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

日期:2022-05-03

这是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

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第 1 篇

教学内容: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教材简析:《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者以**的传统节日“春节”为题,满怀*地反映当年在延安过春节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一幅*根据地*在春节时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让学生在综合感受西洋乐器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2、帮助学生理解《春节序曲》的音乐形象,整体体会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大屏幕演示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师指画面问: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出课题《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一上课,便以热闹的场面、欢快的音乐展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情景,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愉快的春节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从而也激起了学生欣赏乐曲的热情。)

3.简介管弦乐。

4.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

[注:在上述环节中,录像画面一直演示,乐曲一直轻声播放。]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

二、整体欣赏,划分段落。

1.学唱主题音乐。

2.整体欣赏,想想:(1)乐曲情绪的变化线?速度变化线?节奏变化线?(2)想想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欣赏时,生边和师随音乐哼唱主题]

3.听后回答:(1)乐曲情绪线、速度线、节奏线?

(2)乐曲分几部分?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变化线使学生分段有了依据,不是单单凭感觉分段,从而降底了分段的难度。)

4.找一找,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几条?

(设计意图: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学生真正从理*上来认识各部分音乐。)

三、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2.欣赏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赏,分别用a.b.c.表示。)

(1)欣赏a:1)听前提问:乐句

在演奏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两句在演奏时,仿佛两个人在干什么?

3)绘了怎样的场面?

4)分两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赏b:1)b与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2)你在音乐声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3)欣赏c:1)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2)一次比一次热烈的音乐声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这三部分都围绕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但又各有侧重点,a.b.这两部分是通过对答式演奏及两个乐句对比,让学生想象过节时的情景,而c.这一部分通过音乐一次次热烈,让学生联想到人们的心情,从景到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再次完整欣赏a段,边欣赏边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舞足蹈的表现音乐,感受更加深刻。)

(5)听后回答:a段节奏节拍速度情绪

()( )( )( )

3.欣赏第二部分。

(1)口琴吹奏b乐段主旋律

(2)欣赏b乐段边欣赏边前后议议,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情绪

()()( )( )

(设计意图:设计口琴吹奏,让学生在自己的演奏上去感受音乐。印象更加深刻。)

4.欣赏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变化重复,但有所不同,第三部分中加强了什么乐器的演奏?(打击乐器)。请你边听边模拟打击乐器的演奏姿势。师随音乐演奏鼓、钹。

(2)加强打击乐演奏,音乐有什么变化?

(3)节奏节拍速度情绪

()()()()、

(4)师小结:音乐在热闹的打击乐中结束,使我们的思绪停留在热烈、欢腾的春节当中。

(设计意图:由于这部分是a部分的变化重复,所以,这里侧重于打击乐的作用。在这里加入鼓、钹的演奏,更加渲染了热闹的气氛,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学生激动不已。)

四、整体欣赏,帮助提高。

今天,我们欣赏的〈春节序曲〉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表达了人们过春节时种种心情和场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完整的欣赏一遍,并请你把听到的、看到的春节情景绘制一幅“欢度春节”的想象画。(放音乐和录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对音乐是否真正理解的一种反馈。)

板书:春节序曲

(管弦乐)李焕之

情绪:热烈、欢腾

曲式结构:引子aba复三部曲式

aba

节奏速度情绪拍号

a紧密快热烈、欢腾

b舒展徐缓抒情、优美

a紧密快热烈、欢腾

实践后的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堂课,我以“听、唱”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奏、画、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画)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

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例:a段以景展开想象,展现喜洋洋的春节。b段以情展开想象,亲情、爱情、友情。a段又以景展开想象,展现欢腾的春节。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线发散开去,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

四.这堂课是在99年进行教学,由于当时课件刚刚兴起,所以有许多地方还不够完善,如果在用各种线来表示情绪、速度、力度这里用课件(五*缤纷、形状各异)来表现,学生兴致更高。

五.在这堂课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较出*,但若能在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例:让学生自己谱写节奏谱,并在乐曲表示欢庆的地方,用自己的谱子进行打击乐的伴奏)学生的创造力将得到极大的发挥。

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第 2 篇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大屏幕演示 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师指画面问: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出课题《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一上课,便以热闹的场面、欢快的音乐展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情景,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愉快的春节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从而也激起了学生欣赏乐曲的热情。)

3.简介管弦乐。

4.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

[注:在上述环节中,录像画面一直演示 ,乐曲一直轻声播放。]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

二、整体欣赏,划分段落。

1. 学唱主题音乐。

2. 整体欣赏,想想:(1)乐曲情绪的变化线?速度变化线?节奏变化线?(2)想想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欣赏时,生边和师随音乐哼唱主题]

3. 听后回答:(1)乐曲情绪线、速度线、节奏线?

(2)乐曲分几部分?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变化线使学生分段有了依据,不是单单凭感觉分段,从而降底了分段的难度。)

4. 找一找,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几条?

(设计意图: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学生真正从理性上来认识各部分音乐。)

三、分段欣赏。

1. 欣赏引子: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2. 欣赏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赏,分别用a. b.c.表示。)

(1)欣赏a: 1)听前提问:乐句

在演奏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 两句在演奏时,仿佛两个人在干什么?

3) 绘了怎样的场面?

