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做做玩玩教案20篇

日期:2021-10-0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做做玩玩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做做玩玩教案20篇

第1篇、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做做玩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自古以来,大自然和成人的劳作就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最佳对象,当今孩子的玩具五花八门,却都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人们的劳作。脱离自然的教育是贫乏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时值深秋,山坡上依然随处可见芭茅草,回想我们儿时玩芭茅草的情景,不得不感叹我们童年的幸福!强烈的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能体会到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喜悦。

  活动目标
  1、能利用芭茅草进行简单操作。
  2、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感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设计自己的作品。
  与同伴合作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VCR 芭茅杆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播放VCR,幼儿观看。
  1、谈话:①刚才小朋友看到那些高高的、顶端开着狗尾巴花一样的植物是什么呢?对,它们是芭茅草。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山上、路边、外婆家的屋子外……)②你听到了什么呢?(童谣)童谣里都说了些什么?
  芭茅花花,像条尾巴, 芭茅杆杆,扯来玩玩,
  编匹马马,跑遍天下, 编颗糖糖,给你尝尝
  编把手枪,一起打仗, 编只小鸟,带我飞得高又高。
  提问:爷爷奶奶在干嘛?那我们到魁山上去找芭茅草,好吗?(安全教育:1.紧跟队伍,不离队、掉队。2.远离悬崖,小心摔跤。3、带好自己的草墩。)出发!

  二、 路途中,教念童谣、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小心芭茅叶子割伤手和脸,不能跑的太远,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等)

  三、 采集、整理芭茅杆。
  小朋友们,你们看那边,满山遍野的芭茅开花了,美吧!来,我们把垫子放在这片空地上,准备去采集芭茅杆咯!

  四、 讨论:我们可以用它来编什么呢?

  五、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 作品展示。

  七、 自主游戏。

  八、 情感教育:芭茅草虽然样子很普通,但是很有用处。以前农民伯伯的茅草屋,多半是用芭茅草盖的。人们喂养的牛羊,多半是用芭茅草做饲料,因为有了它,牛羊才长得壮壮的。今天我们还用芭茅杆做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芭茅是不是很有用啊?所以我们要象芭茅草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开展较为顺利,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设计自己的作品,充分体验到了动手制作和在大自然中游戏的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互相帮助,共同制作芭茅玩具,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我认为此项活动还可以通过搭建、拼接或体能游戏等方式更充分地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在活动中更有效地调动孩子玩的兴趣,真正做到“益智益乐”。

第2篇、小班健康活动玩玩大皮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对玩皮球感兴趣,体验玩皮球的快乐。
  2、了解皮球是圆的,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3、学习基本的拍皮球的方法,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皮球若干、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

  活动过程
  一、师生随音乐《玩具进行曲》一起做动作。
  宝宝,你喜欢玩玩具吗?你都玩过什么玩具?(请幼儿自由回答)
  明天的时候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跟好朋友一起玩吧!

  二、玩皮球:
  1、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了好玩的玩具,看看是什么?(出示皮球)你想不想玩啊?(教师发皮球,一人一个)!
  提问:(1)宝宝,你的皮球是什么颜色的?
  (2)、皮球上有什么图案?
  2、皮球宝宝还有好多的本领呢!咱们一起来玩一玩,看一看,皮球究竟有什么本领!(请幼儿自由玩皮球)
  提问:你是怎样玩皮球的?
  (1)拍球: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儿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会低,一会高!”皮球为什么能跳起来?(因为有气,有气的皮球硬硬的,鼓鼓的)与没气的皮球比一比,怎样就可以让没气的皮球也跳起来(用打气筒充气)
  (2)拍接球:拍一下皮球,再用手接住。
  (3)滚皮球: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滚皮球,边说儿歌:“对准你滚过去,对准我滚过来!”皮球为什么会滚?
  (4)地面转球:一只手转动球(原地转球、两腿间转球、转球走)
  总结:皮球是圆圆的,圆圆的东西可以像四面八方滚动!

  三、宝盒取“宝”
  宝宝玩了会皮球累了,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里面也有玩具,你来猜猜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儿歌“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装有啥?请你快来摸摸它!”教师边说儿歌幼儿边摸出玩具:排球、篮球、足球,请小朋友说出名字,并说一说怎样玩!

