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逛超市教案40篇

日期:2021-09-1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社会活动逛超市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社会活动逛超市教案40篇

第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毕业典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典礼。大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和同伴,对教师的情感、对同伴的情感、对幼儿园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们一生珍藏。为此开展此次活动。抒发幼儿情感。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赋予毕业典礼以新的内涵。

  活动目标:
  1、感受毕业典礼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2、体验与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3、自主参与、展示自我。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服装、道具、毕业纪念册、音乐等。
  2、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团体操表演、致家长的一封信。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和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活动难点:
  缓解离别的伤感,唤起即将入学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体验“典礼的庄严与神圣”。
  (1)幼儿入场。
  (2)园长、家长、小朋友致词。
  2.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1)教师致词。
  (2)颁发毕业证书。
  (3)传递毕业册。
  (4)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拥抱。
  3、毕业汇报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1)穗穗操——中国队加油。
  (2)军体拳——精忠报国。
  (3)轻器械操——哑铃操。
  (4)徒手操——中国功夫。

  活动反思:
  大班的毕业典礼是来源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抓住毕业前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以情感教育为线索,开展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体验即将入学的自豪之情和离别的伤感,感受友谊的珍贵。对于教师而言,深深地体会到:要为幼儿营造美妙的情感氛围,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有爱心的幼儿,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会展示最好的自己。整个过程中幼儿、家长与老师的情感被牵动着,悄悄地被感动着、变化着。

第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四大发明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奥运会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谈话:我们是哪国人?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示汉字:四大发明)
  2、 认识造纸术
  出示纸,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认识的纸有哪些?纸可以做什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又是谁发明了纸?
  讲解:纸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在没有纸以前,人们看的书是用刀把字记得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可龟甲、兽骨都不好获得,且刻字很不方便,一块龟甲上只能记得几个字。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平,用毛笔蘸墨把字写在这些竹片上,串起来成书,叫竹简。这种书,写、看、携带都非常不方便。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叫缣帛。帛是用蚕丝制作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普通人用不起。它虽然轻便也容易携带,但却不能广泛使用。
  提问:蔡伦造纸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蔡伦是用什么东西造纸的?他是怎样造纸的?
  看图片,进一步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
  小结: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地改进了造纸技术,现在我们用的纸又光滑又洁白,种类又多,都要感谢这项伟大的发明。(出示汉字:造纸术)
  3、认识印刷术
  提问:小朋友看的书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字,这些字是怎样出现在书上的呢?
  讲解:在纸出现后的很长时间里,书上的字还是靠人们用手抄写的。抄一本书很费劲,速度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后来人们在印章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出示印章,图片)即在木板上刻上反字,涂上墨,铺上纸,再用刷子轻轻一刷,字就在纸上了,比手抄方便多了。
  提问:刚才介绍的是什么技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小结: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人类发明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出示汉字:活字印刷术)
  4、认识指南针
  提问:人们出去旅行或在海上航行时,如果迷失了方向该怎么办?
  出示指南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它是谁发明的?
  讲解: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发明了指南针。(出示图片)最早的指南针是用磁石做的,像一把大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不论勺子怎样转动,只要一停下来,勺把总是指向南方,我们把它叫做司南。后来人们用人造磁铁做成了指南针,用来为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人们带上它就再也不会迷路了。
  体验:幼儿拿指南针站在不同方向,看看指针都指在哪里?(出示汉字:指南针)
  5、认识火药
  提问:小朋友放过鞭炮吗?鞭炮为什么会响呢?
  讲解:鞭炮里有一种东西叫火药,和火一接触就会发生爆炸。少量的火药燃烧会发出轻微的响声,而大量的火药被点燃就会产生很强的破坏力,比如解放军叔叔用的枪、炮、导弹等都要用到火药。火药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唐朝的时候人们已经用火药造火枪、火炮等武器了。
  6、 谈话: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四大发明都是我们中国最先发明的,比其他国家早了很多年。它们在世界上都非常地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就被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及中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这一活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先从最简单的指南针入手,让幼儿先寻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出示实物指南针让幼儿观察,知道指南针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人民指明方向,了解指南针能对旅行者带来便捷。
  随后引出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火药对幼儿来说不是很陌生,因为他们知道手枪和大炮,在讨论这些常见武器子弹的制造上幼儿也能理解。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对幼儿来说有些难,为此我从名称入手,把这两种发明分别介绍为"造纸的技术"和"印刷的技术"(前几天幼儿对"印刷"现象有所了解)。
  为了让幼儿了解造纸术,我向孩子们现场演示了造纸的技术,没有树皮、树叶和布料纤维,我用餐巾纸代替,把餐巾纸撕成小碎片,活水搅拌,再将纸浆摊平,晾干。通过演示,孩子们亲眼看到了造纸的几个基本过程:捣碎--活水搅拌--摊平--晾干。演示的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每个动作,还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印刷术较难演示,我们就从刻印章入手,通过刻印章的原理联想到印刷。活动后幼儿对造纸术还在讨论纷纷,有很多孩子用手按一按,摸一摸我演示的作品,他们对纸可以制造感到惊奇。
  反思这个活动,我如果在现场运用树皮、树叶、布料纤维作为造纸的原料让幼儿观看的话,孩子们更能和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这样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第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少数民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
  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
  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
  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第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劳动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生活条件好了,在家里个个都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有人在。其实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确实,劳动不止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我们都发现,现在的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日趋渐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则越来越差,缺乏劳动的概念,更缺乏对劳动的体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辛苦的情感。
  2.进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3.能帮助家人、同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孩子体会亲自动手的乐趣。
  2.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的可贵。

  活动准备
  小毛巾若干 小凳子若干 洗衣粉一袋 水盆10个

  活动过程
  我先是以儿歌引出活动的主角“凳子”,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聪明,兴致也很高,没几遍就能自己哼出儿歌来,我还要求每个孩子对自己坐的凳子说一句话,我本想让孩子们说一声谢谢,或者你辛苦了之类感恩的话,可刚开始,孩子们都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说不出来.于是我就先示范,示范后孩子们能跟着我的思路扩散开来了。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来了解凳子的各个部位,虽然孩子们经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说清楚凳子各个部位名称的孩子还很少,所以先来认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认识完后我就从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并让孩子们来帮忙洗。孩子们可激动了。当我问孩子们给凳子洗澡需要些什么东西呢,孩子们纷纷联想到自己洗澡时的东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说了很多,我强调:给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与我们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样的。在第一次活动时,我把该怎么洗,洗凳子的步骤示范了一遍,然后再让孩子们洗;而我们不能单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动时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洗,洗完后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并比比谁洗得干净,并给予鼓励;孩子们给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门,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干净。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劳动中获得了快乐,懂得了劳动的可贵。
  在第一次活动后,我发现,由于对孩子们使用毛巾在水里清洗后要拧干的要求没有特别提出,因此就导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拧到了别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还把地面弄得非常湿,所以在进行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拧毛巾一定要蹲下;没拧干的一定要尽力拧干,人多就多等一会儿;不能乱占位置,乱抢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时候就好了很多。孩子们在洗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孩子们拿起毛巾,都很认真地给小凳子洗起澡来。“哗啦,哗啦”搓着毛巾,呼哧呼哧使劲拧干毛巾,一会儿给凳子擦擦“背”,一会儿给凳子洗洗“脚”,干得可带劲可欢了,把凳子擦干净了,很多孩子都很聪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阳底下晒一晒。看着他们一个个汗涔涔的,小脸红扑扑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树立起了劳动光荣的思想。我还在设想,可以让孩子每天入园后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干净,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给小凳子洗澡,进而就可以擦干净桌子,在家里洗干净碗,洗书包,小袜子,小手绢等等 ,这不正是这堂活动课想要的结果吗?这不正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能力的体现吗?这不正是热爱劳动的表现吗?不过因为孩子们还小,没有一定的纪律性,场面有点无序且混乱。下次一定会在这方面更加注意。让孩子们在一个既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获得劳动的快乐。

第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美食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关家乡美食的PPT。(惠山油酥、无锡小笼、梅花糕、春卷、开口笑、糖炒栗子、无锡馄饨等)

  活动过程: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们无锡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2、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无锡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无锡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肉面筋。(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大家尝
  师:哇,我们无锡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第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从哪里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常听到小朋友悄悄议论“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有的幼儿悄悄把枕头塞在衣服里,见了老师就会慌乱地躲藏……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孩子和家长。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活动《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孕育生长过程。
  2.情感目标:通过亲子游戏,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3.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幼儿了解、探索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
  2. 请家长到场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1、师生做“毛毛虫变蝴蝶”的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课题。

  二、 基本环节
  (一)师:小朋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会是什么神奇的事儿呢?你们呀先摸摸自己的肚子,上面有什么东西?(肚脐)为什么有肚脐呢?它是用来干什么呢?(教师小结;幼儿想象自由交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吧。

  (二)播放课件,幼儿以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三)通过提问谈话,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1、教师提问:小朋友说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求助热线(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就去问问妈妈再回答)
  2、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孕育生长的呢?
  小精子在做什么?游到什么地方去?最后怎么样?(有很多很多的小精子在一起拼命的游呀游,有一颗游得最快的小精子最先游到卵子旁边,他一下子就穿到卵子的身体里面去了。)
  3、他们在一起,往妈妈肚子里舒适的子宫游过去。
  4、宝宝在肚子里是怎么获得营养的呢?(小朋友知道是妈妈吃很多东西,通过食道、胃、小肠、脐带传给胎儿。)请个别小朋友问妈妈,妈妈吃了什么?再回来告诉老师。
  5、胎儿慢慢的长大,是怎么逐步长大的?
  (精子和卵子结合——变成受精卵——长出头和躯干——有了心跳——胎动——胳膊小脚开始活动——身体结实——开始偶尔张开眼睛但是还看不见东西——转动后位置固定——头朝下——有了呼吸功能 活动频繁)。小朋友在肚子里胎动的时候,问问妈妈的感受,请妈妈说感受。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生长了十个月,头二个月外形与其他动物早期胚胎外形并没太大区别,到三四个月,才逐渐有了人的形状,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越长越大。这十个月,胎儿宝宝都生长在一种叫“羊水”的液体里面。其整个过程就像地球上四亿年来生命的高度浓缩,从海洋到陆地,从低级到高级,从普通动物到人。这一过程很神奇吧。小朋友长大了,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6.胎儿越长越大,想出去看看他外面精彩的世界,于是在医生阿姨的帮助下,从妈妈的产道生出来了。脐带完成了任务,逐渐干涸掉落,在宝宝的肚皮上就留下了肚脐这个疤痕,现在小朋友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肚脐了吧。

