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扁鹊治病》评课稿

日期:2022-06-10

这是《扁鹊治病》评课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今天刘红霞老师执教了《扁鹊治病》一课,我感受颇深。她的课朴实、扎实,现就听了这节课的感受和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

  这节课目标明确,板块清晰,重难点突出,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整个课堂很扎实、有效,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讲述精彩的故事,制造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本节课一开始,李老师就为学生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主人公扁鹊的医术之高明,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有起死回生之术、被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知道吗?”这一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了对课文的学习,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环环相扣,奠定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抓切入点,揭示寓意。

  从人物的角度解读文本,紧扣目标,揭示寓意。本教材的主编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刘老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这篇比较简单的寓言故事,刘老师对课文大致梳理之后,较好地抓住了扁鹊、蔡桓公这两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人物的语言,明白人物的想法,从而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李老师对蔡桓公在一板块处理得较为成功。

  通过师生对话、练读蔡桓公的话,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不知不觉使学生游历于文本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蔡桓公的性格特点,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神医扁鹊的话,你认为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几个孩子的发言都说出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学生对寓意已十分明了,揭示“防微杜渐”这个词已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品读解析,学以致用。

  从文本回归生活。课本要回归生活,学生“学”,是为了“用”。把寓言所折射出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本节课中,刘老师老师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对蔡桓公说······对扁鹊说······”学生的答案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没有统一的答案,对正确的看法给予赞同,并及时鼓励。学生回答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虫与大船”等,都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与文本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为人处事的标尺。同时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刘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流畅的语言,准确到位的肢体动作,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和谐、有效的课,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一、课堂是自由、自主、自学的课堂,应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机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展示的课堂。从学生的表现上看,学生有些紧张,不放松。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是我们以后应该多思考、多研究的问题。

  二、多媒体的运用,能紧扣文本,突出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在教学时,让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屏幕上打出的还是蔡桓公的话,没有扁鹊的话,我觉得这时老师在操作时应关闭画面。

  另外,内容过多,节奏过慢,导致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今后我们在课堂中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