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日期:2022-06-25

这是《杨修之死》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杨修,一个素负才名的文士,却年仅三十四岁就死于曹操之手,这在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得不深思这其中的启示。

  杨修死因之一,在于持才放旷。能正确解读领导曹操的心思,本应该成为他的进身之阶。可他不能正确对待,为卖弄才华频频在众人之前道破,丝毫不考虑这会越俎代庖,使领导难堪。这告诉我们,善解人意是必须的,但凡事应给他人留有余地,让他人有表现的机会。特别是一些他人意欲遮掩之事,我们再不分时机的揭穿,更会使人际关系恶化。

  杨修死因之二,在于卷入了曹丕与曹植间的政治斗争。素不知,立储问题是国事,但更是曹氏父子的家事,家人间矛盾再大,毕竟血浓于水,可你杨修一外人横加干涉,就没有任何对你手软的理由了。加之杨修本人在政治问题上较为幼稚,缺乏敏锐性,自然就成了政治斗争的马前卒和牺牲品了。这启示我们,当身边一些朋友、同事之间发生了纷争之时,我们较为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掌握分寸,淡然处之,一旦我们轻易加入其中,不论我们的本意是好是坏,都极容易在一些问题上处理失当,最终调和不成,反落得一个“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处境。

  当然,杨修之死,也少不了一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以及他的“领导”曹操心胸狭窄、猜忌心重的缘由,但杨修本人还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故在此对杨修之死的外因不做深究。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又想起那悲悲切切的曲调,或许,这说的就是杨修的一生吧!他何尝不是被自己的小聪明毁灭的呢?杨修之后,还有不少的“杨修”,但今天的我们,决不能再做“杨修”。切记,稳重和踏实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只有摒弃一时的“小聪明”,才能不再重蹈杨修的覆辙!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