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配方法教学策略

日期:2022-02-16

这是配方法教学策略,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配方法教学策略

配方法教学策略第 1 篇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为幼儿创造了宽松的游戏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吗,帮助相关物体找到它的好朋友,从而进行匹配。

  活动名称:配对游戏

  活动目标:了解事物间的关系,把相关物体进行匹配

  活动重点:把握事物间的关系,将相关事物进行匹配

  活动难点: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 实物:乒乓球、乒乓球拍、锁子、钥匙、碗、勺子、铅笔、文具盒

  2、 图片(苹果、大树、土地、西瓜、葡萄、葡萄藤);图片(狗、骨头、兔子、萝卜、猴子、桃)

  3、 评量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神秘的百宝箱,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百宝箱,猜猜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2)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2.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百宝箱中的物品,让幼儿一一认识,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联系

  师:这么多的东西,它们想要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请小朋友想想它们最好的朋友分别是谁?为什么呢?

  乒乓球——乒乓球拍、锁子——钥匙、碗——勺子、铅笔——文具盒

  教师小结:

  (2)结合图片,探究事物间联系

  师:请小朋友在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好朋友!

  苹果——大树、西瓜——土地、葡萄——葡萄藤、狗——骨头、

  兔子——萝卜、猴子——桃

  3.幼儿操作

  将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匹配

  教师发放评量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活动。

  4.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看你们家有哪些物品能配对成,成为好朋友,明天将你们收集到的好朋友带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5.结束活动

  演唱歌曲《找朋友》。

配方法教学策略第 2 篇

【活动目标】

配一配教案

  运用重叠和并放对应方法对两个不同特征的材料进行配对,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数量5以内的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和瓶盖,大小、粗细不同的绳子和珠珠、颜色、粗细不同的笔和笔套,5种不同颜色的1—5的数字卡片各若干。

  【活动重难点】

  对两个不同特征的材料进行配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谁和谁是好朋友呀?

  2、请你们为他们找好朋友好吗?

  幼儿操作

  1、将不同形状、大小的.瓶子和盖子让引诱而根据颜色和大小的特征进行配对。

  2、将不同粗细的绳子与不同大小孔的珠珠进行配对。。

  3、将颜色、粗细不同的笔和笔套放在一起,要求幼儿按笔和笔套的粗细进行配对)

  二、交流

  1、你刚刚给谁找了好朋友?怎么找到的?

  2、为什么另一个不行呢?

  (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大小配对的方式进行介绍)

  三、幼儿练习

  将5中颜色的1—5的圆点和1—5的数字根据颜色和数量进行配对。

  活动分析:

  第一环节是通过与幼儿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幼儿操作的材料和操作的方法。为幼儿的操作做铺垫。

  第二环节是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进行配对。并且在交流的环节中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其他的不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知道颜色与大小要一样才能进行配对。

  第三环节是幼儿操作,根据数量和颜色进行配对。

配方法教学策略第 3 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配方法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配方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如在二次根式、代数式的变形及二次函数中有广泛应用。对于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法中的通法,它的推导建立在直接开平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它又是推导公式法的基础。因此,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配方法;

2、通过探索配方法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3、通过配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分析

本节课是配方法的起始课,教学重点是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掌握了直接开平方解一边是完全平方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本节课中研究的方程不具备上述结构特点,需要合理添加条件进行转化,即“配方”,而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类似经验,因此对配方方法的探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说明

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主要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对比,明晰方程结构特征,联想完全平方公式,对方程进行转化,发现、理解并初步掌握配方法。

在教学中,使用PPT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二,对比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活动四,继续探究,拓展提升;活动五,回顾梳理,分层作业。

下面,我将按这五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以实际问题引入: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

,场地的长和宽应各是多少?将学生放置于实际问题的背景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 知欲。

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列出相应的方程:设场地宽xm,长(6+x)m。根据矩形面积为16m2

,列方程16)6(=+xx,即01662xx。但是通过观察方程结构,学生发现这个方程暂时不会解,感受到问题的存在。

这时教师通过“问题(2)如何解所列方程?怎样把它转化为我们已经会解的方程?”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回顾已有的知识,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研究中来。

(二)对比探究,解决问题

本节课力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联想、转化,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规律,理解和掌握配方法。因此,在这一阶段活动中以问题为引导设置了四个具体环节。

问题(1):我们会解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举例说明。

用问题唤起学生的记忆,明确现在会求解的方程的特点是:等号一边是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一个非负常数的形式,运用直接开平方可以求解。这是后面配方转化的目标,也是对比研究的基础。

问题(2):把你给出的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把两个方程进行对比,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教师选取学生所举其中一例,展示解方程的过程并把它化为一般形式。如

19)4(2=+x,它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化成一般形式为0382=-+xx,虽然学生各