  (四)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是不是很有趣呀!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来施魔法,让所有人回到妈妈的肚子里,一起来体验生长过程好不好?(好)
  师:肚子里的宝宝像蚕豆,紧紧地抱在一起,一动也不动。慢慢的慢慢的长大了一些;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嘿嘿两下,右边嘿嘿两下。我还要学习踢皮球 ,左边两下,右边两下,踦上我的小三轮,真神气。我还会开心的笑,生气时撅起我的小嘴巴。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呀真精彩。出来了,出来了,不会说话,哭哭来报道吧!哇哇哇……

  (五)师:小宝宝生出来了,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爸爸妈妈可辛苦了。教他(她)坐,搂着他(她)爬,扶着他(她)走,看着他(她)跑,送我们上幼儿园。我们的父母真是辛苦,所以我们要感谢父母。
  结束环节:师幼谈话,教师引导幼儿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牵起妈妈的手,看看妈妈,因为有了你们,妈妈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变成一个勇敢勤劳的妈妈;爸爸从一个潇洒的帅小伙,变成一个辛勤工作、挣钱养家、照顾妈妈和宝宝的男子汉。爸爸妈妈平时很辛苦,但是,因为有你们,他们感觉很幸福很幸福。请妈妈蹲下来,小朋友,亲亲你的妈妈,在他们耳边说一声:我爱你,妈妈。
  感谢爸爸妈妈们,也感谢所有的爸爸妈妈,祝福你们的小家越来越幸福。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亲子活动,家长与幼儿通过互动交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通过看课件去探究寻找答案:爸爸妈妈共同给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成,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懂得了“我们要珍惜生活,我们来到世界是很神奇的,要学会对父母感恩”。家长的观念改变了,更加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这节课在我园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如果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请孩子的爸爸也到现场,相信效果会更好。

第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纸的由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思路: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驰名海外,哪四大发明呢: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还有造纸术。小朋友们想要了解祖国,就先得了解四大发明,那么我们就从我们最亲密的纸(造纸术)开始说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珍惜每一份资源,做到不浪费,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
  2、培养其口头表述能力,通过听故事,能独立的完整的将大意概述出来。
  3、了解纸的由来,学会利用纸,包括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
  4、愿意从自身做起,做节约用纸的环境保护小卫士。
  5、学习利用纸浆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剪刀等,造纸故事,造纸图、蔡伦图、颜料、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纸”。
  “有个用具它不简单,可以写字,还可以把数算。
  订起来是一本书,拆开来是一张张,
  它是谁,我们都来猜猜看。”

  二.思维发散:
  老师: “有没有小朋友告诉老师,纸还有什么用途?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在平时,我们怎么用纸的呢?”
  幼儿:“纸可以写字,画画,折小鸟,还有好多好多。我们自己就是这么用的。妈妈每天给我一个本子,我都写字写完了。”

  三.讨论:原来纸是这么有用的东西,那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应该是工人叔叔制造出来的。”
  (听故事,出示造纸图片及蔡伦图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是由谁造出来的吗?(小朋友概述,老师点评。)

  四.活动延伸:
  我们知道了造纸的过程十分的不简单,而纸的利用率又十分的高,浪费也很大,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降低纸的浪费呢?
  (小朋友分组讲座老师巡查)
  龙俊杰说:“我们可以用废纸折飞机,不浪费纸又很好玩。”
  熊逸夫说:“废纸可以再收上去,再做成纸啊?”
  李颜奇说:“我们可以少写点字,就可以节约纸了呀!”
  李思宁说:“可不可以拿废纸做衣服?”
  小朋友说出办法,引出回收再利用。

  五.实际操作。
  我们去找一些已经报废了的纸回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养料、桶、剪刀,看看你们怎么再用这些废纸,分组活动。

  六.点评。
  有的小朋友把养料染在废纸上,变成一张漂亮的彩色纸,又可以利用起来。
  有的小朋友用废纸折出了许多漂亮的完意儿,装饰了我们的活动室。
  有的小朋友用剪刀将废纸剪出了美丽的花,将废纸变废为宝。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要节约珍惜每一份资源。

  活动反思:
  纸是小朋友最常见的学习用具,也是最不起眼、最容易浪费的。为了让孩子们珍惜和爱护纸,这次活动的作用相当的大,孩子们在活动中观看了有关浪费的资料和数据,在他们心里有了一定的准备,然后发散他们的思维:“怎样珍惜我们的纸?”孩子们的答案固然千奇百怪,但是他们都动了脑筋,投入了其中,想了不少的办法,当然也有不少的好点了,再让他们把点子运用实际,动手操作,作品不一,也十分的有新意,看着孩子的“精心设计”,老师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第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要毕业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第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新年祝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新年的气氛下,让幼儿学会相互祝福。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过新年的快乐,引发幼儿对新年产生美好的祝愿。
  2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会相互祝福。
  2难点让幼儿动手制作新年卡片。

  活动准备
  卡片、彩笔、贺卡。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事贺卡:这是什么?让我们来读一读贺卡上写的什么?原来这是一张新年贺卡,让我们也来做一张吧。
  2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小朋友在制作贺卡是要将自己的祝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要让收到贺卡的小朋友感到快乐和幸福。
  (2)幼儿操作,教师帮助孩子写祝福语。
  3评价孩子的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贺卡上的画,读一读祝福语。

  教学反思
  1在谈话过程中没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2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没能及时帮助。

第1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悯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1、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孩子从小走进经典,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2、在平时,班上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一步了解农民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使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孩子词汇的运用能力。
  4、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热爱农民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节奏的诵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准备
  《悯农》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播放《悯农》flash动画:一个古代装扮的农民在种地。
  动画片里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穿的衣服、发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看见他在干什么?
  2、继续播放动画: 一位诗人来到田间散步,看到农民在辛苦的种地,有感而发地念《悯农》。
  又来了一个人在干什么?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代诗人李绅写的这首诗《悯农》

  二、出示诗歌,分析欣赏诗句。
  1.现在我们跟着动画片里诗人的节奏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2.帮助理解:“锄禾日当午” 的意思。
  诗句里的“锄禾”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日”又是什么?(定格flash动画)看看画面,想一想“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3、(引导观察画面)有太阳的时候,农民在种地,出现什么情景呢?
  说说“汗滴禾下土”这一句诗的意思。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教师和幼儿共同解释。
  “辛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你知道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学习用“辛苦”说一句话。)
  你还知道哪些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知道?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6.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诗的意思讲一讲。
  7.根据诗歌情境,配上动作再读古诗。(能背诵的背一背)
  8、读完了诗歌,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三、老师小结。
  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在我们身边这么多人都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由flash动画导入,引出主题。然后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画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并抓住了诗眼“辛苦”二字,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起孩子对农民的热爱尊重之情,达到了预期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我将flash动画引入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把他们带入学古诗的状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过程中,flash动画让孩子有了直观的印象,很好的帮助他们表情达意。
  3、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勇于表达: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看到的,读读古诗,说出自己想到的。并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同伴间相互学习,鼓励他们在同伴间相互讲解,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挥,宽松的语言交流空间,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1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快乐心情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正随着其群体的壮大和逐步进入社会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明显展露,这时,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开展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快乐心情》,旨在让幼儿懂得开心快乐的情绪才会让我们健康成长,而生气、伤心并通过寻找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与人交往发生矛盾时,他们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懂得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并积极地寻找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2、激发幼儿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验理解、原谅、帮助等积极行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悦感受,引导幼儿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寻找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准备
  1、《轻 音乐》、《幸福拍手歌》、《欢乐的跳吧》。
  2、心情课件。
  3、心情卡片、不同表情的心情树。
  4、小黑人、小红人。

  活动过程
  一、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请大家睁开眼睛)

  二、心理测试游戏《快乐心情》
  ◎教师告诉幼儿这里有两棵心情树,如果今天开心的小朋友就拿一个开心果贴在开心树上,不开心的小朋友就拿一个烦恼果贴在烦恼树上。
  ◎幼儿自由选择心情果,分别贴在心情树上。
  ◎小结: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今天幼儿测试心情情况。

  三、出示课件
  (设问想象)
  1.师:小朋友看海绵宝宝怎么了?(PPT播放海绵宝宝不开心的图片)
  2.师:它为什么不高兴?
  3.师:小朋友有没有不开心的时候?
  4.师:不开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5.师小结: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小烦恼就会在我们的心里捣乱,让我们不开心、吃不香…….。(PPT出现小黑人图片)
  6.师: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呢?幼儿自由讨论。为同伴解决烦恼。(启发幼儿用各种办法。)
  小结:人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如果你碰到不高兴的事了,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爸爸、妈妈或小朋友。他们会劝你、安慰你,你的心里就会好受些。你也可以看会儿电视,听会儿音乐,玩玩玩具,看看书等。如果我们保持开心的心情,就会变得快活,身体也就更健康。

  四、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美羊羊与灰太狼》,让幼儿一起唱歌感受歌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五、游戏《开心扭一扭》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游戏规则:(一起说)一个小人扭一扭、左扭扭、右扭扭,两个小人抱一抱,今天你真棒!三个小人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2、幼儿游戏。老师注意忽易忽难,最后让每个幼儿都成享受功的喜悦。
  3、“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六、音乐活动《开心乐园》
  教师带领幼儿去《开心乐园》跳舞,一起体验跳舞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幼儿与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七、心理测试
  幼儿选择“心情果”表示自己的心情。并把自己开心的心情用抱一抱,说一说等方法表达给客人老师,爸爸妈妈。

  八、幼儿唱《幸福拍手歌》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关心下一代,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当孩子成人后,以这种人格素质与其他人相处,就会建立起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内容。
  1、活动中预设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依照《纲要》,了解心理健康活动中,应注意让孩子进行体验,感受、交流。
  2、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孩子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并用不同颜色的心情果表达自己的心情,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开心,在交流中了解不良情绪对身体是有害的。在游戏中和同伴分享快乐,知道有好的心情才会让子自己变得快乐!快乐才会健康成长。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老师在活动中,坚持“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1)、谈话法:例如:围绕什么事让你很开心?进行谈话,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为突破重难点做好准备。
  (2)、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如:在活动中,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怎样可以让不好的情绪好起来呢?通过讨论,引导幼儿积极地寻找各种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一)导入部分:
运用祈祷文,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老师与父母的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通过心理测试游戏,让幼儿投放心情果了解幼儿今天的心情是否开心。
  (1)鼓励幼儿为自己投不同的心情果。
  幼儿人手一个心情果,为自己投上不同心情,了解幼儿对不同情绪的感知。
  (2)与幼儿一起看心理测试结果,通过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开心树?等问题让幼儿明显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是受到所有人喜欢。然后通过提问:你有笑得这么开心的时候吗?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等问题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让幼儿对自己的情绪有初步的了解。
  (3)引导幼儿看课件,通过这种比较权威的解释来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情绪对人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我希望幼儿了解情绪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哭是不良情绪,如果运用得当,也是人们排解压力的方式。
  5. 这节课是我参加一次大赛准备的,为了能使本次活动得教学目标真正在活动中实现,我至少上了5次,每一次都会有一些收获和反思,面对不同的孩子,我总结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应对措施,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最终让自己受益匪浅,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反思--实践--在反思---实践,会让自己更加成熟和进步。
  总而言之,我们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更需要成人的关注,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够,心灵的关爱更加重要。

