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1-05-09

这是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等奖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

【设计思路】

积极贯彻新课程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习并感受古典文化的韵味,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把握文章任务形象的塑造方法,掌握欣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知方山子前侠后隐的行为与精神追求。

2.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透过细节描写赏析方山子的方山子始侠后隐的行径与神情风貌,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方山子的行径及精神风貌的解读,培养洒脱的人生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方山子前侠后隐的行径与神情风貌,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

2.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之情,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知道“河东狮吼”这个成语的意思吗?知道这个成语的来源吗?

(幻灯片展示)“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

杖落手心茫然。”——《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知道这个可怜的“龙丘居士”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先生的《方山子传》,全面了解一下方山子的人物形象。

板书:《方山子传》

二、出示教学目标:

(见前)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质疑,解疑。

2.练习题,检查预习。

四、课文研读。

(一)简单说说方山子给你怎样的印象?

提问,学生各抒己见。

(二)方山子给苏轼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什么?

提问明确:异。

(三)“异”就是奇怪,因为奇怪,苏轼在文中提出了许多的疑问,试着找出这些疑问。

提问明确:四个疑问:

1.何为而在此?

2.而岂山中之人哉?

3.此岂无得而然哉?

4.方山子傥见之与?

(四)释疑

1.疑问一:何为而在此?

这是两人相遇时苏轼问方山子,作者没有写方山子的回答,能说说方山子为何在此吗?

明确: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1)此前方山子有着怎样的经历?

明确: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歧亭。

板书: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侠士

方山子

壮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学士

老年——无所遇合,遁于岐亭

——隐士

这是方山子的人生三步曲。“何为而在此?”是两人相遇时苏轼的疑问,那么,两人相遇,方山子又有怎样的反应?

提问明确: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惊讶是因为不知道苏轼为何到了这里,当苏轼告诉他以后,方山子为何“仰而不答,俯而笑”?

(2)方山子为何“仰而不答,俯而笑”?如何理解这个细节?

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一起欣赏了关于方山子的这处细节描写,并品出了不同的味道,细节的动人之处就在这里。

2.疑问二:而岂山中之人哉?

方山子真是个隐士吗?生齐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

提问明确:作为真的隐士,本应无欲无求,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而方山子却是“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可见他并未达到和光同尘的境界,这也就难怪苏轼有此一问。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说方山子是一个隐士,那么,他也是一个不同于一般隐士的隐士。明白了这一点,来看下一问。

3.疑问三:此岂无得而然哉?

(1)方山子有得吗?

提问明确: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屋舍简陋而家人自得,尤其是曾经“河东狮吼”的柳氏做到这一点更不容易。

这个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提问明确:“一箪食,一瓢饮”,“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家人尚且如此,方山子可想而知。通过家人侧面烘托方山子形象。

(2)为何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

提读第四节,余思考。讨论。

提问明确:荣华富贵弃之如敝屣。没有看的开的人恐怕很难割舍这些东西。方山子舍弃的是物质上的享受,却获得了心灵上的优游自得。

写方山子到这儿其实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又荡开一笔,写“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与?”

4.疑问四:方山子傥见之与?

方山子能见到他们吗?

(五)拓展

苏轼为何要给方山子作传?

提示:可以结合写作背景、苏轼经历,也可以结合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尤其是苏轼在黄州写的作品来体会。

材料补充:

1.乌台诗案: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从苏轼诗里一句两句的挖出来,断章取义地加给苏轼很大的罪名。

(1)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是苏轼说自己没有把法律的书读通,所以没法子使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结果却被指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

(2)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东海龙王如果知道皇上体恤民情的一番好意,就把这钱塘江甚至把这东海变成万亩良田,那老百姓不就不去弄潮了。说苏轼是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不对。其实东坡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

(3)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树根在地底下是伸了还是曲了,我们不知道。只有潜伏在地下的龙才能知道。王珪跟皇上说,苏轼对您有不忠之心。皇上就是龙,他却非要到地底下去找那个什么蛰龙,这不就是谋反吗?宰相章敦实在看不下去,就说龙不一定非得是国君自称,历史上有很多的人都自称过龙。宋神宗说,对,诸葛孔明不就自称“卧龙”吗?他也不是皇上啊!王珪无语。

2.隐约的折射

“同是天涯失意人,何况相逢乃相识。”可以说,方山子舍弃功名利禄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对宦海浮沉、抑郁遭贬的苏轼应该别有一番触动。结合作者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当寓有自己肺腑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而隐约的折射。

3.苏轼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但在他一生的思想中,则以儒家枳极用世的思想为主线。因为自始至终,苏轼一直没有放弃的是为官出仕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流露出的不畏人生风雨的自信和洒脱。

