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社戏》简短课堂实录及板书

日期:2022-05-24

这是《社戏》简短课堂实录及板书,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老师引入:

  1、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阅读,我们需要提纲挈领,也需要咀嚼揣摩,有时要会把长文章读短,抓重点,读明白。有时要会把短文章读长,作拓展,读深刻。《社戏》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小说),之前大家预习了,现在有谁说说,你认为文章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大多能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

  2、进入初中以来,老师们对你们预习时强调的新要求就是问问题,要学会问。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学不问,不能说有学问。课前,我请同学们预习时把自己的问题写出来,文章很长,大家的问题,很多、很好。现在,就文章结尾这样一句话,你又会怎么问?

  二、学生提问:

  1、为什么这么说?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2、那夜似的好豆、好戏,好在哪里?

  3、破折号的用法?

  三、问题研讨:

  (一)关于“那夜似的好豆”

  1、“好豆”,味道好吗?——豆本身味道怎样?——为何难忘那夜的豆?

  2、学生讨论,归结到“偷豆”的特殊经历。

  3、继续探讨:那一夜为什么偷豆?——怎么偷?——是偷吗?——孩子们偷都心里担心吗?————偷豆后果怎样?

  围绕“偷”,通过学生对文章相关段落的朗读,老师适当点拨,体会作者所描述的美好的童年生活:

  江南水乡的环境;孩子们偷摘豆时像打仗一样:一声令下,全面出击。偷吃豆时:动作迅速,毁尸灭迹;是“偷”又不算“偷”,是因为阿发的慷慨;然而毕竟是“偷”了,所以内心纠结,还想出天真的招数来对付六一公公;然而,结果非但没有责骂,还又奉送上一大碗豆子,真实大大出乎意料。

  4、总结:因为那夜的豆有着这样的故事,紧张刺激——有点担忧——出乎意外,所以别有滋味。

  (二)关于破折号(过渡一下):破折号作用,解释、转折、声音的延长、递进,简单判断这里是“递进”。

  (三)关于“那夜似的好戏”

  1、那夜看的戏怎样?让学生找到相关描述,归纳结论,戏很一般。

  2、这么一般的戏又为何难忘?

  学生回答出过程的难忘。自己对看社戏特别的盼望。

  3、体会“我”是怎样盼望?——如何的失望?——愿望如何得以实现?(用原文词语概括第7段内容)——内心如何的喜悦?(齐读第10段内容)

  通过阅读相关语句,体会到儿童特有的急、悲、羡慕、嫉妒、恨的心情;愿望的实现依赖于双喜他们的“提议”“撺掇”“写包票”;齐读第10段,读出孩子们内心的喜悦和急切;

  总结:幼小的心灵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如此的大悲大喜,难怪让人难忘。

  4、“飞”出家门,夜色如何?(齐读11、12段)

  学生都能明白“船并不慢”但“‘我’的心很急”所以“以为船慢”,也让学生明白,夜色清新、朦胧让人沉醉,“很美”,实在是因为“内心”“很美”。

  5、后来,没看到自己想看的,大家伤心吗?(朗读23自然段)

  回来的时候摇船似乎更加起劲,为何?

  学生们总结:在自然中的单纯的自由驰骋,没有大人在身边;老师再引导,“他们也许会想什么?”“我”也许会想:总算看过,伙伴们也许会想:总算满足了迅哥儿的愿望了。

  总结:当然自驾游之后,还自找乐子,经历了一次紧张刺激的自助餐。真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所以这样看戏的经历也确实是令人难忘的。

  四、总结拓展 1、总结“豆”和“戏”难忘的原因,揭示难忘的内涵,课外延伸

  在那一夜,“我”和伙伴们去看戏,实现了愿望,领略了一路风景;归来时,月夜中自由驰骋,偷吃罗汉豆。“我”收获了兴奋、陶醉、刺激,而“我”的快乐是因为伙伴们以及六一公公的善良、单纯、质朴

  2、“实在再也没有”是一种什么情感?这种情感是针对什么而言的?难忘,遗憾,怀念,对于“童年”、“伙伴之间的友谊”、“平桥村人与人的淳朴、和谐”、“乡村的夜色”。

  3、请学生关注课文最后一句中的“直到现在”——那“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呢?现在有戏看吗?现在怎样看戏?现在看戏的感受怎样?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呐喊》中的完整版《社戏》继续探寻。

  板书: 问题记录 偷豆——? ! !! 3、看戏——大悲大喜 、飞、蹿

  4、怀念:童年、友谊、乡人、乐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