第1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心传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2、在活动中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去参观锡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并向聋哑儿、智障儿奉献爱心
  2、多媒体课件(一组残疾人的图片、聋哑孩子生活、学习的录像、《千手观音》、《残奥会》有关录像、视频《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我们一起来看吧!
  2、教师打开电脑,和幼儿一起投入地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片段。

  二、初步认识手语,尝试用手语去关爱聋哑人。
  1、师:这个舞蹈表演得怎么样?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吗?你们知道这些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是谁呀?
  2、(让幼儿稍想片刻后)师:原来这些舞跳得这么好的人都是残疾人艺术团的,他们嘴巴不会说话,而且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是聋哑人。
  3、师:你们知道聋哑人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手势)
  4、师:对了,因为她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做动作和别人沟通,这就是聋哑人说话的语言,叫做手语。
  5、师:小朋友你们会做手语吗?(让幼儿可以自由做做)老师做几个,让你们来猜猜看。(教师做几个手语,让幼儿猜)
  6、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来学手语吗?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你、我、哭、你好、我爱你、谢谢你们等。
  (1)先学字词:幼儿集体学说(师说幼做)、幼儿与同伴一起学做。
  (2)再学短句:
  师: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刚才我们学的手语变成一句话呢?(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后教师再集体教)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手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谁愿意上来讲给大家听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然后再集体跟说)
  7、师:小朋友,你们学会了这些手语动作,以后想帮助聋哑人的时候,就可以用学来的手语来与他们沟通、交流了。

  三、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关注身边更多的残疾人,进而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1、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更多的残疾人呢!你们看!(打开课件,让幼儿逐一观察一组残疾人的画面)
  2、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残疾人呢?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残疾人的生活画面。原来我们身边的残疾人除了聋哑人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呢,有盲人、有没手或没脚的残肢人,还有智力低下的智障人。他们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听不到鸟儿的歌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很艰难。
  4、师:小朋友,看见了这些残疾人,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幼儿自由交流)
  5、师:是啊,我们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你们想一想,这些残疾人和我们健康人相比,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去帮助他们?
  (1)幼儿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6、幼儿个别回答后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真周到,你们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多帮助残疾人的方法。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去嘲笑他们、讨厌他们、歧视他们,而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四、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1、师:你们知道吗?有些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你们看!(教师打开画面边讲解边让幼儿欣赏一些身残志坚以及残奥会的有关画面)
  2、师小结:原来他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要感谢大家,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
  让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跟着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也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给残疾人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吧!
  3、音乐起,全场所有人一起唱响《感恩的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爱、帮助他人。而这次生成的主题活动—爱心传递,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去了解、感受、体验到同情,从内心激起想帮助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在参观特校生学习、生活时孩子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省下来的水果,还自发地向他们赠送自己亲手画的图画呢!而且为了跟他们交流,孩子们还认真地跟着手语老师象摸象样地学起了手语呢!在返校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对学手语越发了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拓宽了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从残疾人的身上学到了那种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由感而发地对残疾人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尊重,有的孩子在课上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比起他们来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最后我和孩子们还一起深情地唱响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课后有不少孩子都跑来对我说: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讨厌残疾人,嘲笑残疾人了。”“老师我再也不叫盲人是瞎子了”“老师,我要把今天我学到的手语去教会更多的人。”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是啊,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感恩又是人性最大的美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第1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逛动物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们都喜欢动物,也喜欢模仿动物的各种动作,有了解各种动物的愿望,通过本次活动设计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特点及生活习性。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喜欢与同伴交流。
  3.学习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园里有····”,发音准确。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汉语说出各种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园里有····”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活动前带孩子看《动物世界》
  2 手机各种动物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
  3 动物卡片(有动物居住环境及喜欢吃的食物)各6份
  4 制作食物图片或食物模型(各6份)
  5 DVD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观看DVD,了解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

  (二)展开环节
  1教师指着墙上的动物卡片,用汉语说出动物的名称,引导幼儿跟说。
  2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卡片,如熊猫):“动物园里有熊猫,熊猫喜欢吃竹子。鼓励幼儿模仿用汉语说出来。
  3表演游戏:老师模仿动物让幼儿猜一猜,并拿出该动物爱吃的食物,引出:“动物园里有···喜欢吃···”。鼓励幼儿上来表演该游戏。

  (三)结束环节
  将幼儿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分好动物图片及喜欢吃的食物图片,让每位幼儿模仿“4”中的内容。

  (四)延伸环节
  1继续丰富“动物园”环境内容,添加新的“动物”
  2 将结束环节的图片放在区域中,供幼儿交流使用。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乐意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并用汉语与同伴交流。
  2 个别幼儿对句式的表达不够准确。
  3如果我重新来上这一课,我将会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例如把“双语”表达的更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表达能力,完整的与幼儿交流。

第14篇、大班社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能分辨海、陆、空三军,知道他们的任务是保卫祖国。
  2.激发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式上,海、陆、空三军方阵经过天安门城楼录像片断。
  2.海、陆、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录像带。
  3.幼儿操作材料、教学挂图“祖国卫士——中国人民解放军“。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如下主题:
  我们每天能高高兴兴地玩游戏,学本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都是因为有许多解放军在保护我们。
  中国人民解放军号称“三军“这是指哪三军?
  欣赏挂图并讨论三军的区别在哪里?
  2.引导幼儿观看挂图并提问:你能区分海、陆、空三军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服装、武器)海、陆、空三军,他们用的武器主要是什么?海、陆、空三军的任务主要是什么/欣赏一般式上海、陆、空三军方阵通过天安门城楼的录像和军事演习的录像带。
  小结:海军、陆军、空军是保护我们国家的领海、领土、领空和人民的。他们有不同的服装、武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民解放军。
  3.启发幼儿谈谈解放军除了保卫祖国,还为人民群众做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解放军还经常参加抗洪抢险、修筑公路、开山架桥等活动。
  引导幼儿说一说,应该向解放军、阿姨学习什么,做个什么样的孩子。
  4.欣赏歌舞表演“我是小海军”。

第1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宜兴,了解和熟悉宜兴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2、感受家乡的美丽,进一步萌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是宜兴人而自豪。
  3、了解家乡美景、美食和传统文化。
  4、能大胆说出自己知道、看到的家乡事物。
  5、喜欢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宜兴的风景和著名建筑、土特产、名人等的图片。
  2、视频“生态宜兴,秀美陶都”
  3、茶壶一只 风景名胜、土特产、名人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茶壶,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哪里生产出来的?”“你的出生地在哪里?生活在哪里?”
  “你的家乡在哪里?”

  二、观赏视频“生态宜兴,秀美陶都”
  1、请幼儿说说“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
  2、与同伴一起交流“陶、洞、竹、茶”

  三、自由观看讲述有关新宜兴城的展板(东氿新城、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公园、蛟桥河步行街、宜兴土特产、名人)
  1、幼儿自己自由结伴观看讲述
  2、请幼儿集体交流讲述

  四、观看PPT课件,巩固对宜兴新城的了解,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五、交流讨论
  “宜兴还有哪些出名的地方?

  六、拓展小结
  “宜兴不仅紫砂茶壶非常出名,被誉为“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还被称为“教授之乡”。近年来我们勤劳的宜兴人民把宜兴建设成了一个大花园,山青、水秀、城美,我们在这么美的地方生活,感觉怎样?
  我们宜兴还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适宜人口居住城市”。我们从小要学习更多的本领,长大后把我们宜兴建设的更加美好。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使孩子在轻松、自然又感兴趣的前提下,激发他们去收集、了解、关注有关宜兴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呢?为此,我在活动前,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认识宜兴、收集图片,活动中我把大家收集的图片按类归放在一起,便于幼儿在观看交流。在第一环节中,通过紫砂茶壶的闻名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再让孩子观看视频知道家乡特有的风景名胜,孩子被家乡景色和特产迷住了,激发孩子对家乡的自豪感。在介绍宜兴新城时,孩子在自由观看图片讲述时,由于已前知识经验,所以在介绍时就很活跃,再通过观看PPT,幼儿对宜兴的景观、雄伟建筑、土特产、名人等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孩子爱家乡的自豪感。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对宜兴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更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第16篇、大班社会美丽的冬天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黑龙江的冬天是美丽的。每到下雪的日子里孩子们的脸上都会呈现出欣喜与好奇。因为冬天既有孩子们喜欢的堆雪人、打雪仗,又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次语言活动中,我以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已知经验为出发点,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孩子欣赏儿歌、感悟儿歌、品读儿歌,并通过看、听、摸、尝等形式让孩子与冬天亲密接触,并引导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儿歌《美丽的冬天》,让孩子们感受儿歌的内容和意境,寻找到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的快乐。
  2、学习积累儿歌中优美词句,了解下雪对人类的好处,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合作搜集、创编赞美冬天的儿歌或小诗,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合作、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欣赏,使孩子们理解儿歌的内容,并从中了解冬天的特点及冬雪带给人类的好处,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理解和掌握优美词句,并在学习交流中学会运用。

  活动准备
  冬爷爷图片、师生共同搜集能够体现冬天特征的图片和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的谜语,你们想猜吗?
  师: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打一自然现象)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生:雪花)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请问,雪在什么季节才会“盛开”呀?今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是冬天到底在哪呢?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寻找冬天的足迹,你们找到了吗?(贴冬爷爷的图片)

  二、欣赏图片、兴趣交流
  师:孩子们,请将你们搜集到的有关冬天特征的图片拿出来,请同组内的小朋友共同来图片欣赏吧。
  师:孩子们,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呀? 你的心情怎样?

  三、学习儿歌、品读感悟
  1、师读儿歌,幼儿欣赏
  师:孩子们,老师心目中的冬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描述呀?
  (老师感情朗读儿歌)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心中的冬天里都有什么?或者你感觉到了什么?
  幼:老师心中的冬天太美了,有可爱的雪娃娃、有开满银花的树伯伯、有鼓着腮帮子吹风的风姑娘,还有淘气可爱、坚强勇敢的小朋友们呢!
  2、跟读儿歌,寻找特征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现在就请你们随着老师一起读儿歌好吗?
  师:谁能通过这首儿歌和搜集到的图片,说一说冬天的特征呀?
  幼:冬天天气寒冷、冬天会下雪、冬天要穿棉衣、冬天可以滑冰……
  3、走进冬天,感受冬天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可真好呀!下面我们就走出教室到外面去感受一下冬天的寒冷与快乐好吗?
  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看一看冬天的景色,摸一摸地上的积雪,听一听冬天的声音,尝一尝冰块与冰糖葫芦的味道,做一做冬天里的游戏。让孩子们充分与冬天接触,真实感受冬天的寒冷与快乐
  4、感受品读,互动评价
  师:孩子们,冬天虽然是寒冷的,但老师却发现你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对吗?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去朗读这首儿歌好吗?
  评价: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要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朗读,看看朗读的小朋友哪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朗读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动作,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引导记忆,积累词句
  师:孩子们,这首儿歌多美呀!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它记下来?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首儿歌里用了很多优美的词句来描绘冬天,请你们找一找,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们好吗?
  结合孩子们喜欢的字词,师生共同朗读、记忆,并引导孩子们用喜欢的字词练习说话

  五、拓展空间,交流感悟
  师:孩子们,冬天虽然寒冷,但在雪姑娘的打扮下却变得非常美丽。到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可是你们知道雪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你们喜欢冬天吗?

