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

日期:2022-02-12

这是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第 1 篇

一、学习内容:

《确定起跑线》的教学设计

  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与数学第二课时《起跑线》(教材P45相关内容)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及学习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节课是学习圆的有关知识后,结合跑道结构与起跑位置关系这个具体情节所进行的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六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已逐步趋于理性。他们不仅仅会关注比赛的结果,对比赛的过程以及比赛的规则等等都会予以关注,但是对一些规则还只是以遵守为主,对其原因缺乏必要的思考,很少尝试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置是不一样的。这一情境对有过参加运动会经历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即使没参加过运动会的学生也会有外圈距离比内圈距离长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的这一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作为课堂的生长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我校200米比赛时各跑道的起跑位置”这一活动,通过这个综合运用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发现生活现象中所蕴涵的数学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生活现象。

  三、学习目标:

  1、运用圆的相关知识,会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

  2、比较半径不同的两个弯道的长度,知道半径大,所走弯道的距离就长,半径小,所走弯道的距离就小。即“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3、在应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中,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在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比较半径不同的两个弯道的长度,知道半径大,所走弯道的距离就长,半径小,所走弯道的距离就小。即“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五、学习难点:

  在应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中,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六、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设计:

  1、当学生自学45页上半部分内容,计算笑笑、淘气所走路程,并计算他们所走的路程差后,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笑笑所走路程的?又是怎样计算他们的路程差的?(针对学习评价1)

  2、当学生发现走在外圈比走在内圈的路要长时,教师提问:想过为什么淘气走的路比笑笑走的路长吗?(针对学习目标2)

  3、通过师生互动及小组活动,探究“我校200米跑道起跑线的位置”。(针对学习目标3)

  4、教师通过巡视小组活动及代表发言,了解学生的思路及方法。(针对学习目标3)

  5、教师巡视小组活动,观察小组成员能否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当小组中出现不同方法时,能否相互交流,确定较优化的方法。(针对学习目标4)

  6、小组代表发言做到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具有逻辑性。(针对学习目标4)

  七、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还记得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上有哪些赛跑项目吗?

  (出示两张图片)

  这是同学们在进行50米比赛的情景。

  这是在进行200米比赛的情景。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50米比赛时运动员的起跑线是相同的,而200米比赛时运动员的起跑线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起跑线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图片情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为新课中的探索活动打好基础。】

  2、自学释疑,互动对话

  ⑴、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45页,自学这部分内容,并完成下面3道题。

  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⑶、(针对学习目标1)交流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你是怎样计算笑笑所走的路程的?

  怎样计算他们所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我们知道了笑笑和淘气所走的`路程确实不一样长,大家想过吗?这是为什么吗?(半径不同,圆周长不同,圆周长的一半也不同。)

  ⑷、通过计算和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外圈比内圈长)

  ⑸、要是淘气和笑笑沿着这样的路线比赛跑步,你觉得怎样?要怎样才能公平?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通过自学,使学生经历猜测、计算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⑴、请大家回头想一想:为什么我校运动会上50米比赛的起跑线是相同的,而200米比赛的起跑线是不同的?

  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我校200米跑道示意图。

  这是我校200米跑道示意图,对于我校的200米跑道,你都了解了什么?

  师讲解:当运动员在进行200米比赛时,需要经过弯道,由于弯道的外圈比内圈长,而终点是一样的,为了公平,裁判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外圈的起跑线向前提一些。

  是随便提一些就行吗?那提多少合适呢?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跑道之间的距离相差多少米,相邻起跑线之间的距离就相差多少米。)

  你们想知道我们学校200米比赛中相邻起跑线之间的距离相差多少米吗?

  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算一算。

  想一想:要想计算出相邻跑道的距离差,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弯道的半径、道宽、直道的长度。可以随机的问学生知道跑道的宽度有什么用处。)

  课件出示跑道上的信息。这些信息老师从我们的体育老师那里已经调查到了。

  ⑶、下面我么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这个问题。在活动之前,请先看清活动要求。(学生默读)

  ~先独立思考。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成员确定适合的方法,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假设跑步时运动员是沿着跑道的线跑。

  ⑷、帮助学生理解“温馨提示”的意思。

  “假设跑步时运动员是沿着跑道的线跑,这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不知大家仔细观察过没有,当运动员在比赛时都是尽可能的贴近跑道内侧的线跑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跑最短的距离。这里,为了大家计算方便,我们假设运动员是沿着跑道的线跑的。

  ⑸、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⑹、全班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算法,最后引导学生比较简便的算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探究了我们学校200米比赛时个跑道起跑线的位置。其实,在国际比赛中,通常采用的是400米的标准跑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调查一下国际比赛中400米比赛时相邻起跑线之间的距离差。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第 2 篇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并以活动贯穿整节课,我力求在各种活动中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每一学期我校都举行运动会,所以孩子们都知道有的比赛起跑线不一样,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起跑线位置会不同”这个问题,因此,让学生推导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则是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中,我密切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点,在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独立思考,再汇报。意在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计算后在汇报中把计算方法达到最优化。但在教学中,通过填写表格,稳稳的提出问题,匆匆的结束探究,急急的指名汇报,让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开始就“到此结束”。同样的情形在练习中也再次重演,当学生在汇报 200米比赛中的起跑线该怎么确定时也是学生说得不够,用部分学生的想法替代了全部学生的思维。其次,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也准备的不够充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否面向了全体还有待改进。结合这样的一堂课的教学怎样有效的处理好教材,把握好教材,及对随机的学生课堂状况进行调整,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思考中进一步的提升。的,虽然知道学生肯定是知道了这个实际的比赛起跑线的问题与前面的准备体之间的巧妙的联系。所以在脑海中也马上想到了在后面的方法呈现之后需要一定的归纳。体会到每相邻的两个跑道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在实际的生活中就不需要每个都进行计算,而且一个弯道是相差这么多,两个弯呢?优化了学生解题策略。那1000米又为什么起跑的位置一样呢?用实际生活解释说一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差异。结合这样的一堂课的教学和体会怎样有效的处理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对随机的学生课堂状况进行把握和及时地调整,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思考中进一步的提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难点:

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数据

1、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得出结论

1、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m,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π)

五、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方案第 4 篇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的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每一学期我校都举行运动会,所以孩子们都知道有的比赛跑线不一样,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起跑线位置会不同”这个问题,因此,让学生推导确定线位置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起跑线位置与什么有关则是教学的难点。

其实六年级的学生对起跑线并不陌生,很少有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200米、400米等起跑线位置为什么不同,相差多少。所以课的开始,我采用多媒体呈现了400米椭圆形跑道的一部分,用小动物的趣味运动会中准备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你认为他们的比赛规则合理吗?”引起学生对起跑线位置的关注与思考。经过观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然后通过多媒体呈现跑道的有关信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使学生观察表明: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学生在小组内借助计算器试算后,汇报方法。从中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如各条跑道直跑道长度相同,因此跑道之间的差就在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的圆的周长的差。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学生思考的过程,得出两个圆的直径的差也就是里圆的直径加上两个跑道的宽度,以及跑道线的宽在这里忽略不计等问题,并向其他学生作出具体说明。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最简单的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担惊受怕”稳稳地提出问题,匆匆地结束探究,急急地指名汇报,让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开始就“到此结束”。同样的情形在练习中也再次重演,当学生在汇报200米比赛中的起跑线该怎么确定时,用部分学生的想法代了全部学生的思维。因此,本节课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还有待改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