  四、活动结束:
  现在咱们一起和这些玩具到院子里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体育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完成幼儿体育任务,培养、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3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轮流玩玩具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和讨论,使幼儿初步学习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轮流玩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幼儿感受愉快的活动情绪。
  4、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小汽车,各种新奇的玩具、图书分成五组

  活动过程:
  一、 出现小汽车,设问
  1、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请两名要玩的幼儿上来)
  2、有两个小朋友要玩小骑车,可现在只有一辆车,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大家得出:一个先玩,一个后玩,一个一个地玩,就是轮流玩,学习词:轮流。
  3、请两名幼儿轮流玩小骑车。知道互相谦让,让对方先玩。
  4、还有谁想玩请三名幼儿来玩,问:他们应该怎么玩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地轮流玩,巩固幼儿对"轮流"的理解。

  二、 小结
  我们一起活动的时候,要团结友爱,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但人多的时候,就要轮流玩。还有的玩具一个人玩不起来,就要几个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翘翘板、摇船,要两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网、大金鱼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时要注意不影响不妨碍别人。

  三、 分组活动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来玩,有的是一个一个人玩的,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想办法,和别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绍各组内容: 第一组:立体新图书(三本)第二组:玩具小汽车(三辆)第三组:望远镜、万花筒(各一)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老师观察和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动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活动情况。

第4篇、大班游戏做做玩玩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自古以来,大自然和成人的劳作就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最佳对象,当今孩子的玩具五花八门,却都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人们的劳作。脱离自然的教育是贫乏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时值深秋,山坡上依然随处可见芭茅草,回想我们儿时玩芭茅草的情景,不得不感叹我们童年的幸福!强烈的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能体会到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喜悦。

  活动目标
  1、能利用芭茅草进行简单操作。
  2、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感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设计自己的作品。
  与同伴合作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VCR 芭茅杆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播放VCR,幼儿观看。
  1、谈话:①刚才小朋友看到那些高高的、顶端开着狗尾巴花一样的植物是什么呢?对,它们是芭茅草。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山上、路边、外婆家的屋子外……)②你听到了什么呢?(童谣)童谣里都说了些什么?
  芭茅花花,像条尾巴, 芭茅杆杆,扯来玩玩,
  编匹马马,跑遍天下, 编颗糖糖,给你尝尝
  编把手枪,一起打仗, 编只小鸟,带我飞得高又高。
  2、提问:爷爷奶奶在干嘛?那我们到魁山上去找芭茅草,好吗?(安全教育:1.紧跟队伍,不离队、掉队。2.远离悬崖,小心摔跤。3、带好自己的草墩。)出发!

  二、 路途中,教念童谣、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小心芭茅叶子割伤手和脸,不能跑的太远,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等)

  三、 采集、整理芭茅杆。
  小朋友们,你们看那边,满山遍野的芭茅开花了,美吧!来,我们把垫子放在这片空地上,准备去采集芭茅杆咯!

  四、 讨论:我们可以用它来编什么呢?

  五、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 作品展示。

  七、 自主游戏。

  八、 情感教育:芭茅草虽然样子很普通,但是很有用处。以前农民伯伯的茅草屋,多半是用芭茅草盖的。人们喂养的牛羊,多半是用芭茅草做饲料,因为有了它,牛羊才长得壮壮的。今天我们还用芭茅杆做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芭茅是不是很有用啊?所以我们要象芭茅草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开展较为顺利,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设计自己的作品,充分体验到了动手制作和在大自然中游戏的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互相帮助,共同制作芭茅玩具,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我认为此项活动还可以通过搭建、拼接或体能游戏等方式更充分地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在活动中更有效地调动孩子玩的兴趣,真正做到“益智益乐”。

第5篇、中班美术活动做做玩玩—会说话的小青蛙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1、结合班级的主题活动《春天》以及《小手真能干》这两个主题,选择了这样既符合季节特征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
  2、班级里幼儿喜欢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有先有后地做好一件事情。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日常的小事抓起。
  3、美工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材料,然后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操作,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4、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所以起这个名字——会说话的小青蛙其实是一语双关的意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发展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筒(半成品);浆糊;青蛙头像(舌头)人手一份;图示;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儿呢?它在老师的口袋里。会是谁呢?我们大家拍手欢迎。
  “我来了,我来了”教师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引起幼儿关注的兴趣。)
  2、 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青蛙?为什么?(因为这只小青蛙很可爱;会说话...........)
  滕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做这只可爱的会说话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讨论
  1、我们先来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儿观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对了,我们制作小青蛙就需要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把小朋友讨论的结果用图画按顺序表示出来)

