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教案

日期:2022-06-12

这是《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中狼嗥的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2、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

  把握作者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由狼嗥引出大哲理思考

  2、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解读文本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声狼嗥上做文章。让学生沿着作者设定的切入点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这本书的压台戏。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中,我们涉及到了人与自然这样一个人文话题。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面对大自然,郁达夫和高建群“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和柳宗元“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湖山沉思”的第二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

  二、描述画面(看 图)

  (一)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狼”字的词语并概括其共性

  明确: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如狼似虎 …都属贬义词

  (二)描述画面

  要求:

  1、观察要细致(它在干什么?发出怎样的声音?)

  2、要带有个人的感情倾向

  (三)交流 点评

  (四)图中的这只狼显然在长嗥,要求学生给狼的叫声前加些定语 。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节,激发学生的疑问

  1.思考:第一节写的是什么?划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2.齐读

  3.讨论:如何理解狼的嗥叫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提示:可结合狼的遭遇去思考

  4.思考:为什么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

  (让学生回答,仅仅读第一节是很难弄明白的,我们不妨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向下阅读 )

  (二)研读第2、3节

  自读 思考:

  这一声狼的嗥叫,引起了哪些对象的注意?它(他)们听出了什么?

  提示:1.找标志性的词语(“只有山”) 2.找关键语句

  明确:

  一类: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赤字的坏兆头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 从自身利害考虑,从狼的嗥叫中听出“希望和恐惧”

  另一类:(“只有”)山

  “客观地去听取”,从狼的嗥叫中听出“更加深刻的含义”

  山从狼的嗥叫中究竟听出了什么“更加深刻的含义”,且让我们继续向下阅读。

  (三)学生自读4-7节、四人小组讨论:

  1、 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

  (学法指导:阅读时从文本中找关键句)

  明确:从社会角度:“在那些年代里,我们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从自身角度:“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2、作者的观点是如何转变的?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找出关键句)

  明确:“在它的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

  “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新的东西”指什么?——山的秘密看法和隐藏的含义

  “这种观点”指什么?——必须杀死狼的观点)

  (四)女生朗读7-9节,思考: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么样?

  失去了狼——→鹿的数目增加——→灌木和树苗被吃光——→山秃——→鹿死

  失去了狼——→牛群数目增加——→草场严重损害——→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五)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一节

  1、默读

  2、划出富含哲理和理解起来困难的句子

  3、学生质疑、相互讨论

  4、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 我们现在从事的一切其目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目的?

  提示:找出相关语句,揣摩关键词(如:“这一时代的”“似乎”“大概……,不过……”等)

  明确:我们“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本身并无什么错误,而且也应该考虑这些,但问题是我们仅仅着眼于我们自身而不顾及其他,仅仅着眼于现在而不顾及长远,这样我们也便不难理解“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句话了。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表达的也正是的意思吧。

  ② 如何理解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到了这一步作者又是怎样认识狼的呢?

  提示: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

  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这样我们便可明白作者对狼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对其生态价值的认识上,而是将其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它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与狼本质上是平等的。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的把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的认识发展到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而我们也由此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人类只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的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

  ③ 解决研读第一节时留下的疑问:

  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如何理解文章一开始说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悲鸣”?

  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四、感受主题

  浏览全文、思考:

  1、我们应如何像大山一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明确:

  山,是永恒的,它沉稳、冷峻、阔大包容,是大自然智慧的化身,它纵览古今,深刻而冷静地见证着地球上的一切。我们像大山一样去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地、从长远出发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在,我们从上到下都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呢?是不是还应包括点别的什么方面呢?大家不妨像山那样作点思考。

  2、本文是从什么角度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给我们写作以什么启示?

  明确:选取个性化的角度,借对狼的嗥叫内涵的思考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以小见大。

  五、朗读下面三段话,进一步感受主题

  1、 “我不比侏儒高大,也不比巨人矮小”,对人类来说,我们只是平凡的。品味寂寞,品位自然,咀嚼生命的意义,需要人类自身先付出努力。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2、“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利奥波德

  3、“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六、作业

  本文以“狼——鹿——草”这条食物链的被斩断为例,揭示了在愚蠢的人类种种短视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生存危机。读过这篇文章,当你再次面对一棵草、一株树、一窝蚂蚁、一群飞鸟的时候,是否也会这样提醒自己:像山那样思考。其实,长久地倾听着自然的声音的何止是群山?试想,占据地球四分之三面积的海洋,面对人类在蓝色世界中的所作所为,又会思考些什么呢?

  请以“像海(水)那样思考”为题,选择恰当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