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桂花雨》听课反思

日期:2022-06-05

这是《桂花雨》听课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我们学校的郭淑华老师已经五十多岁,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郭老师的课堂语言不紧不慢,教态亲切自然,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微笑,娴雅、温婉、让人如沐春风。她的课正如《桂花雨》中的桂花般沁人心脾。 教材研读透彻。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回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教学这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起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郭老师的教学从不拖泥带水。整堂课就抓住了“一香(桂花香)、一乐(摇花乐)、一情(思乡情)”来组织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悟、议,再现快乐的摇花童趣,尽显浓浓的朴素乡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突出本单元主题。 学情把握准确。 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学情,才能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生活在北方的孩子对桂花并不是特别熟悉,对课文描写的“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曲”更没什么体会。郭老师由“香”入手,让学生读课文,标出具体描写了桂花香气的句子,圈画出“你认为写香很妙的词语”,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感受。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香”,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品析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又体悟了文章内涵。作者浓墨重彩地抒发了“摇花乐”,干巴巴读课文,学生很难产生同感。郭老师精心制作了动画视频,将学生带入情景,转换角色,以“此刻你就在树下,在摇桂花,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快乐”进行说话练习,引导想象,和作者产生共情,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又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

  三、课堂拓展恰当。

  于漪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尽管学生充分阅读了文本,可仅仅一篇文章,小学生对作者那份“乡愁”是不可能有深刻认识的,郭老师精心选取了琦君《家乡味》、《水是故乡甜》里的典型片段,一方面进一步补充对本课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延伸到作者的其他同主题文章,由文及人,由人及文,把阅读引向了广度和宽度。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