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音乐区教案30篇

日期:2021-04-1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音乐区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音乐区教案30篇

第1篇、大班音乐菜场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资源。蔬菜虽说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本次活动《菜场》。调动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幼儿在说一说、看一看、唱一唱、动一动的中,萌发喜欢吃蔬菜的情感,懂得蔬菜是健康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 知道蔬菜种类,学会听间奏,演唱。
  2、 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感受蔬菜品种多营养好。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歌曲相关图片。

  活动重难点:
  知道多种蔬菜的营养,能听间奏,整齐自然的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练声复习,激发兴趣
  1、 练声(问好歌)
  会唱会听,大家的声音就像一只球抱在一起。
  2、 集体表现《买菜》,引起兴趣
  陪奶奶一起去买菜。
  和奶奶买菜是一件开心的事,打起精神,面带微笑。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买了许多新鲜菜,还想买些什么其他蔬菜?
  小结:菜场里的蔬菜种类多,所含营养不同。
  边听音乐边逛菜场。
  1、 倾听录音,熟悉旋律
  听歌曲2遍,打节拍
  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几种蔬菜是连在一起唱的?
  小结:蔬菜后面有几处是不用唱的,短间奏需要仔细听哦。
  2、 教师清唱,理解内容
  摊位上都陈列了哪些蔬菜?
  根据幼儿回答,以歌词内容小结并揭开图片。
  3、 教师弹唱,幼儿学唱
  用好听的声音吸收营养吧。
  1)师幼共同学唱
  坐半个椅子,胸膛挺直,边唱要边听哦。
  我们需要各种蔬菜的营养,把身体所需的营养全部要吸收到哦。
  2)听旋律演唱
  注意歌曲中的间奏部分,不抢拍不漏拍。
  3)教师弹奏,集体表现
  面带微笑的表演。

  三、表达表现《我的头我的肩》
  你还吃过哪些蔬菜,有什么营养?
  不挑食,爱吃各种蔬菜,身体部位一定很灵活,快来和好朋友一起展示一下吧。
  播放音乐,幼儿大胆表现。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的天性就是爱唱爱跳,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并对每次不同与别人的创造给予及时的鼓励 ,幼儿会增加创造的信心,喜欢音乐,喜欢创造。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只有拥有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感受音乐的美妙,才会对音乐充满激情;同时,教师只有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借由这些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教学经验,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利用今天所学到的宝贵经验,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第2篇、大班音乐羞答答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学习唱出两句"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2、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学习用不同的姿态、神情表现羞答答的样子。
  3、体验并表现好奇、害羞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玩过"眼睛藏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理解"羞答答"的意思。
  1、猜测游戏:你的眼睛里藏着什么?
  和你的好朋友面对面坐好,仔细地看看他眼睛里藏着什么?大家一起说出"朋友的眼睛里藏着我,我的眼睛里藏着朋友"。
  2、幼儿与老师表演"羞答答"。
  "当我看着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不看我的眼睛了?"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如果别人一直盯着看我,我会不好意思,会害羞"。
  3、不好意思、害羞还可以用"羞答答"词语表示,请小朋友与同伴进行对视,体验"羞答答"情绪。

  二、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讲述歌词,幼儿熟悉。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2-3遍,注意唱准"藏"的发音以及唱出"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羞答答"的动作和神态,如:捂着脸、低着头、玩弄手指头、扭头、摆手等动作。
  2、幼儿迁移游戏中对看时好奇的样子和相对时的配合,创编第一、第二句的动作。
  3、引导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第一、第二句时做好奇的动作,在唱到"看得我呀羞答答"时,自由地做害羞的动作。

  四、幼儿表演唱歌曲,并与同伴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害羞的情绪。

  五、音乐表演:拉拉钩。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害羞不好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和好朋友拉拉钩做一个大方的好朋友好吗?幼儿结伴游戏。

第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河马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年龄偏小,比较喜欢动物,但缺乏推理能力和幽默感,我所以我选择了一则笑话儿歌,而且内容主题是河马吹牛说大话,所以幼儿会比较喜欢,而且也比较容易理解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完整表演儿歌。
  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明白儿歌的可笑之处。
  3、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表情表演儿歌
  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明白儿歌的可笑之处

  活动准备
  河马头饰,狮子、老虎、鳄鱼、乌龟手偶;PPT课件;字卡(河马、狮子、老虎、鳄鱼、乌龟)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 导入:播放PPT课件(动物世界)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你觉得哪些动物比较凶猛?你喜欢哪种动物?

  二、基本环节
  1、导入新课:老师最喜欢的是河马
  2、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河马为什么会吓得长大嘴巴?
  你觉得好笑吗?为什么?你能说出这首儿歌的可笑之处
  4、认读字卡:河马、狮子、老虎、鳄鱼、乌龟
  5、教师逐句教儿歌
  6、师幼共同表演儿歌

  三、结束环节
  1、游戏:表演比赛,两个人一组(戴头饰和手偶)进行表演,男生与女生进行比赛
  2、讲笑话:幼儿之间讲讲自己生活中听到或遇到的笑话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自己设计或收集一个笑话,第二天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对活动内容很感兴趣,特别是表演儿歌环节,幼儿一个个学河马说大话的口气和看到鳄鱼来了的紧张表情很逼真;教学重难点都得到突破,听完一遍儿歌,幼儿能很快找出儿歌的可笑之处,部分幼儿还能说出河马吓得长大嘴巴的原因,这个是我预料之外的;通过表演比赛,幼儿能客观评价小朋友的表演,有自己的审美观和评判标准,这是值得欣慰的;“幼儿讲笑话”环节欠妥,由于本班幼儿年龄偏小,语言能力发展不够,所以幼儿基本不会讲笑话,只有极个别幼儿能说出简单的笑话。

第4篇、大班音乐活动闪闪的红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会并有感情地唱出歌曲。   
  2、对红色文化初步了解,萌发爱国情感,传承爱国精神。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并有感情演唱   
  难点:萌发爱国情感,传承爱国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上课前老师想邀请小朋友们来看几幅图片,看看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2、教师和幼儿讨论交流图片内容。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和图片内容一样的红色歌曲《红星闪闪》。   

  二、欣赏音乐,学习歌曲。   
  1、第一次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听到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这首曲子是雄壮有力的么?   
  2、第二次完整欣赏音乐,做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听到了雄壮有力的音乐你想做什么样的动作?请幼儿进行表演。   
  3、第三次完整欣赏音乐,给予幼儿自主表演的机会。要求幼儿听到什么样的音乐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  
 
  三、开阔思维,引导幼儿   
  1、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音乐?用手在空中画出来,用表情的丰富来表现歌曲,还可以用多种多样的道具来表现。   
  2、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教师放音乐孩子们自由发挥。   

  活动延伸:   
  回家后根据歌曲内容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来画一幅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对红色文化也非常的感兴趣,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爱国精神。在学习歌曲时可以再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加深幼儿对于歌曲的记忆。

