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3-13

这是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1. 从显眼的词句中深入:在研读时对字、词、句、段上是必须要下功夫细细体会的,不能轻易放过。《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把握重点词句,同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细读,从句子中落实到重点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读。

2.从熟知的知识点深入:在初读,研读后,从学生能够熟知的知识点切入课堂教学,那一定能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好整堂课的气氛。在这篇文章的处理中,“父爱”这个主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点,以此作为解剖处,让学生自我概括文章,并围绕“父爱”的事件进行梳理就简单得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不及时,导致一些学生的兴致有点低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父爱之舟》是作者——吴冠中所写的散文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在为数不多的以父爱为题材的文章中,《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

1、名言赏析,走进生活。

赏析歌颂父爱的名言,引导学生聊一聊对父爱的看法?把生活中父亲爱你的场景复述复述。这一环节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大部分孩子在交流中坦言,父亲几乎不管,比较严厉,很忙。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能从细节中发现爱的体现。其实这也揭示了一个社会问题,怎样透过本文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爱也变成了课堂的教学要点。

2、自读自悟,感知场景。

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接着在小组内交流,争取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为阅读教学扫清朗读障碍。接着引导观察文章开头和结尾,从整体上把握前后照应的写法,并知道本文是以梦境呈现的形式来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来抒发情感的。接着抛出问题:默读课文,说说梦境中出现了几个难忘的情景?在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写下批注。学生在此与文本对话,课文选取的场景逐渐明朗,感受也越来越深。

3、聚焦场景,感受情深。

通过交流归纳,我相机板书:买枇杷糖 买玩具 住旅店 交学费 摇船送我

在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场景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体会当时那个年代作者的小幸福:比如第一个场景,你平时的零食如何获得?数量及口味如何?从而感受今天的自己是多么的幸福,这都源于一个家庭收入后的付出,即爸爸妈妈的辛苦换来的。依此类推,有哪些玩具?住宿条件如何?交学费困难吗?阴雨天气如何去上学?等等的问题都与作者的经历反差很大,从对比中去让孩子们震撼,去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学会感恩,也为理解父亲的伟大和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合作交流,探究感悟。

文章为什么以“父爱之舟”做题目,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一谈。学生的阅读一下子又深入了一步,交流中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感受能力可窥见一斑。

二、成功之处

本文教学的一大特色便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真正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在引导理解时更是再现生活场景,在对比中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感恩情怀!

三、不足之处

文章有很多细节描写没能创设积累背诵环节,有点遗憾。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学习,我会增加课堂容量,如加大背诵力度,小练笔等,让教学更圆满,语文味更浓!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父爱之舟》是属于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舐犊情深”为主题的精读课文。这篇文章是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反反复复钻研教材。我在思考,课堂时间只有30分钟,而我选取的教学内容又是《父爱之舟》篇幅很长,那在教学时我要如何取舍,教什么怎么教呢?最后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五个板块。每一个板块都紧扣主题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在初步拟订好教学设计后,我进行了试教。在试教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语言碎,问题提的不够明确,教学内容多,孩子们在有限课堂上不能很好的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对教材理解不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面对出现的问题,我又陷入了沉思。究竟要怎么去引导学生,采用怎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呢?于是又请教了年级组教师,请教了向主任。大家共同出谋划策,我再次理顺自己的教学思路。于是再到另一个班试教,这次试教面对不同的个体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生不仅理解不透甚至课堂气氛沉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不那么积极。那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又该如何去引导激发。于是再次钻研教材,再次修改教学计划。最后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制定课前学习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孩子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力求在课堂中落实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终于迎来了乾元小学第一届“龙马杯赛课”。在整堂课中,我把学习的时间归还给学生。由课后的结尾导入新课,先请学生读读文章的结尾,再请同学们说说读了结尾有什么想说的,问题的抛出让孩子们沉静的思维荡起了点点涟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思考与学习兴趣。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我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父亲做了那些事让作者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这样巧妙的引导学生进入了下一个关键的学习环节。当学生都回忆起父亲为吴冠中做的点点滴滴后,彻底把课堂时间交给孩子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交流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场景,并抓关键字词谈理解与感受,让彼此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体会父爱的深沉、父爱的细腻、父爱的伟大。小组长在带领组员交流后,又指名同学在班级汇报材料交流。由点到面层层上升。学生交流汇报材料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归纳与引导,写法的归纳与引导。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的方法读、找、画、写,习作的方法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当学生感动于文本中的父爱时,我又把孩子们从文本中拉了出来。出示自己父亲的照片,讲述七十多岁老父亲爬楼为我搬东西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我的讲述中再次体会父爱、感受父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父爱银绕着孩子们。由此及彼,学生的脑海中也浮现出父爱的种种场景,表达欲望势不可挡。老师话锋一转,孩子们请拿起你们的笔让父爱流淌在指尖,流淌在心间吧!伴随着筷子兄弟《父亲》感人的旋律,孩子们激情澎湃的书写着一个个充满父爱的场景。音乐结束,孩子的作品也纷纷出炉,在分享中孩子们再次感受到了原来天下的父亲都一样都给予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些孩子听的泪水涟涟。时间总是有限的,几个孩子分享后。整堂课接近尾声,老师对父爱进行了总结,在推荐有关表达父爱文章朱自清的《背影》,马德《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手指尖的爱》中结束教学。

  教学后,对整堂课我进行了反思。教学目标明确、重难得把握准确。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也非常关注学情,但是课无完课。在课堂中还有一些有待努力改进的地方。一、教师有点急于走流程,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在小组交流学习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学生交流的不够深透,没有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二、教师对于学生的汇报材料交流没有给予非常有激励的评价,在聆听评价方面需要加强继续做好功课。三、基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同学没有得到交流与分享。四、学生在分享自己写的父爱场景,老师没有做到及时指导与点评,以学定教还需进行深刻的反思。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

成功之处:

一、读题释题,激发情感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引领学生认真读课题,把题意引向文意,让课题成为导引学生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我在“舟”字下做了着重号,向学生提问“舟”是什么?题目为什么是“父爱之舟”?“父爱”和“舟”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读课文。

二、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标中指出:要保证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往事潜入梦中,说明往事难忘,更深刻地表现出父爱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难以磨灭。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学生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也感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敬重。

三、品词斟句,深情感激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父亲的慈祥与善良、伟大与无私,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体会“我”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在这节课上我的引导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对“他平时节省到极点”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等语句的引导,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领悟和感动,学生情动而辞发,受到感染并与作者吴冠中产生共鸣,对自己父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四、拓展思维,抒发真情

整堂课,我力求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触摸文本,感受文字背后所隐藏着的这份父子深情!在学生情感融进文本时,我又适时加入“爸爸,我想对您说”的写话训练。因为有了前面情感朗读和父亲关爱自己的故事作铺垫,学生感情的闸门已经被打开,学生写作的欲望被自然地调动起来,写几句对父亲说的话自然水到渠成。读写训练连接顺畅,同时在写话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写文章要饱含真情的理念。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自己的情感投入得还不够,对本文中写法的指导还不够。评价的语言不是很丰富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