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PPT课件

幼儿园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措施PPT课件

幼儿园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措施PPT课件

幼儿园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措施PPT课件这个PPT共97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常用的儿童护理方法,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术等,欢迎点击下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常用的儿童护理方法
一、测体温
正常小儿的体温为摄氏36度至37度之间。
            腋下体温36-37.2℃
            肛温36.5~37.7℃
不论哪一种测量体温法,测量前都要将水银甩到35度以下。并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的酒精擦拭。
①肛门测量法
让患儿屈膝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将涂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内约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软纸擦净体温表后,读出体温刻度。正常肛门体温为36.5~37.7℃。
②腋下测量法
把体温表的头部约1/3的部分紧挟在孩子的腋窝里,五分钟后取出,当小孩刚刚出过汗或在晒太阳后,应先擦干汗液,稍停一会儿再量,否则量出来的体温就不一定准确。这种方法一般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测量体温。 这种方法最为常用。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2℃。
口腔测量法
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说话,以免体温表被咬碎或脱落。3分钟后取出,在光亮处,将体温表横持,并慢慢转动,观察水平线位置的水银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2~37.2℃。
二、数脉搏
测量方法:数脉搏应在安静休息20分钟后,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手腕内侧桡动脉(前臂靠近大拇指一侧)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到脉搏为宜,计数1分钟。
不同年龄小儿安静状态脉搏正常值
    年龄             脉搏数(每分钟)
    新生儿期      140次左右
    0-12个月      120-140次
    1-2岁            110-120次
    3-4岁            100-110次
    5-7岁            90-100次
    8-10岁          80-90次
    11-14岁        70-80次
三、观察呼吸
新生儿每分钟45—40次(腹式呼吸为主);
6个月—1岁每分钟35—30次;
1—3岁每分钟30—25次;
4—7岁每分钟25—20次;
8—14岁每分钟20—16次,接近成人
测量方法
     可观察小儿的胸部或腹部起伏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其呼吸次数,以一分钟为计算单位。
     除计算呼吸次数外,还应观察其深浅及节律是否规则。若呼吸浅,不易计数时,可用棉絮贴于病人鼻孔处;以棉絮的摆动来计数呼吸次数。
四、给药
三查四对
拿药时、倒药时、放药时仔细核对姓名、药名、剂量、服药时间。
逐个进行。
妥善保管药物。
(一)口服药
3岁下婴幼儿喂片剂时先研成粉末或融化在水中。
当小儿在吃下药不久便发生呕吐时,如果只是少量的呕吐就没有关系,如果吐得比较厉害,就再吃一次。
对于剩下的药,除了医生说可以保存的之外,其它的都要丢弃。保存药品时要将其放在小儿拿不到的地方,以防误食。即使小儿下次发生相似的症状,却也可能是不一样的疾病,千万不要轻易地就使用所保存的药。
(二)滴涂眼药
让小儿脸朝上躺着,用双膝将小儿的头夹住固定。如果小儿是结膜炎的话,为了达到预防效果,使用时两眼都要点上眼药。要先点没有发炎的那一边眼睛。
(三)滴鼻药
首先要将鼻腔内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擤出,这样滴药时药液就会与鼻腔粘膜充分接触,而不会因为分泌物稀释药液降低药效。
其次,滴药时要采取鼻低于口的体位,让患者仰卧在床上,使肩膀与床缘平齐,头悬于床缘下,这样鼻腔就低于口咽部了,滴药时就不会使药液流到口咽而感到不适。
滴完药后还要在床上静卧3-5分钟,使药液停留在鼻腔,与鼻腔粘膜接触的时间长一些。然后再慢慢坐起,以免头悬时间过长而引起头晕。
(四)滴耳药
采取坐位,头向一侧偏斜,也可采用侧卧位。
不合作的小儿要有两位家长来配合滴药,可由一位家长将小儿抱在怀里,抱住小儿的躯干和双手,家长的双腿夹住小儿的双腿,防止小儿扭动。
另一位家长用左手将小儿的耳道拉直,这样有利于滴耳药顺利地滴入耳道,同时也便于滴药前查看耳道内有否异常分泌物。如果有脓性分泌物,可先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滴药。
家长的右手持滴耳药滴药,滴药前应查看药液名称,防止误滴其他药品。将药液对准耳道缓缓滴入外耳道,每次2-3滴。
药液滴入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促进药液流入接触,同时滴药后不要让小儿马上直立起来,待药液慢慢渗入后再直立活动。
滴药时应注意滴管口
    不要接触外耳道壁,
       以免污染滴管。
外敷药须依规定的次数涂抹。要重新擦药时,须将患部以肥皂清洗,或是使用含橄栏油的纱布等来擦拭,一定要先把之前的药和脏污弄掉。
如果使用了医生所处方的外敷药后小儿的症状不见好转就要再次就诊。
五、高烧的护理方法
物理降温法
(一)冷敷法
5~10分钟换一次毛巾,亦可用碎冰敷冰袋敷头(将家庭冰箱中的冰块用塑料袋包好,外包一毛巾,敷在额头或枕后)。
(二)酒精擦拭
