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日期:2021-06-13

这是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段案例分析,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段案例分析第1篇

背景分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学生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片段:

片段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猴妈妈给小猴带来了几道题,想考考小猴,你们愿意一起去看一看吗?(说说图意,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师:猴妈妈还给小猴带来了最爱吃的桃,准备把这一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几分之几?为什么用1/2来表示呢?

片段2、闯关练习

师:今天猴妈妈还带来了许多闯关题,你们想不想闯五关、斩六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生:想。

师:进入第一关。完成练习题一。

生:(学生回答,顺利完成第一题。我看了一下周围学生的答案,正确率很高)

师:我们一起来闯第二关。(用分数表示图里的涂色部分,分成几份已经用虚线分好。)

生:(学生回答,同样顺利完成第二题。我看了一下周围学生的答案,正确率也很高。)

师:我们一起来闯第三关。在每个图里兔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涂色前,学生先要用虚线把份数分好。)

生:(展示第一位学生的答案:第一小题正确,图中三朵花,涂一朵表示三分之一;第二小题正确,图中六只兔,涂一只表示六分之一;第三小题错误,十只小鸡涂五分之一,学生只涂了一只;第四小题错误,八个萝卜涂二分之一,学生只涂了一个。巡视了一组学生,都有这样错误。)

师:第三小题,第四小题错在哪里?该怎样涂色?

生:分子是1,有时并不是表示1个,而是其中1份。

师:(展示正确答案)分母表示这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反思:

1、创设情境,支持理解。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阶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认识”。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创设好问题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对小猴很感兴趣,一开始就以小猴分桃这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能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本节课教师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自然地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诱发学生产生主动想解决问题的心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及图片演示,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分数,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好的基础。

2、引导探究、深化提高。

教师注重对学生获取新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自由汇报,教师再从中加以引导总结。练习层次安排清晰,并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如书本“想想做做”第1、2、3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经历从实物组成的整体到几何体组成的整体,再到用图或实物表达自己认识的几分之一的过程。而最后通过动手分小棒,进一步理解分数,寓教于乐,既巩固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热情高涨。

3、预料错误,及时点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把学生领进了精彩的问题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启发、及时点评,指出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问题,以同样的方法去进一步学习以后的内容。学生对当“物品的总个数”和“平均分的总份数”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把握不准。由于教师意料中的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点评,既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又学到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段案例分析第2篇

教学案例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三年级这个学段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例题应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并且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引入,自然切入主题,创设了大量为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并通过自主探索、加强直观操作,深刻感知分数的含义,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从而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并且准确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在教材有限的资源上给予了一定地扩充和加深。

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时应提供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绝不是一张白纸,有的学生已经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甚至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的,而应该是主动构建。因此,在教学时,应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体会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各两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课件)

师:请看图、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开展数学活动,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交流后,教师注意收、直奔主题: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几只鸽子?几棵树?。。。。。。。

师:16个同学可以用16表示,7只鸽子可以用7表示,。。。。。。。看这里有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呢?

师:可以用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师:其实可以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今天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

二、 自主探究:

一、例1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二分之一。

建立 “平均分”的感知。

(场景缩小范围)课件呈现分饼场景

师:这两个同学在做什么?师请你仔细看图,他们是怎样分的?生交流。师: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

(课件演示)师:这叫一人一半吗?让学生交流明确一人一半是从中间分,两边一样大。

(课件演示月饼平均分动画)师说明:把一块月饼从中间分,左右两边一样大,这一种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课件演示)师说明: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其中的一份就用1/2表示。

师:另外一份用什么表示呢?学生交流后板书1/2的含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2。

指导读写二分之一。教师说明其中2和1表示什么。

(2) 认识四分之一。

师:我们继续观察(课件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呢?师:你是怎样想的?(生交流)师:这一份呢?这一份呢?这一份呢?

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板书)

师说明: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请你完整的说说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的含义。

教师说明:像 1/2 、1/4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练习反馈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两个分数朋友,你们还想认识更多的分数朋友吗?

第93页第一题、第96页第二题。

(二)例2的教学: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真的和几分之一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折纸游戏

组织学生折出正方形的,(拿出一号学具正方形)活动前提出要求。

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折法作品。学生汇报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你来介绍你是怎样折的?引导学生说清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斜着对折等折法。

学生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正方形对折呢?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质疑:请你仔细观察,我们折的正方形的1/4,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表示呢?(小组交流)

完后教师小结:不管怎样折,只要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正方形纸的 1/4 。

(三)例3的教学

师:下面请拿出2号学具,同样大的长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学生折纸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不同的作品:表示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分两个层次出示:

1、 展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学生作品。

师:这折的是长方形的几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的呢?

这折的是长方形的几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长方形的四分之一的呢?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比一比1/2、1/4这两个分数哪个大?

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2、 展示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的学生作品。

师:请你用刚才比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大小的方法,比一比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哪个分数大?

