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优质社会活动教案40篇

日期:2021-02-09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优质社会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优质社会活动教案40篇

第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从小爱祖国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结合“十一”国庆节,围绕“爱”为中心,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的美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识别“爱、鸟儿、鱼儿、蚯蚓、蜜蜂”等字、词。
  2.能用“××爱××”的句式正确地讲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此句式仿编诗歌。
  3.能遵守游戏规则,学习依次轮流接说,不重复别人说的短句。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爱、鸟儿、鱼儿、蚯蚓、蜜蜂”等汉字;能用“××爱××”的句式正确地讲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用“××爱××”的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字卡:爱、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国。
  2.小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图片,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连线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请幼儿将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连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如“鸟儿和蓝天”等。
  2.教师把相对应的图片按诗歌的顺序摆放好,引导幼儿按图片说出儿歌的内容。如“鸟儿和蓝天在一起”等。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朗诵儿歌,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从小爱祖国》。
  2.教师带来幼儿看图念儿歌。

  (三)教师借助字卡让幼儿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用方式朗读儿歌。
  1.教师出示字卡“爱“,放在第一排图片的中间,请幼儿猜一猜。
  教师:这个汉字表示什么意思?
  2.带领幼儿阅读第一排图夹文儿歌。
  3.教师出示“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国“,以相应的方法带来幼儿阅读后面的诗句。

  (四)启发幼儿仿编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除了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等,你还知道“××爱××”呢?
  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
  例:青蛙爱荷叶火车爱轨道 宝宝爱妈妈兔子爱萝卜 小朋友爱老师 公鸡爱虫子 小猫爱小鱼。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科学区展示动物和动物的家的相关图片,让幼儿匹配,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2.将字卡投放语言区,供幼儿阅读。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问题这首诗歌的诗句比较朴实、浅显易懂,从小动物爱的事情过渡到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在结束句中点名主题。
  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会诗歌《从小爱祖国》,我利用图片的形式,依次出现在背景图上,孩子根据我的提问,很快说出前几行诗句,在诗歌的最后一句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当我问到“小朋友爱什么?”好几个小朋友的回答是“老师、妈妈!”于是,我出示了最后一句的图片,让孩子学习最后一句“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但是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发现孩子不清楚什么叫做“祖国”,我及时为孩子们讲解了“祖国”的含义,“祖国就是说祖先一直代代居住生活、自己也出生在那里的地方,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在我的解释下,一些孩子已经明白诗句的意思,但是还有个别孩子似懂非懂,对祖国的含义还是有些模糊。
  本节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诗歌教学模式,把语言与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表述空间、展示机会,孩子学习积极性很高。不过 “祖国”这个词语,孩子们是第一次听到、说到,所以难免对祖国的定义不太清晰。在我的讲解下,部分孩子能够理解,但是个别孩子由于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局限,还是不太理解“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这句话,每当孩子们念到这句话时,就会有断顿。对祖国的理解只是初步的认知,没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就需要老师课后继续延伸教育,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策略方面多下功夫:1.在语言区投放了诗歌《从小爱祖国》的图片,孩子们在讲述诗歌中可以进一步地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投放孩子们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引导孩子相互讲述在祖国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阅读区投放祖国各地风景、民族服饰、特产等图片,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萌发从小爱祖国的意识;3.表演区提供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曲CD,还有道具如纱巾、彩条、民族服饰、乐器等,孩子们在欢乐的表演中,理解祖国的含义,产生对祖国浓浓的爱意。

第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少数民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
  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
  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
  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第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团结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我们乡镇幼儿园还有很多留守孩子,较多的存在隔代爱现象,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感淡薄,还不会和同伴合作、友好相处。《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我认为《纲要》对发展“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排序,以及各领域对教育内容的表述,体现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取向于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这一幼儿教育的价值。而且其合作的价值在于幼儿能与人共处,认识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纲要》中又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根据实际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歌唱表演,理解团结的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尝试用这种方法学习互助与合作的技能,体验团结互助的成功和喜悦。
  3、初步启发集体主义情感,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幼儿理解团结的含义,在活动中认识合作的意义,体验团结互助的成功喜悦感。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 难点:启发幼儿集体意识,萌发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蚂蚁头饰8个;豆粒头饰1个;小老鼠、老爷爷、老奶奶、小妹妹头饰各1个;大萝卜头饰1个;儿歌《拔萝卜》音乐;豆子许多、杯子数个。
  幼儿准备:每人准备一把筷子。
  教学准备:会唱《蚂蚁搬豆》

  活动过程
  一、 引入部分:
  1、教师讲故事《团结的力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听后回答教师提问:老国王去世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二、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别操作折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
  教师引导幼儿折一根筷子。
  教师引导幼儿折一把筷子。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一把筷子不容易折断?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音乐游戏,进一步理解团结的力量以及合作的喜悦。
  (1) 进行音乐游戏《蚂蚁搬豆》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团结的力量。
  师生同唱歌曲后提问,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鼓励孩子要象小蚂蚁一样团结互助。师生共同讨论歌曲中有哪些角色,该如何表演,幼儿分小组表演。再抽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全班展示。
  (2) 进行音乐游戏《拔萝卜》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喜悦.
  播放《拔萝卜》CD,引导幼儿理解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幼儿讨论怎样团结?
  共同讨论有哪些角色?该如何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完成音乐游戏《拔萝卜》.
  3、拓展活动:组织幼儿玩《数豆子》游戏
  分别请1名幼儿与3名幼儿到台上比赛数豆子。
  引导幼儿分析结果,讨论原因。
  4、教师总结

  三、结束、延伸活动
  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当中该如何合作?怎样合作最有效?小朋友之间该如何友好相处?
  区角活动:
  将筷子、豆子、杯子材料放于活动区,便于幼儿随时操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语言表达方面:有大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游戏体验后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听同伴分享总结后才能自己理解总结,幼儿初步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思维品质方面:在折筷子和两次音乐游戏体验后,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映。有一半的孩子反映迅速。
  道德品质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班幼儿初步有了团结合作的意识,但还不太会把它如何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需要教师在平时一日活动中多引导。
  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提炼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在幼儿小组活动中还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特别是个别表现稍微弱一点的孩子给予鼓励,让整个活动能顺利进行。

第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心帮助他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近年来,自然灾害危害人类比较严重,为了提高幼儿认识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这方面培养幼儿情感教育,使幼儿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
  2、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学会帮助他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2、难点:学习解放军叔叔抗洪的精神。

  活动准备
  图片1:美丽的家乡 图片2:下大雨 图片3:灾区图片2张 图片4:解放军抗洪画面2张 图片5:献爱心画面2张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孩子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位叫江珊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的家乡非常的美丽,想让我们大家去参观,你们想去吗?好,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美丽的家乡吧!
  基本环节:让幼儿自由讨论,江珊小朋友的家乡美在哪里?然后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美在哪里?并一一出示图片,进行讲解,读白,与幼儿对答。
  结束环节:出示《爱心画面》播放音乐《爱的奉献》,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结束这次活动。
  延伸环节:让孩子们懂得,虽然自然灾害非常的可怕,但是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能让这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那就是“爱”。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鼓励自己身边的人也要关心帮助他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爱心是无限度的,在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时间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个活动的情节发展,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对于老师的提问发挥的很好;不足之处是没有把洪水退后家园变成什么样子的图片展示给孩子观看。在最后结束环节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世界还是美好的,爱是无限的。不能让孩子都带着悲伤的情绪离开活动室。

第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最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用“我最棒!”为本次的活动主题,举例出自己棒在哪里?并能让学生们都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是什么?还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与他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给自己树立信心。
  2、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难点是:在活动过程中慢慢体会到自己与别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让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强。

  活动准备
  参与活动人数:28
  活动使用工具有:书本、绳子 纸张、歌曲:(我最棒!)。

  活动过程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在操场上做个既简单又有意义的游戏好吗?
  (集体)学生:好!(个个表情兴高采烈的。)
  老师:那我们要做什么游戏呢?嗯!那就介绍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分别是什么好不好?看看谁说得最好,自己的兴趣动不动人。
  (小明同学):我来我来,我叫刘小明,今年8岁了,我的爱好是看古诗书,我的兴趣是喜欢背古诗,而我的特长就是乐于助人。
  老师:那同学们给点掌声我们班的小明同学好不好?请他背一背他所懂的古诗好吗?
  (小明同学):
  《咏柳》 唐代诗人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首下来再接一首《小池》、《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背到基本上有15首的时候,同学们都带着惊讶的目光看向他,直到老师叫他停下来,他才带着很不乐意的表情地停了下来。同学们都赞他,好样的好样的。
  (小明同学):那可不是嘛,我在家里的时候妈妈怕我老看电视,天天都嚷着我,要求我背唐诗三百首给她听,姐姐都没有背得我多呢!妈妈和我的好伙伴小东都说我是个“背书小神童”呢!我也感觉自己,背书越来越好了。
  (集体同学):全场欢笑声不断,有个学生说:“小明同学,夸你两句你就飞上天啦?”
  老师:大家说小明背书厉不厉害啊?那么你们是不是也是像小明一样是个背书小能手呢?还是你们的兴趣跟小明不相同啊?
  (小芳同学):当然啦,他喜欢背书我可不喜欢,我的爱好是看书,而我的兴趣是跳绳,我的特长是跳舞。。我跳绳可厉害了,爸爸和我一起比赛跳绳他都输给了我呢?
  老师:恩,小芳同学你也很棒,呵呵,那现场也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好不好? 这位同学跳绳也不错哦1分钟能跳40个哦,真是太棒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踊跃参与之心“还是非常的强烈的。我认为给孩子们表现自己的能力,特长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竞赛中,看到自己好的、强的一面,也看到自己弱的一面。从而增进对自我的积极体验,增进对自己的认识,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特别是要帮助那些做事不积极主动,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经常被别人忽视的孩子。给予机会展示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同学中也是很有地位的。同时也让那些过分自信的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虚心向他人学习。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想我以后会多给孩子聚集在一起玩的机会,搞一些小制作或者在班上分成几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做,既能够消除掉某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假如再次让我搞这样的活动的话,我会想出比现在这个更好的点子来,让学生们再次认识到自己的不同之处。当时的听课老师会给投给我三个字“好样的”并且会赞赏我的这种做法。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总要有那么一个细心的、耐心的老师教导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更长、更远的未来。

