2、知识准备:对民间双簧的特征(前脸、后背)有一定的了解,表演过双簧游戏      

  活动过程     
  一、律动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2、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的动作像谁呀?

  二、使用图谱,帮助幼儿初步记忆歌词,熟悉旋律。
  1、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你们听到猪八戒在吃什么呢?
  2、出示图谱,初步记忆歌词。
  提问: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幼儿说,教师贴图谱)
  3、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前奏、间奏。
  教师:在一首歌曲的开头没有歌词的音乐部分叫前奏,在歌曲中间没有歌词的音乐部分,叫间奏。那《猪八戒吃西瓜》这首歌里,有没有前奏、间奏呢?我们来听一听、找一找,如果听到没有歌词的音乐,就请拍拍手表示出来,好吗?         
  4、幼儿再次熟悉节奏以及歌词。(根据可操作的图谱,让幼儿直观理解)
  教师:咦?猪八戒吃完了西瓜,瓜皮丢哪儿了?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5、学唱歌曲。
  (1)放伴奏,师幼齐唱,注意前奏、间奏要拍手。(放伴奏看图谱完成)                     
  (2)幼儿齐唱。

  三、用双簧形式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教师做示范当前脸,幼儿后背。
  2、幼儿互换角色,分组进行表演。
  3、邀请客人上台共同表演。

  活动反思
  设计本节活动时,我尽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活动的三个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提出的充分考虑中班幼儿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和技能、情感、能力都得到发展。
  但是,对于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运用中缺乏成熟的思考,对于孩子个性表现观察与适时指导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52篇、中班音乐活动猪小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懂得做个讲卫生的孩子。
  2. 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动作表现同伴间的亲热。
  3. 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动物头饰(小猪头饰,猪妈妈,小羊;小兔)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
  1.猜谜引出: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唱起歌来哼哼叫
  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感知歌曲中的角色、事件
  3.再次欣赏表演,感知歌曲中的对白等

  二.学唱新歌
  1.带领幼儿学唱新歌,提醒间奏、尾奏处的等待
  2.理解歌词,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歌曲
  引导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方法表现小猪高兴、伤心的样子

  三.交流表现
  1.幼儿自由表现歌曲,自由创造出与同伴亲切的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自由协商角色,鼓励幼儿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动作
  2.个别组合表现,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好看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自由组合表现

  活动反思:
  本活动原先是放在大班进行的,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该课的难易程度是不匹配的,特别是解决歌词环节的提问,每一次的歌曲欣赏与演唱,教师都要将提问更加细化,在引导幼儿学习歌词的过程中,还要启发幼儿关注歌词的内容特点,帮助幼儿养成学会比较、对照、分析的学习品质,掌握两段式歌词歌曲的学习方法。

第53篇、中班音乐活动开心健康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健康歌》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根据歌曲《健康歌》的节奏做动作,并感受身体运动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健康歌》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难点:能根据歌曲《健康歌》的节奏做动作并感受身体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教一首让大家开心的歌,当你心情难过的时候唱一唱,跳一跳,一定会开心起来的。    
  2.播放歌曲《健康歌》,幼儿欣赏,教师:歌词里都有什么,听这首歌时有什么感受?想做什么?为什么?

  二、学唱歌曲,并能初步的用动作表示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一边示范演唱,一边做动作。请幼儿听清歌词并注意教师是如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教师:歌曲中唱到哪些身体部位?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3.教师按歌曲的节奏朗诵歌词,幼儿逐句学念,并注意休止符,知道有的地方要停顿,不能发出声音。    
  4.歌曲整体欣赏,幼儿跟唱,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三、幼儿创编动作并表演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并说说自己身体的什么部位在运动,又是怎样运动的。    
  2.播放歌曲伴奏,请幼儿快乐地边唱边做创编的动作,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反思:
  《健康歌》是一首活泼、欢快,富有动感的歌曲。歌曲节奏较简单,歌词较生活化,适合中班学习。
  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很活跃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因为《健康歌》幼儿平日生活中也接触过,所以学习歌曲非常的快,一节课下来,都能记住歌词并能完整的演唱下来。目标也基本达成。在表演环节,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各种可爱的且符合歌词内容的动作,并能通过身体把它表现出来。不足的地方就是歌曲表演时,时间不是很长,很多幼儿很爱表演,让所有幼儿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

第54篇、中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和蝴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ab段音乐缓慢与欢快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
  2、尝试进行即兴的动作创编,体验创造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蝴蝶图片、幼儿已了解毛毛虫和蝴蝶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蝴蝶蝴蝶真美丽》入室。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蝴蝶妈 妈带小蝴蝶一起去花园玩吧!

  二、出示毛毛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毛毛虫故事。
  森林里要举办一次昆虫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参加,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它太丑了,毛毛虫很伤心,他的好朋友告诉他不要泄气,并为毛毛虫精心打扮,踩了好多花呆在毛毛虫的头上身上,还为毛毛虫的每个脚都做了彩色的鞋,打扮后让他到河边去照镜子,所有看到毛毛虫的小动物都哈哈大笑:“哈哈!这是谁呀?真难看,这要是去参加选美大赛,非得笑死人了,哈哈哈!”毛毛虫伤心极了,他只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任何人!

  三、欣赏音乐进行创编毛毛虫动作。
  1、幼儿欣赏A段音乐。
  2、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毛毛虫的动作。
  3、幼儿跟音乐学做毛毛虫。

  四、情景蝴蝶破茧而出,引入蝴蝶和B段音乐。
  1、教师:咦,毛毛虫怎么变样了呢?原来这啊、毛毛虫是一只蝴蝶来的。它变得那么漂亮,最后去参加选美大赛,当然会获得冠军啦,小蝴蝶真高兴。
  2、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创编蝴蝶的动作。

  五、表演《毛毛虫和蝴蝶》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活动内容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开心地参与活动,各个环节也比较连贯、清晰,但在创编动作环节,幼儿的创编的动作比较少和单一,老师并没及时指导,应该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创作。

第55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知歌曲旋律,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自主选择角色,与教师及同伴配合完成表演,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歌曲
  活动难点:用对唱的方法演唱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下雪和下雨的情景          
  2.自制与歌词内容相配的图片          
  3.配套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问好,随音乐做动作        
  (1)师:“小朋友们好!”幼:“你好,你好,王老师你好。”        
  (2)师:“老师这儿有一段很美妙的音乐,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你可以跟着音乐自由地做些动作。”(倾听《雪花和雨滴》的旋律,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2.通过提问导入活动,感知并学唱第一段歌词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天)”            
  师:“真聪明!冬天到了,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来了,猜一猜!”            
  师:“你有没有猜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一段音乐)        
  (1)通过图示,理解并学唱前两句            
  师:“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示)?谁来告诉我?”            
  师:“哦,是小雪花(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图示)。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示)。下面,老师来提问,请小朋友们用刚才老师唱的方式来回答我,会吗?我们试一下。”            
  师:“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一起回答。”            
  幼:“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通过图示,理解并学唱后两句            
  师:“我从天空中飘下来(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示),干什么啊?”            
  师:“没有听清楚是吗?没有关系,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干什么啊?”            
  幼:“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啦(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图示)。”            
  师:“老师再来问一问,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回答我。我从天空中飘下来,一起回答。”            
  幼:“告诉你,告诉她,冬天来到啦。”        
  (3)师幼完整对唱第一段歌词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我们来完整地把第一段唱一唱吧,就用刚才老师提问,小朋友回答的方式来对唱,好吗?”(幼儿唱到第二句结束的时候提醒他们接着唱第三句,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最后一句)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那个提问的人吗?你们来提问,老师来回答,好吗?”
  师:“小雪花飘下来是要告诉所有的人冬天来到了,所以最后一句我们大家一起唱,一起来告诉大家。再把最后一句一起唱一唱。”(教师用很自然的方式提醒幼儿一起唱最后一句)          
  3. 感知并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敲着窗户沙沙沙来了的是小雪花,那敲着窗户嘀嘀嘀来了的会是谁呢?你有没有猜对呢?一起来听一听。”       
   (1)通过图示,理解并学唱前两句            
  师:“是谁敲着窗户嘀嘀嘀滴答?(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示)”             
  师:“是小雨滴(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图示)。是我,是我,我是小雨滴(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示)。”            
  师:“是谁敲着窗户嘀嘀嘀滴答?一起回答我!”            
  幼:“是我,是我,我是小雨滴。”        
  (2)通过图示,理解并学唱后两句            
  师:“我从天空中落下来(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示),干什么啊?”            
  幼:“告诉你,告诉他,春天来到啦。”            
  师:“真棒!我从天空中落下来,一起来回答啊!”        
  (3)师幼完整对唱第二段歌词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把第二段歌词唱一唱,老师来提问,小朋友一起来回答。”            
  师:“小朋友唱得真好,给自己鼓鼓掌!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提问我,我来回答。好吗?”          
  4.教师与幼儿合作,完整对唱歌曲
  (1)师:“这首歌好听吗?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吗?这首歌的名字叫《雪花和雨滴》,我们大家用对唱的方式一起完整地把第一段和第二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准备!”
  (2)师:“老师也想来回答问题,小朋友们来提问我,好吗?”          
  5.幼儿自主选择角色,与教师及同伴配合完成表演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唱得真好听!你们看,现在在我们的教室有三个家,分别是小窗户的家,小雪花的家和小雨滴的家。接下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你想扮演的角色,你可以站到小雪花后面,也可以站到小雨滴后面,或者跟着王老师一起来扮演小窗户,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玩一玩,乐一乐。”

  活动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以带来惊喜的方式抛洒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重点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第一段的歌曲,难点是引导幼儿能够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创编出第二段的歌词。 学第一段的歌曲时,我通过清唱让幼儿逐步听清,但是因为我的紧张,忘记教幼儿,然后幼儿复述并学习歌词,在引导幼儿串连起来朗诵、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听磁带,第二段歌词的变化进行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行编唱。创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雨滴的声音,教师利用清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词。结尾部分,幼儿扮演雪花和雨滴,边唱歌,边跳舞,很快乐…在课开始时幼儿通过撒雪花这边带有一定的乐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词比较顺利,到了第二部分时,幼儿通过的我出示的雨的图标能够很好的进行联想创编,还会跟老师做动作,跟着我的提示去表演创编,但是在幼儿学唱会歌曲后,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唱环节,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忘记了,是本次课我最大的遗憾,最后幼儿还是基本掌握了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第56篇、中班音乐活动乌龟和兔子赛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      
  2.通过音乐故事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骄傲,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龟兔赛跑》课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样的动画片!小朋友要仔细看咯,今天的动画片和你以前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这个动画片和以往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能告诉我吗?     
  师:动画片里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小兔子和小乌龟在做什么?     
  师: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让我们来为音乐配上音乐吧。     
  2.欣赏。     
  师:我这里有两段音乐,我不知道应该把这两段音乐送给谁,你们来帮帮我好吗?谢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欣赏第一段音乐。    
  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是什么感觉?应该送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小朋友不要急,我这还有一段音乐,听过之后我们再来为他们选择。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痛起来怎么样?和上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应该把这一段音乐送给谁?为什么?  
  (3)分段欣赏两段音乐。   
  总结:第一段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第二段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送上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我们来欣赏一下有声音、有音乐的动画片吧!   
  3、欣赏有声动画片,进行思想教育。    
  (1)幼儿欣赏动画片。   
  (2)师:动画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师:为什么跑得快的兔子却输给慢吞吞的乌龟呢?   
  (4)师:为什么慢吞吞的乌龟却得了第一呢?   
  (5)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呢?学习乌龟什么?    
  总结:最后小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改正了错误,还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们做错事不要紧,关键要知错就改,还是一个好孩子。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第57篇、中班音乐活动快快起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铃声。
  3.在呼唤小弟弟起床的游戏中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音乐:《快快起床伴奏》、《节奏旋律》、《奥尔夫音乐》、《快快起床》
  2.道具:手偶(小弟弟)、大黑板、卡纸、记号笔 打击乐器:棒铃、响板

  活动过程:
  一. 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幼儿找个位置坐下来

  二. 教师出示小闹钟,引出活动内容
  1.它是谁?它走路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闹钟钟摆的走动,孩子们自由表现
  3.随音乐孩子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闹钟行走

  三.  进行节奏练习
  1.小闹钟有什么用处?它响起来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2.听音乐第一遍,熟悉音乐节奏规律,并能听出闹铃声音
  3. 听音乐第二遍,请幼儿在听到闹铃响起的时候快速举手  
  (闹铃结束放下),初步感受闹钟走三下闹铃响一下的规律。
  4.听音乐第三遍,教师画图谱
  提问:你们在图谱上看见了什么?
  提问:哪个符号表示小闹钟响了?小闹钟走了几下闹铃才响起?
  5. 看图谱,节奏练习(拍三下,举手一次)
  6.听音乐,节奏练习

  四.出示乐器,节奏练习
  1.认识乐器:棒铃、响板
  2.随音乐,用乐器敲击节奏两遍,第二遍幼儿交换乐器

  五.音乐游戏:叫小弟弟起床
  1.教师出示手偶,引出游戏内容
  2.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快快起床》
  3.放音乐,教师画图谱,幼儿熟悉歌曲
  4.放音乐,教师与幼儿表演(学习叫小弟弟起床的秘密旋律)
  5.孩子们拿起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两遍(叫小弟弟起床)
  6.师:这个办法真管用,我们再把小闹钟的声音请进来一起练习,把它记在脑袋瓜里吧!~(坐着伴奏,站着歌表演两遍)