第5篇、大班音乐你的眼里有个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学习用连续的、跳跃的歌唱方式表现。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与同伴进行表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⒈相互看看,看到了什么
  ⑴请幼儿与邻座的同伴结对互相看对方的眼睛
  师:从好朋友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什么?
  ⑵小结: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我。
  ⑶师:这真是件有趣的事。这里有一首歌就叫“你的眼睛里有个我”,一起来听听吧。
  ⒉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⑴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师:歌曲快乐吗?哪些地方听出了快乐?
  *小结:音乐一跳一跳的(幼儿教育m.qinzibuy.com),唱的“笑哈哈”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⑵听老师清唱歌曲,学习歌词
  *师:歌里唱了什么?仔细听。
  *幼儿说说歌词内容,师逐句演唱,并出示图谱。
  *师:还有一句没听清怎么办?(再听一遍)那我们这次要听仔细咯。(幼儿回答,出示第三句图谱)
  *师:有哪句你不太会的?(引导幼儿一起念一念)
  ⒊学唱歌曲
  ⑴师弹琴,带幼儿一起唱。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唱起来有困难?(观察图谱上的线条,用连贯的声音唱“里”的连音,唱满时值)
  ⑵第三句附点的唱准
  *师:有的地方是连起来唱的,有的地方是一跳一跳的。听听,哪些地方?(师在图谱上做一些跳跃的标记,带幼儿单句练习)
  *师:一起来学一学。
  ⑶表演唱
  *师:我们一起唱的方式叫什么?(合唱)那除了合唱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演唱歌曲?(独唱、轮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唱)你觉得有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些?(声音要再开心点,唱的整齐)

  活动反思:
  沙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启发,音乐活动也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也是要注重“美”的感受,当老师在前面示范唱时,要把情绪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歌曲的快乐,并且,图谱虽然是用来帮助学歌曲的,但也是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做的再美一点、生动一点。音乐活动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一首歌,而是要把学唱歌的方法带给幼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幼儿掌握了学唱歌的方法,他们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旋律是学会一首歌的基础,当旋律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时候,再去学歌词,那么就能更容易的唱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去学念、说歌词。不止是音乐活动,每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的,有目标的,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时刻去思考,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能不能这么做?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改正中成长。

第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红星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红星歌》是一首传统、古老的歌曲,在上学期大合唱我们就选择了这首歌,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在唱时,他们自己会配上拍手有力的节奏,幼儿很喜欢。我就想这学期教材有这首歌,我就选择了它,让孩子用乐器为这首歌配上乐器。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会幼儿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教会幼儿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该歌曲,能随乐做动作。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3、《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1、兴趣引入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让我们跟着《红星歌》的音乐节奏,做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在老师带领下,A段做走步动作、B段做挥舞红旗的动作)
  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三段体、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不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A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雄壮有力)你们知道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打仗时英勇顽强的精神)来,我们一起学一学(做走步动作)。我们再请个小朋友来做B段的动作。(哼唱,再请一幼儿示范)这音乐感觉怎么样?很缓慢很抒情的,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胜利时挥舞着红旗与老百姓在一起庆祝胜利的情景)我们一起做一做。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五角星)表示什么?(一个五角星表示拍一下,圆圈表示休止)你怎么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 ?(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徒手练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图谱:这是什么符号?(红旗、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拍一下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全班幼儿徒手练习B段节奏)。
  3、引导幼儿发现重复A段节奏型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D.C(从头开始)和fine(结束)的意思。师哼唱,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节奏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幼儿说说(铃鼓:可以拍或摇、晃,它声音清脆、明亮。比较延长、抒情;碰铃:声音宏亮、清脆;圆舞板:轻快活泼)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开头空心五角星适合用碰铃;(贴上碰铃)开场热闹,雄壮有力;中间用什么乐器?(圆舞板)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自己选择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行吗?”
  5、交换乐器让幼儿看指挥演奏一遍。
  6、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其余幼儿持乐器,看指挥听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六一节快到了,我想请几位小朋友来演唱歌曲,其他小朋友当乐器演奏家,行吗?)

  五、结束活动
  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年的打击乐研究和学习我在组织幼儿打击乐方面进步很多,如图谱的设计、演奏的常规、幼儿共同演奏的配合等等老师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次《红星歌》整个活动设计条理较清楚,图谱设计适合歌曲内容,选择的乐器适合歌曲的风格。活动中每个环节有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环节让幼儿交换乐器、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把活动推向**使整个活动有提升。活动中幼儿和老师配合默契,幼儿识谱能力强,活动积极气氛活跃。在活动设计、场地布置上、乐器选择上、指挥方面得到莹莹老师、红瑜老师、雯雯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不足之处在最后环节应请个别幼儿指挥,教师及时退位,整个活动更加完整提升。在活动中注意加强个别调皮幼儿的演奏常规教幼儿握乐器的方法。

第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中国功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1、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3、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第8篇、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歌曲的雄壮。
  2、让幼儿在豪迈激越的音乐中想象所表现的意境。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狮子头饰2个,狮王进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欣赏《狮王进行曲》
  1、你们听出来是什么动物?
  2、你从音乐中听出他在做什么事?

  二、分段欣赏
  1、小朋友听第一部分音乐,想想它们在做什么?
  (1)故事内容:
  在一个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每当风吹树摇时,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
  (2)狮王很神气,我们该怎么表现呀?
  (3)表演动作:欢迎、狮王神气走路的样子。
  2、狮王来到了森林里,为了表示它的威风,它用了什么方法?
  (1)狮王大声吼叫,向小动物们示威
  (2)表演动作:狮王吼叫。
  3、这时狮王得意极了,边走边唱起了歌,我们来听听它唱了什么?
  (1)歌词:“我就是那森林之王,没有人能比我强,我就是那森里之王,没有人能比我壮……”
  (2)唱完歌后,小动物跟狮王做起了游戏。

  三、完整听一遍 请个别幼儿表演。

  四、结束

  活动反思:
  在欣赏活动中,准备的还不够充分,没有想到幼儿会有什么表现,请幼儿表演时,没有事先强调该做些什么,只是先请上来,这样就变的很乱,再加上是表演老虎,小朋友更叫的兴奋。其实自己对这节欣赏课没什么把握,所以思绪不是很清楚。在表演中,没有很好的发现做的好的幼儿,所以说对观察这方面还要加强,抓住重点,发现问题,才能把这节课上好。

第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在一个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害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笃笃笃、笃笃笃。把虫子给捉完了,大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所有的树枝开心的跳起舞来。今天刘老师带来的音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音乐分别说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鸟在干什么?(啄木鸟在给大树检查,啄虫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看病。(边欣赏音乐边做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刚才我们跟着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给它捉虫子,那你们有没有看见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做检查的呢?(从上到下)那我们一起来跟大树学一学。提问:检查了几颗大树呀?(四棵)复习第一段。还可以在么检查(两只手一起检查)师幼一起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做好检查了,那刚刚啄木鸟医生是怎么给大树啄虫子的呢?怎么用动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师:每棵树的蛀虫一样多吗?(不一样),第一棵树上有三条虫子,我们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各啄三下,第四棵树只有一条虫子我们只啄一下。我们听音乐一起来给大树啄虫好不好?
  3、 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大树经过我们的检查,经过我们的捉虫,它的病终于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提问:那它是怎样长出茂盛树叶跳起舞来的呢。(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那我们刚刚用的是这个动作,还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动作可以做?(往上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二)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大树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那我们现在把啄木鸟给大树检查、给大树捉虫的、大树跳起舞来的动作一起连起来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师:刚刚我们在座位上有点挤,请小朋友一起来中间,我们再来一遍,你可以跟老师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哦。(完整表演)