第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名片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东东小朋友带来了爸爸的名片,他说:“老师,这是我爸爸一天的名片,送给你吧。”这时,其他孩子都围了过来,“我妈妈也有”、“我爸爸也有”、“我姑父也有”、“我阿姨也有”。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大人的名片,许多名片放在一起,孩子们自然而然进行了比较。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名片的颜色、式样、花纹都有区别,相互讨论尤为激烈。
  “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应尊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和扩展孩子的经验。于是,在孩子们以有的经验基础上,我组织了活动“名片”,通过交流、操作,孩子们对名片的特征及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活动准备
  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
  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名片,名片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
  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找一找名片
  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
  1.观察名片上不同的图案和标记。你们猜一猜名片的主人想用这个图案或标记吿诉别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张名片会送给谁?会做一个怎样的图案或标记?

  四、制作并赠名片
  1.教师给幼儿发各种形状的卡纸,用彩笔进行设计,写
  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
  2.将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互赠或向同伴索取名片。
  3.你收到了几张名片?他们分别是谁的?

  五:活动延伸:为爸爸妈妈或自己喜欢的人设计制做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应让幼儿课前学会写个人信息等资料,这样幼儿在制作环节上就会很轻松。

第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正确使用筷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大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第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从哪里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常听到小朋友悄悄议论“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有的幼儿悄悄把枕头塞在衣服里,见了老师就会慌乱地躲藏……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孩子和家长。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活动《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孕育生长过程。
  2.情感目标:通过亲子游戏,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3.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幼儿了解、探索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
  2. 请家长到场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1、师生做“毛毛虫变蝴蝶”的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课题。

  二、 基本环节
  (一)师:小朋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会是什么神奇的事儿呢?你们呀先摸摸自己的肚子,上面有什么东西?(肚脐)为什么有肚脐呢?它是用来干什么呢?(教师小结;幼儿想象自由交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吧。

  (二)播放课件,幼儿以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三)通过提问谈话,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1、教师提问:小朋友说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求助热线(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就去问问妈妈再回答)
  2、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孕育生长的呢?
  小精子在做什么?游到什么地方去?最后怎么样?(有很多很多的小精子在一起拼命的游呀游,有一颗游得最快的小精子最先游到卵子旁边,他一下子就穿到卵子的身体里面去了。)
  3、他们在一起,往妈妈肚子里舒适的子宫游过去。
  4、宝宝在肚子里是怎么获得营养的呢?(小朋友知道是妈妈吃很多东西,通过食道、胃、小肠、脐带传给胎儿。)请个别小朋友问妈妈,妈妈吃了什么?再回来告诉老师。
  5、胎儿慢慢的长大,是怎么逐步长大的?
  (精子和卵子结合——变成受精卵——长出头和躯干——有了心跳——胎动——胳膊小脚开始活动——身体结实——开始偶尔张开眼睛但是还看不见东西——转动后位置固定——头朝下——有了呼吸功能 活动频繁)。小朋友在肚子里胎动的时候,问问妈妈的感受,请妈妈说感受。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生长了十个月,头二个月外形与其他动物早期胚胎外形并没太大区别,到三四个月,才逐渐有了人的形状,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越长越大。这十个月,胎儿宝宝都生长在一种叫“羊水”的液体里面。其整个过程就像地球上四亿年来生命的高度浓缩,从海洋到陆地,从低级到高级,从普通动物到人。这一过程很神奇吧。小朋友长大了,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6.胎儿越长越大,想出去看看他外面精彩的世界,于是在医生阿姨的帮助下,从妈妈的产道生出来了。脐带完成了任务,逐渐干涸掉落,在宝宝的肚皮上就留下了肚脐这个疤痕,现在小朋友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肚脐了吧。

  (四)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是不是很有趣呀!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来施魔法,让所有人回到妈妈的肚子里,一起来体验生长过程好不好?(好)
  师:肚子里的宝宝像蚕豆,紧紧地抱在一起,一动也不动。慢慢的慢慢的长大了一些;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嘿嘿两下,右边嘿嘿两下。我还要学习踢皮球 ,左边两下,右边两下,踦上我的小三轮,真神气。我还会开心的笑,生气时撅起我的小嘴巴。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呀真精彩。出来了,出来了,不会说话,哭哭来报道吧!哇哇哇……

  (五)师:小宝宝生出来了,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爸爸妈妈可辛苦了。教他(她)坐,搂着他(她)爬,扶着他(她)走,看着他(她)跑,送我们上幼儿园。我们的父母真是辛苦,所以我们要感谢父母。
  结束环节:师幼谈话,教师引导幼儿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牵起妈妈的手,看看妈妈,因为有了你们,妈妈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变成一个勇敢勤劳的妈妈;爸爸从一个潇洒的帅小伙,变成一个辛勤工作、挣钱养家、照顾妈妈和宝宝的男子汉。爸爸妈妈平时很辛苦,但是,因为有你们,他们感觉很幸福很幸福。请妈妈蹲下来,小朋友,亲亲你的妈妈,在他们耳边说一声:我爱你,妈妈。
  感谢爸爸妈妈们,也感谢所有的爸爸妈妈,祝福你们的小家越来越幸福。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亲子活动,家长与幼儿通过互动交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通过看课件去探究寻找答案:爸爸妈妈共同给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成,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懂得了“我们要珍惜生活,我们来到世界是很神奇的,要学会对父母感恩”。家长的观念改变了,更加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这节课在我园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如果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请孩子的爸爸也到现场,相信效果会更好。

第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长大做什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念诵儿歌。
  2、 想一想长大后要做的事并且大胆的说出来。
  3、 培养幼儿对各个行业的理解和尊重。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CD及幼儿用书
  2、 准备医生、教师、警察、宇航员、司机等各行业的图片,自制的喇叭。

  活动过程:
  1、 教师念唱儿歌,引发幼儿对长大后的向往。
  (1) 教师:儿歌里说了什么事情?小朋友喜欢干什么?他们希望长大做什么?
  (2) 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2、 讨论:长大做什么
  (1) 展示所收集的不同职业的图片,向幼儿介绍这些职业的名称及工作性质。
  (2) 组织幼儿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体会每一种行业的人都很辛苦,他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每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都需要努力才能完成。
  (3) 教师与幼儿分享自己小时候的志愿,希望长大后当什么。
  (4) 让幼儿想想,你长大了会想当什么?为什么?
  (5) 教师拿着提前做好的喇叭给小朋友做宣传。每位小朋友讲完,其他小朋友鼓掌以示鼓励,并说“加油!加油”让整个气氛活跃。
  3、 活动后,教师将幼儿的理想进行记录,作为布置教室的“理想树”。(“做一棵大树,树上的果子写上每个小朋友的理想及原因。)

  活动反思:
  可取之处:
  1、通过活动,幼儿们学会了念唱儿歌,能够积极参与理想的讨论并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志愿,不仅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每个小朋友的自信心。2、能够对社会上的部分职业有了一定的理解,增强了小朋友的社会理解力。
  不足及优化后方案:
  1、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的语言虽然得到了锻炼,但是如果能让大家穿上不同行业的服装将每个角色表演出来,那样小朋友对职业的理解会更加直观形象。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小朋友亲自去参观不同的岗位。
  2、活动结尾,都是老师在活动了,其实这个环节可以可以让小朋友将各自的职业理想画出来或写出来,通过集体欣赏和评价,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第1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近日里我班孩子出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如:乱花教室墙壁,折树,乱丢垃圾等等不良行为。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到乱丢垃圾破坏环境这些不良行为的严重性。
  2、通过视频,图片、故事,实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好的行为,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另举如何做才是保护环境等等。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认识破坏环境的严重性,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儿歌《我是小画家》赞美小画家的勤劳,让环境变得美丽,引导孩子想想:我们小伙伴怎么才能让环境变样、、、、出示优美环境的图片(让孩子对优美环境有个基本认识。接下来给孩子们出示另一组图片,满地垃圾,墙上胡乱踩脚印,树枝被折等。
  并提出问题:那组图片让你满意?满意的在哪?
  另外的为什么不满意,从哪看得出来?