然而,当他在政治上将儒家思想碰得头破血流之时他便采取立足社会归隐的方式,接受佛、道物我相忘、精神解脱的人生哲学及淡泊适意的生活情趣,并用佛、道思想的清风明月来抚慰自己失落的情怀,来求得心灵的暂时超脱与宁静。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赤壁赋》中“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所流露出的对洒脱与超然心境的追求;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后赤壁赋》中“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所流露出的摆脱现实苦闷与失落的渴望。

所以,苏轼是借佛、道之柔,托儒家之刚,以儒家思想的面目,汲取佛、道思想的内核,然后以儒家的形式表述出来,积极参与人事以达到个体理想的实现;而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反差时,便常常表现为入世与出世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4.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引自ht

5.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板书设计】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侠士

方山子

壮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学士

老年——无所遇合,遁于岐亭

——隐士

【教学反思】

《方山子传》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七专题“传记”中的一篇文言文。文章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贬官黄州时所作。这是一篇富有独创性的传记作品,它与为隐士立传的内容相适应,李挚称它“变传之体,得其景趣,可惊可喜”。文章一共五节,分别介绍了方山子的基本情况和得名原因,记叙了作者和方山子的意外相遇,病回顾隐士过去的生活,介绍其家世,揭开隐士的庐山真面目。

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通过五本必修教材及《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前七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掌握;而本文较难的文言知识点不是很多,学生借助书下注释、知识积累及工具书完全可以解决文言字词障碍。通过《〈史记〉选读》的学习,学生对人物传记有所感知,尤其对任

务形象及其塑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文就文言知识讲解可少些,而重点分析文章内容,探求作者为人物立传的原因,体会作者在传记中寄予的情感与深层寓意,欣赏文中方山子的人物形象及思想追求。

课前一直思考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总感觉不满意。思考的过程中忽然注意到文章中四个问句,四个问句恰好可以串起文章。于是便围绕四个问句设计教学。教完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对教材的挖掘还可以深入些,在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积极性上还可以多思考。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理解方山子之“异”的内涵,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本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理解方山子的个性及其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因势利导

  1. 同学们看过香港电影《河东狮吼》吗?影片讲述了风流才子陈季常和他的妻子柳氏之间的故事。传说苏东坡与陈季常是好朋友,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饮酒聊天。他们在饮酒时,喜欢请来美女歌舞助兴,可陈季常的夫人柳月娥很爱吃醋,常常用木杖敲家里的墙壁,宾客面面相觑,只能尴尬离场。为此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月娥老家是河东人。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这个成语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由此陈季常成为了怕老婆的典型代表。那么,在苏东坡的文章里,陈季常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今天我们走进《方山子传》,一起来了解了解他。

  2. 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3.传:文体的一种。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章。本文是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在黄州时为他的好友陈慥所作的一篇出色的别传。

  一般人物传记写作常规: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世系、生平行事等,一般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

  二、循序渐进

  要求: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解决下面的问题。

  1.通假字。

  ①前十有九年:“有”通“又”。

  ②犹见于眉间:“见”通“现”,显现。

  ③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2.词类活用。

  ①余既耸然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②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一年。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④庵居蔬食:名词作动词;以庵为居,以蔬菜为食。

  ⑤鹊起于前:名词作状语,像鹊一样。

  3.一词多义。

  之:①而岂山中之人哉( 的,结构助词)

  ②余既耸然异之(他,代词)

  ③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鹊,代词)

  闻: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相闻,此指往来)

  ②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名声,名望,名词)

  使:①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假使,连词)

  ②使骑逐而射之(派,让,动词)

  4.古今异义。

  ①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

  ②折节读书。(古义:改变作风,志趣。今义:为两个不同的词。)

  ③使从事于其间。(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④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和女儿。今义:妻子。)

  5.重点字词。

  与公侯等。(等同,相似)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神色)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名声远播)

  此岂无得而然哉。(这样)

  见其所著帽。(戴)

  6.文言句式。

  ①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 )

  ③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句)

  ④呼余宿其家。(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⑤鹊起于前。(状语后置句)

  ⑥岁得帛千匹。(定语后置句)

  ⑦然终不遇。(被动句,不被提拔重用)

  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方山子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就一改往昔所为而专心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的机会。

  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流传下来的样子吗?

  ③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这些离现在才多长时间啊,那精明勇敢的神色仍然隐隐出现在眉宇之间,又怎么会是一般的山中隐士呢!

  ④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然而方山子出生于累世都有功劳的门第,应该得到官位,如果让他从事政事,到现在早就有显赫的声名了。

  ⑤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但他都舍弃而不取,独独到这穷山中隐居,这岂是无缘无故而能如此的呢?

