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三角函数备课教案

日期:2021-12-17

这是三角函数备课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三角函数备课教案

三角函数备课教案第 1 篇

  第二十四教时

  教材:倍角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

  目的:继续复习巩固倍角公式,加强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推导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

  过程:

  一、 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一、 已知 , ,tana = ,tanb = ,求2a + b

  (《教学与测试》P115 例三)

  解: ∴

  又∵tan2a < 0,tanb < 0 ∴ ,

  ∴ ∴2a + b =

  例二、 已知sina - cosa = , ,求 和tana的值

  解:∵sina - cosa = ∴

  化简得: ∴

  ∵ ∴ ∴ 即

  二、 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a + b) + sin(a - b) = 2sinacosb Þ sinacosb = [sin(a + b) + sin(a - b)]

  sin(a + b) - sin(a - b) = 2cosasinb Þ cosasinb = [sin(a + b) - sin(a - b)]

  cos(a + b) + cos(a - b) = 2cosacosb Þ cosacosb = [cos(a + b) + cos(a - b)]

  cos(a + b) - cos(a - b) = - 2sinasinb Þ sinasinb = - [cos(a + b) - cos(a - b)]

  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

  例三、 求证:sin3asin3a + cos3acos3a = cos32a

  证:左边 = (sin3asina)sin2a + (cos3acosa)cos2a

  = - (cos4a - cos2a)sin2a + (cos4a + cos2a)cos2a

  = - cos4asin2a + cos2asin2a + cos4acos2a + cos2acos2a

  = cos4acos2a + cos2a = cos2a(cos4a + 1)

  = cos2a2cos22a = cos32a = 右边

  ∴原式得证

  三、 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若令a + b = q,a - b = φ,则 , 代入得:

  ∴

  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 已知cosa - cos b = ,sina - sinb = ,求sin(a + b)的值

  解:∵cosa - cos b = ,∴ ①

  sina - sin b = ,∴ ②

  ∵ ∴ ∴

  ∴

  四、 小结:和差化积,积化和差

  五、 作业:《课课练》P36—37 例题推荐 1—3

  P38—39 例题推荐 1—3

  P40 例题推荐 1—3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诱导公式(二)、(三)”是人教版《高中代数》上册第二章§2.6节内容.它既是学生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四)、(五)的理论依据.是本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节及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纽带.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2.1 教学重点

  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1.2.2 教学难点

  相关角终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2 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2.1 知识目标

  1)识记诱导公式.

  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会初步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并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

  2.2 能力目标

  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

  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

  3)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能力训练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3 情感目标

  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通过归纳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 过程分析

  3.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导入课题

  1)提问: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及其结构特征.

  2)板书:诱导公式(一).

  sin(k·360°+α)=sinα,cos(k·360°+α)=cosα.

  tan(k·360°+α)=tanα,cot(k·360°+α)=cotα(k∈Z)

  结构特征: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②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36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教学设想 通过提问让学生温习、重视已有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3)学生练习:试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sin1110°,sin1290°.

  教学设想 由已有知识导出新的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火花.

  4)介绍单位圆概念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一)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210°能否用(180°+α)的形式表达(0°<α<90°)?(210°=180°+30°)

  ②210°与30°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互为反向延长线或关于原点对称)

  ③设210°,30°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的位置关系如何?(关于原点对称)

  ④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

  ⑤sin210°与sin30°的值的关系如何?

  教学设想 通过微机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发现210°与30°角的终边及其与单位圆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关系,借助三角函数定义,寻找sin210°与sin30°值的关系,达到转化为求0°~90°角三角函数值的目的.

  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和领会数形结合与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5)导入课题

  对于任意角α,sinα与sin(180°+α)的关系如何呢?试说出你的猜想.

  3.2 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联想、类比、归纳、推导公式

  1)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二)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α与(180°+α)角的终边关系如何?(互为反向延长线或关于原点对称)

  ②设α与(180°+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关于原点对称)

  ③设点P(x,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

  ④sinα与sin(180°+α),cosα与cos(180°+α)关系如何?

  ⑤tanα与tan(180°+α),cotα与cot(180°+α)关系如何?

  ⑥经过探索,你能把上述结论归纳成公式吗?其公式特征如何?

  2)板书诱导公式

  sin(180°+α)=-sinα,cos(180°+α)=-cosα,

  tan(180°+α)=tanα,cot(180°+α)=cotα.

  结构特征:①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把α看作锐角时).

  ②把求(180°+α)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α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设想 激发学生做出猜想后,启发学生把特殊问题(求sin210°值)与一般问题进行类比,实现方法迁移,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发现角α与(180°+α)的终边及其与单位圆交点关于原点的对称关系,把求角(180°+α)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α的三角函数值.对学生进行归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

  微机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对“α为任意角”有准确的认识,初步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形式,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和方法.

