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六年级语文《草原》课文总结反思

日期:2022-05-23

这是六年级语文《草原》课文总结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草原》节选自老舍先生的《内蒙风光》,现编入六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四学制)中。文章记录了老舍先生在访问内蒙古草原期间的所见所闻。草原广袤无垠的自然环境自是令他心旷神怡,驻足良久。老舍先生的文字是最会使用比喻的了。内蒙古大草原在舍予先生的笔下尽情展现着它迷人的魅力: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内蒙风光》的小引部分交代了老舍先生前去内蒙访问的前因后果。那是1961年的夏天应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的邀请,“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进行组织,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如果说将《草原》这篇文章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进行概括的话,那么文章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61年,是为“良辰”;文章描绘了绝美的内蒙风光,是为“美景”;其中还写了内蒙古人民热情欢迎远来之客,是为“赏心”;文章在叙事中展现了蒙汉一家亲的民族情谊,是为“乐事”。

  有趣的是,作为文章的写作者老舍而言,他的满族身份值得注意。在清朝灭亡之前与之后的年岁里,有过一阵子的“排满”思潮。而如今的新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团结友爱,何只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内蒙古大草原的广阔不仅仅在于它的地质特征,它其实更象征着新中国对于各少数民族宽广包容的心胸。《草原》通过参观内蒙古草原这一件事,谱写的是一曲多民族团结友好的礼赞之歌!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