  三、析毫剖釐

  1. 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内容:方山子名字由来;方山子现状;方山子往事;方山子家世;方山子与光、黄间异人的不同。

  2. 给方山子建档案(对传主形象有初步了解)

  名:陈慥

  字:季常

  号:方山子

  号的来历: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似“古方山冠”

  住址:光、黄一带的岐亭

  职业:自由职业者

  经济状况:赤贫(徒步往来山中,庵居蔬食,环堵萧然)

  家庭背景:富二代、官二代(世有勋阀,当得官。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生平简历: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方山子怒马射鹊,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晚年(今时)——遁于光、黄间,居岐亭,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人莫识也。显闻富贵,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3. 探究:从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季常有用世之志: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陈季常有用世之才:“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陈季常有“显闻”“富乐”的条件:“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陈季常来此后的态度: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方山子的“异”表现在:

  人生道路: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

  生活态度: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

  精神面貌: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

  人生境遇: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

  4. 方山子“异”的内涵实质。

  方山子“异”在皆弃不取,享受所得。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 www.7rdy.cn ])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生活,回归生命本身。这份生命取向惊世骇俗,这是方山子之“异”第一层含义——世道浑浊,人生不遇,弃富贵荣华;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生命取向让人惊异!

  做出一份弃富贵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生已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通脱则更不容易。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人生意境!不悔选择,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让人惊叹!

  5. 作者描写方山子的方法。

  正面描写: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正面衬托: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反面衬托: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四、疑义共析

  1. 苏轼与方山子有共同遭遇吗?

  明确:怀才不遇。

  2. 苏轼为什么会来到黄州?(引出创作背景)

  明确: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对官场心灰意冷的苏轼,在黄州纵情山水,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在黄州,遇到了老朋友陈季常,他乡遇故知,自然要相互打听近况,苏轼于是将原因告诉了陈季常。

  3. 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是一次很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一份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不遇的人生悲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人落沦;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态度,笑对人生,放下沧桑,不以物伤性,自得人生!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里,让作者自己感受远离政治的安宁。

  4. 第四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

  5.文章主旨:赞赏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五、引伸触类

  1.“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

  明确:

  ⑴把叙事、描写、议论融为一体。

  ⑵奇妙的构思。

  叙述:概述方山子→他乡遇故知→倒叙→补叙→对方山子之赞颂。

  从结构上看没有像一般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份,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⑶奇妙的语言。

  大师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有言简意丰的艺术效果。

  如: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不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涵了多少人生的沧桑与感慨!

  ⑷隐约的折射。

  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的不遇,又写自己的诗文被祸,不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委婉。

  2.课堂结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当代中学生不仅应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锲而不舍”的恒心,“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心;还应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态度。苏轼对照方山子,找到了人生失意时的生命抉择,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方山子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守生命的清白与达观。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3篇

  一、作者简介

  (通过电子设备投影苏轼的个人简介及介绍)

  二、初步了解

  1.读顺课文及难点字字音。

  2.两两翻译,不懂提问。

  3.解释加点字。

  闾里(乡里)之侠皆宗(尊奉)之

  折节读书(改变志向)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制)

  环堵萧然(墙)

  余既耸然(敬畏)异(意动)之

  见方山子从两骑(使动)

  妻子奴婢(妻子儿子)

  岁得帛千匹(名作状)

  方山子傥见之与(或许)

  犹见于眉间(通“现”)

  往往阳狂污垢(通“佯”,假装)

  4.本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并指正)

  三、整体把握

  1.方山子档案(投影介绍)

  重点讲述:“隐人”这个职业比较特殊,请问,在古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隐人?——“隐人”就是隐逸之人,指中国古代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

  2.小组讨论:“隐人”陈慥,究竟隐去了哪些?

  第一,隐去了侠者的尚武自任。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侠者

  第二,隐去了儒者的汲汲功名。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儒者 驰骋→终不遇

  第三,隐去了富贵者的荣华生活。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富贵者

  他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庵居蔬食”“环堵萧然”。

  ①为什么要写他曾经是个富贵者?

  他本已富贵,所以折节读书不为追求个人地位,而是为了“驰骋当世”施展抱负,因为无法实现理想(“不遇”),所以才选择隐居,隐居后的庵居疏食、环堵萧然,不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是他的主观追求,体现他淡泊名利的心志之坚,同时也暗含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塑造了一个蔑视权贵、超尘拔俗的隐者形象。

  ②过惯了富贵的生活,一下子如此清贫,陈慥的家眷有没有愁眉苦脸、牢骚满腹?

  没有,反而“皆有自得之意”。写妻子奴婢也是为了写陈慥,因为陈慥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追求影响了家人,家人受其熏陶,才会露出自得之意,侧面写出他安贫乐道、邈远旷达的胸襟。

  ③“皆有自得之意”“此岂无得而然哉?”你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的“得”?——得:收获、得到,自得其乐。

  生活的清贫与方山子的这种“得”,让我们想起了之前学过的哪些课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是清贫,“惟吾德馨”是“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是清贫,“回也不改其乐”是“得”)

  你能模仿《论语》,写一下苏轼对陈慥的评价吗?

