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日期:2022-05-17

这是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 1 篇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语文课我们具体分析了“20xx年高考新课标二试卷”的诗歌《残春旅舍》,里面有一个题目是这样问的“颔联乃晚唐巧句,具体分析巧在哪里”。在诗歌鉴赏题里重点分析某个字某句诗的这种题型,我们称之为炼字炼句。今天我们以炼字炼句作为解读突破口,具体赏析有着双重身份的词人李煜流传千古的名词《虞美人》。

  二、 简析作者

  1、身世 2、爱好 (PPT展示)

  3、词风特点 :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爱情生活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4、语言特点: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记笔记)

  三、创作背景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四、 诵读指导

  1、 找出每一句你认为需要重读的字词

  (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自己试着读,明确读出的感情基调——低沉凄迷

  2、 思考关键字词有哪些?

  五、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2、作者的愁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

  华清中学第二届教学新秀第一轮赛教语文课堂实录春花秋月 往事

  小楼东风 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 朱颜

  六、品析鉴赏,感受艺术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4、 “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5、 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改”

  朱颜 (貌美如花到容颜衰老)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欢乐自由到愁思绵延)

  6、前六句里,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明确:不变的“外物”巨变的“人事”物是人非之痛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觉得这句话写的好吗,好在哪里?明确: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昼夜不舍,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七:写法鉴赏——“以水喻愁”

  李煜之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不如李煜词境界阔大,气象超迈。李煜之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不如李煜词流畅自然、明白如话、眼界阔达八、小结本课

  法国作家缪塞: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 2 篇

一、反思教学内容

《虞美人》选自苏教版必修四“词别是一家”板块,是南唐后主李煜生命中最后的一篇作品,被称为他的“绝命词”,也是一首千古流传的名篇。这首词的文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文章的注解当中已经明确地指出:“这首词是他被囚禁时所作,表达了对故过的深切怀念和作为阶下囚的哀愁。”李煜被誉为一代“词宗”,在写词方面是颇有造诣,作为亡国之君的他,把他的那中亡国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故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了解李煜及其生平。2.鉴赏诗词,感受李煜词中流露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3.领悟李煜“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旨在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来分析诗词上的一些写作技巧,从而达到学会鉴赏诗歌的目的。由此看,本课教学内容安排得当。

二、反思教学过程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故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情境导入;2、知人论世;3、吟咏诗韵;4、缘景明情;5、拓展训练;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思路清晰。

三、反思教学效果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反思:播放音乐,由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导入,缠绵哀怨的乐曲,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更好地置身诗境。这一设计为赏析诗歌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知人论世,身份揭秘。

反思: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李煜的身份和经历是鉴赏本次的关键。本环节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作者李煜的生平,再由老师进行适当的补充。遵循了新课程要求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吟咏诗韵,初感“愁”味。

反思:诵读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诗歌情境。本环节首先安排学生找出词眼“愁”。然后以“愁”为感情基调自读诗歌,教师做方法点拨,如抓住特别能体现诗人内心痛苦的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读自悟,再请个别学生朗读,此环节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感情地师范朗读,这一点日后的诗歌教学中要有所改进。

四、走进诗境,缘景明情

反思:本环节设计一个问题:李煜如何表达“愁”的?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诗,然后小组讨论词人是如何表现“愁“的。教师提示:可结合作者的处境、从词中典型意象、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关键字词等角度赏析。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先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后发表意见,而后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得出结论。这个环节的设计虽然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也踊跃参与到讨论中,但是在展示讨论成果的时候,教师没有做到及时概括总结,提炼学生的观点,导致很多小组的回答有重复,课堂相对比较拖沓,后面的环节时间就显得很紧张。

五、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反思:通过上一环节的解读,学生初步掌握了李煜传达情感的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化抽象为具体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抽象为具体”这一手法,要求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列举采用该手法表达情感的诗句。然后让学生比较阅读李清照的《武林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强化“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诵读诗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示范朗读。还可以提供一些朗读音频,让学生模仿。诗歌教学应该要重视诵读。

2、学生讨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好记录本,将本小组的讨论观点简单地记录,方便展示的时候交流,既可以表达清晰,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的归纳学生的观点,并书写到黑板上,以便其他小组调整发言内容。

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评鉴名句,把握诗人的感情。

  3、自主阅读,提高审美情绪,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评鉴名句,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导入: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最美丽也是最绝望的词——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板课题)

  二、简介词人——李煜

  (多媒体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三、听、读:

  1、听:

  现在让我们随着《虞美人》一词,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请大家认真听录音朗读,用心感受词人通过词传达出来的情感。(放录音朗读)

  2、问:同学们通过听了诵读能不能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

  (幽怨、悲伤、无奈、悔恨)

  同学们说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读这首词,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读一个听,并且互相点评,结束之后,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诵读,好不好?

  (学生听、评,教师巡视指点)

  3、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哪一位同学能为我们诵读这首词?(由一位学生读)

  四、感:

  通过听、读的环节我们基本把握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是幽怨、是悲伤、是无奈、是痛苦。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情感在词中表现最为明确,最为直接的是哪一句?一起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这句可以说是这首词的中心句,主旨句,那这句中哪一个字最重要?(愁)因此它是这首词的词眼。这么说这首词的就是围绕着这个“愁”字来写的。李煜的“愁”是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是苏东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壮志难酬之这愁?作者他愁什么?从词作中那里可以体现出他的的愁?

  (由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归纳。多媒体显示板书)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1)“春花秋月”本来是非常美好的事物,词人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由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是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开花谢、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词人用眼前的景写出了他心中的情。

  (2)“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3)“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乡怀人”的`沉淀意义)

  问:对于李煜的“往事”同学们又知多呢?(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五、品

  是啊!李煜此时真是悔恨交加、愁苦绝望,所以他禁不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就是千古,同学们想一想它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是什么呢?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愁比成一江向东流去的春水?这样比能达到什么效果?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

  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六、读

  通过对词的分析我们对作者的情感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现在哪一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你对《虞美人》一词的理解表现出来。(学生读、评,老师点评)

  七、听:这一次比我们第一次读进步不小,但在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还不够完美,让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范读,感受李煜愁。

  八、拓

  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用情真切,抒发了他的亡国之恨。《虞美人》正是用字字血泪打动了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而且我们从这首词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一行行美丽的词句,更是愁苦绝望的心,孤寂悲凉的处境。此时如果你面对孤苦、无奈、绝望的李煜你想对他说什么?

  九、小结及作业: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可以说是后人对他的一生最好的评价。是的作为君主,他很失败,如果在他亡国之前听到同学们的这些话,或许他不会亡国,但我们今天也就读不到他作为绝代才子,为后人留下的30多首精美的词。学习了《虞美人》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李煜,但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请同学们回去把你们学习这首词的感想写在周记本上。

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的:

  1、了解词作者的相关情况;

  2、以诵读为主来品读词;体会词的音韵美;

  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二、简介作者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三、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四、集体朗诵

  五、品味诗歌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春花秋月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头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宇宙之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知识延伸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由“月”而“柳”、“长亭”。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六、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七、作业:背诵课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