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

日期:2021-11-10

这是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第1篇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近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二章》反思

  上完《〈孟子〉两章》一文后,不能仅停留于对文言知识的把握层面。

  所以,我又搜集了一些关于孟子的文章,一方面把学生从一个单元的文言学习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文言课文,巩固背诵和积累,同时进行同一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以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课文思想及孟子其人,最后通过写作来巩固这种认知成果。

  一、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一下你从孟子身上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孟子舍生取义的选择,义高一切的主张;

  读出了孟子忧生乐死的认识,居安思危的清醒。

  (以上的总结还可完善,下同)

  由此,你又联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展开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训练,结合平时的所见所读想,或补充,或论证,这样为“引-议-联-结”的作文结构训练做些扎实的引导,可以以《由孟子的XX(思想、主张)想到的》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写出一些内容充实、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来。我想,这样的引导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二、完成《朱元璋删〈孟子〉》一文的阅读,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然后思考: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对孟子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读出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民为本的可贵。

  这样再结合从课文中所领悟的孟子的思想或精神,形成三个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这些句子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分论点,让学生分别从这些方面去搜集材料或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素材去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文章写作结构,让学生的论证思路通过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最后形成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结构文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公文(也就是常常要老师或其他人员所写的年终总结、质量分析、个人述职之类的文章)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常常这样去总结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长期积累,是不是可以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甚至是一种成熟而有特色的风格呢?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第2篇

 【三维目标导航】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第3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2. 理解选文的内容和观点。

3. 引导学生背诵选文内容。

教学过程

选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政治观)

一、导入新课

【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的主要思想:

1.民本思想:与民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

2.仁政思想: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先养民,再教民。

3.性善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荀子认为“性恶论”,主要后天的道德修养)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动荡,各国相互攻伐,人民生活痛苦。面对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一统天下。他到处游说,希望封建统治者实行“王道”,施行“仁政”。

二、整体感知,理解分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析】孟子首先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分析】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攻城为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而另一方则“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这是结果,说明攻方失败。

为什么呢?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最终失败,是因为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所以“天时不如地利”。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分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守城为例,“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所以,“地利不如人和”。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分析】“故曰”承接上文内容进一步论述。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中心论点。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国家的威严也不是靠锋利的兵器。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分析】进一步正反论证,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得道”的重要意义:施行“仁政”的君主是一定会得“人和”、统一天下的;施行“仁政”的君主“有不战之时”,即使去打仗,也一定是自卫的、必胜的正义战争。

三、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他反对战争,极力游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是一位儒学大师,不是一位军事家。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孟子不会去研究战争,他研究的是统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人和”的问题。本文虽然用了大量笔墨去论述战争,但这是表象,是凭借,其真正目的是论述“人和”的实质,就是“得道”,即施行“仁政”。统治者只要“得道”,施行“仁政”,就能得“人和”。所以,孟子的意图是告诉封建统治者要“得道”,要通过“仁政”去一统天下,而不是鼓吹封建统治者凭借战争去一统天下。

板书

选文二:富贵不能淫

(孟子的处世观)

一、导入新课

【解题】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

礼:儒家的核心观念。“礼”又是什么呢?“礼”包括礼制、礼仪和礼器三大方面,这些都记载在古人留下的三部书(《周礼》《仪礼》《礼记》)中。也可从以下几方面简单地归纳一下“礼”。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礼”强调内心的修养,即无论遇到什么事,人的言行及内心情感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地步;由这样的人来治理地方、国家甚或全天下,那么天下必安定和谐,以至“大同”。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礼”是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這是“礼”的本质所在。

从行为层面看,“礼”具体指周代创立的“九礼”,即九种礼仪行为——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等礼节。这些礼仪行为一旦有了高尚思想的支配和礼仪制度的支撑,那它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将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到“仁”甚至“圣”的巅峰境界。

此外儒家的思想中还包含:义、智、信、忠、孝、温、良、恭、俭、让等。

二、整体感知,理解分析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评析】先列出景春的观点:像公孙衍、张仪等能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人,就是大丈夫。在一般人看来,景春的观点确实有点道理:无论公孙衍还是张仪在战国时期都是大名鼎鼎干大事的人物。公孙衍曾继商鞅为秦惠王的大良造,后历仕魏国和韩国,是有名的纵横家之一;张仪以连横术破公孙衍的合纵术之后,也曾担任秦惠王的相,后又任魏国之相。两人均位极人臣,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达到人生顶峰了。人生的理想不就是“出将入相”么?这样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谁还能胜任此称号?景春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评析】先破。接下来讲孟子的反驳,他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的行为与妾妇之道没有区别,本质都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孟子认为那种没有仁义道德原则,只会曲意顺从诸侯王的想法往上爬的人也不能称之大丈夫;那种把个人的自私性凌驾于国家、社会之上的也不能称之为大丈夫。

所以,孟子也先用语气强烈的反问形式来否定景春的崇拜对象——公孙衍和张仪,指出他们称不上什么大丈夫,表示极度蔑视。在景春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孟子紧接着又用略带反问语气的疑问句“子未学礼乎”来诘责对方。孟子之所以这样问,一是指出景春观点错误的本质——不懂礼、违背礼,将景春的思维引入一个新的思考范畴;二是为下文的驳论奠定坚实的立场;四是暗示自己的立论基础。

