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02

这是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简析

  《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是一篇略课文。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让学生多读多悟,直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根据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把教学设计成四个板块:听听,秋的声音——读读,秋的声音——说说,秋的声音——写写,秋的声音。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课前准备

  1.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

  2.各种秋景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听听,秋的声音(6分钟)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仔细聆听。(播放录音,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倾听。)

  2、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觉得这些声音动听吗?师: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录音)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齐读。

  板块二:读读,秋的声音(18分钟)

  1、初读: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

  交流:听到了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的声音。

  2、再读: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生自学后分小组交流。

  3、选读: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

  学生互相交流感受,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相机引导朗读。

  4、演读:

  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一阵阵秋风斥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________”。

  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想象的内容填空,然后表演。(提示学生注意表情和动作)

  5、美读:老师播放音乐,学生试读后齐诵。

  板块三:说说,秋的声音(8分钟)

  1、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

  2、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再全班交流。

  板块四:写写,秋的声音(8分钟)

  1、秋的声音令人遐想, 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

  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吧!

  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四人小组合成一首。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小组展示,引导评议。

  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12* 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秋风

  ……

  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通过听、读、说、写,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学生的体验、感悟被充分激发,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在学诗歌的同时激发了作诗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语文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