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

日期:2022-05-24

这是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

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了解有关作者苏金伞的文学常识,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对脚下的土地有新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来源。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诗人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来深切体会以诗歌主人公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感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读诗题: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

  3、背景介绍: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在老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近解放的地区继续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写于新中国土改时期,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注意朗读节奏。(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讨论、交流)

  明确:这是一首格律化诗歌,共15节,每节四句,偶句押韵,诗句均齐,很是严整。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深入品析,讨论交流

  1、(指名朗读诗歌第1~3节)思考: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感受农民对土地有怎样的感情。(结合生活实际,自由交流)

  小结:诗歌第1节用旱天的鹅见了水的情景来比喻有了土地的农民的.样子,充分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写出了农民对获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语言显得朴实、亲切。第2节和第3节用了两个“恨不得”,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之深。

  2、师:三黑是千千万万的农民的代表,他又是怎样对待土地的?(自由朗读诗歌第4~15节)

  (1)重点句子理解。(课件出示,指名答)

  句子一:“从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三黑对土地的珍视,土地失而复得之后,他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之中。

  句子二:怎样理解“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明确:“耙得又平又顺溜”用富有口语特点的语言写农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苏金伞“坚持用生活中语言写诗,不矫揉造作,不故作深奥”的诗歌创作特点。

  (2)师: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有怎样的感受?(同桌讨论交流)

  示例: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感到那样的幸福和满足。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这片土地是属于他的,他是土地的主人,这是自由的滋味。他可以任由蝈蝈在地里叫唤,还可以招呼小孩子来逮蝈蝈,他甚至对如何更好地耕种土地有新的计划,他还想象着获得大丰收之后的甜蜜生活。他边劳动边尽情享受着重新获得土地之后的快乐。

  教师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师: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到特别能感动你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明确:诗歌塑造了三黑这样一个勤劳的、深切热爱着土地的普通农民形象,表现了他在获得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四、体会诗歌语言特色

  1、师: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色?试举例说明。(教师提示:如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明确:诗歌第5、6、7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精心照料;第11、12节,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

  2、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小结:如苏金伞在1982年所写的《我与新诗》一文中,总结了他始终未改的诗歌观,即“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争取做到深厚蕴含中透出清新;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诗,不矫情造作,不故作深奥,使人感到晦涩难懂;坚持现实主义。生活是诗的基础,诗是生活的升华。”

  五、拓展延伸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可以围绕土地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土地或者你对脚下的土地的理解等内容交流。

  六、教师小结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第 2 篇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学设计结合单元要素,把理解诗歌中三黑对土地的态度设为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相关语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深情,感受三黑重得土地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引发学生学会由阅读展开深入思考,通过阅读展现自己的观点。在自由表达见点中,在仿写训练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苏金伞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介绍,导入新课

  1.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

  我们一直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苏金伞。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

  2.出示资料,进行题目解说。

  “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3.出示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指名读课题下面的阅读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2.指名分小节读诗,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三黑和土地的哪些内容?试着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3.全班汇报,概括主要内容。(翻地,耙地,播种,看荞麦开花,听蝈蝈叫,畅想美好生活……)

  设计意图:梳理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深入感爱三黑对土地的情感做好铺垫。

  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诗歌,想一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把能体现三黑情感的句子画下来,用心去品味一番。

  2.品析重点句子,体会农民对大地的热爱。

  引导学生将找到的关键语句与体会到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朗读来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

  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热爱体现出来的?(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农民重获土地时的喜悦及对土地的热爱。)

  (2)三黑是怎样对待土地的?找一找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每一寸”“每一块”可以看出三黑精心整理土地的细节,每一个动作中都流露着对土地的热爱。)

  ②把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三黑把土地把得平整,衬托出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联系上下文试着想象…下:听着蝈蝈儿叫三黑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小时候的生活,想到了被地主欺侮的日子,想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教师适当点拨。

  (2)默读第13~14节,说一说三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齐读第15节,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5.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虫,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语包来体会二黑对土地的态度。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二黑对土地的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同时,周绕单元要素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土地的感受。

  四、体会写法,拓展链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欣赏感悟。

  2.大屏幕上定格歌词,指名读,齐读,体会歌词的意境美和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3.分节朗读、赛读、男女生对读。

  4.学唱歌曲,体会音韵美给人们的鼓舞。

  5.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诗歌。学生与诗歌有一定的情感距离。在介绍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后,学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热爱。整个教学设计中,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三黑对土地的态度。在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学生对土地有了新的认识,对土地的情感也更加深厚了。同时,在仿写诗歌的训练中,很多学生能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自己对土地的热爱与深情。

