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原文及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9

这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原文及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美]林肯

  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存下去。 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的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也不能够圣化,我们也不能够神化。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

  勿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成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课文分析

  林肯的这篇演说,简洁、精当、有力,历来被称为“演说史上的珍品”。在不到二百五十个英文单词的演说里,演讲者竟能起承转合,在立国之本的基础上肯定了南北战争的伟大意义,热情讴歌了勇士们为自由民主而献身的精神,鼓舞活着的人完成烈士们未竟的事业,勉励他们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想而奋斗。

  7月4日,葛底斯堡战役胜利,11月9日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落成典礼的主题应该是纪念烈士,庆祝胜利,但林肯的演说并没有直接悼念烈士,而是首先回忆八十七年前先辈们的立国之本──“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这是“起”。

  从立国之本的高度来看待南北战争和葛底斯堡战役,来缅怀牺牲的烈士们,引导听众超越一场战役去思索其背后所蕴含的伟大意义。战争是为了“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原则的国家”“能够长久存在下去”,烈士们是“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葛底斯堡则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的战场,并且因着勇士们的奉献而被神圣化了。这是“承”。

  在这个意义上,林肯给予了烈士们很高的评价:他们是为国献身;他们圣化了这个伟大的战场;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做的事。而在这里的集会和演讲,相对于勇士们所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远远不够的。活着的人应该以行动来继承和发扬烈士遗志──“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把自己奉献于仍然停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这是“转”。

  最后,林肯要求听众们汲取烈士们更多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不让他们白白牺牲。这样,烈士们之所以献身,是要使“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的国家能够长久存在下去,而我们也是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照应了开头的立国之本,政治理想与立国之本相一致,这是“合”。

  在短短两三分钟的演讲里,能包含如此完整的意思,能具有如此顿挫的表达,实属罕见。

  这篇演讲词情感真切深沉,语言简洁凝练,催人奋进。有人评论说:“像一首凝练的史诗,真挚,深沉,意蕴无边。”

  可借鉴的技巧:

  本文短小精当,最值得借鉴的是其抑扬顿挫的节奏。林肯所着眼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这个高度上,他给予烈士以极高的评价;也从这个高度上,他肯定了无论活着的还是去世的勇士们的献身精神;同样,也是在这个高度上,林肯向人们发出了号召。因此,这次演讲少了战争的杀伐之气,而具有庄严、肃穆之感。

  在具体行文上,这篇演讲层次非常清楚,衔接也非常巧妙。例如第2段里,林肯先点明是伟大的内战和伟大的战场,对烈士们英勇的献身精神予以高度评价。接着,演讲者从“我们”对“烈士”的“奉献”谈起,指出为烈士们修建国家公墓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这是一“扬”;紧接着却是一“抑”:“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一连用三个“不能够”,会引起听众强烈的反应;然后一“解”:那些勇士已经将这片土地“圣化”了,我们所做的是很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扬”一“抑”一“解”间,听众的心便被紧紧地抓住了。而且,林肯还在“不能够奉献”后面加了“不能够圣化(consecrate)”与“不能够神化(hallow)”,既把文义引向深入,同时也为评价勇士做了铺垫;在对勇士进行评价的时候,一个插入语,“活着的和去世的”,把活着的人与牺牲的勇士联系起来了。这些,又好像顿挫间的润滑剂,在不知不觉间将听众的思索引向深入。然后,谈到了演讲,认为无论演讲还是典礼都无法与勇士们在这里所做的牺牲相提并论。这仍是对上文的承接,但已为下面“转”做好了准备。一个“毋宁说”,把原本的悼念与缅怀,转为对奉献行动的动员。至此,林肯的真意才表达出来,余下的就是迅速推向深入,并照应主题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也是如此。与写出来的文章能反复阅读不同,演讲是一个即时性的说话活动,除非借助记录手段,是无法反复欣赏的。如果太过平铺直叙,很难让听众长时间地保持高度注意。因此,采用一些技巧,适当来些文义上的抑扬顿挫,调动听众紧随着演讲的思路,是很必要的。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