  3)基础训练题组一

  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可查表):

  ②试求sin[180°+(-210°)]的值

  分析:

  对于问题②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为:

  sin[180°+(-210°)]=-sin(-210°),

  或sin[180°+(-210°)]=sin(-30°).

  (至此,大多数学生已无法再运算)

  教学设想 在新的知识的基础上又导出新的未知,又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向高潮,激励学生要敢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不断追求、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4)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三),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30°与(-30°)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

  ②设30°与(-30°)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的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

  ③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

  ④sin(-30°)与sin30°的值关系如何?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把求sin210°问题与sin(-30°)进行类比,实现方法迁移.通过微机动态演示,发现-30°与30°角的终边及其与单位圆交点关于x轴对称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定义,寻找sin(-30°)与sin30°值的关系,达到转化为求0°~90°角三角函数的值的目的.

  5)导入新问题:对于任意角α,sinα与sin(-α)的关系如何呢?试说出你的猜想?

  6)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四)并思考下列问题:(设α为任意角)

  ①α与(-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

  ②设α与(-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

  ③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

  ④sinα与sin(-α),cosα与cos(-α)关系如何?

  ⑤tanα与tan(-α),cotα与cot(-α)的关系如何?

  7)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公式,教师巡视,及时反馈、矫正、讲评.

  8)板书诱导公式

  sin(-α)=-sinα,cos(-α)=cosα.

  tan(-α)=-tanα,cot(-α)=-cotα.

  结构特征: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把α看作锐角)

  把求(-α)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α的三角函数值.

  9)基础训练题组(二):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可查表)

  ③cos(-240°12');④cot(-400°).

  3.3 构建知识系统、掌握方法、强化能力

  课堂小结:(以提问、填空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

  1)诱导公式:

  sin(k·360°+α)=sinα.

  cos(k·360°+α)=cosα.

  tan(k·360°+α)=tanα.

  cot(k·360°+α)=cotα.(k∈Z)

  sin(180°+α)=-sinα.

  cos(180°+α)=-cosα.

  tan(180°+α)=tanα.

  cot(180°+α)=cotα.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2)公式的结构特征: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把α看作锐角时)

  3)方法及步骤:

  教学设想 通过提问、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发现知识规律及其结构特征,深化对诱导公式内涵和实质的理解,强化记忆.

  挖掘知识系统体现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和方法网络.

  4)能力训练题组:(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5)课外思考题.

  ①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6)作业与课外思考题

  作业:P162习题十三(1)—(6)

  教学设想 通过能力训练题组和课外思考题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课外留下“余音”,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下一节课学习诱导公式(四)、(五)作准备.

  4 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本节课采用了“问题、类比、发现、归纳”探究式思维训练教学方法.

  4.1 利用已有知识导出新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以旧拓新的目的.

  4.2 由(180°+30°)与30°,(-30°)与30°终边对称关系的特殊例子,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学生对“α为任意角”的认识更具完备性,通过联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类比、方法迁移,发现任意角α与(180°+α),-α终边的对称关系,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更具客观性、严密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3 采用问题设疑,观察演示,步步深入,层层引发,引导联想类比,进而发现、归纳的探究式思维训练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在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公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4 通过能力训练题组和课外思考题,把诱导公式(一)、(二)、(三)的应用进一步拓广,为演绎推导诱导公式(四)、(五)做好理论依据准备,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疑,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联想、类比、归纳,发现数学公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思维的学习过程.

  在问题类比、方法迁移、归纳推理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及时,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师期望控制中.

  5 教案设计说明

  5.1 关于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

  归纳推理是发现和获得知识的基本思维形式,拉普拉斯曾说:“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归纳思维在形成创新意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归纳思维往往获得的是开拓性的创造(再创造).三角函数求值是三角函数中重要问题之一,诱导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疑、多媒体动态演示等教学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特殊的、个别的属性,通过联想、类比、归纳出具有普遍的、一般的整体性质.体现了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创新.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训练,学生主动地获得新的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2 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1)重现已有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2)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sin1290°的求值过程中,从已知到未知,引发新的问题,营造氛围,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素质的核心,由sin210°的求值过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引导学生发现推导诱导公式的方法和途径,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

  4)通过多媒体直观动态的演示,从特殊到一般完成所有情况的分类,引导学生联想,进行问题类比、方法迁移、归纳推理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形成公式,进行归纳思维训练.

