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

日期:2021-08-14

这是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

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第1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听完四子述志,孔子毫不掩饰自己对曾皙的由衷赞赏, “夫子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也。’”而对于孔子赞成曾皙的原因,后世颇有争议,代表性说法有以下几种:

①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这篇文字在《论语》中篇幅亦长,恐怕是战国时期孔门后学所记。〔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

②“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

③“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

④“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

以上说法,各有侧重。因为曾点的政治抱负是通过对春风沂水的描叙而曲折表露出来的,又没有确切的史料佐证,所以大家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说法①在难获真解的情况下将《侍坐》篇推测为孔门后学所记,颇有些妄加揣度。

说法②认为:曾皙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处处碰壁之后的孔子的晚年心态,故获赞。钱穆先生也持此说,认为“孔门讲学本在用世,故有如或知尔之问……三人所学各有所长,可备世用……然孔子则寄慨于道大而莫能用,深惜三子者之一意于进取,而或不遇见用之时,乃特赏于曾皙之放情事外,能从容自得乐趣于曰常之间也。”我认为这并非孔子思想的常态,甚至有矮化孔子之嫌。

说法③则更多地关注了子路、冉有、公西华述志的内容,关注了子路和曾皙述志时的“情境”,而对最核心的曾皙述志的内容缺少必要的观照。

说法④对原文理解准确深入,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解释和逻辑说明而使后人难得其要。

要理解孔子赞同曾皙的原因,曾皙所言“异乎三子者之撰”很重要。那么,异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三子者之撰”。子路志在“可使有勇”、冉有志在“可使足民”、公西华志在“愿为小相”。无论是子路、冉有还是公西华所阐述的志向,于他们的能力来说,都是胜任的,这一点,可以在《论语·公冶长》中得到验证。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也就是说,子路长于治军,冉有长于经济,公西华长于外交礼节——这是孔子对三人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三子的理想惊人地吻合。所以,孔子不赞同他们,既不会是因为否定其能力,也不会是因为三子“志非其能”。

这一理解,可以在下文孔子对“三子之志”的点评中得到加强。夫子“哂”子路只是因为其“言”不让而非其“志”不让;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界定了他们谈的理想都是“治国”;最后特别说到“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表面上只是肯定公西华的才能,其实我们只要推而广之就可以知道,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的才能是充分肯定的。所以,孔子不赞同他们,不是因为否定其能力。

既然不是否定“三子”的治国之才,那么孔子是不是否定三子述志的态度呢?显然也不全是!因为除了子路,其他两人回答的态度都是很谦虚的。

那么,曾皙之撰异在何处?

是出发点不同。

三子谈理想,都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是如何大展才能。原文中,“可使”“可使”“愿学”“愿为”均可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有志于“治政而自显”的明证。而社会,只是他们大展拳脚的背景,至于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统治者,人民在这样的社会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无所谓,起码不在三者的考虑范围,甚至还有那种人民越苦难,越能彰显自己才能的心理,比如子路。子路施展才能的背景是:中等国家(千乘之国)、夹缝中求生存(摄乎大国之间)、外遭侵略(加之以师旅)、内遇荒年(因之以饥馑)。这样的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子路自言只需三年便“可使足民,且知方也”。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子路述志之时的自信与得意。可不可以做这样的假设:这样的人,当他的意愿和人民统一时,那当然好;但如果违背呢,就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他有可能成为英雄,当然也有可能是奸雄。

曾皙则不同,他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考虑了广大人民的幸福与快乐。而这正是儒家“仁”的核心价值所在。曾皙描绘的“暮春图”将本人隐于画卷之外,却恰恰让我们看到了曾皙之“异”。参加活动的,有冠者,有童子——老少同乐;参加活动的人数,五六人加六七人——随意为好;活动内容,有洗澡,有吹风,有唱歌——高兴便好。这幅“暮春图”俨然就是一幅“乐民图”。正如朱熹在《四书集注》里所言:“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如果真的能达到他所说的“春风沂水”的大同境界,那么是否能逞个人之智、之能、之勇,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是有类似于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想法的。只有真正把天下苍生放在心底之人,只有对整个人类抱有慈悲之心的人,才会有对这个世界怀有深深的忧虑,也才会在需要他担当之时,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因为,不是我非要去做什么,也不是我有什么高人一等的思想。只是我觉得,这天下事,也许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当然,既属于你,也属于我。如果你不做,我不做,那谁去做?所以我必须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春秋乱世,乱世需要英雄,可乱世如果变成了治世,我是不是英雄又何妨?儒雅的孔子更是勇敢的孔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勇敢有点堂吉诃德的味道。

