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昆明的雨》课堂实录

日期:2022-06-10

这是《昆明的雨》课堂实录,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 2.感悟作者情感。 3.引导学生体会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学习作者写散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及几组雨中唯美图片。

  师:刚才大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宁静舒缓的钢琴曲,唯美清新的雨中美景。

  师:是的,诗人汪国真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去看一看“昆明的雨”在作者心里镌刻了怎样的记忆。

  二、走进文本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说说本文围绕“昆明的雨”写了哪些景、物、事?

  生1:本文围绕“昆明的雨”写了昆明的雨季、仙人掌、菌子、杨梅。

  生2:还写了卖杨梅的女孩子、缅桂花、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这些人、事、物是在昆明非常有名气的大人物、大事件吗?

  生:不是,是平凡的小人物、小事件。

  师:大家说的真好,汪曾祺善于从小的视角楔入,以细小琐屑的题材,写凡人小事,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诗意。这便是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之一:选材上“小视角”(出示课件2)

  (出示板书: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之一:选材“小视角”)

  三、品味语言 感悟情感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找出了文中所写的昆明的凡人小事,那么作者笔下它(它们)或她们是怎样的?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找一些词语或句子来说一说,读一读,品一品。

  (出示课件3)

  同桌互相交流,用下面的句式展示讨论成果: “我选择的是第()段,我认为本段中作者笔下昆明的_______是_______的,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中看出的。从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 的感情。”

  生:我选择的是第4段,我认为本段中作者笔下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从中我读出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与怀念之情,我从“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看出来的。

  师:这个句子中“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读的时候语气是否一样呢? 生:不一样。“明亮的”、“丰满的”应该读的欢快一些,“使人动情的”应该读的深情一些。师:说的很好!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生:好!(读) 师:“昆明的雨季”在作者的心里是那样美,其它的人、物呢?生:我选择的是第7段,我认为本段中作者笔下昆明的菌子是味道极美的。从中我读出了作者对昆明菌子的喜爱之情。我从“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看出来的。生:本段中昆明的鸡枞也是味道鲜美的。我从“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这个句子可以看出。

  师:为了突出味美,读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应该重读哪些词?

  生:“滑”“嫩”“鲜”“香”“很好吃”“鲜浓”“无可方比”

  师:对。谁来试着读一读呢?

  生:我来。

  师:勇气可嘉!老师一听你读,就垂涎。

  生:本段中昆明的干巴菌的味道也很美。我从“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师:这个句子末尾为什么会有两种标点呢?

  生:问号表示惊讶,因为干巴菌的样子太丑;感叹号表示赞美,因为它的样子虽丑,但味道确实极美。

  师:这个句子如果处理一个词的读音就会读出这两种不同的语气,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生:“这么”,音调上扬表示惊讶;音调放重表示赞美。

  师:你来读一读。

  师:大家都来试一试。男生读出赞美的语气,女生读出怀疑、惊讶的语气孩子们。

  师:老师越发垂涎了。那么菌子味道那么美,杨梅怎么样呢?

  生:味道也很美。从第八段中“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昆明的杨梅。

  师:这个句子是怎样写杨梅的味美呢?

  生:对比。用昆明的杨梅与苏州洞庭山、井冈山的杨梅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昆明杨梅的味美。

  师:读的时候应重读哪个词呢?

  生:“比不上”

  师:来,你读一读。

  师:作者在第八段中,仅仅写了“昆明的杨梅”吗?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生:卖杨梅的女孩子。

  生:我认为卖杨梅的女孩子是娇美的。“卖杨梅的都是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作者对卖杨梅的女孩子非常喜欢。

  师:哪个女孩子来给大家试读一下,读出这种娇美的感觉呢?

  生:(读)

  师:你读的很好!柔和娇美之声让我们感觉似乎就置身于那街市之中,在“卖杨梅女孩子”的身边。

  生:昆明的缅桂花也是美好的。第九段中“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从中我读出了作者对昆明缅桂花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的心为什么是软软的,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生:因为感动,感激。从“送”、“满满的”可以看出。

  师:那教师把这句话改成“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是感动。”好吗?

  生:不好。改后的句子过于直白,缺少了味道,没有了想象的空间。

  师:说的好!这就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语言的感觉你在文章的其它地方还能体会到吗?

  生:能。比如文章的第11段写“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件事的时候也能读出这种味道来。没有华丽的语句,但处处体现一种美,一种味道。

  师:老师看到这样的一种改写,大家来看一看与原文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4)原文:(略)

  (出示课件5)改文:“走进莲花池边的酒店,看雨点欢快地从空中落下,在微风中飞扬,落入池塘击起美丽的涟漪。静坐酒店一角,听雨点在木香花上弹奏出妙幻的曲调,木香花那浓郁的香味令我沉醉。”

  生1:原文语言平淡、朴素,改后的文字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了很多。

  生2:原文语言平淡,有一种味道,但这种味道需要品才能体会到。改后的语言形式上就很美。

  生3:原文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改文则缺少细节刻画。

  师:好!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家常一点。”他散文的语言总是平淡、质朴,如话家常,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之二:语言“淡而有味”。

  (出示课件6)

  (板书: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之二:语言“淡而有味”。)

  四、小结:

  (出示课件7)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到了汪曾祺散文的两个特点:选材“小视角”、语言“淡而有味”。用平淡的语言去写生活中的凡人小事,美而有味,触动心怀。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写作中能够学习作者写散文的方法,或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推荐大家看一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