举行士冠礼时,为了更加庄重,父亲一般不亲自去训诲儿子,而是举行一定的仪式,郑重其事地邀请乡里有名望的绅士,一般是退休在家的朝廷官员,代替自己来训诲受冠礼者。因受父亲邀请而代替父亲训诲,所以孟子说“父命之”。冠礼上要加三次冠——布冠、武冠、文冠,每次加冠,正宾都要代替父亲说训辞,这些训辞除了祝福长寿外,最主要的是训诫受冠者要修养好仁德。意思是没有仁德,便不是成人,至少是不合格的人!这是合乎“礼”的事实,然而景春似乎不懂,所以孟子用“子未学礼乎”来讥刺他。而女子出嫁时,母亲就要教育出嫁女子所受的训诫内容——恭敬、谨慎、无违(即顺从),这就是古代女子所必须遵守的“妇道”,孟子把公孙衍和张仪之流看作是只知顺从的女子,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也写得详细。

【小结】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下了这么一个结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种一味顺从原则,根本称不上 “大丈夫”?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评析】后立。否定景春的看法后,孟子再阐明自己对大丈夫的认识——必须以“仁”“礼”“义”为立世处事原则。其中“广居”喻指“仁”,“正位”喻指“礼”,“大道”喻指“义”。孟子告诉景春,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宅心不仁厚,身上无仁德,行事不仁爱,即使住在国君所赐的广宇大宅中,也算不得大丈夫;如果心中没有装着人民,对国家不敬畏和热爱,遇国君犯错而不敢劝谏只会一味曲从,即使仪容堂堂地站在朝班上,也算不得大丈夫;如果心中没有真理和正义,搬弄是非,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的去挑起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即使你走在天下最宽广的官道上,同样算不得大丈夫。只有按“仁”“礼”“义”为立世处事准则,一个人才可能成为大丈夫。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评析】那么大丈夫遇到不同的世道,又该如何处世呢?孟子的观点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指人生得志,如为政一方或当朝掌权。如周文王的祖父古公被推为部落首领后,遇戎狄的薰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古公就把财物给了他们,以保证自己的部族免受战争之难,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薰育族后来又来侵扰,想夺取土地和人民,古公为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在劝住因愤怒想要奋起抗击的民众后,就率领家众离开自己辛苦经营的豳地,经历千难万险迁移到了岐山脚下。结果豳地百姓扶老携幼全跟着古公到了岐下,就连周边邻国的百姓也纷纷赶来投奔古公。古公的行为不是贪生怕死,而是遵循走和平道路、珍惜生命的“仁”“义”正道,所以周部落得以进一步兴旺起来。

身材矮小的晏婴(晏子)何以能成为齐国的三朝元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晏婴能做到“与民由之”。有一次,宠臣梁丘据替齐景公找了一个叫虞的流行音乐歌手,于是景公彻夜笙歌,竟连第二天的上朝都忘了。晏婴知道后,立即逮捕并遣返了虞,再去景公那儿直谏,指出景公听流行音乐是违礼之举,必定导致亡国,最后景公认错改正。

第三个问题是不得志又如何处世。世上的人得志者少,不得志者多;人的一生得志时间短,不得志时间长。连孔子、孟子等都一生不太得志,何况常人?大丈夫如果不得志该如何呢?答案是“独行其道”。孔子、孟子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就是前面提到的晏婴,也有不得志的时候。齐庄公继位后崇尚勇力,不顾道义,也讨厌晏子,便在酒宴上让乐工连唱三遍“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算了!算了!寡人我不能高兴,你来干什么)”。晏子听懂后进行了劝谏,但庄公不听。于是晏子便把受赏得来的贵重物品全部缴还给庄公,那些不值钱而可以卖的就送到市场上去。做完这一切后,便步行东去,直到滨海一个小村子里,自己过起耕读生活。后来齐庄公被大臣崔杼所弑,齐景公继位,又把晏子召了回去,并任其为相。晏子不贪财,不恋位,即使做了农民也不忘修身(如果忘了修身,景公也不会再重用他了),这就是“独行其道”,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评析】 “富贵”就是的“得志”之时,“贫贱”就是“不得志”,至于“威武”,是身处乱世,人经常会面临别人的威胁。人处于富贵的境遇中,要做到内心不受惑乱;处于贫贱的恶劣境遇中,要做到内心志向坚定不移;而面对武力威迫,则要做到不屈服。这就是大丈夫正确的处世态度。

晏婴相齐景公时,曾多次受到景公的赏赐,但晏婴都用各种借口一一谢绝。为什么?因为他首先考虑百姓的生活状况还不怎么好,自己怎能接受更多的赏赐呢?心中有民有国,晏婴才能做到富贵不淫。“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为何能安贫乐道?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内心志向可谓坚定矣!子路自从入了儒门后,他真得做到了在“威武”面前不屈服。《左传》记载了子路死时的情境。子路担任卫大夫孔悝的家宰,孔悝的舅舅蒯聩(卫太子)作乱,并强迫孔悝加盟,子路以为这样做违礼,坚决不从,并为了救主,在孔悝其他家臣都往外逃难并劝子路也一起逃时,子路却想尽办法进城,他说:“吃了他的俸禄,不应躲避祸难。”结果与蒯聩派来的武士决斗,子路被对方用戈击中,连帽带也被砍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便从容地系好帽带而死。晏婴、颜渊、子路,这些人心中有仁德、生活不违礼、行为坚守道义,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总之,孟子关于坚守仁义仁的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让他们在实现抱负的路上,永远正道直行,成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三、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板书

景春观点: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批驳:以顺为正,妾妇之道。

何为大丈夫?——坚守“仁”“义”“礼”,有道德操守。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第4篇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