回到前面《论语·公冶长》的这段引文,孟武伯问的是“‘仁’乎?”,孔子的回答,在分别肯定了三子才能之后均以“不知其仁也”结束回答。这就表明,三子虽才能出众,但还远未达到儒家的最高追求——仁。而曾皙之志,则以形象描述为儒家之“仁”作了诠释,是以获赞。孔子曾经告诫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简而言之,君子儒就是道义儒,小人儒就是职业儒(钱穆《孔子传》第8页)。孔子的教导,是让弟子把生民疾苦、社会道义放在第一位,不以成就自我作为人生目标。

所以,孔子在面对礼乐崩坏的社会时显得有点“迂”(执着),有点“惶惶”。孔子自己深知:哪怕是邦国无道,自己也无法做到隐藏智慧,袖手置之。因为,黎民之苦皆入我心,家国之痛皆在我怀!这在一个以自保和自显为人生理想的“智者”看来,是很难理解的。孔子之“仁”使他不能“守拙”,所以只能一边说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边如别人所鄙弃的那样,如丧家之犬奔走于茫茫天地之中,留下的只是孤独的背影。孔子自言:“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这声“其愚不可及也”的叹息中,饱含了酸楚和血泪,更饱含了属于天下苍生的忘我与坚定!

孔子对社会有担当精神,对人民有悲悯情怀,既理解与尊重别人的“邦无道则愚”“邦无道则隐”,又不允许自己在“邦无道”时置身世外,这就是胸怀和境界。希望“克己复礼”,虽知世不可治,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于是,只能以入世的悲剧英雄的身份表达。孔子比当时的人们,还多了几分苦难。天下苍生的苦难,就是孔子的苦难;但是,孔子的苦难,又能成为谁的苦难?甚至,又有谁能理解?哪怕是螳臂当车,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当仁不让!这样的堂吉诃德是苦难的,又是幸福的;拥有这样的堂吉诃德的社会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孔子的悲剧,虽是时代的悲剧,却不是历史的悲剧。一个个的担当者在当时或许微若尘埃,但我们却愿意,这样的尘埃落满华夏的史册。

回到题目上来。夫子之叹,既是对曾皙勾画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更是赞赏曾皙在述说自己志向时心怀天下的境界,赞赏他不着意于个人才智抱负的施展,而致力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勇敢担当的情怀。因为,在夫子的身后,有一个令他寝食难安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乱世!

所以,孔子,我不愿只是膜拜你,因为仅供人膜拜的形象再高大,再伟岸,却难免孤独,寂寞,“高山仰止”的敬意往往也伴随着难以逾越的距离感,而我,更想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拥抱你!