自选取的例子不同,但都能进行这种形式的改变,启发学生逆向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方程都可以化成一般形式,那么一般形式的方程是否也能转化为可以直接开平方的形式呢?于是,实现这种转化就成为探索的方向,如何进行合理的转化则是下一步探究活动的核心。

问题(3):探索

这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后,组织全班进行讨论,通过观察方程的结构与完全平方式的联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在问题(1)、(2)的基础上,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将方程转化成

pnx=+2)(的形式。

学生通过观察方程结构,发现1662

-+xx虽然不是完全平方式,但前两项具有完全平方式的特征,只要通过添加条件即可凑成完全平方式——即“配方”。因此,为避免干扰,先将常数项-16移项至方程右边,此时方程化为1662

=+xx。对比完全平方式,学生不难发现,方程左边加上一个常数9,就能凑成完全平方式,因此可以根据等式性质在方程两边都加上9,将方程化为916962

+=++xx,即

25)3(2=+x,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由“不会解”到“会解”的转化。

我校是一所市级示范校,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完全平方公式的掌握也比较到位,基于这样的学情,对这一阶段探究活动的安排,我没有采用教科书上的示例,即用

-+xx与上节课研究过的方程2962=++xx进行结构上的比较,而是采取

直接与完全平方式做对比,这样做能够更加突显配方的本质,帮助学生发现常数项的确定与一次项系数之间的关系。设置问题时有意识地增大了思维的力度,引导学生认识到配方的必要性、发现配方的一般规律,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在学生在探究完成的基础上,师生把探究出的解题过程和方法以框图的形式完整呈现, 01662=-+xx

并重点关注“配方”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利用框图的形式整理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配方的意义和规律。同时,利用框图再次明晰解方程的程序化思想。

在此基础上,解决创设情景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提醒学生注意选择符合实际的解,通过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又能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归纳: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问题(4):配方的目的是什么?配方时应注意什么?

在完成这一系列探究活动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进行阶段性小结。明确配方的目的是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方程。对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时要注意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教师出示问题 用配方法解方程:

师生共同关注一元二次方程中一次项系数不同时,对于配方规律的进一步运用。 其中(1)至(4)题,通过解一次项系数分别是偶数、奇数、分数、无理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加深对配方的规律的认识,同时还关注了符号的问题。第(5)题的二次项系数不是1,但是它的结构特征也符合完全平方式的前两项的形式,通过此题考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配方法,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配方法求解。

通过这一组练习,巩固利用配方法解方程的基本技能,深化对“配方”的理解。同时为活动四的探究奠定基础。

(四)继续探究,拓展提升

经过探究活动和巩固练习,学生对一次项系数是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规律有了初步的掌握,为了加深这一认识,教师继续出示问题:

对于方程 02=++qpxx怎样用配方法求解?

把研究的对象从具体数字抽象到字母表示的数字,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巩固对配方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学习中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做铺垫。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适时指导,归纳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其间注意

在配方后提示学生讨论qp-4

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小结梳理,分层作业

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归纳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步骤及注意事项。巩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降次的基本策略和转化的思想。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

(1)基础题:教科书39页,练习1,2(1)、(2); (2)思考题:用配方法解方程

分层布置作业,既巩固本节主要内容,又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和提升的空间。思考题为后面深入研究配方法,完善对配方法的认识做准备。

配方法教学策略第 4 篇

学习目标分析

1.理解配方法。2.会利用配方法熟练、灵活地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3.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4.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法的教学,领悟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意义,进一步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前需知识掌握情况:九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x+m)2=n(n≥0),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ax2+bx+c=0(a≠0)这类型的方程的解法。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对微课的认识:这班学生对微课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的了解环节。运用到课堂中,还是第一次,所以在运用微课学习这个方式上,学生还是很不习惯的。

学生特征分析

学习态度:学生能积极地参加到微课视频学习中,也乐于完成学习任务。态度认真。

学习风格:学生能认真的观看微课,但需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习的内容有较强的主动性。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强化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新型的方式,更易于学生认知。更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教学内容。 更容易强化巩固知识。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对课文的重难点环节,引入微课,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主观看视频,再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片段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的教学目标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微课演示课本中的实例,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 .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的方程.

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利用微课对上述情景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合作,探究其根源解出方程。在学生解出方程后,对所解方程进行整理,由学生分析所解方程的特征。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的推导,会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引导,组织学生练习,在学生做练习时,进行巡回辅导,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个别题目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补充一道习题,目的是提升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同时也起到了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法的教学,领悟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意义,进一步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再次以过微课解说,加强教学反思,帮助学生养成 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学生通过微课的讲解,整理资料并总结。 加深对配方法的认识,深化提高,形成体系。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组织与管理

如何让学生获得微课资源:一、我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传送。二、把资料放在教室的电脑上,学生可以自带U盘下载。

如何确保学生学习了微课:课前提问,小组检测,课后跟踪反馈。

如何评价微课学习效果:1.通过问卷调查2.小组学生互评3.学生写学习心得进行自评。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