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计划总结

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新取向

日期:2022-06-14

这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新取向,是优秀的幼儿园计划总结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新取向

1、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新取向

  21世纪已经来到,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同时也只有创造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倡导创新教育这一态势,如何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幼儿创新教育体系是我们近年来探讨的问题。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多年的尝试、摸索,对幼儿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以下举措。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机。

  陶行知在著作《敲碎儿童的地狱,创设儿童乐园》中主张为儿童创设一个美好的乐园。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书百万卷有何益处?” 1、物质环境:幼儿园的园舍园貌、班级环境等应体现出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特点。如: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应该具有新意,因为幼儿呆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教师可为幼儿创设活动性的墙面,并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和他们一起定期更换活动墙,这样的班级环境即美观又不失童趣,更能发挥幼儿的创新意识。2、精神环境: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新意识萌芽和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如一日活动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比如我园开展的主题活动《我喜欢……》中,在幼儿讲述喜欢吃的食物的基础上,我请幼儿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画下来。梓梓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拿着记号笔在纸上画了一圈又一圈,看了如此作品我不仅生气,心想:画的什么呀?黑乎乎的一片。为了尊重孩子,我没动声色。讲评开始了,我特地邀请了梓梓小朋友来介绍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梓梓拿着自己的作品高兴的对小朋友介绍:“我最喜欢吃芝麻包,看我吃了一口,芝麻都流了出来。”啊!多可贵的创造想象力,幸好我没有野蛮的扼杀他的创造。幼儿的创作是极富个性的,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说得清。教师在活动能够中要注重创造力的发展,就不能太在意幼儿创造的结果。想当初如果爱因斯坦的父亲对他在叶片的形状、蚂蚁的跑动、星星的闪光等方面的多种非分之想加以斥责,而不是买来罗盘强烈地吸引他热切好奇的心灵,爱因斯坦恐怕成不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允许幼儿自由的想象,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点,进而要求他们努力将其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当而且必须给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还孩子以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培养他们的其思异想。

  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思维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如何培养创新思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概括性的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他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在幼儿园中进行创新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幼儿,使幼儿真正有机会去自主观察、想象、表达和动手操作。现在看来,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育思想在今天也不过时,同样可以视为指导培养创造思维的方法。

  1、解放儿童的头脑—克服问题解决的思维定势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使我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解决问题时多是围绕着一般性、常规性的思路展开,且难以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例如:在主题活动“好玩的线”中,我请幼儿解答“毛线有什么不同的用途”时,幼儿多是围绕线的一般用途寻找答案,如“织毛衣”、“织毛裤”、“织围巾”……而难以转变思路,从非常规的角度去思考:“绑东西”、“穿木株”、各种“玩线游戏”等。所以教师要时常鼓励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

  2、解放双手—培养幼儿实践动手能力

  陶行知在《创造的教育》中明确指出: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并指出:“创造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认为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提出要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小皇帝”的生活使他们失去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多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教学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认识车的活动时,可以请幼儿开开、画画、拼拼模拟车,再说说车子的基本构造,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又如:现兴盛的“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非常重视通过孩子的自我操作、自我探究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理念的体现。

  3、解放空间—变限制为开放

  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幼儿的“安全”,不让幼儿走东窜西、碰这碰那,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其实这不仅是对幼儿活动空间的限制,也是对幼儿头脑的禁锢。幼儿最喜欢的是去花园、草地、山坡、河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们活动的天地过于狭窄了。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玩器械时常常围在塑胶跑道的大树下,一围就是好长时间。有些孩子抬头对着树指划着,有些孩子跳跃着好象在抓什么东西……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树上长了几只蘑菇,孩子们正在研究蘑菇为什么会长在树上,怎么长粗出来的问题。我先对他们的细心观察和探究欲望进行了表扬和肯定,然后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机动的开展了主题活动“蘑菇的生长”,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加了他们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谁都明白要让孩子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比任何华丽的语言要有效果的多。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4、解放眼睛—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解放眼睛,让学生会看,会观察。达尔文说:"我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由此可见,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主题活动“蔬菜水果碰碰乐”认识南瓜和黄瓜活动时,我请幼儿先观察瓜的外部特征(外形、颜色),在观察瓜的内部特征,从而帮助幼儿掌握由外到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方法。

  5、解放嘴巴—让孩子想说就说

  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指导思想。然而在中国,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上课要想发言,必须是先举手,并经过老师的允许,否则就会遭到老师的训斥。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现象大有改善。但是我们很少能看到国内幼儿园中孩子可以在活动中随时发言,而且还可以同老师辩论的现象,大多数的幼儿园举手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孩子们的回答经常是这样说不行,那样讲也“离谱”,只有讲到教师想要的答案时老师才“龙颜大悦”的加以肯定。如:故事“小红帽”中的发散性提问“小红帽离开了大路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们的回答固然是五花八门,但最终故事的延续只有一个。老师常常对那些猜对固定答案的幼儿大加表扬,而对那些固定答案外的孩子只是点点头或赞赏一下,这样的思维定势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孩子以后的发散思维。我想既然发散了思维,就可以让孩子续编故事后半部分,这比教师延续故事更能激励孩子创造的火花。

  6、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孩子能有时间游戏

  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甚至有学生因为学生压力太重而自杀乃至向母亲举起了榔头。可见解放学生的时间是彻底解放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从苦不堪言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条件实践,在接触自然和社会中自主的活动、创造性的活动,这是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 由此可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1、尊重幼儿:教师要屏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把幼儿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切忌时时处处左右孩子的行动;教师要努力了解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不要把孩子同成人一样看待,克服“成人化”的倾向;教师要理解儿童的选择需要,避免不合理的批评或惩罚幼儿。

  2、关心、爱护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对发展落后的孩子缺乏耐心。当这些孩子不经意做错事时,有的教师不是耐心地去引导教育,而是随口就说:“你真笨”、“你怎么老犯错误”等等的评价语,导致幼儿自卑、胆怯、抑郁等消极的人格。为此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3、积极参与幼儿活动,做幼儿的“大朋友”: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增进师幼间的感情,从而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对那些所谓的坏孩子要做到做到一视同仁、关爱有加。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彻底摆脱“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等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新课程实施中牢固确立并自觉追求“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信念和目标,让民主的阳光普照学生的心灵,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结束语