  延伸活动:
  我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有一些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睡懒觉呢,我们去叫醒他们吧!(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乐器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其他更形象的器材。
  2.开头进场的教师幼儿互动动作时间再延长,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旋律。
  3.在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闹钟走动的环节,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展示。
  4.图谱的记号表达上设计再形象点。
  5.音乐的选材需要有深入
  6.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7.游戏环节,活动可以进行多变模式,将课堂充实起来。

第58篇、中班音乐活动花与蝴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训练波浪、撩手、柔臂等手臂动作,让幼儿在组合中增强上肢的表现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碟片、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舞蹈基本功练习)  

  二、导入组合音乐(花与蝴蝶)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里面有美丽的花,美丽的蝴蝶,我们先来听一听。  

  三、引导幼儿模仿花与蝴蝶  
  师: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一下花的样子吗?(请各别幼儿上来表演选一个模仿的与组合动作最像的幼儿为样本共大家学习)  
  师: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表现一下蝴蝶吗?(请各别幼儿上来表演选一个模仿的与组合动作最像的幼儿为样本共大家学习)(波浪手)  

  四、组合导入  
  1、教师完整演示组合一遍。  
  2、请幼儿说说在组合里哪些动作是你会的?  
  幼:小花的动作、小蝴蝶的动作、双手摆动的动作等。  
  3、与老师一起做一做会的动作  
  4、与老师一起练习不太会或不会的动作(单个分开做)  
  5、按歌词将动作串联起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慢慢的边唱歌曲边把我们刚才学过的动作加进去。  
  6、将舞蹈组合分为A.B段教  

  五、结合音乐演示  
  1、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音乐表演  
  2、表演后将幼儿的出错点与不足反复的练习与讲解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  
  3、最后在随音乐完整表演1到2次。
  
  六、放松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没有强调蝴蝶飞舞动作的多样性,花朵的造型也不丰富,导致蝴蝶们飞舞的动作和花朵的造型都大同小异。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并且聆听了教研老师们的点评后,我也深深感受到要上好一个集体活动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更要心中装着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要真正确立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如进行好一个活动首先要来源于幼儿,幼儿要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如果脱离了幼儿进行一个活动,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59篇、中班音乐活动亲亲我,抱抱我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亲亲我,抱抱我》是一首充满温情的三拍子曲子,歌曲中问答的形式俏皮愉悦又形象,适合中班幼儿学唱。在贯彻学习《指南》实践中,如何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处于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游戏状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好胜心、爱美之心,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是我在歌唱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中一直思考的。本活动结合歌曲的特点,巧妙设计“捉迷藏”的游戏情景,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歌曲,感受快乐和友爱。同时,活动自始至终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品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初步用接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2、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手偶两个,布一块,泡沫垫子

  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木偶问好
  理解感受歌曲
  2、范唱两遍。
  ——在玩什么游戏,谁藏起来了?——喜羊羊出来是怎样说的?
  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结构和歌词。请幼儿用当喜洋洋——学唱“爱呀、抱抱、亲亲”。然后提问:唱那一句的时候,喜洋洋和小松鼠是在一起了?   
  3、变换角色感受。老师提出想当喜洋洋躲起来,请幼儿来当小松鼠,提问:小松鼠第一句是怎么问的?
  学唱歌曲,尝试用接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4、根据孩子的意愿,分角色,尝试第一次接唱。
  5、师生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老师是什么时候找朋友的(最后一句)。最后一句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和老师一起找,反复3-4。
  6、生生玩捉迷藏的游戏,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分工,部分小朋友躲在布后面,找的小朋友在地垫上,反复2次左右。 扩展练习——和客人老师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选材很好,幼儿对这首歌曲很喜欢。并且在演唱时,都能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准备图谱时,可以直接就使用图片,简谱不用加上。在打击乐器的使用时,有的幼儿还不知道节奏,在这里时应该再更加的强调一下。并且上课时要更加的关注全体小朋友。

第60篇、中班音乐大雨小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知音乐明确的强弱对比,并用不同的歌唱力度表现歌曲。    
  2.在老师或同伴的指挥下,用动作、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合作歌唱。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感知音乐明确的强弱对比,并用不同的歌唱力度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内容。   
  (1)教师:“下雨啦!你觉得哪幅图表示下大雨,哪幅图表示下小雨?”   
  (2)引导幼儿观察后加以区分,并模仿大雨、小雨不同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   
  2.感受乐曲旋律,学唱歌曲《大雨小雨》。   
  (1)教师演奏乐曲,幼儿欣赏并想像乐曲里说的是什么场景?   
  (2)启发幼儿谈谈强音、弱音代表什么。   
  (3)教师演唱歌曲,幼儿熟悉曲调及歌词。   
  (4)幼儿学唱、练习过程中,注意表现歌曲中强弱的变化。   
  3.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1)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动作可以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   
  (2)教师抽取出部分幼儿设计的动作,并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相应的不同力度的动作。    
  (3)在幼儿熟悉歌曲并边唱边做动作的基础上,教师(或幼儿)组织幼儿分别担任大雨或小雨的不同角色,并指挥幼儿分角色合作歌曲。

  活动反思:
  在朗读歌词环节中,我先按照歌曲的节奏型进行示范朗读,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让幼儿分句跟我进行模读。在幼儿正确掌握好节奏后,多给幼儿聆听歌曲的机会,使他们进一步的感受音乐。    
  在歌曲处理环节,引导幼儿通过强(f)和弱(p)的对比,来表现出大雨和小雨在音响效果中的区别,并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如一种形式是:当唱到大雨时,让学生们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幼儿放下手。另一种形式是:表现大雨时,让幼儿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幼儿坐下来。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幼儿的积极参与使得整堂课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第61篇、中班音乐活动彩带舞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彩带舞,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条彩带、录音机、音乐磁带;幼儿已有变圆形或双圆队形的经验。

  教学过程:
  1、出示彩带,初步了解彩带舞。
  这是什么?(彩带)
  彩带可以用来做什么?(跳舞)
  你在哪里见过彩带舞?
  他们是怎样表演彩带舞的?(请幼儿自由模仿自己见过的彩带舞)。
  2、幼儿自由玩彩带,尝试寻找彩带舞的基本动作。
  你是怎样表演彩带舞的?(幼儿自由表演,老师根据幼儿表演的动作做简单的出图谱)。
  3、幼儿看图谱随音乐分解学习基本动作。
  4、在老师的提示下变简单的队形随音乐完整表演彩带舞。
  5、结束: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彩带舞,以后,我们也可以去广场表演彩带舞了。

  教学反思:
  这次,我组织的是中班舞蹈《彩带舞》,根据我们班孩子的现有水平,我把目标制定为:学习彩带舞,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舞蹈课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接触。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和几位老师做了商讨,经过反复琢磨,我觉得在这节舞蹈活动中,应该把主动权留给孩子们,老师不做任何动作的讲解,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和寻找彩带舞的基本动作。我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目标,首先认识彩带,了解彩带舞;其次,让幼儿自由玩彩带,尝试表演彩带舞;第三个环节是随音乐看图谱来分解学习动作;最后利用平时玩游戏变队形的经验完整表演《彩带舞》。孩子们拿着彩带,都很有兴趣的表演起自己的彩带舞,都找到了他们认为最好的彩带舞动作,根据小朋友的动作我画出了简单的图谱。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小朋友根据音乐表演彩带舞。但是,在这个主要环节中,由于紧张我疏忽了节奏的训练,没有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来练习动作,只有掌握了节奏,才能将动作和音乐很好的表现出来,我觉得这是整节活动的失误;再一点,就是我疏于舞蹈活动中孩子们内在情感的体验,一味的让孩子注意表情,使整节活动中他们由主动变为被动,没有更好的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舞蹈的美。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借鉴别人的好方法好经验。

第62篇、中班音乐活动小动物乐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乐器演奏的能力。          
  2.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音乐CD《小动物乐队》          
  2.教具:神秘盒一个  小猫、小狗、小鸭玩具各一个          
  3.乐器:舞板、摇铃、三角铁各十个          
  4.学具:音乐游戏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音乐呼啦圈)         
  1:问好。你 好/小朋 友/                  
  你 好/鼻子 好/                  
  你 好/客人 好/                  
  你 好/小猫 好/    等         
  2:律动. 播放音乐《小动物乐队》,和小客人一起跳舞。   
     
  二、基本部分:(音乐游戏盒)         
  1:感受固定节奏型。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音乐《小动物乐队》,提示幼儿当听到乐器声响时,用拍手打节奏。        
  (2)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感受固定节奏型。         
  Ta  ta  /ti  ti  ta /         
  2:声音听辨。          
  小客人带来礼物,听听分别是什么?一一说出名称(舞板、摇铃、三角铁)         
  3:探索乐器。         
  (1)幼儿分三组坐好,每一组发一种乐器,进行探索。         
  (2)分别说一说这三种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举手回答)         
  4:使用乐器打固定节奏型。         
  5:分组进行练习。提示幼儿看教师指挥。         
  6:集体演奏。         
  (1)教师播放音乐《小动物乐队》。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是小猫队、小狗队和小鸭队 ,教师指挥幼儿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先分组演奏再集体合奏。              
  第一段,舞板演奏              
  第二段,摇铃演奏              
  第三段,三角铁演奏              
  第四段,集体演奏         
  (2)此活动可以重复三次。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7: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一个一个排队将乐器轻轻的放进乐器筐里,然后学着各种动物朋友的动作回到座位上。     
    
  三、结束部分:(音乐彩色笔)          
  教师请幼儿翻开音乐游戏书,观察图画,指导幼儿根据歌曲里各种乐器音色出现的顺序,在乐器旁分别写上数字1、2、3。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理解固定节奏型,具有乐器演奏能力。大多数幼儿充满兴趣,及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出错现象。

第63篇、中班音乐活动啤酒桶波尔卡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是借助旋律以诠释意境的一种艺术方式 ,根据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特点是:爱听欢快的节奏,动感的舞曲,而《啤酒桶波尔卡》就是这么一首舞曲。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曲子,而且相同的乐句不断反复。整首曲子旋律富有动感,节奏欢快、活泼,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幼儿用动作表现的欲望.。结合以上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与幽默,以不同方式感受 ABA段式。
  2、在童话的情景中愉快的欣赏音乐,能根据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3、在音乐中大胆想象,积极的表现感受,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易拉罐乐器,(装豆子的或橡皮筋的)人手一份
  2、 啤酒桶波尔卡音乐
  3、啤酒桶头饰
  4、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啤酒桶乐园的啤酒桶们,要请小朋友们到啤酒桶乐园去玩,啤酒桶乐园离我们这很远,我们要先开汽车,再坐火车,然后再开汽车,才能到,那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二)欣赏第二遍音乐,啤酒桶跟小朋友问好,引出节奏型。
  啤酒桶看到小朋友们来玩可高兴了,他们要跟小朋友们打招呼了:小朋友|  你们好|| 刚才小啤酒桶用拍手的方式跟小朋友们打招呼了,那你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跟小朋友打招呼啊? 那我们现在就听着音乐跟啤酒桶问好吧 欣赏第三遍音乐,出示图谱 今天,啤酒桶请小朋友来玩,是想让小朋友们帮它们实现个愿望,你们知道它们的愿望是什么吗?啤酒桶们给了老师一幅图,说它们的愿望就藏在了这幅图里,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愿望到底是什么?

  (三)欣赏第四遍音乐,让幼儿变成啤酒桶变出手和脚。

  (四)出示易拉罐,让幼儿探索易拉罐可以怎样发出声音。
  刚才我们帮啤酒桶实现了愿望,可是啊,刚才有个啤酒桶说它还有个愿望,就是,它们想跟小朋友一样,能唱好听的歌,那小朋友们帮它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啤酒桶唱歌啊?