  (参考答案)苏子曰:贤哉,慥也!庵居疏食,环堵萧然,人不堪其忧,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贤哉,慥也!

  所以这种“得”就是“惟吾德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照耀,是“贤”的表现,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得”是对陈慥的赞佩。

  3.“隐人”陈慥,无法隐去什么?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隐者→难隐眉间精悍之色

  4.“隐人”就是隐逸之人,指中国古代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但方山子不仅是知识分子,他还是侠客、是世家贵族,所以“隐人”已经没有办法囊括他的全部,因此作者在文末称他为——“异人”。(人以群分)

  【板书】异人

  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二异: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三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四异: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

  四、深入挖潜

  1.“异人”陈慥,外表最奇异的地方是什么?

  方山冠。方山冠,亦名“巧士冠”,是汉代乐师在祭宗庙时所戴的帽子,唐宋的隐士多戴这种帽子。为什么以陈慥为代表的历代隐士们要戴这种帽子呢?也许屈原的《涉江》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jiá)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hùn)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远走高飞,不再回顾。)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方山子:不容于世的人生理想

  作为一个不容于世的异人,陈慥的内心除了“自得”,还有其他感情吗?

  苦闷。(齐声朗读最后一段)“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污垢,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阳狂二字透露了个中信息,假装发狂是为了发泄心中被压抑的痛苦。阳狂也好,高高的方山冠也好,原来,这些“異人”的不寻常的行为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愤懑,平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发泄不容于世的悲愤。陈慥折节读书,原是为了驰骋当世、大有作为,但由于无所遇合,只得被迫走上归隐,所以,他的心中怎能不萦绕着难以解脱的苦闷呢?而高高的方山冠正是他“意难平”的外在体现。

  2.小组讨论:苏轼在《陈公弼传》中说他“平生不为行状碑传”,一生只为同时代的人写过两篇传记,其中一篇就是《方山子传》,苏轼为何要为方山子立传?

  ——陈慥是苏轼的一面镜子。

  ①相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竟是曾相识。

  两人在岐亭久别重逢,陈慥听完苏轼的遭遇,有一处细节描写:“俯而不答,仰而笑”。

  为什么“俯而不答”?——一个是始终未得机缘挤进仕途的人,一个是早已踏入仕途却又被排挤出来的人,“俯而不答”是沉默感慨,是彼此双方的互相理解、感同身受。“答”而一言难尽,“不答”则此时无声胜有声,有些话心照不宣,何必多言?不遇的人生悲苦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

  “仰而笑”包含哪些感情?——作为过来人,方山子早已看透了官场,这一笑包含难过、同情、无奈、甚至嘲讽。也有作为隐者的超越世俗的通脱,以笑来开解和感染老朋友。(言之有理即可)

  ②相同:反应北宋的社会现实。

  苏轼大才而被贬、陈慥文武双全而终不遇,“光黄间多异人”,这不是个别现象,不是苏轼和陈慥独有的不幸遭遇,而是一类现象,“多异人”的“多”字体现了世道黑暗。

  ③不同:对待归隐的态度。

  毫无疑问,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他甚至一度想过自杀。但苏轼是否真的大彻大悟、自甘寂寞沉沦呢?(回忆本课开头的作者介绍)“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苏轼后来的经历表明,他并没有真正归隐过,而是一直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苏轼见到陈慥的第一反应是“何为而在此?”你怎么隐居了呢?因為留在苏轼印象中的陈慥还是那个十九年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他想不通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口中的隐人方山子。“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世人看到的是高高的方山冠,但苏轼却看到了深深隐于眉宇之间的精悍之色。在陈慥内心深处,燃烧着一团火,他虽然压抑着自己,但是这团火仍然透过眉宇间表现出来,这是苏轼对陈慥精神人格传神而深刻的刻画。“而岂山中之人哉?”这样一个人哪里应当是山中之人呢?这句感慨是苏轼对陈慥这样的人才不得重用的无限同情和惋惜,同时,也表达出对陈慥所抱的希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重新“出山”一展抱负。事实上在两人的通信中,苏轼多次劝他奋起出山:元丰四年、五年,宋在对西夏战争中连遭惨败,苏轼写信真诚地希望陈慥能放弃隐居生活,为国守边、建功立业。因此两人在归隐的态度上是不同的。

  二十一岁便进士及第的少年天才苏轼,忽然在中年遭遇大祸,坠入人生谷底。在这篇小传中,他不断地突出陈慥的才和志,紧紧扣住主人公不当隐而隐的特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亦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因为他也和陈慥一样,怀有不隐之才,而他心中的那团火从未熄灭。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