  陶先生倡导的教育是一种能解决问题,能创造新价值的教育,强调真教育是创造新价值的教育,不能创造新价值,就不是真教育。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考、能建设的人,能培养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和实践的创新教育,符合时代和民族的需要,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宝贵的现代价值。可以相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必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而愈来愈焕发出它无比的生命活力。

  主要参考资料:

  1 、陈波 《论创新教育与幼儿教育改革》 《学前教育研究》 2000、2

  2 、许卓娅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刘焱 《教育学原理》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园大班运动课程---健康教育目标及实施措施

  目标一:促进动作发展

  1、走:听信号变换方向走;一对一对整齐地走。

  2、跑:听信号变速跑或改变方向跑;四散追逐跑,躲闪跑;跑、走交替,距离为200---300米。

  3、跳跃:双脚原地纵跳触物;双脚立定跳远;助跑跨跳过两条50厘米的平行线。

  4、平衡:两臂侧平举,单腿站立5---10秒钟;两臂侧平举,闭眼起踵转5圈左右;在有间隔的物体上(砖头、木块、硬纸等)上;在高30---40厘米、宽15---2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走时还可以变换手臂动作,如叉腰、侧平举、前平举、上举等。

  5、投掷:两人相距2---4米抛接大皮球;肩上挥臂掷远;肩上挥臂投准(距离3米左右,标靶直径约60厘米左右)。

  6、钻爬攀登:协调灵活地钻爬攀登障碍物,练习侧滚。

  7、基本体操:

  (1)轻器械操。 (2)队列队形练习。口令 :向左(右)转;原地踏步;便步走;左(右)转弯走;立定;分队走

  措施:1、通过每天至少一次的运动课,根据基本动作目标的指导要点,培养幼儿听口令行动的习惯;利用各种运动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平衡、投掷等基本技能;

  2、在日常的晨间、户外游戏等活动时,通过走梅花桩、拍皮球、滚铁环等体育活动和游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3、通过使用小剪刀、铅笔书写等发展幼儿的小肌肉。

  目标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具有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

  2、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

  3、了解眼睛、牙齿的功能,养成正确用眼、刷牙的习惯。

  4、 学习预防感冒的简单常识和方法,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

  5、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逐步提高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措施:1、通过平时的生活活动,引导幼儿注意仪表整洁(头发、服装、鞋袜),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独自、按时入睡,会脱简单衣物,并放在固定位置。学习系鞋带、整理床铺,参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整洁活动。

  2、通过故事、谈话、儿歌、情景表演、多媒体等,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对食物营养有初步的认识,具有初步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了解眼睛、牙齿的功能,养成正确用眼、刷牙的习惯;学习预防感冒的简单常识和方法,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

  目标三:注意安全保护

  1、初步掌握自我保健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有关常识和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

  2、懂得在危险场所、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办法,学会关心和保护自己。

  3、安全使用常用工具、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学习交通规则和用水、用电、用火的安全知识。

  措施:1、通过讲故事、看课件、组织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使幼儿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明白: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走。

  3、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安全教育,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

3、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

  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本年度,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身体发展方面: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小肌肉动作方面,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在自我保健方面,通过成人对幼儿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儿进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但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在生活能力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

  在心理健康方面,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4、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计划

  指导思想: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本学期,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本园实际,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将积极开展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初步意识;同时,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育活动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目标:

  1、生活习惯:知道盥洗的顺序,初掌握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会用手帕、纸巾擦眼泪、鼻涕;遵守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有个人卫生、生活环境卫生的初步意识。

  2、饮食与营养:会自己用小勺吃饭,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知道饭前洗手;爱吃幼儿园的饭菜,不挑食,细嚼慢咽;主动饮水,按要求取放茶杯。

  3、人体认识与保护: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外部器官,知道名称;愿意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4保护自身安全:了解玩大型玩具、坐自行车时的安全常识;懂得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

  5、身体素质和活动技能: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学习简单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6、基本体操练习:保持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练习模仿操;爱做体育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感受体育活动的愉快。

  具体安排:

  9月

  干净漂亮的教室

  大家来做操

  洗洗小手

  找找小动物

  小手帕

  熊猫滚球

  10月

  饭后漱口

  拖小猪

  保健老师好

  有趣的尾巴

  饭菜真好吃

  铃儿响叮当

  11月

  安安全全玩滑梯

  蚂蚁搬豆

  我们都来学学坐

  小动物来做操

  看看我们的身体

  玩玩皮球

  12月

  走走斑马线

  好玩的圈

  白白的牙齿

  大风和树叶

  学习解放军

  准备过冬

  1月

  打针、吃药我不怕

  小乌龟运粮

  送小动物去玩

  不怕冷的大衣

  暖暖的太阳

5、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计划

  又到了一个新学期,家长们带着不同的希望与期待和孩子一同升入了中班. 孩子们希望见到老师美丽的笑容、听到温柔的话语、学到新奇有趣的知识。家长们希望看到能让他们放心的老师,见到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中一班这个新组合,每天带着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和童心与孩子们快乐的相处,我们希望做孩子们的好老师,家长们的好朋友。

  孩子进入中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 和小班的时候相比较,他们会更自主,好奇心极强,喜欢参与探索性的活动,不喜欢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这个时期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了,这个时候我们鼓励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去尝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个时期,做为老师完全可以先做一个观察者和协助者,来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适时的帮助他,让他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个时期也是最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时期,孩子不象小的时候那么听话,道理又听不懂,什么都想知道可又缺乏耐心,通过这近一周的观察,我觉得这个班的孩子可以说是发展得比较全面。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班里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

  一、情况分析:

  1、我们中班,共有60名幼儿。其中女孩19名,男孩有22名。由于我班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还需一定的时间适应,因此,在九月要注意常规的培养。冬季即将到来,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幼儿抗寒抗病能力。

  2、班内幼儿能基本了解和遵守幼儿园的生活常规,自理能力较强。

  3、在语言活动方面能坚持讲普通话,在鼓励下愿意试着大胆的讲话,个别孩子语言的交往能力较强,但词汇量不大,用词比较单一。在听别人讲话时,不能耐心的倾听别人的讲话,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图片的理解和讲述能力还比较薄弱。