  (三)分角色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别好看,有谁愿意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来完整的表演一遍给大家看呢?我们请来了四棵大树,一只啄木鸟。那请问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鸟的动作,哪一段做大树的动作,谁先做,说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拍拍手。
  师总结:先是啄木鸟检查大树,然后在给大树捉虫,第三段的时候大树开心的跳起舞来。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分角色来玩,一个人做大树,一个人做啄木鸟,自己商量一下。大树在做的时候就要请啄木鸟医生先休息一下了,因为它刚刚在做检查的时候已经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啄木鸟给大树的病治大树真开心,啄木鸟也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喜欢啄木鸟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啄木鸟呢?(保护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和啄木鸟朋友飞出去为更多的大树捉虫子吧!(听音乐《啄木鸟》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三段,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大班儿童欣赏。A段乐曲节奏平稳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根据音乐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2、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3、表演时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通过动作来理解乐曲的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活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不足之处:
  1、开始的故事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思想。
  2、创编环节由于教师的固定动作较为明显,所以幼儿在创编时动作较为单调。
  3、道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较为凌乱。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能改掉本次活动中的缺点及不足,尽量做的更好。

第10篇、大班音乐活动节奏乐《喜洋洋》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节奏乐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乐器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玩具,利用不同的节奏型,通过对乐器的演奏,培养孩子们的乐感,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提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能用响板、铃鼓演奏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伴奏。   
  2、学习用分奏、合奏等演奏方式表现乐曲,发展协调配合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喜洋洋》这首乐曲的内容和特点已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响板、铃鼓、喜洋洋乐曲、响板和铃鼓的图片、字卡(强、弱)   
  节奏卡(1):2/4   X  X ︳X  X  ︳   
  节奏卡(2):2/4  X — ︳X  — ︳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并尝试用手和乐器正确的打击节奏。
  活动难点:用响板、铃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不同节奏型完整的演奏乐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播放《智慧树—我也跳跳跳》,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正确的打击节奏。   
  1、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复习乐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重点提问:乐曲的名字是什么?它有几段?哪两段是相同的?相同的两段节奏是快还是慢?第二段呢?   
  2、认识节奏型,并运用节奏型为乐曲伴奏。  
  (1)出示节奏卡(1):2/4   X  X ︳X  X  ︳   
  讲解节奏型,重点提示幼儿在2/4拍中,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教师示范打击方法,幼儿跟学。   
  播放音乐,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型(1)。   
  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拿响板用节奏型(1)为乐曲配伴奏。  
  (2)出示节奏卡(2):2/4  X — ︳X  — ︳    
  引导幼儿与节奏卡(1)做比较,教师讲解节奏型,并示范正确的打击方法,幼儿跟学。   
  播放音乐,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型(2)。   
  认识铃鼓,并教给幼儿正确的打击方法。   
  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拿铃鼓用节奏型(2)为乐曲配伴奏。
  
  三、用响板、铃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结合的方法完整的演奏乐曲。   
  1、将幼儿分成两组,并讲解演奏方法:教师在节奏卡(1)前贴上响板的图片,让第一组幼儿拿响板用节奏型(1)演奏第一段乐曲;教师在节奏卡(2)前贴上铃鼓的图片,让第二组幼儿拿铃鼓用节奏型(2)演奏第二段乐曲;第三段乐曲两组幼儿一起合奏。   
  2、教师讲解指挥手势。   
  3、两组幼儿各拿响板和铃鼓运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跟音乐分奏、合奏。   
  4、两组幼儿互换乐器再为乐曲进行伴奏。   

  四、活动延伸:教师为幼儿准备更多的乐曲让幼儿配伴奏。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鉴于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欣赏成了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次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11篇、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学唱广东话歌曲,初步对广东话、广东歌曲感兴趣。  
  2.能有节奏地边唱歌曲,边玩猜拳游戏。  
  3.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准备:《何家公鸡何家猜》,幼儿会演唱歌曲《大公鸡》
  2.歌曲图谱6张,公鸡图片2张,母鸡、小鸡图片各1张,房子图片8张,石头剪刀布图片4张。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大公鸡》进场。
  2.范唱歌曲,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和“鸡”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一样吗? 你能听懂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吗?。
  (2)介绍广东  
  师:这是一首广东歌,是用广东话唱的。你们知道广东在哪儿吗?  
  小结:广东在我们祖国的南方,那可是一个发达、富裕的地方。广东人说话很有趣,广东歌听起来也特别有味道,所以大家都喜欢学说广东话、学唱广东歌。你们想学吗?
  3.出示歌曲图片,并范唱、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师: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意思?
  (2)教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
  (3)看课件,学习用广东话说“真奇怪”,“望望公园里”,“鸡”,“谁家”。
  (4)教师带领幼儿看着图谱,用广东话把歌词连起来念一遍。
  (5)教师加上动作范唱第一段。
  (6)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4.范唱、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出示图片,学习用广东话说请公鸡、母鸡、小鸡三个词。
  师:广东话“鸡”叫“该”,“公该”、“母该”、“小该” 。
  (2)学做公鸡、母鸡、小鸡的动作。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第二段。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习音乐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
  (1)看视频,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体验探究。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面对面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如果两个人同时出一样的话就同时做小鸡的动作)
  (2)讨论:在游戏中,你是唱到歌曲的哪里是时应该出拳?
  (3)体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何家公鸡何家猜》这首歌词简单、旋律欢快、充满童趣的广东童谣,分析了乐曲结构后,我们又进一步尝试把《石头、剪子、布》这个幼儿常玩且十分喜爱的猜拳游戏引入活动,以歌曲为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节奏感、合作能力的提升。

第1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猴子学样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5至6岁年龄段,是幼儿探究思维、分析能力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好奇、好问、爱模仿、爱体验。幼儿天生就喜爱各种小动物,渴望与他们亲近、游戏。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了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趣味横生的游戏中,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发展幼儿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 用动作或表情表演歌曲中幽默与诙谐。
  2、 和同伴讨论、交流,提高表演水平。
  3、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磁带(幼儿园发的)。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
  1、用歌曲中的话来讲述故事《猴子学样》。
  张老汉喜洋洋,扁担草帽上山冈哟。太阳晒,山路窄,老汉走得汗直淌哟。
  有棵大树在路旁,树叶遮住大太阳。老汉树下来乘凉呦,老汉树下来乘凉哟。
  上岗上有群猴,看见老汉在乘凉哟。大草帽头上戴,这个样子真好玩哟。
  猴子跑来围着老汉看,拿着草帽也往上戴。学着老汉一个样哟,学着老汉一个样哟。
  2、故事中有谁?
  张老汉,在干什么?师幼一起说一说。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小朋友认真倾听。
  2、幼儿学唱。
  结合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哼唱。
  一段段地练习学唱。
  3、指出不妥之处。