  三、尝试操作
  1、对,先拿一个纸筒,要把这个纸筒折成什么形状呢?(M型)
  2、要折成这个形状,是怎样折成的,大家一起来试一下。
  3、大家折好了吗?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她是怎么折的?你们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样的。把小手伸进去试一试,能不能一张一合的。
  4、青蛙的大嘴巴已经做好了,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小朋友们一定要一边看好图示,一边摆一摆,想好了,再粘贴。看看谁做的小青蛙最可爱。
  5、注意粘贴的时候浆糊不要粘太多,要涂均匀。

  四、体验成功
  1、小朋友来试一试手里的小青蛙会说话吗?(呱呱)
  2、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会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青蛙呢?(幼儿回答)小青蛙们再来说一说美丽的春天。

  五、延伸活动
  1、春天真美丽,小青蛙出来玩了,看看还有那些动物也来了?(出示其他的小动物制作)
  2、这些小动物和刚才做得小青蛙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原来它们的嘴巴都可以一张一合,好像会说话。回去再做更多会说话的小动物,这样表演故事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处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第6篇、大班健康活动玩玩大皮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对玩皮球感兴趣,体验玩皮球的快乐。
  2.学习基本的拍皮球方法,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皮球,体验玩皮球的快乐。
  (1)请会拍皮球的幼儿为大家展示,激发幼儿玩皮球的兴趣。
  (2)游戏“大皮球”:教师边拍球边念儿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会低一会高。”念到“跳跳跳”时幼儿就变成“皮球”随意蹦跳。
  2.请幼儿学习拍皮球:
  (1)请会拍球的幼儿为大家示范如何拍一下球抱住,教师根据幼儿动作讲解拍球方法: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双手接住。
  (2)指导已经学会拍球的幼儿练习连续拍球。
  3.教师表演花样玩球:如:自抛自接,拍球转身等,吸引幼儿对玩皮球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活动反思
  小小的一个玩球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第7篇、大班数学活动玩玩填空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  棋盘  不同颜色的棋子  旋转六面体  各色旗  扑克牌

  活动玩法:
  
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 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起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 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活动规则:
  
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必须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第8篇、小班安全安安全全玩玩具教案反思

  [生成背景]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我们班的有些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对一些大型玩具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很差,针对我班幼儿的这个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户外活动课《安安全全玩玩具》,来教给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变教师被动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幼儿主动地去认识危险、避开危险。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等玩具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照相机、编排情景表演[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我们开着火车出去旅游好吗?"(好)  小朋友们愿意去哪旅游?我们去游乐场玩吧!
  幼儿一个一个跟好开"火车"去旅游,走的时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一个跟着一个走、别踩着鞋子、别摔倒、下台阶的时候小心……2、请几位小朋友玩跷跷板,其他幼儿讨论:
  (1)他这样跷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玩?
  教师小结:跷跷板很好玩,但玩的时候要小心,两只手要抓紧把手,上、下、上、下,有规律地摇摆。
  3、吊桥滑滑梯的旁边有一座吊桥,只有勇敢的通过吊桥的孩子才是胜利者。
  告诉幼儿走吊桥的方法,教师先示范一遍,再请幼儿根据老师教的方法走过吊桥。
  4、滑梯情景表演:青蛙妈妈领着小青蛙来滑滑梯,有一只小青蛙的头上破了,一只小青蛙的下巴破了。
  a、大家互相问好b、询问:青蛙妈妈你的孩子怎么了?
  c、青蛙妈妈告诉小朋友们:因为小青蛙不好好滑滑梯,从滑梯上跳、趴着滑,所以磕破了额头和下巴。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第9篇、中班科探活动玩玩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2.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讨论客观的记录事实。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
2.水盆5只,抹布5块。
3.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纸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
(1)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猜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
2.请幼儿先猜测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实验,说出不同的纸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1)猜猜——各种纸遇到水以后会变成怎样。
(2)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3)试试——一张张将纸放入水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4)议议——纸怕不怕水。
(5)如果纸到水里去了会怎样?所有的纸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样吗?
3.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教幼儿要爱惜纸张。
(1)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的慢(快),哪些纸不怕水。
(2)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3)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
4.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纸的不同用途。
5.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6.与幼儿一起处理泡坏的纸,收拾桌面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活动,尤其是环保活动相对其他活动来说知识性较强,较枯燥乏味,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生活还比较远,要上好很难。综观平时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由于其是形、声、色、知、情、意相统一的产物,并运用了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更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着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中,对优化环保教育过程、提高环保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第10篇、中班主题玩玩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玩家大家玩。
  2、友好地玩。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 皮球若干。
  3、 与大班老师联系,拟订和大班幼儿共同玩皮球的计划。

