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3-31

这是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黄河——母亲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往今来,无数人赞美她、歌颂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借黄河之势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浪淘沙》(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2.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典故;3.牵牛、织女。

  师:《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为词牌名。《浪淘沙》为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一首。这是一首七言诗。

  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先感知——朗读晓诗韵——研读解诗意——美读悟诗情——品读拓诗境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注释、插图和小组合作学习,感知古诗的大意;能够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

  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四、自主学习

  出示导读纲要:

  1.自由读诗,借助注释、插图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

  1.指名读。(指导读:曲、簸)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2.男、女分读。

  3.齐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1.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银河

  2.先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说全诗的意思。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5.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小组汇报。

  全诗的大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波涛汹涌,来自天边。今天我要沿着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牛郎织女的家。

  通过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描写黄河的源头可追溯到天上去,把人们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到神话世界。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

  六、总结写法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黄河及追溯黄河之源的?(夸张、想象、)

  浪漫主义手法: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之源远流长、气势雄伟;以神奇的想象追溯黄河之源,将现实与神话完美结合,令诗人笔下的黄河雄壮而神奇。

  2.朗读时注意诗的缓和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七、美读古诗(配乐)

  1.指名读这首诗。你为什么这么读?

  2.小组读。

  3.男、女分读。

  4.齐读。

  5.打节拍朗读古诗。

  6.闭目,想象画面读(背诵)。

  7.吟诵古诗。

  八、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时间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吧!

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雄伟壮美的气势。

  3、能品悟古诗,体会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我们经常听大人说“我们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的确如此,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我们也经常到黄河边去游玩,那么站在黄河边上你会想起哪句古诗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再次走进黄河。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打开语文书32页《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出示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1分)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分)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2分)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4分)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形容黄河非常曲折。

  ②簸:指由于风大,黄河水颠簸摇荡,波涛滚滚。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逆流而上。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九曲黄河,挟带泥沙,波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如今我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逆流直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簸”字,会写“簸”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3、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金曲《春晓》,学生倾听。

  2、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刚进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成长,今天,我请同学来背一背知道的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今天,我们又要学一首古诗《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诵读全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方法的复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指明了方法和步骤,能让学生有目标有方法的学习。

  三、学习古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根据注释解诗题。

  ②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③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④根据注释理解大意。

  2、集体反馈

  ①指名读。

  纠音 曲(qū) bǒ簸

  (根据注释纠正“qū”,重点指导书写“簸”右下边是“皮”字)

  ②交流理解诗意

  教师点评:喂,你说得真好,能根据注释来理解诗意,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

  生: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训练了学生独立学习古诗的能力,突破难点。

  3、品味古诗意境,指导朗读。

  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生:“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师:你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②学生读,全班读。

  ③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

  生:希望老师能把诗读准,声音洪亮。

  生:希望老师把“九曲黄河”“良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生:读出黄河的雄伟壮观。

  教师读,学生挑战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巧妙采用给教师的温馨提示,既能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

  ④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画出来,也可以用一段话写出来。

  学生交流,展示。

  对比:黄河是雄伟壮观的,可淘金女的眼里却是十分凶险的,每天她们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淘金,她们生活怎样,牛郎织女生活又怎样?读到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指导朗读三、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女的生活进行对比,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⑤背诵全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合理,语言要生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