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手工灯笼教案20篇

日期:2021-07-21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手工灯笼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手工灯笼教案20篇

第1篇、中班手工教案:父亲节个性贺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锻炼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意图
  父亲节到来之际,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贺卡送给爸爸。

  制作器材
  胶水、剪刀、剪贴纸等。

  制作步骤
  第一步
  在剪贴纸上裁剪一个长方形,然后对折;
  第二步
  在裁剪好的长方形上面剪出大概3厘米的豁口;
  第三步
  按照图中的那样,进行折叠,把大概10厘米的领带黏贴上去,注意,领带可以选择别的颜色,尽量和衣服的颜色搭配开来,在领口的地方粘两个纽扣做为装饰。
  在胶水干掉以后,在衬衫的背面写上自己相对爸爸说的话。
  简简单单的几步,我们的个性父亲节贺卡就做好了。

教学反思
“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背后是情感.”绘画活动是幼儿情感的必要表达方式,让幼儿画其所画,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所画,注重引导幼儿的情感因素,只有情感才能爱画画,才能有激情,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好作品.

第2篇、中班妇女节手工教案:三八妇女节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是妇女们的节日,并用言语庆祝身边的妈妈和长辈们。
  2、感受自己动手与妈妈或奶奶共同制作作品的乐趣。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撕纸的经验,大的心形图三张。
  2、小篓子、画有心形图案的色纸(用缝纫机给图案打上细密的洞眼)、胶水、抹布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三八”妇女节的含义。
  1、师:你们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妇女节!)
  2、向幼儿介绍国际妇女节,并了解是全世界妇女们的节日。
  师:是谁的节日呢? 幼:妈妈、奶奶!
  师:不是仅是你的妈妈、奶奶的节日,还是姑姑、小姨、老师们的节日,是全世界妈妈、奶奶的节日,是全世界女性的节日!
  3、在今天我们可以对她们说什么祝福的话吗?
  师:你们今天对自己身边的妈妈、奶奶准备了节日祝福的话吗?
  幼:我准备了!(孩子争相说出自己的祝福)
  二、与妈妈共同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一)观察制作材料,讨论制作方法。
  1、出示大的心形底图。
  师:这是什么?像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爱心?(大大的、红红的。)
  2、寻找小爱心图。
  师:这个大大的爱心就像妈妈一样,宝宝的爱心在哪里?藏在桌上的小篓子里,大家找一找,找到了吗?藏在哪里?(一张方方的纸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红红的。)
  (二)讨论撕纸的方法并进行尝试。
  1、出示幼儿操作用纸。师:怎么把这个爱心从方方的纸上取下来呢?仔细看看爱心的旁边有什么?(轮廓线。)要沿着这个线撕,你们会吗?怎么撕?(小手捏着线的两边,一前一后慢慢撕。)
  2、幼儿尝试自己撕。(多提供一些操作用纸,给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
  (三) 爱心送给谁?
  讨论:爱心送给谁?师:这是爱心妈妈,怎么把小爱心贴到妈妈的爱心上?还要对妈妈说些什么?
  三、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演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此次活动是一次“三八”亲子活动。孩子不但用言语祝福妈妈和奶奶们,还亲手制作了爱心送给她们。有的孩子也送了爱心给老师,这让我格外感动。因为这些小爱心事先已打好了孔,幼儿很容易就撕下来了,孩子和妈妈一起把小爱心贴在了大爱心上。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与妈妈的感情,还缩短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

第3篇、中班母亲节教案:制作手工康乃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本周日)是母亲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彩纸、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康乃馨与孩子讨论这朵花的名字与花语。
2.幼儿观察,老师示范制作。
3.教师分发材料。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康乃馨
5.幼儿共同欣赏制作的礼物,一起合影。
6.回家把康乃馨送给好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跟妈妈表达爱意,知道了妈妈的艰辛,也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礼物“花”来送给自己的妈妈。引发孩子爱妈妈,尊敬妈妈的美好情感,懂得了关心自己的妈妈。

第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灯笼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将剪刀、笔等放回原处。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自制灯笼的步骤图。
  2.红色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自制的小花灯。
  ★指导语:元宵节到了,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灯。今天,老师自己也做了一盏花灯,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
  2.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讨论活动规则。
  3.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延伸活动:
  开展《听鼓点玩灯》的游戏,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第5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小灯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装饰品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活动反思:
  活动中,请孩子在示范时,老师重点强调了灯笼的图案要画大,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灯笼。因此,孩子的作品都显得很大胆,每个幼儿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灯笼图案。还有,活动中,老师让孩子自己悬挂灯笼,这更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们的情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着同伴来看自己的灯笼。离园时,还有好多孩子拉着自己家长的手,请他们来看自己的灯笼,不停地介绍着。