  六、搜集、创编,赞美诗歌
  师:学了一首优美的儿歌,又学到了这么多好词好句,你们开心吗?那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冬天的儿歌或小诗?如果想不出来,就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创编一首儿歌好吗?(只要孩子们找到有关冬天的儿歌或小诗,或结合学习内容创编出有关冬天的儿歌,师都要给予鼓励。)

  七、结束部分:幼儿随音乐齐唱《冬天多美好》

  教学反思
  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尊重孩子们独特感受,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幼儿进行了课前调查,了解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冬天、喜欢实验感受、喜欢探索创新,又在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的前提下,我为孩子们创设了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如:猜谜语、户外接触冬天、快乐阅读评价以及搜集创编儿歌等,使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
  为了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和语感,我引导孩子们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集体品读,以及通过户外与冬天充分接触后的独特感受下的个人悟读,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以至全情投入。此时再顺势利导引导孩子寻找冬天的特征,对个人品读进行互动评价、积累优美词句进行练习说话等学习环节,使孩子的语言及多种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尤其是最后的搜集和创编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将儿歌的原句进行了(可能是无意)改编,我灵机一动大胆将搜集有关冬天的儿歌或诗词进行展示环节大胆拓展成了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编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创新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在小组内充分合作交流,老师深入小组进行适时点拨,一首首有关冬天的小诗和儿歌破茧而出。虽然有的作品不尽人意,但我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其意是保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学生读的空间给予的较小,应该让孩子充分与文本接触,充分感悟内容,充分进行朗读。二是让孩子说一说雪有什么好处的时候,多数孩子不太清楚,我应该提前让孩子回家查阅有关雪对人类的用处后再进行全班交流会更好。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提高语言有效性,使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一定要以孩子为本,基于孩子认知经验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设置孩子们喜爱的教学模式,让各种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语言活动中,敢想、敢说,敢于创新。而我们教师只是幼儿语言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第1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植物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 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拔了拔小青菜,发现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很多的小朋友围过来观看。很快林俊熙发现了泥土很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第18篇、大班社会民族大家庭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第1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就在身边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绘本《方格子老虎》 讲述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当满身画满方格子的小老虎端坐在父母面前时,虎爸爸和虎妈妈的矛盾立刻烟消云散了,这个场景让人感动。“方格子”代表了小老虎善良而纯真的本性,他用自己的力量极力融合着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绘本中蕴含着“为别人着想”、“关爱他人”等社会性方面的情感元素,因此我思考如何立足绘本,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预设一个侧重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定位,过程设计,问题切入全部都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和社会性人际交往而来,从绘本开始,拓展到对身边人,对社会事的关注和关爱。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和游戏,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2.懂得要常常为别人着想的道理,进一步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三连通”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交流。
  1.出示“爱心”。
  (1)这是什么?(爱心)
  (2)一颗爱心,代表了爱。在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谁的爱?他是怎么爱你的?
  2.小结:我知道你们的爱很多很多,你们的生活都充满了爱。
  (评析:从“爱”引发,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爱。)

  二、通过故事,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1.画面——小老虎出生。
  师:有一只小老虎出生了,想一想,虎爸爸和虎妈妈要忙些什么呢?
  小结:刚出生的小宝宝可让人忙活了,要照顾他吃的,照顾他睡的,吃喝拉撒样样都要操心。
  2.画面——虎爸爸买油漆。
  师讲述:虎爸爸说,别人家的老虎身上的花纹都是横条的,我想要我的宝宝成为与众不同的老虎,给他画上竖条纹。
  3.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吵架。
  (1)为了这件事情,虎爸爸和虎妈妈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
  师讲述:虎爸爸说,我的孩子就要与众不同……
  (2)你们家里有过争吵吗?为什么吵?如果家里发生了争吵,你会怎么做呢?
  4.画面——小老虎变成方格子老虎。
  师讲述: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吵架……
  师:横条纹是为了谁画的?竖条纹是为了谁画的?他现在变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
  5.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和好。
  (1)师讲述:爸爸妈妈说,“有这么好的儿子为我们着想……”
  为了让爸爸妈妈不再吵架,小老虎把自己画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你们觉得小老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小老虎不仅聪明、懂事,还是一个很为爸爸妈妈着想的好孩子。
  (2)师讲述:过了不久……
  如果小班的弟弟妹妹哭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师讲述:虎宝宝看到哭闹的小动物……
  你们知道的方格子的游戏有哪些?
  6.画面——虎宝宝身上的“三连通”游戏。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生动的画面和不同人物的语音,幼儿深深地沉浸在绘本故事的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幼儿感受到虎宝宝家庭中的矛盾以及虎宝宝巧妙地化解矛盾,从而对虎宝宝为父母着想的动人品质有了直观的感受。)

  三、幼儿玩“三连通”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交代游戏要求。
  2.幼儿玩游戏。
  3.师小结:为了不让幼儿园的小动物哭闹,小老虎让自己的方格子陪着大家玩,真是一个为同伴着想的好孩子。
  (评析:借助多媒体课件,巧妙演示“三连通”游戏的玩法,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操作中体验自己的快乐和小动物以及小老虎的快乐,知道给别人带去快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四、情感拓展,知道生活中要常常为别人着想。
  1.师讲述:时间慢慢过去……
  师:没有了方格子,爸爸妈妈还会爱它吗?为什么?
  2.画面——快乐爱心。
  师:有没有方格子重要吗?重要的是什么?
  小结:虽然没有了方格子,但虎宝宝永远都有一颗爱心。爱不仅仅是关心、帮助别人,还要处处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3.画面——递剪刀。
  师:当你给别人递一把剪刀的时候,应该把哪一头给别人?为什么要这样给?
  小结: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说明你心里装着别人。
  4.画面——打电话。
  师: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带去关怀。哪些人需要问候?
  小结:身边的朋友,生病的人,孤单的老人都需要我们的问候。
  5.画面——向灾区献爱心。
  师: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当我们知道地震来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6.活动尾声:幼儿画心愿,展示心愿卡。
  小结:你们的小爱汇成了大爱,爱,就在我们身边。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从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向幼儿的生活实际拓展,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也许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给别人带去温暖,这是幼儿获得的最大启示。在音乐的烘托中,幼儿的关爱继续延伸,让幼儿懂得从小心里就要装着他人。)

  活动反思:
  活动立足于社会领域,因此,所有的预设问题都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展开,有的放矢。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变换的画面,清晰的对话,适时的音乐,将整个活动的氛围营造得温馨、真切、感人。幼儿在这样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获得了有效的交流。 “关爱他人”不是通过枯燥的说教实现的,而是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是一个活动,一个内容可以达成的,但是如果某一个活动能让幼儿有所触动,那么可持续发展之门也将开启。

第2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植物的美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重点:
  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物质准备:
  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第21篇、大班社会三八妇女节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了解3月8日是全世界 劳动妇女的节日,通过为妈妈购买健康礼物,送礼物的活动,激发幼儿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3月8日是 全世界劳动妇女的节日。
  2、通过购买健康礼物给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3、学会看价,计算价钱。懂得关心,懂得理财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每位小朋友准备五元钱为妈妈购买健康礼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谈话。
  1、谈谈自己的妈妈,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小朋友应该关心和爱妈妈。
  2、 明确购买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二、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超市认真的为妈妈选购健康礼物。

  三、 回幼儿园,活动后谈话。
  1、小朋友谈谈自己给妈妈买了什么,为什么买这个礼物呢?
  2、 谈谈购物买礼物花了多少钱?剩下了多少?
  3、交流选购礼物的过程和心情
  4、说说自己回家把礼物送给妈妈时,妈妈的表情怎么样?想对妈妈说哪一句话表示感谢和祝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小朋友对3月8日全世界妇女节有一个了解,在这样的一个节日给自己的妈妈选购自己想要送的健康礼物,来表达对妈妈辛苦养育之恩的报答和祝福, 并且自己亲自参与其中。小朋友们互相探讨自己要给自己妈妈送怎么样的礼物,并且看着价格,不断的向售货员阿姨询问价格,不断的计算自己所买礼物的价钱,形成了初步的理财能力。

第2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灵渠小导游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兴安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在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古灵渠,以及许多有名的景点和许多值得欣赏的古迹,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2005年兴安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从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每年来这里游览的旅客络绎不绝,这值得每一个兴安人骄傲和自豪。这些景点里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既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又能学到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
  《我是兴安小导游》是我园根据地方特色,在大班新开展的乡土文化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通过当小导游的形式,来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兴安县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家长们已带幼儿参观过兴安灵渠、乐满地、世纪冰川、猫儿山等景点中的至少两处景点,特别了解了灵渠的各个景点以及景点的有关典故。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灵渠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灵渠是一条人工渠,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重点: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小朋友介绍灵渠的各个景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难点: 能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观灵渠的旅游经验,并初步了解各个重要景点的特点和其中的故事传说。
  多媒体教学设备、灵渠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
  2、幼儿带来的景区留影照片。
  3、教师为幼儿准备6张导游证、6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6个自制小喇叭。
  4、教室边布置成哗嘴、大小天平、 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广场、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等景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
  教师播放《美丽的灵渠》课件,幼儿观看。

  (二)重点提问:
  1、灵渠修建于什么时候?它连接了哪两条江?
  2、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3、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4、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灵渠景区留影,感受灵渠的美丽。
  小结:灵渠修建于两千多年前,是世界上著名的人工渠。它是兴安有名的景点,每年多有许多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灵渠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三)介绍灵渠内各景点
  1.师:我们兴安的灵渠这么美丽,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灵渠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灵渠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有些什么故事?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讨论:怎样当小导游,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当一名小导游?
  (2)、通过评价活动使幼儿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灵渠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四)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灵渠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灵渠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灵渠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绘画:美丽的灵渠。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并把它画下来。

