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

日期:2021-08-08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第1篇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课题),意思是--我(梁惠王)对于治理国家。此文是不是也具有孟子文章的一贯特点呢?它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呢?

  请三位同学轮读课文,注意正音,并重点思考文章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1)曳兵(ye)

  胜食(sheng)

  数罟(cugu)

  湾池(wu)

  衣帛(yibo)

  鸡豚(tun)

  狗彘(zhi)

  庠序(xiang)

  饿莩(piao)

  (2)文章主要围绕“民不加多”展开论述。

  (复习诵读孟子的文章导入,唤起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这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是此课教学的起点。)

  (二)研习:民不加多,何也?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且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小民,你愿意往梁惠王那里跑吗?何也?请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思考。

  点拨明确:

  1,少数人愿意往梁惠王处跑:梁惠王移民移粟,似乎比邻国之君更关心百姓的生死。

  2,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

  (1)河内凶,移民、移粟。

  凶,收成不好,荒年。为什么会有荒年?是天灾还是人祸?从后文“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看,不排除“人祸”的可能。

  移民、移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o”人非“物”,安土重迁,岂能说移就移?

  (2)王好战。“民加多”不是梁惠王的真正目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成就霸业。想成就霸业,所以急需“民加多”以便帮助他去攻打他国。因此,梁惠王没有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他只是把百姓作为战争的工具,你若跑到他那里去,迟早是要被拉去打仗的。

  (3)违农时,数罟入,斧斤入……

  孟子的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判断,梁惠王平时的为政可能是不注意老百姓的生产的。可能会因战争、修城池、建筑宫殿等随时拉“民”去服劳役,从而影响农时:捕鱼,砍树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结果,弄得百姓食不得其饱,住无其房《没有木材盖房子》,死无其棺《没有木材做棺椁》。这样的环境,不是养人的所在。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

  丰收的年月,粮食吃不完,没能施行“检”的制度,政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粮食,而让它们白白地给猪狗吃掉;遇上荒年,饿殍遍野,却不能够施行“发”的制度,政府出面把粮食以平价发放给百姓赈灾。百姓死了,却怪罪年成不好。

  (不愿往梁惠王处跑的前两条理由,学生容易找到也容易理解,而后两条则需要老师点拨和引导。当然,也可将后两条理由留待学生理解了孟子的为政措施之后再引导学生理解。)

  小结:梁惠王之于国,所谓的“尽心”,只是自欺欺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相比,本质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根本上爱民。所以,一般人不会往他那里跑。

  (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此文前三段内容,字词教学只需稍注意“甲”“兵”“走”等即可。)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一员小民,便于学生进入文本,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梁惠王“民不加多”的.主要原因还是他没有真正“尽心”。)

  (三)研习:如何使民加多?

  过渡:只要看清了梁惠王的本质,一般人是不会跑到他那里去的,所以他那样做是无法“使民加多”的。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民加多”呢?

  1,假如你当时真的没有往梁惠王处跑,倒跑到孟子那里去拜孟子为师了。你能把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归纳一下吗?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这样做了有什么效果?能给我们解说F吗?默读末段并思考。

  思考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养生丧死无憾也。

  (PPT小结,略)

  (2)王道之成:

  1)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

  2)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PPT小结,略)

  2,“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有什么关系?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主要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也”。“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

  生的物质基础是吃和住。死更是大事情,“死生也大矣”,解决好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入土为安,入土需要棺椁。颜回死后没有棺椁,其父亲希望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购置棺椁。可见死有棺椁,对那时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王道之成,不但解决了生死问题,还使民有教,使百姓懂得孝悌,老人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衣帛食肉。孟子这里尤其强调年龄问题--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可见“王道之成”更强调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要“老有所养”,物质是基础,但更需“申之以孝悌”,“申”,是反复叮咛的意思,可见孝悌才是重中之重。这与儒家思想对孝悌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悌而“好犯上,未之有”,不犯上,自然安定了。另外,民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令人向往的。就是现今社会,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仍不断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制度就是这样的追求。就是现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单位总是令人向往的,比如我们渴望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了有医疗费等。自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国家,谁不愿意去呢?所以,孟子的“王道之成”,表面上强调的是“孝悌”,使老人享受到好处,实际上它恰恰有利于“民加多”。这与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思想是-脉相承的。

  总之,“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四条措施分别是“纺、蓄、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

  3,比赛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这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学习容易浅尝辄止,老师的教学也容易一滑而过。所以,老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在这里停下来,放慢学习的脚步,好好琢磨“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黎民”等词,理解“王道之成”强调的是使民“老有所养”“老而无忧”,强调的是“孝悌”,强调的是“教民”--其内涵正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因此达到“使民加多”,最终实现梁惠王的霸业。)