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第2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实的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谈论理想、志趣的事情。最后一个发言的学生曾皙用朴素晓畅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的理想蓝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当即评说,文章写道:“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赞许曾点的宁静淡泊、逍遥自在的生活志向呢?又为什么“喟然叹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人教社)和许多资料都认为,这种认同评价反映了孔子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而夫意绝望,隐退田园的心理。因为,孔了曾经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希望当政者重用他并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是屡遭拒绝,孔子碰了一鼻子灰,免不了心灰意冷,产生一些消极隐退的想法。他曾跟颜渊说过一句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们,能够推行自己的主张,那就竭尽全力做一翻事业;如果没有人任用我们,那就退身自隐,与世无争。因此,他单单赞赏曾皙的话。这种理解知人论“事”,合情合理,但失之肤浅,也割裂了文章的整体联系,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要联系全文特别是要联系四个学生的谈话内容及其相互联系,还有孔了对不同学生的理想的评价来理解。试作如下分析。首先,《侍坐》章虽然属于语录体散文,但四个学生畅言理想抱负的文字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它们应该是排列有序、层进相衔的,传统的分析往往把孔子的四个学生的谈话内容割裂开来,独自理解。其实,这四层内容,无论从学生发言顺序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发言内容高低深浅来看,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的。从学生发言的顺序来看是从大到小,据考证,当时孔子约60岁,子路约51岁,和孔子是同龄人,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大约18岁,曾皙因为鼓瑟,所以别的同学先发言,整个发言的顺序是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文章开头第一句叙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全按照学生年龄辈份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有意思的是,这种发言顺序不知是孔子随意点将的结果还是《论语》编纂者的有意安排。从四个学生发言的内容来看,四个层次之间是一种层进相接,有机统一的关系。子路第一个发言,治国安邦,强调抵御侵略,平定战乱,消除饥荒 ,稳定局势,侧重于以勇强国;冉有第二个发言,强调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侧重于以粮富国;公西华第三个发言,强调祭祀祖先,胸怀虔诚,或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循规蹈矩,而不肆意妄为,侧重以礼治国;曾皙最后一个发言,而且是在聆听了前面三个同学的理想之后别具情趣的发言,他强调社会清明,风俗纯美,逍遥自在的生活,这种理想侧重于以美治国。四种理想中前三种均是从政治国,从抵抗外敌入侵说到发展国内生产再到推行礼乐教化,后一种理想的实现均以前一种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是前一种理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种理想则是前三种政治理想的综合和发展,只不过曾皙描述得比较含蓄而已。四个学生依次谈理想分别构成四个层次,层次之间呈现出一种逐层递进,有机统一的整体感。清代学者张履祥在评点《侍坐》章时,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于治道亦有次第。祸乱戡定,而后可施政教,初时师旅馑,子路之使有勇知方,所以戡定祸乱也。乱之既定,则宜阜俗,冉有之足民,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则宜继以教化,子华之宗庙会同,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俗美,民生和乐,熙熙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曾皙之春风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夫三代之矣,能不喟然长叹?!”(参见李泽厚《论语今读》第272页,安徽教育出版)。这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四层言志内容的整体联系。其次,既然前面四个学生依次言志的四层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就不能把孔子总结性的感叹“吾与点也”单独剥离出来,而应联系四层内容及其整体关系来理解孔子的“喟然”长叹和“吾与点也”。我认为,孔子这一番声情并茂的点评决不仅仅是对曾皙一个人的理想志趣的评价,而应是对四个学生的理想志趣的总体评价,并且是在比较了四个学生的理想志趣之后所作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既有对前面三个发言的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埂想的认同和赞扬,又有对最后一个发言的曾皙的欣赏和赞叹,同时还有对四个理想抱负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实力和才能的坚信和肯定。(这从文章结尾一段孔子的总体评价中可以看得出来)。而且在这种评价中,我们完全可以确证,孔子对各种理想志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必定是深刻洞悉的。他尤其欣赏曾皙所描绘的理想蓝图,那是因为这种理想蓝图是前成三种理想发展的终极结果,是孔子心目中至淳至美的“大同世界”,是儒家礼乐沼国付诸实践的完美体现。综上所述,我认为对孔子喟然“长叹”、“吾与点也”这一评价的理解,必须立足全文,整体着眼,梳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这种关系来分析,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个相对完整、圆通照应的结论。

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第3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教材说明】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幅较长,语言生动,其中不乏细节描写,历来是研究孔子思想以及孔门弟子的重要而宝贵的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先秦诸子选读》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均将此篇选入其中。本教学设计是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所选的《侍坐章》为教材进行设计和规划教学的。

  【学习目标】

  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进度,高一学生已经学完必修的四册教材,阅读过十几篇文言作品,掌握了一定的文言词句知识。为此,本课学习目标拟定如下:

  1、介绍语言文化常识,例如古代名与字、“晳”字的写法等。

  2、落实文言基础知识,读懂篇章大意,过好语言难关。

  3、理解四子之志,以及孔子“吾与点也”的思想内涵。

  “吾与点也”也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预习

  1、对照注解阅读课文,初通文意,完成语言基础练习。

  2、朗读课文3遍,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3、阅读研讨练习的“相关链接”资料,了解孔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评价,以及孔子的志向。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孔子及《论语》的地位和影响

  1、结合学生实际简单介绍孔子思想及《论语》对中国人生活与思想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课文出处

  今天我们所学的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次印刷),文章选自何晏等人《论语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

  二、了解语言文化常识

  朗读标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个标题就是课文的第一句话。《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取首章前面二三个字作篇名,没有实际意义。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侍坐,即陪长者聊天。