  (五)乐器伴奏,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指挥伴奏

  (六)结束:圆圈舞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带领幼儿在教室自由选择圆圈位置坐下来,为活动开始创设了轻松的环境,便于孩子能过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开始欣赏音乐,我结和音乐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让他们能主动的去感受音乐的变化。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马上对这个音乐充满兴趣,这也是活动成功开始的第一步。让幼儿通过图片了解乐曲的结构和连贯流畅的旋律。在我讲完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之后,能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活泼、灵巧。在创编动作上幼儿的动作不是很丰富,在表演的时候我还要求幼儿调整自己行进的方式和动作的幅度,避免和其他的幼儿碰撞。

第64篇、中班音乐活动画地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排排中理解歌词,学唱歌曲《画地球》。
  2、积极参与齐唱、接唱、替换演唱等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进一步产生爱地球、爱家园的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排图材料

  活动过程:
  1、在《夸家乡》的乐曲声中进入教室 复习歌曲《数高楼》、《看大桥》
  2、在听听排排中熟悉歌曲内容
  ⑴ 引导幼儿了解排图要求
  (出示排图材料)请小朋友边听歌边按歌唱的顺序把小图片排在横线上。
  ⑵ 引导幼儿边听歌边排图
  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三遍,提醒幼儿在倾听中排图,在倾听中调整图片位置。
  ⑶ 引导幼儿交流和检查、验证
  ⑷ 教师小结歌词
  3、在唱唱练练中学会演唱
  ⑴ 引导幼儿看排图尝试学唱歌曲
  ⑵ 引导幼儿处理歌曲情绪
  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在幼儿的交流中进行分句练习,引导幼儿尝试用跳跃的声音和开心的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⑶ 引导幼儿完整演唱,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4、在齐唱、接唱和替换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⑴ 引导幼儿进行接唱和齐唱
  ⑵ 教师和幼儿接唱,教师唱歌曲中的“画上”,幼儿接唱“画上”后面的一部分,最后两句进行齐唱。
  ⑶ 幼儿分成二组进行接唱和齐唱,方法同上。
  ⑷ 引导幼儿进行替换演唱 (教师拿掉大树、小丘、青山和绿水的图片,提出。)地球上除了画上大树小丘等,还可以画上什么?(根据孩子的交流替换四张图片,并引导幼儿进行歌唱。)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感受、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歌,都愿意大胆地唱、大胆地表现自己。

第65篇、中班音乐活动小袋鼠摘果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学唱歌曲《小袋鼠摘果子》,体验歌唱时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学习休止符的唱法,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袋鼠头饰、头巾、袋子每人一套,节奏谱、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小袋鼠跳进活动室,安静入座。
  2、练声,用C、D、F调向客人问好。
  3、复习声势节奏《摘果子》,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扮演小袋鼠摘果子,熟悉音乐旋律。
  2、教师交待歌曲名称,清唱歌曲。
  3、幼儿跟老师一起练习歌词两遍。
  4、跟音乐学唱歌曲,突出重点,学会唱休止符,要唱的短促、有弹性。
  5、边唱歌曲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1、庆祝丰收,跳《丰收舞》
  2、邀请客人一起跳舞,庆丰收。
  3、将果子送给客人一起品尝,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第66篇、中班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咕咕哒,咕咕哒……小鸡出来咯!母鸡下蛋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永远都是新鲜的。“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的内容能够让幼儿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个过程,并提高了幼儿的音乐兴趣。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鸡蛋是鸡妈妈生出来的,然后由鸡妈妈孵出小鸡来的。
  2、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旋律,并随着音乐做出相关的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制作蛋壳一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1、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幼儿能基本掌握音乐游戏的玩法及表演动作。
  活动难点:1、幼儿知道小鸡是由鸡妈妈生下鸡蛋后孵出来的。
  2、幼儿能大胆地到前面来表演动作。

  活动过程:
  1、语言游戏,拉开故事帷幕。
  教师带领幼儿扮做鸡妈妈和鸡宝宝一起念“小鸡”的儿歌,一边捉虫子吃。幼儿自由走动,再走到椅子上休息。
  2、出示图谱,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第一张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图谱上的是谁?它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问题。
  (1)教师告诉幼儿鸡妈妈今天要下蛋了,一边模仿母鸡下蛋时的叫声“咕咕哒”,一边将蛋宝宝从母鸡妈妈身后抽出,到第三个时,让幼儿一起模仿叫声帮助母鸡妈妈一起下蛋。逐个出示鸡蛋里的鸡宝宝,并引用歌词。
  (2)教师告诉幼儿鸡蛋里的小鸡宝宝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一边学习歌曲歌词“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
  3、出示第二张图谱。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图谱上的小鸡(全身长满了毛,胖胖的),学习词语“毛茸茸”、“胖乎乎”。
  (2)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讲歌词“毛茸茸啊,胖乎乎”。
  4、出示第三张图谱。
  (1)幼儿观察图谱上的小鸡在做什么?(唱歌)
  (2)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模仿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3)幼儿重复歌词内容。
  5、重复学习图谱,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
  (1)教师告诉幼儿这里还有小鸡宝宝也很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然后出示第二只鸡蛋里的鸡宝宝,继续学习歌词,并跟音乐演唱。
  (2)出示大鸡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鸡妈妈还生了一个这么大的鸡蛋,我们也一起来和蛋宝宝唱歌、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音乐游戏《小小蛋儿把门开》。
  6、小结。
  师:鸡妈妈和小鸡们真开心,我们也和它们一起出去捉虫子吃吧。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鸡蛋是鸡妈妈生出来的,然后由鸡妈妈孵出小鸡来的。能初步掌握音乐旋律,并随着音乐做出相关的动作。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水平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第67篇、中班音乐活动声音朋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声音朋友》是中班上期的一个音乐活动。在儿歌<伞>的教学中,孩子发现了青蛙的叫声与哇鸣筒声音的相似之处。受此启发, 我联想到自然界中其实有很多的声响和打击乐器发出的声响很相似。是否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与乐器之间的联系来让让孩子们来探索自然界有趣的声音呢? 将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艺术沟通性。我自编了这首包含许多自然界声响的儿歌《下雨了》, 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          
  2、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          
  3、培养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以接触过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朗读儿歌《下雨了》。
  2、材料准备:每人一份工作垫,工作盘(内有图片:小雨、大雨、青蛙、小鸭、。打击乐器:沙球、串铃、蛙鸣桶、圆舞板、)。录音:1)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音。2)打乱小雨、大雨、青蛙、小鸭、音响效果顺序并结束在马蹄声中音响效果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
  1、以听听录音机里藏着什么秘密为由,请幼儿听一段录有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 音。
  提问: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在哪首儿歌中听到过这些声音?
  2、集体朗读儿歌《下雨了》。
  (注:通过听真实声音效果的录音让幼儿引出儿歌,为后面的儿歌中的声音匹配打下基础。)

  二)声音朋友不见了。
  1、引导幼儿看图读儿歌,发现儿歌中的声音朋友不见了。
  师:这首儿歌可真调皮,刚才躲在录音机里,现在又躲在黑板后面跟我们捉迷藏呢!(教师转过黑板)
  我们一起来朗读吧!(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和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当读到象声词时教师不出声,而是做一个“没有”的动作)(附图1)
  (注:教师用表情和动作给幼儿起到暗示的作用。)
  提问:儿歌中的什么不见了。(声音朋友不见了)

  三)找朋友。
  1、以找声音朋友为由,引出打击乐器。   
  师:我们帮忙找找声音朋友在哪吧!“声音朋友你们在哪?”(放录音)“我们在这里”教师顺着声音找到一个大盒子。   
  师:疑惑地从盒子里逐一请出打击乐器。(教师一边敲击打击乐器让幼儿听它的声音,一边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称。)整齐摆放在桌子上。
  (注:自然、巧妙地引出打击乐器,通过倾听使幼儿将打击乐器与它所发的音响发生直接的联系。)
  四)谁是谁的声音朋友。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为儿歌中的部分图片匹配乐器(找声音朋友)
  师:这么多乐器到底谁是谁的声音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它们找到声音朋友吧! 例:教师一边说“下小雨了,下小雨了,沙沙 沙沙”,一边操作桌上的打击乐器。请幼儿用“摇头、点头”表示,直到找到沙球,大家点头表示同意。教师将沙球放到小雨图片的下方。(如果出现争议可请有争议的幼儿亲自操作打击乐器再次感受、选择,最后以大多少幼儿赞同为准。)
  (注: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一或二个声音匹配,而不是整首儿歌完整操作,是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中的图片与打击乐器进行匹配的操作方法。留下空间让幼儿自己通过操作、听辩、想象、匹配出整首儿歌。)

  五)我来帮它找朋友
  1、幼儿在工作垫上操作,为儿歌中的象声词匹配打击乐器。
  指导要点:
  1)根据儿歌的顺序摆放图片。
  2)提醒幼儿轻拿、轻放、安静操作。
  3)幼儿一边小声地读儿歌,一边操作打击乐器。仔细倾听、探索、发现逐一为儿歌中的象声词匹配打击乐器。    
  2、请先配器好的幼儿配器朗读给老师听。
  (注:幼儿操作完成有先后,先配好的幼儿先配器朗读。节省了时间,使活动环节更加紧凑。)
  3、选择最适合的配器   
  1)教师请有不同匹配方案的的幼儿一边操作打击乐器,一边朗读儿歌。   
  2)引导幼儿仔细聆听为有争议的匹配选择最适合的匹配,同时全体幼儿参照为自己纠错。
  4、配器朗读。(附图2)
  1)教师和幼儿合作配器朗读(教师读儿歌,幼儿配器)
  2)幼儿一边操作小乐器一边配器朗读儿歌。
  3)分步尝试有感情地配器朗读儿歌。  
  师:小雨的声音是很小声的,你们能让自己的小嘴和小乐器发出小雨很小的声音吗?(请幼儿尝试小声朗读、配器。)
  师:大雨的声音是很大声的,你们能让我听到大雨很大的声音吗?(请幼儿尝试大声朗读、配器。)
  师:你们能让我感觉到青蛙和小鸭在高兴地唱歌吗?(请幼儿通过表情和语速来表现)
  4)集体有感情地配器朗读儿歌。
  (注:幼儿一边连贯、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操作配器是有难度的,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配器朗读。)

  六)找到朋友真快乐。    
  1、 教师以“配声小故事”的形式创设游戏环境,幼儿手持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儿歌中的真是声音配音效。
  师: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老师要带“小乐器”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现在请大家到自己工作盒里选一个喜欢的打击乐器。一会儿到了森林里,你听到什么声音像你手中小乐器的声音,就用手中小乐器为它伴奏。
  (游戏)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
  “小乐器”跟着老师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走着、走着,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小雨声音)(手持沙球的幼儿为小雨配伴奏,)雨越下越大,小雨变成了大雨。(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大雨声音)(手持串铃的幼儿为大雨配伴奏,)下雨了,下雨了,青蛙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有真实音效的青蛙声音)(手持蛙鸣桶的幼儿为青蛙配伴奏,)下雨了,下雨了,小鸭也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小鸭声音)(手持圆舞板的幼儿为小鸭配伴奏,)雨儿在唱歌,小动物们也在唱歌,真是一个好听又有趣的音乐会。
  (注:活动开始由听自然界的声响引出带有儿歌。活动中幼儿尝试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与象声词进行声效匹配。最后通过配器游戏,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和人声还原的自然声中。首尾呼应。)
  2、幼儿交换打击乐器再次游戏,游戏时加大难度。不按儿歌顺序创设游戏环节,并且教师不用语言提示,而是让幼儿自己听录音中的声音,根据自己手中相应的乐器进行配器。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 “小乐器”跟着老师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走着、走着,突然……(听录音中的声音继续游戏。) 还可在游戏结束出增加一个出场小动物的环节,例:下雨了,下雨了,小马儿高兴的唱起了歌,蹄踏 蹄踏。哪个小乐器能为小马的蹄踏声伴奏呢?大家试试。(总结我们手上没有能为小马蹄踏声伴奏的小乐器。)   
  师:在我们音乐区里还有许多的小乐器,大家可以到那去找找。
  (注:在活动的结束处设疑,为幼儿继续探索埋下了伏笔。)

  七、延伸活动:儿歌进行续编匹配。
  1、可将这份声音朋友的工作材料投放在音乐区,继续让幼儿探索、操作。
  2、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在下次活动时进行儿歌的续编匹配。平时我们还听到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匹配?如:双响桶的声音还能与钟表、马蹄声匹配。木鱼的声音还能与小老鼠的脚步声匹配等。引导幼儿探索、想象出更多的声音匹配。
  3、还可将儿歌中象声词的节奏进行替代。可以是幼儿学过的节奏,也可是幼儿创编的节奏。

  附:儿歌                    
  下雨了                 
  下小雨了,下小雨了,沙沙 沙沙。                 
  下大雨了,下大雨了,哗哗 哗哗。                 
  青蛙高兴地,呱呱 呱呱,                 
  小鸭高兴地,呷呷 呷呷。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68篇、中班音乐活动买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并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歌曲的节奏。
  2. 认识蔬菜,体验买菜的乐趣。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菜场”场景,菜(实物)
  2.“奶奶”头饰,菜(图片)
  3.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烘烘的,“今天呀,“奶奶”要带孩子们去菜场买菜,好不好?”(坐上汽车出发)

  二.熟悉歌词内容
  1. 买菜,边买边讨论
  --孩子们,瞧这是什么菜呀?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等(讨论菜的颜色,特征)
  2. 学习歌曲的歌词
  --“哎呀,“奶奶”都提不动了,休息会儿吧,一起来看看咱们买了些什么菜?(出示买好的菜,学念歌词)
  3. 学习歌曲念白的节奏
  --“瞧,还有什么菜呀?”(出示节奏卡),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这段节奏。

  三.学唱歌曲
  1.听磁带音乐《买菜》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的菜的图片。
  3.教师看图片完整唱一遍。
  4.幼儿学唱歌曲。
  5.幼儿分组比赛唱。
  6.跟磁带完整演唱一遍。

  活动延伸:
  “孩子们,我们休息这么久了,走去付钱回家咯!”(结束)

  活动反思: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做成图片,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而且这张图谱又成功地为创编歌词打下了基础。

第69篇、中班音乐活动勤快人与懒惰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难点: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工作的动作。