  (四)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你看来,梁惠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有两种可能:

  1,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孟子说得很有道理,说梁惠王与邻国本质相同“以战喻”,既形象生动又含蓄,很有说服力,梁惠王能够认真听取孟子的建议。

  (2)孟子是顺着梁惠王的思路提的建议,“民加多”是梁惠王最迫切的希望。孟子在讲述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和王道之成的四条措施时,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不得不相信按孟子所说的去做是能够“使民加多”的。

  (3)孟子描绘的政治蓝图比较诱人,同时又有对比(罪岁,则民不至:爱民,则民至),所以梁惠王应该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2,不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愿望比较迫切,但他或许没有耐心施行孟子的建议。

  (2)当时国际形势,容不得梁惠王按孟子建议行事。(相机补充历史背景。)

  (这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五)走出文本:探究现实意义

  梁惠王当年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都没关系,因为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与我们的关系不大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你作为孟老夫子的嫡传弟子,跟随孟老夫子刻苦学习多年,今天突然通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21世纪的地球,你觉得你跟随你师傅所学的什么“民本”思想啊、什么“仁政”思想啊,对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有用吗?

  讨论后明确:

  1,孟子的“仁政”思想即“爱的政治”,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相当于现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非常先进。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正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检”“发”制度,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粮食危机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4,孟子非常强调“老有所养”,对当今社会如何做好老年人的晚年安度工作,也有重大的启示。

  (不论学习什么,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如此,方可把书读活。此环节目的即在于此。)

  (六)作业

  熟读全文,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第2篇

学习目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了解《孟子》

  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

  4、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掌握有关句式的特点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串讲法,朗读法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理解设喻方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在闽南方言中有两句俗话,叫“龟笑鳖没尾”,“卖乌贼的笑补雨伞的”,意思是两个半斤八两的人,其中一个却反过来笑话另一个。大家还能再举出一个类似的词语吗?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寡人之于国也》,“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出自这里。

  (二)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三)《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四)复习出自《孟子》的名句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bān通假字,同“斑”(8)悌

  (六)串讲分析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带读本段,学生朗读。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七)小结

  文章的前四段主要写孟子用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八)布置作业

  预习最后一部分,思考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1、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握,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效果良好。

  2、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多媒体课件无法使用,整个步骤被打破,虽继续完成教学但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文讲解主要以串讲为主,注重字词义的落实,及新旧知识的贯通。同时在处理文章时注重对文章的朗读,因为孟子的文章以气势见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朗读的指导,并且采用教师带读的方法,加强学生的领会和朗读。

  4、虽然有经过准备,但从上课中出现的问题仍可看出自己在备课过程当中存在疏漏,且对文章的挖掘不够深入。如“兵刃既接”中的“兵”,没有细致的分析,误将他归为古今异义,但是兵的古义“兵器”在现代汉语中也存在,所以将他归为一词多义会更合适。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对文章逻辑结构的分析方面没有过多的阐述,而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也不够透彻,这在第二课时时补充。另外对于开篇梁惠王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的语气分析有失偏颇,应当在有充足论据的情况下再下定论。

  5、由于该班学生较活跃,所以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双边交流,而忽视了一些提问的设计,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变通。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评议----养正中学课题组

  评议者1:课文讲解主要以串讲为主,注重字词义的落实,及新旧知识的贯通;对于朗读的分析较细致。应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胜”通读shèng,不需要强调古读音。

  评议者2:课堂还是以常规教学为主,注重双边交流,讲解详细,基础扎实。应注意重点字词的引申、板书;教学节奏较慢。

  评议者3:声音洪亮,基础扎实。应注意的是“兵”属于一词多义,而不是古今异义。

  评议者4:基本功到位,两手抓(既有自我的阐释,又扣紧高考)。应注意的是教无定法,另外对于开篇的梁惠王语气的分析过于主观,还可探讨;同时对于“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还可详细讲解。

  评议者5:课堂气氛的控制较好,重点字词都能涉及强调。

  评议者6:注意了孟子文章的气势,将他文章的“理直气壮”表达了出来。

  评议者7: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文言文的语气、语调、标点的使用,要讲究抑扬顿挫;关键语句的分析应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再深入挖掘,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好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第3篇

【教学目的】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⑵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 养生

  , 不可胜食也。 丧死──→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九、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 养生

  , 不可胜食也。 丧死──→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无憾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入语第4篇

 教学重点:

  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解决办法:

  1、学生自学质疑、讨论答疑

  2、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3、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答疑

  教师诱导讲析用时10分钟学生思考活动练习用时30分钟

  教师诱导讲析学生思考活动练习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词语的意思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师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2、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词语的意思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师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3、请同学们理解“兵”的意思: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师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