  二、基本环节、
  听故事,同时结合图片,影视片段,对优美环境做初步认识,通过教师图片影视片段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使孩子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动交流自己对以上优美环境的认识,感受。从内心感觉环境的优美。
  转到教学重点:可是近日里,我发现我们周围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图像,让孩子们说说不好在哪,他们是怎么影响环境卫生,破坏我们身边环境的。从观察,发现到说说自己的看法,已经对这些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我从中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引导说出不好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想想:我们面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做?说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并逐一让孩子们接受爱护环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护环境。

  三、结束环节、
  少数孩子因为是独子,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保护环境意识认识不够

  四、延伸环节、
  让孩子回味优美景色,同时请小朋友课后认真观察周围发生的破坏环境的现象,想想我们该怎样制止,并如何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

  教学反思
  1.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孩子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从视觉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从认识,观察,评论等步骤进行教学。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做到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过度紧扣,做到层层递进。不好的地方是:没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长的影响对爱护环境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我争取把爱护环境深入班级,深入个人,从而真正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⑴ 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纳,针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及时发现,认真肯定。同时也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能将他们还没自己认识的现象强加给他们,从事情的表面开始教育,使他们能从内心感知,从周围发生的种种现象中发现好与坏,该向哪方面学习。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观视觉的、听觉的,教学中应采用图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时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手段知道好与坏,进一步理解所发生的现象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从而促进孩子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教学过程中,活动的环节中的各个步骤是根据孩子接受能力认识变化而变化的,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解决。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跟孩子们互动交流是我课堂中较为满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从孩子的表现中看出,从而转变教学技巧达到教学目标。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想方设法把上次课堂里活动中没能很好参与的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活动面向弱势。同时听取有更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意见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

第1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勇气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勇气》这本书非常的生动而有趣,作者撷取了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说明如何克服困难,表现出勇气。故事简简单单,但是蕴含了许多道理,真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简单、复杂,都是得需要勇气,才能把事情完成、做好,生活也好......有了勇气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勇气含义。
  2.能用“勇气,是……”讲述绘本内容并进行仿编。
  3.结合生活,感受拥有勇气的力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字卡、10幅画面的图片、勇气之书。
  2. 有阅读绘本的经验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勇气。
  1.看一看《勇气》这本书,讲了哪些关于勇气的事情。

  (二)集体阅读理解勇气的不同形式。
  1.教师朗诵。
  2.幼儿分析画面内容。
  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关于勇气的事情?
  (1)“智力竞赛”的画面。
  (2)“女孩骑车”的画面。
  (3)“黑夜”的画面。
  (4)“主动讲和”的画面。
  (5)“主动打招呼”的画面。
  (6)“不摘花”的画面。
  (7)“糖果”的画面。
  (8)“不讲话”的画面。
  (9)“堆沙堡”的画面。
  3.师幼讲述绘本内容。
  4.原来勇气有很多种,勇气是勇敢,勇气是控制,勇气是主动,勇气是坚持。

  (三)用“勇气,是……”句式进行仿编。
  1.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关于勇气的事情,那小朋友的勇气是什么呢?
  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勇气,并用“勇气,是……”进行讲述。
  2.师生集体讲述自制图书《勇气》

  (四)了解勇气的内涵。
  1.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勇气,但是有的人他们的勇气特别大,能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呢!书本中也有一些勇气很大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2.师生继续欣赏绘本,了解勇气的内涵。

  活动延伸:
  续写勇气——收集记录自己的勇气,制作成勇气之书。

  活动反思:
  绘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图片。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勇气是勇往直前的气魄,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 勇气是勇敢地面对自己,不恐,不惧,不惊,能够勇于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便是真正的勇气,相信通过这节活动,大家会对勇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勇气是我们大人孩子都需要的东西,只是要需要很大的勇于去做到勇气,他不仅启迪孩子,也足以让我们成人受教。

第1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绘本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根据情节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观察法、讲述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兴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1、幼儿看图进行讲述。
  2、记住故事名称。
  以谈话法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分段欣赏故事,
  1、毯子变外套。
  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
  ——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2、外套变背心。
  让幼儿猜猜爷爷会把外套变成什么。
  3、背心变领带。
  (1)让幼儿大胆想像背心可以做什么。
  (2)简单讲评幼儿的作业。
  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交流。
  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爷爷每次为约瑟做的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虽然形式不一样。就像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是裁缝,会缝衣服,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家里人对你的疼爱?你能为他们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观察故事内容图片,并学着讲述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第1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家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对于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幼儿来说,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着本民族的本土特色进行将使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引导幼儿大胆的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当导游描述家乡美景从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通顺的语言来描述家乡。
  教学难点:幼儿能用一些描写美景的词语来描述家乡的美景。

  活动准备
  1、康定的几处风景图片。
  2、 康定情歌轻音乐。
  3、 兔八哥图片。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引入:播放《康定情歌》轻音乐让幼儿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进行语言引入并播放音乐和康定的风景图片:康定是一座美丽的溜溜的城四季如画,康定情歌更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小朋友们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花的溜溜城里真幸福。

  二、情景创设出示兔八哥图片:昨天动画城的兔八哥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来康定旅游可是没有导游,老师想推荐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做他的导游来为他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三、我是家乡小导游:
  活动要求:1、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家乡并推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来介绍。
  2、主要介绍家乡的美景可以根据老师刚才展示的图片进行介绍。
  3、在介绍中可以借助老师来为你的介绍添彩。

  四、评选出兔八哥的小导游。

  五、自由活动:我要大声对家乡说

  六、结束部分:语言引导幼儿用歌声的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美的赞美。

  教学反思
  通过上《我的家乡》这堂课后让我有一下反思:
  1、课前准备还应准备一些人文图片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表达面更广一些。
  2、幼儿在当小导游这一部分时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些区域角这样更直观。
  3、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并帮助那些词语匮乏的幼儿在介绍时“老师和你一起为你的介绍添添彩好吗?”
  4、整个教学中有师生的互动但比较欠缺主要一幼儿为主。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会在开课时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开课并且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多注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活动。

第1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做个守信用的孩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做到。
  2、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准备手偶小兔、兔妈妈、小狗各1个。
  准备学习包内容。

  活动过程:
  1、观看学习包中的图片,听故事,理解“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做到”。
  (1)完整听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2)利用木偶演示,分别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分析小兔明明不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感受,明明妈妈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观看、欣赏故事前半部分,提问:明明答应了乐乐什么事?他做到了吗?小狗乐乐为什么很难过?讨论:什么是守信用?
  观看、欣赏故事后半部分,提问:明明妈妈答应了什么事?她做到了吗?明明和乐乐玩到了明明妈妈做的玩具降落伞,有什么感受?
  2、教师举例,让幼儿判断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1)红红答应妈妈上街不乱买东西,可是一到商店,红红看见了漂亮的布娃娃,非要妈妈买,不买就大哭大闹。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花花答应丽丽带《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给丽丽看,第二天,花花就把书带来给丽丽看了。她做得好吗?为什么?
  (3)谁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3、交流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平时守信用的事。
  4、小结:以后都应做守信用的好孩子,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活动反思:
  我们开展的社会活动《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动目标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木偶表演、讨论猜想、绘画等形式。整个活动以木偶表演的形式贯穿故事始终,引导幼儿学习、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

第1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自我介绍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语言发展既非纯粹天赋遗传,也不是后天的机械模仿所得,幼儿是在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创造性地学习语言的。在生活中让大家认识自己,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阶段,是孩子发展语言的黄金阶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说,是语言教学的工作重点。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有礼貌的好习惯。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及口头表达能力。
  3、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小熊布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集中活动
  宝宝们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来拍拍手。
  活动流程: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个亲子游戏,社会活动《自我介绍》,语言几款《两只小象》,音乐活动《好孩子》,美术活动《月亮姐姐的女朋友》体能活动《小兔拔萝卜》。
  1、 导入活动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岁半,愿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吗?也来和大家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
  2、 展开活动
  请这位小朋友过来介绍自己(介绍过程),ⅩⅩ很棒,妈妈们鼓励下,ⅩⅩ欢迎你,(依次介绍到最后)
  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请妈妈带自己的孩子相互认识一下,握个手交个朋友(认识过程,老师巡回指导)
  3、 结束活动
  现在请妈妈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们的这个社会活动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礼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为他们创造说话的环境,使他们敢说、想说、喜爱说、有机会说,要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观察新奇的东西,最能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第1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们和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知道动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初步体验植物的身体里有水。
  2、 尝试续编诗歌诗歌《滴答,滴答,下雨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节水意识.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及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家长带幼儿到附近或电脑上看看江水和湖水,水中行船、游鱼、引水灌田等。 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水以及动物在水里游泳、喝水的图片或照片。
  教师准备: 把幼儿收集的图片布置成两面主题墙:一面墙的主题是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一面墙的主题是动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磁带:诗歌《滴答,滴答,下雨了》,录音机。 快要干枯的花儿图片一张,植物图片若干。 水果若干,小碗若干,小块木板若干,玩具小刀,榨汁机等。 课件制作:有关旱灾或地球上水在减少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1、 导入:以猜谜《水》的方式引出课题。
  2、 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说说哪里有水。
  3、 水的用处。
  (1)请幼儿观看人离不开水的主题墙上的图片,看图说一说水有什么用途?(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请幼儿观看动物在水里游、喝水等动物离不开水的主题墙上的图片,看图说一说水有什么用途?(动物离不开水)
  (3)提问:你还知道水有什么用途?
  4、 演示有关旱灾的课件,让幼儿明白久旱会造成缺水。
  5、 演示有关水资源在减少的课件,让幼儿明白如果不节约用水,水会用完。
  6、 和幼儿一起想出节水措施。

  二、知道植物也需要水,尝试续编诗歌。
  1、 出示快要干枯的花儿图片,让幼儿说说花儿怎么会这样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2、 让幼儿想想还有哪些植物需要喝水的,老师同时出示植物的图片。
  3、 老师示范朗诵诗歌一段:“滴答,滴答,下雨了 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长高”
  4、 幼儿模仿续编诗歌。
  5、 把幼儿编的句子整理成一首完整的诗歌,大家一起念。
  6、 小结:植物离不开水。