  活动准备:
  图谱一套。

  活动过程:   
  1.练声
  2.谈话导入,理解轻快人与懒惰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勤快人?什么样的人是懒惰人吗? 有人忙着做这样忙着做那样,很爱劳动是勤快人,而有些人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只想着吃东西、睡懒觉是懒惰人。
  师:今天有一群勤快人和懒惰人来到了我们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3.欣赏歌曲熟悉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师:这首好听的歌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懒惰人。勤快人做了什么事?懒惰人又做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
  (2)看着图谱学念歌词。
  4.进一步熟悉旋律,了解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1)师示范唱,幼儿倾听。(根据歌词内容,将第一段歌词唱得快一些,第二段歌词唱得慢一些,让幼儿在老师的范唱中体会到勤快人与懒惰人之间动作的不同)
  (2)提问:刚才老师唱的这两段歌曲的速度一样吗?哪里唱得快?哪里唱得慢?为什么要不一样呢?
  (3)幼儿跟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4)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组为勤快人,另一组为懒惰人)
  5.尝试边唱边表演,通过动作进一步感知快和慢的变化。
  (1)他们做了哪些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怎样唱怎样做能表示出勤快人与懒惰人的不同?
  (3)请跟着琴声的变化边唱边表演。
  6.尝试创编歌曲。
  (1)人们还可能在哪里劳动呢?
  (2)做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目标中目标一达成得比较好,幼儿都能够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而目标二完成得还不够。相比较而言,唱得多动得少了一些,在音乐课也同样要注重动静交替。
  2.练声环节的有机整合,今天的练声只是单纯的以师幼问好的形式练了下声,其实应该更加注重音乐元素的结合,让练声也为今天的音乐课做铺垫,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可以选择上学期学过的《鱼儿好朋友》,也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这样在练声中就让幼儿感受到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多多思考提问的有效性,在提问幼儿为什么勤快人要唱得快懒惰人要唱的慢一些,幼儿不是能够很好的理解。
  4.本节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够大胆的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幼儿只是简单的创编出了歌词中的动作,应该充分发散幼儿的思维,一起来表演勤快人还可以擦擦地、洗洗衣服;懒惰人可以翘着二郎腿什么都不做等等。这样歌曲的情景性更强,也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美感。
  5.图谱的有效运用。在环节四中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的出示了图谱,每一张图谱都是一句歌词,幼儿在说说看看中很容易的就记忆了歌词内容。在老师的范唱后,幼儿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歌曲快慢不用的速度。

第70篇、中班音乐活动龟兔赛跑教案反思

   教学分析:   
  乌龟和兔子这两个音乐片段选自史真荣创作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这是一个儿童自小就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童话故事。表现兔子的音乐用单簧管演奏,音区较高,音色较明亮,节奏欢快,表现了兔子敏捷的动作和骄傲的神态。表现乌龟的音乐用大管演奏,音区较低,音色较暗,节奏较稳健,表现了乌龟动作缓慢、谦逊和蔼、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品格。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能够运用竖笛吹奏主题音乐,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并尝试创编新结尾。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及音乐想象能力。   
  3.在学习中,注意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树立自信心,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音色、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头饰。   
  学生:查找作品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学生随着欢快的音乐扮演各种小动物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然后师生问好。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二、新课教学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们都听过了吧,谁能把这个故事描述一遍? 
  (师)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听音乐童话《龟兔赛跑》,看看音乐家怎样用音乐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屏幕上出现音乐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的字样(电脑制作。)   
  (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2.作品介绍。听同学讲作品简介,检查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作品简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边听边分析作品特点?作品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再播放动画片。
  (1)分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a.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b.提出问题,引出主奏乐器大管和单簧管。
  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件乐器。               
  (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和“大管”图片):一件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大管。    
  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2)(师)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两个主题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乌龟和兔子的动作,分辨一下单簧管和大管的不同音色。好在下面的音乐故事中找到它们。
  4、完整的欣赏全曲。
  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喜洋洋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喜洋洋)    
  师:原来是喜洋洋呀,小朋友你们喜欢喜洋洋吗?好问的喜洋洋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喜羊羊的奖品!(老师出示喜洋洋徽章)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喜洋洋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喜洋洋提出的问题吆!
  (1)、喜洋洋出现:既然乌龟和兔子之间发生了这样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当你听出兔子跑的音乐时可拍手表示,听到乌龟行走的音乐时可跺脚表示(初听全曲,边听边动)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完成了喜洋洋的第一个问题。让我们继续吧!    
  (2)、喜洋洋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聪明的小朋友,故事听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如果你是兔子的朋友,你会怎么帮助它?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骄傲自大。
  (3)、喜洋洋出现:试想一下,下次比赛时会是什么结果?(生讲述各种可能)请你回去后编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5.分组表演。引导学生用别的方式表演《龟兔赛跑》。   
  (学生自己组织,分绘画小组、表演小组来自由表现,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表演的能力。利用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利用他们认识音乐的规律有机地学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小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习乌龟踏踏实实的,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学习。好,让我们一起和小动物们和喜洋洋说再见! (学生在表演结束时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班有20个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有2个幼儿对于教学活动不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及时的给与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但是也要集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题材的运用。本课是欣赏课,我选用“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评价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本节课的教学以“探究”为核心,力求使每位学生都亲历探究的全过程,把自主探究权还给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即兴表演,充分体现了他们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及音乐想象的能力。教师由原来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变为实践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全过程自主学习,研究探索,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探究活动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有效进行。

第71篇、中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自由活动时幼儿常常在探索自己的小脚,脚跟着地的点来点去,有的脚步着地的动来动去,看着他们对自己的小脚做出的动作很好奇,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我特设计了此活动《滑稽的脚先生》。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学习保护小脚的方法。
  3、尝试跟着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走路姿势的图片各一幅、对脚的部位已有初步的了解。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我们跳舞的时候要用身体中的什么部位来跳舞?”
  了解脚的不同部位名称。
  师——“小朋友伸出一只脚,把袜子脱掉,看一看小脚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观察引导了解脚趾、脚背、脚跟等名称)
  (2)、师——“大家把脚放在地上有什么感觉?”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尝试小脚放在地上的感觉,知道要保护小脚)
  (3)、师——“如何保护我们的小脚呢?”

  二、感知练习,积极探索
  师——“我们的小脚本领很大,除了会跳舞还会干什么呢?”  
  “你的小脚是怎样走路的?”
  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幼儿练习

  三、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师——“老师吧小朋友用脚走路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想不想听?”  
  “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最喜欢那一句?”

  四、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1)、听音乐按图示依次做动作。
  (2)、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走路。
  (3)、自由结伴唱唱做做,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我根据设计的目标及内容我利用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自己跳舞的时候我们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跳舞的,幼儿的议论非常的激烈,有的谈话用脚,有的说用手……我又采用了让幼儿边说边说做动作的方式,重点提醒幼儿模仿用脚跟脚尖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感受用各个部位走路的不同感觉,使幼儿理解并掌握词曲,在学唱时吐字很清楚节奏较强,很快的掌握了歌曲,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用边唱边做的方式让幼儿边学边玩的过程中掌握了本活动的内容。

第72篇、中班音乐活动智斗大鲨鱼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这个韵律活动选自奥尔夫音乐《开始和停止》。该乐曲有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带给幼儿一种有趣好玩的感觉。采用许卓娅老师提倡的“傻瓜”流程,设计以小鱼智斗大鲨鱼的故事导入并贯穿整个韵律游戏,用图谱的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旋律,尝试用小鱼静止变造型来表现这一音乐的特点,来提升幼儿冲动和控制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和句式,听出乐句末的休止并做出静止状态。
  2、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CD; 海洋背景图一副;大鲨鱼头饰1;大鲨鱼图片6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 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1、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海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每天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很幸福,突然有一天来了一条大鲨鱼,小鱼们灵机一动,大鲨鱼东找找西找找,只看到水草、礁石,找不到一条小鱼就走了。小鱼得意洋洋的说“找不到我吧”,又开始游来游去,原来小鱼们变成了海底不动生物,逃过了大鲨鱼。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这个故事就藏在音乐里,我们来听一听。
  2、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哪一段音乐表示小鱼在游,哪一段音乐表示大鲨鱼出来了?
  3、欣赏音乐第二遍,提问:那大鲨鱼一共出来了几次?
  4、欣赏音乐第三遍,验证鲨鱼一共出来了几次。

  (二)结合图谱,理解音乐旋律
  1、欣赏音乐第四遍:用图谱的形式表示小鱼游过的路线图,感知乐句的长短。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用手来表现小鱼游,感受音乐开始和停止。
  3、引导幼儿默念“找不到我吧”的方法感受乐句中停止部分的时间。

  (三)通过游戏,表现音乐旋律
  1、请幼儿猜想结果:小鱼有没有被大鲨鱼吃掉?感受最后一句逃跑的乐句。引导幼儿游戏时逃到自己的位置上躲好。
  2、教师扮演大鲨鱼,幼儿扮演小鱼静止造型。(游戏2次)

  (四)延伸
  小鱼凭借自己的智慧终于战胜大鲨鱼,没有被大鲨鱼吃掉,她们开心的游回了家。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第73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狗抬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欢快活泼诙谐的音乐节奏。
  2,能够用自然愉快的声音唱歌,并能够大胆的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八只小狗抬花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图片;八只小狗今天特别的高兴,因为他们惩罚了森林里经常欺负小动物的老虎。他们把这件事编成了歌,小朋友我们来听听好吧。
  (2)教师诙谐的表演《小狗抬轿》这首歌。
  (3)引导幼儿了解歌词并记忆歌词的内容。     
  例;说一说,八只小狗在干什么? 老虎在干什么? 老虎是怎么样的摔了一跤小狗的? 小狗又是怎么样的惩罚很厉害的老虎的?
  (4)学唱歌曲《小狗抬轿》   
  1  幼儿与教师一起随着音乐的旋律朗诵歌词。   
  2  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
  (5)与幼儿分析歌曲的情绪;   
  1  唱这首歌时,心情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唱?(第一段可以沉稳一些,第二段表现小狗的聪明,声音可以更轻快活跃一点)。
  2  幼儿用平稳和轻快的方式分别唱一唱,体会一下不同的唱法和情绪。
  (6)表演唱。
  1  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狗和老虎进行表演和演唱。(可教幼儿简单的十字步,丰富小狗的抬轿动作)
  2  幼儿分组进行模仿表演。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狗抬轿的歌曲,知道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要好好的相处,不要以势力欺负别的小伙伴,要互相帮助相互的尊敬对方,这样才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演唱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孩子们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在活动中孩子们都敢于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课堂积极活跃的气氛体现了孩子对音乐审美的表现。不足的地方也有所存在,如;在孩子的演唱歌曲时,有的孩子把这两段容易混淆的唱,只够在提醒孩子的动作表现上就没及时的来纠正,没有及时的提醒孩子,在延伸课时要及时的纠正,也可以进行歌词的创造活动,以及提供头饰进行表演。

第74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找老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歌曲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课件         
  2、猫咪 乌龟 公鸡 青蛙等头饰         
  3、图谱           
  4、盖头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歌曲,并回答问题?         
  1、故事中出现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         
  2、完整听歌曲,听听和老师的故事是一样的么?    
   
  二、分段倾听歌曲,并学习歌曲中的对话。         
  1、第一次碰到谁,乌龟、对话内容是什么?         
  2、第二次碰到谁,公鸡、对话内容是什么?         
  3、第三次碰到谁,猫咪、对话内容是什么?         
  4、第四次碰到谁,青蛙、对话内容是什么?         
  青蛙找到老婆了吗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青蛙小姐好吗?(帮助幼儿巩固歌词)。
       
  三、 节奏演奏         
  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         
  师: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兴。高兴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唱一次。         
  2、(请教师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找出不同的动作)学习青蛙先生的样子找老婆去,         
  乌龟对话时(拍手)、         
  公鸡对话时(跺脚)、         
  猫咪对话时(拍肩膀)、         
  找到青蛙后(拥抱)。       

  四、分组进行活动当小动物,以情景剧的形式跟着来做游戏。          
  带头饰分为乌龟组、公鸡组、猫咪组、青蛙组进行活动。       

  五、掀盖头游戏,巩固歌曲体验乐趣。         
  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盖头,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多次的盖头。掀错了以对话的形式告诉青蛙,然后继续进行,一直找到青蛙小姐为止。         
  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75篇、中班音乐活动捡豆豆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自主游戏时,有许多小朋友喜欢玩喂瓶娃娃吃豆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因为筷子没挟好,豆子从筷子中滑落到地上。这时,小朋友就需要将掉在地上的豆子捡起来。为了使这环节赋有趣味性,故生成一节歌表演活动《捡豆豆》。同时,歌表演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有效的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开阔幼儿视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幼儿通过歌表演,体会到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学唱歌曲。
  2、学走小碎步,初步学会用动作,表情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激发表现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捡豆豆的意识和亲身体验。
  2、红豆豆、绿豆豆各54份,小竹篮或塑料篮54个,盒子6只,筷子54双。
  3、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挟豆豆。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豆宝宝,他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玩吗?(喂瓶娃娃吃豆子,挟豆子比赛)
  2、游戏:挟豆豆比赛。
  (1)幼儿自由组合分成六组,每组幼儿将盒子里的红豆豆、绿豆豆,用筷子挟到篮子里,谁盒子里的豆豆先挟完,那一组就表示先赢。
  (2)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比赛。
  咦,桌子上和地上怎么有豆豆粒啦?豆豆掉下来应该怎么办啊?(捡到篮子里)(这咦环节通过挟豆豆比赛,引出捡豆豆的动作,喂下面的环节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欣赏表演,感受旋律
  1、老师刚才把小朋友们捡的豆豆的动作编排了一个歌表演,你们愿意看一看,听一听吗?
  2、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的歌表演。
  3、这首歌曲好听吗?旋律听上去怎样?表演中,我在干什么?
  (这一环节,幼儿在欣赏歌表演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提高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