  4、在音乐方面,个别幼儿能够很好地掌握节奏,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吐字清晰,喜欢节奏感强、内容有趣旋律美的歌曲。能掌握简单的音乐游戏的进行方法。

  5、喜欢美术活动和动手类的活动,表现的欲望强。

  二、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幼幼儿的年龄特点共同讨论并制定了本学期具有本班特色的教学工作计计划

  1.数学教育领域:

  (1) 会用默数的方法数数。

  (2) 感知数字6-10与相应物品数量的对应关系。

  (3) 能正确熟练地点数10以内数量的物品。

  (4)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明白物体数量不会因为物体排列空间的大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2.社会教育领域:

  (1) 喜欢认识新朋友,能大胆地介绍自己,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

  (2) 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3) 能爱护环境卫生,讲文明,有礼貌,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4) 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5) 遇到困难不畏惧,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任务。

  3.科学教育领域:

  (1) 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大胆设想,积极参与制作活动。

  (2) 有动手探究的愿望,乐于尝试用各种方法弄明白自己想知道的事。能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时的发现和经验。

  (3) 感受水上、空中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科学制造与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 经历探究春天的过程,感知春天花草树木、动物生长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活动的变化,能把自己的发现进行交流

  4.艺术教育领域:

  (1) 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教育,从听音乐练习开始,对

  幼儿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节奏练习等,让孩子具有音乐素质及能力,将歌曲作为音乐活动的补充形式。

  (2) 感受音乐的节奏,放松愉快地歌唱。

  (3) 体验4拍子旋律,学习辨音增加对声音的敏感性。

  (4) 培养愉快歌唱的兴趣及对声音的联想。

  (5) 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能说出其名称。

  (6) 自制小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节奏并学习演奏。

  (7) 能用绘画、粘贴、浸染、制作等形式,表现出轻柔、平整、均匀的图画。

  (8) 初步感知颜色和艺术作品的色彩美,体验欣赏艺术作品的快乐。

  (9) 能使用粉笔、油画棒大胆图画,有表现美的意识。

  (10)用画、折叠、泥塑、拓印等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形象。

  (11)喜欢用绘画、拼贴等方式表现情绪、色彩、图形的对比。

  三、家长工作:针对实际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心得,共同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听取家长合理意见,及时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与一致性。

6、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教育教学目标

  一、日常生活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进餐。学会收拾残渣及餐具,饭后漱口、擦嘴。

  2、能按时安静入睡、睡姿正确;午睡起床后会整理床铺,能自觉喝水。

  3、能根据需要及时入厕,学会便后冲水、洗手。

  4、学会穿脱衣服、鞋袜,并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5、学会整理自己使用后的学具玩具及生活用品。

  6、能与较多的同伴友好相处,会使用礼貌用语。

  7、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及书写姿势。

  8、会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获得一些粗浅的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常识。

  9、引导幼儿了解每日活动的程序,不迟到。

  10、按要求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推人、一个紧跟一个走。

  11、玩大型玩具时,不推拉、不争抢。

  12、爱护五官,不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放物品在鼻、耳、口中。

  13、离位时能轻轻地把小椅子放在座位下面。

  14、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轻的习惯。

  15、学着和老师一起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并能按规则进行游戏。

  16、能自觉拾起掉在地上的玩具,并能放回原处。

  二、体能锻炼(一)大肌肉锻炼1、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

  2、能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

  3、能步行1.5公里,能走跑交替200米,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4、能一路纵队跑,初步掌握圆圈跑、往返跑、持物跑。

  5、能双脚行进跳,单脚跳、爬跳。

  6、原地双脚往上跳,从高30厘米处往下跳。

  7、能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左右)。

  8、能原地自转3圈,能单脚站立8秒。

  9、在高20-30厘米、宽20厘米、长2.5米的平衡木上走。

  10、能自抛自接球、传球、滚球、拍球。

  11、发展投掷的能力:掌握单手肩上投掷基本动作要领。

  12、发展钻爬的能力:练习手脚、手膝爬,掌握正面钻的动作。

  13、能手脚协调熟练地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14、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集合、分散、排成4路纵队。

  15、能随音乐节奏做器械操、体能操,动作规范有力。

  16、会利用球、绳、棒、圈及其它废旧材料(易拉罐可乐瓶、报纸、棒等)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一物多玩。

  17、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能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18、在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

  (二)小肌肉锻炼1、会拼图、穿珠、扣扣子;会使用剪刀;会玩拼插玩具。

  2、会做简单的手指游戏。

  3、能用胶泥、沙、水、废旧物品进行活动。

  三、语言 教育(一)谈话活动: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3、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学会围绕主题谈话,不跑题。

  5、学会用轮流地方式交谈,不抢着讲,不乱插嘴。

  6、能主动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7、能听懂并理解较复杂的指令。

  (二)早期阅读:

  1、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细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图书内容。

  2、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创作图书。

  3、尝试描绘图形。

  4、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能主动认读环境中认识的汉字。

  5、引导幼儿用自创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愿。

  6、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7、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地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8、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进行创性的续编,仿编。

  (三)故事表演:

  1、激发幼儿参与故事表演的兴趣。

  2、能在表演中运用所学词汇及文学语言进行表演。

  3、能合作表演故事。

  (四)语言讲述:

  1、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

  2、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并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四、数学教育1、引导幼儿认识1-5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3、教幼儿学习目测5以内的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能正确判断5的数量。

  4、引导幼儿学习按量(粗细)的特征进行5以内的正逆排序;5、学习按两个特征排序,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

  6、认识几何图形(椭圆形、梯形等),能够正确辨别,不受大小、颜色及摆放位置的干扰。

  7、培养幼儿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检查自己的活动。

  五、科学教育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事件和现象有好奇心,喜欢提问和探究。

  2、通过种植、养植等活动,让幼儿多接触动、植物,从而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3、能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并持续观察事物,能有序地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颜色的变化、声音等有关现象及其与人们的关系。

  5、积极探索与幼儿生活有关物品,参加科学实验活动,能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6、能描述自己的发现,愿与成人、同伴交流。

  7、了解人的某些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社会教育1、了解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的意义,感受节日气氛。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

  3、同情、关心别人,乐于帮助别人。

  4、能主动给植物浇水,帮助集体与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爱惜劳动成果。

  5、喜欢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集体讨论、制定集体活动的基本规则并遵守。

  6、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别人同意才能玩。别人送给东西要得到父母同意才能接受。