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第 3 篇

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

(课前播放《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个性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音乐结束后,师导入)

师: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会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二、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师:听老师朗读课文,听读时请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老师朗读师的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学生认真听读,不时圈点勾画)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文章很有震撼力,听后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②文章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挡

③感觉作者的心在不停地跳动,好像是一口气写完的,或者说一气呵成的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师: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用“这是一方的土地,表现在”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生齐读描写故乡的部分)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②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③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④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⑤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二)师:故乡真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呀!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会浮现美丽、丰饶、神秘而和谐的故乡!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

②应该用喜悦激昂的语气,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

③应该读出层次感,有的地方要一泻千里,有的地方需要深沉舒缓

(此环节需要用实例来训练朗读,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四、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师: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家乡是无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说,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四处“泛滥”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思念家乡

②热爱、赞美家乡

③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④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此环节的重点在④,投影在哀婉的音乐中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图片)

五、再读誓言,深化主旨

师:作者的家乡如此美丽、丰饶,令人难忘,不能割舍可是现在,土地上却充满着蹂躏,充满着掠夺,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美丽和丰饶成为过去,神奇和活力也只能留在头脑中面对这厚重的土地,面对这多灾多难的家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誓言?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

(生找出并齐读誓言部分)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作者想急切回归故乡誓言说:“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②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誓言中说:“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③作者要为故乡解放,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誓言中说:“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六、走出课文,延伸情感

师:列宁曾经说过“爱过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请同学们些一句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我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文天祥的这颗心与端木蕻良对故乡的炽痛之情感将永远激励我!

②我选的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想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我想选用鲁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为座右铭尽管祖国处在黑暗中,仍然执着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这是对祖国何等坚贞、热烈的爱呀!

师: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在走上伟大复兴,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最后老师把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部分语句送给同学们,愿你们铭记于心

(生齐读投影文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过智,少年富则过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土地改革教案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了解有关作者苏金伞的文学常识,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对脚下的土地有新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来源。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诗人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来深切体会以诗歌主人公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感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读诗题: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

3.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在老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近解放的地区继续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写于新中国土改时期,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注意朗读节奏。(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讨论、交流)

明确:这是一首格律化诗歌,共15节,每节四句,偶句押韵,诗句均齐,很是严整。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深入品析,讨论交流

1.(指名朗读诗歌第1~3节)思考: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感受农民对土地有怎样的感情。(结合生活实际,自由交流)

小结:诗歌第1节用旱天的鹅见了水的情景来比喻有了土地的农民的样子,充分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写出了农民对获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语言显得朴实、亲切。第2节和第3节用了两个“恨不得”,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之深。

2.师:三黑是千千万万的农民的代表,他又是怎样对待土地的?(自由朗读诗歌第4~15节)

(1)重点句子理解。(课件出示,指名答)

句子一:“从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三黑对土地的珍视,土地失而复得之后,他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之中。

句子二:怎样理解“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明确:“耙得又平又顺溜”用富有口语特点的语言写农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苏金伞“坚持用生活中语言写诗,不矫揉造作,不故作深奥”的诗歌创作特点。

(2)师: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有怎样的感受?(同桌讨论交流)

示例: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感到那样的幸福和满足。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这片土地是属于他的,他是土地的主人,这是自由的滋味。他可以任由蝈蝈在地里叫唤,还可以招呼小孩子来逮蝈蝈,他甚至对如何更好地耕种土地有新的计划,他还想象着获得大丰收之后的甜蜜生活。他边劳动边尽情享受着重新获得土地之后的快乐。

教师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师: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到特别能感动你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明确:诗歌塑造了三黑这样一个勤劳的、深切热爱着土地的普通农民形象,表现了他在获得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四、体会诗歌语言特色

1.师: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色?试举例说明。(教师提示:如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明确:诗歌第5、6、7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精心照料;第11、12节,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

2.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小结: 如苏金伞在1982年所写的《我与新诗》一文中,总结了他始终未改的诗歌观,即“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争取做到深厚蕴含中透出清新;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诗,不矫情造作,不故作深奥,使人感到晦涩难懂;坚持现实主义。生活是诗的基础,诗是生活的升华。”

五、拓展延伸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可以围绕土地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土地或者你对脚下的土地的理解等内容交流。

六、教师小结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