第6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灯笼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花灯和赏灯给生活增添的快乐。
  2.指导幼儿在《创意绘画》(中班秋季)第11页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灯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材料
  1.《创意绘画》(中班秋季)第11页)作业纸幼儿人手一份。
  2.范例画、彩色笔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组织幼儿说一说,你见过灯笼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灯笼。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2.启发幼儿画单一的或者成串的圆形,椭圆形的灯笼。
  3.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单一的或者成串的金鱼、兔子、公鸡等形状的灯笼。
  4.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可模仿纸上的范例画,并指正提示幼儿正确选择颜色绘画。
  5.互相交流。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大胆介绍自己所画的灯笼的名称,比一比谁画的灯笼最漂亮。

第7篇、中班圣诞节手工教案:美丽的圣诞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立体制作的方法制作圣诞树,并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在原有经验和各种图片的帮助下,寻找各种装饰圣诞树的方法
  3.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做个美丽的圣诞树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6.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
  1.收集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和照片,了解圣诞节的故事
  2.范例一个:立体圣诞树
  3.绿色印有圣诞树轮廓的卡片纸(画出两个相同树形,以及在1棵树上画上切口,另一棵树上画有下切口)卷帙芯各种彩色纸毛线金属色纸脱脂棉花和彩色吸管等材料1组1份;剪刀胶棒和双面胶等工具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

  活动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将平面的树制作成立体树的方法。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平面圣诞树,那这图上的又是什么样的圣诞树呢?我们怎样才能让圣诞树站起来啊?
  2.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
  1)教师演示制作立体圣诞树的方法。
  2)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好看的东西装饰圣诞树呢?
  3.幼儿自由制作圣诞树,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1)教师交代制作的内容
  2)幼儿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个“过圣诞、迎新年”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我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既学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圣诞树、装饰用的各种图形,我让小朋友观察圣诞树,说一说圣诞树上有什么?小朋友说出了好多有圣诞老人、魔仗、铃铛等等。我拿出准备好的圣诞树请小朋友也来装饰,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争着来装饰,在近2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老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装饰的圣诞树到处向同伴展示、比较,他们的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觉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

第8篇、中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我爱国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黏贴星星制作国旗。
  2)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增强对国旗的崇敬之情。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配套操作卡片
  2)糨糊、吸管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观察五星红旗
  (1) 提问:看看这是什么?五星红旗是什么样的?
  (2) 提问:知道这5颗星是什么意思吗?(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革命。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旗上显出光明,四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五角星的中心点,五颗星就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2、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国旗
  (1) 贴旗面:五角星贴在旗面的左上角,大五角星在中间,4个小五角星在四周
  (2) 把旗面贴在旗杆(吸管)上:在旗的边缘抹上糨糊,往旗杆上贴
  3、作品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先认识国旗,然后制作国旗。 在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带来的国旗,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知道国旗有5颗黄星(一颗是大的,四颗是小的)、重点让幼儿观察到五颗星星的位置是在国旗的左上角,一颗在中间,四颗星星围在大星的周围(每颗小星星的一个角对着大星),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示范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幼儿能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第9篇、中班手工游戏活动教案:制作小乌龟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小孩子可塑性较强,兴趣广泛,喜欢新奇的东西,同时喜欢把各种东西组装起来,为了培养孩子们手工制作的兴趣,故设计此游戏。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主创作能力,难点是孩子们闹,难形成统一。

  活动准备
  1、果冻盒,一次性筷子,碗,瓶盖,剪刀,绘画纸,粘纸,双面胶等。
  2、制作流程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乌龟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小乌龟有四只脚,一个壳,一个头,一个尾巴,壳上还有花纹。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乌龟?
  2、出示材料,让幼儿探讨。
  师: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它们能做小乌龟的哪一部分?
  幼儿1:泡沫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壳。
  幼儿2:果冻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头。
  幼儿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乌龟的脚••••••
  3、教师出示制作流程图,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制作小乌龟,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制作小乌龟的图,请你们看着上面的图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好吗?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大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后,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乌龟并进行评价。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玩具“做中学”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对拓展幼儿思维性,培养幼儿创造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中学要满足幼儿求知欲,需要积极为幼儿的教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问题,在这次的《制作小乌龟》的活动中,因为提供的一次性饭盒,碗,果冻盒等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 所以对此幼儿非常非常感兴趣,他们先探索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乌龟的哪一部分,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迸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亲历制作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就非常重要,教师的鼓励会让幼儿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儿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远没有失败,关键是老师如何对待孩子的失败,如何将孩子的失败变为成功,让孩子敢于在失败中继续探究。
  孩子的能力总有强差之别,但在我们老师的眼里、脸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从以上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必须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假设和验证中,孩子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也随之养成。
  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第1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工太阳花教案

