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1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教育笔记30篇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春季招生开始了,我们班吴志潼小朋友入园的第三天,吴志潼入园时依旧又哭又闹,这时我看到吴志潼又紧紧抱住了妈妈的腿不肯进班。
于是我走过去说:“吴志潼,叫妈妈进来陪你一块玩好吗?”听了我的话,吴志潼拉紧妈妈的手进了教室,坐到位子上。这时,我故意靠近吴志潼的妈妈和她热情交谈起来。
几分钟后,我拿起吴志潼画的画说:“吴志潼画的小草真漂亮!这样吧,你来教老师画一张”边说边暗示吴志潼妈妈离开。正当妈妈起身要走,吴志潼又开始哭了:“妈妈不要走。”“妈妈要去上班,这是任务,宝宝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唱歌玩游戏,妈妈一下班就会到幼儿园来接你。”我故意很随和的说。一番话让吴志潼心情平静了许多。
待妈妈走到门口,吴志潼不忘追过去,带着哭腔说:“妈妈,你早点来接我。”“看,你现在不哭了,妈妈肯定第一个来接你。”我肯定地告诉他说。看到孩子不哭了,我终于松了口气。
幼儿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入园的第一天里,虽然很多新生在离开家长后都会哭闹、焦虑,但也有一些幼儿会沉浸在教师提供的游戏环境内,自己玩或随着教师一起玩。随着入园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幼儿关注并参与到各类游戏中去。
实践证明这些爱玩的孩子往往是适应很快的幼儿。在入园后很快投入到每日的各类游戏中,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并且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其次,适应较慢的幼儿往往很难参与各类游戏。我们知道幼儿个体的家庭教育环境、个体性格特征以及个体需要等原因,让每位幼儿在入园适应方面会有其独特的表现和需要。但在对个别幼儿入园后的行为观察分析后发现,个别哭闹很多的幼儿对教师组织的一日活动及各类游戏并不关注,甚至根本不参与。如本班的涛涛小朋友,开学第一周每天早上都是哭着进园。在他妈妈离开后他还是哭着要找妈妈,甚至在见到其他成人就跑上去拉手要让叔叔阿姨帮他找妈妈。当教师组织孩子们吃早饭、做早操和玩游戏时,他都哭着不要参与静静坐在一旁。
因此,从新生参与游戏的行为表现可见幼儿入园的适应状况。教师只要尽量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不仅有幼儿自主的游戏,还要有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等。而且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游戏的引导可帮助幼儿学习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如:通过洗手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洗手的常规要求。对于那些适应较慢的幼儿,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适应慢的原因并对这些幼儿要有充分的耐心,“等待”幼儿的慢慢适应。这里的“等待”并不仅仅是被动的等,而是在尊重幼儿发展的基础上,创设以有利于幼儿适应的游戏和心理环境为主,以游戏吸引幼儿的参与,让愉快的游戏情绪体验帮助幼儿调适在园的情绪,实现幼儿的入园适应。
1、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床位、座位自选
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小班简短教育笔记3篇》:小班简短教育笔记第1篇 每周星期四的晨间活动是玩拍皮球,这个活动在我们中班上学期的就让孩子们练习了。可这个活动比较难,玩得很好的孩子不多。还是有大部分孩子不会玩。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第1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1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启发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
《大班教育笔记40篇》:大班教育笔记4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这天是星期一,孩子们早上来园时都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地向教师、阿姨问好,不象小班时需要大人提醒,几个新来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