  教学过程:
  激发情绪,介绍玩具,看别人玩---体验情绪,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乐。
  一、 情境一
  1、介绍个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
  2、玩玩具。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
  (2)讲评
  请玩得多的和玩得少的幼儿来做一下情景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老师小结。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二、情境二
  1、组织中班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
  2、大、中班幼儿结对子一起玩。
  3、两对幼儿在一起玩球,三对幼儿在一起玩球。
  4、全体幼儿排成四行练习在操场里滚球。
  每个幼儿两腿分开,并排成一纵队。每排第一个是大班幼儿,他双手捧,从两腿间往后滚球。最后一个幼儿双手把球接住,并跑到队前往后滚球。以此类推,直到全体幼儿均轮滚发球完毕。

  三、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都可进行这类活动教育。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情绪体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

  教学反思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

第11篇、小班社会教案: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第12篇、小班数学:吃吃玩玩(分类)

小班数学:吃吃玩玩(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标记把吃的和玩的分类。会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玩具:玩具车、娃娃等
2.吃的:苹果、香蕉、橘子、果冻、酸奶、饼干

活动过程:
一、吃吃玩玩
宝宝们,你们看,妈妈在我们的旁边给宝宝们准备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问:你刚才赶什么了?(学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二、学习分类
现在妈妈想请宝宝们帮我一个忙,好吗?
出示大筐里混合的东西。你们看妈妈这些筐里有很多吃的和玩的东西,请宝宝把这些吃的和玩的东西分开来。把吃的给嘴巴吃,把玩的给小手玩。(幼儿分类)
宝宝门很快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让妈妈来检查一下,看宝宝们分的饿好不好。(如果有错,就请大家一起纠正)

三、活动结束
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做饭的阿姨今天也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第13篇、大班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第14篇、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着。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第15篇、小班节奏活动:身体玩玩乐

幼儿园小班节奏活动:身体玩玩乐

活动目标:  
1、感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2、初步尝试听音乐用身体动作拍打相应的节奏。  
3、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苹果节奏图两张;
2、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3、手、脚、头、肩膀等图谱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节奏图(一)、感知四分音符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苹果宝宝来了,她的名字叫ta:小朋友们好!她要来和我们玩节奏游戏呢。”  
师:“我们一起拍手来欢迎她,现在有一个苹果宝宝我们就拍一下手。”  
师:“又来了一个苹果宝宝,他们长的一样吗?所以他们的名字也是一样的。”  
师:“我们也拍手欢迎他们吧,有两个苹果宝宝要拍几下手来欢迎他们呢?”  
师:“看,现在有几个苹果宝宝?(四个)刚才我们都是用拍手的动作来欢迎他们的。那我们的身体上除了小手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用来欢迎苹果宝宝呢?”  
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练习︱X X X X︱的节奏  
二、出示节奏图(二),感知八分音符  
师:“小朋友,你们看又有谁来了?这两个苹果宝宝和刚才的ta长的一样吗?她们的名字叫titi。  
师:“看titi的好朋友们都来了,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欢迎他们呢?”  
师:“除了小手还能用什么动作来欢迎titi呢?  
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练习︱XX XX XX XX ︱的节奏  

三、听音乐尝试用两种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1、幼儿探索两种身体动作的合作演奏。  
师:“现在又有大苹果,又有小苹果,我们要用一样的动作来欢迎他们吗?”  
师:“大苹果用什么动作来欢迎?小小苹果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师:“那我们就用两种动作来欢迎她们吧。”  
2、听音乐完整表演音乐节奏。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欢迎苹果宝宝吧!”  
师:“宝宝真棒,会用两种动作来欢迎苹果宝宝。那除了这两种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来欢迎他们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调换图谱)  
3、幼儿听音乐表演节奏2—3遍。  
4、结束活动:苹果宝宝累了,想回家了,我们和他们说再见吧! 