  首先,看看这四个人的排列顺序。朱熹说:“四子侍坐,以齿为序,各言其志”。“以齿为序”,即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列。中国古代很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所谓孝悌,孝即孝敬父母长辈,悌即尊重兄长。

  其次,看这里的名字,与孔子对他们的称呼不同。这里称字,而孔子称呼其名。对一个人直呼其名和称呼其字,包含了古代人的文化观。

  中国古代做官的人,以及知识分子,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名与字在意义上有着某些联系。有的名与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由,所走的路;周瑜,字公瑾,瑜、瑾都是美玉。有的名与字意义相对,例如:曾点,字晳,点,小黑点也,皙,肤色洁白之意;韩愈,字退之。有的名与字的意义有文化上或事理上的联系,例如:孔子,固其母曾去尼丘山向神祈祷,才怀了孕生下孔子,又因他排行老二,所以给他取名丘,字仲尼;孔子弟子冉求,字子有,须先“求”才能“有”;公西赤,字子华,赤,红色,华,花也。

  长辈或上级对晚辈或下级,可以直呼其名,而晚辈或下级对长辈或上级,则只能称其字,这就是为尊者讳。课文里,孔子分别称呼他的四位弟子为“由”、“求”、“赤”、“点”,即直呼其名,而本文的笔者在写作时却称其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即称其字。这是一种文化自觉行为。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再次,看曾晳的“晳”字是怎么写的。

  晳,从析从日。人教版2006年的版本写作“皙”(从析从白),2008年的版本改成了“晳(从析从日)”。是印刷错误吗?这两个字究竟哪个是正确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从深圳大学图书馆查找了许多资料,结果发现:现行图书中有关曾晳的“晳”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析从白的“皙”,例如于丹的《论语心得》等一般通俗读物中都写作“皙”;一种是从析从日的“晳”,例如杨树达、南怀瑾、李泽厚等人的著作,王力的《古代汉语》,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的图书,以及台湾的《国学基本教材》都写作“晳”。其实,“晳”与“皙”这两个字不是异体字,意义上也没有相通之处(皙,是皮肤白的意思;晳,是“晰”的异体字,是明晰的意思),可是为什么却出现二字混用的情况呢?最后,《康熙字典》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拼音:xī,部首:日

  【辰集上】【日字部】晳【正韵】思积切,音析。【五经文字】晳从白。相承多从日,非。【正韵】曾点,字晳,本从白,《论》《孟》《史记》皆讹从日。今不可改,故收入。【正字通】按从白者为白色之皙。从日者为明辨之晳。二字义各异也。

  可见,“皙”是其本字,而“晳”是因为《论》《孟》《史记》皆讹从日,“今不可改”,所以,后世治《论语》的学问家大都沿用“皙(从析从日)”字。这些大方之家都遵从了语言发展中“约定俗成”的原则。我们学语文,也要学会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负责任。

  三、落实文言基础,初通篇章大意

  1、检查预习情况。

  2、流利朗读课文。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四、理解并探讨四子之志,理解“吾与点也”的思想内涵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大意,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二,目标之三是理解四子之志及孔子“吾与点也”的思想内涵。

  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可以引用孔子自己的话语。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下面探讨四子之志。

  (一)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把问题的答案简要的写在教材相应的地方):

  1、这四子的志向各是什么?用简洁完整的语句概括。

  2、他们能够胜任吗?

  3、你认为他们之中谁的志向最值得赞赏?为什么?(共同讨论)

  子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晳:“异乎三子者之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二)深入探究

  读孔子对四子之志的评点语段,讨论如下问题:

  1、从对子路之志的.评价中,你觉得孔子作为一个老师怎么样?