70%的酒精加一倍水,擦拭颈部两侧、腋窝、肘窝处。
(三)温水擦浴
32~34℃,面部—躯干—四肢的顺序(擦时要注意保温,如果发冷、脉搏与呼吸改变要立即停止)。
六、热敷法
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
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注意:运动扭伤24小时内
              不宜热敷或手按揉。
热敷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用热敷的方法能使宝宝温暖舒适,对一些末梢循环不良(手足冰凉)的宝宝进行保暖。同时,热敷还有助于消炎、消肿和加速组织再生;局部的热敷还能缓解疼痛。热敷常用于宝宝皮肤疖肿、臀部肌肉注射后吸收不良而出现的硬结、腹痛、腹胀等。   热敷的方法有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
40~50℃热水,每隔2、3分钟换一次。
将浸在热水里的小毛巾拧干(以不滴水为度),用手腕部试温,以不烫手为宜,折叠后敷于病孩患处,上面加盖干毛巾保温。
(二)干热法(常用热水袋)
热水袋内灌入1/2-2/3的热水,将气排出,拧紧塞子,擦干水袋表面的水,检查无漏水后,用布或毛巾包好,放在宝宝需要热敷的部位。
使用中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水温在50℃较为合适。在给宝宝使用热水袋后,要随时观察,以防宝宝烫伤。如果发现皮肤潮红时应停止。
及时换热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第二节 儿童常见意外事故 的急救与处理
急救是指当人们突然发生急病或遭受意外伤害时,为抢救病人的生命、改善病情和预防并发症所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
意外发生后,是否需要急救,如何实施急救,这要根据病情的轻重而定。
一、儿童意外事故危险程度 的判断及急救原则
(一)儿童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
1、依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2、依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1、依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有的意外事故发生后,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地进行正确有效的急救,以防止可以避免的死亡。如溺水、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车祸等。
也有的意外事故虽然不会顷刻致命,但也是十分严重的,如果迟迟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死亡或终生残废。如各种烧烫伤、骨折等。上述意外事故发生后,都要实施急救。
2、依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1)呼吸的变化
先看病儿的呼吸是否均匀。垂危病儿的呼吸已由正常节律变得不规则、时快时慢、时深时浅,即出气不均匀了。
再看看鼻翼或胸廓。如果鼻翼煽动,胸廓在吸气时反而下陷,这都说明呼吸已十分困难。呼吸已停应立即做人工呼吸。
(2)脉搏的变化
   可触摸桡动脉、颈动脉来检查。垂危病儿的脉搏,由规则节律的跳动变得细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说明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出现了严重障碍。一旦心跳停止,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3)瞳孔的变化
   瞳孔一般直径3MM,遇到光线后能迅速收缩。垂危病儿,眼睛无神,瞳孔已不能随光线的增强而迅速缩小。最后,瞳孔会渐渐散大,对光线完全失去反应能力。
(二)儿童意外事故急救原则
抢救生命
防止残疾
减轻痛苦
1、挽救生命
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在常温下,呼吸、心跳若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有危险;如果病儿呼吸、心跳已很不规则,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时,还迟迟不作急救,只等医生来了之后再救,或者送到医院再救,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不管发生何种意外,也不管出现何种情况,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当务之急就是要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抓住最初的几分钟、10来分钟的时间,帮助病儿被动呼吸、心跳,以期恢复病儿的自主呼吸及维持其血液循环。
2、防止残疾
发生意外后,在施行急救措施挽救生命的同时,还要尽量防止病儿日后留下残疾。
如儿童发生严重摔伤时,有可能造成腰椎骨折,施救时就不能用绳索、帆布等担架抬送,也不能背或抱,这样会损伤脊髓,造成终生残疾。
这样的急救,虽说可挽救奄奄一息的生命,但却造成病儿终生的不幸,而这种不幸是完全可以通过采用恰当的急救措施避免的。
如发生上述摔伤时,一定要用门板之类的木板担架转运病儿。
3、减少痛苦
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伤往往是很严重的,常常会给病儿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而在搬动、处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等。
必要时施以镇痛、镇静药物。
急救白金十分钟
在现场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的死亡率就上升3%。因此,抢救越早,成功率就越高。
因此有“急救白金十分钟”之说。
十分钟,白金价,
(三)重要的急救术
1、人工呼吸
2、胸外心脏挤压法
3、迅速止血法
1、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怎么做?