第16篇、中班主题玩玩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纸球的各种玩法;练习夹包跳和投掷动作。
  2、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意与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重点难点
  夹包跳、投掷动作。
活动准备
  彩色纸球人手1个,大圆布一块,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幼儿听音乐做顶球走、绕球跳、滚球等动作,活动身体各部分。
  2、 创意玩纸球。
  (1) 请幼儿自由探索纸球的各种玩法。
  (2)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
  (3) 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师幼一起玩
  (4) 引导幼儿重点练习夹包跳、投掷动作。
  3、合作玩纸球
  (1) 教师收起一部分球,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合作玩纸球,对不会合作玩纸球的幼儿,教师给予一些暗示和帮助。
  (2) 再次减少球数,师幼合作玩球。
  4、游戏:炒豆豆
  全班幼儿每人抓住大圆布一角,互相配合抖动圆布,让纸球在布上蹦跳弹起,感受纸球蹦跳的特点。引导幼儿注意动作的一致性。
  5、活动结束
  集体做吹气球游戏,调整呼吸,放松身体的各部门肌肉。
教学反思
  1、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孩子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在游戏活动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与他人配合着玩,合作得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孩子动作协调能力差些,需要教师给予个别的指导。
  2、在练习夹包跳、投掷动作中,有一部分孩子的动作完成得不怎么好,特别是夹包跳,幼儿的双腿既要夹着包,又要往前跳起来,有的孩子跳起来时,双腿就自然地打开了,包就掉下来了,大部分幼儿练习一两次后,就能领会了要领,很好地完成了动作。
  3、在玩炒豆豆游戏时,刚开始幼儿在抖动大圆布时,有的用力太大,有的幼儿还没抓稳布角,球在大圆布里蹦不起来,有的球一下子就掉下来了,经过两三次的摸索、配合,幼儿找到了要领,球很快地在大圆满布里蹦跳起来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持续了很久球都没有掉下来。
  4、我认为在设计和完成这个活动是成功的,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地干涉,让幼儿在自己探索、摸索和实践中成长起来,找到玩中的窍门,以及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我认为是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受用的能力。

第17篇、小班社会和朋友一起玩玩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语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名称及玩法。
2.学习和同伴分享玩玩具,体验分享的快乐。
3.懂得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4.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材料准备:
幼儿自带的玩具
活动设计:
一、教师谈话引题
1.教师出示小熊。
师:今天金老师带来一个我的宝贝玩具,看这是什么?我的小熊是黄色的,圆圆的头,它有黑色的眼睛,还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
2.幼儿介绍玩具。
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并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玩具,说说最喜欢的原因。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介绍你的宝贝玩具好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先要告诉大家它的名字、它可以怎么玩,再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有毛绒绒的玩具,有塑料的小汽车,还有木头做的积木。
二、分享玩玩具
1.幼儿分享玩玩具
师:每个人都带了玩具,我们可以大家一起玩,请你找找好朋友一起玩。
2.教师小结
出示玩玩具的照片,幼儿一起观看。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刚离开家中,还没有摆脱“自我中心”,想要把自己最喜欢最宝贝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有很多幼儿都还不愿意,而这时教师就要用表扬,奖励的方式,激励其他小朋友感受分享的快乐,使他们也产生分享的意愿,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体会到一起玩的快乐。并且懂得在玩的时候要爱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玩具。

第18篇、大班科学玩玩数学填空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数字卡 棋盘 不同颜色的棋子 旋转六面体 各色旗 扑克牌
活动玩法:
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出自:屈;老.师"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 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起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 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活动规则:
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必须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第19篇、大班数学公开课玩玩填空题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第1篇、大班优秀教案:动物的天敌和朋友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动物的天敌和朋友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之间存在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2、通过活动、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经

《语言教案大班100篇》:第1篇、大班语言小书包教案反思活动设计意图与思路(教育理论依据):"我要上小学"是我班最近刚开展的主题。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组织幼儿参观了小学,孩子们自然转向了读小学的话题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