  三、在动手操作中了解植物的身体里有水。
  1、 玩水的游戏。
  2、 “水很好玩吧,那你们猜猜哪些东西身体里有水呢?”让幼儿自由说说。
  3、 幼儿操作,尝试用各种办法挤出蔬菜和水果里的水,亲身体会植物里有水。
  幼儿自由操作,比如用手挤,木板压,放在碗里捣碎,榨汁机等等。
  4、 可以初步的感受有的植物里的水分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5、 小结:植物的身体里有水。
  6、 留给幼儿一个疑问:其他的事物身体里有水吗?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延伸:
  1、 家长和幼儿一起种植植物,每天适当地浇水。
  2、 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装上水,插入一棵草,然后观察每天瓶子里水的变化。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充满了兴趣,积极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的参加到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及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此次活动由于环节过多,可以分成几个活动来开展。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幼儿对水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是还远远不够,对水的节约意识的教育还要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第1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怎样过新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为了增进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组织了这次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景,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难点:引导幼儿用 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准备
  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

  活动过程
  谈话导题:“新年就要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过新年才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请想好了的小朋友来讲一讲,他准备怎样过新年?去年的时候是什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1、出示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一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3、告诉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开始,小朋友又大了一岁了。提问: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应该怎样做?
  4、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自己要快乐的过新年,而且还有给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拜年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做成贺年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好吗?
  5,孩子们画画,动手做贺卡。

  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将孩子们们引入过新年的气氛中,孩子们在回忆拜年,发压岁钱,看烟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们说祝福的话,做贺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和爱,孩子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

第1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水资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不良的环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活动目标:
  1、关注目标:关注地球上水的分布,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 分清淡水和咸水, 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4、态度目标:爱护珍惜水资源, 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5、参与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并能劝说别人节约用水。

  活动方法:
  模块图分析、讨论、实验。

  活动准备:
  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了解水分布情况
  (一)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的吗?

  (二)通过观察地球仪, 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 分清淡水、咸水, 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 形成爱护珍惜水资源。

  活动二:了解水的作用
  (一)哪些地方有水? 水有哪些用处?
  懂得淡水对人类以及有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二)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水?
  (洗碗、洗菜、洗米、洗衣、洗澡、煮饭、浇花菜)

  (三)观看实验录像:
  取4盆生长良好的温生草本植物, 老师和小朋友分别用咸水、污水、淡水浇灌, 然后分别放在阳光下, 两天后, 可见叶片日渐枯萎, 从而使幼儿明白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喝淡水。

  活动三:能用的水只有这么点儿
  分析模块图:
  (一)地球上淡水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资料), 尽管地球表面积的77%是水, 并因此被称为“水球”, 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很少, 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中的咸水, 剩下3%的淡水中, 有3/4存在冰川和极地冰帽中, 因此, 地球的总水量中只有0.6%是液态淡水, 而且这部分淡水中有78%是地下或土壤中。
  人们需要的淡水就取自这有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有的区域中地下水的储量丰富, 但必须钻透地层或岩石才能取之, 难度大、费用高。另外, 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被污染, 淡水的供应量就更为有限了。

  (二)讨论:1.能用的水只有这点儿?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怎样节约用水?
  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资料:
  节约用水是解决地球水资源私有制的一个有效措施, 每人节约1滴水, 就会少耗费许多能源, 减少许多污水量。
  地球上水很多, 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却是其中极少一部分, 我国水源总量是丰富的, 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当少, 加上开发治理和污染, 水危机迫在眉捷。因此, 节约用水就成为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的一个必要措施, 节约每一滴水都能改善环境, 减轻地球负担,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三)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
  1、适度拧开水龙头, 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 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 不要让清水流失。
  2、一水可以多用, 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手, 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3、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 即冲即用, 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 要关上水龙头。
  4、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 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 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5、劝妈妈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 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6、发现有人浪费水, 应及时阻止。

  活动反思:
  幼儿环保行为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日之功。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进行环抱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就由不自觉到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

第1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忙碌的早晨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别看我们小,我们的幼儿园生活可是非常忙碌的,基于这种情况,开展了《忙碌的早晨》活动,为了加强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的管理,提高教师组织晨锻活动的水平,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晨间活动内容对身体健康有不同的帮助,从而引导他们正确选择活动内容,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讨论并制定晨间计划,知道哪些事可以快快地做,哪些事可以慢慢地做。
  2、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3、每天早上玩哪些晨间活动?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孩子们知道要珍惜时间。
  环境准备
  每人一张调查表、白纸若干、笔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 谈话活动引入课题
  你每天早晨几点起床?都做了哪些事情?哪些和别人是一样的,哪些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二、 通过与同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懂得怎样调整和合理安排时间
  你的晨间活动快乐吗?为什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很匆忙很着急?

  三、 通过讨论,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调整调查表中的内容,为自己制定晨间计划
  早晨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快快做的?做事拖拉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怎样的晨间计划呢?请你来说一说好吗?

  四、 教师总结
  我们要想让全身各个部位都得到锻炼,让我们的身体长得棒棒的,就要让上肢、下肢和身体其他部位交替得到锻炼。从下周开始我们就按照自己制订的活动计划行动吧!

  延伸活动:
  1、日常晨间活动中,提示幼儿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选择游戏内容。
  2、根据幼儿列表中关心的问题,与幼儿共同讨论并调整晨间相关内容。
  3、健康角共同收集有关运动后身体发展的资料。
  4、家园共同组织幼儿运动会。

  活动反思:
  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设计出自己的“一周晨间活动计划”,每个孩子设计的活动内容都不单一,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很好地达成了预期目标。总之本次活动比较圆满。

第2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守规则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在一心想让孩子拥有快乐、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时代父母眼里,规则似乎等于束缚、禁止、反抗。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预见性,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遵守规则,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片段录像 有关规则知识题的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师:请幼儿自己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们 的秩序怎么样?守不守规则?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老师担心什么?
  幼儿:担心我们摔跤——担心踩踏
  师:请幼儿说一说拥挤,不守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二、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一——乘电梯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很多人在挤电梯
  2、让幼儿观察录像二——照哈哈镜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他们再抢着看哈哈哈镜
  师:怎样才能不挤?
  幼儿:可以排队,一个一个的看
  可以轮流看......
  3、让幼儿观看录像三——取垫板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把垫板弄到地上了

  三、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彩色的纸,请小朋友们自己去拿
  目的:看孩子们能不能有规则,守秩序的去拿彩纸

  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生活中的拥挤现象,自己动手画一幅规则图(比如:怎么解决取垫板问题,怎么解决乘电梯拥挤的问题.....)
  讲解每幅图的意思,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2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植物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 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拔了拔小青菜,发现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很多的小朋友围过来观看。很快林俊熙发现了泥土很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第2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好担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将面临入学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化解幼儿的顾虑,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化。
  2、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老师这几天心里很难过,你们知道为什么?
  那么老师想知道当你们马上要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幼儿园时,你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2、 幼儿交流
  3、 教师总结: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有开心,有紧张,有担心,有的既高兴又有些害怕……..那今天我们这位小朋友他的心情和你们一样吗?

  二、感受歌曲,引导思考
  1、幼儿观看课件。
  2、提问:歌曲里的小男孩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担心什么?
  3、你们有这种担心吗?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4、幼儿相互交流
  5、师:原来我们小朋友对上小学还有那么多的担心,我倒有个好主意,有一句话说:人多力量大。老师就来和你们一块儿商量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担心消失。

  三、观看课件,交流讨论
  1、老师统计了一下,发现我们小朋友对这些事特别担心。
  2、演示课件
  3、幼儿讨论交流。
  4、通过刚才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你们现在的心情和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5、那么我们进入小学以后还会遇到困难,或者发生让你担心的事,你会怎么办?
  6、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1、现在对上学不担心了吧,那么让我们一块儿高高兴兴被起小书包唱着歌去上学。
  2、幼儿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以角色形象的口吻将小学与幼儿园的具体差异表达出来,更要引导幼儿去感受角色形象的心态变化:担心——不担心。也就是,因为将面临“变化”而担忧,有因为“不变化”(熟悉而亲切的人际环境,熟悉的好朋友,“笑眯眯”的老师)而放心,进而主动劝慰家长“别担心”。请楚地认识,了解将面对的“变化”观察,体验“榜样”(角色形象)应对“变化”的心态历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如何面对这一变化的应对策略————认识“变化”的是什么,“不变化”的是什么,去除茫然失措的焦虑。活动中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有的问题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达成共识后当场解决,而有的问题是幼儿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引导幼儿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参观小学的时候注意观察,寻求答案。
  本次活动,教师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诉自己内心的相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第2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谁的本领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班的小朋友在数学活动中认识了圆形和方形,并按教师的要求找出日常生活中圆形和方形的物体,发现了很多圆的或方的东西各有各的用处。有的幼儿认为圆的物体比方的物体作用大,有的则认为方的物体比圆的物体作用大,于是经常争论,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辩论中增长知识,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不是单一的,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求异性。
  2、能在同伴面前完整说一句话,并尝试学习使用句式:有......有......还有......,既有......又有......,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
  3、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不是单一的,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求异性。
  难点:能在同伴面前完整说一句话,并尝试学习使用句式:有......有......还有......,既有......又有......,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磁带。
  2、情景布置:辩论会会场,“圆”、“方”字卡各一。
  3、木偶剧道具:方脸爷爷,圆脸奶奶,不同形状的家具;画有圆形和方形物体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伴随《小小智慧树》歌曲《形状娃娃》的音乐,两个胸前分别挂着“圆”、“方”字卡的幼儿,代表“圆圆”和“方方”出场争论:谁的的本领大。
  圆圆:我的本领大,轮子、瓶盖、象棋......都是圆的。
  方方:我的本领才是最大的,砖头、书本、柜子......都是方的。

  二、教师引出辩论话题:究竟谁的本领大。
  让分别支持“圆圆”、“方方”的幼儿分开两组进行辩论。幼儿会用完整的语句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出示图片论证:
  1.圆(方)形的有……,有……,还有……。
  2.× ×既有圆(方)的,又有方(圆)的。
  小结:圆圆和方方是好朋友,各有各的本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既有方的又有圆的,他们的本领都大。

  三、组织幼儿观看木偶剧《方脸和圆脸》并提问:
  1.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最后分家了吗?为什么?
  2.圆圆和方方究竟谁的本领大?
  3.你还能说出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东西吗?
  4.教师引导启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是啊,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

  四、最后提问:你能利用圆形和方形的本领设计一件有用的物体吗?