  三、欣赏并理解旋律,师生共演。
  1、这首歌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教师在表演的同时鼓励幼儿模仿)你觉得哪个动作表演的十分有趣?(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练走小碎步)
  2、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这一环节中,歌表演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歌表演,提高音乐素质,并能从中体会到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活动反思:
  在预设第一环节时,是想通过幼儿在挟豆豆比赛的时候心情紧张,手中的豆子会挟不住,滑落到桌上或地上,由此引出捡豆豆的动作,使音乐活动《捡豆豆》因此而诞生。在二三环节,使幼儿能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愿意学唱歌曲,并学会走小碎步,由主动表现的欲望。
  在第一环节时,幼儿比赛挟豆豆,并没有我想的那样幼儿会出现紧张,混乱时,将手中的豆子滑落到地上。因此而引出了捡豆豆的动作。我看这一方法不灵,我又请出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单挑比赛,并请下面的小朋友给他俩呐喊助威。这一招终于等来了机会,红婷露小朋友在谨慎加小心的同时,还是有一颗豆豆落下地了,我就抓住这一小小环节问幼儿:豆子掉下地了该怎么办啊?幼儿其心回答:“捡起来。”于是,我就请小朋友一起做一下捡豆豆的动作,并引出歌表演的音乐。在二三环节中,幼儿对表演很感兴趣,监视刚开始表演,他们就自发的离开椅子跟老师学了。

第76篇、中班音乐活动小手小脚排排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手小脚探索不同的声势节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感受用声势节奏为4/4拍乐曲伴奏的乐趣,形成初步的节拍韵律感。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小手小脚图片,指挥棒,4/4拍音乐,磁性黑板。
  学具:幼儿每人一套小手小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小脚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语:老师请来了和我们关系很密切的两位好朋友,它们是小手和小脚。小手、小脚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看见小手图片就拍拍手,看到小脚图片就请跺跺脚,看谁看得清,做得对。(教师交替出示小手和小脚图片,并且不断变换节奏,请幼儿随图片的变化有节奏地拍手、跺脚。)

  二、给小手小脚排队,创编不同的声势节奏
  1.请幼儿拿出印有小手和小脚的图片,把图片排排队,并尝试用拍手、跺脚的动作把排出的节奏表现出来。(幼儿自由操作排图片,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排出不同的声势节奏。)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方式,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并引导幼儿集体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总结出“小手和小脚共有六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让幼儿试着把这六种不同的声势节奏连起来,并用动作表示。

  三、尝试用声势节奏为4/4拍乐曲伴奏
  1.请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拍。
  2.在小手、小脚节奏图的提示下,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创编出的六种声势节奏为音乐伴奏。 讨论表演的情况,请幼儿找出不足并想出解决的办法。
  3.提出新要求,请幼儿再次练习用声势节奏为音乐伴奏。
  4.变换声势节奏顺序,让幼儿继续学习为乐曲伴奏。
  5.讲评活动情况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77篇、中班音乐活动理发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教育源于生活:理发师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且有一定的理发经验。结合中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特设计音乐活动“理发”,使幼儿初步感知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中,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热爱音乐。

  活动目标:
  1、有学做小小理发师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歌曲。
  2、学习节奏律动,掌握“O×︱O× ×∣的节奏型。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小木梳、小剪刀、小吹风等理发用具 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理发用具,问:这些东西你们在哪里见过?
  幼儿谈谈自己去理发店的经验:
  ——“你去过理发店吗?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1、师播放理发师为顾客理发的录像,巩固幼儿经验
  2、引导幼儿说说理发的顺序
  意图:导入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节奏律动,学做小小理发师
  1、感受旋律“边听边想这位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
  2、学习节奏O×︱O××︱
  ——“请你跟着音乐拍一拍,把理发师高兴地心情告诉大家”
  ——节奏律动,用动作表现理发师的情景。
  ——“如果你是理发师,你会怎样为顾客理发呢?”

  三、学唱歌曲,结伴玩理发游戏
  ——师随节奏律动扮演理发师。
  ——再次欣赏表演,并示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
  其他活动:表演区:小小理发师     
  美工区:制作理发用具

  活动反思:
  理发的经验是每个幼儿都拥有的,可以让幼儿说说理发后的经历,只有平时观察仔细,发言积极地幼儿能跟老师讨论其立法的顺序等,经过我的一个推理幼儿才回忆理发的情景,通过听音乐“理发”让幼儿学做理发师,根据歌词的顺序让幼儿大胆论理理发师是怎样理发的,在学唱歌曲环节幼儿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很快记住歌曲的歌词内容并会结伴玩理发游戏,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学习节奏O×︱O××︱在之后的区角表演区中我将继续让幼儿训练。

第78篇、中班音乐活动让爱住我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⒈欣赏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感受歌曲幸福快乐的意境。
  ⒉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感情,尝试用唱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⒈音乐录音、全家福照片。
  ⒉《让爱住我家》演唱者照片、表演视频、哑语视频。

  活动过程:
  ㈠倾听歌曲,感受歌曲幸福快乐的意境
  ⒈完整倾听歌曲
  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请你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⒉倾听后说说感受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师:听歌的时候你们为什么笑?听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很那么开心?

  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⒈欣赏歌曲,认识演唱歌曲的一家人
  ⑴这是一首关于“爱”和“家”的歌曲,名字叫《让爱住我家》,请你听一听这个家里有谁?
  ⑵(出示演唱者全家福)这个家里住着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你看他们一家人在一起表情怎么样?给你什么感觉?这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⒉欣赏歌曲,了解歌曲演唱的方式
  师:这首歌里,谁第一个唱,谁第二个唱,谁第三个唱,请你听听。
  师:最后一部分是怎么唱的?(一家人合唱)
  ⒊欣赏歌曲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一家人的表演。
  ⒋分段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⑴师:幸福的家庭里每天发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有谁呢?他们认为爱是什么呢?我们再闭上眼睛静静的来听一听。
  ⑵倾听姐姐演唱部分,请幼儿说说姐姐对爱的理解。
  师:姐姐说爱是什么?
  ⑶倾听妈妈演唱部分,
  请幼儿说说妈妈对爱的理解。
  ⑷倾听爸爸演唱部分,请幼儿说说爸爸对爱的理解。
  ⑸倾听合唱部分,说说幼儿自己的理解
  师:你看,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爱,享受着别人的爱;爱就在你的家,爱就在我的家,爱就在我们的家。
  ⒌轻声哼唱,感受歌曲浓浓的爱
  ⒍完整欣赏音乐,观看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师:这几天,老师收集了你们的全家福照片,我们来听着音乐,看看我们自己幸福的家。

  ㈢学习用动作表达自己的爱
  ⒈欣赏聋哑人手语表演。
  师:孩子们,我们是幸福的宝宝,我们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的疼爱,我们可以用小嘴巴说出来,但有一群人她们不会说话,不会唱歌,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⒉学习歌曲高潮部分动作,用动作表达爱
  师:我们一起来跟他们学一学吧。
  ⒊小结:我们幼儿园也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朋友们在这个家庭里快乐的成长,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幸福的感觉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活动反思:
  最近,我和宝宝们一起上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让爱住我家》,上完这节课后,给我的感触很深很深。宝宝们跟着我一起随着音乐亲亲热热的画面,还在我的脑海里不停播放。他们和我那么的有默契,有些事情、有些动作,不需要我说,一个眼神,他们似乎就懂得,真的让我倍感欣慰。
  《让爱住我家》是一首欣赏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柔和、舒缓的旋律以及可爱的童声,领略音乐的魅力,能够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在我们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跟着老师一起用心去感觉这首歌的内容,从他们的表情中能够看到。有的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活动结束后还说很想听,有的幼儿感觉到歌中的温馨了,有点黯然地跟我说“老师,我的爸爸和妈妈有时会吵架”看着孩子那失落的表情,不禁让我的心都有些酸酸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爸爸妈妈都要好好相处哦,因为我们都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79篇、中班音乐活动小号手之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感受和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磁带,战争片中军队发起进攻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播放军号声和军队冲锋时的呐喊声,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这是红军向敌人发动进攻时的军号和喊叫声,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有什么感觉。
  ——军号声让人感觉到了军人的勇敢,喊叫声会让敌人感到害怕,小朋友说的真好,有一首歌就表达了这样的内容,歌的名字叫《小号手之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和歌曲进行曲的风格。
  ——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啊?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图片,带领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教师带来幼儿一起边看图边欣赏歌曲内容。
  3、学习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
  ——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幼儿尝试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
  ——幼儿尝试听琴声念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用坚定用力的声音演唱这部分内容。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动作。

  活动反思:
  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

第80篇、中班音乐活动骑转马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
  (2)“骑转马”音乐碟
  (3)木马头饰
  (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难点: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

  活动过程
  1、 音乐入场。音乐《慢慢走》
  2、 故事导入
  师:宝宝担心长针先生追不带短针小姐,他便骑着旋转木马帮他一起追。
  3、 肢体问答
  师:去追短针小姐呀前我们要运动运动,热热身!现在老师拍腿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就拍手回答老师的。
  问句:拍腿(老师老师在哪里?)。
  答句:拍手(老师老师在这里)。
  (重复两遍)
  4、 实物与人物名称
  (1)、物品方位 辨认教室里的物品以及它的方位。
  师:刚才小朋友都能很快的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谁唱的歌最好听。老师唱歌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也要唱着歌回答老师的问题噢!
  问句:老师唱“电灯电灯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电灯电灯在这里”
  问句:老师唱“风扇风扇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风扇风扇在这里” (可以找不同的物品多玩几次)
  (2)、图卡的辨认 老师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卡和字形,并贴在教室的周围。
  师:(出示人物图卡)小朋友看你能认出她妈?
  (幼儿回答完后老师将人物图卡贴在教室的周围)老师并依次问剩下的人物。
  5、 音感:分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1) 音名模唱 老师弹琴与学生练习模唱音名音阶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个唱歌高手给小朋友唱歌呢!(老师弹琴)
  第一遍:CDEFGABC
  第二遍:老师弹唱小朋友肢体动作(由低到高—由蹲到站起)
  第三遍:动作并配上骑转马的音乐,幼儿表演。
  (2)、模唱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出示模唱图谱(图谱:上行以蝴蝶代表、下性以蜜蜂代表、同音反复以毛毛虫代表。)
  第一遍:上行:CDEFG 下行:GFEDC 同音反复:GGGGG
  第二遍:看图谱结合骑转马音乐模唱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6、 骑马唱歌(队形:圆形)
  师:我们做了热身运动后就要出发去追短针小姐了,去的路上我们要骑上转马唱着歌噢!小朋友要仔细的听老师的问句。小朋友骑到正确的人物图卡面前并停下指唱答句。
  问句:老师唱“爸爸爸爸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爸爸爸爸在这里”
  问句:老师唱“妈妈妈妈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妈妈妈妈在这里”
  (依次爷爷奶奶问答句)

  六、活动结束
  师:我们骑着转马去追短针小姐了。(骑转马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第81篇、中班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    感受并能初步表现休止符。
  3.    体验歌曲情境的趣味性。
  4.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在演唱中能初步的表现间奏、休止符。

  活动准备:
  音频、图谱、小老鼠指偶、老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经验,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老鼠的指偶,模拟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 好朋友又是怎么接电话的呢?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3.幼儿看着图谱进行打电话。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2.欣赏歌曲,初步感受休止符
  提问:电话号码是怎么拨的呢?
  3.看图谱欣赏歌曲,教师在间奏部分用拍手节奏来表示。

  三、游戏——打电话
  1.完整倾听歌曲一遍。
  提问:来的是谁?小老鼠看到老猫会怎么样?   
  2.游戏:小老鼠和猫
  播放完整音乐,小老鼠们边唱边打电话。当听到“喵”的声音,小老鼠害怕的跑回家。
  3.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诙谐幽默是这首儿歌的一大特点,我把如何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儿歌这一特点,深入课解作品所蕴含的知识,作为活动预设的重点,明确活动目标,以此开展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力求营造愉快、有趣的氛围,以自己的语言、神情去感染幼儿,做到我们都是构建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努力使孩子们在充分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本次活动使孩子们初懂得了:不能随便拨打电话。

第82篇、中班音乐活动说唱朱家尖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用一切美的因素,诸如良好的教学环境,美观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为孩子创造一种音乐意境。小班的幼儿天性好动,小班的音乐活动更不能够一板一眼地学唱歌词,这样会让那个孩子从小就厌倦音乐课。我们做的更多的是让那个孩子感受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美好的体验。本活动先从环境的创设上让孩子感受了歌曲的氛围,同时也会学唱歌曲提供了隐性的帮助,其次在歌词的改编上,我们运用《买菜》的旋律结合孩子们熟悉的朱家尖的风景,使歌曲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相信孩子们对此歌曲会倍感亲切的。
 
  活动目标:
  1、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旋律,学会歌曲。
  2、感知说唱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说唱歌曲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歌词图谱
  2、圆舞板人手一个
  3、将朱家尖的四个风景图片张贴在教师四周。
  4、前期经验:朱家尖主要的人文景观已经熟悉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情境导入    
  播放旋律音乐,教师带着幼儿进教室:今天老师带着你们来朱家尖旅游喽!哇,我们来到了……(南沙、大青山、白山、坞石塘)
  2、提问:南沙有什么啊?在南沙我们可以干什么?……(依次观看,依次提问)
 