  (了解学生,严格要求,因材施教,对弟子的评价恰如其分。《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看来,孔子是个出色的老师。)

  2、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之志的沉默不语,以及后来回答曾点问题时孔子的评价,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认为,冉有多才多艺,知礼乐,可以礼治国,但他却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公西华擅长外交辞令,有外交家的才干,可是,他却说自己“愿为小相”,他们都没有使自己做到“人尽其材。

  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志向太过远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不行;志向太小,不能使自己人尽其材,大材小用,也不行。就像我们中考高考选择学校,将来大学毕业选择工作岗位一样,不一定是学校越好,职位薪水越高就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在自己的上司和同行面前应该做好我自己,不亢不卑,不谄媚讨好,不卑躬屈膝,用实力说话。)

  3、曾晳是个什么样的人?曾晳说的是志向吗?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性情宁静淡泊之人,“鲁之狂士”;胆大而心细,当他们每人各言其志之后,他能追问孔子为何哂由,又为什么对冉有、公西华的志向不着评价。曾晳与一群人到曲阜城南的沂水边去春游。这种“与人乐乐”的和谐欢乐的生活图景,正是推行礼乐教化的结果,是以礼治国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说“吾与点也”,即我赞同曾点的观点啊。)

  4、根据文意回答,孔子说“吾与点也”时为什么“喟然”而叹?

  (“喟然”是长叹惋惜的样子。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结合课文来理解,前面三位弟子所说的志向,孔子都不太满意,觉得美中不足,所以孔子为他们叹惋;而当曾晳说出自己的志向时,孔子立即表示赞同。二是结合曾晳的身世来理解,钱穆先生持这种看法。钱穆在他的《论语新解》这样解释道:

  “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晳乃狂门之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岂以忘世自乐,真欲与巢许伍哉?然则孔子之叹,所感深矣,诚学者所当细玩。”

  结合孔子“喟然”“与点”和曾点身世综合分析, 当不应排除这种可能,尤其是曾晳终生不仕, 久居故乡, 又是孔门狂士,因此, 当他在“侍坐”中说出一番务实可行的志向时, 孔子眼见弟子的长进也会由衷地予以赞叹。这正是孔子善于因材施教的体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短短的“侍坐”一章,廖廖315字,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四子侍坐、与夫子共言其志的故事。这个故事究竟是生活实录还是艺术再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孔子对其弟子的才能、性格的真实了解,从而给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指导,孔子对弟子们严格要求,从而让他们做到人尽其材,同时,故事还深刻地表现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与仁。本篇语言的简练、精辟、含义深刻,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细致品味的。

  《论语》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其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之精髓,表现了儒家思想积极奋斗、努力进取而又顺应自然的思想,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的东方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论语》的伟大价值,而美国作家威尔·杜兰特却非常羡慕我们,他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很羡慕中国的儒生——他们被要求记住孔子的每一句话,因为我发现他的每一句话都深刻而精当。有时我认为如果这些格言在我记忆中沉淀20年,我或许会变得心态平和、举止庄重、思绪沉稳、个性深沉、彬彬有礼,这些我能在中国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身上找到。”

  今天这堂课只是学习《论语》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继续阅读《论语》,真正地去领会《论语》的精神实质,用《论语》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智慧之人。

侍坐中孔子对冉有的评价第4篇

孔子曾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纵观孔子的教育言行,可以说他是一位“不失人,亦不失言”的智者。尤其能够利用一切时机,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到了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境。

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30岁开始设帐授徒,51岁开始从政,但他一边做官一边教书,从来没有停止其教育活动。56岁开始周游列国,一路上仍然带着一批学生,出生入死,继续言传身教。晚年回到鲁国,继续以教书为业。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把实现人生理想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的培养艺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至今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其中他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所做的评价,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艺术性。细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静言思之,深觉气象万千,受益非浅。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仲尼弟子列传》又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一般取“七十二”之说)。不过,《论语》中直接点名的并不多,单独点名予以评点的仅17人而已。而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就集中地并且比较综合点评了自己的四个弟子。

关于子路,他是孔子比较得意的弟子之一,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子路当时大约51岁,孔子与几个学生团坐,启发各自言志。当听到子路信誓旦旦地武治千乘之国时,“夫子哂之”。这一“哂”应该说不是起于一时的率性,而是有较深渊源的。

子路是追随孔子多年的弟子,他比孔子小10岁,在《论语》其他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例如: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是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更远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孔子对子路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当时大约31岁。他强调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侧重于以粮富国。当听到冉有立志治理小国,以求丰衣足食时,其实夫子是基本认同他的观点的,但他却未可置否。此中原因也许要从冉有在当季氏(鲁国执政)家臣的时候谈起。