口对口吹气法
最常用。
口对口吹气操作步骤
(1)让伤者仰卧,解开衣领裤带、紧裹的内衣等,清理口鼻污物(泥或痰),颈下垫物使头后仰,口张开。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昏迷者舌头后缩阻塞呼吸道,要拉出并固定)
(2)救护者深吸一口气,捏住伤者鼻孔,双唇密封包住其嘴向里吹气。(注意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隆起;吹气量不能过大或过小。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吹气量太大可能会将肺泡吹破,太小起不到效果。一般以吹入一口气后,病人胸脯略有隆起为度。)
(3)吹完气后嘴离开,松开鼻孔,让病人把肺内的气“呼”出(只要看到患者高起的胸部下落,表示肺内的气体已排出时。也可以轻压患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再重复上述步骤
如果病儿牙关紧闭,也可对着鼻孔吹气,操作步骤与口对口吹气相同。
吹气的次数:成人16~20次/分,儿童18~24次/分,婴儿30~40次/分。 耐心持续地进行抢救,直至伤者又恢复自主呼吸,或者将病人送到医院为止。为挽救伤者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
2、胸外心脏挤压法
操作步骤如下心肺复苏术:
(1)伤者仰卧于有硬度的平面上(使背部有硬物支撑。千万不能躺在软床或帆布担架上操作,以免影响挤压效果),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部的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救护者站(或屈膝跪坐)于伤者一侧,先将一手掌根部放置在胸骨下1/3处,再将另一手掌重叠上去。
2、胸外心脏挤压法
(3)伸直手臂,借助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冲击性地下压,使胸骨下陷1-2CM,压后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按压部位不要过大,只手掌根部接触,手指部分不要接触胸部,以免伤及肋骨;动作要有节奏,用力要均匀,有一种冲击力;放松时手掌不离开原位;按压是否有效,应以触及病儿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为准。)
2、胸外心脏挤压法
一般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应将两手重叠放置,每分钟按压60次左右;对年幼的儿童,用单手即可,每分钟按压80次;对婴儿及新生儿,仅拇指并放于胸前第四肋间水平位,其余四指托在背部进行。新生儿每分钟按压120次。
有的意外事故,会造成病儿的呼吸和心跳同时停止,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需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比例:单人施救 30 :2 ;双人 15 :2。中间间隔4-5秒钟判断病人呼吸和心跳情况。
3、迅速止血法
1、创伤出血的鉴别
皮下出血
外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动脉出血(危险性非常大)
内出血(内出血一般多依赖于药物和手术止血,危险性非常大)
出血与止血.avi
止血和包扎.avi
2、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
应用于小伤口的外伤出血,具体操作如下: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洗去异物,然后用双氧水或酒精从里向外消毒,如头部或其它毛发较多的部位受伤应先剃去毛发,涂红药水,盖上消毒纱布块,用绷带包扎紧,以不出血为宜。
(2)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用消毒纱布。干净毛巾、棉布等,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3)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面部出血——压住双侧的下颌角;太阳穴——耳朵前面对着下颌关节处;腋窝、肩部——锁骨凹处的动脉;前臂——肘窝处的肱动脉;手掌、手背——腕关节内的挠动脉;手指——将手指屈入掌内成握拳状;大腿——屈起大腿,压迫腹股沟中点的股动脉;脚部——踝关节下侧脚背面的动脉。
加垫屈肢止血法
    四肢膝、肘以下部位出血时,如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可将一个厚棉垫或绷带卷塞在胭窝或肘窝部,屈腿或臂,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缚住。
二、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一)简单性创伤
1.擦伤
2.扎伤
3.划伤与割伤
4.挤伤
较度伤口
用清水清洗受伤部位或用双氧水消毒。
用适当的力度摁住受伤部位,通常会在几分钟内止血。
出血停止后不要在碰伤口,以免再次出血
用纱布包扎伤口,伤口更小时也可用创可贴贴上。
如果伤口出血不止,摁住伤口时及时求助医生。
如果是被刺伤,应借助工具拔出刺,再进行消毒处理。
较严重的伤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把宝宝的脚抬高,促进血液流向大脑,降低休克风险。
用重叠几层的消毒纱布敷住整个伤口,并用力压住伤口。
如果伤口有残留的钉子、玻璃等,不要试图拔除钉子,应等医生处理。
可在医生建议下注射破伤风针剂。
