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会教案

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

日期:2022-04-01

这是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

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第 1 篇

 2019年9月14日晚上,正值中秋假期,由“一起悦读吧”举办的“明月岛上话明月,中秋佳节好读书”主题亲子读书会在明月岛上的禧悦休闲会所举行,8组来自诗城小学的家庭共计2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这是“一起悦读吧”今年举办的第三次读书会活动,旨在通过“一本书,一杯茶”的亲子共读方式,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爱上阅读并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诗城小学的家长们在家校共建的基础上自发组建了“一起悦读吧”,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为宗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会活动,从而达到“一起阅读、共同分享、相伴成长”的目的。

  8组家庭分别朗诵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节选)、贾平凹的《月迹》、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肖复兴的《母亲的月饼》,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中秋往事和趣事,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增强了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特别是爸爸和年幼弟弟的认真参与,使整个读书会都充满了融融的暖意。

  除了亲子共读,读书会还设置了许多有趣的活动环节,如百科知识问答、成语猜猜看、飞花令、手工制作宫灯(诗配画),整个过程中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通过妈妈们和孩子们对成语的生动演绎,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再次温习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和典故,感受了成语的精练和形象;通过飞花令的对决,孩子们再次熟悉了与月有关的诗词歌赋,同时也感受了团队协作的力量;通过吃月饼、制花灯、写古诗,再次让孩子们了解中秋的相关习俗,并在学与做中感受到阅读与实践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本次读书会在彼此的祝福声中圆满结束,虽然因为天气原因孩子们未能观看到天上的明月,但相信孩子们心中早已升起另一轮明月,常挂心间。通过共读,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相伴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共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等更多的积极品质和生活热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与孩子共同进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第 2 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3、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热爱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传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全文,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2、交流:你们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3、教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中秋节的。板书课题《中秋节》,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霜”是卷舌音;“俗”是平舌音;“逢” “霜”都是后鼻音节;“祈”是第二声。

  (3)指名说说生字的书写要点。

  “载”右上角不能少一点,字形复杂,要注意笔顺;“拜”左边两横,右边四横;“殿”右上面是横折弯,没有钩。)

  (4)学生齐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关键词语

  中秋节的时间 人们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 有关习俗

  教学目标:

《中秋节》教案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3、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热爱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传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全文,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2、交流:你们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3、教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中秋节的。板书课题《中秋节》,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霜”是卷舌音;“俗”是平舌音;“逢” “霜”都是后鼻音节;“祈”是第二声。

  (3)指名说说生字的书写要点。

  “载”右上角不能少一点,字形复杂,要注意笔顺;“拜”左边两横,右边四横;“殿”右上面是横折弯,没有钩。)

  (4)学生齐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关键词语

  中秋节的时间 人们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 有关习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有关月亮的故事以及人们吃月饼、过中秋节的意义。

  2、联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在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总结全文,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积累优秀诗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听写词语。

  2、教师:同学们,中秋节,人们谈的最多的是月亮,就连许多的中秋习俗也和月亮有关。能用你们搜集到的词语赞美这轮圆月吗?

  3、教师出示下列描写月亮的词语,大家一起读读,在读中积累:月明如水 月影婆娑 月明星稀 星月皎洁 皓月千里 月上柳梢

  4、教师导入:月亮美丽神奇,在月亮背后还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呢。课母?颐墙樯芰艘桓鍪裁垂适履兀壳胪??亲杂啥量挝闹械南喙囟温洹?

