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会教案

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设计

日期:2022-05-03

这是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设计,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序幕

  这是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3%——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其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60%——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可以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普遍认为生活平淡缺乏意义,而且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7%——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成功起于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环节一

  案例展示:人物故事

  他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却主动申请退学,重新参加高考。2003年,他再次考取清华大学,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一出一进清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放弃和选择之间,他又将告诉我们什么?

  ·人物简介:

  刘立早: 23岁,重庆人,现为清华大学建筑系2003级本科生。199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录取。2002年,获得学士学位,并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学反应工程专业,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2003年3月,从清华大学申请退学。2003年6月,第二次参加高考,并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2003年8月,清华大学的新生入学工作又开始了。5个月前,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博连读研究生身份退学的刘立早,这一次又以建筑系本科新生的身份重新回到了清华校园。在新生报到的间隙,《面对面》在北京对刘立早进行了访问。而在此前,刘立早表示,并不希望自己得到过多媒体的关注。

  刘立早: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个人的选择,个人的行为,没有必要说。而且在国外,这种事情很平常。虽然说了可能在国内会少一点。其实国内也有,只是说无非就是不是清华的。在别人眼中可能会很特别,但是我自己觉得不会很特别,因为我觉得这样的选择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因为如果说是读化工的话,我可能这一辈子就要走一条我完全不感兴趣的道路,那么我花五年的时间能够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我想还是比较幸运的。

  2003年3月,正在清华大学就读硕博连读的刘立早因个人兴趣原因放弃了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化学反应工程专业的学习,向校方提出退学申请。

  刘立早:今年的二月份做的这个决定。我考虑了一个多月。权衡利弊,觉得一边是化工系的直博生,一边有可能是一个其他学校的建筑系本科生。利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弊就是那博士学位毕竟比双学位高一等。但是很明显,自己兴趣和爱好在那里,或者说自己以后一生究竟是在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里面痛苦地挣扎,还是在一个喜欢的专业里面很快乐地做事。你想,并不是在单纯这几年的时间,这是涉及以后我一生的选择。但是在一个月的考虑时间里自己的想法会很多,因为我不放弃博士,参加高考考建筑,我可以选择其他的道路,我毕竟是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我可以选择考研、就业、考公务员之类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浙大的那个本科的文凭我不敢出这种选择,因为这样的成本对我来说太大。

  1998年,刘立早第一次参加高考,以612分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但是低于他报考的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和建筑专业的录取分数,被调剂到化工系。2002年,刘立早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被保送到清华攻读硕博连读。

  刘立早:有了一个本科文凭,我现在做这种选择风险就会小很多。因为他退学之后他没有任何的学位,他得再从头参加高考,他还是面临跟其他的复读考生同样的压力,他还得很紧张、压力很大地来面对高考。我觉得我好歹有个学位,我如果高考没有考上清华我可以考重大的建筑系,再不济重大的建筑也没考上,我有本科,我是一个大学生,我大学生毕业了,我有本科学位,我可以就业。

  记者:但是对你来说这种选择是五年的代价?那既然如此何必当初?

  刘立早:1998年的时候,首先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对于大学也好,专业也好,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在大二的时候产生犹豫,就觉得这个不是我要的专业。我在浙江大学大一的时候心情不好,没有很好地抓住学习的机会,因为浙江大学转专业的名额是有限制的,是5%。我当时在班上是排在第八和第九位这个样子,5%的概念就是只有班上第一名可以有机会转。但是我还是没有机会,第一个我当时并没有很明确一定要报建筑,因为当时毕竟刚刚入学,第二个就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把握学习的机会,没有把成绩排到前面去。就是因为心情不好,进了一个自己没有填报的专业,就是说自己并不要想去读的专业。

  记者:但是你并不了解这个专业,为什么就很主观地说我不喜欢这个专业?

  刘立早:是,所以说我后来大二的时候我开始逐渐去适应它,这也就是说我大二为什么没有退学的原因。我试图去适应它,而且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大二开始,我就是我们班里面的第一名了。如果大一是第一名,我肯定会想考虑转专业。但是大二的时候,规定里面也已经就没有这一条了,就是说转系的学生必须在大一。但是我不觉得这个制度不合理,因为如果这样的人太多的话,学校的专业会很混乱。

  记者:我很想知道你学化工专业时候那个状态?你在学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刘立早:但是我没有把它当做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去学。我当时就是说既然是读大学,大学里面学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专业的知识,我把专业的知识当做是自己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然后我会去考虑其他的,比如说我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那么这样的话我的心情就会比以前要好很多。其实,就是我不把化工专业的学习当作是我在大学里面生活、学习惟一的一条路在走,我觉得我应该在大学里面学到更多的其他的各个方面的东西。

  在保送进入清华以后,随着对研究方向的了解不断深入,刘立早开始发现,化工专业并不是特别适合自己,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放弃攻读硕博连读。

  刘立早:本科阶段的适应和我到了读研究生的时候发现是两码事。化工里面搞研究的话,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什么复变函数啊、积分啊,很多。这一块来是我学习里面觉得最枯燥的,偏偏如果要学化工的话,就必须要一直和这个有关系,而且还是很密切的关系。那就没有办法,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来。以前我学化工的时候,本科生阶段没有这么多数学的东西牵扯进来,当我做科研的时候,我就担心这个,结果实际上,就刚刚好是这个样子。实际上我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很犹豫,我担心在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会真正地爆发那种对专业的反感。

