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

日期:2021-12-29

这是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

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第 1 篇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要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怎么办呢?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展示交流:为什么要先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读了哪些信息,你就想到可以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

  如果学生只列出分步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是用分步来做的,你们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解答的过程吗?

  对比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辨析:你同意那个算式?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要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怎么办呢?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展示交流:为什么要先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读了哪些信息,你就想到可以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

  如果学生只列出分步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是用分步来做的,你们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解答的过程吗?

  对比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辨析:你同意那个算式?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第 2 篇

一、“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问题解决”作为数学的课程目标,意味着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是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而“解决问题”,一方面是指数学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活动,这个“问题”将要被解决;另一方面,“解决问题”还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因此,“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既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又是课程目标与解决问题方法、过程的关系。

“解决问题”和“应用题”同属于课程内容。“应用题”多数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条件和问题刚好匹配的题目,学生解题时不需要自己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部分学生只根据个别关键字词来掌握题型,根据题型套解题公式,学生善于解决与例题相同的问题,不会解决变式问题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更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问题解决”不等同于解答应用题,比之更为宽泛,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从纷繁的生活信息中比较、分析、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统一的,有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里提及的问题并不是数学习题那类专门为复习和训练设计的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公式去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问题解决”课程目标下“解决问题”的教学达成

1.创新形式,呈现问题。课程目标的变化带来了教材内容的变化。问题融入各知识领域,独立设置“综合与应用”内容领域,北师大版教材把“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环境”“数学与体育”等引入教材;安排“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策略”专题,苏教版教材出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增加思考性选学材料;人教版教材里有“数学广角”等。教材的变化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也要跟着改变,教师给学生呈现的问题侧重于与现实问题联系密切,非常规、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要创新问题呈现的形式,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挑战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来套用,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挑战性。(1)问题的一般解。(代数化:如“打电话”中用t表示时间,n表示人数,找出n与t的关系。)(2)探求问题的一般解的过程与小结。①你是如何寻求一般解的?②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③问题是何种数学模型,解决它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用到了怎样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3)问题拓展研究。①有没有其他解法?如果有,比较不同解法的联系与差异。②问题推广:如问题中将“每分钟通知1人”改为“每分钟通知2人”……相应的解。(4)应用:类似问题,即相同的数学模型还有哪些实际背景?列出相关问题。这里,问题能不能解决也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认识上的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筛选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根据已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求出问题的答案。

2.扬长避短,借鉴经验。应用题教学的历史悠久,广大一线教师和许多专家学者在实践和研究中,对应用题教学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改革,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此,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扬长避短,合理地坚持和继承。传统应用题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题步骤等都是需要借鉴的。教材及问题解决呈现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读审题目的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应用题学习是实现“问题解决”目标的重要载体。传统应用题中一直被社会抨击的―个练习:

有一个水池,打开进水管注满水池要4小时,打开出水管放完整池水要3小时,现在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要多少时间才能把一池水放完?

大家指出此题的种种不是:虚拟情境、资源浪费等,从而对传统数学教学提出了质疑。但是我觉得练习和情境只是一个载体,教学是要去理解练习背后的数学思维方式。类似上述的情境如: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公共场所人员的进场与出场;草场里草的生长与割去;人体的新陈代谢、社会人口的增减等,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究?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适当地调整练习的情境,改变“一个例题一种类型”的“散点式”学习,注重从多种情境中抽象概括数量关系结构,形成数学模型。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如“鸡兔同笼”问题,它只是一个载体,教师要研究在它们身上附着的东西,那就是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思考方法。

3.过程为体,策略为用。小学阶段重视解题策略的感悟和思想的渗透,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超越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标志。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策略有:画图、列表、列举、转化(化归)、假设等。

例如:在一边靠水渠处,用篱笆围成一个直角梯形菜地(如下图),已知三面篱笆总长14米,且每面的篱笆长都是整米数。

(1)请试着设计几种围篱笆的方案,并分别求出这块菜地的面积。(至少写出三种方案)

(2)篱笆怎样围时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由于问题的探索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学生需要猜想与尝试,逐步找出答案,发现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有序思考,可以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列表尝试逐步发现高为7米,上底和下底的和为7米时,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24.5平方米。如(7+7)×2=24.5(m)。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思考如何有序、不遗漏地计算出一共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在尝试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中,升华了对策略的感悟。

4.学会思考,鼓励质疑。

新课标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教师要通过示范、指导、评价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

(1)纵向思维,由浅入深。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提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三角形、四边形、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呢?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吗?或许学生探究不出结论,但是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问题的种子。纵向思维体现特殊到一般,由一元到多元、由低维到高维的过程。

(2)横向思维,由此及彼。横向思维体现在由一种数联想到另一种数、由一种运算联想另一种运算、由一种图形联想到另一种图形的思维过程。

例如:数线段的条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可以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3)逆向思维,因果倒置。逆向思维就是对结论进行逆向的质疑。

如:计算3个五角硬币和5个一元硬币的总币值是多少?可以提出问题:6元5角还可以由哪些硬币组成?