如果医生对伤口做了缝合处理,需要保证缝合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需要送往医院的情况
脸上有严重擦伤宝宝脸上的皮肤比较细嫩,如果摔倒通常头部会先着地,眼睛周围或其他地方的伤口可能会留下瘢痕应该带宝宝去小儿外科、眼科就诊。
伤口会引起化脓如果受伤的伤口一直潮湿不干应特别提防伤口的化脓,尤其是在水沟或者不干净的地方擦伤,细菌会侵入皮肤,所以要要带他去外科就诊。
跌伤疼痛擦伤伴随跌伤,应带宝宝看外科或骨科。
伤口有异物伤口中如果留有泥沙、玻璃碎片等小东西,要迅速带宝宝去医院外科就诊。
如何避免受伤
将剪刀、刀片等尖锐的危险物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
检查家里的门、窗、柱子是否有断裂、起皮的地方。
别让儿童去有钢铁设施或其他危险场所。
(二)鼻出血
孩子鼻出血时,可先让其坐起,头微向上仰,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鼻翼,一般5—10分钟出血大多止住,同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及鼻子周围。
若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纱布卷堵。
注意:出血后短时间内不能用力揉鼻,不能做剧烈运动。
(三)咬伤、蛰伤
毒蛇咬伤
被蛇咬伤后,注意观察伤口,如伤口仅见成排的细小牙痕,则该蛇大多无毒。
如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则很可能是被毒蛇咬伤。
蛇咬伤的处理
一旦发现被毒蛇咬伤,应立即用较宽的带子勒住伤口的近心端(距伤口5cm),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并使孩子少动,以免毒液向全身蔓延。
紧接着用清水或盐水冲洗伤口,将留在表面的毒液冲走。用刀片以伤口牙痕为中心,划个十字切口,并用手挤伤口,使毒液流出,这样反复几次,使毒液流净,将结扎带子解开,立即内服和外敷解毒蛇药,迅速送医院治疗。
狗咬伤
1.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别是否被疯狗咬伤,所以一旦被狗咬伤,都应按疯狗咬伤处理。
2.被狗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流水清洗,彻底清洁伤口。对伤口不要包扎。
4.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蚊虫叮咬
被蚊子叮后,切忌乱抓乱挠,否则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专家建议,
可采取以下方法止痒:
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会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这时可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比如,可用氨水止痒,也可将香皂蘸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能在数分钟内止痒。
2.如果叮咬处很痒,可先用手指弹一弹,再涂上花露水、风油精等。
3.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这样能使肿块软化,还可以有效止痒。
4.可用芦荟叶中的汁液止痒。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四)异物入体
1.鼻腔异物
   置入较浅的异物:让小儿将无异物的鼻孔按住,用力擤鼻涕;或用羽毛、纸捻等刺激鼻粘膜,引起幼儿打喷嚏。
  上述方法无效,应到医院处理。
2.眼部异物
沙子进入眼睛
(1)清洗眼部可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为儿童冲洗眼睛。
(2)挤压眼角家长帮助他轻轻压住眼角,使灰尘伴随着眼泪流出。
(3)用脸盆洗眼睛如果灰尘还不出来,可以让儿童在装满清水的脸盆中眨眼睛。
(4)用棉花棒将灰沾出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的话,还可以帮助儿童翻眼皮,用清水沾湿棉花棒或纱布取出沙粒。
生石灰进入眼睛
生石灰进入眼睛,既不能用手揉眼睛,也不能直接用水冲洗。此时应该用棉签或干净手绢将生石灰粉擦出,然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受伤的眼睛,至少要冲洗15分钟。同时叫救护车,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生石灰遇水会生成碱性的熟石灰同时产生热量,处理不当反而会灼伤眼睛。
尖锐的东西刺到眼睛
如果孩子的眼睛是被碎玻璃片或者尖锐物品刺到时,立刻叫救护车。而且千万不能让孩子揉眼睛,也千万不能试图用其他办法帮他取出异物,这时一定要用毛巾覆盖住他的双眼,尽量使他的情绪平稳下来,而且不要让他转动眼球(眼部包扎)。
热水或热油进入眼睛
撑开眼皮,用清水冲洗5分钟,不要乱用化学解毒剂,同时立即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3、喉、气管异物
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气管的意外呢?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当小儿口中含着食物说话、哭闹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将口内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阻塞以致窒息。
一旦发现喉部、气管异物时,要立即进行急救.