  7、鼓励幼儿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8、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社会公共设施。如:餐厅、发廊等。

  9、在公共场所中不大声喧哗,遵守相应的规则。

  七、音乐教育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演唱过程中,正确地表现乐曲的前奏、间奏。

  2、能分辨差别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特征。

  3、能够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协调的舞蹈动作。

  4、学习踏点步、踵趾小跑步,学习2个集体舞。

  5、能在集体演奏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和节奏型,能按指挥进行演奏。

  6、能说出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7、能够感受不同乐曲的情境,并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感受。

  八、美术教育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继续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

  2、学习用各种线条、色彩、形状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3、学习简单的构思,布局合理,会添画背景,辅助物等,丰富画面内容,表现简单的情节。

  4、继续学习蜡笔画、水粉画、吹画、刷画等表现形式和基本技能。能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有力。

  5、学习会正确使用剪刀,并能用废旧物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

  6、继续学会剪、折、撕、贴等多种技能,创作不同形态的手工制品。

  7、初步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所表现的线条、色彩、形状及其构图。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8、培养安静、整洁、有序等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

  9、能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物体及色彩产生兴趣。

7、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识、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数学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仅需要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精心设计和组织数学教育活动、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来启发、引导幼儿,还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发展水平以及数学教育的特点将数学教育的内容自然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因而其中也蕴藏了不少数学教育的契机。所以发现并总结这些蕴含在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契机就成为了本次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发现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契机,初步归纳1、感知集合与分类福禄贝尔认为:数学的基本架构,便是微积分--微分和积分,分类便是微分,集合是积分,所以幼儿数学教育一样要从分类和集合建构起。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无不渗透着"感知集合与分类"。

  在肯德基快餐店中,店员需要将不同大小、形状的包装盒分类摆放,游戏结束时将一样的形状、大小的盒子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完成整理工作。在娃娃家,妈妈会用不同的盘子分装水果、荤菜和蔬菜,在设法款待客人的同时进行了对物品的分类操作。在宝大祥,幼儿将裤子和衣服分开悬挂,为顾客选购衣服提供方便,逐渐又在衣服中尝试分类,根据服装的色彩与装饰特点,将其分成弟弟朋友与妹妹朋友的服装,并分类整理。

  2、10以内的数概念苏联着名幼儿教育专家列乌申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多样的活动和现实生活。幼儿个性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是在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基础数概念的源泉是周围的客观现实,从小儿童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中、在和成年人的交往中以及在成年人领导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着这个现实,并开始形成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念。

  在电影院,看电影的幼儿需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寻找对应的座位,依次就做观看影片。在娃娃家,妈妈要根据家里的人数来考虑需要准备多少餐具,为每个人提供合理数量的餐具,如:一双筷子、一把调羹、一只碗等等。在电话亭,幼儿边打电话,边认读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在乘坐电梯时,幼儿根据按键上的数字选择想去的楼层,并在乘坐电梯的同时感知数字的大小、排序及相邻数。

  3、认识几何形体几何图形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让幼儿认识几何图形,也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这不仅可以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作准备,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肯德基,有椭圆形、圆形的汉堡包;有长方形、方形、梯形、圆形等包装盒,幼儿在分装食物,整理包装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将各种几何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在电梯入口处,幼儿设计出不同的三角形代表上下电梯的箭头指示灯并提出用类似圆柱体的材料制作电梯扶手的设想。

  4、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在肯德基,幼儿会询问顾客需要大包还是小包的薯条,并根据顾客的需要来决定薯条的多少。在宝大祥,店员帮助顾客试穿衣服,当顾客穿不下时,店员会告诉顾客,这件衣服太小了,你需要一件再大一些的。在狭小的电梯中,幼儿紧紧地贴在一起,无形中产生了高矮比较,有些幼儿惊喜地发现自己是电梯中最高的人。

  5、空间和时间概念对中班的幼儿来说,空间和时间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学前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空间概念常常不能去自我中心化。而在时间概念的发展上,容易受知觉影响,将空间与时间混淆等同;容易受生活经验和具体事件的影响,表现出主观、含糊的特点等。因此,面对这两个相当抽象的概念,用死板的硬记式的行为主义教育方法肯定是不行的,而是应该采用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实物中,让幼儿逐渐建构,从本质上理解概念。

  通过观察,在角色游戏中捕捉到了幼儿认识时空概念的案例。在肯德基、沈大成、理发店,店员会随着游戏的进行和推移喊出:"开张咯!""吃午饭啦!""下班啦!"等表示时间概念的字词,并按此表现出相应的游戏行为。在娃娃家,"妈妈"会按游戏进程为"宝宝"和"家人"做出一日安排--"起床啦";"喂奶啦";"客人来啦";"做饭啦""吃饭啦"…… 幼儿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复习巩固了日常代表性时间的概念。在排队等待看病取药的过程中,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的空间方位,逐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出电梯时,幼儿以电梯为中心从左右不同的方位出发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二、把握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契机,合理渗透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作的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数概念的建构必须通过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概念的获得不是一个"给予--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适宜的环境下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根据其年龄、认知水平等发展的特点,创设适宜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操作材料,进行模拟的社会活动,数学教育就这样渗透在了幼儿的动作、语言、思维等各个活动中。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模拟情境中运用材料,自然地完成分类、添加、平衡、拼凑等动作,逐渐建构大小、多少、前后、左右等数概念,甚至还在"货币买卖"中巩固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互动不仅可以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同时更增加了幼儿之间互相纠正错误数概念的机会。教师也能通过观察角色游戏中幼儿间数概念方面的争议,及时运用各种教学途径对幼儿进行帮助指导。

  而我们在创设角色游戏时更多地考虑到幼儿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契机把握较少。对此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1.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教师应发现并关注角色游戏中数学教育的契机,这是一个很大的闪光点。作为教师,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去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激发儿童的好奇、好问、猜想和思考,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的神秘世界。(可以在材料投放、情境设置、游戏讲评等方面体现出教师对角色游戏中数学教育契机的关注度。)2. 在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教师应在游戏中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和丰富的材料,创设适宜并有吸引力的情境,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物理性的基础。首先,为幼儿创设真实而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可供其动手操作的多种感性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学习,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索、发现、思考和建构。同时,角色游戏中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开放多样的操作材料,也能促进幼儿逐步养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习惯。