  (五)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我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首先,幼儿的前期经验积累太少。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播放完灵渠景点图片课件,让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片是哪些景点,说出景点的名称时,幼儿都只有一个回答“是灵渠”。至于是灵渠的哪个具体景点,除了说出了一个“飞来石”之外,其他的没一个人能说出来。第二个环节,我出示灵渠的几个重点景点图片,让幼儿说说他们的典故或者来历,也是没有一个幼儿能说出来。看来,幼儿虽然都去过灵渠,对于灵渠 的了解仅限于风景层面,对于灵渠在历史文化方面还知之甚少。其次, 没有确立好活动的重点难点。这节课,我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介绍大小天平的科学设计和构造原理上。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尽管我制作了课件,化简为易,让幼儿能直观的观看设计构造过程,但从幼儿的理解和兴趣来看,这个重点的设计过于深奥,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观看课件的时候,许多幼儿在下面讲话。观看课件后的提问了解环节,除了个别幼儿能对课件内容作出一些回答,大多数幼儿是不太理解。
  我设计这节课是根据我所教班级幼儿的经验基础来设计的,这之前我班的幼儿对于灵渠景点已有较多的经验积累,但这节课我用的幼儿是临时改成的另一个班级的幼儿,由于幼儿积累的前期经验不一样,我对这个班的幼儿的前期经验缺乏了解,所以,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困难。按这个班幼儿的经验,我应该把重点确立在让幼儿了解灵渠各景点的特点和其故事传说上。这样才适合幼儿特点。

第23篇、大班社会认识蒙古族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以往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幼儿感到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本堂教学活动,让幼儿看看,认认,讲讲,跳跳中,学习认识蒙古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
  2.区分蒙古人和汉族人的服饰。

  活动准备
  1.男,女蒙古族服饰各一套,录音机和磁带(友谊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儿学会跳(友谊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蒙古族的兴趣。
  师:今天班级来了两名远方的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穿有蒙古族服饰的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来到幼儿面前。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然后两位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少数民族。
  请两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居住的。问:蒙古是哪个国家的?蒙古人又是哪个国家的人?为什么?
  教师小结: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2.认识蒙古族的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请幼儿分别比较汉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从中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请幼儿跟蒙古族小朋友齐跳《我也骑马巡逻去》,使幼儿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会摔跤,骑马,射箭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友谊舞》和两位蒙古族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亲相爱不分离。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视录像或图片,继续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2.请幼儿绘画各民族小朋友的画像,通过画像进一步区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饰不同。

  教学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第2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幼儿园毕业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说明:
  《毕业诗》,描述的是孩子们毕业时的真切想法。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感受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而且,我还意外地发现,利用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2、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4、丰富词汇:毕业。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录音机、自录诗歌磁带;幼儿园园景图片,电脑、电视
  知识——回忆在园生活学习的情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

  二、展开
  1、 师:你在小学会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名字叫《毕业诗》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
  师: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进小学,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2、 回忆在幼儿园的三年中,能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打示幼儿园园景的图片,小朋友游戏的图片等 提示幼儿可以说一说A、在上幼儿园时不会做的事上幼儿园以后学会了; B、在幼儿园最快乐的事。。。。。。
  3、 我们一起听一听诗歌中是怎么说的?
  欣赏诗歌的第二段
  刚才诗歌中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师: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也不会,现在呢学会了自己上厕所、洗手、吃饭、唱歌、画画、跳舞、讲故事,有的小朋友还参加了美术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跳舞。。。。。。还荣获到了各种奖励
  4、 你们获得的成绩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你想给老师说些什么呢?
  引导
  幼儿大胆说自己的心里话
  欣赏诗歌的第三段
  5、 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毕业诗》
  可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大学生毕业”的录象。当孩子们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依依不舍地分离时,他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似乎想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毕业。就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我示范朗诵《毕业诗》,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听着。
  第一遍朗诵结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幼儿园有什么愉快欢笑的事情让你特别难忘?”孩子们将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的好感动,原来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没有白费,那些过去的事情都已经成为孩子们脑海中的美好回忆。
  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即将离别,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和同伴说?”孩子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舍不得”,虽然显得有些单一,却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感觉鼻子酸酸的。可我不希望孩子们的记忆里会有我落泪的样子,我便开始转移话题。
  我说:“其实,毕业了也还是可以联系的。想老师和好朋友的时候,可以打电话。不过,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很快就会毕业跟自己的好朋友分开,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你们能更团结、更友爱,多做一些让好朋友开心的事情。
  毕业以后,大家就会永远的想着你,还会牢牢地记住你。”听了我的话之后,孩子们主动地相互拥抱。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着,真是太感人了。

第2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妈妈的爱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爱。自然界中,动物妈妈又是怎样爱护动物宝宝的呢?本活动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明白“爱”有很多表现方式:保护幼小的动物宝宝、教动物宝宝捕食、教动物宝宝适应自然环境,独立生活┄并从中发现关爱、友爱、情爱的美好,从而使幼儿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充满着感激,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2、 体验爱别人或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3、 了解动物之间也有爱,不同动物对爱的表达各不相同。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有关动物预宝宝的图片资料或录像。

  过程建议:
  1、 幼儿看图片或录像体会动物妈妈与宝宝的“爱”,并感受动物“爱”的方式。
  (1) 猫妈妈把自己的宝宝拥抱在怀里。
  (2) 猴子妈妈整晚拉着宝宝的尾巴睡觉。
  (3) 熊妈妈把小熊推下水,让它学游泳,又从急流中救起它。
  (4) 狐狸妈妈把宝宝赶出家门让宝宝独立生活,自己却跟在后边。
  (5) 鹰爸爸在空中松开食物给宝宝喂食,训练宝宝空中捕食的本领。
  (6) 小蜜蜂找到花儿,喊一家人去品尝。
  2、 幼儿讨论:动物是不是也有爱?为什么狐狸妈妈要赶走宝宝?
  3、 幼儿用肢体语言模仿动物表达对“爱”的方式。
  4、 让幼儿夸夸自己的妈妈。欣赏诗歌:《妈妈的爱》《爱》。

  延伸提示:
  幼儿为爸爸、妈妈做件事或送件礼物,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资料库:
  妈妈的爱
  在一个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在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幼儿园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又对妈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
  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说句话,
  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亲爱的是祖国,
  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妈妈!“
  爱
  爱是草地上的猫妈妈和小猫,亲亲热热抱成一团,在快乐地打滚;
  爱是熊妈妈把怕水不肯有用的小熊抛下河去,又冲下急流把它托起;
  爱是蜜蜂飞呀飞呀飞,找到一棵开满白花的槐树,又匆匆飞回家去,喊爸爸妈妈,喊兄弟姐妹,喊大家一起去品尝;
  爱是一片小树叶看见两只小蚂蚁掉进了河里,赶快挣脱树枝妈妈的手,飘下河去,托起蚂蚁漂向岸边;
  ……
  爱是什么?爱就是心里呀,要装着别人。

第2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我家教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产生爱家的情感。
  2、乐于和同伴说说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家是什么》。
  2、音乐《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教师出示“家”,提问:“你喜欢自己的家吗?”“你最喜欢家里的什么?为什么最喜欢它?”请幼儿逐一讲述自己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人或宠物或物品或玩具或房间。小朋友都爱自己的家,我爱我家。

  (二)教师演示课件,幼儿通过欣赏诗歌《家是什么》,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诗歌《家是什么》。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诗歌中的话小朋友有没听明白的地方,想问一问吗?”引发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互相解答,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小结:妈妈用勤劳的手把家里整理的干净、漂亮,让家人感到很温暖;爸爸用坚实的肩膀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家人挡风遮雨,让家人享受幸福和快乐。所以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三)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除了诗歌里所说说的,你感觉家还是什么?”
  幼儿自由思考,教师请幼儿回答家是**,尽量理解它的寓意。
  教师小结:家是**,家是**,……。爸爸妈妈爱宝宝,宝宝也爱爸爸妈妈。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加深爱家的情感。

  (五)理解广义的家,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家人在一起特别的温馨,小朋友们和老师在一起组成了大一些的家——大二班。”“所有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组成了更大的家——中国。”由小家联系到班级、国家,将感情升华到新的高度。
  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幼儿相互拥抱,感受相互的爱。
  教师小结:我们爱自己的小家,也爱我们的大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家!

  活动延伸
  为家人、老师、朋友说一句话或给一深深的拥抱。
  附诗歌:家是什么
  小兔子说,家是温暖的地方,
  小老鼠说,家是安全的地方,
  小鸟说,家是幸福的地方,
  小朋友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第2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堆好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内容,理解好朋友的含义。
  2.感受好朋友之间互助友爱的情感,体验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幸福和快乐。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故事中人物。
  1.出示小企鹅。师:它是谁?你觉得它的朋友会是谁?幼儿猜测。
  2.出示小企鹅的朋友,引导幼儿认识。

  二、感知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小朋友,小企鹅有一个什么样的愿望呢?你觉得它能够实现这个歌愿望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提问:听到这里,小企鹅的愿望实现了吗?如果你是小企鹅的朋友,你会支持它实现这个愿望吗?为什么?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提问:小企鹅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怎么实现的?这个过程容易吗?
  4.既然这个过程这么难,为什么它的好朋友还要支持他,帮他实现呢?
  5.当小企鹅实现愿望了,他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小结:小企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它的一堆好朋友想了很多的办法,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还是坚持不懈地帮助小企鹅达到了愿望,达到愿望的小企鹅最后变成一只幸福、快乐的小企鹅。

  三、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的好朋友会像小企鹅的朋友一样支持你、帮助你吗?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
  教师小结:好朋友就是喜欢在一起,平时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互相关心,互
  相帮助、团结友爱,有好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四、游戏:抢占冰山。
  通过不断地实践孩子们一个个地累积站在轮胎,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师小结:今天这个游戏,通过小朋友的团结一致,我们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后来那么多的小朋友站在了轮胎没有掉下来。这说明了,好朋友之间要不怕困难、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得到幸福和快乐。

  活动反思:
  《一堆好朋友》这个故事讲述了好朋友之间应该团结互助、相亲相爱。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讨论,同组老师给的建议是我们要以“爱”做引线,带领幼儿走进故事,理解好朋友的含义,并感受好朋友之间互助友爱的情感。
  其次大家觉得社会活动一定要突出体验的环节,不然的话很容易上成语言领域的课。因此我们来讨论在环节中的游戏如何开展,游戏要层层递进,增加难度,让幼儿有兴趣去参与挑战。同时在体验中感受小企鹅的朋友那种“辛苦”和“累”,但是却没有放弃的精神。通过活动折射到生活中孩子们对待好朋友的态度,他们会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些许,并把这种体验延伸到生活。
  在经过大家的讨论,整个活动的环节更清晰,环环紧扣,每个环节的注意细节也分析到位,因此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会得心应手。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我们都会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所提升。