当时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以增加季氏的钱财(见《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质问冉有为什么不谏阻,冉有说了一大堆自己这么干的理由,后来被孔子说的没话可说了,塘塞说:这是季氏的主意,我也没有办法啊!孔子极其气愤,骂他是“求”)并对其他弟子说:“冉有非我徒也,汝等可鸣钟鼓而攻之!”——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冉求曾对孔子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意思是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比孔子小42岁,当时约18岁。当时座中数他年龄最小。他第三个发言,强调祭祀祖先,胸怀虔诚,或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循规蹈矩,而不肆意妄为,侧重以礼治国。《论语》中牵涉到公西华的记载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道:“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公西华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她一釜(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点,孔子说:“再给她一庾(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了公西华母亲五秉(八十石)小米。孔子说:“公西华出使齐国,乘着肥马驾的车,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君子周济急难而不添富贵”。

原思担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他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用来分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冉有担任总管,多给公西华母亲小米,孔子嫌给多了。原思担任总管,自己不肯多要,孔子偏要多给。孔子是觉得公西华本来富有,不该多给,而冉有对公西华有些偏心。

而原思忠诚老实,孔子就宁肯让他拿去分给乡邻也要多给。在给小米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孔子待人之道。

孟武伯曾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追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曾皙此人在古书之中甚少被提及,即使是孔门子弟他也甚少上榜。他仅仅比孔子小6岁,他的儿子曾参(比孔子小47岁)也是孔子的学生。在这一次讨论中,他最后一个被老师问及,也是最后一个回答老师的提问。在此期间,他一直在演奏乐器,专心弹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子课堂充满了平等、自由与活泼的气氛。曾皙强调社会清明,风俗纯美,逍遥自在的生活,这种理想侧重于以美治国。

宋代大儒朱熹如是说:“孔子与点,盖(点)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这个说法影响很大,“尧舜气象”成了孔子的最终理想国。朱熹自己是这样解释尧舜气象的,“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四书集注》);也就是说万物各得其所,人人自安,就是最好的。

南怀瑾曾在他的《论语别裁》中这样解释说:“曾点所讲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真正的民主自由——不是西方的,也不是美国的,而是我们大同世界的那个理想。”

清代学者张履祥在评点《侍坐》章时,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于治道亦有次第。祸乱戡定,而后可施政教,初时师旅馑,子路之使有勇知方,所以戡定祸乱也。乱之既定,则宜阜俗,冉有之足民,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则宜继以教化,子华之宗庙会同,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俗美,民生和乐,熙熙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曾皙之春风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夫三代之矣,能不喟然长叹?!”这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四层言志内容的整体联系。

孔子的评价既有对前面三个发言的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的认同和赞扬,又有对最后一个发言的曾皙的欣赏和赞叹,同时还有对四个理想抱负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实力和才能的坚信和肯定。而且在这种评价中,我们完全可以确证,孔子对各种理想志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必定是深刻洞悉的。他尤其欣赏曾皙所描绘的理想蓝图,那是因为这种理想蓝图是前三种理想发展的终极结果,是孔子心目中至淳至美的“大同世界”,是儒家礼乐沼国付诸实践的完美体现。

总而言之,孔子在与学生交谈时,多听少言,宽厚淳朴。一个“哂之”,是对子路不够礼让的警示;不言不语,则是对冉有乐治小国的认同;而一声喟然长叹,则是对公西华知音般的赞美与肯定。

孔子与学生血肉相连,情浓于水,从他对颜渊的评价中也可见一斑。颜渊在世时,孔子一再赞扬他,不仅是因为“于吾言无所不悦”即颜渊对孔子的话没有不喜爱的,更是由于“回(颜渊子)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因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接连称其“贤哉,回也”。颜渊死时,孔子痛苦之至,长呼:“噫,天丧予,天丧予”。当他在暮年回答鲁哀公“弟子谁为好学”时,再一次提起颜渊,“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哀伤其“不幸短命矣”,在追忆评价中表达其深厚的怀念之情。

孔子评价学生,确实是从心里发出来,真正传达到心里去,师生之间是生命的融合,精神的交汇,很少具有世俗的功利性,这一类对话之中巧以评价的例子在《论语》中还很多,他不是居高临下地下断语,而是平等的商讨,用心的交流和随机的点拨。通过这些点评,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历尽辛酸,饱尝艰苦之后,仍对人与人世充满真诚的善良、爱意与包容,是生死沧桑的疼痛过后的洗练与清明。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