  二、学唱歌曲(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
  1、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去朱家尖玩了,朱家尖美吗?那我们来说唱我们的朱家尖吧!
  2、再次欣赏歌曲,学唱歌曲中间说的部分:(南沙沙雕节呀,大青山风景好呀,印象普陀白山头,黑黑石头乌石塘)
  (1)欣赏中间说的部分,
  (2)歌里说了朱家尖什么地方?(教师根据幼儿的答案出示图片,然后一边念一遍张贴图谱)
  (3)看图谱学说中间说的部分:南沙会举行什么?大青山你觉得怎么样?印象普陀在哪里开的?乌石塘有许多什么呢?
  (4)结合拍手和看图片学说中间说的部分
  3、学唱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唱的部分
  (1)师:刚才我们学了说的部分,现在来听听唱的部分
  (2)欣赏歌曲,幼儿补充歌词内容(视情况而定教师唱几遍)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完整演唱歌曲
  (1)结合图谱师幼合唱
  (2)师幼合唱,说的部分结合拍手打节奏
  (3)幼儿独立演唱 三、歌曲表演 用圆舞板打节奏表演

  活动反思:
  1、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入也很重要,就这个活动来说,开头我是带着幼儿听音乐进场,边听音乐边欣赏朱家尖南沙、大青山、白山头和乌石塘的风景,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朱家尖风景中。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我还跟幼儿互动:“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朱家尖旅游喽,我们来到了南沙,南沙在干什么呀等等……”这个环节不仅让幼儿感受了音乐,还不经意间接触了歌词,对后面的学唱歌曲做了铺垫,同时将音乐的氛围显现出来了。
  2、这次音乐活动我比较注重歌曲的欣赏,不管从一开始的无意识的欣赏,到后面的完整的欣赏以及分段欣赏,充分让孩子感受了音乐,所以孩子对歌词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同时也由于孩子对朱家尖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所以也确保了这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3、在环节的设置上我采用的是难点前置的方法,说的部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所以我通过多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难点,第一是导入部分的欣赏交流,第二是图谱的运用,第三是难点的前置,最后通过拍手和圆舞板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对难点的反复学习的兴趣,所以说的这个难点解决的还是比较好的。
  4、整个活动如果能给予孩子创编的机会,更能体现指南的精神,朱家尖的风景有许多,孩子们通过主题活动对此也比较了解了,所以在活动的最后可以加一个创编的环节,让孩子把朱家尖其他的风景编到歌曲里面,这样孩子的创造性就能很好的发挥,活动效果也会更好了。

第83篇、中班音乐活动葡萄牙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拉拉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段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4、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5、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6、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节奏为(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7、丫丫进了这个国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图片)   
  8、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舞蹈。使舞蹈具有流动感。(放完整音乐)   
  5、渗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师提问: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习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活动反思: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84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猫轻轻地走掉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歌曲名称,熟悉歌曲。
  2、模仿小猫轻轻走路动作。
  3、教育幼儿做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玩具小猫一只、头饰两只

  活动难点:
  学习小猫走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自由听一听,动一动
  1、听完后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歌曲里有谁啊?
  2、出示小猫玩具,以小猫的口吻进入,引出歌曲名称。
  3、发声练习:学习小猫叫。

  二、基本部分
  1、重新播放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教师小结并教育幼儿做一个董事有礼貌的好孩子。(歌曲里小猫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走路的时候静悄悄,小朋友以后在别人休息时,或者小朋友午睡,你们上厕所时也要像小猫一样走路静悄悄)
  3、教师示范唱,并与幼儿边打节奏边说出歌曲内容,从而加深幼儿印象。
  4、教师与幼儿一同边弹边唱,并作出指导。

  三、结束部分
  1、教幼儿模仿小猫走路,强调静悄悄。
  2、组织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小猫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玩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评估:
  1、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
  2、幼儿是否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跟唱歌曲。

  活动反思:
  音乐与语言语者非常密切的联系,我设计的这节音乐活动课是一节中班的课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但在进行活动时有三个小朋友不积极配合,一个小朋友性格比较倔,这节活动他不喜欢,所以坚决不参加,另外两个小朋友,性格内向,所以拒绝参加,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第85篇、中班音乐活动蓝皮鼠和大脸猫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是动画片的音乐,并且通过画面和情节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以此可以了解儿童的音乐趣味,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聆听、探究音乐情绪的同时,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画片音乐,联系动画片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优秀的动画片带给人们的愉悦。
  2、欣赏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
  3、随音乐做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聆听和感受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培养儿童专心聆听的习惯,启发儿童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儿童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儿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何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

  教学方法:
  视觉图像法、角色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头饰、图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人,播放《大风车》,启发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
  2、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的名称,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3、请学生简要介绍《蓝皮鼠和大脸猫》的故事情节,师小结。

  二、聆听歌曲,学唱伴唱部分:
  1、请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提问: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师归纳。(外形、叫声、情节等)
  2、再听歌曲,看大屏幕,将想象和具体联系起来。
  师提示:歌词中哪部分最能体现蓝皮鼠的活泼机灵、行动敏捷?(叫声)从大脸猫的叫声中你感受到什么了呢?生回答。
  3、师范唱老鼠和猫的叫声,学生跟唱。
  4、指名唱,分组唱。
  5、师再范唱,生体验两种动物的叫声特点,师归纳得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不同效果。
  6、小活动:送小动物回家,将蓝皮鼠和大脸猫贴在正确的图片上。

  三、随音乐做律动:
  要求:做老鼠和猫的代表性动作,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拓展:
  播放多部动画片歌曲,让学生聆听,说出动画片名字。

  五、活动结束,师小结

  教学反思: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第86篇、中班音乐活动妈妈的宝宝真幸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体验有妈妈的关怀是幸福的感觉。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难点:体验有妈妈的关怀是幸福的

  活动准备:    
  课件《妈妈的宝宝真幸福》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图片,看到后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幼儿回忆妈妈和自己在一起的快乐)。
  你和妈妈在一起发生了哪些快乐的事情?
  2.请幼儿以"妈妈好"为题,夸夸自己的妈妈。 谁能来夸夸自己的妈妈?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妈妈是最关心我们的人,有妈妈的宝宝是最幸福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赞扬妈妈的歌,好吗?
  2.教师点击歌曲欣赏,请幼儿欣赏一遍歌曲。
  请你闭上眼睛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再次播放歌词欣赏,听一听歌词里唱了什么呢?体会"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的情感。
  谁能说说投进妈妈怀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幼儿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请你轻声跟唱。 ’

  三、表演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尝试根据歌词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如像根草,和像块宝等)
  请您想一想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现歌词?
  2.播放歌曲,请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动作。
  我们大家一起来边唱边表演吧!

  活动反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有妈妈的关怀是幸福的感觉,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

第87篇、中班音乐活动牧童和小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2、 了解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和内容。
  3、 结合已有的经验,大胆的创编舞蹈动作。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羊、吹笛子的牧童、顽皮小牧童的头饰若干,老山羊头饰一个。  
  2、音乐磁带。  
  3、打击乐器:圆舞板、碰铃和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随《苹果丰收》的音乐师幼共同舞蹈,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师:你们在跳舞的时候感到快乐吗?为什么?
  师:一首欢快的乐曲会让你想到很多事情,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欢快的乐曲,名字叫《多来咪》,它会让你想到什么?
  2、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幼儿闭上眼睛欣赏后自由讲述欣赏音乐后的感受。
  3、听故事理解音乐
  师: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和这段音乐也有关系。
  问:故事里有谁?牧童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分句欣赏,引导幼儿听听乐句音色、节奏的变化,猜想角色出场顺序和情节的发展,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音乐技能参与创编动作,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用图谱记录下来。
  5、请幼儿自由选择小羊,吹笛子的小牧童,顽皮小牧童的头饰戴好,并分组站好,分角色表演。教师以老山羊的形象介入游戏,交代游戏规则。(第二轮游戏时幼儿互换头饰进行表演。)
  随音乐共同表演幼儿自编的律动《牧童和小羊》。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随音乐演奏。

  活动延伸:
  把录音机、磁带、头饰及乐器拿放到音乐活动区,幼儿自主地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节教学活动中,我的选题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活泼、欢快、节奏感强,孩子们喜欢。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音乐,理解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角色扮演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整个活动始终贯穿于游戏之中,幼儿参与性强,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活动,达到了教学活动目标。

第88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梅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旋律结构及AB两段的不同性质。
  2.引导幼儿在段创编雪花飘舞的动作,并在每两小节末做雪花落地的造型动作。在A段创编梅花造型动作,并在A段每两小节变换造型动作。
  3.通过故事情节了解多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会听音乐愉快地与同伴协调空间进行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相关的冬季知识;准备“雪花与梅花”的图片。
  2.音乐《北风吹、扎红头绳》。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雪花和梅花》,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幅图讲得是什么季节的事?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雪花和梅花》(见南师大艺术P86)。师:这幅图片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你们听听看。
  2.欣赏音乐《雪花和梅花》
  (1)完整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听听音乐一共有几段。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雪花和梅花》,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再次完整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分辨哪一段是雪花在飘舞,哪一段是雪花梅花在做游戏。
  (3)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说出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提问:第一段听起来感觉怎样?第二段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优美、欢快”。   
  3.欣赏A段音乐。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雪花飘舞的神态,创编出不同的雪花飘舞的动作。
  (2)组织幼儿在每两句的句末做雪花飘落地面的动作造型,可以运用创编不同雪花飘舞的动作进行多次练习。
  (3)请幼儿完整表演A段动作。
  4.欣赏B段音乐。
  引导幼儿表演雪花与梅花做游戏。先由老师分配角色,在由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5.听音乐玩游戏:雪花与梅花,完整表演AB段动作。
  6.听音乐做雪花飞舞去找别的朋友。
  结束语:雪花跟梅花做了游戏,梅花感到不冷了,雪花还想去找其它的朋友一起做游戏呢,让它们也变得暖和起来。

  活动反思:
  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孩子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第89篇、中班音乐活动朵拉的舞会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ONEPA》是俄罗斯的一首名歌剧,歌剧中所表达的意境比较低沉和幽深,尤其是旋律中的高潮海豚音部分,更是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但越听越有一种意味。  
  动画片《朵拉历险记》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里面对话式的情境创设让幼儿会情不自禁地回答问题,参于动作。特别是捣蛋鬼的出现让孩子们又紧张又兴奋。   
  因此,我利用《ONEPA》这个音乐,设计了以小动物参加舞会为主题,以捣蛋鬼的混入为导火线,将寻找捣蛋鬼为过程,并通过朵拉施展魔法学习,终于找出了捣蛋鬼这种合乎音乐的情境,通过游戏来让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能分辨各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2.能合拍地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3.喜欢参加韵律活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剪辑、四扇门、朵拉、捣蛋鬼图片各一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听,今天许老师带来了一首音乐,(幼儿倾听)音乐里有一个故事。
  2.完整讲述故事:朵拉要举办一个扮演舞会,邀请小朋友一起参加,可以淘气的捣蛋鬼也混在了队伍里面。为了防止捣蛋鬼捣蛋,小朋友们一起帮助朵拉寻找捣蛋鬼。捣蛋鬼太狡猾了,于是大家使用起了魔法寻找捣蛋鬼。

  二、问题引领,感受音乐
  1.提问:你觉得音乐里,哪一段是在讲朵拉施魔法?你会施魔法吗?(幼儿体验音乐并尝试表现)。
  2.如果朵拉邀请你去参加,你会假扮什么?你能来摆个造型吗?还可以变个动作吗?(体验前奏音乐,学习一个八拍变换一个动作)
  3.捣蛋鬼太讨厌了,我们一起去把它找出来?朵拉家有很多房间,我先去找一找,你们来数一数,看一看,我找了几个房间,用了什么动作?(教师示范)
  4.捣蛋鬼找出来了吗?我们互相问问看看吧,怎么问?(幼儿创编动作)

  三、游戏推进,熟悉音乐
  1.捣蛋鬼到底是哪个?我们一起完整地来寻找一下,看看这次能不能把捣蛋鬼给找出来。要是找出来了,我们要赶紧坐回到椅子上,让自己安全一点哦。(完整游戏,教师扮捣蛋鬼)
  2.重复游戏一--二次,教师可以指定幼儿到捣蛋鬼。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了音乐活动的快乐,认真倾听音乐,注意力比较集中,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动作,这与充足的前期经验以及直观的图片是分不开的。

第90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狗抬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歌曲。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小狗和老虎的头饰、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幼儿每三人一组,两人手腕搭手腕当轿子,另外一名女孩当“新娘”骑在搭好的轿子上,玩“抬花轿”的游戏。

  (二)欣赏歌曲《小狗抬轿》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真正的大花轿,可是里面坐的却不是新娘子,会是谁呢?让我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就知道了。”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出示课件动画,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让我们给这首好听的歌曲起个名字吧!”幼儿讨论,回答。

  (三)学唱歌曲
  1、以提问的方式,幼儿两句两句地读歌词,学唱歌曲。
  “几只小狗抬花轿?”“谁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怎么了?”“然后老虎是怎么做的呢?”
  “接下来小狗又怎么了?”“老虎却在干什么?”
  ……
  2、幼儿完整地随老师一起尝试演唱。
  3、教师提出要求,再演唱一遍。
  “小狗在抛老虎时,大家一起喊一二三,声音应该怎样?”让我们试一试。

  (四)音乐游戏:“小狗抬轿”
  1、“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呢?”教师请出八个幼儿来扮“小狗”,教师扮“老虎”,一起边唱边表演。
  2、提出要求,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大老虎坐在轿子里是什么感觉?表情应该是什么样?”“八只小狗抬轿子时累不累?应该是什么表情?”“大家一起向上抛时,声音和动作应该怎样?”