  三、创编表演。
  1、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表情表演,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幼儿分组创编,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讨论、交流动作设想,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与建议。
  2、集体交流,学习其他组的经验继续创编。

  四、游戏:猴子学样
  一名幼儿扮演老汉,其余幼儿扮演猴子,音乐一响,老汉自由做动作,猴子跟着学,跟上歌曲节奏。

  活动反思:
  戏是幼儿的主体活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去“再现”成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比如角色游戏)。整个活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幼儿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互帮互学;教师成为幼儿的伙伴、朋友、倾听者、合作者,体现良好的生生互助、师生互动关系,营造出生动、活跃、协作的氛围,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想象、大胆模仿,积极发言表演,共同内化知识、获取体验,达到既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目的。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语言讲述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在孩子们的兴奋期待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让幼儿乐于在活动中表现和参与,这是整个活动的一大亮点。

第13篇、大班音乐活动刷牙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2、在间奏处,创编不同的刷牙节奏和快乐的象声词。
  3、体验牙齿健康和快乐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正确的刷牙习惯和保护牙齿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手歌》。
  (1)齐唱歌曲。
  (2)为歌曲创编新的替换词,并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2、熟悉《刷牙歌》乐曲旋律。合着音乐拍手、做刷牙动作。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听出间奏。
  (2)听教师唱歌,在第一段歌曲的间奏处做刷牙的动作,在第二段歌曲的间奏处,发出表示漱口和牙齿健康的快乐象声词。如:咕噜噜,哈哈哈等。
  (3)跟教师学唱歌曲,并在间奏处做刷牙动作以及漱口声,快乐象声词。
  4、创编刷牙节奏和象声词。
  (1)幼儿创编动作“除了歌曲中×××××地刷牙,还能怎么样刷?用动作做出来,大家学一学。”
  (2)创编漱口的水声,如“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创编表示快乐的象声词和节奏。如“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
  (3)教师选用幼儿的创编,集中并反馈,完整地唱歌,注意交换间奏中的节奏和象声词。
  5、边唱边表演。教师唱歌,幼儿按歌词内容做动作。

  活动反思:
  《刷牙歌》这首歌的歌词内容比较简单,幼儿情绪高涨基本上都学会了这首歌曲。整个活动下来,从孩子的表现和接受方面,以及和老师间的配合方面都是非常不错的,发现班上的大多数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非常的浓厚,一些原来上课胆小的孩子也都在积极的参与,我想这是打开孩子兴趣的一个切入点,在日常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着重从音乐节奏方面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节奏感和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第14篇、大班音乐活动小雨点跳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发挥幼儿想像力,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多媒体、钢琴、磁性黑板、桌子两两对放
  2、教具准备:课件《小雨点跳舞》、图谱标记、乌云妈妈的头饰
  3、学具准备: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活动难点: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问答式演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课件,引出课题。
  1、课件中的小雨点与幼儿互动对话。
  2、幼儿欣赏课件中的音乐故事《小雨点跳舞》。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风声和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幼儿学习演唱“风”的音乐片段。
  2、幼儿学习演唱“小雨点”的音乐片段。
  3、教师指标记,幼儿将副歌部分完整演唱。

  三、学唱歌曲前半段。
  1、教师一边出示标记,一边将歌曲前四句完整演唱。
  2、教念歌词。
  3、教唱歌曲。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引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编前四句歌词。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与幼儿轻声交流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根据绘画作品创作歌词。
  4、教师与幼儿将前四句歌词一问一答式对唱。
  5、由男生扮演小雨点和女生扮演的乌云妈妈对唱。

  六、与客人老师对唱。

  活动反思:
  课堂气氛活跃,课件使用合理,幼儿参与感强。但是活动节奏把握不够,时间有点长。

第1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能完整连贯的唱出歌曲。
  2、感受3/4拍节奏。
  3、演唱中注意衬词“哟哟”要轻声唱,顿音要唱得跳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山、树、花、草背景图,蜗牛图片,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咿呀儿哟,呀咿儿哟。
  要求: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2、节奏练习:感受3/4 拍节奏。
  3、学习新歌:
  (1)出示蜗牛图,问这是谁呀?——小蜗牛,他好长时间没外出旅游了,这不,他背上自己的小房子出发了,他看见外面的景色好美呀,有山、有树、有花、有草(出示背景图),高兴的唱了起来,放录音:“咿呀儿哟,呀咿儿哟。”
  (2)打拍子练习,强调3/4拍强弱弱的特点。
  (3)学习歌词:
  听,小蜗牛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师随音乐说歌词,提问他是一只怎样的小蜗牛?——快乐的小蜗牛;他要去干什么?——去旅游;怎样去的?路上又是怎样看景色的?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4)师清唱歌曲,进一步让幼儿倾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5)幼儿跟随琴一起学唱歌曲。
  问:小蜗牛你们快乐吗?——快乐。找几名幼儿到前面来表演“快乐”,这一遍我要看看哪只蜗牛最快乐?请两名幼儿到前面来演唱歌曲,让其他幼儿评价,谁唱的好?好在哪里?
  (6)师加上“哟哟”声,让幼儿比较和以前唱的不一样的地方?听,小蜗牛又说话了,他还要唱一遍,让我们么好好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提问“哟哟”是谁的声音?——小蜗牛高兴的声音。引导幼儿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哟哟”。
  (7)师幼合作演唱:
  a、师唱快乐的歌声,幼儿唱快乐的叫声;
  b、幼儿唱快乐的歌声,幼儿唱快乐的叫声。
  (8)师幼完整的演唱歌曲(加上动作);
  (9)随音乐唱着歌曲走下去,小我怒我们要外出旅游了,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第16篇、大班音乐活动对面的兔子看过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2、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难点:能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动物的不同心理活动创造性的表现歌词。

  活动准备:
  形象歌谱一张、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伴奏磁带、森林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听基本旋律跟教师一起律动进活动室。
  提示语: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切去森林里去玩。
 
  二、熟悉旋律,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1、谈话引出歌词内容:
  (1)、以游戏口吻引出:森林里有一只孤独的大灰狼,它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最后它
  找到了兔子,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以前兔子和狼是敌人呀,请你想想看狼会怎么说?兔子又会怎么说呢?(幼儿自由猜想)
     (2)、听录音对话一遍,提问:你听到狼和兔子说了什么?(幼儿学习歌词)
  2、熟悉旋律,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
  (1)、初步熟悉曲调,介绍歌名。
  A、提示语:兔子听了狼说的话不高兴,狼就唱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录音演唱一遍)
     B、提示语:老师把兔子和狼讲的话编成了一首歌,叫《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2)、看图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A、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
  提示语:现在我们把狼和兔子的对话加进去(边说歌词并讲解形象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B、师生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3、看图学唱歌曲若干遍。