(1)拍背法:速将小儿抱起,头低脚高,拍背,经上述处理,可使夹在喉部的异物咳出;
婴儿气道异物阻塞.avi
(2)催吐法:用手指伸入患儿口腔以便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胃部迫挤法(海氏冲击法 )
救护者从后方搂住小儿的腰,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部顶住上腹部,左手重叠于右手之上,间断地向上、向后,冲击性地推压,促使横隔肌压缩肺,产生冲击气流,将气管异物冲出。若患儿昏迷,则可让其仰卧,进行同样的推压。一旦采取上述方法后,仍不能排出,要立即送医院急救。
气道异物阻塞.avi
4.消化道异物
若吞咽一些光滑的异物,患儿又无明显的症状,一般说来不致于引起严重的后果。严密观察患儿的大便,直到异物被排出体外。若较长时间异物仍没排出,应去医院治疗。
不能让小儿硬吞食物。硬吞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若扎破大血管,十分危险。不易取出的异物,应请医生处理。
(五)烧(烫)伤
1.立即清除造成烧伤、烫伤的根源
2.根据受伤程度及时处理创面
皮肤的烧(烫)伤可分为三度:
一度:表皮受损。局部皮肤发红,感到灼痛(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
二度:损伤深及真皮。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三度:损伤皮肤全层,累及肌肉和骨骼。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
对一度烧烫伤的处理
应立即将伤处浸在凉水中进行“冷却治疗”,它有降温、减轻余热损伤、减轻肿胀、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决敷于伤处效果更佳。“冷却” 30分钟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随后用鸡蛋清或万花油或烫伤膏涂于烫伤部位,这样只需 3~5天便可自愈 。
二度、三度烧伤的处理
烧烫伤者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了水泡这说明是“二度烧烫伤”。这时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医院治疗。
对三度烧烫伤者,应立即用清洁的毛巾、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创伤面不要涂擦药物,保持清洁,迅速送医院治疗。途中注意观察伤者呼吸、心跳情况。伤者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糖开水饮用。
(六)惊厥(抽风)
原因:这是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病症。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有两种:
(1)发热抽风 。(2)无发热抽风。
症状:突然失去知觉,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转或斜视;面部青紫,呼吸弱而不规则或有窒息;全身性或局部肌肉抽动。短则瞬息即止,长者可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
惊厥的处理方法(搜索)
抽风的处理方法
1.畅通呼吸道
 迅速将患儿放平,侧卧,松开衣领,裤带,及时清理口腔里的呕吐物和分泌物。
2. 专人守护
    保护病儿不要从床上摔下,但不要紧搂着,可轻轻按住抽动的上下肢,以免肢体抽动过猛而受伤 。
3.设法降温
4.辅助处理(针灸、掐人中等)
     防止咬破舌头:用直筷或汤匙用纱布放到口腔中。
(七)中暑
高温导致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症状: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无力、口渴,脉博加快,恶心、呕吐、动作失调等症状,严重时呼吸加速,脸色发白,失去知觉。
处理:迅速将患儿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头部、搧扇等帮助他散热。若患儿能自己饮水,则可让其多喝一些清凉的饮料,盐汽水最佳,也可服十滴水、人丹。
若中暑严重,病儿已昏迷,除冷敷、搧扇降温外,速送医院急救。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注意事项
大量饮水
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高温时不宜饮用酒精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也不宜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供应
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尽量在室内活动
外出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或防晒剂,戴宽沿帽或墨镜或使用太阳伞)
避免正午出行,户外活动精良在树荫下进行
减少户外锻炼,必须参加时保证每小时2-4备非酒精性冷饮料
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不要将儿童或宠物留在车内
关注高危人群——婴幼儿、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人更易中暑
