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元日优质教案

日期:2021-05-30

这是元日优质教案,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元日优质教案

元日优质教案第1篇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优质教案第2篇

  第一稿:

  课前《铃儿响叮当》谈谈节日(东西方不同的重要节日)元日与元日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背)

  2、 理解情况(除 屠苏 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字形指导)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成春联)

  3、 积累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王安石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位宰相,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农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后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就被废除,不久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时写的。

  关于春节主题诗词的了解

  二、联系我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

  文中提及了哪些事情?(波浪线划出)

  生活中谁做这些事情?(在相关事情旁边写人)

  读出自己

  感受如何?(暖)来自何处?(爆竹好玩、长一岁、春风、屠苏、曈曈日、新)

  还有多少人在其中?

  三、 走进作者的内心阅读

  作者的心境如何?(为什么?)

  作者的眼界如何?(从何看出?)

  类似于作者的人知多少?(范仲淹 温家宝)

  四、自定作业:读完这首诗,你想建议大家一起继续做些什么?

  第二稿:

  《铃儿响叮当》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日)风俗习惯。

  一、 了解学习情况

  1、 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

  2、 理解情况(元日 除 屠苏 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3、 资料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三、学法延伸

  我们学习的这24课的课题叫《古诗两首》,还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轻声地读一遍 用一个字说出这首诗传递给你的感受。这个感受又是谁传递给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他又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们从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读《元日》的方法去读一读。

  24 古诗两首

  读诗文

  经典 读作者

  读自己

元日优质教案第3篇

  一、回顾春节,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在放鞭炮。

  师:他们玩得怎么样?

  生:他们玩得很开心。

  2、师:那你还记得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样过得吗?

  生1:快春节的时候,我们家包了很多粽子。

  生2:春节的时候,我们家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生3:春节的时候,我们家放了许多鞭炮和烟花。

  生4: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小精灵儿童网站]

  ……

  3、师: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当农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00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就代表新的一年来临了,也就是大年初一(春节)了。在古代大年初一叫做“元日”。(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元日”是什么意思?

  生:“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去年过年时的场景,营造一种热闹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且为后面理解古诗意思作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学生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

  2、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抽生读词语,学生齐读两遍。)

  师:“换”字你会读,你知道怎么记住它吗?

  生:“呼唤”的“唤”去掉“口”字,加上“提手旁”,就读“换”。

  师:你用了旧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学生书空写“换”字,并在本子上写两个。)

  师: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生:换衣服、换掉、交换、替换……

  3、师: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放进古诗里,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读这首诗。

  (课件出示古诗,抽学生读,教师纠正字音。)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古诗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同学们,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小声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小声地朗读古诗,思考。)

  2、抽生汇报:

  (1)学习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孩子们在放鞭炮;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教师板书:放鞭炮)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句话中的“爆竹”一词中体会到的。

  (课件出示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师:“爆竹”是什么意思?

  生:“爆竹”就是鞭炮。

  师:在古代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在竹筒里装销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鞭炮。春节那天什么时候放鞭炮呢?

  生:当农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00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就放起了鞭炮。[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你们家那时放鞭炮吗?

  生:放。

  师:联系你们去年过年放鞭炮的情景,说一说那时是什么样的景象?

  生: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教师板书:热闹)

  师:人们的心情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看插图1。)

  生:非常开心。

  师:你们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抽生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了人们非常开心。

  师:老师也感受到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四处响起了鞭炮声,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仿佛感受到了春风给我们送来了温暖。

  师: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春风送暖”这个词中感受到的。

  师: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屠苏”是什么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屠苏”就是一种草。

  师:理解得好。“屠苏”就是一种草,但在这里他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一岁除”是什么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

  (教师板书:喝屠苏)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再一次去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喝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

  (学生齐读第一句古诗。)

  (2)学习第二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从这首古诗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再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教师板书:贴春联)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中知道的?

  生:我是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换旧符”这个词语中知道的。

  师:“桃符”是什么意思?

  生:“桃符”就是春联。

  师:在古代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闭邪的一种桃木板,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春联”。在这个句子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曈曈日”是什么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曈曈”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光亮的样子。

  师:“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那“千门万户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

  生: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

  (教师板书:迎红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师:你能把第二话的意思说一说吗?

  生: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取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_________。[

  生:喜庆。

  (教师板书:喜庆)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第二句古诗。)

  师:同学们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过年放鞭炮、喝屠苏酒、迎接太阳、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把古诗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教师巡视,然后抽生回答。)

  生: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取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开心、喜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首诗,读出我们的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师:同学们,春节可真热闹。你们想把这首诗永远记在你的脑子里吗?那试着背一背吧!

  (学生自己试着背古诗。)

  师:(教师课件出示插图)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板书和插图,一起来背一背。

  (学生看着板书和插图背古诗。)

  师:不看板书和插图,你还能背吗?那闭上你的眼睛试一试吧!

  (学生闭上眼睛背古诗。)

  师: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就背下了这首古诗,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古诗就是一幅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古诗所描绘的内容,通过想象、理解在头脑中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四、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髓,多背古诗对我们很有好处。今天,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两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你们自己读一读,下课后可以查资料去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还可以收集更多的古诗,自学理解后介绍给同学。

  (教师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收集的与春节有关的古诗,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学生的知识。然后教师让学生查资料理解古诗,以及收集更多的古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附:守岁

  (宋)苏东坡

  儿童强不睡,

  相守夜喧哗。

  坐久灯烬落,

  起看北斗斜。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

  新年把烛迎。

  兴尽闻壶覆,

  宵阑见斗横。

  课后反思:

  古诗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诵读法、想象创意法、背诵积累法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诵读法

  对于古典诗词,要想获得真切的语感,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必须反复吟诵、涵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更直接更感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通过反复吟诵,由初读到熟读,由熟读到美读,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如: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细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过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赏读古诗,读出感受,读出韵味。

  2、想象创意法

  语感培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品味语言,感受语情,训练语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这样想象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境,训练语感。

  3、背诵积累法

  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地背诵古诗,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