  活动目标
  1、 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 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 ,音乐磁带《我是一朵小花》,"太阳花" 作品一幅 ,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 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 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 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 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1、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小结:请小朋友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废物。如:纸盒、饮料瓶、塑料袋等。

  活动结束
  大家把美丽的"太阳花"作品贴到墙上展览,装饰班级,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第11篇、中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万圣节的面具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国外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活动目标   
  1、 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 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 创设一个“鬼屋”   
  2、 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 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 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 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 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 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 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 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 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 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附:万圣节的来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叫“鬼节”,又称万圣节。   
  如今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氛围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欢以古灵精怪的造型组织狂欢,而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被描绘成可爱和滑稽的面具。中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就开展了这次万圣节活动,很多戴着面具的幼儿正在玩乐,传统意义上的万圣节,孩子们要去人家的家门口按门铃,然后问大人要糖,装在自己的口袋满载而归。但我们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讨来的糖果去分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过节。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男孩穿着黑色的长袍,顶着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个黑色的面具覆盖,正随着音乐起劲地蹦跳着。一旁的小女孩则一身白纱,脸上戴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面具,手里拿着一把纸糊的扫把,还有打扮成花仙子、奥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准备的。

  活动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

第12篇、中班美术绘画红红的灯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装饰品的快乐。
活动重点:画红红的灯笼活动难点: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老师注意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流苏尽量剪细。
四、展示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活动建议:
通过本次绘画活动不仅锻炼幼儿大胆动手,还使孩子们知道了要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挂灯笼,因此,在绘画活动中,不要求幼儿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例,要让孩子亲自参与或通过游戏等孩子喜欢的活动中培养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涂色时,我给孩子们示范涂色、讲解注意事项,颜色要涂均匀、涂满,不要露出白色。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时表现的很认真很感兴趣,有的孩子还互相提醒。
利用游戏化的语言、儿歌,示范、提示幼儿正确的使用剪刀进行剪纸活动。活动的本身美工操作活动幼儿就很感兴趣,加之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着、发展着,在这样的教育行为下,幼儿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活动反思:
1、虽然本班幼儿入园至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圆形折叠粘贴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之间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范例,它们分别是用12片、16片、20片圆形纸片制作的灯笼,使孩子们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制作。
2、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启发幼儿互帮互学,同伴之间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13篇、中班美术手工折青蛙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的幼儿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为了激发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为了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动物,设计了本节手工课。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3、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
  4、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
  6、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双三角的折法。
  教学难点:双三角的折法和青蛙前后腿的折法。

  活动准备
  青蛙玩具、青蛙图片,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8、课后活动: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之间相互合作,这样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我都考虑的非常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讲解示范的不够清楚,多数小朋友都没达到我所要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开展活动。
  4、本节课对动物的保护没有进行说明,我会在下一节课上加以补充。
  5、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也会对手工课充满兴趣与好奇。

第14篇、中班美术活动好看的灯笼(剪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测的方法,均匀地剪短直线。  
  2,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剪刀、胶水、抹布、每组1―2只范例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
  ---教师出示范例:“还记得我们听过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自己来做一只灯笼,但老师先不讲方法,我们能不能先研究一下灯笼,该怎么做呢?”  
  2,分组研究:
  ---“怎样使灯笼的每一条间隔剪得均匀呢?”  
  A,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能借助书上的步骤图。  
  B,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教师汇总幼儿的几种方法。  
  C,教师重点讲解:
  ---“将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在2/3的地方折一下,用剪刀剪短至折缝处,剪短直线使,要尽量使每一条线的间隔距离相等。”  
  D,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实践
  A,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B, 对部分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教幼儿。  
  C,教师与幼儿将做好的灯笼用绳子穿起来,挂在教室里。

  活动反思:
  提高了孩子的欣赏能力,让幼儿参与主题墙和教室的布置,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生活中提升幼儿对美的认识和感受。