  三、创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1、逐句讲解请幼儿根据歌词形象创编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并表演。
  2、幼儿整体创编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3、幼儿分角色表演,体验接纳和被接纳的快乐。
  (1)、大灰狼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他们原来是敌人,兔子对大灰狼的要求是怎样想的呢?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
  (3)、幼儿分角色表演若干遍,体验接纳别人的快乐。
  4、用英语填充部分歌词演唱一遍。

  四、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提示语:狼和兔子终于成了好朋友,狼太高兴了,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把身边的事物美好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幼儿通过学习歌曲及对歌词的理解,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强交往能力,使同伴与同伴之间更好的相处。

第1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鞋匠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韵律活动中,我选择了一部分模仿生活场景的作品,这些作品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跟随音乐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作,鞋匠舞就是其中之一。这首音乐乐曲结构简单,对幼儿创编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也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 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舞补鞋子的各种动作。
  2. 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创编动作。
  3. 在和同伴合作舞蹈时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音乐合拍地做鞋匠补鞋的各种动作。
  难点:在和同伴合作舞蹈时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生活中观察鞋匠的劳动、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引导幼儿回忆观察到的鞋匠的劳动。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鞋匠的劳动。

  二、基本环节
  1. 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进一步探索鞋匠的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动作进行探索。
  (2)教师对幼儿提出的动作进行一些简单的整理。
  (3)教师:还有哪些动作看不懂?(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对图不理解的地方,并告诉幼儿,等一会会有办法帮助幼儿看懂图片。)
  2.请幼儿欣赏乐曲,根据乐曲想像情境,创编鞋匠补鞋的动作。
  (1)教师: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说说听了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帮助幼儿整理出鞋匠补鞋的完整情境。
  (3)师生根据想像出的情境创编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完整做鞋匠舞的动作。
  (1)教师: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完整地做鞋匠舞劳动的动作。
  (2)教师带幼儿完整做动作两三遍。

  三、结束环节
  引导幼儿创编两个人跳舞的动作。

  四、延伸环节
  选择幼儿创编的动作随音乐做一做,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在两个人共同舞蹈时注意动作的协调,例如两个人要同时先出右脚等。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第1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迷路的小花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理解歌曲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绪。
  2、尝试用表情(神态)、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愉快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歌曲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绪。
  活动难点:
  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入,调动幼儿情绪。
  2、欣赏歌曲第一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你听到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小花鸭迷路了,哭着找妈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池塘边、柳树下)小花鸭是怎样哭着叫妈妈的呢?(嘎嘎嘎、嘎嘎嘎)
  出示挂图一,教师总结: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这个环节的设计采用了反复欣赏歌曲,让孩子在一遍遍的欣赏中熟悉歌曲旋律,认真倾听歌词,在听听、说说中记住歌词,挂图的出示为幼儿展现完整的画面,有助于理解歌词,为学会歌曲打好基础。)
  3、提问:小花鸭迷路了,谁能帮助小花鸭找到妈妈呢?怎样帮助小花鸭呢?(幼儿展开想象,进行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唤起幼儿对迷路的小花鸭的同情,激发幼儿积极想办法帮助小花鸭,打开幼儿的思维)
  4、欣赏歌曲第二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花鸭迷路了,这时是谁看见了它呢?(小朋友)小朋友是怎样帮助小花鸭的呢?(把小花鸭抱回家送回家)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高兴的唱起了歌,他是怎样唱歌的呢?(啦啦啦,啦啦啦)
  出示挂图二,教师总结:小花鸭迷路了,原来是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在多次欣赏中,幼儿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理解了歌词,形成了完整的叙事情节,为幼儿更好地表现歌曲做好了准备)
  5、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表情表达乐情绪。
  你觉得这首歌有几段(两段)
  歌曲的第一段说了什么事情?歌曲第二段说了什么事情呢?
  第一段唱小花鸭迷路了,哭着找妈妈,你看到这只小花鸭、听到的哭声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这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段唱小朋友帮助了小花鸭,把它送回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高兴会是怎样的表情?(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幼儿如何表现歌曲的情绪,培养幼儿的情绪意识)
  6、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情绪表现歌曲,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多遍。并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并结束活动。(反复的欣赏与感受的目的就是为孩子能够准确表现歌曲的性质与内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来唱歌曲,表现歌曲,达到教学的目的)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针对部分幼儿虽然喜爱小动物却不爱护小动物,因此,我选取了这节音乐课——《迷路的小花鸭》。在活动设计上,让幼儿反复欣赏、感受音乐,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记住歌词。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欣赏感受歌曲的同时并通过欣赏与歌曲内容相一致的形象挂图,使幼儿耳闻目见有一个完整的意象。在幼儿对音乐旋律性质、内容的感知基础上,幼儿理解了迷路的小花鸭的心情。当我用“你看到、听到迷路的小花鸭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的语言,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帮助幼儿实现第二个目标,尝试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启发幼儿随着音乐做出伤心和高兴的动作、表情,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

第19篇、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中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象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人,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 (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 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2、感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体验合作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图谱
  3、幼儿经验:
  (1)熟练演唱第一声部
  (2)合作朗诵两声部儿歌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钟》
  1、我们已经学习演唱歌曲《钟》,你们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吗?
  2、重点引导幼儿用轻巧跳跃的声音表现钟声。

  二、两声部儿歌朗诵。
  1、我们还学习了两声部的儿歌,你们能用响亮的、整齐的声音念出儿歌吗?
  2、教师指挥幼儿朗诵。

  三、尝试两声部合唱
  1、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不但会唱歌曲,还会念两声部的儿歌,听到你们的好听的声音,我也忍不住想唱歌了。
  2、教师范唱:要求——教师在唱歌时幼儿安静的听,听好举手回答问题。
  关键提问:今天老师唱的歌曲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录音机唱的是什么?我唱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首歌曲是一首两声部合唱的歌曲,并且两声部的歌词有不一样的地方。
  4、出示图谱
  请你们看着图谱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这首歌曲的两个声部是一起开始的吗?两个声部唱的歌词是一样的吗?
  5、跟着钢琴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看着第二声部,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第二声部。(弹琴)
  6、跟着录音机配第二声部
  (1)我们来给录音机配合第二声部好不好?(教师指图给予一定的提示)
  (2)我们这次不看图谱,一起跟着录音机唱的第一声部来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7、幼儿尝试两声部配合演唱歌曲
  (1)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像念两声部儿歌一样来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2)幼儿自主分成两大组演唱歌曲。
  (3)交换声部演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幼儿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演唱,两声部的儿歌朗诵,为活动解决了难点,但是从活动过程看,难点解决之后,孩子们对两声部的歌曲演唱没有了难度,很轻松的就合唱成功。所以活动中我进行了随机调整,请幼儿进行指挥,但是孩子们对指挥比较陌生,虽然都踊跃的举手参加,但是指挥的节奏与手势都存在问题,没有开始和结尾。
  措施:
  1、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完善指挥的作用、指挥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指挥能力。
  2、对活动的难度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估,加强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掌握。

第2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螃蟹吹泡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有趣的内容。
  2、学唱歌曲,尝试分组歌唱,体验快乐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片、音乐等