  (五)活动结束部分
  “歌曲中的动物你喜欢谁?你不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除了喜欢小狗你们还喜欢其它的什么小动物?”“你们想不想把你们喜欢的这些小动物也唱到歌曲里?”“你想让哪个小动物来抬轿,又该让谁来坐轿?”
  幼儿随音乐,学着抬花轿的样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多大数幼儿积极、愉快,这与游戏带给幼儿快乐有直接关系。整个活动,我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愉快。指南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这十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只有在游戏中才能使幼儿在玩中学,学的快乐、开心。 活动不足之处:在幼儿学唱歌曲部分,我没有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扔保留了先前教唱的风格,一句一句地问,一句一句地唱,形式过于死板,今后应在这方面敢于放手,真正落实指南中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

第91篇、中班音乐活动数高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
  2.复习1-8的点数,并学习1-8的序数。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数高楼》
  活动难点:复习1-8的点数,并学习1-8的序数

  活动准备:    
  课件《数高楼》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课件引入,请幼儿观察并提出城市里有很多很多的高楼,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层吗?让我们 一起来数数吧。

  二、歌曲《数高楼》    
  1.教师点击课件歌曲欣赏,幼儿欣赏歌曲。    
  2.教师点击课件歌词欣赏,请幼儿熟悉歌词,跟唱歌曲。    
  3.教师点击课件歌曲欣赏,幼儿边看课件边跟唱完整歌曲。

  三、复习1-8的点数    
  1.教师呈现课件数高楼中的高楼画面。   
  教师:歌曲中的高楼有几层?谁能一层一层帮老师数数看?    
  2.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中的高楼,对8以内的数字进行逐一点数,并以"共有……层"的形式说出总数。
  3.教师点击一起数高楼,呈现楼层数为8以内数字的不同高楼画面,请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并单独说出每层楼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使用语言:"第X层楼有XX"或"第X层楼是XX样子的"。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第92篇、中班音乐活动会转的玩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节奏,能合拍的做动作。
  2、在教师指导下,借助语言和身体动作控制自己进行旋转和开合动作的转换。
  3、大胆创编各种旋转动作,体验创编活动带来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带橡皮筋的雪花片(人手一个) 音乐:七士进阶

  活动过程:
  一、熟悉律动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朋友,它是谁?(雪花片玩具)今天小玩具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
  ——教师放音乐表演一遍。
  ——刚才小玩具表演了哪几个动作?(转动、拉,收)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教师清唱,幼儿随教师练习)
  ——刚才在这段音乐中小玩具表演了两种不同的动作。

  二、徙手练习
  ——现在请小朋友坐在位子上,和老师一起跳一次(幼儿坐在位子上,教师放音乐带幼儿跳一次。在开头三个音时教师用眼提示)
  ——提问:“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跳了一次,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做拉伸(用动作表示)动作的时候是怎么说的?(拉、收)拉和收这两个动作的时间一样长吗?哪个更长?哪个更短?就好像我们的橡皮筋入把音拉的长长的,而唱收的时候音更短一些。
  ——我们一起来试试。

  三、拿玩具表演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拿玩具表演一遍。(教师将玩具发给幼儿,注意交代玩具的拿法)
  ——现在让我们一起表演一遍(幼儿教师随音乐表演一遍)

  四、把自己当成玩具表演
  ——刚才我们拿着玩具表演一遍。现在钟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当小玩具,看看你的身体哪里也可以像小玩具一样旋转起来?
  ——幼儿表述并到前面表演。
  ——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现在要请小朋友当玩具小兵,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好吗?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旋转起来。
  ——演出开始了(白)幼儿随教师表演
  ——我们的演出结束了,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第93篇、中班音乐活动袋鼠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袋鼠的基础上学习舞蹈《袋鼠妈妈》。
  2、体验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灰狼头饰、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视频导入
  今天老师把袋鼠妈妈和它的宝宝都请来了,我们来看一看。

  二、 了解袋鼠的特征,学习袋鼠跳
  1、 出示小袋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小袋鼠的前腿和后腿有什么不一样的?(前腿短,后腿长)     
  小朋友学一学袋鼠站着的样子。     
  小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
  2、 出示袋鼠妈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袋鼠妈妈的样子好奇怪,肚子上有个什么?   
  大口袋是干什么用的?   
  小结:袋鼠妈妈的肚子上有个口袋,小袋鼠小的时候就生活在里面。

  三、 用袋鼠跳的动作学习舞蹈《袋鼠妈妈》
  1、 欣赏歌曲《袋鼠妈妈》
  2、 理解歌曲内容,学跳《袋鼠妈妈》
  跟着音乐随老师用袋鼠跳的动作完整表演《袋鼠妈妈》

  四、 游戏巩固“袋鼠妈妈”
  袋鼠妈妈要带小袋鼠到森林里去玩,可是森林里有凶恶的大灰狼,小袋鼠千万不能乱跑,要跟妈妈在一起。袋鼠们要跳着舞去森林。大灰狼来了,袋鼠妈妈勇敢地用“沙包”赶走了大灰狼。天黑了,小袋鼠们跳着舞回家了。

  五、 体验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观看鸡妈妈和小鸡、狗妈妈和小狗、鸟妈妈和小鸟、猫妈妈和小猫相亲相爱的场景,联系自己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场景,激发幼儿更加爱妈妈的情感。
 
  六、 活动结束    
  小朋友都爱自己的妈妈,回家把《袋鼠妈妈》的舞蹈跳给妈妈看!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节课不错。首先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活动目标定为:1、在了解袋鼠的基础上,尝试用袋鼠跳学习舞蹈《袋鼠妈妈》;2、在舞蹈中体验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在课程环节的设计上我也下了很多功夫,我用了形象而生动的视频《动物世界》来导入,强烈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接下来我利用图片引导孩子通过仔细观察更深刻的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以及走路的方式,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学习袋鼠的样子和走路方式,同时还给孩子们介绍了袋鼠妈妈以及它的大口袋。在孩子们都对袋鼠有了一定认识后,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歌曲《袋鼠妈妈》,从歌曲里孩子们又对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请孩子们用袋鼠跳的动作来学习舞蹈《袋鼠妈妈》,孩子们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舞蹈的动作要领,从而完整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舞蹈。当然,为了不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跟音乐完整跳两遍后,我又设计了游戏巩固环节,巧妙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用大灰狼和袋鼠妈妈搏斗的游戏,再一次将孩子们的兴趣推向了高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游戏巩固环节中,孩子们没有完全玩起来,这完全是因为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如果我能带孩子在“草地上”多玩一会,大灰狼的出现再突然一点,我想效果会更好的。

第94篇、中班音乐活动欢乐园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给中班的幼儿听赏,它的节奏感很强,并且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同时结合幼儿经过二个月暑假生活再次回到集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情绪特点,通过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再次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2.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幼儿在表现乐曲中尝试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泼水歌”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表演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乐趣——表演角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体会乐曲
  (1)表现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   
  告诉幼儿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要想跟着音乐拍手、跳舞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   
  说明:①幼儿在老师的激发下会出现许多情况,如有的幼儿听着音乐会有节奏地拍手,有的幼儿还会跟着音乐跳跳舞,这些都是允许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可以有2-3次,老师尽可能在这2-3次活动中吸收多的幼儿参加活动感受乐曲,在表演角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中发扬幼儿大胆学习新本领。   
  (2)和幼儿共同参与表演角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儿童乐园”的游戏经验,如老师说爱玩“翘翘板”,老师就把它变成双手插腰、下蹲的动作随音乐曲跳起来,(跟着就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做“翘翘板”动作二次,同时大声地说出“翘—翘—板”,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再玩玩。   
  说明:①老师以平等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幼儿提出什么游戏就可能在乐曲的伴奏下玩起来,如幼儿提出玩“小飞机”,大家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作“小飞机”动作(两臂侧平,身体左右侧摆)各一次,同时大声地说出“小飞机”。   
  ②老师以平等身份游戏可有3—4次,同样是尽可能在这3—4次活动中吸收孩子一起玩,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师生同台表演,以此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1) 观看老师的演出。   
  说明:①老师定期地为幼儿表演一些文艺作品,搞一些文艺作品专场,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欢乐园”,体会二个人相玩的乐趣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模仿欲。   
  ②老师在表演之前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体会老师在乐曲中的情绪、老师在乐曲中的乐趣。   
  (2) 集体活动师生共同感受、表现乐曲。   
  ①老师以“你们想到‘儿童乐园’去玩吗?你们最喜欢玩些什么呢?”引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玩些什么游戏,幼儿讲到玩什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跟音乐做动作,边做边说。   
  说明:这一环节中有许多幼儿会大胆地说了玩诸如“小飞机”“翘翘板”“小转椅”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来源于角落游戏,老师应鼓励他们提出玩什么,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再让大家听着音乐学一学。   
  ②以“滚雪球”的方式和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以“你们讲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去玩一玩,我要带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谁愿意和我去‘儿童乐园’呢?”请出一名幼儿跟老师一起舞蹈;第二遍由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去请另外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至请出全班幼儿。   
  说明:①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已在表演角里玩过,因此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同时由于舞蹈的时候幼儿会大声地说出玩的内容如“小飞机”“小转椅”等,因此幼儿会很容易地跟上节奏,表现出动作。   
  ②要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老师在“滚雪球”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大胆、表情夸张、大声朗诵的幼儿),这其间也可以请出个别幼儿表演,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3.表演角:延伸活动。   
  (1) 继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情绪、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2) 引导幼儿在表演角中学习交换舞伴。   
  (3)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创编其他舞蹈动作。   
  说明:可以通过表演角讲评设制一个小舞台,让幼儿有表演机会,进一步激发表现的自信。

  活动反思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第95篇、中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与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
  2、乐于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够根据音乐创编简单的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音乐、袋鼠头饰、大围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我是谁呀?”肖老师     
  “那你们喜欢我、爱我吗?爱,我也爱你们,我们相亲相爱。”
  “相亲相爱我们可以抱一抱”,“还可以做什么动作?”“相亲相爱还可以碰碰头,(拉拉手、转转圈)     
  “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相亲相爱,在家里你们最喜欢谁?”(妈妈)      
  “妈妈爱你们,你们爱妈妈,你们和妈妈相亲相爱”你们都来做一做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动作(碰碰头、拉拉手、转转圈)       
  “在生活中呢,我们和妈妈相亲相爱,小动物也和妈妈相亲相爱”
  2.教师戴上头饰,系上围裙,装成袋鼠。
  提问:(1)你们看,我变成谁的妈妈了?(袋鼠)。我有一个大大的口袋,我的口袋在哪呢?奥,在这呢。
  (2)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知道它前面的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知道,袋鼠宝宝)对了,就是袋鼠宝宝。
  (3)大家都来学一学袋鼠站着的样子。(两个小手放在肚子前面,双臂紧紧的夹住身体,双手手腕抬起,手指自然下垂。)来,跟老师一起做。 大家都来学一学袋鼠走路的样子。(双脚并拢,蹦蹦跳)

  二、听音乐
  今天呀,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袋鼠妈妈》
  <1>播放音乐
  提问:“歌曲里面都有谁?”(袋鼠和妈妈)
  “奥,原来歌曲里面还藏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听一听。”
  <2>讲故事
  “对了,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袋袋乖乖和妈妈快乐地玩耍着,那调皮的小袋鼠呢?一会儿跳出了妈妈的口袋,围着妈妈尽情地玩耍,一会儿又跳进妈妈的口袋,哈哈,它在跟妈妈玩呢,它们相亲相爱”
  “故事中,小袋鼠是怎样和妈妈玩的?”
  (转圈、跳进来、跳出去)

  三、幼儿创编动作
  (1)让幼儿把袋鼠和袋鼠妈妈一起玩耍的情景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2)幼儿表演完,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它幼儿可以模仿。
  (3)个别表演完,教师将幼儿的动作加以组合,并配上音乐表演。
  (4)幼儿组合表演

  四、游戏
  听课老师与小朋友表演

  活动反思:
  在这次讲课活动中,我上的是一节中班舞蹈课《袋鼠妈妈》。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我就想到了袋鼠与妈妈相亲相爱,那么小朋友们也应该在活动中体验到与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中班的孩子已经会自己跟着音乐创编动作,而且很喜欢当小老师,那么我就让孩子自己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然后用他们的方式教给小朋友,小朋友们兴趣都很大。活动中,我先用老师对孩子的爱为起发点,让孩子了解妈妈对孩子的爱,知道了相亲相爱。我有用袋鼠妈妈的围裙做道具,引出一个小故事,让孩子们根据故事编动作,而他们也都能创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舞蹈课呢,不光是跳舞、跳动作,孩子们的表情也很重要,通过表情你就能了解到孩子们表演的内心世界,我呢,就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我的表演,带上表情,跳出不一样的舞蹈。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能积极,而作为老师我,我觉得在活动中没有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没有让他们之间体验相亲相爱,这是我认为不足的地方。

