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后赤壁赋》教案

日期:2022-06-10

这是《后赤壁赋》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②把握文章中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及其和所写景事之间的关系。

  ③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知识和技能:

  ④背诵全文,复背《前赤壁赋》。

  ⑤将两篇《赤壁赋》作比较阅读,分析异同,以更好地领悟其精髓;将《后赤壁赋》与苏轼的词《定风波》作比较阅读,更好地理解赋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文意的疏通主要靠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来实现。

  ⑦文章的鉴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达成。

  ⑧复习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识别词类活用现象,积累“不时之须(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等成语。

  教学重点:

  ①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②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③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教学难点 鉴赏

  板书设计

  后赤壁赋 苏轼

  成语

  风月冬景 乐

  备肴谋酒 (顺) 不时之需

  复游赤壁 兴尽悲来水落石出

  梦见道士(仙鹤) 超脱世俗风起云涌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

  1 布置预习 要求:

  ①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②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③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④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⑤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2导入新课以复习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导入新课:古代有一位大文豪,被贬谪到蛮荒之地,甚至要靠自己砍柴打鱼为生,却还能苦中取乐,溶溶月色下,泛舟于湖北赤壁之下的江面上,吟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叶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豪迈句子。大家可知道,此公为谁啊?(苏轼)刚才这个美妙的句子出自东坡先生哪篇大作,还记得吗?(《赤壁赋》),那是什么时间所写?(元丰五年七月,是夏末秋初时节)过了3个月的一个月夜,苏东坡又一次游览了这个赤壁,并且又写了一篇赋,史称什么?(《后赤壁赋》)无独有偶,诸葛亮写了“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人于败军之际”的《出师表》后又写过一篇《出师表》,人们称之为什么?(《后出师表》);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过一篇序,后来又为该诗集写了一篇序,也就是文章中有“痛定思痛”成语的那篇,叫做什么?(《<指南录>后序》。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赏读苏轼的《后赤壁赋》。板书课题、作者。

  3 指名诵读这篇赋写得实在太美,朗读的机会不忍心只让一个同学垄断,还是让四位同学分享吧。指名(最好是自告奋勇)2男2女四位同学诵读,每人一段。要求读得准确、流畅,有抑扬,并且有感情的真诚投入。读后师生纠错、点评。

  4 疏通文意:①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②友情提醒:

  “霜露既降”是不是霜和露水一起降下?(应看作偏义复词,侧重点落在“霜”上,译为“已经下霜了”(霜已经降下)

  “十月之望“是指哪一天?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农历每月初一叫“朔”,三十日叫“晦”,十六日叫“既望”。(错,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谋诸妇”中的“诸”怎么讲?(“之于”的合音词,之,代酒,于,向)妇者,何人?(妻)

  请参照“踞虎豹”的注释,解释“登虬龙”(看能否举一反三)

  “听其所止而休焉”一句的大概意思,用《前赤壁赋》中的话说,应该是哪一句?(纵一叶之所如)这两句的准确翻译各是什么?(“听……”:听凭小船飘荡到哪儿就在哪儿歇息)“纵……”(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飘荡)

  5 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分四个小组合作探究,每组承担一段,3分钟后交流。(板书见上)

  第一段,写何时何景,抒何情?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

  第二段,叙何事,抒何情?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

  第三段,概括作者游览过程和情感变化过程

  第四段,叙何事,抒何情?

  6精读细悟:

  ①找出第一段写景文字,说说这种景色有何特点。(明确:“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

  ②“顾而乐之”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吊起了作者重游赤壁的胃口,为下文作了伏笔。

  ③第三段先写赤壁夜景,齐声朗读这处写景文字,讨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 (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3)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一感慨因何而生呢?(明确: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4)这处景物描写中寄寓着作者的感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寄寓着怎样的感情,就有点见仁见智了。你觉得寄寓着什么感情呢?(注意写作背景——参见注释①)(明确:赤壁的景物有夏末秋初的邈远辽阔变得空明澄澈,是时间改变了景物的状态;也改变了作者的心态,刚被贬谪到黄州时的惶恐、激愤、失落的心情,现在已经平静下来了,有了随遇而安的打算。)

  师:参考书上说,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此处景物句句冬景,凄凉逼人,因为元丰五年九十月间宋神宗在西部发动的开拓疆土的战争遭到惨败,北宋王朝从此走了下坡路,美好江山,也就满目凄凉。说这就是“江山不可复识”的寓意所在。你同意否?(明确:不少文学作品是可以多元解读的,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反之,则不予认可。而要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不妨看看语境,看看下文。下文是东坡先生游览赤壁的过程,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齐读之。再想一想,从“履”“披”“踞”“登”“攀”“俯”一气呵成,以致“二客不能从”,甚至还仰天长啸,以至“山鸣谷应”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判断?(东坡先生游兴甚浓)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上述两种说法都对,还是只有其中的一种对,就豁然开朗了——第二说站不住脚。

  (5)就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之际,作者却“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感到这里“凛乎其不可久留也”,这是为什么?(明确: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这种感受,我们并不陌生,它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感受是一样的。

  (6)孤鹤东来,显然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认为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明确: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7 比较阅读

  快速阅读两篇《赤壁赋》,看看两篇赋在写景叙事方面,在表现方式方面,在情趣思想方面有哪些异同。

  (明确:①异:一写初秋之物,一写孟冬之景。前赋侧重“泛舟”,后赋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②异: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③异: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意对即可,不同意见如能自圆其说,亦认可。下同)

  8 共同探究:一般评家都认为本赋感情基调消极低沉,你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

  (明确:评论忌讳简单化。本赋固然有消极低沉的因素,但处在那么艰难的环境,受到那么沉重的打击,任何人都不可能整天乐呵呵的,苏轼有点消沉,实乃人之常情。何况,即便从文中看,作者也还有奋发向上的念头——“履巉岩,披蒙茸……”使“二客不能从”,情致高时,还“划然长啸”,致使“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虽说不乏夸张,但气魄之大,基调之昂扬,古今能有几人堪与比肩?而且,这一点还可从作者贬谪黄州时除《念奴娇·赤壁怀古》外的一首词中得到印证: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一起来回答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小序中说道中遇雨,因拿雨具的仆人先行离开,所以“同行皆狼狈”。这里的“狼狈”,并非我们今天常用的意思,它和李密《陈情表》中“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狼狈”相同,请解释之。

  (2)诗评家赞誉上阙的结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请谈谈你的理解。

  (3)又有诗评家说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实在太好了。你同意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进退两难

  (2)确是惊人妙笔,因为此句语含双关,既写眼前的自然界之风雨,又暗指政治上的风雨,巧妙地寄寓着自己的遭遇;而自己满不在乎地对待眼前之烟雨的超然态度,正是淡薄对待政治风雨打击之心态的生动写照;“谁怕”二字,更显示了他超然的气度、阔大的胸襟。

  (3)此句字面义是回去吧,对我来说,晴天也好,雨天也好,都无所谓,而内涵恰与上阙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遥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和人生态度,显得非常大气,确是妙笔。

  请比较:

  (1)赋中“予乃摄衣而上,……风起云涌”与《定风波》词小序中那句话基本对应,基本一致?(明确:“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2)它又与《定风波》词正文的那些句子基本对应、一致?(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结:赋和词的内容相互印证,表明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所流露、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不能说纯粹是消极低沉的,他主要还是想从被贬谪的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

  课后作业

  1 背诵并准确默写苏轼的两篇《赤壁赋》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再联系起来,回答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

  (1)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2)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3)江流有声,断崖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5)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6)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教后反思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