  3. 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游戏中不应对幼儿进行太多的干涉,应充分给予幼儿主动学习的自由,但在关键时要给予帮助和指导,并以多种方式为幼儿的数学学习创设"最近发展区",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和体验帮助他们获得初浅的数学知识为其主动学习、主动建构提供更高的台阶。

8、幼儿园园本培训资料: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实施

  《纲要》指出:"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的。教师应善于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要素,综合显现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进幼儿发展"。同样,《课程指南》在总纲中也指出:"当前教育课程设计应从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出发,考虑每一种教育活动的定位与开展。要充分注意每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要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和各种教育资源,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下,我们投入到"农村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实践中,努力尝试将各种资源转化为整合的环境,通过更多蕴藏于环境中的指导来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 利用农村资源,创设互动的墙面环境。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期班级墙面环境创设随着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而悄然变化着。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不象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漂亮、完整;也不象以前那样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墙面环境从内容来源、材料的选择、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师幼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互动。

  1、 环境与教学互动。

  新课程的学习活动的内容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出现的。在新理念的支持下,活动环境应按幼儿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主题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喜欢的、满足的环境。在"我们的城镇"主题中,有"家乡的春天"这个来自幼儿生成的小主题,并产生了"剪贴迎春花"、"美丽的桃花"、"柳树发芽了""美丽的竹林"等富有农村特色的系列活动,在"剪贴迎春花"活动中,孩子带来了家乡的一种有韧性的枝条,插在水里可以成活一二个月,孩子们对自己制作的迎春花特别感兴趣,每天都会去看看:"又长叶了,叶片越来越多了,黄花伴着绿叶使迎春花在活动室里更显得娇艳美丽"。"柳树发芽了",老师为孩子准备了一些还没长叶的柳条,让孩子自己剪贴上柳叶,悬挂在空中,再画了几只穿梭着飞的燕子,使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美丽的桃树"的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桃树枯枝,让幼儿用不同的材料粘贴美丽的桃花,于是,一棵棵活生生的桃树便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一有空时就会去看看迎春花、摸摸桃树、和柳树中的小燕子说说话,他们完全沉浸在这种富有农村气息的环境中。

  2、 环境与活动延伸。

  环境是幼儿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时是活动的起始,有时是活动的延伸。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进一步得到发展,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长的消化知识的过程,我们在环境中将知识保留,并将其适当引向更广阔的空间了。如:在《种子的秘密》活动中,目的是让幼儿分辨不同的种子,学会按不同方式为种子分类,可一次活动下来,孩子们并不满足对种子探究的兴趣,说要种植种子,于是我便让孩子们在花盆里种了一些种子,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孩子们每天都会去看看是否有什么变化,刚开始几天孩子们都有些耐不住了:"老师,怎么没有变化呀?"我告诉他们这需要时间,只要你们等待、坚持,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从此以后,观察花盆里的变化成了孩子们每天的必修课。果然,有一天,孩子们终于发现了"它们冒出来了!"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我想是种子的秘密让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我们为孩子创设了一个会说话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探究后成功的喜悦。

  (二) 利用农村资源,创设自由活动的环境。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将幼儿活动的空间从教室内挪到走廊,在走廊里提供了幼儿喜欢的竹筒、柳条、稻草、橡皮泥等废旧材料,引发幼儿自主活动、自主游戏。有的孩子用柳条跳起了秧歌舞,有的用稻草制作了许多稻草制品,还有的用大竹筒玩起了穿竹林的游戏。走廊里的表演区和建构区也是孩子们爱玩的地方,这里为他们创设了大胆交往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地想象,自主地表达和表现。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我们教师的观念也有了极大的改变,由以往单一的墙面环境转化为立体的空间环境。除了墙面上有幼儿收集的资料、幼儿制作的作品外,地面上、墙顶上,或吊或垂,也融合着许多与主题有关的环境创设,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震撼。例如:在"家乡的春天"的环境设计中,我们利用家乡本土材料垂吊了'杨柳青青'、'桃花盛开',利用柳条做了许多美丽的花环。孩子们将自己折、剪的蝴蝶、画的蝴蝶、燕子等,让其飞进了桃花丛中,穿于柳条之间,真是'春意昂然'、'桃红柳绿'、'春色满园'啊!孩子们惊叹地说:"好美啊!真漂亮!"从这些实例中,我们认识到了农村资源的魅力,看到了孩子身上的潜力,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有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当教师利用一切空间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环境,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刺激孩子的主动学习时,环境便成了一把开启幼儿各种潜能的金钥匙,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幼儿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

  (三) 利用农村资源,为孩子提供开发的环境。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求异创造表现离不开物质材料,所以作为老师在材料及其使用上就必须加以开放,以来支持和提高幼儿求异创造表现的能力,促进孩子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我们的'结构玩具超市'和'娃娃超市'就设置的是两种开放式的材料环境,其中大部分是师生一起收集的各种农村材料,玩具超市里有许多种材料,有瓶盖、羽毛、树叶、纽扣、果壳、豆类、稻草、芦花、芦苇、纸盒、竹筒等。每天孩子们变废为宝的利用这些材料,做做玩玩活动是他们创造的乐园,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精心制作,新颖、独特的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春天里,有蚕豆制作的小猫、小狗等迷你小动物;没有成熟的小毛桃成了孩子们手中变化无穷的好材料。特别新鲜的芦苇成了孩子手中的宝贝,一会儿是芦叶风车,一会儿又是芦叶龙、芦叶小船、芦叶粽子,小小的芦叶在孩子们的手中是千变万化,高深莫测,使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炎热的夏天,成熟的果实又在孩子的手中展现。玉米粒成了装饰的好材料;玉米须变成了娃娃的辫子;茄子成了小船;丝瓜成了鳄鱼。

  丰收的秋天带给孩子是无穷的喜悦。黄澄澄的桔子既可以练习剥分的技能,又能榨汁。而桔皮又能剪成盛开的桔花。农村的老丝瓜茎经过染色、装饰后,可以变成小鱼、鳄鱼;稻草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变成许多东西。如:稻草房、稻草人、稻草相框、稻草席子等。

  寒冷的冬天,在我们开放的材料中也不缺乏农村材料,质地轻轻的棉花既可以捻线,又可以创造图案,如:小鸡、白云、心爱的靠垫等等。

  正是利用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开放材料,孩子们利用它们不同的特点,在精心的装饰加工下,成了一件件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的作品。他们在这其中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也正是这样开放式的提供材料,才能支持孩子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 利用农村资源,创设探索的环境。

  幼儿获得经验的途径、方法是多种的,要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一定要创始有利于幼儿探索的环境和提供探索的材料。农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安全的自然资源正是幼儿探索的好材料。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农村资源、创设探索的环境,从而促进孩子的发展呢?

