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下活动设计

日期:2021-04-30

这是谏太宗十思疏统编下活动设计,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下活动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下活动设计第1篇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掌握魏征的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说话技艺;学习《答司马谏议书》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两篇文章的说理艺术;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诵读、领悟、背诵全文;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部分示范精读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知人识体

1.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3.文体知识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奏疏、章表: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谕后发还原奏人。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分用以谢恩为“章”,用以陈述事实为“表”。奏疏的内容有多个种类,包括言事、对策、请安等。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下活动设计第2篇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魏徵的爱国忠君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与一般的议论文教学一样,让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的一般学习程式之基础上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感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识人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肯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三.研习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古代散文的句式美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整齐美”,一是“参差美”。前者在骈文、赋当中表现突出。“参差美”即错落之美,指语言形式上有规则地错落,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骈散结合的文本即是一例,采用既整齐又错落的句式(几乎全用排比句、对偶句构成,间以反问和其他长短句式),因此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充畅。例如“反问”句式的使用——第1节中“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从内容上看,正面设喻,用的是陈述句;反面设喻,改用反问句,变换句式,避免板滞。第2节引用历史教训,在五组对偶句中插入一些反问“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除内容的需要以外,也是为了使语言富有变化。第3节里,作者在述及做到十思的好处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煞尾,“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语意恳切,引人深思,并使文章富有余味。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文章开头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加强了说服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知其不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知其不可”。因此,人君当“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就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凸显出来了。再如,第2节“殷忧而道著”与“功成而德衰”的对比,“善始者”“繁”与“克终者”“寡”的互现,“竭诚”与“傲物”不同结果的比较,“载舟”经验与“覆舟”教训的对照,处处证明君主“积其德义”的重要,主题得到了深化。“奔车朽索”的危险,“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的危害与“文武争驰,君臣无事”的清明,“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安康更令唐太宗坚定了“积其德义”的信念。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采用比喻,力求语言精练含蓄,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排比:如文中第3节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徵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在述及做到十思以后的好处时,作者又连用“智者尽其谋”等四个排比句,这样的铺陈描写,就在唐太宗面前勾勒出一幅政治清明、文武尽忠的图画,既说明了“积其德义”的重大意义,又以这幅动人的图画来吸引唐太宗,使他易于采纳自己的意见。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 :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择善而从(之):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事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附板书: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下活动设计第3篇

[摘要]统编新版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 点;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掌握魏征的反复开导、 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说话技艺;学习《答司马谏议书》层次清晰,条理分 明的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两篇文章的说理艺术;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建议,勤俭简 朴,继承优良传统,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体会王 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 诵读、领悟、背诵全文;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 力的词语的运用。

教学时数 4 课时。

第一部分 示范精读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导读:知人识体 1.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

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

多少忠臣义士,尽忠 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

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

但是,唐代著名谏 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

魏 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 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他是唐朝 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

后参加李密的反隋 起义军。

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

拜谏议大夫 检校侍中, 领导周 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 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 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拜迁左光禄大夫, 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3.文体知识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奏疏、章表: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谕后发还原奏人。

我国古 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 表、议四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章表分用 以谢恩为“章”,用以陈述事实为“表”。

奏疏的内容有多个种类,包括言事、对策、请安 等。

2 4.写作背景 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

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 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

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

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写得语重心长, 剀切深厚。

二、听读:感概知貌 1. 听课文朗读 注意停顿,并粗知句义。

2. 揣摩句内停顿 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3. 连读整体把握 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

三、细读:咬文嚼字 1.小组合作探究 每4个同学为一组,左边的同学探究第一段,中间的同学探究第二段,右边的同学探究第三 段,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上台展示。

要求:1人朗诵,1人指出该段的重要词语,1人翻译,1人挑出该段的成语并解释。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以下仅为预设) ⑴第一段 本段重要词语: ●固:培土加固。

●根本:树的根。

●德义:德政与信义。

3 ●明哲:明哲的圣人。

●不胜:不堪。

本段重要成语: ●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

●戒奢以俭:防备奢侈,做到生活节俭。

⑵第二段 本段重要词语: ●景命:大命。

●殷忧:大忧。

●行路:路人。

●董:督责。

●苟免:苟且免罪。

●宜:应当。

本段重要成语: ●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