  5)通过分析诱导公式的结构特征,强化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深刻领会诱导公式的内涵和实质.构建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

  6)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课外思考题的练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函数备课教案第 2 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半角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掌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会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和证明。

  3.通过公式推导,掌握半角与倍角之间及半角公式与倍角公式之间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己由倍角公式导出半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半角公式和倍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半角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求值、化简、证明)

  难点:半角公式与倍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运用公式时正负号的选取。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

  (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2. 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启发、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二倍角公式,按课本知识结构设置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推导出半角公式,课堂上在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会根据公式特点得出公式的应用,用公式来进行化简证明和求值,老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3.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研探新知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巩固倍角公式,会推导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

  2.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3.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4.半角公式左边是平方形式,只要知道角终边所在象限,就可以开平方;公式的"本质"是用?角的余弦表示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5.注意公式的结构,尤其是符号.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略

三角函数备课教案第 3 篇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1、三角函数的定义: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点P到原点的距离记为,那么; ; ; (; ; )

例1已知角的终边过点,求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注:对的符号进行讨论。

例2 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且,求的值。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诱导公式一:,,其中

诱导公式二: ;

诱导公式三: ;

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五:;

例1:化简:

(1);()

(2)(1)

例2:化简

解:原式

例3:化简

解:①当时,原式

②当时,原式

点评:关键抓住题中的整数是表示的整数倍与公式一中的整数有区别,所以必须把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种类型,分别加以讨论。

例4:化简:

解:原式=

=1-2-=-1-=-

点评:在解答化简问题时,要注意次数尽量可能低;项数尽可能少,函数种类尽量减少;尽量不含分式和根式,能求出值的尽量求出值。除之之外,善于发现差异,寻找联系,能进行合理的转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5: 若,求:

的值。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倒数关系:,,

2、商数关系:,

3、平方关系:,,

注:把握“1”的原则

三角函数备课教案第 4 篇

一、《语文课程标准》:

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

其实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这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

(一)仿写的基本要求:

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

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那几种修辞方法。

(二)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二、考点举要

语言仿写题具有题型灵活、设计精巧、考点繁多、综合性较强等特点,我们中考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_;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_。(2005年嘉兴市中考题)

分析:(1)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如大海、沙漠、草原、高山等。后一处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霜、冰雹等。(2)修饰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草"、"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洗涤狭隘自私"

例句:是饱经飞沙走石的沙漠,是敲打谎言虚伪的冰雹。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海燕说,_;太阳说,_。

分析:该题是问答式仿句,答题时要用拟人的修辞,但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进行回答。

例句: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多美好;我燃烧的青春多辉煌。

例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

分析:(1)要把握句式(如果,就)(2)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排比)(3)要把握实现内容(奉献精神)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带来一片新绿。如果你是一根火柴,就带来一片光明。

三、方法指导

(一)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因是仿写,它不同一般的造句和作文,而有供仿写的例句,我们先从分析例句入手,挖掘仿句和例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相同点。具体地说,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例如: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副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

从形式上看,两个例句先为比喻句,后是由形容词组成的两个并列短语;仿句也是先有比喻句,接着出现一个由形容词组成的四字并列短语,那么,空格处只要再写一个由形容词组成的四字并列短语即可。从内容上看,两个例句都是比喻句,后面的四字短语分别概括了童年和少年的特点,因此,仿句的空格处填写的四字短语还必须符合青年的特点。这样,正确答案应该是:乐观自信、浪漫潇洒、热情开朗等。

(二)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对于短语填空式仿写题,我们只要寻找到例句和仿句在内容、结构上的相同点之后,就能捕捉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仿写句(如整句仿写题、语段仿写题),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深入下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入手,仔细揣摩,上下观照,前后推敲,筛选有用信息,把例句中的"相同点"迁移到仿句中;并对例句中的"不同点"加以拓展和创新,使之"脱胎换骨",演变为"新生儿"--仿句,直至完全符合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语意衔接的仿写要求。

例如: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

[解析]所给例句可分成两部分:前面叙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后面抒发的是对这-现象的感悟。那么答题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的合乎情理的感悟就行了。

[点拨]例句前部分是采用的主谓短语,仅用6字便叙述了一种人尽详知的自然现象,仿句依然要与前句保持一脉相承的关系,做到主谓短语,言简意赅。例句后面部分用的是字句表述人生感悟而且两个例句都使用于"是在告诉我们…"那么仿写句也应照搬。如:"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惦几点残雪,_,_。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咖啡,_,_,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_;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青春,_,_。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_。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

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用,在_,在_,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_;_。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星你的追求,令你_,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_;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_;_;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与执着?我们赞美_,是否会想到_?我们赞美_,是否会想到_?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两句话的句式,在下面的画线处,写一句话,使之一同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哈尔滨市)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_,_。

例句: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_,_,_,_。

例句: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仿句:_。

4、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出青春的某些特点,句式与例句相似。如:青春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5、例1: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例2: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9、(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更用她的)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智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

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14、例1: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例2: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15、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