(八)冻伤
人体受到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
冻伤也可分为三度。一度:多发生在耳廓、手足、鼻等处。仅皮肤浅层受损。局部红肿疼感,受热后灼痒。
二度:受伤处形成一些带血的浆液性水泡;
冻伤的处理
一度冻伤,可用白酒、辣椒水轻轻涂擦冻伤处,然后涂上药膏或擦凡士林、蓖麻油等,并缠上绷带。伤愈后一般不留疤痕;
二度冻伤时,不要挑破水泡,水泡上面涂上青霉素或金链素软膏,再缠上绷带;
三度冻伤,在患处缠上干燥的无菌绷带并立即送医院。注意保暖,可给伤者喝热饮料。冻伤局部不要用热水烫、火烤,也不要用冰雪揉搓。
(九)急性中毒
有毒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中毒的途径:一是通过消化吸收的中毒;二是通过呼吸道吸入的中毒;三是通过皮肤、粘膜的沾染中毒。
中毒的一般症状是腹痛、恶心、呕吐、口唇青紫、皮肤潮红、多汗、狂躁、昏迷、惊厥等。
1、煤气中毒 (毒物由呼吸道进入)
原因: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屋子,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中一氧化碳过量,导致煤气中毒。
过量的一氧化碳被吸入体内,就会和血红蛋白争夺氧气。由于它与氧的亲和力远远高于血红蛋白,因而血红蛋白只好“甘拜下风”,把氧气让给一氧化碳,从而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窒息中毒。
煤气中毒的处理
  (1)立即开窗通风,尽快将患儿抬离中毒现场,移到通风处。松开衣襟,使患儿呼吸到新鲜空气。
 (2)注意保暖,严重者要尽快送医院抢救。
 (3)若病儿呼吸心跳已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护送入医院。
2. 毒物由皮肤侵入时
处理方法
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身体。(不能用热水冲洗,会加速读物在体内的吸收)
酸或有机磷:用3~5%的小苏打溶液或肥皂水冲洗
碱:用食醋或3~5%的醋酸冲洗。
若不慎溅到浓硫酸,应先用干布擦干,然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毒物溅入眼中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不能用肥皂水)冲洗眼睛,15分钟。
固体颗粒应立即取出。
4. 毒物由消化道侵入(误服毒物)
(1)催吐、洗胃、导泻。可利用手边方便的东西(筷子、小勺、鸡翎),甚至是手指头,刺激小儿咽喉壁,引起呕吐,将胃内的毒物吐出来,反复2-3次;也可喝催吐药。有些食物过稠不易呕吐,吐净,可让小儿喝大量清水或盐水再催吐。
(2)服用一些能中和毒物的溶液。为了减低毒物的毒性,延缓毒物的吸收,保护食道和胃粘膜,可根据毒物的性质来服用相应的溶液。如茶水、米汤、面糊、豆浆、牛奶等。
对于强碱药物,可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子汁等,弱化碱性;对于强酸药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对于碘酒或来苏水等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物,应立即口服稠米汤或面糊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
若吃进毒物的时间较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在急救的同时,尽可能收集残余毒物、病儿呕吐物,以便医生检验毒物性质,明确诊断和采用特效解毒剂。
(十)触电
(1)脱离电源。
(2)心肺复苏。
(3)保护伤面。
(4)送医院。
雷击可致心跳和呼吸严重紊乱,以至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处心脏挤压。 
(十一)溺水
(1)抓紧水上救护 。
   若孩子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保持呼吸道顺畅。
   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十二)骨折
因外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称骨折。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较严重的外伤。
根据骨折处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不破裂,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
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分为不完全骨折与完全骨折,儿童多发不完全骨折。
小儿骨折的特点
小儿骨骼中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仅一侧的骨膜断裂,另一侧仍保持完整,称为“青枝骨折”。

幼儿园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措施PPT课件

  • 编号:8841
  • 大小:3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6-09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