4) 分两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赏b: 1)b与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2)你在音乐声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3)欣赏c: 1)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2)一次比一次热烈的音乐声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这三部分都围绕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但又各有侧重点,a.b.这两部分是通过对答式演奏及两个乐句对比,让学生想象过节时的情景,而c.这一部分通过音乐一次次热烈,让学生联想到人们的心情,从景到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再次完整欣赏A段,边欣赏边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舞足蹈的表现音乐,感受更加深刻。)

(5)听后回答:A段 节奏 节拍 速度 情绪

( )(

  )(

  )(

  )

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第 3 篇

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人们在一片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中,开始关注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中大胆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行为,在实践过程中追求教学风格、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教师的“创新”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只有形式,没有实效。这岂不是音乐教育的悲哀?冷静思考,笔者认为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一、学科综合无边,丢掉音乐学科特点

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切实增加了内容的整体*,注重了学科之间的综合。但综合也须要有一定的条件,作用也要有限度,不能滥用。不是漫无目的,发散*讲解。例如:某一老师在执教《茉莉*芳》一课时,在教室里放一盆茉莉花,先请同学们上来闻一闻花的香味,再泡上一杯茉莉花茶尝一尝,然后请学生说说古人赞美茉莉花的诗句,还让学生查资料它属于植物花木中哪一科,最后,待时间所剩无几这时,才唱了一下歌曲。饶了好大的圈,从嗅觉、视觉、味觉解释得清清楚楚,却叫人忘了这是一节音乐课。试问这样的综合能激发起学生多少音乐情感呢?学生从中了解多少音乐知识呢?在综合教学中,应体现出学科特点,围绕教学目的来实施。因此教者要抓住音乐最本质的东西进行教学,以音乐为本,其他学科内容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就《茉莉*芳》这节课而言,如果教者能通过比较古筝与萨克斯的演奏,来对比不同乐器的音*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黑鸭子演唱组的演唱与歌剧《图兰多》中的选段,对比演唱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以方言来演唱与宋祖英在维也纳金*大厅里用普通话来演唱来进行对比,这样可让学生体会同一首歌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伴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此让学生始终在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过程中来学习音乐。我想这样的音乐课,始终围绕着“音乐”在拓展,综合有“度”,把握住合理综合的契机点进行课堂设计,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美的享受。

二、课堂激趣不当,忽视学生年龄特征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法,让学生表演音乐中的人物角*,能够拉进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里特征来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做幼稚肤浅的表演,引发学生哄堂大笑,虽然课堂气氛热闹了,可又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呢?因此,我觉得要区别中小学生年龄特征,根据其不同年龄段来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中学生而言,课堂表演在其内容上有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想*。例如:欣赏现代京剧《沙家滨》选段《智斗》,可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表现剧情。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使学生更能了解现代京剧的内容,了解历史,理解音乐。通过适度地表演激发学生情感,从而迸发出精神的火花。实践*,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方法是多种多样,但内容需适合,教师需有谱,表演需有“度”。

三、多媒体介入无度,颠倒主、辅关系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过程,使教学形式立体化,近几年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布局、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将悦耳的声音、优美的画面完美的融为一体,不但能调动其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且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美丽情*和健全人格。但是,这毕竟是辅助,要控制好运用的程度,不能喧宾夺主。目前有些音乐教师上课不用说一句话、唱一句歌、不板书设计、不写一个粉笔字,所有内容全*电脑设备打出来,完全以鼠标代替了教师本身,把音乐课变成录像观摩课,我认为这是极大误区,音乐课无论你怎么改革,但课堂上都缺少不了音乐教师的示范演唱、示范演奏和生动的讲解。

作为一名美的传播者,成功的范唱和范奏,是演唱、演奏技巧和歌曲内容的完美的组合,用音乐语言成功地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直接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勃发在激动之中,以上这些都是电脑多媒体无法代替的。另外,音乐课离不开“双基”教学,如节奏的基本训练、视唱练耳的基本训练、介绍基本乐理知识等等,都不是只用一个多媒体电脑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能把握住运用多媒体和传统授课之间的“度”,让我们的学生既能多方位地接受新事物又能得以音乐基础训练。

中学序曲一等奖教案第 4 篇

首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第一:带领学生欣赏、分析《卡门序曲》三个音乐主题的音乐表现手段,感受、了解各种音乐主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第二: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通过排列主题顺序,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第三:通过欣赏《卡门序曲》,了解什么叫歌剧、什么叫序曲以及曲作者等相关音乐知识。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首先,我给学生一些词语作为提示,并分别播放三段音乐,让学生初步欣赏、感受音乐形象,接着再根据他们的回答,播放歌剧视频片段,让学生更加明确、加深印象,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第二步,完整欣赏作品,并对作者及作品作简要介绍,第三步,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序曲及歌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字面含义加以解答。关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根据课后老师的评课,觉得作为音乐课,此处缺少音乐的伴奏,讲述时间过长,可加入一些背景音乐,或中间穿插一些音乐,我觉得建议很好,值得今后教学中借鉴和采纳。第四步,也是本课的重点,就是分段进行欣赏,在这一部分,我采用模唱的形式,要求学生熟悉并模唱各主题旋律,并找出合适的衬词及动作加以表现,为下一步知识点——回旋曲式的学习做铺垫。在分别对各段的速度、力度、节奏、音乐情绪等各方面进行欣赏和感受之后,再完整欣赏全曲,并分组通过不同的动作和模唱对各主题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列,很顺利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回旋曲式的结构,应该说有了前面的精心准备和铺垫,此时一切水到渠成。但是,需要对学生加以说明的就是,《卡门序曲》作为歌剧的开场序曲,它还有一个尾声,这个尾声在序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起到了预示剧情的作用,所以作为拓展和延伸,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也必不可少。最后作为课堂小结,我采用了填空练习的形式,课件出示了歌剧、序曲的准确、规范的概念。

这节课在很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多次打磨下,应该说设计合理,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圆满完成了本节课所有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等各项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后有老师提出可以把歌剧这一概念放到第二课时解决,我也觉得这一建议很好,因为本单元有三课时,放到后面也可以。

本节课唯一感到缺憾的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可能是我缺乏调动性,也可能是听课老师多,同学们有些羞涩吧。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