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日期:2021-10-26

这是《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第1篇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把握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情感体验 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至上课。)

  作者生平简介,回顾南渡前的词作,由生活变化引出其后期创作《声声慢》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 2、学生齐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愁” )

  三、赏意象 品愁情

  1、 作者的“愁”绪是由哪一个动作引发的,结果怎样,心情如何?

  2、 这样的.“愁”情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呢?

  3、 写出了意象的什么特征,与“愁”有何关系呢?(学生交流探讨)

  4、 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传达出了怎样的心情?

  5、 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作品中的“愁”又多了哪些内涵呢?(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四、结语

  1、 教师小结全词 自由诵读

  2、 齐声背诵《声声慢》

  五、作业

  生活中的你也有“愁绪”:乡愁、离愁、丝缕忧愁……请你用最形象的语言将这种情感传达出来。

  [附板书设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梧桐 细雨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第2篇

《绝望》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读懂了,题目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3、赏析品读

  (1)提问:作者借和景物(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情。

  明确: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小组自选一种感兴趣的意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分组)

  ②小组汇报,教师疏导

  淡酒:“三杯两盏淡酒”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不是酒淡,而是心寒。)

  典型意象分析:酒是愁思的`象征。

  急风:“怎敌他晚来风急”

  思考:“急风”意在说什么?

  典型意象分析: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考:本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

  典型意象分析:雁是思念、寄托的象征。

  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有谁堪摘包含“无甚可摘”和“有谁堪与共摘”之意。

  思考:“黄花”有没有寓意呢?(花盛,乐景写哀;花衰,以花喻人。)

  典型意象分析: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处境。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略讲句意过渡。

  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思考:本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以声衬情,有“顿挫凄绝”之感。)

  典型意象分析: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

  哀伤﹑愁丝的象征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思考:开头七组叠词是怎样多角度抒写愁情的?(动作、境况与内心情感)

  这三句有何特色?(叠字叠词与音乐美)

  (四)主旨总结:

  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讨论:联系时代背景与词人遭遇,你认为

  明确:(国愁,家愁和情愁。)并板书

  (五)拓展训练:(比一比,写一写)

  1、句子仿写:

  原来,愁绪也可以写的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

  (六)配乐读(诵一诵)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声声慢》

  “愁”字包含了什么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第3篇

一、 教学目的:

  1 感受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思想。

  2 感受作者用字用词的凝练及情浓的表达。

  二、 教学重难点:

  1 如何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意境。

  2 如何领会作者在词中表达的叠词的意义所在。

  三、 教学过程:

  1 引入:南宋的历史状况。

  2 让学生默读词句,感受词句所描绘的情感。

  3 重点词语学习:

  寻寻觅觅:意思是指想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表现作者对过去的怀念的惆怅迷茫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表示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指天气有时候暖有时候冷。

  将息:古代语言,意思为休息。

  怎敌他:如何抵挡得住。

  堪:可以。

  这次第:这种情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仅凭一个“愁”字怎么可以概括得尽呢?

  最后叫学生分析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参考答案如下:作品打破了上下片词的填词的局限性,一气而就自己的心情来表达着哀愁痛苦,如歌般的节律既是节节徐行,而词中的意思是凄美婉丽。词中每个字都似乎满含泪水,充满悲伤,而用字又是,风格深沉而凝重,很富艺术感染力。尤其是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含蓄而极度地展现了作者的悲戚之苦重。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疏通“词”义,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怀,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通过典型意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本词,体会情感。

  2、诵读本词,感受诗词意境,了解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关注典型意象,学会抓住意象进行诗词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喜欢唱或听的歌曲

  2、欣赏《月满西楼》

  3、谈听后的感受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18岁那年,找到幸福的另一半,嫁给赵明诚。两人志趣相投,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感情更是如漆似胶。然而,命运多舛,靖康之变(金国入侵,徽钦二帝被俘,北宋亡,宋高宗赵构继承皇位后定都浙江临安(今杭州),临安在旧都汴京南,故史称南宋)后,也就是她42岁那年,金兵入侵中原,同丈夫颠沛流离,流落与南方,逃亡期间大部分古玩丧失殆尽,心情抑郁。两年后,丈夫因病去世,从此她孤苦无依,生活悲愁!

  有词集《漱玉词》传世。其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与风格有所不同。

  南渡前:

  内容——闺思离愁

  词风——芳馨俊逸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2、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情,不知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创作了《声声慢》这首词。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三)讲授新课

  1、朗读,把握感情基调

  (1)学生试读,并评价;

  (2)教师示范读。(配乐)

  (3)学生再读(推荐)

  2、理解词意

  (1)结合注释卡片,理解词意

  (2)自由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3)总体把握:哪一句、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本词的基调?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愁)

  (4)1、出示李煜和贺铸的写愁名句(简单分析比喻的修辞)

  2、比较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前两者具体,后者愁到无语)

  3、出示法国诗人克洛岱的《绝望》,试分析为什么写得不好(直白,不委婉) 李词(委婉含蓄,用意象来抒写情感)

  《绝望》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读懂了,题目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3、赏析品读

  (1)提问:作者借和景物(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情。

  明确: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小组自选一种感兴趣的意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分组)

  ②小组汇报,教师疏导

  淡酒:“三杯两盏淡酒”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不是酒淡,而是心寒。)

  典型意象分析:酒是愁思的象征。

  急风:“怎敌他晚来风急”

  思考:“急风”意在说什么?

  典型意象分析: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考:本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

  典型意象分析:雁是思念、寄托的象征。

  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有谁堪摘包含“无甚可摘”和“有谁堪与共摘”之意。

  思考:“黄花”有没有寓意呢?(花盛,乐景写哀;花衰,以花喻人。)

  典型意象分析: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处境。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略讲句意过渡。

  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思考:本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以声衬情,有“顿挫凄绝”之感。)

  典型意象分析: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

  哀伤﹑愁丝的象征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思考:开头七组叠词是怎样多角度抒写愁情的?(动作、境况与内心情感)

  这三句有何特色?(叠字叠词与音乐美)

  (四)主旨总结:

  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讨论:联系时代背景与词人遭遇,你认为

  明确:(国愁,家愁和情愁。)并板书

  (五)拓展训练:(比一比,写一写)

  1、句子仿写:

  原来,愁绪也可以写的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

  (六)配乐读(诵一诵)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声声慢》

  “愁”字包含了什么愁?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