  教学反思
  该活动形式较新颖,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在热烈的辩论会情景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促进了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求异性,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组织形式上集体讨论和分组辩论相结合,使不同层次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一个环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

第2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里,正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好时机。同时,又逢植树节即将来临之时,可以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良好行为。

  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构建“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树叶的标本、各种树木的照片、相关树木的视频、彩纸、彩笔、蜡笔、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
  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在教学中,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观看视频,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4、: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
  结束部分:幼儿在“小树苗快长大”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树苗,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第2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鞋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随着生活的提高,人们脚上的鞋子越来越漂亮,功能也越来越多。于是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鞋子这一活动,通过调查家人喜爱的鞋子类型,了解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功能,引导幼儿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没同季节几个方面进行观察选择出合适的鞋子,提升幼儿的生活阅历,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鞋子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2、能从年龄、性别、大小、季节特征、职业特点等角度选择合适的鞋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幼儿从年龄、性别、大小、季节特征、职业特点等角度选择合适的鞋子。
  2、引导幼儿从颜色、款式、反正找到合适的鞋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到鞋城参观。
  2、调查自己家人喜欢穿什么鞋。
  3、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题目:《各种各样的鞋子》启发幼儿说出谜底。
  2、出示鞋子让幼儿观察
  3、引导幼儿从颜色、款式,观察自己与同伴的鞋子有什么不同。
  4、提问幼儿喜欢什么样的鞋子。
  5、大家喜欢的鞋子
  (1)请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穿的是什么鞋,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鞋子的材料。
  (2)说说自己最喜欢穿什么样的鞋,为什么?
  6、幼儿说出家人喜欢的鞋子是什么样的。
  7、启发幼儿出不同季节人们穿什么的鞋。
  8、启发幼儿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或性别的人应该穿什么样的鞋。
  活动延伸:开展“鞋子超市”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人,如:雨中跑步的、跳舞的、溜冰的、老人、小孩等自己去购买鞋子,进一步了解鞋子的多样性及其不同功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实物教学,加之之前让家长带领孩子参观鞋城,使孩子了解了鞋子款式的多样化、材质的多样化,功能的多样化,明白季节不同、职业不同、场合不同,穿的鞋子就不同。通过讲解、游戏,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幼儿的生活阅历,丰富了社会经验。但是,由于班上幼儿较多,而鞋子准备不够充足,使活动显得较混乱,性格较内向的幼儿没有真正加入到游戏中去 ,对这节课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准备鞋子,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按要求进行游戏活动。

第2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种子找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黑板上画一颗大树,再在树上面贴些水果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果实它们的种子在哪里?这些种子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带着问题进入课程,感受大自然的奥秘,神奇和美丽,教育小朋友要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独特景色。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植物果实里的种子,知道种子能长成新的植物。
  2、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3、种子怎么找自己的新家的?

  活动准备
  1、植物的果实,如苹果、梨、葡萄、桃、西瓜等。
  2、歌曲《小种子》磁带。
  3、一些植物的种子。
  4、反映种子找家的不同方式的图片一组。
  5、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播放歌曲磁带《小种子》,老师跟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跟唱歌曲。
  3、教师:歌曲里讲的是什么事情?(提问全班幼儿)
  教师:大家回答正确,非常不错,真棒!
  4、教师小结:种子在泥土里,喝够了水、晒到充足的阳光,慢慢的发芽,成为新的植物,长大后就会结果实。
  5、教师出示植物的种子。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这就是植物的种子。

  二、切果实,找种子,说种子。
  1、教师: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什么呢?(教师展示实物果实)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苹果、梨、桃、西瓜)这些水果哪些是树上结的?出示图片。教师总结:一粒种子可厉害了,可以结出很多果实来!那你们见过它们的种子过吗?(见过)这些种子长什么样呢!(例如:桃的种子呈椭圆形,上端钝,下端尖。坚硬的种皮外表呈波浪高低起伏。)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在水果里面,只要把它切开就可以看见)
  2、教师:小朋友们不知道没关系,等下老师切开给你们看,切的时候,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净,在干净的地方切,切之前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切到手了。教师先切桃。。。。。。然后把桃拿到幼儿跟前走一圈幼儿可以找种子、观察种子!找到种子后教师出示桃的图片,图片以让幼儿观察桃的形状、大小、颜色。
  3、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这些种子的家在哪里?(在果实里)那它原来的家在哪里?(在泥土里),原来呀!种子有两个家。
  4、教师:春季到来,这些种子被农民伯伯种在田野、果园里,给它们淋水、施肥、,阳光充足,它们就会长成新植物,长大后就会结果实,小朋友们就可以吃到新鲜甜脆的水果,多吃水果,我们的身体就会壮壮的,增强体抗力,小朋友们就会少生病。

  三、猜一猜
  1、教师:你们觉得这些种子会找到新家吗?(种子都是靠人类帮它种到泥土里找到新家的)教师鼓励(大自然多神奇、神秘、多美妙,有些种子可厉害了,不需要人类的帮忙自己可以找到新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种子究竟如何找到新家的?我们一起来看图片,看完一张图片教师都要提问?它们是什么种子?它们是怎么找到新家的呢?
  2、蒲公英(随风飞去找新家)
  3、苍耳(挂在动物身上或人的衣服上来找新家的)

  教学反思
  在课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探讨性,小朋友的参与性很强,兴趣很高,已经不是单纯的看老师切果子找种子,而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会到如何观察了解种子,我深深体会到:在主题探究学习中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今天的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水是我们的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水是我们的朋友,小孩子都喜欢它,只要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尽情地玩水。比如:孩子洗手时,会把水龙头开的很大,洗完后还要在那玩,老师不撵不走;下课,有些孩子喜欢到水房玩水,互相嬉戏,把水溅得到处都是;孩子都有水瓶,他们喝一部分水,就会把剩下的水倒掉,然后再灌,这样势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针对这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进行了批评教育,可效果不大,有些孩子仍然我行我素,我知道孩子年龄小,单纯地约束是不行的,我们的生活中从没有发生过缺水的现象,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必须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我们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于是我便设计了《水是我们的朋友》这一活动,教育孩子从小节约用水,从小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小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节约水。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感受节约用水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的巨大作用,我们人类离不开水,教育孩子节约用水。
  难点:我们的生活中从没有发生过缺水的现象,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教师搜集和调查生活中浪费水和节约水的实例、图片、视频。
  2、教师搜集缺水情景的视频
  3、小朋友在家长指导下,自己画的“节约用水”宣传画!
  4、教师搜集生活中用水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水是我们的朋友,是生命的摇篮,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二、基本部分
  1、师:既然水是我们的朋友。小朋友,请你说说我们生活中那些地方离不开水?
  生1:妈妈洗衣服离不开水。
  生2:制作饮料离不开水。
  生3:洗脸、洗手离不开水。
  生4:奶奶浇花也离不开水。
  生5:植物生长离不开水。
  ……
  2、师:小朋友们知道得可真多,我们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水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3、师播放生活中用水的图片、视频。(让孩子感受水资源的巨大作用,我们人类离不开水,应该节约用水。)
  4、师:水对我们这么重要,可是生活中却有许许多多浪费水的现象,大家看大屏幕。教师出示生活中浪费水的图片、视频。
  5、师: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浪费水的事例呢?孩子纷纷抢着回答,大家浪费水的事例。
  6、师:如果我们不珍惜水,水也要发脾气,你知道它怎么发脾气吗?教师播放缺水情景的视频,让孩子说说看了有什么感受。
  7、看来水发起脾气还真是太可怕了,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浪费水这样做对吗?既然大家知道这样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8、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应该保护水,节约用水。那么你们知道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吗?
  9、孩子说说如何节约用水。
  10、师:大家说得真好,知道这多节约用水的方法。下面大家看看老师搜集的节约用水的实例、图片吧。

  三、结束部分
  1、师:孩子们,我们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人类离不开水,应该节约用水,那今后大家准备如何做起呢?
  2、师:孩子们,我们知道了水的重要性,懂得应该节约用水,大家一定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从小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延伸部分
  1、师:小朋友,你能找出节约用水的好孩子吗?如果找到了,就为他旁边的小花涂上好看的颜色吧。
  2、师:小朋友在家长指导下,自己都画了“节约用水”的宣传画,大家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吧。
  3、师:大家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问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好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水是我们的朋友》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孩子都喜欢学,通过学习,孩子知道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懂得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本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孩子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水是我们的朋友”的教学情景,孩子非常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当中,活动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具有启发性,活动语言富有儿童色彩,如:如果我们不珍惜水,水也要发脾气,你知道它怎么发脾气吗?在不断地讨论交流中,孩子自己得出了水资源的巨大作用,我们人类离不开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加深孩子的印象,在延伸部分,我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孩子不仅加深理解了如何节约用水,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动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我认为这是本活动的点睛之笔。
  《水是我们的朋友》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贴近生活,孩子学习热情被点燃,就连平时胆小的孩子,都能主动回答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没想到孩子会知道这么多,真是另人欣喜,孩子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孩子们彻底改变了,以前浪费水的现象再没发生,孩子还会监督身边的亲人节约用水,看来孩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正逐步形成。
  活动中多处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孩子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不足之处,活动中对孩子放手不够,总担心孩子答不上来,在今后教学中,我会相信孩子们,他们一定行,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这样,孩子就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惊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的密码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指南》中提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尤为重要的。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地是理所当然地去接受“爱”,却极少听孩子们表达“爱”,也不善于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爱是相互的,爱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想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用语言及其它方式表达,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促进其在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氛围下交谈,理解和感受爱的含义。
  2.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围绕话题“爱的密码”进行谈话。
  3.体验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
  活动难点:围绕话题进行交谈