第28篇、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提高对社会公德的判辨能力,萌发做文明市民的美好愿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水彩笔,白纸,对错牌,记录板,小红花。
  2.幼儿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公关礼仪也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1.播放赣榆县最繁华、幼儿都经常去的地方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你们来过这里吗?这是哪里?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你们觉得家乡美吗?哪里美?”
  2.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幼儿欣赏。
  3.师:“片中有哪些景点,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
  4.教师小结赣榆的美景。
  (利用视频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谈话,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倾听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孩子直观欣赏,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观察行为图片,幼儿分辨是非。
  1.师:“看了视频,我和你们一样,都觉得赣榆越来越美了,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赣榆越来越美吗?”
  2.师:“赣榆的美丽和我们每一个都分不开,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这座城市,爱护我们的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的好市民。平时,我见过不少市民,我把他们的行为拍了下来,请你们来当评判员,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3.展示图片,幼儿分组讨论,并进行抢答比赛。(师介绍比赛规则,要求幼儿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4.总结出文明市民的标准。(守法,讲卫生,爱护公物,举止文明,帮助他人,健康生活等)
  (通过分组游戏竞赛的方式,对社会公德有一定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并总结出争当文明市民的标准。)

  三、学做一名好市民。
  1.讨论:如何做文明小市民。
  (通过讨论,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做文明市民的标准。)
  2.那我们把刚才讨论的结果画下来,贴到我们的作业栏,提醒别人也要做文明的市民!
  (孩子们把自己所想的在纸上表现出来,对之前的活动有一个巩固,也有一定的拓展。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观念,并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发展特点来设计的。活动中的亮点就是:我遵循了《纲要》中“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和精神,满足了孩子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当然,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社会公德也不是一节课可以学会的,这需要我们老师,家长,整个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我就像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朵礼仪之花,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我们的精心培育,这朵美丽的小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美丽,更加绚烂。

第29篇、大班社会爱心传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2、在活动中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去参观锡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并向聋哑儿、智障儿奉献爱心
  2、多媒体课件(一组残疾人的图片、聋哑孩子生活、学习的录像、《千手观音》、《残奥会》有关录像、视频《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我们一起来看吧!
  2、教师打开电脑,和幼儿一起投入地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片段。

  二、初步认识手语,尝试用手语去关爱聋哑人。
  1、师:这个舞蹈表演得怎么样?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吗?你们知道这些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是谁呀?
  2、(让幼儿稍想片刻后)师:原来这些舞跳得这么好的人都是残疾人艺术团的,他们嘴巴不会说话,而且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是聋哑人。
  3、师:你们知道聋哑人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手势)
  4、师:对了,因为她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做动作和别人沟通,这就是聋哑人说话的语言,叫做手语。
  5、师:小朋友你们会做手语吗?(让幼儿可以自由做做)老师做几个,让你们来猜猜看。(教师做几个手语,让幼儿猜)
  6、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来学手语吗?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你、我、哭、你好、我爱你、谢谢你们等。
  (1)先学字词:幼儿集体学说(师说幼做)、幼儿与同伴一起学做。
  (2)再学短句:
  师: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刚才我们学的手语变成一句话呢?(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后教师再集体教)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手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谁愿意上来讲给大家听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然后再集体跟说)
  7、师:小朋友,你们学会了这些手语动作,以后想帮助聋哑人的时候,就可以用学来的手语来与他们沟通、交流了。

  三、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关注身边更多的残疾人,进而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1、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更多的残疾人呢!你们看!(打开课件,让幼儿逐一观察一组残疾人的画面)
  2、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残疾人呢?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残疾人的生活画面。原来我们身边的残疾人除了聋哑人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呢,有盲人、有没手或没脚的残肢人,还有智力低下的智障人。他们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听不到鸟儿的歌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很艰难。
  4、师:小朋友,看见了这些残疾人,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幼儿自由交流)
  5、师:是啊,我们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你们想一想,这些残疾人和我们健康人相比,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去帮助他们?
  (1)幼儿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6、幼儿个别回答后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真周到,你们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多帮助残疾人的方法。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去嘲笑他们、讨厌他们、歧视他们,而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四、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1、师:你们知道吗?有些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你们看!(教师打开画面边讲解边让幼儿欣赏一些身残志坚以及残奥会的有关画面)
  2、师小结:原来他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要感谢大家,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
  让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跟着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也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给残疾人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吧!
  3、音乐起,全场所有人一起唱响《感恩的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爱、帮助他人。而这次生成的主题活动—爱心传递,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去了解、感受、体验到同情,从内心激起想帮助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在参观特校生学习、生活时孩子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省下来的水果,还自发地向他们赠送自己亲手画的图画呢!而且为了跟他们交流,孩子们还认真地跟着手语老师象摸象样地学起了手语呢!在返校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对学手语越发了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拓宽了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从残疾人的身上学到了那种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由感而发地对残疾人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尊重,有的孩子在课上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比起他们来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最后我和孩子们还一起深情地唱响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课后有不少孩子都跑来对我说: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讨厌残疾人,嘲笑残疾人了。”“老师我再也不叫盲人是瞎子了”“老师,我要把今天我学到的手语去教会更多的人。”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是啊,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感恩又是人性最大的美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第3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就在身边》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绘本《方格子老虎》 讲述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当满身画满方格子的小老虎端坐在父母面前时,虎爸爸和虎妈妈的矛盾立刻烟消云散了,这个场景让人感动。“方格子”代表了小老虎善良而纯真的本性,他用自己的力量极力融合着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绘本中蕴含着“为别人着想”、“关爱他人”等社会性方面的情感元素,因此我思考如何立足绘本,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预设一个侧重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定位,过程设计,问题切入全部都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和社会性人际交往而来,从绘本开始,拓展到对身边人,对社会事的关注和关爱。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和游戏,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2.懂得要常常为别人着想的道理,进一步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三连通”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交流。
  1.出示“爱心”。
  (1)这是什么?(爱心)
  (2)一颗爱心,代表了爱。在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谁的爱?他是怎么爱你的?
  2.小结:我知道你们的爱很多很多,你们的生活都充满了爱。
  (评析:从“爱”引发,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爱。)

  二、通过故事,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1.画面——小老虎出生。
  师:有一只小老虎出生了,想一想,虎爸爸和虎妈妈要忙些什么呢?
  小结:刚出生的小宝宝可让人忙活了,要照顾他吃的,照顾他睡的,吃喝拉撒样样都要操心。
  2.画面——虎爸爸买油漆。
  师讲述:虎爸爸说,别人家的老虎身上的花纹都是横条的,我想要我的宝宝成为与众不同的老虎,给他画上竖条纹。
  3.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吵架。
  (1)为了这件事情,虎爸爸和虎妈妈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
  师讲述:虎爸爸说,我的孩子就要与众不同……
  (2)你们家里有过争吵吗?为什么吵?如果家里发生了争吵,你会怎么做呢?
  4.画面——小老虎变成方格子老虎。
  师讲述: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吵架……
  师:横条纹是为了谁画的?竖条纹是为了谁画的?他现在变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
  5.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和好。
  (1)师讲述:爸爸妈妈说,“有这么好的儿子为我们着想……”
  为了让爸爸妈妈不再吵架,小老虎把自己画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你们觉得小老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小老虎不仅聪明、懂事,还是一个很为爸爸妈妈着想的好孩子。
  (2)师讲述:过了不久……
  如果小班的弟弟妹妹哭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师讲述:虎宝宝看到哭闹的小动物……
  你们知道的方格子的游戏有哪些?
  6.画面——虎宝宝身上的“三连通”游戏。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生动的画面和不同人物的语音,幼儿深深地沉浸在绘本故事的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幼儿感受到虎宝宝家庭中的矛盾以及虎宝宝巧妙地化解矛盾,从而对虎宝宝为父母着想的动人品质有了直观的感受。)

  三、幼儿玩“三连通”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交代游戏要求。
  2.幼儿玩游戏。
  3.师小结:为了不让幼儿园的小动物哭闹,小老虎让自己的方格子陪着大家玩,真是一个为同伴着想的好孩子。
  (评析:借助多媒体课件,巧妙演示“三连通”游戏的玩法,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操作中体验自己的快乐和小动物以及小老虎的快乐,知道给别人带去快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四、情感拓展,知道生活中要常常为别人着想。
  1.师讲述:时间慢慢过去……
  师:没有了方格子,爸爸妈妈还会爱它吗?为什么?
  2.画面——快乐爱心。
  师:有没有方格子重要吗?重要的是什么?
  小结:虽然没有了方格子,但虎宝宝永远都有一颗爱心。爱不仅仅是关心、帮助别人,还要处处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3.画面——递剪刀。
  师:当你给别人递一把剪刀的时候,应该把哪一头给别人?为什么要这样给?
  小结: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说明你心里装着别人。
  4.画面——打电话。
  师: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带去关怀。哪些人需要问候?
  小结:身边的朋友,生病的人,孤单的老人都需要我们的问候。
  5.画面——向灾区献爱心。
  师: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当我们知道地震来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6.活动尾声:幼儿画心愿,展示心愿卡。
  小结:你们的小爱汇成了大爱,爱,就在我们身边。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从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向幼儿的生活实际拓展,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也许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给别人带去温暖,这是幼儿获得的最大启示。在音乐的烘托中,幼儿的关爱继续延伸,让幼儿懂得从小心里就要装着他人。)

  活动反思:
  活动立足于社会领域,因此,所有的预设问题都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展开,有的放矢。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变换的画面,清晰的对话,适时的音乐,将整个活动的氛围营造得温馨、真切、感人。幼儿在这样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获得了有效的交流。 “关爱他人”不是通过枯燥的说教实现的,而是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是一个活动,一个内容可以达成的,但是如果某一个活动能让幼儿有所触动,那么可持续发展之门也将开启。

第31篇、大班社会争做文明小天使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顺应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天使”的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宣传文明行为的活动中,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观看公益广告,正确行为的认知。
  2、制作文明宣传卡,向周围人宣传文明行为。
  3、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幼儿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重点、难点:
  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主题。
  你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幼儿: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儿: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幼儿: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幼儿: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观看幼儿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6、幼儿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活动反思:
  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幼儿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幼儿能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尤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的热情;由于幼儿在课前积累了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做到踊跃发言,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整个活动推向了**;活动的结尾使活动更加丰富,在成人的配合下,幼儿走向街头的宣传,使幼儿体验到作为文明小天使的快乐与成功。
  不足之处:
  社区宣传活动准备与思考不够深入。

