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行星视运动

日期:2022-01-28

这是行星视运动,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行星视运动

行星视运动第 1 篇

 行星的运动教案设计二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2、过程与方法: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地心说和日心说

  1.基本知识

  (1)地心说

  ①内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②代表人物:托勒密.

  (2)日心说

  ①内容: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3)两种学说的局限性

  它们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这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

  2.思考判断

  (1)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2)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天空不转动,只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

  (3)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

  探究交流

  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现在看来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

  【提示】 两种观点受人们意识的限制,是人类发展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两种观点都具有历史局限性,现在看来都是不完全正确的.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基本知识

  2.思考判断

  (1)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速率是一成不变的.(×)

  (2)开普勒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3)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行星的周期越长.(√)

  探究交流

  行星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行星距太阳较近处与距太阳较远处相比较,运动速率何处较大?

  【提示】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由于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相等的面积,显然相距较近时相等时间内经过的弧长必须较长,因此运动速率较大.

  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基本知识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行星视运动第 2 篇

★教学目标

  1. 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 学习开普勒三大定律,能用三大定律解决问题。

  3. 了解人类对行星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是来之不易的。

  学情分析

  在第五章中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之后,学生都有了圆周运动的基础.在高中地理上,学生们对天体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天空中的运动:天体运动。

  师:自古以来,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天空中壮丽璀璨的现象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智慧的头脑开始探索星体运动的奥秘。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迅猛发展,人类终于能够飞出地球,登上月球。还能飞向万籁俱寂的茫茫太空,探索更遥远的星球。但你可知道:人类走到这一步经过了多少艰辛曲折?在对行星规律的认识过程里人们经历了地心说、日心说及到开普勒定律。

  二、地心说

  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通过直接的感性认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等各星体都围绕地球做简单的完美的圆周运动。因为地心说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同时也符合强大的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认识,故地心说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古希腊的托勒密加以完善的

  三、日心说

  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希望借助星星的位置为船队导航,因而对行星的

  运动观测越来越精确.再加上第谷等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及记录的大量的观测数据,用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很难得出完美的解答.当时,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航行已经使不少人相信地球并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球体,哥白尼就开始推测是不是地球每天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呢?他假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与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就是“日心说”的模型。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做简单而完美的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波兰科学家哥白尼

  四、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碰撞

  师:两种学说斗争的时间很长,虽然地心说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但最终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

  师:“地心说”占统治地位时间较长的原因是由于它比较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如:太

  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同时它也符合当时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观点. 师:“日心说”所以能够战胜“地心说”是因为好多“地心说”不能解析的现象“日心

  说”则能说明,也就是说,“日心说”比“地心说”更科学、更接近事实.例如:若地球不动,昼夜交替是太阳绕地球运动形成的.那么,每天的情况就应是相同的,而事实上,每天白天的长短不同,冷暖不同.而“日心说”则能说明这种情况:白昼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而四季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师:虽然“地心说”符合人们的经验,但它还是错误的.进而说明“眼见为实”的说法

  并非绝对正确.例如:我们乘车时观察到树木在向后运动,而事实上并没有动(相对于地面).

  师:从目前科研结果和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看,“日心说”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

  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一个中心天体,而太阳系只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之一,所以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日心说”只是与“地心说”相比更准确一些罢了。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地心说”和“日心说”有了初步的认识,事实上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过渡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并且科学家们付出了艰苦的奋斗,哥白尼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哥伦布和麦哲伦猜想的基础上,假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和其他天体一样都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从而使许多问题得以解决,也建立起了“日心说”的基本模型.但他的观点不符合当时欧洲统治教会的利益,因而受到了教会的迫害.使得这一正确的观点被推迟一个世纪才被人们接受。前人的这种对问题一丝不苟、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对待学习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不放

  过一点疑问。

  观看动画:日心说示意图;日地月

  五、开普勒三大定律

  师:德国的物理学家开普勒继承和总结了他的导师第谷的全部观测资料及观测数据,也

  是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和计算的,因为不管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把天体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但结果总是与第谷的观测数据有8′的角度误差.当时公认的第谷的观测误差不超过2′(第谷是一个观察天才,它通过对780颗左右的恒星持续观察,将观测结果从前人的10′偏差减小到2′)开普勒想,天体运动很可能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在这个大胆思路下,开普勒又经过四年多的刻苦计算,先后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终于计算出行星是绕太阳运动的,并且运动轨迹为椭圆,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并总结为行星运动三定律。

  ①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

  圆定律)

  观看动画:开普勒第一定律

  【问题】: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那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

  相同吗?