第15篇、中班美术中国民间游戏手工剪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玩具准备:
一套儿童手工剪纸书大全套装,若干把安全剪刀,记号笔。
游戏玩法:
1.选择一张印花剪纸对折后沿线剪下外轮廓。
2.展开剪好的剪纸。
3.拿出教程书。
4.参考教程,画上表情和简单的装饰,剪纸更漂亮啦!
指导建议:
1.对于中班的幼儿,需要掌握正确拿剪刀和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2.对于中班幼儿,在用印花剪纸对折后沿线剪下外轮廓后可提供白纸供幼儿,让幼儿根据经验再次进行操作。
3.对于中班幼儿,可以提供卡纸让幼儿将剪出的东西进行拼图。
4.根据幼儿能力及年龄特点,能将线条剪得更加流畅和完整。
活动反思:
中班的孩子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中班、中班的幼儿们强了许多,但在学习制作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较慢,教师在教授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准确,并在活动过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动力。

第16篇、中班手工活动设计太阳帽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激发幼儿设计制作帽子的愿望。
2、利用剪、贴等形式,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积极观察比较,了解帽子的不同质地、不同用途,结合已有经验,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帽子,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1、"小朋友这几天一定发现,活动室里多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帽子, 你们认识这些帽子吗?这里有你不认识的帽子吗?"教师: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个别提问:你选的是什么帽子?为什么喜欢它?它是什么样的?
2、在孩子讲述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小结:小朋友发现制作帽子都有一个帽顶和帽舌。而且帽子还有很多的用处,比如冬天,我们戴上又厚又软的绒线帽,可以防寒;夏天,我们戴上遮阳帽,就会凉爽一些,医生护士工作时,都戴上隔离帽,建筑工人工作时都带上安全帽……还有一些帽子,比如时装表演时,人们戴的时装帽,小女孩戴的公主帽等,都是为了漂亮好看的。下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组帽子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漂亮的帽子,是怎样做成的。
二、教师示范制作帽子。
重点讲解挖剪的方法。
三、幼儿制作帽子。
四、延伸活动:戴上帽子跟着跟着音乐《郊游》做游戏。

第17篇、中班手工制作螃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抓住螃蟹的特征,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螃蟹,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动中,喜欢探究,专注,想象力丰富有信心。
3、能正确运用各种手工材料,有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1、范例:一次性饭盒制作《螃蟹》作品一个。
2、各种材料:火柴盒、易拉罐、豆腐盒等等。
3、手工工具、双面胶、剪刀等等。
4、废旧材料箱。  
活动过程
一、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邀请了你们的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老师还邀请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螃蟹)师:"前几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螃蟹和它们作朋友,这两只螃蟹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图片上的螃蟹一样吗?"师:"这是老师做出来的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螃蟹的身体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选用一次性盘子和饭盒做它的身体?
小结:螃蟹的身体是方圆形的?一次性饭盒是方的,盘子是圆圆的,它们看上去很象,所以老师用饭盒和盘子做它的身体。
2、"螃蟹的八只脚是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用插座和吸管做脚呢。"小结:"螃蟹的八只脚是细细的长长的,所以老师选用吸管和插座做它的脚。
3、"螃蟹还有一对脚呢?我们看看这对脚拿什么? (钳子,剪刀)  老师选用夹子和插子做螃蟹螯足。
4、"然后在点上眼睛,这只螃蟹就更象了。" 
三、幼儿制作   
1、介绍材料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许多材料,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小手做出多种多样的螃蟹。让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材料。   
2、启发幼儿如何运用材料制作螃蟹。   
(1)"这些材料哪些可以做螃蟹的身体?为什么?"一次性纸杯能做螃蟹的身体吗?能不能想想办法?    
(2)"哪些材料可以螃蟹的脚呢?"  提醒幼儿没有满意的材料还可以到材料箱里找一找。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制作,教师提醒幼儿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作。
四、展示作品   
提醒幼儿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然后将作品放在展览柜上。
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
幼儿带来的废旧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体,我便选择了这些材料来制作螃蟹。在组织活动之前,让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在活动中,让幼儿讨论选用的材料,使幼儿提高对废旧物品的利用意识,再进行操作。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从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发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种瓶子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废旧物品,用这些东西制作螃蟹,幼儿的情绪很高。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用这些东西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螃蟹,有的用椭圆形的糟饼盒和废塑料棒做,有的则用饭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丰富,效果很好。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满足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通过这些废旧品的利用,也培养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第18篇、中班绘画红灯笼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是一节绘画活动,中班的幼儿刚入学,因此对他们绘画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通过绘画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想象力等。这些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今天下午的教学活动是美术涂色《红灯笼》,在美术活动中,本学期难度有所增强,原本是选择单色涂,现以双色涂为主,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多面性,运用每个面进行选择性的涂色。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轮廓和构线,在本次美术涂色活动中,由于红灯笼小朋友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进行了欣赏活动,让小朋友有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观察中,能进行结构性的分析,通过多面性的认识来进行涂色。红灯笼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灯笼主题,第二个部分是座,第三部分是流苏。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认识了红灯笼,另一方面认识了颜色,同时积累了孩子对色彩感知欲。
中班美术活动主要是以涂色和粘贴为主。涂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手指精细动作发展,色彩感知力能力。通过涂色加强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又能磨练幼儿的耐心。在涂色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注意力集中,坐姿正确。本次活动中,幼儿能用红色和黄色进行涂色,并 能根据 老师的要求进行作画。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的问题很多。第一在教师讲解时必须明确要求,一定要让幼儿明白布置的任务。第二教师在绘画活动中,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示范中要正确绘画姿势。第三当老师请一个孩子示范涂色时,发现孩子拿笔涂色时,身体挡住了其他小朋友的视线,后面的小朋友看不出来,老师可以把那个苹果放搞一些,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到同伴涂色的过程。老师提的问题也不到位,没有引导幼儿观察他的涂色方法。在指导幼儿观察比较老师和个别幼儿的涂色方法时,教师的提问也不够到位,做法不够灵活。教师的提问应改成:XX小朋友涂色时从哪里开始涂的?他的笔是怎样动的?老师刚开始涂色时从苹果哪里开始涂,涂到哪里?笔是朝哪个方向动的?你觉得哪种涂色方法更好,为什么?另外老师可以先和大家观察他的涂色方法,然后和那个小朋友一起涂色,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效果。这样在幼儿操作时,就不会出现部分幼儿在苹果中间开始涂色,或虽然是按一个顺序涂色,但是涂色没有先后顺序,涂到哪就哪,有的地方漏涂的想象。
活动结束后,我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上,让幼儿自己欣赏作品。孩子们兴奋地围着板快又唱又跳,用小手指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杰作。虽然有些幼儿的作品在我们眼里看来,线条画得并不流畅,甚至有些可以说是“怪异”,但他们觉得很成功,很快乐,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第19篇、中班数学挂灯笼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数学符号)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特征的剪纸灯笼(大小、颜色、握柄、流苏、花纹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价值取向:引发兴趣,导入挂灯笼的话题1、导入: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了,大家在国庆节的时候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喜庆)热闹。今天,我们将与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价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题中的组成部分1、认读加法题:1+2=3  2+1=3关键提问:
  1)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几个数字?几个符号?)小结:有数字、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叫加号,"="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读等于。