  二、继续学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2、你还能说出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吗?(吴刚伐桂)

  3、过渡语:同学们, 中秋节人么不仅赏月,还一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人们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过渡语: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常在月圆之时,思念家人、思念亲人。古代很多诗人都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

  请用横线划出课文中的诗句,读一读。

  6、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7、小结:和月亮有关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大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着人们对全家团圆、生活美满的向往之情。

  8、你还能背诵借月抒情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

  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白居易

  三、课堂小结

  1、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再读刚刚反馈的诗句。

  3、 教师总结:同学们,中秋节有它已久的历史文化,它象征着人们对全家团圆、生活美满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一背搜集到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和诗句。

  教学反思: 本文是语文A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课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了中秋月圆的美景,介绍中秋节风俗的由来以及这一节日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这一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要以读为主,读思,读议结合。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中秋节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对中秋节的风俗进行质疑,教师归纳;接下来,我们就重点学习课文里提到的习俗,赏月、家人团聚、品尝月饼,了解在中秋节里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体会中秋节所蕴含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家人团聚的向往。其中,里面穿插了一些神话故事和有关月亮的古诗,学生们对神话故事是很感兴趣的,在教学前就鼓励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和诗句,这时同学们就可以进行展示交流,拓展的学生的知识,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最后,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课文里的诗句和搜集到的诗句,主要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第 3 篇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说明:

  九月的教师节刚过,孩子们便告诉我:“老师马上要过中秋节了”。孩子们积极的议论让我们敏感的意识到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和关注。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就此,开展了“快乐的中秋”主题活动。

  学习活动:中秋夜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和表现,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讲讲《月亮灯笼》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童谣“中秋夜”,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学习活动:爷爷为我打月饼(一)

  活动目标:

  1、学会唱这首歌曲,激发热爱老红军的情感。

  2、学会正确演奏方法,掌握各种乐器的伴奏型。

  3、会用乐器打出4/4拍音乐的强弱拍。学习简单节奏型的齐奏。

  准备:1、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

  2、乐器:铃鼓、串铃、小鼓等。

  3、音乐磁带;节奏卡;

  活动过程:

  1、讲述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教育幼儿热爱老一辈革命家。

  2、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3、请幼儿欣赏磁带音乐:有乐器伴奏和没有乐器伴奏的音乐。让幼儿比较:哪一咱比较好听。

  4、幼儿练习敲击乐器:串铃、铃鼓、小鼓等。

  5、学习各种乐器伴奏型。

  6、幼儿学习为歌曲伴奏:--徒手练习,指导幼儿打出音乐强、弱、次、强、次弱的规律。--幼儿看乐器标志练习不同的节奏型。--看教师指挥进行简单的齐奏。

  反馈:

  通过这节活动的学习,幼儿十分喜欢这首歌曲的旋律,并且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但是要为歌曲配节奏型对幼儿来说稍有难度。

  学习活动:爷爷为我打月饼(二)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歌词亲切感人的内容。

  2、学习创编节奏型,并根据节奏型为歌曲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

  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学习了初步的打击方法。

  2、各种乐器: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感受歌曲亲切欢乐的情绪。

  2、引导幼儿创编节奏表演动作。

  3、根据随乐表演的动作,用拍手表达整套节奏型,再将节奏型转换成“身体总谱”。

  4、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动作,能准确地做出节奏反应。

  5、引导幼儿探索歌曲的打击乐器方案。

  6、乐器演奏----请幼儿看老师的指挥进行集体演奏。----幼儿自由交换乐器、选择乐器进行演奏。

  反馈: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分层的练习,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后,幼儿基本已会根据节奏型,为歌曲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在今后的音乐活动中,要多给幼儿这方面的练习。

  学习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活动建议: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活动中,运用ppt月亮变化的图片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出示ppt时应该适时适宜,真正发挥其教育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后希望幼儿在平时能进一步观察月亮的变化,引导幼儿按照月亮的变化仿编故事,过一段时间后请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讲述。

  学习活动:嫦娥奔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2、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2、感知理解

  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

  3、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的内容提问。

  4、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活动建议:

  孩子们对什么是传统的节日了解不了,但知道中秋节是要吃月饼等,对《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很少,通过学习了这节课,孩子们加深了认识。如果有碟片动画就更加吸引孩子了。

庆中秋读书会班会教案小学第 4 篇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