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

日期:2022-02-14

这是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第 1 篇

概率公式c计算方法:一般地,C(n,k)=n(n-1)(n-2)...(n-k+1)/k!,其中k≤n。例如,C(12,3)=12x11x10/3!=1320/(3x2x1)=1320/6=220。

概率公式c怎么计算

概率计算基本信息

加法法则

P(A∪B)=P(A)+P(B)-P(AB

条件概率

当P(A)>0,P(B|A)=P(AB)/P(A)

乘法公式

P(AB)=P(A)×P(B|A)=P(B)×P(A|B)

计算方法

“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

记法

P(A)=A

概率公式C和A的区别

“A”是排列方法的数量,跟顺序有关。

例如:n个不同的物体,要取出m个(m<=n)进行排列,方法就是A(n,m)种。也可以这样想,排列放第一个有n种选择,第二个有n-1种选择,第三个有n-2种选择,……,第m个有n+1-m种选择,所以总共的排列方法是n(n-1)(n-2)……(n+1-m),也等于A(n,m)

“C”是组合方法的数量,跟顺序无关。

比如:C(3,2)表示从3个物体中选出2个,总共的方法是3种,分别是甲乙、甲丙、乙丙。(3个物体是不相同的情况下)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第 2 篇

古典概率公式

P(A)=A所含样本点数/总体所含样本点数

实用中经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

附:由概率定义得出的几个性质:

1、0

2、P(Ω)=1,P(φ) =0[1]

概率的加法法则

定理:设A、B是互不相容事件(AB=φ),则:

P(A∪B)=P(A)+P(B)

推论1:设A1、 A2、…、 An互不相容,则:P(A1+A2+...+ An)= P(A1) +P(A2) +…+ P(An)

推论2:设A1、 A2、…、 An构成完备事件组,则:P(A1+A2+...+An)=1

推论3: P(A)=1-P(A')

推论4:若B包含A,则P(B-A)= P(B)-P(A)

推论5(广义加法公式):

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有P(A∪B)=P(A)+P(B)-P(AB)[1]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已知事件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P(A|B)

条件概率计算公式:

当P(A)>0,P(B|A)=P(AB)/P(A)

当P(B)>0,P(A|B)=P(AB)/P(B)[1]

乘法公式

P(AB)=P(A)×P(B|A)=P(B)×P(A|B)

推广:P(ABC)=P(A)P(B|A)P(C|AB)[1]

全概率公式

设:若事件A1,A2,…,An互不相容,且A1+A2+…+An=Ω,则称A1,A2,…,An构成一个完备事件组。

以上就是编辑为您准备的高二数学概率公式:古典概率公式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第 3 篇

一、计数原理

1、 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 排列数公式 :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4、 组合数公式: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 二项式定理 :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二、概率

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① 关系:如果事件 A 的组成部分也是事件 B 的组成部分,(A发生必有事件B发生):A ㄷ B ;

并事件(和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 B ,或者 A+B 。

且事件(积事件):A、B同时发生:A ∩ B,或者 AB。

互斥事件:A ∩ B = Φ ,表示 A 与 B 不可能同时发生。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对立事件: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属于 A 而不属于 B 的部分所构成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差,记为 A - B,也可表示为 A - AB ,它表示A发生而B不发生的事件。

② 运算:

结合率:A(BC)=(AB)C A∪(B∪C)=(A∪B)∪C ;

分配率:(AB)∪C=(A∪C)∩(B∪C) (A∪B)∩C=(AC)∪(BC) 。

2、古典概型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设任一事件 A ,它是由 ω1 , ω2 ,... ωm , 组成的,则有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几何概型

若随机试验的结果为无限不可数并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均匀,同时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基本事件可以使用一个有界区域来描述,则称此随机试验为几何概型。

对任一事件A,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其中 L 为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

4、条件概率

设 A、B 是两个事件,且P(A) > 0,则称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为事件 A 发生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条件概率是概率的一种,所有概率的性质都适合于条件概率。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互斥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B)=P(A)+P(B)。

n 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 P(A1+A2+…+An)=P(A1)+P(A2)+…+P(An)。

6、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

n 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1· A2·…· An)=P(A1)· P(A2)·…· P(An)。

7、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8、数学期望: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数学期望的性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9、方差: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标准差: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方差的性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方差与期望的关系: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式中的实数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是参数,分别表示个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对于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取值小于 x 的概率: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第 4 篇

【例题】

设正方体的八个顶点是A1,A2,A3,A4,A5,A6,A7,A8,棱长为1m,一只小虫从A1点出发,按照以下规则爬行:假设棱a,b,c交于点P,小虫已经沿着棱a爬到顶点P,那么这一步小虫要在a,b,c中任选一条棱爬行到下一个顶点p′。小虫爬了x m之后恰好回到顶点A1的概率记为p(x),求P(10)=______,当x是一个很大的正偶数时,p(x)趋近于______。

【 解析】

考虑一般情况,将正方体的顶点分组:

若小虫出现在A1,A3,A6,A8中的某一点,

则小虫下一步必将出现在A2,A4,A5,A7中的某一点。

设小虫走过n m之后到达A1,A3,A6,A8的概率分别为

p1(n),p3(n),p6(n),p8(n)

小虫走过(n+1)m 之后到达A2,A4,A5,A7的概率分别为

p2(n+1),p4(n+1),p5(n+1),p7(n+1),则:

p2(n+1)=(p1(n)+p3(n)+p6(n))/3;

P4(n+1)=(p1(n)+p3(n)+p8(n))/3;

P5(n+1)=(p1(n)+p6(n)+p8(n))/3;

P7(n+1)=(p3(n)+p6(n)+p8(n))/3;

小虫走过(n+2)m 之后到达A1,A3,A6,A8的概率分别为

p1(n+2),p3(n+2),p6(n+2),p8(n+2),则:

P1(n+2)=(p2(n+1)+p4(n+1)+p5(n+1))/3

=(3p1(n)+2p3(n)+2p6(n)+2p8(n))/9

=2/9+p1(n)×2/9

P3(n+2)=(p2(n+1)+p4(n+1)+p7(n+1))/3

=(2p1(n)+3p3(n)+2p6(n)+2p8(n))/9

=2/9+p3(n)×2/9

P6(n+2)=(p2(n+1)+p5(n+1)+p7(n+1))/3

=(2p1(n)+2p3(n)+3p6(n)+2p8(n))/9

=2/9+p6(n)×2/9

P8(n+2)=(p4(n+1)+p5(n+1)+p7(n+1))/3

=(2p1(n)+2p3(n)+2p6(n)+3p8(n))/9

由此产生递推公式

P1(2)=3/9

P3(2)=2/9

P6(2)=2/9

P8(2)=2/9

P1(4)=2/9+3/9×1/9=21/81

P3(4)=2/9+2/9×1/9=20/81

P6(4)=2/9+2/9×1/9=20/81

P8(4)=2/9+2/9×1/9=20/81

P1(6)=2/9+21/81×1/9=183/729

P3(6)=2/9+20/81×1/9=182/729

P6(6)=2/9+20/81×1/9=182/729

P8(6)=2/9+20/81×1/9=182/729

P1(8)=(3^8+3)/(4×3^8)=1641/6561=547/2187

P1(10)=(3^10+3)/(4×3^10)=4921/19683

P1(x)=0(x为奇数)

P1(x)=(3^x+3)/(4×3^x)(x为偶数)

当x是一个很大的正奇数时,p(x)趋近于0;

当x是一个很大的正偶数时,p(x)趋近于1/4,

当x是一个很大的正整数时,p(x)趋近于0或1/4。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