第96篇、中班音乐活动小妞妞勾勾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小妞妞勾勾手” 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愿望,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2、 通过肢体律动、道具使用、乐器的演奏感应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特定节奏,并初步尝试演奏。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 挂图
  2、 “小妞妞勾勾手”的音乐碟
  3、 手指偶(大拇哥、二拇弟、方三姐、四小弟、小妞妞)
  4、 乐器:铜碰种

  活动的重难点
  1、 重点:通过“小妞妞勾勾手” 的音乐游戏,让幼儿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2、 难点:通过各种方式感应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特定节奏。 

  活动过程
  1、 跟着音乐进入活动室。音乐《草原上的舞会》
  师:跟着老师一起去草原上跳支舞吧!
  2、 故事引导,出示挂图。
  师:瞧!小点点一个人在这里玩,宝宝看见了于是急忙过来问:小点点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呢?原来呀小点点想做世界第一乖小孩,他觉得不能和小朋友抢玩具!
  提问:如果你们想做一个乖小孩,那你要怎么做呢?
  (幼儿答)
  师:宝宝和点点也想做世界第一乖孩子了,于是他们勾勾手盖印章做了约定。
  3、 手指游戏
  (1) 介绍手指名称
  师:我们的手真灵巧呀,能盖印章呢!(出示手指偶大拇哥)大家好:我是大拇哥,我要来找一找我的大拇哥好朋友在那里?(老师戴手指偶的大拇哥和幼儿的大拇哥盖盖章或者小朋友之间相互盖章)
  依次以同样的方法介绍二拇弟、方三姐、四小弟、小妞妞。(介绍完后手势儿歌:大拇哥、二拇弟、方三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2) 手指变变变
  师:我们的手指真能干!
  提问:我们的手指除了能盖印章外,小朋友想想我们的手指还能变什么小动物?(幼儿举手回答并请小朋友上去表演)
  4、 歌曲游戏
  (1)第一遍听音乐
  师:让我们来听“小妞妞勾勾手”的儿谣吧!
  (2)第二遍音乐:根据儿谣的内容听音乐“小妞妞勾勾手”做肢体律动,感应儿谣的特定节奏。
  师:听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时候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摆头律动,当到特定节奏的时候我们就拍手(提示小朋友注意分别拍了几次手)。
  (3) 第三遍音乐: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做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游戏做双人肢体律动,感应儿谣的特定节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手拉着手随意走动,当到特定节奏时两个小朋友相互对拍。
  (4) 第四遍音乐:幼儿创编特定节奏时的动作。
  师:现在呀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最喜欢开动小脑筋,跟音乐做律动时小朋友要念儿谣,但在特定节奏时小朋友可以创编和之前不一样的动作,比如:拥抱、握手等等。
  5、 铜碰钟(队形:半圆形)
  师:今天呀铜碰钟也来到我们班做客了,它的本领可大了听!(老师敲击铜碰钟)它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让幼儿有序的取出乐器铜碰钟每人两个,并让铜碰钟发出声音)
  (2) 乐器演奏:感应儿谣特定节奏 第一遍:念儿谣,乐器演奏
  师:现在我们让铜碰钟跟着“小妞妞勾勾手”的音乐来唱歌吧,铜碰钟呀有一习惯它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唱歌,所以我们让铜碰钟在儿谣的特定节奏时才唱歌噢(小朋友拿的铜碰钟相敲击)!
  第二遍:念儿谣,小朋友合作乐器演奏(每人一个铜碰钟)
  师:现在让铜碰钟跟着“小妞妞勾勾手”的音乐来唱歌与之前不同,铜碰钟它要去找到另一个好朋友才能唱歌噢(小朋友间的铜碰钟相互敲击)!
  6、活动结束 提问
  师:小朋友铜碰钟还像什么呀? (幼儿答)
  师:铜碰钟还像麦克风呢,用来唱歌,现在就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念着儿谣回去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唱歌听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97篇、中班音乐活动送礼给外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感,激发幼儿对亲人的关爱。
  2.感应歌曲速度的快慢,初步认识新节奏。
  3.通过创意肢体造型,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甜甜圈、软垫、碰钟、圆舞板、录音带。

  活动过程:
  复习律动——感受歌曲旋律——乐器伴奏——音乐游戏
  一、复习歌曲律动《我爱妈咪》,在妈妈与宝宝分享母亲节礼 物的同时,激发幼儿对亲人的关爱。
  妈妈:宝宝们,今天妈妈真开心。因为我收到宝宝们送的母亲节礼物。
  有卡片、鲜 花。有糖果、图书、玩具……,但我最喜欢的这件礼物是用钱也买不到的,最珍贵的,它就是你们对妈妈的爱。
  1.放歌曲《我爱妈咪》妈妈和宝宝们听音乐唱歌做律动。

  二、故事引导:《送礼游戏》,感受歌曲旋律
  1.礼物狂想。
  妈妈:母亲节也是外婆、奶奶的节日,我们要送什么礼物好呢?幼儿自由回答 宝宝和妈妈听第一遍音乐。
  (要求:妈妈和宝宝安静的听,用手轻轻拍节奏。)
  妈妈:宝宝你们送的礼物是什么形状的,怎么拿?
  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
  妈妈和宝宝听第二遍音乐(要求:用拿礼物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速度的快慢)
  妈妈:刚才的音乐里出现了一个新节奏,我们叫它ti ri ti ri。
  2.幼儿认识新节奏。

  三、乐器伴奏——感受音色特质。
  妈妈:妈妈这里有两种乐器,一种是铜碰钟,一种是圆舞板。你们听听他们的声音。
  1.幼儿听两种乐器的声音,分辨长音和短音。
  2.乐器伴奏。
  a段:铜碰钟演奏。
  间奏:轻哼旋律。
  b段:圆舞板演奏。
 
  四、音乐游戏《送礼给外婆》。
  幼儿分组创作交通工具造型,感应歌曲速度的快 慢。
  1.送礼之旅 妈妈:我们为外婆、奶奶买好礼物,现在我们一起送礼去。
  a段音乐:妈妈和宝宝拿礼物(抱、拎、提、扛)
  间奏:变换各种交通工具。
  b段音乐:妈妈和宝宝搭乘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
  2.幼儿分组创作交通工具造型。
  妈妈:刚才宝宝和妈妈一起坐了许多的交通工具。
  现在妈妈请宝宝分成几组,你们搭出交通工具的造型,一会我们要乘坐你们自己造的交通工具给外婆送礼去。
  幼儿分组创作交通工具造型。
  3.听音乐,幼儿做造型动作。

  活动反思:   
  歌曲游戏《送礼给外婆》,它的曲式是AB形式的,仅有4句乐句,简单有趣、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不管是唱还是念都能朗朗上口。 本次活动,最大的优点在于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我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我为了更好体现出活动中的亲情氛围,在活动中,当起17位孩子的“妈妈”,还大胆运用夸张、丰富的身体语言来拉近幼儿间的距离。这样幼儿才会学得轻松、有趣。

第98篇、中班音乐活动老鼠妈妈做面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情景表现老鼠妈妈做面条的肢体动作,感知音乐AB乐段结构和不同风格。  
  2、能在游戏中感受与表现音乐,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做面条的前期经验,图谱

  活动过程
  (一) 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1.故事导入
  2.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哪一段音乐是鼠妈妈做米面,哪一段音乐是小老鼠出来了?鼠妈妈是怎么做米面的呀?

  (二)分段欣赏,理解音乐结构
  1.欣赏音乐A段第一遍:做面条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欣赏音乐A段第二遍:提问:鼠妈妈把面条做好了说了一句什么话(舟山米面做好类)?做米面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第四步?接下来说了什么?
  3.欣赏音乐A段第三遍,出示图谱,幼儿学做面条。
  4.欣赏音乐B段第一遍:教师示范,提问:谁来了呀?小老鼠来了鼠妈妈在干什么?还做了什么动作?哪一句话的时候伸懒腰。
  5.欣赏音乐B段第二遍,幼儿当妈妈,教师当小老鼠,引导幼儿用“睡一觉,睡一觉,伸懒腰”的方法感知音乐。
  6.欣赏音乐B段第三遍,师师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感知玻璃瓶打碎时妈妈要抓住小老鼠问米面好吃伐的游戏玩法。

  (三)通过游戏,表现音乐旋律
  1.教师当小老鼠,幼儿当鼠妈妈,幼儿围圈做游戏。
  2.请客人教师来当小老鼠,幼儿围圈游戏。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第99篇、中班音乐活动快乐岛寻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鸟飞及小熊走的动作来区分乐曲的曲势结构,并感受AB结构的回旋曲势。
  2.尝试听音作画。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入场音乐  线上律动  小熊、小鸟、布偶、头饰  黑板  胶带  油画棒 A3纸1张  A4纸30张  银光笔  贴纸  礼物盒

  活动过程:
  随音乐入场  线上律动
  一、问好

  二、导入
  今天能和小朋友们一起上活动很开心。我还特地为大家请来两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布偶随乐表演)
  小鸟“嗨!大家好!我是小鸟,很高兴见到你们!小朋友好!”
  小熊“嗨!大家好!我是小胖熊!小朋友们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森林里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寻宝活动,宝贝就藏在快乐岛的城堡里,谁能找到,宝贝就是谁的。”
  小鸟:“我们邀请所有的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去寻宝,不过,还有一个小要求,在寻宝的路上要学我飞哦!”
  小熊:“恩,还要学我走路噢!”

  三、主体
  1.那我们先来学小鸟飞吧!看谁飞的和别人不一样,谁飞得最美丽(幼儿随乐飞,教师观察,选三个动作)我看到XX是这么飞的,一起学,XX是这么飞的。
  哎,差点忘了,还要学小熊走路呢!谁会学小熊走路,我们一起来试试!XX是这么走的,XX是这么走的(四位)
  2.现在我们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3.刚才我们一直这么肥,这么走太累了,咦,如果我们分两组找,第一组找的时候,第二组休息,第二组找的时候第一组休息,那就更好了。现在我们分成小鸟组和小熊组。你、你就是队长,带着大家一起寻宝,谁愿去小鸟组,这边,小熊组这边,好!我们接着寻宝去了。
  4.宝贝找到了。“哦....”真开心,我们和好朋友跳一段欢庆舞来庆祝一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庆祝?选两个动作,师幼共跳欢庆舞。

  四、音画一体
  宝贝拿到了,我们来看看吧,请小朋友们围教师坐好,请大家拭目以待,出示宝贝,并送给大家,这是神奇的荧光棒,它画出的画在黑的地方会发光,小朋友们如果想把它带回家,要先和我学听音作画。小朋友们,都在用眼神文我什么是听音作画,我来给大家示范吧!(教师随因为做画)看到了吗,我听着音乐画出了音乐的旋律、节奏,这就是听音作画,我在小鸟飞时....小熊走时...你们会画些什么呢....
  小朋友们和老师随音乐徒手作画,四位幼儿在黑板示范。

  五、结束    
  感谢小朋友的配合,希望小朋友们能用彩色荧光笔,听着美妙的音乐,画出美丽的作品。

  活动反思:
  我在上活动前就有一段热身律动。在我们平时工作中经常会有老师们上活动了,孩子们却还在迷恋刚才的游戏,意犹未尽,往往是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说教而不能达到目的。但课前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教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孩子们来说,声音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动手而不动口的环境中感受安静的气氛。注意力自然而然也就转向老师,很快调整好了各自的情绪,也就是说课前选择律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课前问好,课后感谢是我们对小朋友的“平等对待”他们和老师一样是平等的,需要尊重。
  音乐活动,不仅是要解放孩子们的手脚,让孩子们尽情地玩音乐。更要解放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之中。今天我带孩子们玩音乐,用的舞蹈动作大部分是孩子们自己创编出的,他们看到自己的动作被引用,会很自豪,会更有积极性。

第100篇、中班音乐活动春天嵩山美如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欣赏,理解歌曲的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较连贯地演唱歌曲《春天嵩山美如画》。
  2、通过活动,体会歌曲的情感,用愉快甜美的情绪演唱歌曲,抒发自己对嵩山的热爱,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通过图片欣赏,理解歌曲的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较连贯地演唱歌曲《春天嵩山美如画》。

  活动准备:
  1、 嵩山的图片;
  2、 花、草、小鸟图片;
  3 、教室悬挂一些春天嵩山的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幼儿作品,引导孩子发现春天。    
 
  二、发声练习:《春天》鼓励孩子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

  三、基本部分
  1、老师深情地范晿歌曲,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2、提问听到了老师唱了什么,鼓励孩子完整大胆去说。
  3、将孩子说出的添画在嵩山的背景图上,帮助孩子掌握歌词。
  4、鼓励幼儿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地演唱歌曲。
  (1)欣赏图片,跟着老师学唱歌曲。“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唱一唱。”
  (2)逐一将图片上的“花”“草”等内容删除,鼓励幼儿进行演唱。
  (3)鼓励孩子能运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结束部分    
  鼓励孩子用动作表现花草,来装扮家乡的嵩山。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反思: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

相关文章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40篇》:《小班游戏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游戏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数学教案大班100篇》:第1篇、大班数学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反思设计思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我在幼儿已经认识“+”、“一”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rd

《大班教案大全10篇音乐》:第1篇、大班音乐火车进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舞曲的热烈、欢快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3/4拍舞曲伴奏。  加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关注,培养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喜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