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教案

日期:2022-06-19

这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教案,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江绪华,来自求精中学校,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1学时),课题选自高一物理第三章第六节(教材P58-61),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本节是力的知识,运动学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学好整个物理学奠定基础。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解题 方法,进一步学习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例题变式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学会画受力分析图和过程示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养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再从物理走向社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重、难点

  (1)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的方法。

  (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情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了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 习惯,建立,掌握方法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此前学生已有力的初步知识,运动学规律,简单的受力分析,矢量运算法则,牛顿三大定律,本节将这些知识综合应用解决,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问题,培养学生科学 方法和良好思维的能力。

  学生在波及到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力的合成可能是本节学习的关键,应加以突破。

  当物体经历一个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三、教法分析

  本节将采用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和讲练结合法,通过例题变式总结受力分析 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通过例题变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品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例题归纳解决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的解题程序,让学生逐步习惯于时间题 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问题的物理情景后再动笔,并养成画情景图的良好习惯。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课堂气氛,赞赏学生提高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感受如何发现问题,并更多地体会成功的喜悦。

  鼓励学生动手画物体受力示意图,运动情景示意图,构建物理模型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约2分钟)

  (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为了安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安全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航天技术中指挥神舟飞船的科学工作者是怎样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这些都将应用本节所学知识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约35分钟)

  首先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复习,抓住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为纽带,由物体的受力情况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的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性质、结合初始条件由运动学规律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这就是动力学第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多媒体展示)

  然后例题分析:P58例题1,重点介绍分析方法

  先确定研究对象采用隔离法对物体作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采用代数法求合外力,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草图产找出已知运动学量,明白待求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a,由运动学公式和初始求解,介绍书写答题规范要求,讨论结果的物理意义,让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求解方法(多媒体展示解题程序)。

  (课件展示)变式一:4秒未撤去水平 牵引力F1,问物体还能滑行多远?需时多长?

  此题类似生活中汽车刹车问题,通过让学生分析物理情景,画出运动过程示意草图,学会分析讨论结合。

  (课件展示)变式二:将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支摩擦力4.2牛顿改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1,将牵引力F1由水平改为斜向右上方与水平夹300,情况又如何?

  学生探究不在一条直线上多个力求合力的方法,然后老师重点介绍正交分解求合力以培养学生归纳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课件展示)归纳求合力常见方法:(一)代数法(二)几何法、(三)正交分解法。

  提问:如果将水平 面改为与水平夹300的斜面,上边讨论的问题又如何?

  全班左边的同学探究斜面上的物体在斜面平等大小为15牛顿的牵引力作用F的情况;右边同学探究4秒后撤去与斜面平行的大小为15牛顿牵引力F1,物体在斜面上滑到最高点需多长时间?

  学生自主求解,老师课堂巡视,最后用视屏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典型答案,讨论此题 的结果。

  3、(多媒体展示)归纳小结本节内容(约2分钟)

  4、(多媒体展示)作业(约1分钟)

  ①书P60,练习五(1)、(6);

  ②开放性探究问题:例题1还可拓展为哪些情况,请大家课后自编题目作好解答,下节课进行展示评比。

  六、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就说到这里,请各位评委指教,谢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