  首先,要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不能简单地教孩子怎么做,而应多让孩子自己去考虑怎么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探索活动,老师在区角中提供了许多富有农村特色的材料,如:稻草、麦杆、大米、木屑、黄豆、芝麻、瓶盖、黄沙、湿泥土等一些低结构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幼儿在活动中能力差的孩子尝试了一种又一种的材料,最后发现沙子能让蛋宝宝站住。而能力强的孩子一下子就想到了用湿泥土让蛋宝宝站起来,并对不同材料的站立情况做不同的记录,这样既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幼儿需要,又使他们逐步达到教育的目的,要让蛋宝宝站起来就必须不断去尝试、去动手操作,而且又使幼儿了解了圆的特点,促进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其次,提供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幼儿探索。如教师可在区角活动中提供各类不同的水果让幼儿去探索,幼儿不但可以进行观察形状、颜色、大小的不同,还可以制作水果拼盘,发挥想象和创造,在制作过程中又可以观察其横切面、纵切面,及里面的各类种子,从而引发探索兴趣。还有可以用榨汁机榨汁,观察不同水果汁的颜色,使幼儿对水果的探索更全面。

  皮亚杰的认知法中说:"幼儿是通过主动探索操作而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学习发生在幼儿与他人与材料的相互过程中,作为老师提供的材料一定要贴近幼儿、贴近生活。又如:农村的竹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种农村资源也是幼儿探索的好材料。把竹子分成一段一段做成小竹筒,让幼儿探索大小不同的小竹筒容量的大小,使幼儿在探索时知道了不同的容器,里面的容量是不一样的,在第一阶段探索后,教师又提供了其他不同的容器,给幼儿探索,使幼儿的科学知识在玩中得到了掌握。

  最后,教师应善于利用家庭、社区的探索材料,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因为幼儿生活的家庭与社区环境是引发产生问题、观察问题最直接的场所,也是为幼儿探索活动提供材料的天然"大仓库"。农村有许多动植物,可以放在自然角中种植和饲养。作为教师应利用农村家庭中特有资源为教室环境服务,促进幼儿主动探索。如农村的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芋艿、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黄鳝等,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看、观察,孩子们在自己的观察探索中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同时,农村的玉米粒、瓜子壳、豆类、红辣椒等这些自然成了操作装饰画的好材料,孩子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中,得到了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挖掘和收集这些农村特有的资源为孩子探索服务。

  总之,走进新课程,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改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特别是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知道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尤其是我们农村幼儿园如何"立足本土,开创特色"真正挖掘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为农村实施"二期课改"的基本策略,真正做到物有其用的价值观,创设幼儿喜欢的、与幼儿互动的环境,我们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定会借助崭新的课程为幼儿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可以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的大环境。

9、幼儿园园本培训资料: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注,人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在创造千万个舒适的生活世界,同时也在破坏一个美好的自然世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从小树立孩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使其成为未来世界积极的、智慧的建设者,具有现实意义,更富有长远意义。进入新世纪,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校(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者的关注,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我园着力以"环境教育"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挖掘教育资源,建构并开发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园本课程体系,努力创设一所具有环境保护特色的幼儿园,着重做了以下探索:

  一、主题(专题)型课程开发中,让幼儿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幼儿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开展专题型环境教育是我园环境教育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我们以多个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活动中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小树立起新的环境观、资源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付诸实践。

  1、与社会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年级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 借助于爱鸟周、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我园环境教育的传统。通过在植树节时组织"我和小树一起长"植绿护绿活动、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幼儿从小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孩子保护环境的能力。

  2、以幼儿关注的贴近现实生活的热点话题为主要线索,以专题形式组织,做到主题新颖、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根据专题特点,每班定期召开主题活动,努力突出可参与性、可操作性。如在"让地球充满生机"的主题绘画活动中,各班分别设了蓝天篇、动物篇、植物篇、地球篇等系列,充分表达了幼儿对美好大自然、对充满生机的地球的渴望之情;在"小手帕回来了"专题活动中,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让孩子们收集各种手帕,介绍自己的手帕,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制作、设计手帕;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用手帕来代替餐巾纸,让小手帕回到我们的身边。

  3、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增加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育人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在我们的主题活动实施中,注重让幼儿参与共同创设主题环境,在主题环境展示时我们增加环境保护的内容。

  二、在渗透型课程开发中,通过五大领域渗透环境教育内容,让幼儿了解一些初步的环保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时时处处都有关于环保教育的题材。在我们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及社区资源,更好地关注环保在其中的渗透。我们用慧眼去引导每个孩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

  1、在各领域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包括在五大领域,如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健康中渗透环境教育。各领域充分挖掘本学科教材教法中与环境教育目标有联系的因素,制定学科渗透序列表。分析和辨别现有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协作,防止重复教育。让幼儿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五大领域教学中增加环保的内容,注意环保知识的渗透,利用参观、表演、旅事、儿歌、谈话、讨论等形式宣传有关知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2、在幼儿区角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我们在每个班级里设立废品回收箱,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分类收集各类物品,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3、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将环保行为养成教育内容渗透到一日活动之中,寓环保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变理性的说教活动为感性的趣味活动。

  三、在隐性课程开发中,营造环境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环境教育隐性课程是指创设优美的园内环境、班级环境,在园内举办各种环保活动,使幼儿将学到的环境知识内化为他们对环境的情感、行为和习惯。这些潜在的影响因素,看似简单、随意,事实上它们对幼儿情感、认知、行为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从本课程特点出发,加强了隐性课程的建设。