  三、说一说价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2、1、出示一串三个灯笼的图片及算式题:1+2=3  2+1=3(两个算式题分别出现的)导入:根据这张图片,老师列了一个加法算式题,小朋友一起仔细看一看这些灯笼。
  3、关键提问:这些符号和数字都表示什么呢?
  小结:这二数学题中有"+"叫加法,表示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叫等号,"="后面的数表示总共有多少,也叫总数;前面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2个大灯笼和1个小灯笼,后面的数字表示灯笼的总数。
  (如:一盏打灯笼加上两盏小灯笼,总共有3盏灯笼···)四、看灯笼找算式题价值取向:理解并运用加法算式题的实际意义1、导入:老师准备了许多的灯笼,每一串灯笼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可以做不一样算式题?
  2、幼儿操作:
  操作要求:观察各串灯笼,分辨他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1)说一说灯笼下面的算式题的意思2)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1+2=3既可以表示1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以表示1盏红灯笼加上2盏绿灯笼)五:延伸价值取向:激发幼儿感受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思考:1+2=3哈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小结: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第20篇、中班美工六一活动小灯笼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小灯笼
一、活动目的: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装饰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   <BR><P></P>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四、活动反思:
活动中,请孩子在示范时,老师重点强调了灯笼的图案要画大,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灯笼。因此,孩子的作品都显得很大胆,每个幼儿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灯笼图案。还有,活动中,老师让孩子自己悬挂灯笼,这更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们的情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着同伴来看自己的灯笼。离园时,还有好多孩子拉着自己家长的手,请他们来看自己的灯笼,不停地介绍着。

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0篇》:第1篇、大班社会活动购买食品注意事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通过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期。  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培养幼儿

《大班数学教育下学期教案20篇》: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

《幼儿艺术教案大班10篇》:第1篇、大班艺术天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  1、初步学画长天鹅的基本特征。  2、以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表现出天鹅的不同姿态。  3、感受绘画轻松、愉悦的氛围。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