  当我提出要转专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持反对意见。其中最严厉的批评应该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但我觉得不是。我没有浪费什么教育资源,我在浙大学到了一个大学生应该学到的东西,而且我觉得我学得非常好,实际上要真的说到对教育资源的浪费,那些在大学里面,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或者没有实现在大学里面学会把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的人,我觉得他们才真的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我觉得这个罪名太大了,还没有到那样严重的地步。也有人会说,你已经到了一个养家糊口的年龄,你应该为你的父母着想,但是我说,首先我们家里的经济现在还没有到这样一个困难的境地;另外我父母很理解和支持我;第三,我读书几乎没有花父母的钱。我读书的钱是自己解决的,靠勤工助学,做家教,还有一些社会的活动会。因为我的成绩好,我的奖学金很多。实在不行的话,我会申请国家贷款,实际我在浙大的时候就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

  经过对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全面分析和权衡,刘立早决定选择建筑专业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

  刘立早:我曾经想过去旁听建筑系的课,但是不可以,没有机会,因为他们建筑系每人一张桌子,没有多的桌子,他们的桌子是固定的,不像我们其他的专业上大课一窝蜂地坐满,他们是每人一个。因为建筑对于专业性要求是非常非常强的,它不同于其他的系,它是一个文、理、艺、工结合在一起的学科,你一个毫无专业背景的人不可能去考它的研究生,因为它连考研的题目都和全国的那种统一考试的题目有差距。

  2003年3月,刘立早离开清华大学,回到了阔别5年的中学母校,准备第二次参加高考。

  刘立早:我临走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清华,生活用品,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当时告诉他们,这些东西现在你们都可以免费的使用,反正随便用好了,但是我回来之后你们就还给我。如果说我有幸能够回来的话,那么这些东西还是我的,如果说我不能回来了,那么这些东西就送给大家。当时的目标是能够进一个比较好的建筑系,比如东南大学,或者重庆大学,当时没有很清晰地想到自己还会报清华大学,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能够复习到或者把自己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怎么样的状态。直到最后,就是我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刻,才写上了清华大学,我是最晚一个交志愿表的。建筑是我填的惟一专业,也没有填服从调配。因为我既然付出这么大代价来追求我的理想,那我肯定不可能让它再第二次出什么差错。

  刘立早最终以644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记者:今年的高考你参加,跟1998年你参加高考有什么不一样?

  刘立早:不一样太多了。我1998年高考的最后,我因为复习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最后三个月是在走下坡路,而我这三个月成绩一直在上升。第二个是,我98年时的压力会比现在压力大很多,整个身体状况也好,还心理状况也好,和现在都是不能够相比的。我觉得我很放松,学习没有压力。我觉得我比较幸运,因为现在的整个政策也好,还是整个教育的环境也好,都为我提供了我做这样一个选择的条件。

  记者:如果说有很多人会效仿你,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刘立早:我不提倡这个,如果说是你当时就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就恭喜你,你在高三的时候,你是幸运者,你能够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一条道路走,如果说你没有,那么你应该尽早地找到这样一条路,不要像我这样。其实国外有很好的例子。国外的大学生是大二才选专业。我想如果那个时候大家再做决定,就不会有像我这样因为专业不合适而重新,或者说其他的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专业不好退学重考的现象发生。

  记者:你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蜕变,那下一个五年,我们再见你的时候你会跟我们说什么?我很热爱建筑我当时的选择是对的,或许说,刘立早已经在进行第三次高考了。

  刘立早: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我刚才说过了,我重新参加高考不是在儿戏,我是在做一个很慎重的决定,而这个慎重的决定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得出来的结论。我觉得建筑会是我的终身职业,它是我以后的发展道路。但是我刚才说过了,我不会去在乎我到底能取得多少的成果。我不会觉得我现在已经一门钻在建筑里面去了,我就一定要在它里面有怎么样的一个作为。人活着的时候,应该是尽情的享受自己的这种状态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是为了什么生计,为了什么名誉,为了什么成就而活着。而应该为了自己的爱好,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为了自己每天都能开心快乐。

  环节二:案例分析

  刘立早的人生故事对我们高中生有怎样的警示意义?

  “1998年的时候,首先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对于大学也好,专业也好,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在大二的时候产生犹豫,就觉得这个不是我要的专业。”

  结论:高中阶段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环节三:

  生涯规划的步骤

  1、认识自己

  2、认识社会需求

  3、认识职业

  4、倾听家长意见

  认识专业

  认识社会发展,了解新趋势

  “工业4.0”十大重点行类业

  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十大重点行业相关的专业几乎全部上榜。这项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的规划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发展领域。

  这说明薪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嗅觉灵敏的企业也迅速在这十大重点行业布局。所以,要想准确把脉自己的薪酬,多关心时政消息是很重要的。

  环节四:趣味测试,认识自己

  心理游戏互动,简单游戏,测试性格特质,心理趋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