第32篇、大班社会下课十分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具和时钟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引出话题1、讨论:小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2、观看时间:知道时钟的长针走2大格,就是10分钟。
  二、下课 10分钟该做什么1、在下课10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须做好?(幼儿根据操作材料选择)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总结:
  (1)必须做,如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等。
  (2)可选择做,如看图书、下棋、聊天、到操场上去转一圈等。
  4、儿歌小结三、模拟小学生下课活动1、模拟下课,规定10分钟休息。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3、按上课铃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1、教师检查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课间10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总结:课间10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这样的10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较好地达到了《细则》的要求"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内容要与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问十分钟"不仅是幼儿现在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又是他们即将上小学面临的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所以开展此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重了"体验"的过程。只有当幼儿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能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幼儿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去运用。尤其是"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让他们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来亲自感受、体验,才能了解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和活动的关系,了解时间对于我们合理安排活动的重要意义。
  (3)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对于大班活动提出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要求。注重了自主性、连续性、共同学习。例如,通过让幼儿自己制订活动的计划,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完成,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调整计划,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的清单,都想在课间十分钟内完成,有的想出来了却不会用标志表示等。
  这正是老师了解幼儿真实经验的好机会,老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用更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样的过程才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的,朱老师在此方面把握很好。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3、本次活动是过程性的活动,而非结果性的活动。
  幼儿对于"时间"的体验是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的确太抽象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教师不仅利用"课问十分钟"这个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例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来观察时间,什么时问开始的?什么时间结束的用了多长时间?让幼儿慢慢积累对于"时间"的经验。

第3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小鸟的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关心鸟类和保护鸟类。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鸟类和保护鸟类的情感。
  2、喜欢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关心、保护鸟类的做法。

  活动准备
  图画《做小鸟的朋友》、各种用来制作的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画,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怎么了?你想干什么?”
  (2)、幼儿分组交流
  教师:“为什么要有自然保护区呢?”(交流)
  2、讨论:怎样和小鸟做朋友。
  教师:“你在平时怎样保护动物的?”
  “你准备为鸟类做些什么事?”(交流)
  3、幼儿动手做:为小鸟朋友造个家。
  幼儿分组制作小鸟的家。
  4、展示幼儿制作的“小鸟的家”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幼儿受益匪浅,知道了怎样爱护小鸟,怎么保护小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特别是幼儿讨论环节,大家都很感兴趣,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幼儿喜欢的环节。

第34篇、大班社会美丽的祖国教案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3、 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4、 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中国地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 展开
  1、 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1) 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 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3) 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 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1) 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2) 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

  三、 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第35篇、大班社会看不见的世界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在一次春游的路上,孩子们看到一个正在过马路的盲人,有的孩子便好奇地叫了起来:“你们看,那边有个瞎子,哈哈……”,全班幼儿的注意力便集中了过来,有的嘻嘻笑;有的无所谓,表情各异。通过这件事,我不断的反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得到家庭、社会给予的关爱、照顾太多,而关心他人、照顾他人意识却非常淡漠,有的甚至嘲笑和歧视残疾人。目前,在我国拥有九千万的残疾人,因此,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便迫在眉睫。5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我国法定的“助残日”,结合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开展了关爱残疾人的教育,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和帮助残疾人的情感,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中萌芽、开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体验盲人生活的不容易和困难。
  2、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用品若干。
  2、《盲人的日常生活》课件、《关爱残疾人》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3、眼罩(与幼儿人数相同),盲杖(幼儿人数的一半)。
  4、红、绿灯、台阶等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黑暗的5分钟:
  请幼儿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初步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
  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眼前的世界真是美丽而多彩,赤橙黄绿蓝青紫。可是有另外一群人,他们的世界却永远是黑暗的,你们知道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吗?(盲人)
  师:对,但有的人叫他们瞎子,这样是不礼貌的。
  师:盲人的世界为什么是黑暗的?
  师:你们知道盲人是怎样生活的吗?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
  1、请小朋友们带上眼罩,现在我们是一群“盲人”,请你们和老师做个游戏。
  (“盲人”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请到老师这边来,或请坐到左边的位置上等。)
  师:你眼睛看不见时是怎么找到老师的?(听声音找到的。)
  2、准备若干日常生活用品:请 “盲人”完成一些简单生活动作:如洗脸,梳头、穿衣等。
  师:脸盆、毛巾等不会发出声音,你是怎么找到他们的?(用摸的,差点摔倒……)
  师:蒙着眼睛走路和做事情有什么感受,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很不方便……用了很长时间……很困难,看不见真难受,……平时做这些事情很简单很容易。)
  小结:盲人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用手指触摸来做事情,所以他们的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

  二、幼儿观看VCD—“盲人的生活世界”,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盲人的生活。
  观看后提问:
  师:
  1、盲人是怎样生活的?(走路拄着拐杖)
  2、在盲人的生活中需要谁的帮助?
  3、盲人上街走哪里?(盲道)盲道起到什么作用?(盲人走在盲道上不会摔倒)
  4、他们是怎样工作和学习的?(他们学习盲文……)
  师:失去光明的人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起来却很困难。除了盲人还有哪些人生活也很不方便?(聋哑人,还有的失去双手或失去双脚的人……)
  小结:对,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的人,这些人都叫残疾人。现在全社会的人都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设计了很多方便他们的生活用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幼儿观看“残疾人”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及社会为残疾人所做的贡献,激发幼儿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哪些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
  师:你看到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马路上有为盲人设置的盲道,公共汽车上的“爱心”座位、奥运会场上有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厕所里有扶手……。)
  师:哪些残疾人值得我们学习?(奥运会上残疾运动员们在拼搏,还拿到了金牌……)
  小结:残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很多残疾人非常坚强,为社会做出很多贡献。生活中有很多人主动关心、爱护残疾人,热心帮助需要关心和有困难的人,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尊重和爱护残疾人。

  四、争做“爱心”小天使,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感受被别人帮助和关爱时的情感,并体验帮助别人时的快乐。
  1、游戏“我来帮你”(音乐:“感恩的心” )
  游戏玩法:一半的幼儿带上眼罩当“迷路的盲人”,另一半幼儿帮助把“盲人”送“回家”——走过不同路线:经过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帮 “盲人”送回“家”。
  2、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当你扮演 “盲人”时感觉如何?(黑乎乎、暗摸摸,什么都看不见,走路时有点害怕,想要拉住别人……)
  师:当你帮忙把“盲人”送回到家时有什么感受?(很开心、很快乐)
  小结:盲人和其他残疾人一样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都是健康的人,要好好保护自己,多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小朋友,你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不能对盲人不礼貌,要尊重他们,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时的开心、快乐和自豪。从体验中也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健全人是多么的幸福。)

  延伸活动:
  1、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为盲人设计“盲人生活用具”。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更多盲人和其他残疾人的生活、了解残疾人的坚强不息和拼搏的事例。

  活动反思:
  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等。本次活动老师通过让幼儿“了解、体验、感受、传递”几个环节把“认识、意识、品质、行为”等融为一体,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残疾人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对残疾人大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本次活动,老师选取幼儿相对比较了解的残疾人之一——“盲人”作为引子展开活动,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盲人行动的不方便,从而初步了解和认识盲人生活的不容易。接着老师通过直观、生动的课件,引导幼儿了解盲人和其他残疾人的生活及工作,以及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配上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幼儿带进残疾人的世界,幼儿的情绪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对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的美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育幼儿尊重和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残疾人,因此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帮助他们……”,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在最初的“游戏体验”中,从幼儿慢慢走,互相碰撞,找不到方向等表现中可以看出幼儿初步体验到盲人的不便,接着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感受”(课件欣赏)把幼儿一步步引入情感体验中,孩子们的笑脸没了,此时的表情和刚开始游戏时有点新奇和好玩的表情截然不同。最后又回到“盲人”的世界,通过“我来帮你”的 “游戏体验”让幼儿体会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后自己所得到的开心和自豪,同时感受到当自己有困难时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在“看不见的世界” 里有了互相的“帮扶”,世界便充满了爱……
  在社会活动教育过程中,爱心情感和关爱教育的培养不是一日一时的事,该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能把关爱教育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家长作为幼儿最亲近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更有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在最后环节,该老师让关爱特殊群体的教育在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下达到最佳的成效,让“爱”继续延伸……

第36篇、大班社会豆豆收藏家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的孩子们即将离开,到各个小学去做一名小学生了。他们兴奋着、喜悦着,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他们的转变。与此同时,他们也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幼儿园、老师和同伴们。他们也感到很难过,很依恋。于是设计了《豆豆收藏家》这个活动。让他们体会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的依依不舍之情。

  活动目标:
  1、感受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不舍的情感。
  2、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情感投注到幼儿园一草一木上。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装有石头、树叶、画、橡皮、尺子、瓶盖的罐子。
  2、多媒体故事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将心中的情感投注到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上,使一切事物富有感情色彩。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的不是收藏品本身,而是收藏品所蕴含的意义。

  活动流程:
  诗歌导入——故事理解——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1、 诗歌导入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毕业诗》
  ——念完有什么感受?
  2、 故事理解
  ——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也快要毕业了,他对幼儿园也是非常的不舍。
  ·出示罐子
  ——这是豆豆的收藏罐,里面装着豆豆的收藏品。
  ·如石头、树叶、画等
  ——都是豆豆的宝贝,每件东西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听……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豆豆为什么要收藏石头?(看到小石子儿,豆豆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滑梯)
  豆豆为什么要收藏树叶?(看到树叶,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树,想起小伙伴在一起讲过的悄悄话)
  豆豆为什么要收藏画?(看到这张画,就像又看到了老师)
  ·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
  等豆豆毕业了,离开了幼儿园,他看到石头、树叶、画会怎么想呢?
  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我们也想把幼儿园留在心里,你想收藏什么?怎么收藏?
  ·讨论、交流
  活动延伸:
  出教室找自己要收藏的东西。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提问和语言故事地一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并得到了全班的共鸣。对于教具的选择,我也是作了精心准备的,目的也是为了配合达到教学目的。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简单的,小朋友们通过欣赏故事、动手操作,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过渡得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始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幼儿没有主动发言的。希望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第37篇、大班社会感恩的心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当今社会,由于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很多幼儿只会索取,不懂得回报。而且对家人的付出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懂得感恩。我经常看到我们班的幼儿大声训斥父母,长辈有一点事情不顺从自己,甚至还对他们拳打脚踢。《纲要》中要求:“幼儿要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我觉得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孩子们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才会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为了激发孩子们爱的情感,懂得感恩,我便生成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他们爱的无私和伟大。
  2、在感受被爱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关心、孝敬父母,激发幼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的情感。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并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愿意与父母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之爱
  活动难点: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付出的辛苦。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公益活动的资料(如四川地震社会各界捐款、救人等资料)。
  2、物资准备:动画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关于家长照顾孩子的课件,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歌曲《感恩的心》。四川地震有关画面(捐款、救人场面等)。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动画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动画歌曲,请你们认真看,仔细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播放动画歌曲)
  提问:
  动画中都有谁?歌曲里唱了什么?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乌鸦是乌鸦妈妈辛辛苦苦抚养大的,现在妈妈老了,小乌鸦在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那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把我们抚养大的呢?