师:把同样大的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比一比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一份就越大。

练习反馈:第93页第二题。师:运用这个规律比较几分之一。

师:下面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师:我们认识了分数,分数其实有很久的历史。介绍分数的历史发展的小资料

三、 实践运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其实分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一起回到刚才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开展数学活动的画面。

师:看这里有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

师:请你观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

课件机动演示每个画面的小场景,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得出:1/3,1/5,1/6,1/8.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本节课中,我帮助后进生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找准整数分数的生活原型,自然切入主题

教材以“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开展数学活动”的场景,呈现了本单元的基础学习内容,体现了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的思想。对于主题图我们的定位在生活中的事与物,呈现从整数到分数的拓展。教学设计中围绕三个问题开展教学:图中有些什么?数一数有多少个?你可以怎样表示?学生通过观察、数数后知道:图中有8棵树,16个小朋友,7只鸽子,2个食盒等.16个同学可以用16表示,7只鸽子可以用7表示。。。。。。。,半个苹果怎样表示?让学生形成认知矛盾冲突,从而感受分数的产生。以此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作为分数学习的开始,二分之一的认识是起点。例1的教学定位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重点是二分之一,通过观察、思考建立二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教学中从旧知识引入,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由此引出“平均分”,“二分之一的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教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电脑演示动画),观察1个月饼平均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大小一样,因此明确这个月饼的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接着让学生会学习分数的读、写法。四分之一的认识也是借助分月饼来进行,重点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月饼的四分之一。

本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需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强调分数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均分。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需要创造新的数来表示出这“半个”,我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和学生一起慢慢地却又很自然地揭开了分数的面纱。

二、加强直观操作,深刻感知分数的含义。

片段:例2的教学: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刚才我们真的和几分之一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折纸游戏

组织学生折出正方形的1/4,(拿出一号学具正方形)活动前提出要求。

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折法作品。学生汇报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你来介绍你是怎样折的?引导学生说清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斜着对折等折法。

学生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正方形对折呢?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质疑:请你仔细观察,我们折的正方形的1/4,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表示呢?(小组交流)

完后教师小结:不管怎样折,只要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正方形纸的 1/4 。

让学生折纸,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本例题定位在通过折纸,进一步体会四分之一,明确虽然折法不同,但结果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含义。教学中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先确定操作要求,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呈现几种不同的折法。再让学生介绍你是怎样折的?引导学生说清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斜着对折等折法。

学生汇报时教师并追问:你为什么要把正方形对折呢?这样让学生知道对折就是要把正方形平均分,进一步明确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因为把这张纸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意义理解上的难度。

三、准确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

教材对于分数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先认识二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一,最后会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我没有违背教材的设计,只是在教材有限的资源上给予了一定地扩充和加深。比如当学生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几分之一,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再比如学习比较分数大小时,我也仅仅是提出了问题,至于如何解决完全是学生通过自己折一折后发现规律,得出答案。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又给出了几道有思考价值的题目,激起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数学课程所追求的终端目标。

片段:实践运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其实分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一起回到刚才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开展数学活动的画面。

师:看这里有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

师:请你观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

让学生再回到主题图,做到首尾呼应,解决学生“半个苹果怎样表示?”这个疑问,并且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观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就是要充分挖掘主题图中蕴含的教学资源,把这这一资源用好用足,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

四、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我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印象较深的是,平日里学习困难的学生今天也表现得很出色,而且部分学生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我感觉他们学得很轻松和自信,我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都能顺利地用纸折出四分之一、八分之、十六分之一的分数来。

片段:

师:下面请拿出2号学具,同样大的长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学生折纸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不同的作品:表示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分两个层次出示:

展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学生作品。

师:这折的是长方形的几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的呢?

这折的是长方形的几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长方形的四分之一的呢?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比一比 、 这两个分数哪个大?

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展示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的学生作品。

师:请你用刚才比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大小的方法,比一比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哪个分数大?

师:把同样大的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比一比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一份就越大。

练习反馈:第93页第二题。师:运用这个规律比较几分之一。

师:下面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师:我们认识了分数,分数其实有很久的历史。介绍分数的历史发展的小资料

教材中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本例题定位在三年级分数的大小比较要重点借助直观图来比较,让学生在直观图中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对教材的例3的分析,觉得学生在这两组图中对于几分之一大小比较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联系例2的教学,作了一个拓展延伸,将例3进行了改编,要求学生用同样大的长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表示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借助直观图,再来比较两组分数的大小比较。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发现:同样大的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达到“在认识中比较大小,在比较中巩固对分数的认识”的目的。

总之,反思自己的得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大部分做得较好,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1、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1/2已有所了解,若教师此时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放手让了解1/2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势利导,使预设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将更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理解1/2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刚接触时,学生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在应给予充足的时间,从而逐步完善。教师不应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代替学生思考。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段案例分析第3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计算简单的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2、使同学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使同学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发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准备:例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二、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引导同学看图。

  提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呢?

  讨论:这盘桃该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上个学期我们认识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3、想一想

  假如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提问: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

  三、想想做做(64-65页)

  1、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上面一排题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个的.情况,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几个的情况。)

  进一步让同学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先填写,然后交流。

  把12个小方块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的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占这12个小方块的几分之几。

  3、先分一分,说说每份是几个,再涂一涂。

  4、集体拿一拿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交流。

  5、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本课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五、作业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几》优秀教案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