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教案

日期:2022-06-07

这是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如,“长满了绿叶”,“满”是说叶子长得很多,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的样子。“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挂”就是“结”的意思。这里用“挂”比用“结”更准确,因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落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十分可爱。“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盯”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用“盯”突出了那个人只要葫芦的形象。

  本课还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画的是课文第一段的内容,种葫芦的人盯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课文第三段的内容,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经过两个多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而且学习此文之前,学生已学习积累了一些揭示怎样看问题的成语,也已经通过《坐井观天》的学习,体会了通过学习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治、怪”4个左窄右宽的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录音、葫芦果实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孩子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出示葫芦图片)指导读好“葫芦”。

  (二)介绍葫芦的功用:葫芦可以食用、药用,还可以做出乐器及装饰品。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识字 (一)放录音,注意听清字音,注音读书姿势,思考题目中的“我”是谁?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长句子或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识字情况:情景中识字、词语中识字、游戏中巩固单个字。 读文、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根据提示填空)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文思考:这里面的葫芦与课题中的葫芦一样吗?

  2.交流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葫芦及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3.读文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说说小葫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自由读文,同桌交流。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4.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棵、盯、治、怪”四个字,观察、交流发现。

  2.师范写(说明注意事项),生书空。

  3.生描红、练习。

  4.同桌互评、修改。

  五、小结

  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