  活动准备:
  课件、爱心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爱心世界,在爱心世界里藏着一个美好的秘密,你想知道吗?想知道这个秘密首先要破解这些爱心密码,你们有信心吗?)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理解爱的含义
  1、引导幼儿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大胆大胆讲述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A揭开密码第一关(鲜花),并提问:
  1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2 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会把它送给谁,为什么?
  3 如果你收到一束鲜花,心情会怎样?
  4 你觉得鲜花代表了什么?
  B揭开密码第二关(笑脸),并提问:
  1 这是什么?你什么时候见过?
  2 你把笑脸送给过谁?为什么?
  3 如果有人对着你笑,心情会怎样?
  4 你觉得笑脸代表了什么?
  C揭开密码第三关(手),并提问:
  1 这是什么?你见过谁和谁手拉手?为什么要拉手?
  2 又有没有伸出手去帮助过别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3 如果有人伸出手帮助了你,你的心情会怎样?
  4 你觉得拉手代表了什么?
  D揭开密码第四关(和平鸽),并提问:
  1 这是什么?你什么时候或者你在哪里见过?
  2 你觉得“和平”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与他人相处时应该友好,谦让等)
  3 如果身边的人能和你友好相处,你心情会怎样?
  4 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
  (原来爱心世界里的每一种密码都代表了一种爱)

  (二)、进一步感受身边人对自己的爱
  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感受到谁的爱?她是怎样爱你的?

  (三)、引导幼儿升华爱的范围
  师:我们还有几个密码没有破解,这几个密码跟刚才的密码不一样,需要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爱去破解(四幅情景图)

  (四)、送爱心,并大胆的说出“爱”

  三、结束部分
  1.师:所有的密码都被我们成功破解了,最后的秘密是什么?里面还藏着什么?这是什么字?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它喊出来!
  2. 引导幼儿说出:爱是关心,爱是感谢,爱是帮助,爱是团结,爱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平和友谊!
  3.师小结: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爱心使者,把爱带给每一个人!

  活动反思: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量的心血和爱。大部分独生子女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可能觉得得到家长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愿意汲取不愿奉献。本次活动以“爱”为支点,截取生活中常见的爱表达方式:爱是友好、关心、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帮助,从小爱过渡到大爱(爱祖国、爱和平)。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此次活动我扣住了教材中能明显撞击孩子们心灵的“关爱、帮助残疾人、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点,引伸出一系列的“感受、认知、体验、帮助以及情感的升华”,重在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萌芽、开花;让孩子们都能“心口一致”地大胆表达出“爱的方式”,并从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整个活动设计,我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时会更加游刃有余。同时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规律,通过创设教育环境,灵活组织教学。总之,在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积极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不过也存在不足之处: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个别幼儿没有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听清楚和认真思考,从中也能看出部分幼儿在生活中缺乏爱的教育,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老师在总结语言上需要更加精炼。

第2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风筝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谈不上体验劳动的快乐。彭州每年会举办风筝节,为此我想到教幼儿自己亲手制作美丽的风筝,从而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目标
  1. 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
  2. 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3. 尝试用各种图形拼画。
  4.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孩子不懂得合作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组织幼儿开展收集废旧口袋等活动
  2 利用即时贴剪出各种几何图形
  3 剪刀,线
  4 “小兔”纸偶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家跟小兔打个招呼吧!
  生:小兔,你好!
  “小兔”:妈妈说要带我去郊游,你们和我一起去吧!
  音乐想起(郊游),师生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们去郊游啦)
  师:来到公园,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草,花,船………..
  师:展示图片,强调风筝。
  提问: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呢?
  生:蜻蜓,小鸟,蝴蝶……..
  师:小兔也想要一个风筝,怎么办呢?
  生:买…….
  师: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觉得小兔的风筝怎么样呢?
  生:很丑,不好看…….
  师:那请我们帮助小兔把它的风筝装饰漂亮吧!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师:小朋友想怎么样装扮风筝呢?
  想把它装扮成什么样呢?
  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象。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你准备了哪些材料?
  2.要求
  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进行装扮。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了?
  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 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
  3. 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七)延伸
  带领幼儿到操场放风筝,体验风筝的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第3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小兔子开铺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小兔子开铺子》是一首具有较多量词的儿歌,将小兔子开铺子所要卖的东西都用张、把、根等量一一列开来让幼儿更好的记住卖的什么东西。同时此儿歌最后都是以“子”结束,所以幼儿读起来比较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同时这首儿歌也比较能让幼儿形象的表演!教育价值最大的是语言领域,而小兔子开铺子能让幼儿通过开铺子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幼儿在开铺子的游戏活动中感受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会朗诵儿歌,体验朗诵带来的乐趣。
  2、 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运用,练习完整讲述。
  3、 在游戏情境中能主动学习,体会与他人交流互动的快乐。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说儿歌 难点:能说准量词。

  活动准备
  1、图片若干,
  2、小兔子头饰一个,
  3、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4、其他一些物品。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教师:在一座大森林里,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看见小伙伴们买东西很不方便,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买东西,为了方便大家,小兔子决定在森林里开一家铺子。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我的铺子开张了,欢迎大家光临。
  教师:哇,小兔子的铺子开张了,我们来看一看,铺子里有什么东西?这是什么呀?共有几张桌子?

  二、引出儿歌
  1、播放录音磁带,第一遍欣赏儿歌。(主要集中幼儿注意力)
  2、 第二遍欣赏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
  (1、)是谁在森林里面开了一家铺子?
  (2、)铺子里面有些什么东西?(要求运用正确的量词)

  三、学习儿歌
  1、幼儿和教师一起边看教具边朗诵儿歌。
  2、结合教具,教师带领幼儿慢慢朗诵儿歌。
  3、幼儿和教师有节奏朗诵儿歌。

  四、游戏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xxx”的句式,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有的幼儿没有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五、小结后结束活动
  附: 儿歌:《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
  两把小椅子
  三根小绳子
  四个小盒子
  五支小笛子
  六条小棍子
  七个小篮子
  八颗小豆子
  九本小册子
  十双小筷子

  教学反思
  小兔子在森林里面开了一家商店,它是买什么东西?是让小朋友学习量词的正确用法,对于我们农村的小朋友来说,虽然量词的运用上已经学会了一些,但是有的孩子还是不能正确使用量词,这些词汇要靠在生活中的积累才能熟练运用,有的孩子始终只会用“个”,而有的孩子,能说“只”“台”这样基本的量词,但是还要丰富“把”“副”这样平时不经常用的量词。
  由于儿歌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子”,所以读上去很上口,孩子越念越有劲,越念越开心,对我们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活动时,我们设计了很多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利用图片把桌子、椅子、豆子、笛子、筷子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环节幼儿的反映教慢,我想这与平时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有个别幼儿对量词的了解相对较多,而也有部分的孩子对量词的接触还是比较小的,因此,有的幼儿不会使用量词。只能是老师告诉了答案,慢慢再和小朋友强化。

第3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灵渠小导游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兴安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在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古灵渠,以及许多有名的景点和许多值得欣赏的古迹,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2005年兴安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从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每年来这里游览的旅客络绎不绝,这值得每一个兴安人骄傲和自豪。这些景点里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既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又能学到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
  《我是兴安小导游》是我园根据地方特色,在大班新开展的乡土文化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通过当小导游的形式,来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兴安县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家长们已带幼儿参观过兴安灵渠、乐满地、世纪冰川、猫儿山等景点中的至少两处景点,特别了解了灵渠的各个景点以及景点的有关典故。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灵渠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灵渠是一条人工渠,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重点: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小朋友介绍灵渠的各个景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难点: 能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观灵渠的旅游经验,并初步了解各个重要景点的特点和其中的故事传说。
  多媒体教学设备、灵渠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
  2、幼儿带来的景区留影照片。
  3、教师为幼儿准备6张导游证、6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6个自制小喇叭。
  4、教室边布置成哗嘴、大小天平、 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广场、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等景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
  教师播放《美丽的灵渠》课件,幼儿观看。

  (二)重点提问:
  1、灵渠修建于什么时候?它连接了哪两条江?
  2、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3、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4、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灵渠景区留影,感受灵渠的美丽。
  小结:灵渠修建于两千多年前,是世界上著名的人工渠。它是兴安有名的景点,每年多有许多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灵渠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三)介绍灵渠内各景点
  1.师:我们兴安的灵渠这么美丽,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灵渠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灵渠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有些什么故事?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讨论:怎样当小导游,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当一名小导游?
  (2)、通过评价活动使幼儿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灵渠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四)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灵渠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灵渠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灵渠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绘画:美丽的灵渠。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并把它画下来。