  1、充分利用园舍条件,使园内绿化覆盖率达标把搞好园内绿化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将绿化美化、景点设置和学校基建工作统筹考虑。把园内可绿化地进行规划,根据季节及教学需要种植花卉及树木,每种花卉、树木均挂牌标名,使园内四季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将园内室外大片青青草坪建成孩子最爱的乐园,草坪上种植桂花、冬青、红枫等大型植物,种植茶花、杜鹃、月季、玫瑰等观赏型花卉,春天百草青青,夏天花树簇簇,秋天丹桂飘香,冬天松柏争翠,既使孩子获得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有使之抐为环境教育的天然课堂。

  2、在环境创设上,努力体现儿童化、教育化我园地处老镇区,在环境创设上,我们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并在花丛、树木、大小花圃、盆景上都插上"花儿好看我不摘"、"别踩痛小花"、"我和小树做朋友"等充满爱心的小标语,这是来自"环境小卫士"亲子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和爸妈一起制作的爱绿护绿心语。我们还重视师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橱窗内张贴一张"文明小卫士"表扬表,把能主动捡垃圾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上面,让孩子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通过红旗下讲话、看录象等形式使幼儿知道应保护好我们现有的资源,学会节水节电。

  我们还创设了面向家长和幼儿讲行环保教育的园地、宣传专栏,如"亲亲大自然"、"我和地球交朋友"、"走向活教材"等内容,定期更换,在全园上下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环保教育的氛围。我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创设环保内容的环境,不定期地在园内公共场所出版图文并茂的环保专题板报、家长园地及环保家教小报,张贴各种环保标志、标语,废物利用,创设仿真环保自然区(森林、海洋),发动小朋友动手搜集回收废旧材料进行展览等等。这些让小朋友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使小朋友从不同角度认识环境与地球、地球与人类、环境和人类的关系,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意识,教育孩子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周围的环境做起,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3、变废为宝,让废旧物品变为有价值的教育材料在环境教育中,我们非常注重废物利用,各班设立废品回收箱,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分类收集各类物品,利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制作成为一件件平面、立体、挂型等艺术作品,并把这些艺术作品布置在幼儿园每个角落,使幼儿园每个角落串联成为幼儿环境教育长廊,如走廊的吊饰千姿百态、淋澜满目,既展现幼儿园环境的艺术化、儿童化和教育化,又展示幼儿的创造才能,既不浪费物品,又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真正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意义。

  回收废旧物品,使废旧物品在幼儿教育中成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园除了美术制作利用废旧物品之外,无论是语言、计算、科学、体育、游戏,都离不开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如计算中的各类计算卡片、语言活动的拼图、讲述故事盒,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小型活动器械、盒子操(各类铁盒)、瓶子(各种饮料瓶)、纸圈韵律操(大纸方箱圈)、大纸球(挂历纸制)、飞箭、布老鼠(幼儿旧衣来制)、障碍物(大油瓶装沙子)等,都采用回收废旧物品来制作或替用,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创造性游戏中则更体现这一特点,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大量收集各类商品、废旧盒子、瓶子来以物代物,激发幼儿做游戏的热情,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四、在互动型课程开发中,通过家庭、社区与环境教育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环境教育只有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才能扩大影响,才能深深扎根;只有联系家庭,深入实际才能收到成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家长与社区参与环保活动的决策、监督和检查,这对于激发幼儿创新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意识、促进环境教育走进家庭、社区很有作用。为此,我们开展环境教育的特点是环境教育与家庭社区紧密联系,环境教育与家庭社区互动,十分注重挖掘家长、社区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1、丰富家长学校系列活动,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 为了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环保行为,我们在家长学校中开展系列活动,如组织全体家长听环境教育专题讲座;让家长观看环保剧演出;开展家长环保知识大赛;在《分湖幼苑》园刊上和宣传橱窗上开辟环境教育专栏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了解家长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能为孩子做出榜样。还适时地向家长发放环境教育意见征求信,虚心接受家长的环保教育意见。这些活动各从不同层面增强了家长的环保意识,也改变了平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影响和真可以说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2、利用环境教育日,开展亲子环保互动活动 在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地球日"等活动中,我们向家长分发宣传资料,并开展亲子环保互动活动,如"我们家的小树苗"、"变废为宝"、"节约粮食"等,把环境教育延伸到家庭中。经常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一些环保信息,提倡家长陪同幼儿一起收看有关环保方面的电视节目,提高幼儿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尽量把家长收集到的有用资料出示在我们幼儿园的橱窗里,激励家长也积极地投入到我园的环保活动中来。

  3、组织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及社会各界开展的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 在"6·5"世界环境日里,我们举行了"绿色小卫士在行动"系列活动。活动中,家长各带孩子,头戴环保标志的宣传帽,手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小旗,远足到了公园。在公园里,一家人有的进行"你丢我捡",有的"放飞生命",有的"给小树穿衣"(刷白、捆绑过冬),家长深深地感受到原来平时自已做的很不够,更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整个活动中,参加队伍声势浩大,影响面广,真正起到了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此带动身边的人都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4、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让孩子们走出园门,开展绿色行动 我们经常带领孩子们走进幼儿园附近的分湖公园,观赏亭台楼阁、荷花池、九曲桥,感受自然;在春天里,带领孩子们参观农民伯伯耕田、播种等田间活动,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参观镇上的超市、菜场等,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经常组织开展与社区环保教育和环境保护(改善社区环境,进行社区环保宣传)的实践活动 如调查社区的绿化,指导家庭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废弃物等等环境教育活动,由于各方面的重视、配合,形成了家园、社区环境一体化教育(一致认识、一致方法、一致活动),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情感和行为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和提高。通过感知、体验,来培养幼儿朴素的、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也使得我们的教育从原来的"为了环境的教育"转化为"在环境中教育"。

  开展环境教育,探索并构建环境教育在主题活动、日常活动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体系,形成具有幼儿年龄特征、本园时空特点、本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框架,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的办园目标,形成我园环境教育的特色。"给我一棵稚嫩的幼苗,还你一棵健康的大树"----这是我们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在不断地努力、探索。

10、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新取向

  21世纪已经来到,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同时也只有创造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倡导创新教育这一态势,如何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幼儿创新教育体系是我们近年来探讨的问题。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多年的尝试、摸索,对幼儿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以下举措。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机。