  【解析】:不是。不同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不一样,但这些轨道有一个共同的焦

  点,即太阳所处的位置。

  观看动画:开普勒第一定律(双行星)

  【牢记】:不同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不一样,但这些轨道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即太阳

  所处的位置。

  近日点

  远日点 近日点

  【补充】:因为地轴方向恒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

  在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远日点

  在春分和秋分时候太阳直射赤道。所以春夏比秋冬时间长,但因为地球轨道接近于圆,所以相差不了几天。

  ②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

  积.(面积定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观看动画:开普勒第二定律

  【问题】: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则行星在远日点的速率与

  在近日点的速率谁大?

  【解析】:根据相等时间的面积相等可知近日点速率大于远日点速率。

  【牢记】: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

  ③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

  等.(周期定律)

  a3

  若用a表示椭圆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则开普勒第三定律告诉我们:2 k T

  观看动画:开普勒第三定律

  a3

  【问题】:公式2 k中的比例系数k可能与谁有关? T

  【解析】:开普勒第三定律知: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

  比值是一个常数k,可以猜想,这个“k”一定与运动系统的物体有关.因为常数k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而各行星是不一样的,故跟行星无关,而在运动系中除了行星就是中心天体——太阳,故这一常数“k"一定与中心天体——太阳有关

  【牢记】:k与中心天体(太阳)有关

  例1、我们假设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轨道半长轴为为a地,公转周期为T地,火星绕太阳运

  动的轨道半径为a火,公转周期为T火,那这些物理量之间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 3r地日

  2T地日 3r火日2T火日 k(常量)

  六、太阳系

  师: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太阳系的各行星及其运行情况。

  师:自从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国际天文联会取消其行星地位,降为“矮行星”后,从此太阳系由“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

行星视运动第 3 篇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运动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本节内容的特点是:知识内容较少,但包含着的科学史料十分丰富,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科学家关于天体运动问题的研究历史中,感悟科学家求真、求简的研究思想和献身于科学的精神。

  【设计说明】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所展开的是人类对天体运动认识的艰难历程,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史、科学史教育的契机。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注意观点,激发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条的创新精神,树立献身科学的决心和信心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激趣及展现科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推理方法是本设计的中心。

  【教学流程】

  展示我们所知道的宇宙—日心说与地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椭圆轨道特征—行星运动定律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椭圆;了解人类对天体运行的研究历史;理解开普勒三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天体运行研究历史的了解,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质疑、批判、猜测、观察与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天体运行研究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和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开普勒三定律。

  【教学难点】

  行星的椭圆轨道。体验和理解把实验归纳和数学演绎结合起来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 细线 图钉 木板、白纸 铅笔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一)、我们所知道的宇宙——多媒体演示大宇宙,并阅读文字: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由小到大-卫星、行星、恒星、星云、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星系团、本超星系团。

  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组成;

  银河系-由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

  星系团-大约由1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

  本星系群-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

  超星系团-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

  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

  (二)、多媒体演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指出冥王星为何不再是太阳的行星。

  二、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2第一自然段内容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古代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地心说”在古代长期被认为是正确的?

  教师讲述:人类对天体运行的认识,起源于托勒密的“地心说”,经哥白尼发展到了“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第一次为天体的运动立了法。而完全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

  探究一:第谷、开普勒的研究

  .课件展示一: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历史

  课件展示二:地心说与日心说

  (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该学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

  n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

  n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及其他的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n地心说直到16世纪才被哥白尼推翻.