  二、看课件。了解爸爸妈妈是如何把自己抚养长大的。
  画面一:家人给宝宝喂饭。
  画面二:家人给宝宝洗澡。
  画面三:家人给宝宝穿衣服。
  画面四:爸爸带宝宝去动物园玩。
  画面五:妈妈教宝宝学走路。
  画面六:一家人去郊游。
  画面七:妈妈带孩子学习滑旱冰。
  提问:
  1、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爸爸、妈妈为宝宝做了哪些事?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做过哪些事情呢?
  2、他们为你们付出这么多的辛苦,小朋友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其实爸爸妈妈为了小朋友的健康也付出了很
  多心血,特别是你们生病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照顾你们的呢?

  三、了解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的做法和心情。
  1、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
  2、请一名家长讲述。(现场请家长讲述)
  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一名小朋友的妈妈来到这里,现在我们掌声欢迎这位妈妈到前面来就坐。
  (家长讲述见附件)。
  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这位妈妈给我们带来这么感人的故事!
  提问:
  1、这位小朋友生病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心里感到怎么样?
  2、当针扎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孩子大声哭了,爸爸和妈妈怎么样了?
  3、为什么爸爸、妈妈也跟着掉眼泪呢?
  4、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既然我们都知道了爸爸、妈妈是这么的爱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幼儿自由讲述)

  四:懂得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孝敬长辈。
  1、幼儿之间互相捶背。
  幼儿站成一横排,全体向右转,后面的小朋友给前面的小朋友捶背,再反方向转过来,后面的小朋友给前面的小朋友捶背。
  提问:
  a、刚才别人帮助你捶背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b、你帮助别人捶背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教师:既然互相帮助是那么的快乐,以后我们就应该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这样做别人快乐我们也会快乐。
  2、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观看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
  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成为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教师:其实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有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和爱护我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五、感受来自社会的爱与被爱,激发幼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教师启发幼儿:
  (1)、我们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是谁的功劳呢?
  (2)、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营养美味的食品,是谁的功劳呢?
  (3)、前几天我国四川省发生了特大自然灾害,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幼儿讲述。
  (4)、看课件(灾区救援等画面)
  提问:
  1、灾情发生后,灾区变成了什么样?你的心情怎样?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让你感动的地方?你想为灾区的人们做哪些事情?
  2、你在电视上或是幼儿园里了解到人们都为灾区做了什么?
  3、灾区的人们会对帮助他们的人说什么呢?你想对灾区的人们说什么?
  4、请小朋友对所有关心过我们的人说一句话。
  教师小结: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养育大;感谢亲人对我们的关心;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感谢祖国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六、幼儿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请小朋友创编表演。教师播放音乐《感恩的心》,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表演。

  活动反思: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为让幼儿懂得。为使感恩活动融入幼儿园生活,使感恩深入幼儿的内心深处,植入幼儿心田,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社会活动:《感恩的心》,引导幼儿体会父母、老师、同伴及周边所有人对自己的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知恩、惜恩、感恩、报恩之心。

第38篇、大班社会纸的由来教案反思

   活动思路: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驰名海外,哪四大发明呢: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还有造纸术。小朋友们想要了解祖国,就先得了解四大发明,那么我们就从我们最亲密的纸(造纸术)开始说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珍惜每一份资源,做到不浪费,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
  2、培养其口头表述能力,通过听故事,能独立的完整的将大意概述出来。
  3、了解纸的由来,学会利用纸,包括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
  4、愿意从自身做起,做节约用纸的环境保护小卫士。
  5、学习利用纸浆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剪刀等,造纸故事,造纸图、蔡伦图、颜料、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纸”。
  “有个用具它不简单,可以写字,还可以把数算。
  订起来是一本书,拆开来是一张张,
  它是谁,我们都来猜猜看。”

  二.思维发散:
  老师: “有没有小朋友告诉老师,纸还有什么用途?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在平时,我们怎么用纸的呢?”
  幼儿:“纸可以写字,画画,折小鸟,还有好多好多。我们自己就是这么用的。妈妈每天给我一个本子,我都写字写完了。”

  三.讨论:原来纸是这么有用的东西,那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应该是工人叔叔制造出来的。”
  (听故事,出示造纸图片及蔡伦图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是由谁造出来的吗?(小朋友概述,老师点评。)

  四.活动延伸:
  我们知道了造纸的过程十分的不简单,而纸的利用率又十分的高,浪费也很大,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降低纸的浪费呢?
  (小朋友分组讲座老师巡查)
  龙俊杰说:“我们可以用废纸折飞机,不浪费纸又很好玩。”
  熊逸夫说:“废纸可以再收上去,再做成纸啊?”
  李颜奇说:“我们可以少写点字,就可以节约纸了呀!”
  李思宁说:“可不可以拿废纸做衣服?”
  小朋友说出办法,引出回收再利用。

  五.实际操作。
  我们去找一些已经报废了的纸回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养料、桶、剪刀,看看你们怎么再用这些废纸,分组活动。

  六.点评。
  有的小朋友把养料染在废纸上,变成一张漂亮的彩色纸,又可以利用起来。
  有的小朋友用废纸折出了许多漂亮的完意儿,装饰了我们的活动室。
  有的小朋友用剪刀将废纸剪出了美丽的花,将废纸变废为宝。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要节约珍惜每一份资源。

  活动反思:
  纸是小朋友最常见的学习用具,也是最不起眼、最容易浪费的。为了让孩子们珍惜和爱护纸,这次活动的作用相当的大,孩子们在活动中观看了有关浪费的资料和数据,在他们心里有了一定的准备,然后发散他们的思维:“怎样珍惜我们的纸?”孩子们的答案固然千奇百怪,但是他们都动了脑筋,投入了其中,想了不少的办法,当然也有不少的好点了,再让他们把点子运用实际,动手操作,作品不一,也十分的有新意,看着孩子的“精心设计”,老师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第39篇、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车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2、初步了解车牌号码的特点。
  3、尝试用5个数字设计车牌,体验设计车牌带来的兴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趣的车牌》ppt,人手一套制作车牌的材料(数卡、固体胶)
  重点:设计车牌号码
  难点:能按老师给的数字设计,车牌号码不重复。
  活动过程:
  一、看ppt1引出活动主题。
  小结:每一辆车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车牌号码,即使是一样颜色或者一样品牌的汽车,我们只要看车牌号码就不会认错了。
  二、通过看课件让幼儿自己发现车牌及车牌号码的特点。
  老师小结:
  1、车牌是由数字和字母组合成的,前面的"某某"字代表辽宁省,字母"某某"代表某某市,某某省内不同的市用不同的字母,如"辽B"代表大连市,"辽C"代表鞍山市等。"京A"代表北京市等。
  2、引导幼儿发现车牌颜色的秘密。
  三、设计车牌。
  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很多车牌的秘密,知道车牌上汉字……的秘密,字母……的秘密,数字……的秘密,还知道车牌的颜色不一样,我们又发现了"车牌还有两个相同数字"的这个秘密,车牌的秘密还有很多,谁要是发现了以后再讲给大家听。"
  设计要求:先想一想,你设计的车是哪个地区的,想用那几个数字和字母来表示,想好后贴在车牌上。三、结束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来扮演已经挂号车牌的汽车,要开到马路上喽。"
  (播放歌曲《汽车开来了》)来清洗一下我们的车子,给轮胎打打气。
  出发--!嘀嘀--
  四、延伸活动
  1、利用区域活动,让幼儿自己来设计自己喜欢的车牌号码。
  2、利用美工区,让幼儿进行想象画《我设计的汽车》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能力不仅在于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对于合作交流时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活动中,我设计2次让孩子进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尝试用数字排列组合时,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负责把任务完成。在老师总结寻找规律时,我请幼儿充分互讨论后,给出答案,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原则。可能在第一个目标与第二个目标的链接上有点牵强。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觉得时间长了,另外对于我们班现有基础的小朋友来说,还有点难于是进行调整,师生共同总结寻找4个数字的多种排列组合。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觉得这次活动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完成目标2上,让小朋友通过操作实践来探索3、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为了使内容变得丰富一些,我就在开始部分把科常和语言也整合进去了,开始说说汽车特别的部份,可能占用时间过于长了,整节活动的时间有点拖沓。继而活动的重点有点分散。
  另外我对幼儿的生活经验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以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车牌,因此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从这次活动的情况看,其实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极少的。因此,这个活动前,其实可以丰富小朋友的这些经验,把开始部分的内容变成一个活动来开展,接着让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车牌,有了前期的准备以后,小朋友对车牌数字变化的兴趣就会很高,能掌握车牌号码的数字排列变化。
  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里也开展了评课活动,通过活动,我知道了自己在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有时忘记对小朋友的回答加以总结,对车的品牌和车牌号由于没有明确概括,使小朋友对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活动,小朋友对车牌的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习了3、4个数的多种排列组合方法,使自己原有的经验得到了提升。

第40篇、大班社会各种各样的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票中含有的信息,知道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收集、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根据不同的用途给票分类。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票:公园门票、参观票、车票、电影票、飞机票、购物发票..….(注意收集以前生活中的各种票,如布票、粮票、肉票等)。将幼儿收集到的各种票摆放在桌上。
  2.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各种票的展览。
  幼儿自由观看各种各样的票,感受票的丰富。
  教师:桌上有许多小朋友收集来的票,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幼儿和同伴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票,上面有什么,等等。
  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种类的票,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
  小结:生活中的票是各种各样的,票上有字,有图案,不同的票有不同的用处。
  2.幼儿分组给票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票的多样。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
  教师:我们分成小组,给票分类,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师幼讨论出统一的标准,如按生活用途分类。    、幼儿分组进行分类,分好后把票钉在泡沫板上。
  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小组的分类结果。
  3.幼儿讨论票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仔细看看各种票,它们有什么不同?票上面的字和图能让我们知道些什么?
  教师重点帮助幼儿分析几种常见的票,例如公园门票上有公园的名称、公园的介绍、公园的地图,购物发票上有购物的时间、地点、钱数,火车票上有时间、车次、座位,邮票上有图案、面值等。
  师幼共同小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
  4.欣赏邮票和以前生活中的票。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票》,引导幼儿了解邮票的用途。
  教师:这是什么票?它有什么用?
  教师逐一引导幼儿欣赏邮票中的图案。    .教师小结:邮票是用来寄信件的。邮票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能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人物、建筑、风景等。小小的邮票中藏着许多知识呢!
  引导幼儿欣赏饭菜票、糖票、布票等。
  教师:以前人们的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好,有一些东西只有用票才能买到,像做衣裳的布,吃的米、油、肉、糖都要用票去买;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东西越来越多,这些票就被废除不用了。
  活动延伸:根据班级游戏的内容引导幼儿设计各种票,如建筑游戏可以设计门票,汽车游戏可以设计车票,表演游戏可以设计参观门票等。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30篇》:《小班安全教案3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安全教案3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音乐区教案30篇》:第1篇、大班音乐菜场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资源。蔬菜虽说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

《大班玩球体育活动教案40篇》:第1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原地拍球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近段时间,我班幼儿对拍打皮球非常感兴趣,经常在自由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去争抢教室里的几个皮球。但是我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