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囚绿记》导学案

日期:2022-06-15

这是《囚绿记》导学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1、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种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学习重点、难点

  1、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批注课前准备让学生查找陆蠡的有关资料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与陆蠡相识组织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并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态度。学生谈完后,教师强调本文中所蕴藏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但是不能照本宣读,回答精要,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学生可以带有关的资料

  课文梳理:

  一、课文线索 学生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归纳线索:

  二、分层梳理

  (一)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

  (二)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囚绿”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

  3、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难点分析】

  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①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②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2、关于文章主题的理解。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说出理由。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重点分析】

  课文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圈点批注。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

  (2)“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三、读书要读出文字的内涵,下面这段话,隐含着怎样的矛盾,你能说说吗?全文中这样的语句还有不少,再找出一两处品味一番。

  1、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2、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囚绿记》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学生总结: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二、(一)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二)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 “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2、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

  3、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难点分析】

  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①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

  ②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作者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的。当然,这里的绿是一种象征或双关。

  ③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表达我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

  2、关于文章主题的理解。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说出理由。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我们认为,如下的归纳比较妥当: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第一种理解固然不错,但作为一篇散文的主题似乎不宜包容太多。常春藤到底是象征自己呢,还是象征整个中华民族呢?文章是表达自己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呢,还是“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呢?也应该突出其中的一个为好。兼而有之,则显得分散。第二种理解似乎没有分出文章的内蕴的轻重,尤其是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而这一点作者又是特意加以强调的。说“我”“囚绿”是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是可以的,说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则显得轻浮。

  【重点分析】

  一、课文细致地描绘了常春藤在自由环境中活泼可爱的情貌和被囚禁后的反抗精神,从而显现其令人敬仰的品格。课外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环境,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在述说之中,有懊悔,有自责,表现出对常春藤品格的敬佩。在写作本文时,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陆蠡在这篇讴歌绿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二、课文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圈点批注。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直接倾诉对绿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既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2)“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一方面表达作者喜爱绿色就像喜爱生命,绿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为自己“囚绿”交代原因。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责怪常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三、读书要读出文字的内涵,下面这段话,隐含着怎样的矛盾,你能说说吗?全文中这样的语句还有不少,再找出一两处品味一番。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对“囚绿”的自省,又不肯彻底自己决定的矛盾心理,更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句点明了自己一方面感到常春藤的“可怜”,同时又“仍旧不放走它”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对“绿”的挚爱。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