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会教案

消防主题班会教案

日期:2022-01-27

这是消防主题班会教案,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消防主题班会教案

第1部分

 主题:

  从小来把消防学,一生受益保平安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防火知识。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几种不同的灭火方法,了解基本的自救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日常生活防火的自觉性。

  3、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燃烧的概念

  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二、燃烧的三要素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着火源

  三、 防火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 4、防止火势蔓延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化学抑制法

  酒店常见的火灾原因:1、顾客吸烟以及乱丢烟头引起火灾 2、厨房用火不慎及易燃物(油、煤气等)过多 3、电器使用不当 4、酒精炉使用不当

  家中常见的`火灾原因:1、乱接电源;2、乱扔烟头;3、躺在床上吸烟;4、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5。焚烧杂物;6、存放易燃易爆物品;7、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8、擅自使用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9、人走灯不关。10、台灯靠近枕头和被褥。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左手托住灭火器底部,右手拿住压把,拿出灭火器;

  2。奔赴火灾现场;

  3。拔掉安全销;

  4。左手握灭火器喷头并对准火焰底部,右手按下压把喷射。

  六、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判断风向、站在顺风位置喷射;

  2。如果火势较大,应组织多人扑救 ;

  3。火被扑灭后,仍要提高警惕,防止死灰复燃,直到确信不会再燃烧才能离开。

  七、消防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八、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少 ;

  2。边报警、边扑救;

  3。先控制、后救火;

  4。先救人、后救物;

  5。防中毒、防窒息;

  6。听指挥、莫惊慌 。

  九、遇上严重火灾怎么办?

  1。保持镇静。

  2。呼唤附近的同事援助。

  3。报警;通知消防中心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4。关闭火场附近的电器总闸。

  5。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

  6。要指示出方向,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自己逃生,千万不可乘坐电梯。

  十、逃生注意事项

  1。要镇静,采取措施自救

  2。或初起时要报警,设法疏散物资

  3。离开房间时带上一条湿毛巾,开门时先开一条小缝观察,离开后要关门

  4。过浓烟区要弯腰或爬行前进

  5。用牙膏涂在暴露在外的皮肤上,防火熏烫 6。不要乘坐电梯 7。在窗边呼救

  8。自制救生绳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跳楼

  总的来说:

  大火扑来,脱离火境是上策。但是,首先需要的是镇静。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观察分析周围的火情。明确楼梯和楼门的位置和走向。千万不要盲目开窗开门,不要盲目乱跑、跳楼。

  在冲过着火地带过程中,如果火势尚不太猛,可以穿上浸湿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浸湿的毯子,地面上如有火焰,可以穿上雨鞋。要迅速果断,不要吸气,以免被浓烟薰呛窒息,有条件的可以用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楼梯已被隔断,可以用绳索系在窗棂或其它固定物上,顺绳慢慢下滑,要浸湿绳子,选择没有火的方向,防止在下滑的过程中绳子被烧断。如建筑物上有铸铁水管的,也可以沿着水管下楼,但要注意下面的铸铁管道是否已被火焰烘烤,以免因管道烫手而坠楼身亡。

第2部分

 一、教学内容:火和火灾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的重要性。

  3、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搜集消防安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打一自然现象)

  师生开展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谜底:火)

  师导言: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二)讨论:

  1)人类是怎样学会用火的?

  2)什么是自然火?原始人取火的方法?

  3)火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没有广义的火出现在地球上,既不会有人类也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存在!因之世上的这文明、那文明,都与火文明息息相关。认识火、尊重火、运用火,是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意识之一。反之,就是野蛮和愚昧。)

  师小结: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要利用火,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火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

  例一:1月25日,大年三十的晚上,武汉市前进四路电子城一条街,二楼商铺,发生火灾,约0时开始失火,20多辆消防车经过一夜奋战,到26日7点10分,火势基本熄灭。

  例二:2月5日发生在汉正街武房1号楼的火灾,已造成一人死亡,有11人紧急送医。

  例三:2月9日晚21时许,北京市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火光冲天。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的火灾,大火在燃烧近6个小时后被彻底扑灭。起火大楼为央视新建大楼北配楼,起火的文化中心大楼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火灾造成1死7伤,经济损失高达10多亿元。

  讨论:1、火灾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害。

  小结:火灾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对我们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我们一定要学习用火与防火的知识,不玩火

第3部分

 活动主题:珍惜生命,注意消防安全

  活动时间:XX年10月17日

  活动地点:三(二)班教室

  参加人员:三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一、活动背景:

  开展防火宣传与检查,大力宣传119,使119深入人心,我国的火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报警早,损失小,伤亡少。因此,万一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求救是最要紧的。

  二、活动目的:火灾发生后应如何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骑自行车到消防队报警。

  (3)大声呼喊报警。

  (4)使用有线广播报警。

  三、活动效果:发生火灾后如何自救

  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

  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

  (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

  (二)是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

  (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

  (四)是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

  四、活动内容

  (一)发生火灾时应注意的事项

  (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

  (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二)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箱

  (2)延伸水带

  (3)转开止水阀

  (三)灭火器的分类与使用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常用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将安全销拉开。

  (2)将皮管朝向火点

  (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4)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四)吸烟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2)不要漫不经心,不管场合,随手乱扔烟头和火柴梗;

  (3)不要在维修汽车和清洗机件时吸烟;

  (4)不要在吸烟时让烟灰掉落在可燃物上;

  (5)不要不看场合地点乱弹烟灰;

  (6)不要在匆忙时把未熄灭的烟头塞进衣服口袋;

  (7)不要把点着的香烟随手乱放在可燃物上;

  六、总结活动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生命,注意消防安全。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