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横塘路》赏析

日期:2022-06-13

这是《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横塘路》赏析,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欣赏提示】

  诗歌的意境全在一个“幽”字。

  李凝之居,在“草径”深处“荒园”之中。“草径”、“荒园”人迹所罕至,这幅图景,看似荒凉,凄清,其实不然,首句一个“闲”字点出了幽静、安详、悠闲、恬淡,主人之闲情,访者之逸致,已悄然传出。

  作为诗歌炼字的范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是尽人皆知,“推敲”的故事早已成为诗坛佳话。传说贾岛一日骑驴而行,偶得此联,却在“推”、“敲”之间难以抉择,边行边作推敲动作,以致撞到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韩大官人得知真情,不但不责备,反而也为他揣摩起“推”、“敲”之得失,沉思良久说道:“作‘敲’字佳矣。”这个“敲”字“佳”在哪里?就在它的响声。月色笼罩,万籁俱寂,显出幽居宁静。“推”虽无声,以静写静,恐有死气沉沉之嫌。而“敲”则不然,寂静之中偶发一两声微响,以响写静,更能反衬其静,诗便有了生气,与人之淡淡的愉悦妙合无垠。同时,敲门的微响,竟惊醒了宿鸟的好梦,它们或发出一阵躁动,或拍翅而起,飞上片刻,又落于池边丛木,安然入梦,幽静的氛围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可见“敲”字的精妙,就在于它极富表现力地突出了那个“幽”字。

  探访未见,不免遗憾,归途所见,已非幽居之所。过桥见色彩斑斓的原野,与身后荒园闲居形成反差。再极目远眺,晚风吹拂中,云脚飘荡,仿佛山石在游移。按常理,本应是云根“动”而山石“移”,此句语序一变,将不动之石写作动,别具情趣,这里突出一个“动”字,与身后荒园的静又成对照。眼前,田园风光无限,云烟缭绕,山峦有情;身后,杂草丛生,荒芜不治,寂然无声,若问诗人更留恋什么,更向往什么,最后一联则将答案和盘托出:此去只是“暂去”,“幽期”当再来。“不负言”更是信誓旦旦,原来诗人所期盼的,正是幽雅的处所,悠闲的情趣,归隐的生活。

  诗记访故人未遇之事,绘故人闲居之景,抒己思慕归隐之情,事、景、情浑然一体。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欣赏提示】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境界开阔,淋漓酣畅。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心情舒畅,登楼赋诗,自然逸兴飞扬,情高志远。

  高瞻远瞩,景象恢宏。“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诗人伫立岳阳楼,极目远眺,着一“尽”字,写出尽收眼底的天岳山南面一带的无边景色;着一“迥”字,将江流由近推远,推至茫茫的天际;再着一“开”字,极写洞庭湖的浩瀚广袤,阔大无边,似乎连点点帆影也不可见。诗的首联,巨笔泼墨,景象宏丽,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写照。景中之情,可见一斑。

  寓情于物,情趣盎然。“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虽有生命,却难具人情,然它偏偏能带走诗人的愁怅郁闷,此情全由一个“引”字流出。更有甚者,山居然也能“衔”月,它思诗人之所思,想诗人之所想,送来清辉一片,好让诗人尽情观赏洞庭胜境,这一“衔”字情深意重,妙不可言。其实,既非“雁引愁心去”,也非“山衔好月来”,而是诗人寄情于物的大胆想象罢了,诗人的情志与物象巧妙地融合,营造出这耐人寻味的神奇意境。

  沉溺幻境,虚实相生。诗人之情,由颔联发展到颈联,又深入了一层,出现了“醉”意。“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似乎已不在岳阳楼,而是置身于天上宫阙,自己真的已成了诗仙,恍恍忽忽,醉眼朦胧,醉心勃发,情不可已。忽然飘来一阵凉风,清爽宜人;舞动的衣袖,又仿佛从仙境翩翩而归,带着满足,带着惬意。这虚拟的幻境,实际上是身在高楼的独特感受,是逢凶化吉后的豁达情怀。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不仅得力于对语言的锤炼,更在情景交融,浑成天然。

  横塘路 贺 铸①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②。锦瑟华年③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④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⑤,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⑥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⑦。

  ①〔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 ②〔凌波两句〕意谓美人一去不返。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人即以凌波形容美人步履的轻盈。横塘: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但,只,仅。芳尘,美人经过时扬起的尘土,借指美人。③〔锦瑟华年〕指美好的年华。 ④〔琐窗〕雕作连琐形花纹的窗。 ⑤〔冉冉蘅皋〕流动貌。蘅皋,生长着杜蘅的水边高地。杜蘅:香草。 ⑥〔一川〕满地。 ⑦〔梅子黄时雨〕江南地区旧历四、五月间多雨,正值梅子成熟,俗称梅雨。

  【欣赏提示】

  此词旨在写“愁”,但除“试问闲愁都几许?”直言“愁”字外,却将不可目见的愁情,蕴含于可见之人可见之景中,由可见知不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处处无“愁”而处处有愁。

  词的上阕借相思之苦写愁。“凌波不过”、“芳尘去”,诗人只能眼巴巴翘望和“目送”,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那种企盼,那种依依不舍,已是苦不堪言。更绝妙的,是推己及人,去揣想对方的愁苦、孤寂:正值青春年少,却深居独处,花容月貌,却无人问津。不言己苦,而记挂他人,一片痴情可叹。诗人贺铸,为人豪侠尚气,才兼文武,渴望建功立业,但由于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故其词多嗟叹功名不就之作,这首《横塘路》就是代表。作品看似写美人孤居的愁怨,实际上抒写自己的孤寂生活和幽恨清愁———一辈子沉沦下僚、不被人知重的遭际。

  词的下阕开头两句,承上阕而来,写表达相思的具体行动:题诗寄思。此二句写得真切,写得感人。这是一幅由景和人构成的图画。画面上,太阳已西沉,暮霭迷蒙,长满杜蘅的江岸边,诗人在徘徊,在眺望,久久不肯离去,无奈之中,提笔寄意,又都是些“断肠句”,实在是凄凄惨惨切切。这景中之情,最终归结为一个“愁”字。

  “试问闲愁都几许?”先以“几许”提问,引起注意,然后作答,凸现全词主旨。诗家写愁,有以山为喻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有以水为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这首词喻愁不沿袭前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意。第一,愁之喻体都是眼前的景物,极普通,极常见,却又最含情脉脉,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第二,他人说愁不论以山喻还是以水喻,多限于用一个比喻,而这首词都连设三喻:以“一川烟草”喻愁之广,以“满城飞絮”喻愁之乱,以“梅子黄时雨”喻愁之久,物象鲜明而且多样化,令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实天地,无所不在。此三句历来为人传诵,《鹤林玉露》云:“盖以三者比之愁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是故,贺铸有“贺梅子”之誉也就当之无愧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