  重点难点:
  让幼儿尝试分组歌唱、理解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欣赏理解歌曲—表演歌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春天到了,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了。

  二、欣赏理解歌曲
  1、感受旋律
  T:看,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
  C:池塘边。
  T:噢。原来呀,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接下来,让我们坐在池塘边,静静地听一首歌。
  T:再听一遍,想想看,听了这首歌你感觉怎么样呀?
  T:听了这首歌,你们感觉怎么样啊?
  C:很开心。
  T:噢,这首歌让你们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是吗?老师听了也觉得很快乐。
  T:其实这首歌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内容,让我们再来听一遍。
  T:你们听到歌曲里面有谁啊?它们在干什么呀?
  C: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
  T:噢,原来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老师来把这首歌唱一遍,你们认真听
  2、理解歌词
  哦,等等老师有问题要考考大家的哦。
  T:好听吗?歌曲中青蛙是怎么唱歌的?
  C:青蛙呱呱叫。
  T:噢,青蛙呱呱呱呱叫。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唱歌,青蛙呱呱呱呱叫。(让孩子做出青蛙的样子,学青蛙跳)
  T:下面老师要给大家看几张图,看看这些图片和这首歌有关系吗?
  C:这些图就是我们刚刚唱的歌。
  T:原来这些图就是我们刚刚听的那首歌的内容。
  3、老师唱一句,翻一句歌词。
  T: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看着图片来唱两遍。(提出唱歌的要求,坐在小椅子的前面,挺胸,嘴巴要圆圆的,很神奇的样子。)
  T:这首歌里最有趣的是哪一句?
  C:泡泡一阵啪啪响,吓了我一跳。
  T:哦,你觉得泡泡一阵啪啪响,吓了我一跳。哪位朋友来做做看“吓了我一跳”是怎么样的。
  4、跟着音乐看着图片唱歌,并且把“吓一跳”表现出来。(两遍)

  三、表演歌曲
  T:想不想把这首歌唱得更有趣啊?
  C:想。
  T:那老师先要考考大家了哦,小青蛙唱歌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啊?
  C:呱呱。
  (大家同意吗?)
  T:小螃蟹吹泡泡发出什么声音啊?
  C:嘙嘙。
  (大家同意吗?)
  T:接下来看看,老师用什么方法把这首歌表演得更加有趣?
  T:老师表演得有趣吗?老师在哪里加了“呱呱”呀?在哪里加了“嘙嘙嘙”的声音啊?
  在图片上做好标记。
  T:我们跟着音乐也来表演。(手势要做出来,呱呱和嘙嘙嘙,两遍)
  T:好玩吗?接下来啊,老师要请朋友们分组表演了,男孩唱歌,女孩发出呱呱和嘙嘙嘙的声音。(老师站在当中,男孩女孩分别站在左右,老师的手势做指令,指向哪边就轮到哪边唱。)
  T:还想不想再来一遍,男女交换唱。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曲调,带有一点游戏性。原来的歌词比较有趣,富有情境性,另外歌词叠音字是点睛之笔,幼儿可以根据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再加上自制图谱的有效利用,幼儿很喜欢而且也很容易掌握。
  活动采用情景导入法引导幼儿掌握歌词内容,首先让幼儿欣赏歌曲,老师能注意在示范演唱的时候注意自身的坐姿、气息,感染幼儿,不过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表演体验其中的乐趣。接着以提问的方式熟悉歌词,边回答边出示小图谱,方便幼儿记忆。然后通过图谱,巩固歌词,图谱比较形象而且节奏鲜明幼儿很容易记忆。
  歌词中的“呱呱”“啪啪”等叠词,是歌曲的精彩之处,幼儿非常感兴趣,所以这部分需要强调练习,满足幼儿表现的需要。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学唱,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歌曲的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活动可以在幼儿的兴趣最高点结束。

第2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瑶族舞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意境,尝试用优美协调的动作来表现,情绪与乐曲相吻合。
  2、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听辩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结构,并能根据结构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乐曲的优美和随音乐表演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瑶族的服饰图片或实物;有关光碟

  活动过程:
  一、播放光碟,幼儿观看
  1、 瑶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穿什么衣服?
  2、 全体小朋友学一学瑶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二、欣赏:瑶族舞曲
  1、 整首欣赏后提问
  ① 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② 这首乐曲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一样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2、 分段欣赏
  第一段(A段):旋律优美柔和,速度较慢,表现了瑶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景象。
  第二段(B段):旋律欢快跳跃,富有动感,是瑶族的小朋友在狂欢。
  第三段(A段):回到全曲开始得意境。
  ① 每一段欣赏完后,幼儿了解了旋律后,随音乐用动作表现。
  ② 幼儿进一步了解ABA段落结构的形式。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 不要求动作到位,只要能随音乐节奏表现,情绪与乐曲吻合即可。
  2、 感受瑶族舞曲的民族风格,进一步感受ABA结构特点。

  活动反思: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式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感受。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第23篇、大班音乐让座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一天,孩子们在区角玩时,突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有一个孩子跑过去说,一人让一点,大家互相谦让,好吗?我突然联想到让座这一主题,意在让幼儿学会谦让。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创编歌表演动作。
  2、让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让幼儿学会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会主动给老人让座。
  2、让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幼儿座位模拟车厢摆放、扮演老妈妈的头巾和拐杖。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拍手进入教室依次坐在位置上,观察幼儿就坐的情况(因以前音乐活动时幼儿的座位排列多是半圆形的)。
  2、导入谈话;今天小朋友们发现我们就坐的位置变了,现在我们像是坐在什么地方呀?(汽车上)
  3、提问;你们是怎样乘坐公共汽车的? 如何做才是文明乘车呢?
  4、总结幼儿回答,让幼儿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5、学习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让幼儿简要了解雷锋叔叔是谁。
  6、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歌表演动作,老师帮助整理后指导幼儿边唱边进行表演。
  7、请幼儿上前扮演老妈妈,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情景表演。

  活动延伸
  1、可在区角活动中增添表演内容,如我是怎样文明乘车的?人多拥挤时要怎样做等。

  教学反思
  歌表演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过程是要在学习并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将教育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为活动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能充分理解歌词的教育意义。因而,在活动前期观察幼儿入座的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怎样文明乘坐公共汽车”?就为导入歌词内容作铺垫。但在老师的提问中大部分幼儿能回答出‘先上后下’‘不乱扔垃圾’、‘不把头、手伸出窗外’····等,只有几个幼儿说出要为老人让座这个主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经过进一步的谈话才明白,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与父母乘车时往往出现的是别人给自己让座,或是根本不会让座。可见,我们生活的氛围和城市中的人、事、物对于幼儿的经验积累有多大的影响呀。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歌表演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习礼让的教育培养,希望能为幼儿的文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4篇、大班音乐活动送我一枝玫瑰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及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学习随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
  2、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热情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投入活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事先适当欣赏该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乐曲,掌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新疆民歌活泼、欢快的风格。
  1、让幼儿听第一遍乐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介绍乐曲的基本特点(新疆民歌)。
  2、让幼儿听第二遍乐曲,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3、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两拍拍一下手,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及附点、切分音多的特点。(两遍)