  陶行知在著作《敲碎儿童的地狱,创设儿童乐园》中主张为儿童创设一个美好的乐园。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书百万卷有何益处?” 1、物质环境:幼儿园的园舍园貌、班级环境等应体现出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特点。如: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应该具有新意,因为幼儿呆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教师可为幼儿创设活动性的墙面,并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和他们一起定期更换活动墙,这样的班级环境即美观又不失童趣,更能发挥幼儿的创新意识。2、精神环境: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新意识萌芽和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如一日活动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比如我园开展的主题活动《我喜欢……》中,在幼儿讲述喜欢吃的食物的基础上,我请幼儿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画下来。梓梓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拿着记号笔在纸上画了一圈又一圈,看了如此作品我不仅生气,心想:画的什么呀?黑乎乎的一片。为了尊重孩子,我没动声色。讲评开始了,我特地邀请了梓梓小朋友来介绍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梓梓拿着自己的作品高兴的对小朋友介绍:“我最喜欢吃芝麻包,看我吃了一口,芝麻都流了出来。”啊!多可贵的创造想象力,幸好我没有野蛮的扼杀他的创造。幼儿的创作是极富个性的,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说得清。教师在活动能够中要注重创造力的发展,就不能太在意幼儿创造的结果。想当初如果爱因斯坦的父亲对他在叶片的形状、蚂蚁的跑动、星星的闪光等方面的多种非分之想加以斥责,而不是买来罗盘强烈地吸引他热切好奇的心灵,爱因斯坦恐怕成不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允许幼儿自由的想象,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点,进而要求他们努力将其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当而且必须给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还孩子以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培养他们的其思异想。

  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思维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如何培养创新思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概括性的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他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在幼儿园中进行创新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幼儿,使幼儿真正有机会去自主观察、想象、表达和动手操作。现在看来,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育思想在今天也不过时,同样可以视为指导培养创造思维的方法。

  1、解放儿童的头脑—克服问题解决的思维定势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使我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解决问题时多是围绕着一般性、常规性的思路展开,且难以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例如:在主题活动“好玩的线”中,我请幼儿解答“毛线有什么不同的用途”时,幼儿多是围绕线的一般用途寻找答案,如“织毛衣”、“织毛裤”、“织围巾”……而难以转变思路,从非常规的角度去思考:“绑东西”、“穿木株”、各种“玩线游戏”等。所以教师要时常鼓励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

  2、解放双手—培养幼儿实践动手能力

  陶行知在《创造的教育》中明确指出: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并指出:“创造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认为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提出要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小皇帝”的生活使他们失去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多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教学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认识车的活动时,可以请幼儿开开、画画、拼拼模拟车,再说说车子的基本构造,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又如:现兴盛的“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非常重视通过孩子的自我操作、自我探究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理念的体现。

  3、解放空间—变限制为开放

  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幼儿的“安全”,不让幼儿走东窜西、碰这碰那,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其实这不仅是对幼儿活动空间的限制,也是对幼儿头脑的禁锢。幼儿最喜欢的是去花园、草地、山坡、河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们活动的天地过于狭窄了。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玩器械时常常围在塑胶跑道的大树下,一围就是好长时间。有些孩子抬头对着树指划着,有些孩子跳跃着好象在抓什么东西……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树上长了几只蘑菇,孩子们正在研究蘑菇为什么会长在树上,怎么长粗出来的问题。我先对他们的细心观察和探究欲望进行了表扬和肯定,然后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机动的开展了主题活动“蘑菇的生长”,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加了他们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谁都明白要让孩子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比任何华丽的语言要有效果的多。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4、解放眼睛—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解放眼睛,让学生会看,会观察。达尔文说:"我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由此可见,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主题活动“蔬菜水果碰碰乐”认识南瓜和黄瓜活动时,我请幼儿先观察瓜的外部特征(外形、颜色),在观察瓜的内部特征,从而帮助幼儿掌握由外到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方法。

  5、解放嘴巴—让孩子想说就说

  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指导思想。然而在中国,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上课要想发言,必须是先举手,并经过老师的允许,否则就会遭到老师的训斥。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现象大有改善。但是我们很少能看到国内幼儿园中孩子可以在活动中随时发言,而且还可以同老师辩论的现象,大多数的幼儿园举手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孩子们的回答经常是这样说不行,那样讲也“离谱”,只有讲到教师想要的答案时老师才“龙颜大悦”的加以肯定。如:故事“小红帽”中的发散性提问“小红帽离开了大路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们的回答固然是五花八门,但最终故事的延续只有一个。老师常常对那些猜对固定答案的幼儿大加表扬,而对那些固定答案外的孩子只是点点头或赞赏一下,这样的思维定势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孩子以后的发散思维。我想既然发散了思维,就可以让孩子续编故事后半部分,这比教师延续故事更能激励孩子创造的火花。

  6、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孩子能有时间游戏

  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甚至有学生因为学生压力太重而自杀乃至向母亲举起了榔头。可见解放学生的时间是彻底解放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从苦不堪言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条件实践,在接触自然和社会中自主的活动、创造性的活动,这是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 由此可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1、尊重幼儿:教师要屏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把幼儿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切忌时时处处左右孩子的行动;教师要努力了解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不要把孩子同成人一样看待,克服“成人化”的倾向;教师要理解儿童的选择需要,避免不合理的批评或惩罚幼儿。

  2、关心、爱护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对发展落后的孩子缺乏耐心。当这些孩子不经意做错事时,有的教师不是耐心地去引导教育,而是随口就说:“你真笨”、“你怎么老犯错误”等等的评价语,导致幼儿自卑、胆怯、抑郁等消极的人格。为此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3、积极参与幼儿活动,做幼儿的“大朋友”: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增进师幼间的感情,从而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对那些所谓的坏孩子要做到做到一视同仁、关爱有加。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彻底摆脱“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等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新课程实施中牢固确立并自觉追求“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信念和目标,让民主的阳光普照学生的心灵,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结束语

  陶先生倡导的教育是一种能解决问题,能创造新价值的教育,强调真教育是创造新价值的教育,不能创造新价值,就不是真教育。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考、能建设的人,能培养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和实践的创新教育,符合时代和民族的需要,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宝贵的现代价值。可以相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必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而愈来愈焕发出它无比的生命活力。

  主要参考资料:

  1 、陈波 《论创新教育与幼儿教育改革》 《学前教育研究》 2000、2

  2 、许卓娅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刘焱 《教育学原理》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