5.积极评价,提倡反思。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如:用长24厘米的细绳围成一个边长为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怎样才能使面积最大?

在评价时可以关注几个不同的层次:(1)能理解题目的意思。(2)能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3)能否列举出若干满足条件的长方形,并能有序排列。(4)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提出猜想。(5)能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6)进一步思考:边长如果不是整厘米数情况怎样?

“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2-,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达成目标,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去研究探索的课题。

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第 3 篇

一.学习目标

1.回顾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计算方法,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2.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最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二.学习重点

1.选择最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三.课程精解 1.知识回顾

【计算方法】小学阶段所学过的计算方法包括 :估算、口算、笔算、计算器算等。 【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步骤】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列式计算。(4)确定计算方法:只需要求近似值,用估算;需要求准确值,可以进行口算、笔算或者用计算器算。 2.典型例题

例1:王丽家第一季度的水费单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38.80元 43.40元 41.20元 妈妈准备100元钱,够吗?还差多少元?

分析: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只需要求近似结果,所以要估算。即先估算出第一季度这三个月的水费大约是多少元,再比较它和100元的大小,由此确定100元是否够;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计算精确结果,即先算出第一季度的水费一共是多少元,再计算出还差多少元,可以进行口算、笔算或者计算器算。

例2:小华有60张邮票,小松的邮票张数比小华多20%,小松有多少张邮票?

分析:求小松的邮票张数比小华多20%,是指小松比小多的邮票张数是小华的20%。把小华的邮票张数看做单位“1”,那么小松的邮票张数是小华的(1+20%)。

例3:高叔叔的月工资是4000元,按照2011年9月1日实施的最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他每月都将自己月工资超出3500元的部分(1500元以内)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高叔叔每月的税后收入是多少元?

分析:首先算出高叔叔应纳税部分的工资,并按3%的税率计算出该部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再从高叔叔的工资里面扣除上缴的个人所得税,由此得出高叔叔每月的税后收入。

3.课内练习 (1)直接写得数:

1?23315?5? 1?2?23? 0.5?5?

8.1?14? ??1?4?1?3???24? 7?34? (2)某商场九月份的营业额是65万元,十月份的营业额比九月份增加了

110,十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用2千克蜂蜜可以提炼出690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提炼34.5千克葡萄糖需要多少蜂蜜?

4.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1 / 2

四.课外作业 1.计算: 0.375×1351384+8×1.75 (2-8)÷(4÷15)

[1-(131514+8)]÷4 4×8 + 8 ×4

2.判一判:

(1)六年级96名同学全部到校,到校率为96%。( ) (2)甲数比乙数少25%,则甲数是乙数的75%。( )

(3)一件衬衣的定价是50元,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那么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96%。( )3. 某镇去年小麦总产量是2000吨,水稻总产量比小麦少二成,水稻总产量是多少吨?

4. 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农药505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

5. 2012年6月21日,妈妈存入银行5000元,定期5年,年利率是5.10%,5年后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钱?(利息税为20%)

6.红叶艺术团腰鼓队和秧歌队共有240人,参加演出的腰鼓队人数占本队人数的37,参加演出的秧歌队人数占本队人数的35。如果两个队参加演出的人数相同,这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演出?

四.课外作业 1.计算: 0.375×135134+8×1.75 (2-8)÷(4÷815)

[1-(14+38)]÷14 54×8 + 8 ×14

2.判一判:

(1)六年级96名同学全部到校,到校率为96%。( ) (2)甲数比乙数少25%,则甲数是乙数的75%。( )

(3)一件衬衣的定价是50元,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那么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96%。( ) 3. 某镇去年小麦总产量是2000吨,水稻总产量比小麦少二成,水稻总产量是多少吨?

4. 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农药505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

5. 2012年6月21日,妈妈存入银行5000元,定期5年,年利率是5.10%,5年后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钱?(利息税为20%)

6.红叶艺术团腰鼓队和秧歌队共有240人,参加演出的腰鼓队人数占本队人数的37,参加演出的秧歌队人数占本队人数的35。如果两个队参加演出的人数相同,这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演出?

算式到方程的数学文化第 4 篇

  学习目标: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4页例1看情境图和下面的计算方法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计算?重点看下面的三种计算方法:

  1、先看小男孩的计算方法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

  2、再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

  3、最后再看绿衣服小男孩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

  2、"做一做"(第6页第1题)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看谁做题最认真①指2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②师巡视发现其他学生的错误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列正确的举手?认为22+21=43(人)43-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

  (2)认为22+21=43(人)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求出的是什么?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与第一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认为得数正确的举手?认为单位名称正确的举手?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生更正错误

  六、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计算的都很正确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男女生比赛看谁能快速、正确地列式计算比谁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

  (1)商店有30台微波炉卖出18台又运来28台现在有多少台?

  (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参加歌唱比赛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歌唱比赛?

  (3)同学们做黄花35朵红花20朵送给二(2)班28朵还剩多少朵?

  七、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你们!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八、当堂作业(练一练)

  师:下面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

  1、小红家有公鸡25只母鸡17只卖了20只还剩几只鸡?

  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队员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

  练习:教科书第6页1、2题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