  二、倾听乐曲,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重点强调合节奏地做动作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2、教师将幼儿想的身体动作编入进去,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3、幼儿跟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4、个别幼儿带做。(遍数视幼儿的情绪而定)

  三、幼儿随音乐跳新疆舞。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阶段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进音乐的天地,操作性强,幼儿理解音乐内涵。我们尝试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幼儿需要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协调下,获得艺术体验。我通过让幼儿反复听音乐,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肢体动作、敲击物品、敲击乐器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节奏,调动了多个感官,通过不断变换幼儿手中的物品,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反复练习节奏型,不仅让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情感,更让他们从中获得了艺术体验。

第25篇、大班音乐尝葡萄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通过自身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2、幼儿体会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2、了解葡萄是藤状植物,生长在棚架上,新疆是我国产葡萄最多的地方;维吾尔族人家家户户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种满了葡萄。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模仿“小乌龟”的动作进入教室。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新疆的民族风俗:
  3、教师讲述歌词内容,引起幼儿倾听和学习的兴趣:
  4、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的风格:
  5、引导幼儿学唱新歌:
  (1)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唱了些什么,初步了解歌曲旋律与内容。
  (2)幼儿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并尝试拍打切分节奏,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活泼风格。
  (3)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
  (4)让幼儿听歌曲自由探索用动作记住歌词的方法。
  (5)引导幼儿尝试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边学唱歌曲,将歌词与动作相匹配。
  6、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动作表演,以丰富幼儿的新疆舞蹈动作。
  6、活动小结:讲评幼儿学习新歌及创编动作的情况。
  7、律动出室:根据《快乐的小乌龟》的音乐推出教室。  

第2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蚂蚁搬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在操场自由活动时,我看见班上的几位小朋友蹲着一个接一个抱腰,领头的两手食指,中指竖在头上带着后面的小朋友向前跑。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觉得很有趣,开心极了。由此,我想到给他们设计《蚂蚁搬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 熟悉并会唱《蚂蚁搬豆》这首歌曲。
  2. 熟悉歌曲后能找到与歌词内容相符的图片并排序。
  3. 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豆子的基本特征。
  4. 了解蚂蚁和豆子自身质量的悬殊。
  5. 感知团结和互助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边听音乐边学蚂蚁,小兔,小猪一起搬豆的活动过程。
  难点: 能随音乐节奏,动作协调去搬豆。

  活动准备
  小豆豆,小蚂蚁,小兔,小猪图片各四张,大篮球,纸箱各四个。

  活动过程
  宝贝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请大家先听歌曲。(放《蚂蚁搬豆》的歌曲)
  宝贝们,这首歌好不好听?——好听!
  那就再听一遍,听听它有几个乐句,用小手拍起来。
  你们听到了什么?歌词里面唱的是谁?在做什么?——唱的蚂蚁,蚂蚁在搬豆豆!
  那我们再听听音乐,站起身来学学蚂蚁搬豆豆,把你们的手脚动起来,小屁股也扭起来,自己想动作。(老师将动作图片画在黑板上,边画边唱。)
  好,很棒!那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片,请找出与第一句歌词相符合的那一幅图。(宝贝们,开始举手,小新,小月等到迅速找到了图片。)
  小朋友的兴致很高,随后找到了与第二,三,四句歌词符合的那些图片。
  宝贝们,我们看着图片来唱唱这首歌好吗?(老师指图,孩子唱,先慢慢地唱两遍,大家都比较熟悉歌词和乐曲了,再一起按节奏唱,边唱边做动作。)
  请孩子们坐回椅子上去
  今天我们学的什么?——歌曲《蚂蚁搬豆》
  这只蚂蚁乖不乖?——乖!
  它搬不动,怎么办呢?——请小兔,小猪,来帮忙!
  它们把豆搬回家了吗?——搬回去了!
  那我们该不该向它们学习呢?——应该!
  学习它们做什么呢?——学习蚂蚁会想办法,学习小兔小猪帮助别人!
  它们一起搬豆开心吗?——开心!
  哇,真棒!我们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哭鼻子;别人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我们大家要团结互助,才会克服困难,我们战胜了困难心里真快乐!
  好,宝贝们,我们来学习蚂蚁,小兔,小猪怎么搬豆吧!
  (游戏开始):
  我们把大皮球当作豆;小朋友当蚂蚁,小猪,小兔;纸盒当蚂蚁的家。我们可以三人或四人一组去搬豆。规则:第一个小朋友站着,用食指,中指竖起来高举头上,当蚂蚁的头;后面的小朋友弯腰抱着前面小朋友的腰,当着蚂蚁的身子;连着的身体不能断。
  歌曲起,搬豆开始,歌曲[完搬豆结束。大家可以一边搬一边喊口号:“嘿着,嘿着——”先把豆搬回家的蚂蚁先歇着,没有配合好的蚂蚁再和其他组的蚂蚁PK!直到每个小朋友都玩过了,游戏才结束。
  今天的蚂蚁搬豆会唱了吗?游戏会做了吗?好,我们这次音乐游戏活动就结束了。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此次备课比较充分,对游戏环节交代也较清楚。游戏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参加,让每个小朋友都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特别是鼓励了那一部分平衡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给予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重温所做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每位幼儿都能边做动作边唱这首歌。
  此次备课也有不足。没有准备蚂蚁,小猪,小兔的头饰。师幼互动不够。如果下次再上这一课,我会把它上得更完善,更精彩,更有趣!

第27篇、大班音乐包饺子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 能随音乐,基本合拍地做擀饺子皮、包饺子的动作,并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 创编饺子沸腾的动作,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
  3. 在表现饺子沸腾的过程中找空的地方,不与别人碰撞。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随音乐有节奏进行律动表演。
  难点:创编包饺子、煮饺子动作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熟悉包饺子的过程,注意观察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2、游戏时用的“大漏勺”一个。
  3、录音机、音乐磁带、饺子在锅里“跳舞”情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初步熟悉音乐结构。
  2、创编饺子沸腾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小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学习小饺子跳舞。
  (4)幼儿听音乐自由表现。
  3、学习擀饺皮部分。
  (1)创编擀饺皮的动作。
  (2)学习由小圆到大圆队形上的擀饺皮。
  4、学习包饺子部分。
  (1)学习包小饺子。
  (2)学习两人结伴包饺子。
  (3)听音乐包饺子。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一遍。
  6、完整地做“煮、捞饺子”游戏一遍。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高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包饺子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使孩子对此活动更易于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第2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三只小猪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三只小猪》的基本情节--盖房准备、房子建造、大灰狼来了。
  2. 在盖砖房子动作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盖木房子和草房子的动作。
  3. 在"大灰狼来了"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小猪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4. 锻炼快速反应和保持造型的能力。
  5.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
  2.物质准备:《三只小猪》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那最厉害的是哪一只猪呀 ? 猪老三是怎样盖房子呢? 今天我们来学学吧。