  (五)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我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首先,幼儿的前期经验积累太少。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播放完灵渠景点图片课件,让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片是哪些景点,说出景点的名称时,幼儿都只有一个回答“是灵渠”。至于是灵渠的哪个具体景点,除了说出了一个“飞来石”之外,其他的没一个人能说出来。第二个环节,我出示灵渠的几个重点景点图片,让幼儿说说他们的典故或者来历,也是没有一个幼儿能说出来。看来,幼儿虽然都去过灵渠,对于灵渠 的了解仅限于风景层面,对于灵渠在历史文化方面还知之甚少。其次, 没有确立好活动的重点难点。这节课,我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介绍大小天平的科学设计和构造原理上。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尽管我制作了课件,化简为易,让幼儿能直观的观看设计构造过程,但从幼儿的理解和兴趣来看,这个重点的设计过于深奥,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观看课件的时候,许多幼儿在下面讲话。观看课件后的提问了解环节,除了个别幼儿能对课件内容作出一些回答,大多数幼儿是不太理解。
  我设计这节课是根据我所教班级幼儿的经验基础来设计的,这之前我班的幼儿对于灵渠景点已有较多的经验积累,但这节课我用的幼儿是临时改成的另一个班级的幼儿,由于幼儿积累的前期经验不一样,我对这个班的幼儿的前期经验缺乏了解,所以,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困难。按这个班幼儿的经验,我应该把重点确立在让幼儿了解灵渠各景点的特点和其故事传说上。这样才适合幼儿特点。

第3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我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我爱我家”主要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体验家的温情,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父母合作,从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对自己的爱,另一方面也是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幼儿纸盒制作的经验较少,从我班上次制作交通工具的情况来看,幼儿对糊纸盒,改变纸盒造型有一定困难,因此,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更容易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知道房子的基本造型特征,会用语言描述。
  2.学会用纸盒制作立体造型的各式房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3.通过谈话,制作、合作,感受家的温暖。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来阐述,首先,从认知方面,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房子的造型特征,在制作时更容易把握房子的特征。其次,从技能方面,制作活动显然是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的制作对幼儿来讲,更是一种尝试,一个挑战。从情感方面,在这次制作活动中由始至终应贯穿一种亲情,通过合作商量来体现,陈鹤琴先生就指出:“幼儿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重点难点
  知道房子的基本造型特征,会用语言描述。
  学会用纸盒制作立体造型的各式房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纸盒
  2.白纸、剪刀、浆糊、抹布、笔
  3.充分观察各种房子的造型,听过三毛的故事。
  4.木偶三毛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三毛哭着走进活动室,师:谁来了?小朋友猜一猜,三毛为什么哭呀?
  (他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
  师:我们小朋友和三毛比,可幸福多了,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漂亮的房子住。你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呀?
  幼儿自由讲述
  导入活动以三毛这个流浪孩子作典型导入,同样是小孩子,一个没有父母,没有房子,而他们却拥有父母和温暖的家,一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及时切入了主题。
  2.基本部分
  (1)三毛更难受了,他也想有一个漂亮的家,我们一起来帮忙,好吗?为三毛造一间漂亮房子!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纸盒,有大也有小,还有白纸、剪刀、浆糊、笔,那么,你想造怎样的房子呢?
  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示范一下糊白纸的方法
  我们要给房子刷上白粉才漂亮干净,那么,怎样让你的房子也象刷上白粉一样漂亮干净呢?要用白纸把盒子先糊起来。
  (4)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起做,老师提供材料。
  这个部分应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幼儿有想象的时间,有讲述的时间,但这时最好不要有父母的参与,不要约束幼儿的想象,幼儿的发挥,让成人听听孩子的心声,在制作时能以幼儿的意愿为主,体现幼儿的自主创造。在制作前可以先对材料作一些简单说明,糊白纸是制作中的难点,我以刷白粉作比喻,让幼儿与家长明白,糊上白纸可以让房子看起来更干净。
  接下来是合作制作,是幼儿体验与父母合作的愉悦,在这个环节中,应提醒家长尊重幼儿的意愿,作幼儿构思的配合者。
  3.结束部分
  师:漂亮的房子做好了,我们来给三毛介绍一下你造的房子,好吗?
  三毛:谢谢你们,现在我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家园,可是,我还有点不高兴,刚才看到每个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我心里真伤心。
  师:怎么办呢?我们回家想办法,下次再来帮助三毛,好吗?
  结束部分体现前后呼应,仍以三毛为主,一方面点评了幼儿的作品,另一方面,使本次活动有了延伸的可能。可以唤起幼儿的同情心,更进一步感受被人照顾的温暖。
  4.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就以三毛的口吻引出延伸,让幼儿想到父母给予自己的温暖,因此,活动结束后,可以以谈话等方式讲讲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的,自己可以如何帮助三毛,也可以设计其他有关活动,比如“我来当妈妈”“邀请三毛作客”等等,形成网络来延伸。

  教学反思
  幼儿对同龄人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因此,用三毛导入,应该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三毛又是个典型,以此作为陪衬,应该可以更好地开展活动,紧紧抓住活动的中心情感。有了成人的参与,幼儿成功的机率也是比较大的,应该说每个幼儿都是能获得成功体验的,但本次活动中最容易出现的不足也就是在亲子合作上,虽说亲子合作提供了合作机会,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父母的温暖,但由于一些成人观念的陈旧,很容易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变配合者为操控者,如果这样,那就有违本次活动的教育本意了,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想成功开展此活动,我们首先要让家长也有所准备,比如开一个家长会,作一份调查交流,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知道什么是合作者的身份,如何让幼儿体现一个自主性。

第3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妈妈的节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已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感恩。有些孩子一上街就缠着父母要这要那。幼儿园有必要开展一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用各种方式向妈妈表示祝贺。

  活动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4、妈妈准备发言。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动

  (二)庆祝活动
  1、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邀请妈妈们入座。
  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2、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按节目单表演节目。
  说明: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主持人的语言应根据节目内容有所设计。
  (3)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4)个别妈妈表演本领
  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谢谢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5)妈妈说心声。
  说明:通过妈妈代表说心声,体会妈妈爱“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幼儿爱妈妈。
  (6)幼儿与妈妈一起游戏。
  1)夹球比赛:幼儿和妈妈面对面夹球。
  2)妈妈游戏——抢椅子
  (7)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也是庆祝会的**,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如,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可以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三)关心妈妈:让孩子剥糖和橘子给妈妈吃,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
  (1)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

  (五) 齐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将教育幼儿懂得感恩、尊敬长辈作为活动目标。通过亲子游戏、关心妈妈、给妈妈送礼物等环节使幼儿对妈妈又了更深的了解,体会到抚养自己的辛苦,体会爱妈妈的情感,并借此机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即使有感恩的情感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次活动也让幼儿明白如何表达情感。
  本活动的拓展延伸不称人意,还应引导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爱妈妈。

第3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五官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堂为社会活动课,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人的五官认识不够全面,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五官,特开展本次活动课。考虑到本班具体情况,我把幼儿分为5个小组,需要用小镜子观察时,未能拿到小镜子的幼儿便互相认识对方脸上的器官,可缩短等待的时间。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眉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
  2、知道眼耳口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口鼻这些器官。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动难点: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5面小镜子、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数张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呢:小朋友们,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有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组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分别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分别从镜子里自己观察。互相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认识小朋友的脸。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条眉毛,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了五官,知道五官的用途及怎样保护好五官。由于是生活中常见知识,幼儿学起来是比较快的。难点是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我觉得这方面应该教育幼儿,尤其是要强调,也要爱护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五官,比如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弄伤小朋友的五官等,也可以以此侧面教育到幼儿要团结互助,爱护小朋友。然后在分组问题上可能不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每个小朋友的教具,只一个小组用了一面小镜子,应该每人用一面会更好,更能减少无效的等待时间。

第3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谁为我们做什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职业的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劳动,懂得尊重劳动者及珍惜劳动成果。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
  《阳阳的一天》,引出活动话题。
  1.教师讲述故事《阳阳的一天》。
  2.提问:星期天阳阳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什么人?
  3.提问:阳阳的星期天为什么过得很愉快?引导幼儿理解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二、讨论:
  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大家服务的人,懂得尊重他们的劳动。
  1.讨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为小朋友服务的人。
  2.讨论: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大家服务的人。
  (1)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如:工人、农民等等。
  (2)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职业的人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离开这些职业的人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三、结束:
  进一步激发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师幼同唱“感恩的心”。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扮演不同职业的角色进行游戏,初步理解人们互相服务的意义。

  教学反思:
  1.活动从故事《阳阳的一天》引入,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了解阳阳遇到的不同劳动者的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快乐,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劳动者的尊敬,爱戴。接着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劳动者,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职业的人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离开这些职业的人们,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和孩子们讨论了农民、工人。因为孩子们都喜欢警察、医生、教师等,但是对农民、工人却不喜欢,认为他们干的活儿很重、很脏。所以我从孩子们的穿、吃方面,给孩子们展示了农民、工人的重要性,没有农民我们将要饿死等等,从而让孩子们尊重各种劳动者。最后师幼同唱“感恩的心”。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谈谈你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教育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生活模拟法、实践法、调查法、表演法、讲解法、情景表演法等。
  3.谈谈你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活动模式?
  实践体验、观察讨论、表演激趣、详细讲解等等。

第3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自我保护辩论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更不能离开社会而发展。社会环境中的首要和核心因素是人。而“生存教育”在现行的幼儿素质教育活动中,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述《农夫和蛇》的故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孩子们的议论立刻炸开了锅:“我遇到这条冻僵的蛇就打死它。”“我看到了,就跑掉。”“我才不高兴救他呢?”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说到:“为什么不救它,它其实也很可怜的!也需要帮助的啊!老师不是说过我们要乐于助人的吗?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吗?”一场争论由此而引发。
  确实如此,在现在的社会上存在着现实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平时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乐于帮助别人,要向有困难的人献出爱心,但是有时侯却是事与愿违,反而把孩子们给弄糊涂了,“难道帮助别人有错吗?”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所以,我们就以“如果有陌生人向你求助,我们小朋友该不该帮忙?”为主题,展开一次大讨论。希望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孩子们的质疑精神,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活动目标:
  1、萌发与树立生存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在生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2、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中特殊情况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拓展思维方式,培养质疑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正反两方(全班幼儿都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收集资料,正方双方商量讨论并推举参赛选手。)
  2、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本次活动,与孩子共同收集资料,为孩子们出谋划策。
  3、雷锋的照片,音乐磁带,报纸。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介绍辩论会的论题和辩论的双方。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引起孩子们辩论的兴趣和愿望。