行星视运动第 4 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了解观察的方法在认识行星运动规律中的作用。

3、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价值,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得大小与中心天体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内容枯燥,没有感性认识,如果只讲授知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方面是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另一方面体验科学家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历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白天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夜晚,仰望苍穹,繁星闪烁,美丽的月亮把我们带入无限的遐想中。由这些天体所组成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又不断探索的领域。我们的祖先发现,大多数星星的相互位置几乎是固定是固定的,几百年内不会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它们是“恒星”,然而,水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这几颗亮星,则在众星的背景前移动,有的在几个星期中就能发现它的位置变化,所以把它们叫“行星”,认识宇宙要从行星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看看行星运动时有什么规律。

活动2【讲授】导学达标

环节1:古人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及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投影出示以下提纲:

1、古代人们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代表人物是谁?

3、哪种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时间较长?为什么?

4、两种学说争论的结果是什么?你认为那种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代表发言。

环节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投影出示以下提纲:

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年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004

3/20

6/21

9/23

12/21

2005

3/20

6/21

9/23

12/22

2006

3/21

6/21

9/23

12/22

2、投影表一:

通过上面数据,说明为什么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要少几天?由此你想到天体做的什么运动?

3、开普勒在研究第谷的行星观察基础上,提出的行星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补充。板书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

4、学生活动:两人一组画椭圆,理解半长轴和焦点。

5、下表是八大行星、月球、地球同步卫星的半长轴与周期的大小

行星

半长轴(109m)

周期(s)

k/(m3/s2)

水星

57.9

7.6×106

3.36×1018

金星

108

1.94×106

3.36×1018

地球

149

3.16×106

3.31×1018

火星

228

5.94×106

3.36×1018

木星

778

3.74×108

3.36×1018

土星

1426

9.30×108

3.36×1018

月球

0.3844

2.36×104

1.03×1013

同步卫星

0.424

8.64×104

1.03×1013

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寻找其中的规律。总结开普勒第三定律并板书。

思考:k值大小与什么有关?

6、问:如果把行星轨道按圆轨道来处理,开普勒定律如何描述?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行星运动的研究只能用观察测量的方法,不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科学家对行星研究成果是天文历法的基础。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7、开普勒定律的应用:

例1:有一个叫谷神的小行星(m=1.00×1021kg),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的2.77倍,求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例2:木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的12倍,那么,木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是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多少倍?

活动3【测试】当堂检测:

1、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运行的轨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C、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是不同的

D、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相同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B、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轨道有的是圆形,并不都是椭圆

C、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

D、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3、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A)

A、F2 B、A C、F1 D、B

4、开普勒关于行星的运动公式a3/T2=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D)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a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代表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5、已知两个行星的质量m1=2m2,公转周期T1=2T2,则它们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之比为(C)

A、 B、

C、 D、

6、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

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就越长

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长

C、水星轨道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就最长

D、海王星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就最长

活动4【作业】作业布置:

1、阅读“科学足迹”人类对行星规律的认识

2、完成问题与思考及《立体设计》配套试卷课时作业(七)

3、预习第二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完成预习扫描。

1.行星的运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行星的运动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白天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夜晚,仰望苍穹,繁星闪烁,美丽的月亮把我们带入无限的遐想中。由这些天体所组成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又不断探索的领域。我们的祖先发现,大多数星星的相互位置几乎是固定是固定的,几百年内不会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它们是“恒星”,然而,水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这几颗亮星,则在众星的背景前移动,有的在几个星期中就能发现它的位置变化,所以把它们叫“行星”,认识宇宙要从行星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看看行星运动时有什么规律。

活动2【讲授】导学达标

环节1:古人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及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投影出示以下提纲:

1、古代人们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代表人物是谁?

3、哪种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时间较长?为什么?

4、两种学说争论的结果是什么?你认为那种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代表发言。

环节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投影出示以下提纲:

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年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004

3/20

6/21

9/23

12/21

2005

3/20

6/21

9/23

12/22

2006

3/21

6/21

9/23

12/22

2、投影表一:

通过上面数据,说明为什么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要少几天?由此你想到天体做的什么运动?

3、开普勒在研究第谷的行星观察基础上,提出的行星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补充。板书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

4、学生活动:两人一组画椭圆,理解半长轴和焦点。

5、下表是八大行星、月球、地球同步卫星的半长轴与周期的大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