  二、初步感受乐曲,跟随音乐表现"猪老三盖房子"的动作。
  1.完整倾听音乐一遍,学习打地基、搬砖头的基本动作 提问:小猪盖房子,用了哪些动作,怎么做?
  2.再次倾听,并随音乐做动作。
  提问:刚才猪老三造了四个房间,哪四个房间?
  3.再次倾听音乐,引导幼儿说说盖一个房间需要搭几个砖头。
  4.师幼扮演小猪盖房子的角色,尝试用打地基、搬砖头等 动作表现音乐中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三、尝试创编"猪老大和猪老二盖房子"的动作, 随音乐表现"小猪 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1.启发幼儿依据木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教师:猪老三的房子是一块砖一块砖的往上叠,那猪老二的木 板房子,怎么叠呢?
  2.随音乐表现"猪老二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3.启发幼儿依据草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
  教师:猪老二的房子是一块一块的木板往上叠,那猪老大的草 房子,怎么叠呢?
  4.随音乐表现"猪老大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5.随音乐完整玩"小猪盖房子"的游戏。

  四、循环游戏教师:砖头房子盖得太结实了,大灰狼没辙了,看来只能换个地方去抓小猪了。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小舞台表演中可以继续巩固这个游戏,也可以根据角色来进行童话剧表演。

  活动反思:
  《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并喜爱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懒。我发现教师的投入在活动中十分重要,教师模仿小猪动作不能忸怩作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有的幼儿不善于或不敢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由于这一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同时规范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节奏。
  本节课的教材强调学生在音乐中的体验,这包括形象体验、肢体体验、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而作为欣赏课,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与结果其实就是聆听时的体验、聆听后的感悟。其教学目标都围绕“听”展开,如何听、听的结果如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握好重点,确保以音乐为主线,用听、唱、演等形式开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年级学生音乐表演技能积累较少,能力有限,同时也缺少创编表演经验,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创编出一个比较完整节目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欣赏学习表演,鼓励学生创设情境表演,并进行层次的设计,让学生由易到难。

第29篇、大班音乐活动木瓜恰恰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木瓜恰恰恰》是领域大班的一首富有浓郁印尼色彩的民歌风格乐曲。在乐曲《木瓜恰恰恰》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的图谱、拍手教学,孩子容易掌握乐曲的节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活动兴趣。

  活动目标:  
  1、 学习和运用切分音节奏。
  2、 积极探索配器方法,在演奏时注意整体的协调,锻炼倾听能力。
  3、 在集体合奏中体验演奏的乐趣。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 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图谱、磁带、录音机、乐器(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1、 律动《采果子》。
  师:天气真好,我们去果园摘果子。
  2、 节奏练习。 
  师:老师发现果园有一颗神奇的智慧树,智慧树上长着很多中的水果,它要让小朋友看水果拍节奏,拍对了,水果就成熟了,它们就可以摘下来。  
  3、 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现在来看看你们都摘了哪些水果?(菠萝、木瓜、樱桃 )这些水果都说要跟小朋友玩游戏《指水果拍手》。  
  师:非常好,其实刚才我们拍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4、 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边拍节奏。
  师:那这次我们听音乐拍手。  
  5、 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边拍节奏并在切分音节奏说恰恰恰。  
  师:刚才,老师在樱桃的地方说什么呢?(恰恰恰)你们会不会呀?那么我们边拍边说。  
  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说恰恰恰。这次,有难度了要边听边看边拍边说。  
  6、 请幼儿尝试像教师一样操作图谱,其他幼儿拍节奏。  
  7、 按教师指挥分组拍节奏。  
  师:刚才,我们是大家一起拍这个节奏,这次看老师指挥拍,老师指挥哪组就哪组小朋友拍。  
  8、 拿乐器演奏。  
  师:这是一首打击乐,打击乐就必须用什么来演奏?(乐器),我们有三种乐器(圆舞板、碰铃、铃鼓)。那你们想想用哪种乐器演奏更像恰恰恰,飘带的地方要怎样演奏。
  9、 交换乐器演奏。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很想有其它的乐器演奏,现在请你们和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下乐器。
  10、 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用乐器演奏了一首乐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活动反思:
  “木瓜恰恰恰"是一节大班节奏活动,我采用了图谱,乐曲中恰恰恰是由三个樱桃表现出来,充分提示幼儿节奏变化。在这个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节奏掌握的不够好。由于这两个节奏我画的是一样的图,又没有教孩子区分这两个节奏,以至后半段节奏把握欠佳。

第30篇、大班音乐活动传帽游戏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       
  2、 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 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音乐、帽子若干、大鼓 

  活动过程:  
  (一) 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 向老师问好。       
  导语: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现在请你们想一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师问个好。(老师好)真实无声胜有声。       
  2 、玩送帽子的游戏,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导语:今天我想和你们玩帽子的游戏,现在帽子在我手里 ,一会你们就听音乐的节奏运用学过的动作跳舞,我就看看谁跳的最好最有创意就送他一顶帽子。      
  3、 引导幼儿欣赏和区分渐快和渐慢的音乐节奏。        
  导语:都拿到帽子了吗?过来戴给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样子真漂亮。你们知道刚才跳舞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喜欢这段音乐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呢?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变化? 有些什么变化呀?看谁长着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前面是越来越慢,后面是越来越快)对拉,越来越慢我们叫渐慢,越来越快叫什么啊?(渐快)真聪明。      
  4 、听儿歌玩游戏, 学习围亲密的小圆圈。        
  导语:来来来我要考考你们,我闭上眼睛数五声请你们围一个大圆圈,围好了吗?现在我又想请小朋友围一 个小圆圈,对啦,不用太拥挤,很舒服的,这就叫亲密的小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5、 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会听渐慢的音乐围圆圈。       
  导语:现在我们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一个亲密的小圆圈,会不会啊?     
  6 、学习玩传帽游戏       
  导语:现在我拿三顶帽子,送你一顶,你一顶还有你一顶。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请你们举起右手,摸一摸右边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吗?没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装摸的动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没有的又要怎样啊?(假装拿假装戴)对啦,再来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来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那一起听我读儿歌玩传帽子的游戏吧。(传帽子,戴帽子````````越读越快)        
  7、 听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        
  导语: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吧,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 (玩两次,增加几顶帽子)     
  8 、完整的做传帽游戏。       
  导语: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戏啊?那小朋友就听音乐找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亲密的小圆圈,最后听渐快的音乐玩传帽游戏,会不会玩。我又增加几顶帽子。       
  9、 邀请老师玩传帽游戏。      
  导语: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老师一起玩好吗?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节奏传帽子啊。 (邀请老师玩两次,不断增加帽子)     
  10 、小结:今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游戏啊?回去可以教你的爸妈,弟弟妹妹们玩。我们出去玩游戏吧,和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相关文章

《大班父亲节教案反思6篇》:大班父亲节教案反思6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活动课,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快来看看大班父亲节教案吧。

《小班科学教案20篇及反思》:《小班科学教案20篇及反思》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科学教案20篇及反思,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数学教育下学期教案20篇》: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