  二、正反双方进行立论陈述:
  1、正方一辩陈述观点。
  2、反方一辩陈述观点。
  3、正方二辩陈述观点。
  4、反方二辩陈述观点。
  5、正方三辩陈述观点。
  6、反方三辩陈述观点。

  三、攻辩阶段:
  互相选择对方辩友进行攻辩。

  四、自由辩论:
  正反双方进行自由辩论,教师及时的提醒幼儿注意尊重对方的发言,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总结陈词:
  分别由双方的四辩总结双方的观点。

  六、教师总结:
  作为正反双方的小朋友说的都很有道理,正方的小朋友们认为: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我们小朋友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向雷锋叔叔学习,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爱是人们最高尚的情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当陌生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小朋友应该帮忙!
  而反方的小朋友他们认为,我们的年纪小,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能随便得去帮助别人,如果轻易地去帮助别人可能会越帮越忙,甚至会伤害到自己。所以,陌生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帮忙!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赛场上我们是竞争对手,在生活中我们是亲密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拉拉小手,拥抱一下吧!

  活动反思:
  一、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始终是以研究者,支持着,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充分地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本次辩论活动中,孩子们显得非常的兴奋,积极的收集资料,希望自己能在辩论会中露一手呢!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浏浏小朋友也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陈述了自己观点。
  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培养了孩子们的质疑精神。记得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家长也很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够参加辩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呢?结果让家长大吃一惊,孩子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说得还有根有据的呢!

  二、利用了多种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对幼儿教育和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物质和精神资源,最值得关注的是对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利用,充分的利用家庭和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家园配合一直是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共同培育幼儿的一座桥梁,也是一种培养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的方法,在本次活动中,需要准备大量的实例,教师有限的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育活动需要,于是家长与幼儿的积极配合就成为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在准备材料中,幼儿经常询问教师“老师我这张图片行吗?”
  “老师,我资料在家呢,晚上给您打电话”
  “我今天再和爸爸找找报纸上的……”家长与幼儿从报纸、网络、书籍上收集了很多图片与实例,这也是我们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三、引发了教师的思辨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作为我们教师,通过本次辩论会,通过让孩子们自由发表意见,充分的发掘了孩子们的潜力,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质疑精神,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孩子们的力量。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思维,而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活动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参与者,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学会了解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第3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幼儿园毕业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说明:
  《毕业诗》,描述的是孩子们毕业时的真切想法。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感受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而且,我还意外地发现,利用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2、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4、丰富词汇:毕业。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录音机、自录诗歌磁带;幼儿园园景图片,电脑、电视
  知识——回忆在园生活学习的情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

  二、展开
  1、 师:你在小学会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名字叫《毕业诗》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
  师: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进小学,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2、 回忆在幼儿园的三年中,能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打示幼儿园园景的图片,小朋友游戏的图片等 提示幼儿可以说一说A、在上幼儿园时不会做的事上幼儿园以后学会了; B、在幼儿园最快乐的事。。。。。。
  3、 我们一起听一听诗歌中是怎么说的?
  欣赏诗歌的第二段
  刚才诗歌中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师: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也不会,现在呢学会了自己上厕所、洗手、吃饭、唱歌、画画、跳舞、讲故事,有的小朋友还参加了美术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跳舞。。。。。。还荣获到了各种奖励
  4、 你们获得的成绩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你想给老师说些什么呢?
  引导
  幼儿大胆说自己的心里话
  欣赏诗歌的第三段
  5、 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毕业诗》
  可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大学生毕业”的录象。当孩子们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依依不舍地分离时,他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似乎想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毕业。就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我示范朗诵《毕业诗》,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听着。
  第一遍朗诵结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幼儿园有什么愉快欢笑的事情让你特别难忘?”孩子们将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的好感动,原来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没有白费,那些过去的事情都已经成为孩子们脑海中的美好回忆。
  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即将离别,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和同伴说?”孩子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舍不得”,虽然显得有些单一,却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感觉鼻子酸酸的。可我不希望孩子们的记忆里会有我落泪的样子,我便开始转移话题。
  我说:“其实,毕业了也还是可以联系的。想老师和好朋友的时候,可以打电话。不过,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很快就会毕业跟自己的好朋友分开,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你们能更团结、更友爱,多做一些让好朋友开心的事情。
  毕业以后,大家就会永远的想着你,还会牢牢地记住你。”听了我的话之后,孩子们主动地相互拥抱。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着,真是太感人了。

第3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小鸟的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关心鸟类和保护鸟类。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鸟类和保护鸟类的情感。
  2、喜欢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关心、保护鸟类的做法。

  活动准备
  图画《做小鸟的朋友》、各种用来制作的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画,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怎么了?你想干什么?”
  (2)、幼儿分组交流
  教师:“为什么要有自然保护区呢?”(交流)
  2、讨论:怎样和小鸟做朋友。
  教师:“你在平时怎样保护动物的?”
  “你准备为鸟类做些什么事?”(交流)
  3、幼儿动手做:为小鸟朋友造个家。
  幼儿分组制作小鸟的家。
  4、展示幼儿制作的“小鸟的家”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幼儿受益匪浅,知道了怎样爱护小鸟,怎么保护小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特别是幼儿讨论环节,大家都很感兴趣,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幼儿喜欢的环节。

第3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友情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大班的幼儿即将毕业离开幼儿园,为了让幼儿的友谊保持下去,为了幼儿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联系,开展了此次活动。使幼儿了解友情卡,同时知道卡中应有的重要信息,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友情卡。
  2、懂得珍惜友情。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彩纸30张、签字笔、彩笔、铅笔、友情卡介绍的ppt课件、幼儿互赠友情卡视频、歌曲《老师再见了》、背景音乐《虫儿飞》、教师记录纸、胶泥。
  2、说出自己的感受。知道家中电话、住址,并能书写这些内容。

  活动重难点:
  能在友情卡中表现出有实用意义的信息,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1、导人、谈话。
  听歌曲《老师再见了》进教室。
  小朋友即将成为小学生,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就要离开幼儿园,进人小学,就要和老师、小朋友分开,见面的机会也变得很少,有什么方法让小朋友都能够保持联系,不互相忘记吗?
  2、看视频,了解哥哥姐姐毕业留念的方法。
  请幼儿观看上一届幼儿毕业前互赠友情卡的情节。
  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在互赠什么?这个卡片有什么用?
  哥哥姐姐相互赠送的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友情卡”,他们会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在上学后也保持联系。
  3、第一次制作友情卡。
  交流幼儿制作的友情卡:
  第一张卡
  教师: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师想给你打电话行吗?
  幼儿:不行,没有电话号码。
  第二张卡
  教师:卡上的小桃心里写的是什么?
  幼儿:是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给我打电话。
  第三张卡
  教师:卡上写的什么?
  幼儿:卡上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和住址。
  教师:为什么要写住址?
  幼儿:因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儿,可以直接来我家玩或写信。
  4、观看PPT,了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第一张卡
  教师:卡中有什么?
  幼儿:有照片、有名字、有电话、有地址。
  第二张卡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有电话、房子和笑脸。
  教师:这些符号表示什么?
  幼儿:电话表示电话号码,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脸表示小朋友。
  教师: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详细的信息能够告诉别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联系。
  5、第二次制作友情卡。
  (1)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在制作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制作卡片。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展示自己制作的友情卡。
  6、互赠友情卡。
  友情卡是小朋友之间很珍贵的礼物,提醒幼儿当送给别人友情卡是应当说一句什么话,在接受他人的赠送时也要尊重别人,要做到有礼貌地相互赠送。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在大班幼儿毕业之际,已经知道要与同伴分离,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需要继续延续与同伴友谊的意愿。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给同伴的个人信息应当是内容丰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联系的,因此他们说出了必须有的三个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幼儿对这几个信息的认识比较清楚。通过欣赏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过观看哥哥姐姐互赠友情卡的视频,感受朋友之间的情感。
  不足之处:
  在谈到卡中重要信息时,应请幼儿多说一说,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免在今后的制作环节中漏掉。

第4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跳绳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跳绳活动,愿意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掌握跳绳的技能。
  2、能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
  3、学习跳绳的方法,理解跳绳时手、腿的动作。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跳绳人手一根、口哨、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活动:小青蛙旅游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跳绳、明确活动内容 。
  2、观察、示范跳绳,观察技巧。
  (1)请幼儿尝试跳绳,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2)请会跳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跳绳的并示范。
  (3)教师示范并讲解跳绳时手、腿的动作要求及时机技巧。
  3、幼儿练习跳绳
  4、测试、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1)情境:小青蛙长大了,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分组测试、记录各幼儿发展情况。

  三、结束部分
  1、自由练习
  2、放松活动:拍拍腿,揉揉手臂。

  活动反思:
  跳绳是我们班在中班第二学期就开始的活动,幼儿现在已经能把甩绳和跳绳的动作连贯在一起。个别新来的幼儿需要指导,我制作了跳绳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进行记录。

 

相关文章

《中班父亲节教案及反思5篇》:中班父亲节教案及反思5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活动课,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快来看看中班父亲节教案吧。

《小班安全教案30篇》:《小班安全教案3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安全教案3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美术教案20篇》:大班美术教案2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